今年夏天又四十度了是什么意思(关于睡眠,你该知道的那些事)
今年夏天又四十度了是什么意思文章列表:
- 1、关于睡眠,你该知道的那些事
- 2、七年回升9.71米,北京市地下水增高背后
- 3、每日科普|气象预报,报的到底是哪里的温度?
- 4、这几年环境与气候变化很大
- 5、无夏之年未现!汤加火山喷发:千万吨水蒸气在平流层,地球或变暖
关于睡眠,你该知道的那些事
午睡该不该有,睡得越久越好吗——
关于睡眠,你该知道的那些事
光明日报记者 秦伟利
近日的一项研究发现表明,与从不午睡者相比,经常午睡者高血压患病风险高出12%,卒中风险高出24%。这让人大跌眼镜,“午休”不是好习惯吗?上班族、儿童、老人,中午打个盹,顿时精神抖擞,如果哪天没睡就像缺了点什么。“春困秋乏夏打盹”,睡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太重要了,但到底什么才是健康的睡眠呢?其实,不只是午睡问题,怎么睡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
睡眠不足白天补不了
“到底要不要午睡”上了热搜,网友们纷纷根据自己的经验畅所欲言,有的说“不睡午觉下午打不起精神”,有的说“睡了午觉反而一下午昏昏欲睡”。对此,清华长庚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尹国平明确表示,午睡很有可能影响晚上的睡眠。“我们的睡眠主要靠两个方面维持,一是生物节律,即人体到了时间点就要去睡觉;二是睡眠的驱动力,如果在中午睡了一觉的话,那么你的睡眠驱动力就卸下了一部分,晚上的睡眠驱动力就会相应减少,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晚上更不容易睡着了,因此我们一般不推荐午睡。当然如果是白天特别长的夏天,睡眠驱动力非常多,这样可以适当午睡。”
“如果一定要午睡,午睡时间不能过长,建议不超过40分钟。因为过长午睡会使人体进入深睡眠期,如果此时强行从深睡眠期醒来,会感觉非常乏力、浑身不适等,反而让午睡失去了意义。”尹国平说。
“从中医角度看,午时为心经主时,适当午睡可以养心。中午阳气最为旺盛,在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适当睡眠可以补养自身的阳气,从而达到强壮机体的目的。不过长期失眠、睡眠不佳、午睡后加重夜间失眠者不宜午睡。”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海霞表示,“午睡的姿势同样重要,我们应尽量做到躺着午休。趴着睡觉容易导致眼球受压,手臂麻木,引起颈椎病、压迫椎动脉等,坐着睡觉则容易出现脑缺血、缺氧症状等。”
网上有人提到,如果晚上睡得不好,能不能通过午睡、回笼觉等将睡眠补回来?对此,南京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牟晓冬指出,睡眠质量不能只看睡眠时间,夜间睡眠和日间睡眠对身体代谢及恢复的影响有所不同,夜间睡眠是无法靠白天睡觉弥补的。尹国平也提到,包括回笼觉在内的白天的补充睡眠会直接干扰人体生物节律,人体包括五脏六腑在内都是应该活动的时候活动,不该活动的时候不活动,打破这一节律,势必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要注意过犹不及,过度睡眠同样是不利于健康的。
如今,无论是有着学业压力的青少年,有着工作压力的中年人,还是有着健康压力的老年人,“睡个好觉”成了大家共同的呼声,那么“睡个好觉”是否有规律可循?
