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申银万国神网e通金典版(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旗下部分基金新增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 为代销机构并开通定期定额投资、转换业务的公告)

导读申银万国神网e通金典版文章列表:1、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旗下部分基金新增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 为代销机构并开通定期定额投资、转换业务的公告2、金域医学连续大

申银万国神网e通金典版文章列表:

申银万国神网e通金典版(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旗下部分基金新增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 为代销机构并开通定期定额投资、转换业务的公告)

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旗下部分基金新增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 为代销机构并开通定期定额投资、转换业务的公告

经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与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万期货”)协商一致,2020年7月14日起,本公司旗下部分基金新增申万期货为代销机构并开通定期定额投资、转换业务。详情如下:

一、 适用基金范围

二、新增代销机构

自2020年7月14日起,投资者可以通过申万期货办理上述基金的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转换业务),具体业务规则请遵循申万期货的相关规定。

三、投资者可通过以下渠道咨询详情

1、 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电话:400-888-7868

网址:www.sywgqh.com

2、 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880-8588(免长途话费)或021-962299

网址:www.swsmu.com

四、本公司旗下开放式基金代销机构

截至2020年7月11日,本公司管理的各开放式基金所有代销机构可通过本公司网站刊登的《代销机构情况一览表》进行查询。

欢迎广大投资者垂询、惠顾办理本公司旗下各基金的开户、申购、定期定额投资、转换等相关业务。

五、风险提示

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欲了解基金产品的详细情况,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更新)等法律文件。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0年7月11日

金域医学连续大跌 三个月前中信证券申银万国高喊买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3日讯 金域医学(603882.SH)今日再次大跌,截至午间收盘,报52.24元,跌幅6.31%,成交额7.39亿元,换手率5.08%。昨日,金域医学一字跌停,收报55.76元,跌幅9.99%。

1月21日晚间,金域医学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亿元到4.0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1.47亿元到1.67亿元,同比增加62.87%到71.44%。

公司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5亿元到3.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公司业绩预计增加1.04亿元到1.24亿元,同比增加54.82%到65.32%。

据北京商报报道,金域医学业绩增长没能达到投资者的预期,所以股价出现了“一”字跌停走势。2019年前三季度,金域医学的业绩增幅比较抢眼。2019三季报,金域医学的归属净利润增长幅度为94.16%。

中国经济网注意到,三个月以前,金域医学2019年三季报发布时,包括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西部证券、中泰证券、太平洋证券、天风证券、光大证券等券商发表研报唱多,其中中信证券、申银万国等头部券商给予金域医学“买入”评级。

2019年10月23日,中信证券发布题为《金域医学(603882)2019年三季报点评-业绩超预期 高质量发展战略逐步落地》的研报,研究员为田加强、刘泽序。研报称,公司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客户结构调整短期拖累收入增速,预计后续将逐步企稳回升。公司业绩高速增长,预计随着新建实验室逐步扭亏为盈,公司净利率有望逐步提升。结合2019Q1-3业绩,上调公司2019/20/21年EPS预测至0.88/1.09/1.44元(原0.77/1.00/1.28元),维持“买入”评级。

2019年10月23日,申银万国发布题为《金域医学(603882):保持超高速增长势头 合作共建模式效益凸显》的研报,研究员为闫天一、郑雪轩。研报称,公司自2018年以来,积极推进与医院的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模式。该模式由金域医学向医院提供高端技术支持,减少了以往的一些中间费用,提升了利润率;并且通过与医院签订五年长约,也锁定了未来的收益,有望保持强者恒强的龙头地位。我们上调公司的2019 年盈利预测为3.97 亿元(之前预测为3.37 亿元,因为三季度产生了6000 万元非经常性损益),维持2020、2021年盈利预测,分别为4.24 亿元、4.96 亿元,2019、2020、2021 三年对应PE 分别为67x、63x、54x,维持“买入”评级。

喊出不抛弃不放弃仅57天后 资本大佬张振新客死他乡

民营金融控股集团先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集团)来到了生死时刻。

10月5日晚间,一则流传多日的消息被证实。先锋集团、网信集团发布联讣告,讣告称,两家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振新先生因多脏器衰竭、酒精依赖、急性胰腺炎经抢救无效,于伦敦时间2019年9月18日在英国伦敦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医院去世,享年48周岁。

