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猜成语整字(品牌推荐|开心辞书:权威、实用、精美、有趣)
疯狂猜成语整字文章列表:
品牌推荐|开心辞书:权威、实用、精美、有趣
•开心辞书•
成立时间:1999年
简介:广州开心图书发行有限公司于1999年在广州成立,2014年更名为广州开心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200万,目前公司在职人员443人,旗下有“广州开心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心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山东一本图书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有“开心作文”“开心辞书”“开心一本”“开心童书”等多个独立品牌。
SLOGAN:权威、实用、精美、有趣
出版方向:工具书
旗下知名书系:开心辞书
经典图书推荐
小学生多功能成语词典(彩图版)
ISBN:9787218126661
定价:48.00
作者:开心辞书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1806
一本针对小学生读者的多功能速查成语词典。“四查笔画索引”这一特色索引能查找某个字在成语任意位置的成语,方便实用。设有注音、释义、近义词、反义词、造句、连用、提示、趣味成语、成语接龙、成语故事、彩色插图等10余项功能,帮助读者积累成语,提高成语应用能力。
小学生多功能英语词典(彩图版)
ISBN:9787218127293
定价:48.00
作者:开心辞书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1806
涵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小学词汇,共有音标、词性、释义、例句、词汇拓展、近义词、反义词、绕口令、文化背景知识窗、谚语、格言、附录等10余项功能,大量丰富的彩色插图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帮助小学生理解记忆单词,拓宽知识面。
小学生多功能组词造句搭配词典(彩图版)
ISBN:9787218127309
定价:48.00
作者:开心辞书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1812
由开心辞书研究中心编,收字2000余个,收词8000余条,同时收近30000个组词、9000余组搭配、8000余条造句。本词典基于小学语料库编写,所收字词来源于通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和相关教辅资料,充分满足读者的查阅需求;近700幅造句情境插图,图文并茂;学习乐园栏目益智有趣,拓展读者知识面。
好词好句好段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词典(彩图版)
ISBN:9787218136332
定价:48.00
作者:开心辞书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1907
本书是一本汇集古今中外各类语言素材的语典工具书。既有按照“写人”“记事”“描景”“状物”分类的好词好句好段;也精选了和50多个话题有关的近1600条名人名言;还收录谚语近1400条以及歇后语近1500条,按意义类别编排,帮助学生领略民俗语言的智慧和魅力。
小学生多功能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词典(彩图版)
ISBN:9787218136387
定价:48.00
作者:开心辞书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1907
本词典收录常用字近2000个,常用词6000余条,收录充分。所收字词来源于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相关课外读物。词条后给出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均附有丰富的搭配。设有“辨析”栏目,详辩、详解容易混淆的词语及其用法,帮助小学生理解词义,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小学生多功能字典(彩图版)
ISBN:9787218136394
定价:48.00
作者:开心辞书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1907
本字典基于小学语料库编写,收字5000余个,涵盖小学教材和课外读物中常见的生字。共有部首、结构、英文、五笔字型输入码、整字笔画数、全笔顺、注音、释义、例证、近义词、反义词、语汇、提示、辨析、趣味造句、彩色插图、附录等多种功能,内容丰富,为学生掌握汉字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出版品牌征集活动
本活动由北京开卷和书萌发起,面向全国的出版社和出版公司,征集品牌资料。我们将向书店和读者普及出版社/出版品牌基本情况等信息。
请提供以下信息:
1. 出版社/出版公司/出版品牌名称 (全称)
2. 公司/品牌LOGO
3. 成立时间
4. 公司/品牌简介(100字以内)
5. SLOGAN
6. 出版方向
7. 旗下知名书系
8. 经典图书推荐(3-6本)
出版品牌代表作将跟随品牌资料一起收集,更多品牌相关的图书信息及持续更新可以和开卷标准书目负责人联系,我们将在开卷标准书目网进行完整发布。
【开卷标准书目服务】持续为行业提供全面、标准的选书、荐书、新书推荐服务,帮助出版客户宣传新书,加快新书上架速度;帮助4000余家加盟书店及时获取新书、主题书单信息,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收集的品牌信息,未来也将会通过开卷标准书目网、智能选书平台、开卷官微等平台进行信息的发布。
联系方式:010-64242820-332 / (0)173-4019-3632
邮箱:mas@openbook.com.cn(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信息确认)
相关阅读
(上下可滑动点击)
品牌推荐 001 | 浪花朵朵
品牌推荐 002 | 新民说
品牌推荐 003 | 麦克米伦世纪童书
品牌推荐 004 | 海豚绘本花园
品牌推荐 005 | 蒲公英童书馆
品牌推荐 006 | 父母教练
品牌推荐 007 | 甲骨文
品牌推荐 008 | 魔法象
品牌推荐 009 | 建投书局
品牌推荐 010 | 守望者
品牌推荐 011 | 领读文化
品牌推荐 012 | 青豆书坊
品牌推荐 013 | 新天地童书
品牌推荐 014 | 南粤九合
品牌推荐 015 | 九色鹿
品牌推荐 016 | 酷威文化
品牌推荐 017 | 天闻角川
品牌推荐 018 | 启发文化
品牌推荐 019 | 有谱
品牌推荐 020 | 爱心树
品牌推荐 021 | 六点读书
品牌推荐 022 | 故藏
品牌推荐 023 | 诗想者
品牌推荐 024 | 青马文化
品牌推荐 025 | 洛伦兹
品牌推荐 026 | 邦臣童书
品牌推荐 027 | 燧人氏
品牌推荐 028 | 十月文化
品牌推荐 029 | 纯粹Pura
品牌推荐 030 | 飓风社
品牌推荐 031 | 鼓楼新悦
品牌推荐 032 | 新经典文库
品牌推荐 033 | 布克熊
品牌推荐 034 | 博采雅集
品牌推荐 035 | 蓝狮子
品牌推荐 036 | 华夏人文历史
品牌推荐 037 | 大夏书系
品牌推荐 038 | 黑天鹅图书
品牌推荐 039 | 创美工厂
品牌推荐 040 | 乐易学
品牌推荐 041 | 大雅
品牌推荐 042 | 小博集
品牌推荐 043 | 未读·未小读
品牌推荐 044 | 磨铁星球
品牌推荐 045 | 薄荷实验
品牌推荐 046 | 蒲蒲兰绘本馆
品牌推荐 047 | 果麦文化
品牌推荐 048 | 大鱼读品
品牌推荐 049 |小猛犸童书
品牌推荐 050 |一本
品牌推荐 051 |文治
品牌推荐 052 |智慧熊图书
品牌推荐 053 |步印童书馆
品牌推荐 054 |开心作文
品牌推荐 055 |时代华语
品牌推荐 056 |好望角
品牌推荐 057 |国际大奖小说
品牌推荐 058 |湛庐文化
品牌推荐 059 |小不点亲子成长
品牌推荐 060 |琥珀
品牌推荐 061 |白马时光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考研笔记上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考研笔记
需要完整版资料的小伙伴可以评论区留言
导论
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性质
(1)什么是现代汉语
①语言的属性
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②现代汉语的定性: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地位和语际地位
①汉语的定位
汉语是随着汉民族的形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
汉语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也是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汉语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传播起过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汉语的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
②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
a.汉语的历史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包括秦、汉,往古可上溯到有文献可考(甲骨文字)的殷商时代。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几个朝代。
近代汉语(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包括元、明、清几个朝代,一般截止到鸦片战争时期。
现代汉语(始自20世纪):一般从1919年五四运动算起
b.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语际地位
①世界语言谱系: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语言的分类。这种分类法依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
世界语言的十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其他语系;
[有些语言如日语、京语(越南语)、朝鲜语的谱系还待确定]
②汉语的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是指由同一原始基础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汉语的亲属语言包括壮侗、苗瑶、藏缅三个语族的语言。
2.现代汉语的变体
(1)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
现代汉语的方言也就是它的地域变体。汉语的方言通常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闽、粤与普通话差距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相对较小。
(2)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