“想要获得高质量睡眠,要建立一个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尹国平介绍,“一是要睡眠有规律,固定时间点睡眠和起床,给身体和大脑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样到时间了身体自然进入需要睡眠的状态。我们早上起来时也可以多晒晒太阳,给身体一个兴奋的信号,这样晚上更容易获得好睡眠。包括适当运动也是如此,都是让你清醒和睡眠时的精神状态差异加大,从而保证良好睡眠,当然临睡前一般不主张剧烈运动;二是营造良好的睡前环境,光线上要保证黑暗,睡前不要接受太强烈的光刺激;保证环境的安静、凉爽,睡前可以去泡澡、泡脚,但不建议冲澡,这样容易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三是避免睡前刺激身体和大脑,包括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参加社交活动、吃东西、喝酒喝咖啡等,都是让身体处于兴奋状态,非常不利于睡眠。”
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是全身性的
不只是要不要午睡的纠结,晚上睡不着的难题也困扰着很多人。
“工作日每天上床睡觉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本想早点睡觉,但是拿起手机就放不下,等回过神来,已经快夜里1点了,所以总是睡不够。休息日更是睡得晚,生怕白白浪费宝贵的‘休息’时间。”今年25岁的孙铭这样描述自己日常的作息,这也是很多年轻人的睡眠现状。《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44%的19~25岁年轻人熬夜至0时以后,是当之无愧的“熬夜冠军”,由此所导致的长期困倦也成了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常态。
对此,南京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牟晓冬提醒,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是全身性的。“从身体健康方面看,长期睡眠不足包括睡眠节律的变化(例如晚间不睡白天补觉),会导致各种躯体问题,包括皮肤老化加速,血压、血糖、血脂升高,腹型肥胖发生等,并促进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出现。从心理健康方面看,睡眠质量下降,会引起情绪稳定度降低,表现为烦躁易怒等;还会导致认知功能降低,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速度变慢、思维条理性降低,学习和工作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尹国平介绍:“研究证明,睡眠过程是大脑中垃圾被清理的过程。人体在睡眠时,脑脊液不断冲刷大脑,将大脑中的杂质和代谢产物冲刷掉,从而延缓大脑的衰老。睡眠不足将导致这一过程受到影响,人体出现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概率增加。”
不同年龄段的睡眠不足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李海霞介绍:“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处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正常睡眠中,人体会释放生长激素促进发育,大脑神经系统也不断进行记忆整合、构建大脑意识并促进大脑发育。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脑部发育,并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导致烦躁不安、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
“对成年人来说,面对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各种压力,有时不得不加班熬夜。短期的睡眠不规律对身体、心理、智力等影响较小,但长时间的不良睡眠习惯会引发多种不适,如失眠影响新陈代谢,出现内分泌失调。有些人还会产生心慌心悸、高血压,甚至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这些年上班族因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猝死的事件频频发生。”
“从中医角度看,子时一阳生,到了晚上11点不睡觉,就不能很好地养我们的阳气。人的健康是靠阳气来维持的,因而睡得晚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李海霞补充道。
扫清睡眠障碍 避免长期困倦
避免长期困倦,获得高质量睡眠很重要。
尹国平指出,睡眠时长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天生短睡,4、5个小时也没有问题,有些人就要睡10个小时,但只要没有特异性变化,都认为是正常的,这并不是高质量睡眠的主要判断标准。高质量睡眠也没有绝对的定义,通常而言,“一是从外观上看你的睡眠过程没有出现打呼噜、肢体乱动等非正常情况;二是你睡醒后,感觉神清气爽,没有任何不适感,能够保证第二天的工作、生活精力充沛,这就可以认为是相对高质量的睡眠。
“一个社会功能良好、精力充沛、情绪稳定、思维敏捷的人是不用担心高质量睡眠的,有这种想法就意味着存在一些影响睡眠质量的身心问题,常见的比如压力所致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睡眠,躯体问题例如体重超重所致睡眠呼吸暂停,或者家族遗传的易失眠体质等等。找到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是获得高质量睡眠的基础。”牟晓冬说。