讣告还解释了张振新死讯延后发布的原因。

讣告指出,张振新在异国病逝后,由其身边家人及公司陪同人员处理后事,于9月26日在伦敦取得由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医院及其指定法医鉴定机构出具的死因报告,并据此由切尔西和肯辛顿区政府出具正式的死亡证明。

公告表示,集团处在非常时期,在核心团队获悉噩耗后,本着谨慎稳妥原则,通过对张振新董事长死因报告等多方验证,证实张振新先生去世的因由。因此才拖到了10月5日正式发布讣告。

创业16年,神秘资本大佬突然病死异国他乡,留下诸多疑团及庞大的债务。

年少成名

张振新1971年3月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东北财经大学毕业,曾经就读于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为第一期EMBA学员。

1994年,23岁的张振新成为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营业部总经理。

据证券时报,工商资料显示,先锋集团控股的公司多达30多家,上市(挂牌)企业目前有7家,分别是中国信贷(中新控股)、宏达金控、剑桥通信、平安证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不是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证券),亚联发展,还有两家新三板公司。

“先锋系”的版图要从张振新早年创建的联合创业融资担保集团说起。

2003年,张振新成立了联合创业担保集团(现名“联合创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中新控股公告

工商资料显示,联合创业融资担保集团对外投资了7家公司。

具体来看,首先是3家融资担保公司,这三家公司设立于2008年和2009年。联合创业融资担保集团100%控股了3家融资担保公司,分别为北京联合开元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天津联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大连联合创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也是“先锋系”早年的主要业务。目前,北京联合开元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还100%控股一家基金销售公司深圳宜投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其次是1家保险经纪公司。联合创业融资担保集团持有北京江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69.23%股份。

另外是2家小贷公司。联合创业融资担保集团分别持有大连中山嘉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大连中山东方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50%股份、49%股份,均位列第一大股东。

租赁业务方面,工商资料显示,先锋集团直接持有的企业主要有4家,其中3家为融资租赁公司。

具体来看,先锋集团持有北京开元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盈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辽宁开元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3家融资租赁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5.75%、25%、25%。

看起来,先锋集团只持有上述3家融资租赁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权,实际上北京开元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盈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的股东中,还有一家叫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股东,分别持有这两家公司8.5%、75%股权。而辽宁开元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另一家股东开元众合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先锋系企业。

实际上,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先锋系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重要载体。

2009年12月30日,张振新通过凤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入股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融资租赁”,当时公司名为中国计算机租赁有限公司),并担任法定代表人。

此后,“先锋系”通过中国融资租赁设立或入股了多家融资租赁公司。除了北京开元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盈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两家之外,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中国融资租赁持有中租潜龙(天津)航空租赁有限公司100%股权;持有盈华融租赁有限公司21.38%股权。此外,中国融资租赁还持有贵州场外机构间市场有限公司30%股权,该公司是国内专门从事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创新型金融交易平台面向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P2P平台爆雷

让先锋系闻名的还是其旗下的金融科技平台:网信集团、中新控股。

成也萧何败萧何。先锋系大厦跌落的第一块砖头正是来自网信集团。

据证券时报,今年7月4日,网信平台拟良性退出的消息瞬间刷屏。在此之前,已有多名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投诉称网信平台提现出现困难。有投资者声称,在T 3天没有到账后,申请取消合同被告知无法取消。

7月5日晚间,网信集团对“P2P清盘”“高管被派出所拘留”等情况做出了正式回应称,由于大额企业标的无法及时还款,及部分借款人恶意逃废债等原因,导致集团部分产品出现逾期,并否认了高管被派出所拘留的情况,但未明确提及是否退出网贷业务。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平台的数据,截至5月31日,网信普惠的累计借贷金额已达1643.27亿元,累计借贷笔数555.98万笔。从借贷余额来看,网信普惠借贷余额为59.02亿元,借贷余额笔数13.37万笔,尚有15.09万出借人。

7月23日,在网信理财发生兑付问题半个月后,先锋集团董事长张振新终于发声,对集团面临的困境和危机进行解释。

张振新称,在先锋集团成立以来走过的第16个夏天,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从所属的行业来看,实体经济的下行使得资产端的资产质量出现了严重下滑,抵押品价值缩水,处置难度增大;同时遭遇了一些恶意逃废债的企业和个人。尽管公司一直在用自有资金来维持流动性并保持刚性兑付,也还是迎来了不可回避的逾期时刻。

张振新还表示,他和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将坚守岗位,不抛弃不放弃,分工明确,目标一致,负责到底,全力以赴地开展各项工作,竭尽全力保护投资者利益。

窟窿有多大?