由于性别、年龄、地位、职业、信仰、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人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每一群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也叫社会方言。
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主要有性别变体、年龄变体、行业变体、阶层变体和社区变体。
(3)现代汉语的功能变体
功能变体,首先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大变体。
①口语:灵活简短,变化多端,用词通俗易懂,多采用俚语俗词和方言词语,多省略句、独词句、非主谓句,多插入、移位、追补、省略、重复、修正等手段,生动活泼,短小精干,便于口头交际。口语变体有多种形式:独白、演说、讲解、对话、交谈、辩论等。
②书面语:在口语基础上加工而成,用文字记载下来,由于可以反复思考、斟酌修改,所以显得严谨规范,条理清晰结构比较复杂,句子比较完整。书面语还可以分为:政论变体、法律变体、文艺变体、科技变体等。
3.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
(1)语言的规范与规范化
语言规范化大致有两层含义
①形成规范
②遵守规范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规律运用语言,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遵守规范,就是要让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自觉地按已形成的规则运用语言。
(2)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化
一个社会的人群要进行高效的交际,就必须对语言规范;另一方面,我又必须认识到,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必定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应该同时树立语言的规范观和变化观。
现代汉语规范化,既要强调统一性和规定性,也要肯定变通性和宽容性,我们要用发展的、辨证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演变,在规范和变化中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核心笔记】现代汉语课程
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一是指现代汉语的本体,即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二指专门研究现代汉语的学科。三指大学里中文系或相关专业开设的学习现代汉语的课程。
第1章 语音
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语音: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语音具有三方面的属性。
(1)物理属性。主要表现为“四要素”。
①音高: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震动的频率。
频率和音高成正比:频率高,声音就高,频率低,声音就低。
音高可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
绝对音高由发音体的性质决定。短、小、细、薄、紧的发音体震动快;频率高,嗓音就高。
相对音高又由一个发音体的松紧程度来控制,语音是人通过喉部肌肉运动控制声带的松紧。
声带松,震动慢,声音就低;声带紧,震动快,声音就高;
语言学只关心“相对音高”,因为它在语言中的作用是构成声调和语调。
汉语普通话中四声的差别主要是由音高来决定的。
②音强:声音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振幅与音强成正比。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语音的强弱与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使用里的程度有关。发音时用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反之就弱。
普通话语音轻声与非轻声音节的发音音强不相同
③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震动持续时间的长短。语音的长短与发音速度的快慢有关。
音长在重音、轻声和语调中有一定作用。
虽然音长在普通话中不单独起区别意义的作用,但在某些语言或方言里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④音色:又叫音质、音品,是声音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声波震动的形式。
音色对于语言具有普遍意义,语言中各个音素的差别主要就是取决于音色。
音色有“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两类,语言学只关心后者,因为这才是真正区别意义的要素。
⑤相对音色”主要有两个因素决定
a.发音方法不同。语音的发音方法指由发音器官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法。
b.共鸣器的形状不同。语音的共鸣器主要是人的口腔、鼻腔、咽腔和喉腔。其形状和大小的改变会造成不同的音色。
语音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这四种物理属性是不可分割的。而且,这四种属性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作用也不相同。
在英语中,除了音色起到重要作用外,音强和音长在构成重音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在汉语中,音高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构成声调的高低升降。音高在汉语语音系统中的作用仅次于音色。
(2)生理属性: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发音器官活动的部位和方法不同,都会造成不同的声音。人的发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三大部分。
①呼吸器官。主要由肺、气管、支气管组成。
②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
③共鸣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和喉腔四部分。
(3)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②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③语音的系统性。
2.汉语拼音方案
现代汉语常用的标音符号主要有两种: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1)汉语拼音方案: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共分五个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及说明、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2)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基本用途是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
(3)音节拼写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隔音规则
②省写规则
③标调规则
(4)词语拼写规则
①词语拼写的总原则
a.以词为拼写单位。
b.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连写。
c.单音节重叠,连写;双音节重叠,分写。
d.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在某些场合可以加短横。
e.成语。四言成语可以分成两个双音节来念的,中间加短横;不能按两段来念的四言成语、熟语等,全部连写。
②大写
a.是表示句首,如句子开头的字母大写,诗歌每一行开头的字母大写。
b.是表示特殊名称,如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开头的字母大写。
③移行、标点和声调
汉语拼音在行末有时要切断换行,换行时要在行末加上短横表示词语未完。移行要按音节分开,短横只能加在两个音节之间,不能把一个音节拆开。
汉语拼音的标点与汉字的标点有些不同,汉字的句号是个圈,而汉语拼音的句号则是个点;汉字有顿号,汉语拼音没有顿号,该用顿号的地方用一个空格表示。其他与汉字的标点略同。
标声调的方法与音节标调规则相同,只是在词语连接时有语流音变,拼写普通话时只标原调,不标变调。
3.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国际上通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记音符号。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简称IPA),由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公布。
它包括辅音表、元音表和一些附加记音符号。
(1)国际音标的特点
①运用一音一符的原则。
②大部分采用世界通用的拉丁字母小写印刷体。
③拉丁字母不够时采用了倒泻、反写、合体、小写尺寸的大写字母字形等,个别还采用了一些希腊字母,允许在字母上添加一些附加符号。
④类似的一组符号代表着某一个发音部位和某一种发音方法或舌头的位置,方便记忆。
(2)国际音标的应用描写汉语语音;调查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
【核心笔记】音节分析:元音和辅音
1.音节分析法
音节:人们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
音节并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分析音节有两种不同的方法:音素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
(1)音素分析法
这是一种来自西方现代语言学的语音分析方法,它对一个音节从音色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出一个个最小的具有区别性特征的单位。
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普通话里,一个音节可以是一个音素,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因素,但最多不能超过四个音素。
音素可以划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音素分析法着眼于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优点是可以分析得比较细致、准确。
(2)声韵调分析法
这是我国传统音韵学的语音分析方法,它把音节分为三个部分:声母、韵母和声调。
声韵调分析法着眼于语音结构成分的组合,优点是比较符合汉语的实际,如声调特征。但早期的声韵调分析法不够细致、科学,近年吸收了音素分析法的优点,音节结构分析以声韵调分析法为主,音节成分分析以音素分析法为主,从而把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3)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的关系