想要获得高质量睡眠,先要扫清各种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主要分6大类,一是睡眠呼吸障碍,包括打呼噜等睡眠过程中的呼吸问题;二是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等各类失眠症状;三是睡眠行为障碍,包括梦游、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等,其中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通常是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的一种前驱症状;四是睡眠觉醒障碍,患有此睡眠障碍的人存在生物节律的改变,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睡觉和起床的时间与正常人不同;五是过度嗜睡,包括发作性睡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抑制地突然进入睡眠;六是正常变异或独立症状,即目前尚不能确认为一种疾病,比如偶尔打打呼噜或说说梦话,没有发现特别明确的病理性损害,都可以归结到这一分类中。”尹国平说。
“从中医角度看,失眠等睡眠障碍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目不合’‘卧不安’。不寐在中医的主要病机为阴阳不交,神机失用,脏腑有邪气侵扰,卫气在阳而不在阴使其不能入睡。”李海霞介绍,“《灵枢》中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夜晚阳气渐衰,阴气偏盛,阳气入里潜藏于阴,则能正常入眠;而当阴气衰不得已潜藏阳气,或阳气偏盛不能入于阴,则保持清醒而难以入睡。由此可见,当人体阴阳失衡的时候,就会出现睡眠障碍。”
出现睡眠障碍,及时就医很有必要。
牟晓冬提到,心理科临床常见一些患者因头晕、头痛、反应慢、记忆力差、心律失常前来就医,最后发现是严重的慢性失眠问题。尹国平也举例说,有位患者每次睡醒后都会感觉头疼,逐渐对睡觉有了心理障碍,而长期困倦也让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非常差,这种状况持续了10多年,直至基本不能工作。后来我们发现她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疾病,经过无创呼吸治疗和适当的情绪调整,她的睡眠恢复正常了,头也不疼了,身体和精神状况也很快恢复。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七年回升9.71米,北京市地下水增高背后
2022年9月,密云水库开始向潮白河生态补水。通讯员 王奇 摄
11月16日,最后一仓水泥浇筑完毕,北京市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二期输水隧洞主体结构全部完工。据北京水务局消息,这标志着北京市南水北调地下供水闭环成功,其将在北京市内形成沿北五环、东五环、南五环及西四环的全长约107公里的全封闭地下输水环路。
在南水北调地下供水闭环成功背后,是北京市地下水位持续多年的回升。在人们记忆中,北京曾有一段地下水极度匮乏的时期。因人口、工业发展及连年干旱,北京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经历了地下水水位缓慢下降期、急剧下降期,平原地区地下水平均埋深最低时跌到25.75米。
2014年年底,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南水”引入北京;2015年,北京市地下水正式进入“止跌回升期”。随后几年,在“南水”以及近年降水增多下,北京市水务部门启动地下水超采治理,并对永定河、潮白河进行生态补水。
数据统计,2022年11月末,北京市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6.04米,接近2001年的埋深水平;与2015年同期对比,平均回升9.71米,地下水储量增加49.7亿立方米。
北京的地下水正在回升。
消失的水
1994年夏天,在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西府村,白国营最后一次下到村前的箭杆河里摸鱼。
那条河曾水质清澈,水产丰富,白国营在里面摸出过马口鱼、鲫鱼、黄骨鱼等等。现是北京市水文总站地下水科科长的他清楚地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河流有二十余米宽;约莫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河水逐渐变细、变浅,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河流彻底干涸。
1986年,郭希良刚进入潮白河管理站工作时,这条北京市第二大河流、“顺义的母亲河”还是水草丰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潮白河水流量逐年减少,一直到1999年,牛栏山橡胶坝以北的潮白河河道完全干涸。
而后的场景被郭希良称为“火星之域”:除了夏天长出少许青草外,潮白河的河道裸露着,一刮大风就黄沙漫天;许多发烧友来此地玩越野摩托,在黄褐色的河床上留下了多条轮胎印;有人在河床放羊、放牛;甚至有剧组在附近取景,拍摄沙漠的戏份。
“难得下大雨,河道积一些水,但很快就蒸发掉,或是渗到地下去——地下太干了,地表根本存不住水。”郭希良说,这是地下水匮乏的直接表现。
2022年11月,牛栏山橡胶坝以北的潮白河段水流潺潺。生态补水前,这里曾是一片“火星之域”。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摄
在农村地区,这种匮乏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更强的关联。