先锋集团的窟窿有多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一份核心材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先锋系借贷余额约700亿元。主要包括三块:一是网信平台,主要是金交所产品,借贷余额约450亿元;二是网信普惠等P2P平台,借贷余额近60亿元;三是先锋系私募基金,约200亿元。

10月5日晚,先锋集团同步发布了一则《先锋集团成立临时危机管理工作组,牵头风险化解工作》的公告:为持续化解危机,坚持在岗的管理团队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危机管理工作组,并推举集团CEO张利群为组长,共同商议后续工作计划和方案。

该公告显示,临时危机管理工作组成立后,首先通知了先锋体系内各子集团公司,不得私自转移财产、变更或注销公司。

公告称,工作组将以维护债权人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司资产不流失、继续完成各类产品兑付为核心工作内容,建立并加强三部分的工作,即资产管理工作、债权人管理及兑付工作、催收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并落实如下工作计划:

1、落实临时危机管理工作组后续合法授权事宜,以利于集团有效处理资产;

2、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集团进行资产梳理、处置及债务兑付相关工作;

3、邀请部分债权人,了解、监督并参与集团重要工作决策,并定期向广大出借人通报;

4、加快集团资产的梳理、盘点、清收进度,确保集团资产不流失;

5、有序组织并推进集团各类债务的兑付工作;

6、加强与出借人及其他各类债权人的有效沟通,进一步推动完善集团信息披露机制;

7、召回原集团核心高管回岗处置风险,临时危机管理工作组已安排对所有离岗执行董事、副执行董事、核心机构负责人发布召回通知函,要求核心高管回岗处置风险;

8、动用多种手段,包括不限于发布召集令、诉讼、仲裁、报案等相关手段加大应收帐款的清收力度。

公告请求临时危机管理工作组恳请广大的出借人/投资人、债权人、合作伙伴及新闻媒体能够继续给予先锋集团理解与包容。并表示将会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争取早日化解风险。做好清收清偿,努力减少出借人/投资人、债权人的损失。

(责任编辑:李嘉玲)

327系撸过的上市公司 上海滩三猛人重归A股

有些人通过国债期货完成了原始积累,有些人却早已用悲惨的方式谢幕。在这其中的公司,也随着这些人物命运的沉浮,或引吭高歌、或湮没在历史的长河。

当我爱我家的房产经纪人像往常一样奔波在街头巷尾时,原副总裁胡景晖因为公开炮轰“资本推高房租”在朋友圈刷了屏。

在8月19日仓促召开的媒体个人沟通会上,胡景晖自曝,我爱我家董事长兼CEO谢勇“是个温文尔雅的资本市场的老司机”。

胡景晖此言不虚。

1994年底,轰动全国的“327国债事件”爆发前夜,谢勇就曾在漩涡的中心——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下称“中经开”)上海证券部任职。而他的四周,皆是魏东、戴学民这些一度足以震动整个资本市场的巨鳄。

如今,二十四年时间过去,当年的大佬物是人非,小跟班也已经成为了“老司机”,正撸着现如今的我爱我家。然而,你可知道“327国债”事件的各方当事人都撸过哪些上市公司呢?最终的结局又都是怎样的呢?

世事变幻、斗转星移。时隔20多年,重新审视那些人、那些公司在这些年的这些事,让人唏嘘不已。

上海滩“三猛人”重归A股

除了中经开,万国证券是“327国债事件”中当仁不让的另一主角。在这家证券公司背后,则有着一位“教父级”的人物——管金生。

1988年,管金生筹建了上海第一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通过倒卖国库券,万国证券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万国证券如同“神一般”的存在,一度占据中国70%A股交易量和几乎全部的B股交易量。彼时“万国证券,证券王国”的广告语,能从上海市区一直印到机场入口。然而,1995年的“327国债事件”,却成为管金生和万国证券的命运拐点。