辅音和元音是就音素的发音特点进行分析后划分出来的单位。因为分析的角度和范围不同,所以这两队概念之间发生了交叉关系。
①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和声母的区别在于
a.总数不同:辅音有22个,声母只有21个。辅音ng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充当声母。
b.出现在音节中的位置不同:声母的位置一定在音节的开头,而辅音除了在声母的位置出现,n、ng还可以出现在韵尾。
②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韵母的区别在于
a.总数不同:元音只有10个,而韵母有39个。
b.韵母可以分为三类:单韵母10个,由单元音充当;复韵母13个,由元音跟元音构成;鼻韵母16个,由元音和鼻辅音共同构成。
c.结构成分不同。韵母不仅包括元音,有的还包括辅音,即以辅音作韵尾。
综上所述,造成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交叉关系的关键是在n、ng上,n既可以当声母,又可以充当韵母的韵尾部分,ng在普通话中永远不作声母,只作韵尾。
(4)元音和辅音的差异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气流振动声带,出来是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元音,又叫母音;
气流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
①元音和辅音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四点
a.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不受任何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一般要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
b.元音发音时,声带一定振动,声音总是比较响亮,并且能够延长;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有的振动,如鼻音等),声带振动时较响亮,不振动时声音不响亮。
c.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
d.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2.元音的发音原理
元音的发音主要取决于口腔这个共鸣起的形状。口腔的开合(即舌头的升降)、舌头的伸缩,以及嘴唇的圆展这三个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口腔形状的不同,改变共鸣特性,从而发出不同的元音来。
元音根据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可以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两大类,而舌面元音占绝大多数。现代汉语普通话一共有10个元音,其中,舌面元音有7个,舌尖元音有3个。
(1)舌面元音:元音发音时,舌位出现在舌面上,这时发出的音叫做“舌面元音”。
①舌面元音的不同主要由三个条件决定
a.舌位的前后
b.舌位的高低
c.嘴唇的圆否
②要发好舌面元音,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a.根据舌位的前后不同,舌面元音可以分为三类:前元音、后元音、央元音。
b.根据舌位的高低不同,舌面元音可以分为四类: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舌位的高低和口腔的开合度大小有关,舌位越低,口腔开口度就越大;舌位越高,口腔开口度就越小。
c.根据嘴唇的圆与不圆,舌面元音可以分为两类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
(2)舌尖元音:元音发音时,舌位出现在舌尖上,这时发出的音叫做“舌尖元音”。
舌尖元音发音时主要是舌尖起作用,它由舌尖活动的前后和嘴唇的圆否来决定。
-i:前、高、不圆唇舌尖元音;-i:后、高、不圆唇舌尖元音。
舌尖前元音只出现在z、c、s声母后面;舌尖后元音只出现在zh、ch、sh、r声母后面。
(3)卷舌元音:卷舌元音er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用e、r两个符号来标示,并不代表er由两个音素构成,它还属于单元音,只是发音有些特殊,故有人称它为“特殊元音”。
卷舌元音er中的“e”代表央元音,是er的主体部分。er中的r并不是一个音素,它只是标示在发主体音e时的一个伴随动作:翘舌,故被命名为“卷舌元音”。
3.辅音的发音原理
普通话的辅音共有22个。辅音的性质由构成阻碍的部位(发音部位)和形成、克服阻碍的方式(发音方法)这两方面决定。
(1)发音部位: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
普通话的22个辅音共有7种不同的发音部位:
①双唇音是由上唇和下唇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
②唇齿音是由上齿与下唇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
③舌尖中音是由舌尖与上齿龈构成气流阻碍发出的音。
④舌根音是由舌根与软腭构成气流阻碍发出的音。
⑤舌面音是由舌面与硬腭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
⑥舌尖后音诗由舌尖与上齿龈后、硬腭前的交接点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
⑦舌尖前音是由舌尖与上齿背构成气流阻碍而发出的音。
(2)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它包括,成阻与除阻的方式;声带振动与否;呼出气流的强弱。
①按照成阻和除阻4的方式,可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②按照声带振动与否,可分为:清音:浊音:不送气音:送气音:
注意: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送气和送气的对立,只限于塞音和塞擦音,并形成整齐的对立,擦音无所谓送气不送气。
【核心笔记】音节分析:声母和韵母
1.普通话的声母
(1)声母及读音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的22个辅音有21个可以用来做声母,其中n还可以充当韵尾,ng只能作韵尾,不能作声母。
完全按照辅音的发音院里发出的声母的读音叫本音;教学中常在声母的后面一个元音,实际上组成了一个音节,用来说明声母的发音,这就是呼读音。青岛掌㈄心博♩阅电子
(2)声母的分类与发音训练
①双唇音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双唇、送气、清、塞音m:双唇、浊、鼻音
②唇齿音f:唇齿、清、擦音
③舌尖中音d: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舌尖中、浊、鼻音l:舌尖中、浊、边音
④舌根音g:舌根、不送气、清、塞音k:舌根、送气、清、塞音h:舌根、清、擦音
⑤舌面音j:舌面、不送气、清、赛擦音q舌面、送气、清、塞擦音x:舌面、清、擦音
⑥舌尖后音zh:舌面后、不送气、清、塞擦音ch:舌面后、送气、清、塞擦音
sh:舌尖后、清、擦音r:舌尖后、浊、擦音
⑦舌尖前音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s:舌尖前:舌尖前、清、擦音
(3)零声母音节
除了21个辅音声母外,普通话还有一些音节不以辅音开头,而以元音开头的。这种没有辅音开头的音节,称作零声母音节。
汉语拼音中y、w两个字母只出现在零声母音节的开头,但它们不是声母,而是起隔开音节作用的字母。
严格的说,这些元音起头的音节在发音时仍然带有轻微的摩擦成分,在语音学上称为半元音。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用y、w加在i、u、ü开头的音节前或替代i、u、ü,这既是一种书写时的隔音符号,在发音上也多少起了一些提示有半元音存在的作用。
2.普通话的韵母
韵母是指一个音节后面的部分。韵母主要是由元音构成的,也有一部分由元音加辅音构成。普通话有39个韵母。
(1)韵母及韵母的分类
韵母的分类可以从内部结构特点和开头元音发音口形两个方面进行。
①按内部结构特点划分,韵母可分为三类
单韵母: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有10个
复韵母:两个或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韵母,有13个
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加上鼻辅音(n、ng)构成的韵母,有16个
带舌尖鼻音尾的叫“前鼻韵母”。带舌根鼻音尾的叫“后鼻韵母”。
②按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划分,韵母可分为四类:
开口呼韵母:韵腹不是iuü或不以iuü开头的韵母。
齐齿呼韵母:韵腹是i或以i开头的韵母。
合口呼韵母:韵腹是u或以u开头的韵母。
撮口呼韵母:韵腹是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
以上四类可以简称“四呼”,这是我国传统音韵学对韵母的一种分类方法。根据韵母开头元音的特征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2)韵母的结构
普通话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其中韵腹是必不可少的。
①韵腹:韵母的主干,发音比韵头、韵尾清晰响亮,若韵母还有韵头和韵尾,韵腹则位于二者之间。
②韵头:韵腹前的元音,因它们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又叫介音或介母。韵头只有i、u、ü能充当。
③韵尾:韵腹后的元音或辅音,表示韵母发音滑动的方向,由韵腹后面的i、u和鼻辅音n、ng充当。
(3)韵母的发音训练
①单元音韵母青岛掌㈄心博♩阅电子
a:央、低、不圆唇舌面元音o:后、中、圆唇舌面元音
e:后、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i:前、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u:后、高、圆唇舌面元音ü:前、高、圆唇舌面元音
ĕ:前、中、不圆唇舌面元音-i:前、高、不圆唇舌尖元音
-i:后、高、不圆唇舌尖元音er:央、中、不圆唇卷舌元音
②复元音韵母
前响复元音韵母:由两个元音复合而成,前一个元音是韵(响音),后一个元音是韵尾。发音时,前重后轻,前长后短,前紧后松。
后响复元音韵母:由两个元音复合而成,后一个元音是韵腹(响音),前一个元音是韵头。发音时,前轻后重,前短后长。
中响复元音韵母:由三个元音复合而成,中间一个元音是韵腹(响音),前一个元音是韵头,后一个元音是韵尾。发音时,中间的元音最长最响,两头的元音比较短而弱,口腔开度有从小到大再到小的显著变化过程。
③鼻韵母
鼻韵母是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结合而成的韵母。分为前鼻韵母、后鼻韵母
【核心笔记】普通话声调
声调是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这是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
汉语的声调可以区别意义,同时还有区别词性以及产生韵律美等多方面的作用,对汉语来说,声调是非常重要的。
普通话的音节大约只有400个左右,声调在区别意义方面显得特别重要。
1.调值和调类
(1)调值、调型、调号