多位北京顺义区的居民表示,上世纪七十年代,顺义地区的农村依靠着两米深的井吃水;到八十年代,这种浅井没有水了,需将一根铁管砸进地下深约15米处,才能用压水机压出水来;再往后,压水机也力所不逮了,村里施行集中供水,往地下打一百米左右才能稳定供水。庄稼的长势也越来越差,发黄、打蔫儿,植物根系从地下汲取的水分不够,村民们不得不增加人工灌溉,挑水、建渠,农业成本上升。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北京门头沟区斜河涧村民王鹏发现,紧随着不远处的永定河断流于1996年,村里的几眼泉水相继干涸了。斜河涧村位于妙峰山脚下,曾经地下暗流极多,在村里有四五处涌出点。斜河涧村的祖辈做饭、饮用、盥洗等,全靠村里的泉水。这种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终结在21世纪到来前,斜河涧村也不得不打下百米深机井为村民们供水。
根据北京市水文总站提供的数据,1980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约在7米左右;1990年,该埋深数据下降至10米出头;到1999年,该埋深数据下降至15米左右。随后的16年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经历了急剧下降期,年均下降0.82米,并于2015年达到25.75米。据门头沟水务局数据,永定河沿岸地下水埋深于2014年达到最低点46.83米。
地下水的匮乏背后,是整个北京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的循环是环环相扣的。”水文总站的有关专家介绍,“大气降水到地面以后,一部分雨水形成了地表水,也就是江河湖海,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变为地下水。而后,地表水或蒸发或入海,地下水则沿着地下路径入海;江河湖海的水面蒸发,水又跑到天上去了,遇冷空气再降下来,回到地面或地下——这循环之中的一环或者多环出了问题,就是区域性的水资源出了问题。”
严重的水危机
北京曾是水资源丰富的水乡之地。有关资料显示,自元代起,北京内外城由水网连接,潮白河、通惠河等都可航船;北京城内及近郊有南淀、北淀、方淀、三角淀等大小九十九淀,今天的海淀区在元朝初年甚至还是一片沼泽地。永定河和潮白河两大河流更催生了两大地下水溢出带,涌出泉水无数,使北京一度到了“掘地成泉”的程度。
“从气候上讲,北京属于半湿润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高度集中,它自身的水资源是供不应求的。”清华大学水利系龙笛教授分析。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何永等人发表的论文,194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420.1万,城市总用水量10.67百万立方米;198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904.3万,城市总用水量763.42百万立方米——为供应千万人口吃饭、喝水、洗漱、生产,31年间,北京市城市总用水量增长率达7054.83%。
人口与工业增长的同时,雨水少了。根据北京市水文总站数据,1999年至2007年,北京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最为严重的干旱期,年均降水量比常年少了近两成;1999年,北京市的年均降水量仅为321.7毫米,同年,上海年均降水量为1420毫米,广州年均降水量为1577.2毫米。
为此,北京的用水一度到了极其紧张的地步。统计显示,至2014年当年,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仅有94立方米左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
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保证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北京市不得不于1999年左右开始大规模超采地下水。
“什么是超采?简单说,降雨少,补水少,但我们开采的却多了,地下水的排大于补,就是超采。”北京市水科院专家杨勇说,1999年后,北京市各区县启用大量居民自备井,且各自来水厂以地下水为水源,怀柔、平谷、昌平、房山更是启用四个地下应急水源地,不间断汲取地下水;至南水北调开始以前,为满足每年30余亿立方米的生活生产用水总量,北京市年均开采地下水近23.6亿立方米。也是在此期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下降近11.5米;最高峰时,地下水超采面积有6900平方公里,严重超采区有3422平方公里。
2021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野鸭在明渠里游泳。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摄
地下水超采区有天然的致命危害——随着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土壤如被挤出水分的海绵一般收缩,导致地表塌陷下降。“这种非均匀沉降,会导致公路、桥梁的形变、位移甚至断裂,在沿海区域,还会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对周遭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龙笛介绍。
2016年,时任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蜜等学者发表论文指出,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北京部分地区地面沉降日益加剧,其中最大的沉降点位于北京东部地区,2003年至2011年,该地的沉降速率超过了10厘米每年。有统计显示,2000年至2014年,北京市的自来水管道破裂事故有30%以上是由地基沉降引起。