受该事件影响,万国证券濒临破产边缘。1997年,管金生以挪用公款罪被判处17年徒刑。

而在此之前的1996年7月16日,万国证券早已与申银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

服刑7年后,管金生在2003年获得了保外就医的机会。12年后,申银万国借并购宏源证券A股上市,证券简称为申万宏源(4.46 1.59%,诊股)(4.42 0.23%,诊股)(000166.SZ)。

2016年6月6日,69岁的管金生出席了上海九颂山河基金公司的揭幕仪式,以董事长的身份重回历史舞台。

让管金生折戟的“327国债事件”,也是尉文渊上交所职业生涯的终点。作为上海滩“三猛人”中的两个,尉文渊和管金生一同经历了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35岁的尉文渊被称为“全球股市最年轻的总经理”。在交易所成立后的三年里,尉文渊进行了多项尝试和改革,无一不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创举。

同时,尉文渊也是最早把国债期货引入国内的人。

“成也萧何败萧何”,因为“327国债事件”的发生,本该前途无量尉文渊的因负“监管责任”,辞职离开了他一手创建的上交所。当时,他约定自己“三年之内不进股票市场”。

2005年9月,尉文渊与最后一个上海滩“三猛人”——阚治东一起高调复出,成立东方现代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现代)。随后,东方现代和尉文渊自己的西藏新盟各向华锐风电(601558.SH)投资1750万,分别占到17.5%的股份。

2012年下半年,尉文渊出任华锐风电代理总裁,后又担任公司董事长。可临危受命的尉文渊并没有使华锐风电摆脱困境。2013年5月,华锐风电公告称,尉文渊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代理总裁等一切职务。

野马财经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尉文渊辞任后,便不断减持公司股票。如今西藏新盟在华锐风电的持股比例已经下降到4.98%,公司也因连续亏损而被ST。

与管金生、尉文渊不同的是,1990年创立申银证券阚治东并未在“327国债事件”当中受到过多波及。

1996年,沪深争雄进入白热化,上海券商龙头申银万国证券自然责无旁贷。起初阚治东每天将陆家嘴(15.28 -0.33%,诊股)(0.00 0.00%,诊股)(600663.SH)、上海石化(5.50 0.00%,诊股)(5.24 0.96%,诊股)(600688.SH)等股票拉升两毛钱便收手,被称作“阚两毛”。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2006年阚治东因南方证券破产被公安机关逮捕。继南方证券之后,复出的阚治东选择了PE。

据《证券时报》报道,近年来,尉文渊和阚治东活跃于私募及风投领域,投资的部分项目已上市,包括中材科技(7.98 -0.13%,诊股)(8.34 0.00%,诊股)(002080.SZ)、同洲电子(3.79 -0.26%,诊股)(4.09 0.00%,诊股)(002052.SZ)、潍柴动力(8.00 1.52%,诊股)(7.68 0.00%,诊股)(000338.SZ)、科陆电子(5.72 1.96%,诊股)(5.66 -0.18%,诊股)(002121.SZ)、金证股份(9.37 -2.09%,诊股)(9.58 1.38%,诊股)(600446.SH)、我武生物(43.19 -0.02%,诊股)(42.57 1.00%,诊股)(300357.SZ)等。

2015年5月,乐视体育宣布了首轮融资,阚治东的东方汇富参与了此次投资。随着乐视风波的发酵,阚治东踩雷乐视的新闻也层出不穷。

辽国发炒出千倍市盈率股票

作为“327国债”事件与万国证券同在空方阵营的第二主力,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辽国发)曾被视为证券期货界的一匹黑马。

值得一提的使,这家曾将“上海证券教父”万国证券管金生送上不归路的公司,在1993年底,还是一家营收不过4000万元,利润仅426万元的“小喽啰”。辽国发背后主事人高氏三兄弟(高岭、高原、高山),更是资本市场早期有名的大炒家。

1994年3、4月份,在上海股市一片萧条的背景下,辽国发粉墨登场了。

1994年6月8日,辽国发宣布与东方证券(8.78 0.69%,诊股)(8.45 0.00%,诊股)、国泰证券等共同持有“上海老八股”爱使股份(600652.SH)5.2%的股份,触及举牌线。爱使股份因此被迫停牌。

至此,辽国发开始了勾搭爱使股份的道路。然而,作为第一次亮相,辽国发最终虽未能如愿收购爱使股份,却在1994年7月30日证监会发布三大救市政策后的一波火爆行情中,将爱使股份市盈率爆炒到一千多倍,捞到了第一桶金。