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即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调值的确定通常采用“五度标调法”。
调型:即声调的类型,指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调型大致可分为平、升、降、曲折四大类。
调号:即声调的符号,指标写声调所用的简单明了的符号。即把五度标调法的图形简化为一种不标度的声调符号。
(2)调类:声调的类别,即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在一起所建立起来的类别。
调类是由调值决定的,一般来说,一种语言或方言里有多少种声调调值,就有多少个调类。
声调的类别由调值决定,但是声调的名称并不是由调值决定的。
2.普通话声调分析
普通话有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四声。
普通话四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调型差别大,区别明显。
(1)阴平(第一声):调值标为55,又称为高平调,或55调。
(2)阳平(第二声):调值标为35,又叫中升调或35调。
(3)上声(第三声):调值标为214。因为先降后升,又叫降升调或214调。
(4)去声(第四声):调值标为51,又叫全降调或51调。
3.普通话四声与古四声的关系
(1)“四声”的不同内涵
普通话“四声”与古“四声”虽名称相同,但内涵是不一样的。声调演变最重要的两条规律是:浊上归去入派四声
①清浊和阴阳
所谓“清”,指声母是清辅音;所谓“浊”,指声母是浊辅音。
由于声母的清浊与声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传统音韵学把四声分为两类:清辅音声母的声调叫做“阴平、阴上、阴去、阴入”,而把浊辅音声母的声调叫做“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因此声调区分阴阳调,是依据声母是清辅音还是浊辅音来定的。
②全浊和次浊
全浊声母指声带振动的塞音、塞擦音、擦音;
次浊声母指声带振动的鼻音和边音以及零声母(m、n、ng、l、r)。
(2)声调演变的对应规律
①浊上归去
②入派四声
古全浊入声一般归入阳平;古次浊入声归为去声;但是古阴入声字则分别归入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四声,无明显的规律可循。由此可见,古汉语的入声分别归派到普通话四个不同的调类中,这就是所谓的“入派四声”。
4.普通话四声与汉语方言声调
(1)普通话和方言在声调上的差异
①调类的数目不同
②调类相同,但是调值不同。
“平仄”是声调在语言应用中的概念。
“平”指古四声中的平声字(包括今天的阴平和阳平);
“仄”指非平声字,包括古四声中的上声、去声和入声字。古体诗词的“粘”和“对”就是利用这两大类声调有归律地交替使用,造成音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美。
【核心笔记】普通话的音节
音节:是人们凭听觉和发音时肌肉的感觉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
从听觉角度入手,认为音节与声音的响度有关,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响度中心,在一连串的语流里,有多少个响度中心,就有多少个音节。
从发音角度入手,认为音节与发音器官的张驰有关。一个音节,发音器官是从紧张增强到强峰再到松弛的一个过程。在一串语流里,有多少次这样的张弛过程,就有多少个音节。
1.普通话音节
(1)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成分:普通话音节实际上由五部分构成:声母、韵头、韵腹、
韵尾、声调。由于声调附在整个音节之上,不占音段的位置,实际上只有四个音段位置。
从普通话的音节构成上看,声母、韵头和韵尾不是音节结构的必有要素,韵腹和声调则是音节结构的必有要素。
(2)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
①结构简明,界线清晰。
②乐音居多,响亮悦耳。()
③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3)普通话音节结构模式
2.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1)声、韵配合
(2)声母和韵母配合的特点
从声母方面看
①n、l的组合能力最强,跟所有四呼的韵母都能相拼;零声母音节的四呼也都齐全。
②双唇音b、p、m和舌尖中音d、t能与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三类韵母拼合(b、p、m拼合口呼,只限于u韵母),不能与撮口呼韵母拼合。
③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和舌根音三组声母都只能与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能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而舌面音j、q、x恰好相反,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拼合,不能与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从而形成多重互补格局。
④唇齿音f的组合能力最弱,只能与开口呼的韵母和合口呼的u韵母拼合。
从韵母方面看:能跟撮口呼韵母拼合的辅音声母最少,除了j、q、x、n、l以外,其他辅音声母都不能与撮口呼韵母拼合。
(3)能与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的辅音声母最多,除j、q、x以外,其他声母都能与之拼合。
(4)能与齐齿呼韵母拼合的辅音声母只有b、p、m、d、t、n、l、j、q、x,其他都不能与之拼合。
3.音节的拼读
(1)拼音就是把音素和音素拼合成音节。
(2)普通话音节常用的拼音方法有四种:两拼法、三拼法、声介合拼法和整体认读法。
(3)定调法
①数调法
②韵母定调法
③音节定调法
【核心笔记】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1.音位的定义
音位指具体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
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
2.音位与音素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音素具有全民性,音质具有民族性或社会性。因此研究音素着重从语音自然属性入手;而研究音位则须落实到具体语言或方言,在语音的自然属性上,着重从社会属性入手。
②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划分,而音位却可以从语音的四要素中任意一个要素来划分。
③分析音素只涉及某一个发音,而分析音位则涉及到某一类发音。
④不同的音素不一定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但是不同的音位一定能区别意义。
(2)联系
①某一语言或方言的音位是从其音素中归纳出来的。
②分析音位时总要落实到具体的音素。
3.音位变体
同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素,这些音素是该音位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叫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是音位变体中归纳概括出来的语音单位的类别。音位和音位变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音位变体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条件变体:受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
(2)自由变体:不受语音环境制约,不同的变体可以在同样的环境里无条件地变读。
4.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
(1)对立原则:在某一语言或方言中,几个音素如果在同样的语音组合环境中能区别词或语素,那么这几个音素就是对立性的关系,它们可以成为各自独立的音位。
辨别方法:将这几个音素在同一样语音组合中进行替换。
(2)互补原则:两个音素如果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而又呈互补分布状态,这两个音素就形成互补关系。形成互补关系的因素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用一个音位符号标写,各因素的不同读音由不同的语音环境决定。
(3)音感差异原则:互补分布式把若干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足条件。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在语音上还应该是近似的,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较近似,如果两个音的音感差异明显,即使是互补关系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4)系统性原则:归纳音位还须考虑归纳出来的全部音位是否系统整齐简明经济。有时候归为一套音位还是两套音位,似乎都有道理,都符合对立互补原则,语音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时就主要考虑语音的系统性。
5.普通话音位系统
(1)普通话辅音音位:汉语语音系统有22个辅音音位。
(2)普通话元音音位:普通话元音共有10个音位。
(3)普通话声调音位:声调的差异是音高变化的差异,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
用,一个音节用不同类别的声调替换,也能表示不同的意义。这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称为调位。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音位:/1/、/2/、/3/、/4/,也可以写作/55/、/35/、/214/、/51/。
主要的音位变体如下
①/1/只有一个变体[55]
②/2/只有一个变体[35]
3/3/的音位变体有〔214〕、〔35〕、〔21〕⒋/4/的变体有〔51〕、〔53〕
【核心笔记】音变
语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种种变化,是历时音变。
此外是共时音变,又叫语流音变。即一个一个音节在连续说出时形成语流,这时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就会相互发生影响,发生某些变化。
语流音变在语言中普遍存在,从语音学角度说,音变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增音、减音、脱落、转化等。本节主要谈普通话共时的语流音变现象。
普通话的音变可分两类:一类是词语规范所要求的音变,主要表现在轻声和儿化词中。
另一类是语流连读中所发生的自然音变,如连读变调与连读变音,称之为语流音变。
轻声与儿化音变是规范的读音要求,在书面拼音形式上有相应的标示与规定。语流音变受自然发音机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书面拼音形式上不作标示。
1.轻声
(1)轻声的性质与作用
在词或句子里,某些音节往往会说得相对轻而短,以体现某些语义或语法功能,这一现象叫“轻声”。
轻声在形式上主要取决于音长和音高,它与非轻声音节是对比而言的,词语中的轻声音节总处在非轻声音节的后头,音长明显短于非轻声音节,音长一缩短,原来的调值也就发生相应的变化,变为轻声特有的音高形式。