在龙笛的研究与观察中,地下水超采并非北京一家之症。
“华北的邯郸、邢台、石家庄、天津等城市,国际上墨西哥城、墨尔本、雅加达、金奈、圣保罗、美国加州中央山谷等,都有严重的地下水下降危机。”他说,“考虑到天然条件和人口密集程度,这是一种严重的城市病,需要系统治理才能够解决。”
开源节流与“以水治水”
所幸的是,北京的地下水之难,从降水增多后开始放缓。
据北京市水文总站数据,2008年至2021年的14年中,北京市有8年的年降水量达到或是超过多年平均降水量,甚至于2021年达到了924毫米,是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5倍还多,更是北京1999年降水量的接近三倍。在一张地下水埋深与年降水量的对比图中,两者呈明显的正向关系。
龙笛在202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相对于1999‒2007持续干旱时段,自2008年以来的降水增加对地下水储量恢复的贡献为30%。
据龙笛估算,截至11月初,北京市2022年降水量约为450毫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一半,“可以说是一个少雨、偏干旱的年份。”而目前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约为16.3米,较去年同期回升了0.85米——在少雨年份,这样不降反升的数据是很可观的。“这说明,除了难以捉摸的气候之外,水利工程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从横跨湖北、河南两省的丹江口水库奔走1267公里,通过明渠、渡槽、暗涵、管涵、隧洞、倒虹吸等方式为北京市输水年均10亿立方米。而后,自2015年起,北京市地下水资源进入“止跌回升期”。
资料显示,南水进京后,结合南干渠工程、大宁调蓄水库、团城湖调节池及各水厂输水工程,直接供水覆盖面积达3247平方公里。
2021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团城湖调节池工程巡逻。新京报记者郑新洽 摄
“南水一下替代了地下水,成了北京市的主力水源了,北京居民的生活用水有70%是用南水。”北京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王俊文说,输水至今,南水已为北京增加水资源超80亿立方米,比两个密云水库的水量还多。
开源之后,节流也被提上日程。2015年起,北京市水科院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对地下水控、管、节、调、换、补。”北京市水科院专家杨勇介绍,比较典型的措施是,在南水北调带来富余水资源的基础上,将北京13家自来水厂的水源从地下转为地表;同时,大规模地展开自备井置换工作,截至目前,全北京已有1200多个单位的自备井的用水需求被市政自来水替换。
同时,农业灌溉效率提升和用水量下降。“采用更先进的灌溉技术,比如说喷灌、滴灌等;鼓励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等降低了农业用水量。”龙笛介绍,北京市农业用水从2003年的14亿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不到5亿立方米。据悉,2015年,北京市地下水开采量约为18亿立方米,低于此前的年均25亿立方米;到2020年,这个数据已经下降至13.5亿立方米。
开源、节流的同时,“以水治水”的生态补水方案被提上了台面。
生态补水,即通过向河道输水,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回补沿河地下水。仰仗于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的功能,就好比家中有一口水缸,用之不竭时将水存下,待到缺水的时候,再引水出来用。而经过生态补水以后的河流水量多了,河水就会向下渗,能够起到补充地下水的作用,这些措施能促进密云、怀柔等水源地、永定河流域等严重超采区的水源涵养和修复。
“每年年底,北京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事务中心会对明年全市水资源做配置计划,何时补水,补多少水。比方说,与水文总站合作,预测明年官厅水库降雨多少,水位多少,可以放多少水。”王俊文说。
2019年,永定河首次进行试验性生态补水,黄河万家寨、册田和友谊等水库向官厅水库调水2.7亿立方米,而后,官厅水库以最大40立方米每秒流量向下游集中补水2.3亿立方米。2020年春季,官厅水库以最大100立方米每秒流量向下游补水1.66亿立方米,最终在水库以下形成248公里连续水路,北京境内的永定河在断流25年后终于再次全线贯通。
潮白河的生态补水则启动于2021年4月30日。郭希良见证了这一开端:当天早上八点整,密云水库潮河输水洞以每秒10.2立方米流量放水出库;十点整,白河输水洞以每秒10立方米的流量放水出库。三十天后的5月29日,在累计补水2.2亿立方米后,补水水头到达潮白河白庙橡胶坝下,与下游有水河道汇合,这意味着,时隔22年后,潮白河北京段首次全线水流贯通。
潮白河补水期间,郭希良追随着水流的路径,只见到水头像小蛇一样向前蜿蜒,行动极慢——如同久旱逢甘霖,他发现潮白河的河床“好渴,好渴”,大部分的水流来不及往下游去,就渗入了黄褐色的河床中。
地下水回来了
门头沟斜河涧村民王鹏记得,2020年夏季的一场大雨后,村民们忽然奔走相告,“村里一溜三个泉水又出来了。”此前,这些泉眼已干涸二十余年。
2022年11月,游客在门头沟斜河涧村观泉。2020年夏季的一场大雨后,这个干涸了二十余年的泉眼重又冒出水来。新京报记者冯雨昕 摄
据门头沟水务局数据,自2019年永定河实施生态补水后,门头沟区存在30余眼断流后复涌或流量明显增大的泉眼。而据北京市水务局数据,从2021年至今,北京地区共有81处泉眼复涌。