从此高氏兄弟与辽国发在资本市场一战成名,并确立了以公开或隐蔽的身份蛰伏券商身后,下手快、准、狠的运作手段。

正是因为高氏兄弟量大、手法狠、涉及面广的市场操纵手法,辽国发成为“327国债”事件中,空方市场阵营仅次于万国证券的第二主角。然而,胆大妄为的做法也让辽国发在资本市场摔得粉身碎骨。

“327国债”事件过后,辽国发在沈阳、武汉等地大肆进行非法融资和证券、债券、证券回购、股票期货炒作等违规行为陆续被监管机构扒了出来。

据说,事后调查过程中上交所发现辽国发共有800多个帐户,且提供的大批国债入库通知单均是空单,给国家带来了巨额经济损失,对各地涉事机构更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时至今日,野马财经再度查看辽国发以及高氏兄弟的相关信息,工商信息显示,由高氏兄弟控股,包括辽国发在内的四家公司均已吊销。据说“327国债事件”过后,高氏兄弟便已移居国外,再无音讯。

回看早年曾高氏兄弟曾经染指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爱使股份(现“游久游戏(4.56 1.11%,诊股)(5.01 0.00%,诊股) ”,600652.SH),辽国发之后又有延中实业(600601.SH)、天津大港油田、“明天系”等相关企业先后入主。

后记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锒铛入狱,有人出师已捷身却死,也有人劫后余生罪难逃。

如果说劫后余生的这部分玩家是幸运的,但若不以“前车”为鉴,从哪里爬起来还会在哪里继续跌倒。

宁财神就是一个跌倒又跌倒的人。除了公众所熟知的《非诚勿扰》节目点评嘉宾、《武林外传》总编辑这些曾经光鲜亮丽的身份,宁财神还有另一个身份——资本“赌徒”陈万宁(宁财神的真实姓名)。

据悉,宁财神大学毕业之后便跟随父亲在上海从事期货交易业务,随后转战北京做了经纪人,19岁就已实现月薪十几万,在他眼中做期货就是“赌博”,能为他带来高收益。

可“327国债事件”给宁财神敲响了警钟,在这次交易中其亏损高达七千多万,但这并没有让他退缩。他反而认为,赌徒都这样,只要没陪光就不会下赌桌。1997年,因为郑州交易所的绿豆事件,宁财神再次栽了跟头,短短数日300万资产荡然无存。

虽然之后,宁财神因为《武林外传》的火爆得以翻身,但最终还是误入歧途,因吸毒于2014年6月被抓,前途渺茫。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如今,离1995年2月23日的“327国债事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当年23岁的年轻小伙虽涉水不深,却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老司机”,不知人到中年的他再回忆起这段往事,心中是否会再起波澜。

本文源自投资快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前三季度实现利润20.51亿元 机构坚定看多中国铝业

来源:证券日报

10月29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铝业)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在主营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下跌3%~5%和消化转型升级一次性改革成本近10亿元的情况下,中国铝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15.91%;实现利润总额20.51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8.08亿元,已经超过2018年归母净利润的90%,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鉴于中国铝业今年以来强劲的发展势头,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给出了“A-”的全球有色金属行业最高评级。三季度,西南证券、东兴证券和申银万国等给予中国铝业A股“增持”评级;民生证券和财通证券分别维持了“推荐”和“增持”评级;里昂证券维持中国铝业H股“跑赢大市”评级,国内外众多投资者坚定看多中国铝业。

作为全球铝行业的领军企业,2019年中国铝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环保领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加减乘除”,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果断淘汰落后产能和狠抓问题整改的同时,中国铝业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重点项目达产达标达效。此外,海外战略快速推进,几内亚铝土矿项目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显著增强。

在加快结构调整的同时,中国铝业坚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以“三降三增”专项行动为抓手,两眼向内、深度挖潜,前三季度实现降本增效7.81亿元,主要产品的成本竞争力持续增强。同时创新内部管理改革,贸易、物流、物资采购三大经营平台与生产运营的内部协同不断增强,资金周转速度同比提升217%,实现经营现金净流量81.05亿元,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此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提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

机构分析,随着采暖季到来,国家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铝行业市场供给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铝业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布局、绿色发展等方面积蓄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望进一步释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