①轻声有两种:一种是有本调的。另一种无所谓本调,永远读轻声。
②轻声在普通话里的作用
a.部分词用非轻声与轻声的对立来区分词义
b.部分词用非轻声与轻声的对立来区分词性。
c.非轻声与轻声的对立往往能标志短语与词的区别。
③轻声音节的音量很弱,音色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音节里的声母或韵母有时会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在
a.辅音声母浊化
b.元音央化
c.脱落现象
(2)轻声词
①轻声词有两种
a.某些双音节词里的后一个音节要读成轻声;
b.某些词在语句里必须读成轻声。
②从性质上讲,轻声词也有两种。
a.语法轻声词
b.词汇轻声词
2.儿化
(1)儿化的性质和作用
①儿化的性质
普通话里,“儿”能够自成音节,表示具体的意义,这叫“儿韵”;但“儿”也可以只作词尾,与前面的音节相联发生音变,不表示什么具体的意义。
“儿”音节与前面的音节相连,使前面音节的韵母带上了一个卷舌动作,并改变了韵母原来的音色,这种语音变化叫“儿化”。“儿化”了的音节叫“儿化音节”,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叫做“儿化韵”。
儿化后的音节虽然只是一个音节,但在书写上一般要用两个汉字。拼音方案规定,用拼音字母拼写儿化韵母,只在原韵母后面加一个r表示即可。
②儿化的作用
a.区别词性
b.区别词义
c.表示小、喜爱、亲切
(2)儿化韵的读音规律:普通话里除了e和er外,其余的韵母都可以儿化。
3.连读变调
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相连,就有可能使声调的调值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种声调的基本调值在音节连读时发生的变化,叫连读变调。
【核心笔记】节律
节律指的是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语音的四个物理属性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构成声韵、平仄、停延、高低、轻重、长短、快慢等节律的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在语流中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协调形成汉语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除了前面所说的声韵、声调、变调、轻声、儿化外,停延、轻重、升降、快慢是语流中重要的节律形式,应当加以重视和掌握。
1.停延
(1)停延的形式和作用
停延:指口头表达时声音的停顿和延接。
停顿:是由音节之间语音中断形成的,中断的时间有长有短。
延接:是音节之间的延续或连接,可以由音节尾音拖长或者音素之间音长缩短而成。
停延不仅是生理上换气的需要,而且也是揭示语言内在的层次结构、准确体现语句意思的方式,更是实际上表达感情的需要。
停延把话语分成了一个个的片断,也叫做“节拍”或“意群”(诗歌里称作“音步”)。节拍或意群由音节组成,它们同语言结构和语义都有联系,但不一定完全一致。说话速度对话语的停延有影响,语速的快慢不同,停顿的多寡和延接的形式都不同。
(2)停延的种类
一般分为三种:气息停延、语法停延、强调停延。
①句子当中为生理需要调解气息的间歇叫气息停延又叫生理停延。
②反映语言结构层次关系的停延叫语法停延。话语中的词、短语或者句子、句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语法停延是这些关系的语音表现。
③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表达某种感情,对语法停延的长短或位置作改动,这种停延叫逻辑停延,也叫强调停延。
2.轻重
话语里的某个词或句子里的某些音节有意识地说得比较响亮,叫重音。重音的实质是音高和音长,音强也有一定的作用。重音和轻音是相对的轻重音有两种。
(1)词的轻重音。词的轻重音是指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的基本轻重格式。
(2)语句重音。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说得比较响亮,这就是语句重音。不同于词重音,语句重音与实际话语的内容密切相关,是语义的侧重点。
语句重音一般分两种
①语法重音:根据句子语法结构的关系,把其中的某些成分说得响亮些,叫做语法重音。是语句重音的基础形式。
②逻辑重音:在话语交际中为表达特定的语意或情感而有意识地把句中某个词说得响亮些,叫逻辑重音。
3.升降
指句调的音高变化,即贯串于整个句子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它与音长、音高和音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见的句调形式有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4.快慢
指说话时的速度,这主要取决于音长。
【核心笔记】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
1.异读词的规范
(1)异读词的来源
①北京音的特殊发展
②方言读音的影响
③文白异读
④误读
(2)异读词的规范
①剔除北京话里的土音成分,北京话里的土音成分;
②解决异读字的读音问题
2.轻声、儿化的规范
保留两类轻声、儿化词
(1)区别词性和区别词义的
(2)被普遍接受,不说就别扭的。
3.推广标准音
第2章 文字
节:现代汉字概述
1.汉字的历史和功绩
(1)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汉字发展到现阶段所使用的文字。
(2)汉字的历史功绩包括:
首先,它为汉族人民保存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次,它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它还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人类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过去汉字曾被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民族(如朝鲜、日本、越南)长期使用,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汉字文化圈。现今,除中国(包括港澳台)外,使用汉字的国家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2.现代汉字的特点
(1)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表意文字。(2)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语素文字。
(3)汉字在形体上表现为方块形。(4)汉字在语音上代表音节。
(5)汉字在书面上不实行分词连写。
3.现代汉字的造字法
现代汉字大部分是从古代汉字演变而来的传承字,小部分是现代新造的字和经过简化的字。因而分析现代汉字的造字法主要要从分析传承字和新造字的造字法入手。
(1)“六书”造字法
传承字是指产生于古代而现代仍继续沿用的字。这部分字占了现代汉字的绝大多数。
“六书”是我国古代分析汉字造字法归纳出来的理论。它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而转注和假借实际上是“用字之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才是造字之法。
①象形是用线条描画实物的形象,以此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②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提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③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组合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④形声是用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分别提示字的意义和读。
音的造字方法。形声法是汉字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2)新造字的造字法。
新造字是指现代新造的汉字,大致上指《康熙字典》没有收录、近100多年才出现的汉字。
新造字的造字法分为两大类:
①是继承传统的造字法;②是新创造的造字法。
使用传统造字法时的特点:
①基本不用象形、指事的方法,这是因为现代事物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象形和指事这两种造字法已不再适用。
②会意的方法仍用,但是用例很少。
③形声造字法孳乳创造新字的能力特别强,已经成创造新字的一种主要方法。
新的造字方法:
①切音合形造字法:即两个字合成一个字,意义也合,但是读音则利用切音方法,前字取声母,后字取韵母和声调。
②省形的切音合形造字法:语音和意义跟上面的方法相同,只是字形也各取一半。
③省形造字法。即在原有汉字的基础上省略部分笔画而成。
4.现代汉字构形成分的属性
对现代汉字构形成分进行分析,就是把现代汉字字形构字部件的属性如实地描写出来。这里的意义、读音都是指的现代汉字的字义和字音
构字部件的属性,在这儿指的是部件跟整字在音义上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意符、音符和记号。
意符:跟整字在意义上有联系的部件
音符:跟整字在读音上有联系的部件
记号:跟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有联系的部件
根据现代汉字构字部件的数量,可以把现代汉字字形分为单部件字和多部件字两大类。
(1)单部件字
①意符字:由一个意符单独构成,从现代汉字的字形上就可以大致读出字义。
②记号字:由一个记号单独构成,从现代汉字的字形上,既不能知道读音,也不能读出字义。这些字的来源:古代的象形字、指事字、假借字、形声字和多部件字的简化形体
(2)多部件字
①合成意符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符构成,从现代汉字字形看,可以说是合字表义。
②意符音符字:由意符和音符构成。从意符可以大致知字义的类别,从音符可以大致读出字音。
③半意符半记号字:由意符和记号构成。这类字大多是古代的形声字,它们的声旁在现代汉字中已不能标注音变成了记号。
④半音符半记号字:由音符和记号构成。这类字以前大多是形声字。它们的形旁(意符)在现代汉字中失去了表意作用,成为记号。
⑤合成记号字:组合成字的部件都是既不表示字音又不表示字义的记号。
5.汉字字体的演变
字体是指汉字的形体。汉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几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1)甲骨文: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又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甲骨文的全部单字4500个左右,其中可认识的约1000个。特点:象形程度高,字形为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方笔,高低大小不一,笔画繁简不一,异体字较多。
(2)金文:指西周时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钟鼎文。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也较多。