在北京东部的顺义区,牛栏山橡胶坝以北的潮白河段水流潺潺;位于潮白河右堤的潮白河供水所的职工们通过观测惊喜地发现,潮白河沿岸的地下水埋深恢复到最浅处地下5米;这个数据一度深达地下45米。
种种迹象证明,北京的地下水确实又在逐步接近人类了。
白国营说,截至2022年11月末,北京市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6.04米,接近2001年的埋深水平;与2015年同期对比,平均回升9.71米,地下水储量增加49.7亿立方米。
“如果2019‒2030年的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到每年15亿立方米,且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8‒2018年平均水平(偏湿,每年580毫米),北京地下水储量有可能在2030年恢复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即地下水埋深约10米。”龙笛在一篇论文中推测。
这当然是一个可喜的推测,但水文专家们也有别的考虑:随着地下水的逐渐回升,各地区地下水位可恢复阈值应当被确立。
“埋深太浅了也不好,极端一点说,可能会泡着房子的地基,或是地下车库、地下垃圾掩埋场,造成地下水污染。”一位不具名的专家表示,若地下水埋深回升到两米左右,则有可能将土壤中的盐分携带提升至地表附近,“太阳一晒,水分蒸发了,只留下盐分,农民的土地就盐碱化了。”
为此,水文总站正与北京市多部门合作建立全市地下水监测信息共享机制,每日监控记录地下水埋深,并每月一次与其他单位共享、分析数据。另外,结合地形、地貌等因素,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可恢复阈值也被确立下来。
“综合地基防水问题,地下水埋深应该控制在10至15米;从地下水水质来看,埋深应该控制在10米左右;从防控盐碱化的角度考虑,北京市平原区的地下水埋深应该控制在大约三米左右。结合目前的北京市地下水水位来看,水位回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白国营说。
直到今天,位于北小营镇、陪伴他成长的那条河流仍然没有复流。不过,不远处的潮白河岸边,原有的数个平均深度40米的砂石坑,逐渐被渗出的水灌满了,形成了600多亩的水面,俨然是几片小湖。连带着潮白河两岸绿意盎然,鲫鱼、鳜鱼、马口鱼,还有白鹭、白骨顶鸡等也都回来了。
现在,郭希良再去潮白河边散步,恍惚觉得“像在江南”。这片他曾形容为“火星之域”的地方,重新生出了绿洲。
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编辑 胡杰 校对 刘军
每日科普|气象预报,报的到底是哪里的温度?
2022 年 10 月 15 日
来源:科普中国
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一种量度。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这个温度基本上反映了观测地点(当地)的气温。
来源:视觉中国
一、到底何为气温?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在水面永无休止地作无规则的运动,这就是人所共知的布朗运动。人们还发现,往含有固体微粒的溶液加热,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激烈。空气也是这样,当空气获得热量时,它的分子平均动能就增加,气温也就升高;反之,当空气失去热量时,它的分子平均动能就减小,气温也就随之降低。
人们通常用大气温度来表示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为大气温度或气温。这是为了区别于土壤温度(土温)和水体温度(水温)来说的。如果不是为了这种区别,我们说温度,就是指气温,也不会造成人们误解。
因为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地面的性质和状况又有很大差别,海洋和陆地,高山和平原,沙漠和森林,潮湿地区和干燥地区,等等,不同的地面情况对大气温度的影响也不相同。
二、气温、地温和水温,傻傻分不清楚
海洋和陆地的差别最有代表意义。例如,在某一纬度上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同,可是结果并不一样。陆地上剧烈升温,海洋上升温却十分和缓,为什么呢?仔细分析,至少有以下原因:
第一,陆地的反射率大于海洋水面,导致陆地实际吸收的太阳辐射比海洋少10%~20%,由于这个原因,陆地升温应比海洋大,而冷却则比海洋快。
第二,陆地对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都不透明,吸收的太阳辐射都用在加热很薄的陆地表面上。水面虽然对红色光和红外线不透明,但对可见光其余部分和到达水面的紫外线都是透明的,这一部分辐射能量可以达到海洋的深层。
第三,岩石和土壤都是不良导体,传导到土壤下层的热量很少。水却相反,有很高的传导本领,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很快地向下层传导。
第四,岩石和土壤不能上下左右流动,海洋上却有波浪、洋流和对流进行热量的水平输送和垂直交换。
第五,岩石和土壤的比热,小于水体的比热。岩石的比热约为0.8368焦/克·度;水比热是4.184焦/克·度。如果将4.184焦热量给1克水,温度可升高1℃;如果将4.184焦热量给1克岩石,温度可升高5℃。
第二到第五个原因,使陆地得到的太阳辐射只集中于表层,导致地面迅速而剧烈地升温,从而加强了地面和大气的感热交换。而水面则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向下层传播,使水温不断升高,传给大气的感热自然减少。
第六,海面有充足的水源供应,蒸发强烈,消耗了水面很多热量,使水温升不高,减少了空气的感热交换,但是热量多以潜热形式被带到大气中。感热是可以感觉到的热量,能立即使气温升高;潜热暂不能升温,只有当水汽凝结时,才能释放潜热,加热大气。