(3)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特点:大篆比金文笔画均匀,字形整齐。
(4)小篆:又名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整体、简化而成。泰山刻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特点:小篆比大篆字型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也基本废除了。
(5)秦隶:指秦代运用的隶书,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是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特点:秦隶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汉隶:指汉代通行的字体,是隶书的成熟形式。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又称今隶。特点:跟秦隶相比,汉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折。
(7)楷书:又名真书、正书。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它是从汉隶发展、演变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到今天,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特点:同汉隶的基本结构相同,但笔画没有波折,字形方正,书写简便。
(8)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特点: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字独立,好写好认,切合实用。
(9)草书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特点:它保存了汉隶的波折,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来的。特点:笔形是楷书化的草写,没有章草的波势;简易快速,但大都不易辨认。
狂草:是唐代产生的。特点: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很少有使用价值。
甲骨文金文大篆(殷商时代)(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
小篆/秦隶汉隶楷书(大一统时的秦国)(汉代)(汉魏—现在)
【核心笔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现代汉字的字形结构是分层次的,可以逐层进行分析。从整字分解出部件,从部件分解出笔画;也可以说,由笔画构成部件,由部件组成汉字。
1.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从落笔到提笔的过程中写出的点或线就叫笔画。
(1)笔画的类别和次序
①汉字笔形八类说和五类说。
八类笔形指:点、横、竖、撇、捺、提、折、钩:“永”字八法。()
五类笔形指:横、竖、撇、点、折:“札”字法。
②基本笔形和派生笔形的类别。
(1)笔画次序。(2)笔画的关系(3)相离关系。(4)相接关系。(5)相交关系。
(3)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笔顺规则:汉字是笔画向右、向下运动构成的二维文字,故笔顺规则的总体出发点是:书写的起点在左、在上,终点在右、在下,两个相关笔画之间以最短距离为运笔最佳选择。
笔顺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十条:
①从左到右。②从上到下。③先横后竖。④先竖后横。⑤先撇后捺。⑥先撇后折。⑦先外后内。⑧先外后内再封口。⑨先中间后两边。⑩包在主体内的点和右上角的点最后写。
2.部件
(1)部件和偏旁、部首
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单位。部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类:
①根据单笔还是多笔,部件可分为多笔部件(由两个以上笔画组成的部件)、单笔部件(只有一个笔画的部件)
②根据成字还是不成字,部件可分为成字部件、不成字部件。
③根据可拆还是不可拆,部件可分为基础部件和合成部件。最小的不可拆分的部件,又叫单纯部件。又称末级部件。合成部件,两个以上基础部组成的部件。
偏旁不等于部件,因为部件的概念可大可小,有时部件是对合体字进行一次切分而得出的两个单位,这是部件相当于偏旁;有时部件是对合体字进行多次切分而得出的多个单位,这时部件要小于偏旁。
偏旁也不等于部首。
偏旁是切分汉字而得到的结构单位,部首则是为给汉字分类而专设的部目。
部首一般包括两类:一是形旁;二是某些笔画。
(2)部件的名称青岛掌л心博┿阅电子
①结构部位名称的规范。
a.旁/边: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部位定名为“旁”,右边的部位定名为“边”。
b.头/底:上下结构的字,上边的部位定名为“头”,下边的部位定名为“底”。
c.框/心:全包围结构和三面包围结构的字,外边的部位定名为“框”,里边的部位定名为“心”。
d.腰: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部位定名为“腰”。
e.角:字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部位定名为“角”。
3.整字
(1)现代汉字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独体字和合体字
独体字:无法分离出两个部件来的汉字。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的字。
(2)现代汉字的结构模式:现代汉字合体字的结构模式很多,可以用层次分析法和平面分析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去分析。
①按照层次分析法,合体字的基本结构模式有三大类:
a.左右结构b.上下结构c.内外结构
还有一些从基本结构变化出来的派生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d.左中右结构e.上中下结构f.品字结构g.半包围结构:
②平面分析方法
【核心笔记】现代汉字的字音
1.现代汉字字音的特点
(1)现代汉字的形、音、义
①现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
a.单音单义字:即一形对一音、一义。
b.多音多义字:一形对数音数义。
c.异读字:即一形对数音一义。不同读音之间没有语义和语用差别,完全是不同的读音习惯所致。
d.异体字(也叫异形字):即数形对一音、一义。不同字形之间没有任何音义差别。属于汉字整理的对象。
e.繁简字:即一为笔画较多的字,一为笔画较少的字,字音和字义都相同。大陆现在使用的都是简体字,只有在一些特殊场合才使用繁体字。
f.同音字:狭义的同音字指同形同音异义字。广义的同音字还包括数形一音数义字。
g.同形字:
形音都相同,义不同,相当于狭义的同音字;
形相同,音不同,义也不同,相当于多音多义字。
同音字: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读音相同、意义不同而且意义上没有联系。
按照字形是否相同,同音字可以分为同形同音字和异形同音字两类。
a.狭义的同音字只指同形同音异义字。b.广义的同音字还包括异形同音字。
(2)同音字的作用
消极作用:口语中容易引起混淆;写作时也容易写错别字。
积极作用:注音;谐音双关;谐音别解。
2.现代汉字形声字的表音功能
(1)形声字的表音功能青岛掌л心博┿阅电子
(2)依声旁认字音
(3)声旁表音功能的利用
【核心笔记】现代汉字的字义
1.现代汉字字义的特点
现代汉字记录的大多是语素义。
(1)汉字字形跟字义的关系:
①字形记录的是词义。一个汉字记录单音节语素,而且可以独立成词,因此,字义实际上就是语素义,也是词义。
②字形记录的是语素义。一个汉字只记录一个语素,而这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不能单独构成一个词。
③字形记录的仅仅是一个音节,它没有字义。
2.现代汉字形旁的表义功能
(1)形旁与字义的关系:现代汉字的形旁主要出现在形声字和会意字中。在形声字中,形旁主要提示跟字义有一定联系的信息。
在现代汉字中,表义部件的主要作用有二:
①提示:是指表义部件帮助人们联想到该字所记录的语素义或词义的大致范围,这就增加了现代汉字的理据性。
②区别:是指用表义部件区别同音字,尤其是那些读音相同,声旁也相同的字。
(2)形旁表义功能的利用:
①分析、归纳形旁的意义类别,编制“形旁义类表”,帮助人们巩固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②联系形旁的古义,比较、分析形似易混偏旁,以纠正或减少错别字。
③在分散识字基础上,把形旁相同的形声字中起来,以巩固和深化字形、字义的学习。
【核心笔记】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
1.现代汉字的字量
(1)汉字的字量;汉字的总数,人们一般认为有五六万。
(2)精简字数
①淘汰异体字②更改地名生僻字③统一计量单位名称用字
2.现代汉字的定形
繁体简化定形异体整理字形整理笔画、部件规范
(1)笔画简化
①《汉字简化方案》和《简化字总表》
从形体结构上分析,比较繁体字和简体字,可以归纳为三种简化方法:
a.局部删除。b.偏旁更换。c.整字替换。
(2)异体整理
①异体字的定义:异体字指音义都相同仅形不同的字。这些字可以互称为异体字。
②整理异体字的原则:从俗从简的原则。青岛掌л心博┿阅电子
a.从俗,即去生留熟,选用社会和出版物上比较通行的字形。
b.从简,即选用笔画相对较少的字形。当从俗从简不一致时,往往依据从俗。
(3)字形整理
①部件的调整;②笔画的调整;③笔画、笔势和结构尽量便于横写;④印刷体力求与手写体一致。
(4)汉字规范
3.现代汉字的定音
(1)《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确定了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
(2)《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修订稿)对一千多条异读词作了审订和修订,为字音的标准化打下了基础。多音字只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稍带作了整理,尚需作全面研究和整理。
(3)普通话的音节数目各家说法不一,有待标准化。
(4)需要确定普通话轻声词、儿化词的范围,有待公布《普通话轻声词表》和《普通话儿化词表》。
4.现代汉字的定序
(1)汉字字序问题的复杂性
字序就是汉字排列的先后顺序。
汉字字序的复杂性表现为汉字的排序具有多样性和互补性的特点。
排序的多样性是指汉字的序列法多种多样,有形序法、音序法、义序法。每种序列法都自成系统,掌握任何一种序列法都必须掌握这种序列法的系统。
(2)现代汉字的序列法
汉字序列法虽然有音序法、形序法、义序法三种,但目前通行的序列法主要是音序法和形序法。形序法又分部首法、笔画法和笔形法。
①音序法:是按照字音来排列字序的方法。汉字的音序法经历了三个阶段:
a.声韵序列法:以《广韵》为代表。《广韵》先依所收字的声调把所有的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类。每卷内部再按各字的不同韵部分先后。韵部共206部。同韵的字再依不同的声母排列先后。现代编的《中华新韵》和《现代诗韵》等基本上也采用相似的体例。声韵序列法除编排诗韵外,现在基本不用。
b.注音字母序列法:以《国音字典》(1919年)为代表。它所收的字都按
1918年公布的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c.汉语拼音字母序列法:这是我国现在通行的音序法。自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