由此可见,即使在同样太阳辐射条件下,地温和水温之间仍有很大差别。它们的大气热量交换方式(是感热还是潜热)和数量都不相同,从而产生天气和气候的差异。
地球上天气和气候的差异,并不仅仅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即使都在陆地上,沙漠和森林,荒地和农田,干燥地区和潮湿地区,山脉的向风坡和背风坡,阳坡和阴坡,等等,天气和气候也不相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地面干燥或潮湿情况有关。
相对干燥的地面更接近一般陆地表面情况,相对潮湿的地面更接近水面的情况,只是差别没有陆地和海洋对比那样突出罢了。
三、冬暖夏凉与冬冷夏热的秘密
我们已经知道海洋和陆地温度有很大差别。海洋对温度有很大的调节功能,当太阳辐射强的时候,海洋能吸收大部分辐射热,并通过海水内部的热量交换,将大量热量储存起来。当太阳辐射减弱的时候,海洋又能将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
所以,海洋与陆地相比,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陆地则是冬冷夏热,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约大一倍,海洋面积则比南半球小,所以,北半球夏季比南半球热,冬季比南半球冷。北半球夏季平均温度22.4℃,南半球只有17.1℃,北半球冬季平均温度8.1℃,南半球却有9.7℃。
在高纬度大陆的影响冬季比夏季显著,冬季大陆降温剧烈,而夏季升温却不很大。例如,在北纬40°附近,沿海的天津1月为-4.0℃,向内陆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降到-8.1℃(订正到海平面),共降低了4.1℃,而在7月天津是26.4℃,到呼和浩特升到27.9℃,只升高1.5℃。
在低纬度,大陆的影响夏季比冬季显著,夏季大陆升温剧烈,而冬季降温却不大。例如,在北纬30°附近,7月浙江杭州气温28.4℃,湖北武汉28.8℃,共升高了0.4℃,而1月都是4.1℃。海陆影响在各个纬度之间有不同效果,说明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在不同纬度不同季节都不相同。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气象万千科普团队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责任编辑:胡惠雯
转发:孙燕
审核:郝林
这几年环境与气候变化很大
今年进入冬天就会变得有点咳嗽了,这个以前都是没有的,好多年都没有这样了。曾经自己会咳嗽还是一个少年,现在成长壮大起来了,今年却会。确实很不一般。
以前有点感冒也就是喉咙发炎一下,现在变成了咳嗽;虽然平时都有锻炼身体还是要多喝开水。毕竟生活中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今年的夏天非常热,炎热;这个相信很多人会马上想起来。2022年的夏天不会一般的热,很多地方都在四十度左右;严重影响了健康,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这个就是不同寻常的,这几年夏天都是这样,所以天气与环境已经在悄无声息之间发生剧烈变化了。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有了酷暑就会有严寒,严寒酷暑自己都会在一年之中;今年的冬天确实也比平时冷啊。
笔者今年可以说把最厚的衣服裤子之类的都已经穿起来了,就是为能够暖和一点。
虽然现在疫情放开了,但是人们更加自觉的戴口罩,配合做核酸了。现在冷空气南下一直影响我们的生活,今年也是最后一个月了;下个月就是春节过年了,收入受到影响,口袋空空钱难挣年难过。
大环境就是美国美元继续通货膨胀,输出全世界收割每个人的钱包;俄乌战争等等影响世界经济,影响粮食石油天然气,直接影响欧洲经济,从而影响全世界。
虽然没有乌克兰人那么战争之苦,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疫情反复影响但是今年没钱收入微薄,年也不好过。
真心希望2023年大家都可以把之前没有赚到的钱赚回来,2023年打个翻身仗欢欢喜喜赚大钱。
#2022生机大会##100个心动好作品#
无夏之年未现!汤加火山喷发:千万吨水蒸气在平流层,地球或变暖
汤加火山喷发是“2022年重大火山喷发”事件,这一次喷发虽然已经过了8个多月了,但是科学家们对它的研究,分析等依然没有停止。
然而,《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又让不少人大跌眼镜!那就是汤加火山猛烈喷发后,会让我们地球变暖。
咦!这就是一个“大问号”了,年初汤加火山大规模喷发后,不少人都说汤加火山可能出现“无夏之年”,导致地球出现降温。
结果“无夏之年”没有出现,反而让我们体验到了“罕见夏季”,北半球今年遭遇了极端性的高温现象,40度以上的高温普遍存在,甚至超过50度高温都来了。
所以,这会又来说一下汤加火山引发“地球升温”,这是不是“打脸”了?这又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情况。
汤加火山可能引发“无夏之年”的说法
没错,在汤加火山大规模喷发之后,的确让很多人认为要出现“无夏之年”,主要是喷发的力度太强了。
并且按照NOAA发布的研究数据也可以看到,那就是在火山喷发之后,它的喷发范围扩展到了260公里,同时,火山灰,气柱等也是喷向了高空20公里以上。而在这样的喷发状态之下,的确也会将部分的火山物质输送到大气层之中。
而当这些物质进入之后,会通过对太阳的辐射抵挡,从而引发地球出现降温的现象,改变整个地球的气候。
并且在历史上,也有肯定性的数据证明,火山喷发的确能够带来地球降温。
那就是1991年的皮纳图博火山,该火山出现大规模喷发之后,向平流层中喷射了2000万吨二氧化硫,进入平流层的二氧化硫减少了地球上的10%的阳光,结果导致了地球进入了两年的火山冬天。
让地球出现了明显的降温。然而汤加火山有这个实力吗?