公布后,许多字典都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同时也用汉语拼音来给汉字排列次序。
汉语拼音序列法内部还有两种:
单纯的字母序列法。
“音节·汉字·字母”分层序列法。
形序法:形序法是按照字形的各个方面特点来排列字序的方法。形序法包括笔画法、笔形法、四角号码法、部首法等,其中部首法历史最悠久,使用也最普遍。
笔画法:按照字的笔画数目来排列汉字,笔形法按照字的首笔笔形
的类别来排列汉字。
四角号码法:把汉字四角的笔形编成数码,再按每一个字的数码来编排查检汉字。它实际上也是笔形法,是一种笔形代码法。它把汉字四角的笔形归纳为十种,并分别用0-9这十个数码代表,有人编了“四角号码口诀”:
横一竖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块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部首法:是按照字的部首来排列汉字。同部首的字按笔画数多少顺序排列,笔画数相同的字再按起笔笔形顺序排列,笔画数、起笔笔形都相同的字按次笔笔形顺序排列。例如《辞海》、《汉语大词典》等。
部首法的分歧主要表现在设部和归部两个问题上。
设部的分歧主要有两点:
一是设立部首总数的差异(有214部、189部、250部、201部、200部五种);
二是应该设立哪些部首,不设立哪些部首。例如:《康熙字典》、《辞海》设“匕”部,《新华字典》不设;《新华字典》设“其”部,《康熙字典》、《辞海》不设;辞海设“虎”部,《康熙字典》、《新华字典》不设,等等。
千年不老的文化——书法名家邱零作品鉴赏
邱零,1929年10月生,当代著名书法家,河南南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理事,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剪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顾问,现已离休。
早年就读于河南信阳高等师范学校艺术科。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疆从事部队文化宣传工作。1958年转业到地方从事记者、编缉工作近30年。其书法初学汉隶、魏碑,后师法“二王”,再后又取法于右任,致力于行草。善于博采众长、从而形成了自己飘逸洒脱、平和恬淡、清新劲健、风格高雅的风格。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擅书法、诗文、剪纸、摄影。其作品多次参加多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大型书法、刻字展览,并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书法名作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毛主席纪念堂珍藏书画集》等近百部书画集。多次被聘为国内外书法大展的评委和顾问、其墨迹还为孙中山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总理纪念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多处珍藏。被“黄河碑林”“翰园碑林”“泰山碑林”“岳阳楼碑林”等大型碑林勒石刻碑。
1990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艺术代表团”赴日本交流艺术,日本刻字协会授予他“国际刻门子贡献荣誉章”。1993年8月,又应新加坡之邀请,赴新加坡讲学,被新加坡书法家协会聘为评议员,菲律宾《商报》曾刊发了介绍他书法艺术的二台版,菲律宾“中华逸吟神墨诗书画国际展览会”为他颁发了“国际文化交流荣誉金奖”。2006年,又应邀出席“第七届国际书法新加坡交流大展”,受到时任新加坡总理纳丹亲切接见。其书法作品在日本及东南亚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颇有影响。
新疆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后举办的一系列国内外书法交流活动,都有其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对繁荣边疆地区各民族书法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艺术经历在《人民日报》、新疆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美国旧金山熊猫电视台、洛杉矶中文卫视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国内外多种新闻媒体都做专题报道,并被列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近百部辞书。
1999年至2000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两度授予他“中国百杰书法家”荣誉称号。2009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他颁发了“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周年”等荣誉证书和勋章。荣宝斋、西冷印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有《艺坛经典――邱零》《邱零书法艺术》《中国高等美术学院教学范本精选-邱零书法作品》等作品集。
千年不‘老’的文化/文/鸣莺(《世纪人物杂志》记者)
书法,因古老而年轻。邱零,一位耄耋老人,书法炼达趋向了‘纯青’。静静立其‘画’面:神韵渗透,字字飘逸洒脱,行行恬谈空灵;朦朦胧胧的缥缈,若隐若现的神秘,虚虚幻幻,想象无穷。书法界美誉:“嫦娥风貌,灵性书风”。初期之作:“大汉雄风”“松风竹露”,丰实内心,年轻的张力,偶露峥嵘。经典之品:“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灵性恬美,舒卷如意;重神韵,讲意境,取精用弘;汲魏碑风骨,缩‘二王’神韵,移情多‘恋’博采众长,一方宗师自成。
笔酣墨饱、笔势委婉。厚重墨宝‘写’进了孙中山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总理纪念堂、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勒石刻碑在黄河碑林、翰园碑林、岳阳楼碑林、泰山碑林……;风光河山,园林山水,天涯海角,可见其“典雅之气、透逸之姿、超脱之神、清新之韵”挥散出辐魅力的墨印墨迹。枫叶经霜艳,梅花透雪香。五千年的传统寄诸笔墨,世纪老人,写出了文化,写出了人生。
书为心画
喜读印老作品,无论是行草还魏碑,黑白旋律,飘逸纵横。抽象的艺术旋律,丰富的文化内涵,随心达意,随欲驰聘。在邱老的心目中,书法,是一种传统艺术、抽象艺术,心灵艺术。她是有生命的,是生命旋律音符,是人们‘七情六欲’抒情表达。邱老说,书法就是无声音乐,横、竖、撇、捺就是抑扬顿挫的旋律符号。贝多芬的交响乐,‘梁祝’小提琴,跌宕起伏的旋律舒缓美妙的节奏,令你忘情陶醉。书法也一样,抒写的过程如同演奏自己心仪的曲子,唤醒了你灵魂的觉知,引起心灵共鸣的感觉。
“邱零工作室”是邱老青岛招牌,对纵横交错飘忽不定点线,自有理解邻悟:“每个字都有其一条主旋律,也称核心音符。邱,左右结构,‘大耳,’是主调。‘竖’的节奏快慢,影响整字的和谐与美。太快(长),脱节跑调、过慢(短),失和走音,其韵律‘度’的把握,则是书写者日积月累的学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略思片刻,邱老自语:其实,落笔之时,字,是从你心里‘唱’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我们不是常说‘一字见心’嘛。抽象飘忽曲折点线,在老人的眼里,演绎成一个个鲜活、灵性、跳跃的小精灵。
邱老说,书法是情绪,它是书写者的天使和挚友,你的喜怒哀乐可以向她倾诉,可以在‘点横撇捺’笔墨里任性挥洒。“我习字很有体会,心情放松,心无挂碍的状态下,起笔运势则全身通达,临案落笔,则会有种行云流水飘飘然;有种淋漓尽兴的畅快;一泻千里般的通畅。成语‘一气呵成’就是一种很‘妙’的书写状态,微妙轻盈,像静功,太极,很忘我。”
气和字舒、气愤字险、气郁字敛、气平字丽,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生命元素。王羲之的《兰亭序》即兴而成,全篇共324字,其中,“之乎者也的“之字,出现20形之多样,没有雷同整篇和谐紧凑,成为千古绝唱。“心情不同,其创作的作品也大不一样。也就是说,字型在纸,神的意趣于心境。当年,王羲之想将《兰亭序》加以修饰,可事后,再也没找到那感觉。我们今天看到的,则是有些凌乱不规整的拓本。”邱老感同身受聊起了 ‘二王 ’故事。 美的书法,必定是线条墨的的生命化、人生的形态化、状态化。 深层理解,书法是把蕴藏在内心里的情感,化作一种有形有色、有歌有韵,有极大震撼力的结晶体。她,被赋予了思想,书法便有了灵魂老说,“书法的灵魂。 邱老说,“书法的灵魂源于文化支撑。你的内涵学识学养阅历经历,统统涵盖在你的字迹里,字如其人。经典的书法作品,都是与其人品的修养文化积淀融为一体的。
历史上,书法家首先是学间家,如秦朝的李斯、清代的郑板桥、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等等,无不是学富五车满经纶大学问家。刘熙载《书概》: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书法之 ‘韵 ’,恰恰是笔墨之外的‘字’外功。邱老书缘深厚。早期的家庭影响,艺术重陶,60年持续不断的文化锤,及对剪纸、绘画篆刻等传统文化酷爱与造,其行草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般灵气,有种动感美感、味道和渗透力。
鲜活而焕发出活泼泼的个人风,书卷气的文人书法自然形成 泼墨挥毫,如鱼得水,墨海游龙,逍遥自在,悠悠分享,很是精彩。在书法界,邱老的书法以平和、恬淡、清新、高雅闻名。师法古人,更师法自然。行家如此评价:没有了火气,运笔干净圆满;行云走势,自然、淡然、坦然、超然;仿佛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像九曲黄河一路奔流向前…… 书法,一个幽深无尽的文化世界;一种超乎笔墨之外的文化内涵。
静水深流,大美不言
诗的意境、画的构图、舞蹈的前律、音乐的节奏、体态的完美,书法意识如此理解。对自然敬畏,对万物本体美的感应联想是书法大家综合学养。 “公主与担夫争道”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文故事,讲的则是生活中物理与书理一脉相通的和谐关系。邱老说,,“公主与担夫,窄路相逢。瞬间的‘争’ ‘让’,通俗点讲,就是书法的章法、布局;兵法上谈,是‘置阵布势’:字与字间,行与行规,上下左右,一前一后,疏与密,紧与凑,如何恰如其分做到‘欲擒故纵’ ‘势均力敌’ ?何时该‘避’,何时要让,既不能相撞,又无路可退,那画面,你想想,是若即若离,藕断丝连。
章法的擒纵、避让、呼应、贯气等比拟意象所蕴含的书法笔法结体和章法规矩、技巧和理法都在其中了。书写者要达到这份境地,那你的字一定是落笔超异,美的自然,飘然。字里有故事,则自然有看头了。用行话说 ‘初写黄庭,恰到好处’。“其实,生活中这样的物理和书理感悟很多:像怀素和尚的‘观夏云随风顿悟笔势的行云流水’ ;‘孙二娘的舞剑得其意境’ ; ‘黄庭坚见船夫常年荡桨乃悟笔意’……有了书法意识,心里再装着‘书理’,生活中,你会处处得到灵感,受到启发。”
引经据典,如评快书,历史上才子佳人文人雅士们的趣味趣谈,被邱老‘妙语连珠’,活泼泼地穿越出现朦胧而鲜活,任尔“浮想联翩”。书法,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以其不变的文化基调衍生出千姿百态的生命风采。“一勤天下无难事”,邱老用曾国藩的一句名言,概括了写好书法的基本要领一天赋、多看、多写、多悟‘不辞劳’,遵循‘颜柳欧赵’,临古人碑帖,苦练基本功。当然,不可缺的是‘文人妙悟’。