其实并没有,汤加火山释放的二氧化硫大约只有44万吨,相比2000万吨来说,完全是“不值得一提”的。所以,从这个数据上来看,汤加火山可能引发“无夏之年”这完全是不行的。
当然,你要说汤加火山完全对气候没有影响,那必然也不是,只是大小强度不一样罢了。相对于全球变暖来说,这样微不足道的变化完全不值得一提。
这不,《科学》杂志对汤加火山喷发的升温研究又来了,这又是什么情况?让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肯定是一样茫然。这又是如何说的,我们就来看看。
不是让地球降温,怎么又是让地球变暖了?
按照这一份研究来看,主要是通过对汤加火山的水蒸气来进行说明的。因为汤加火山喷发是属于海底火山,所以在喷发过程之中,它会将大量的水或者水蒸气一起携带“喷发”出来。
按照NOAA科学团队,通过利用无线电探空仪的仪器收集的数据——来分析了汤加火山喷发羽流中的水量,让我们再次发现了汤加火山的“后遗症”。
根据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在汤加火山出现强烈的喷发之中,将大约4500万吨的水蒸气以及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输送到了地球上空,并且这些千万吨的水分子就漂浮在平流层的上空。
然而,在太阳进行对地球照射的时候,这些水蒸气就会吸收太阳的辐射,然后再将这些热量重新散发出来,从而引发地球升温——变暖。
也就是说,平流层的水蒸气出现了吸热放热的过程,从而引发地球表面的升温。但是,科学团队也明确说明了,那就是不清楚升温程度有多大,这才是最关键的。
由于水蒸气比其他火山气溶胶更轻,受重力影响较小,因此这种变暖效应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消散。
同时,这项研究,科学团队还确定了,这些大量的水蒸气确实可以改变控制平流层臭氧的化学循环,从而在气候方面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所以,这就是说明地球变暖的问题。这似乎说得也有一定道理一样?但是话说回来,我们只需要肯定一点,那就是地球的气候的确是变了。
而汤加火山的整体变化,对地球的变化来说,也是不值得一提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气候的变化要解决,还是要从地球变暖的角度上来讲解,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地球变暖最大的因素还是在人类的身上。
在人类不断进行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之下,地球变暖越来越强烈。所以,如果不改变这一步,就很难彻底解除变暖的问题,逆转变暖的趋势。
扩展阅读:地球结局会是什么样?
对于地球来说,地球的结局可能也并不是很好。但是就算是地球出现新一轮的生物大灭绝,似乎对地球也并没有什么影响,地球的生命无非也只是地球的“过客”。而地球的结局从理论上来讲,还是与太阳存在一定的关系。
从理论上来讲,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光谱为G2V),黄矮星的寿命大约为100亿年,而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尽,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当太阳成为红巨星时,其半径大约会是现在的200倍,表面可能将膨胀至地球现在的轨道——1AU(1.5×10¹¹m),从而引发地球轨道的转变,而这个时候,由于太阳巨变加上恒星风的作用,它大约会流失30%的质量,所以,地球的轨道会向外移动。
当然这个情况还好,或许地球受到威胁,从根本上可能还是存在的。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地球可能会因为潮汐的相互作用而被太阳吞噬掉。
就算是地球能逃脱被太阳焚毁——吞噬的命运,但是,太阳的巨变也会让地球上的水出现沸腾,大部分的气体都会逃逸入太空。那么这个地球也将可能不适合生命的居住了。
所以,无论地球未来是变冷,还是变暖,对生命来说可能都还有一定的抵抗办法。
但是相对于太阳与地球带来的转变,可能生命都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地球的结局可能还是很凄惨的。
不过,从全球变暖的角度来讲,我们只有解决气候的问题,人类可能才会生存得更加久远,地球的生命也才会走得更远。因为极端性的气候生命的致命性威胁也出现了,如果不改变,那么影响会随着地球变暖的持续发展,边等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