邱老说,好的书法是养眼的,是一种艺术欣赏,百看不厌。否则,字仅仅好看,但不耐看,看一眼就不想看了,是‘匠人巧手’而已。他再次强调‘书法之妙,当以神会’。同古人对话,不全在专注苦修,更主要是悟性,心有灵犀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对书法的标新立异,邱老摆摆手,不以为然。《菜根谭》“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再探宝取经,邱老调侃:“十年太极不出门,二十年书法不出手。古往今来,‘二王’书法境界,没人能逾越。”
“(书)理愈积愈精,气弥炼弥粹,酝酿已久,炉火纯青,不期然而适然得之”,谈出了‘雅兴’。‘之乎者也’一番,老人怡然,兴致盎然。想当年的‘孔乙己’,冷不丁地给你来点‘激情’,给你以生动,分享其共鸣;同时,也串起老人硕果满满的一生。成语、典故、警句;观念、性情、学养。邱零与书法“人书俱老”。到了一定的厚度,沉到了一定的深度。 书道即人道,书法亦如人生,书道即人道,写书法就是写人生。书法境界,人生真谛,学无止境。求索书法艺术的过程,则是与古人对话交流提升自己的人生历程。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咂摸品味,通俗易懂,揭示出‘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的辩证关系,成为我国官员清廉为政的做官指南。老子故里,鹿邑碑林,博大精深,玄妙深远《道德经》,由我国81位著名书法家勒碑刻铭,其中,第55章“含德之厚”篇,是邱老大名。承载五千年的文化,邱老实实的感到笔墨的厚重。“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的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据《庚溪诗话》史料记载,当年唐宣宗(李忱)为避难,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同行,观瀑,即兴吟出的上下联。
“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重生。涓涓溪流,不辞劳……”。警示、鞭策、修养,书法之道做人之道,对古老文化,要心生敬畏。邱老说与自己,更是励志后人。老人还偏爱“松风竹露”,“松的风骨,竹的气节做人要有骨有节,透透亮亮”。 ‘零’数字为最大,万物则开端。“人生朝露,艺术千秋”。邱老说,“可书法不同,是艺术,艺术千秋啊。我的后辈子孙,某年某月,也许会在海口《海瑞公园》见到了‘爷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誓山盟年轻人就记住了是邱零的刻铭;烟台‘深幽’摩崖刻碑上,说不准‘我’好会见到熟悉我喜欢墨宝的忘年朋友”。 “人过留名,鸟过留声嘛。人不在了,可你的字‘活’着啊!”老人不失幽默风趣。
春天的花,秋天的果。硕果满满。1990—2000年,邱零两度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百杰书画家”;生平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世界名人录》等近百部辞书。 当然,邱老认为最有分量的‘果实’则是,2009年,中国文联给他颁发了“从事中国文艺工作60周年”荣誉证书和勋章。60年,文艺工作者,不间断。人一生,实属难得,这是邱老逢人必谈的资本,也是一生最为自豪的‘口碑’。春华秋实,老人无悔。
汉语教学一二三
0. 题解
本文所说的“汉语教学”,是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称“二汉教学”)。用汉语教学代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会不会与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发生混淆?不会,因为我国迄今还没有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的现实存在。大学里的汉语系或汉语专业,实际上是汉语语言学系或汉语语言学专业,其中的“汉语”是汉语语言学的意思。中小学只有语文课,没有汉语课。上世纪60年代,曾经进行过把“汉语”和“文学”分开的试验,可是不久就被取消,又回到了“语文”教学的模式。试验用的汉语课本是汉语知识课本,并不是汉语课本,所以实际上是汉语知识教学,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汉语教学。用汉语知识教学代替汉语教学,不可能取得提高汉语能力的预期效果,这大概是试验被取消的原因。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现在又延伸到大学,叫作“大学语文”。在大学开设语文课,显然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要完成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无论是大学语文,还是中小学语文,到底是语言和文字,还是语言和文学或语言和文化,亦或兼而有之,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说明一个事实,这就是我国并不存在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相对应的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如果有一天在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诞生了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本文讨论的内容同样适用。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一语言教学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本文讨论的是共同点。
本文题目中的“一二三”,是指我们关于汉语教学的基本观点和编写汉语教材的基本原则。“一二三”还有“从基础说起”的意思。用“一二三”概括上面的意思,是为了避免题目太长。
我们关于汉语教学的基本观点有两个,编写汉语教材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两个基本观点是 :
(1)让汉字教学融入汉语教学 ;
(2)用汉字教学系统引领汉语教学系统。
三条基本原则是 :
(1)以汉字为基础 ;
(2)以话题为中心 ;
(3)以组合为主线。
三条基本原则是两个基本观点的落脚点,没有这三条基本原则,两个基本观点就要架空。
下面依次说明三条基本原则,围绕这三条基本原则,用实例说明怎样让汉字教学融入汉语教学,怎样用汉字教学系统引领汉语教学系统。
1. 以汉字为基础
以汉字为基础,就是汉语教学要从汉字教起,每一课都要规定教哪些汉字,并用所教的汉字组词、造句、谋篇。
以汉字为基础,有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1)建立起科学的汉字教学系统。进行汉字教学,必须首先建立起科学的汉字教学系统,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科学的汉字教学系统包括笔画教学系统、部件教学系统和整字教学系统,以及三者的科学统一。
(2)按照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教汉字。每课教哪些汉字,要按照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选择。由易到难,包括从笔画教起,按照由笔画到整字,或由笔画到部件再到整字的程序编排教学内容。笔画、部件和整字的选择也要贯彻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教汉字,是建立科学的汉字教学系统的必要条件。
(3)严格控制每课生字的数量。每课书的教学必然有课时规定,对规定课时内的教学内容要进行难易程度的控制。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但由哪些生字决定,而且由多少生字决定。严格控制每课生字的数量,是控制每课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抓手之一,也是建立科学的汉字教学系统的条件之一。
当前主流的汉语教学都把交际性原则放在首位,交际性原则又把口头交际放在首位,口头汉语教学要借助于汉语拼音。即使重视汉字教学,也是遇到什么就教什么。这样,汉字教学就处于无序状态。无序就是没有系统性。任何教学都不能无视系统性,没有系统性的汉字教学不是科学的汉字教学,必然造成汉字难学。我们提出以汉字为基础,首先是为了建立起科学的汉字教学系统,使汉字教学由无序变为有序,使汉字由难学变为容易学。下面用实例说明怎样以汉字为基础。
例 1 :《大学汉语》第一课
上面是我们正在编写和试用的《大学汉语》第一课的基本内容,包括6个笔画、由这6个笔画组成的11个汉字和由这11个汉字组成的18个重点词语。汉字教学从笔画教起,用学过的笔画组字,用学过的汉字组词,笔画和汉字的选择都遵循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就是以汉字为基础,也包括汉字教学的系统性。
本课除了上述内容的教学,还希望能让学生直接感知下列信息:
(1)汉字由笔画组成,少量的笔画可以组成大量的汉字。
(2)词语由汉字组成,少量的汉字可以组成大量的词语。
(3)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读音和意思,可以根据汉字的读音学习词语的读音,根据汉字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思。
(4)汉字不是图画式的神秘文字。
直接感知以上信息,就能树立学好汉字和汉语的信心。
2. 以话题为中心
以话题为中心,就是根据话题教学的需要选择汉字、词语和句型。语言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就是话题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把以汉字为基础和以话题为中心结合起来,就是让汉字教学融入汉语教学,为培养交际能力服务。
以话题为中心,有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
(1)根据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常用和急用先教的原则选教话题。话题的选择不但要贯彻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且要贯彻常用和急用先教的原则。因为要以汉字为基础,所以话题的难易程度就跟其中的汉字的难易程度相关。也就是说,话题的选择要受汉字教学系统的约束。这里就有矛盾。不过,难易程度相当的汉字有一定的选择性,常用和急用的话题也有一定的选择性。两者都有选择性,就可以兼顾话题教学和汉字教学的需要,进行科学搭配,使话题和汉字的教学都能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说明,以汉字为基础和以话题为中心的矛盾,可以通过汉字和话题的科学搭配得到合理解决。
(2)严格控制每课新句型的数量和难易程度。话题的难易程度不但由生字的数量和难易程度决定,而且由新句型的数量和难易程度决定。因此,严格控制每课新句型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是控制话题难易程度的抓手之一。
(3)通过连续话题保证话题的完整性以及字词和句型的重现率。话题有大有小,较大的话题都是由若干较小的话题组成的。所谓连续话题,就是用连续几课中的较小的话题,像滚雪球和搭积木那样,组成较大的话题。较大的话题就是较为完整的话题。用较小的话题组成较大的话题,也是为了控制话题的难易程度,包括控制话题中的生字和新句型的数量和难易程度。这也要进行科学搭配。在连续话题中,词语和句型也有连续性,包括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充。词语和句型的扩充也像滚雪球和搭积木,可以通过“以旧带新”使学过的词语和句型得到不断重现。提高重现率是帮助学生加快掌握所学内容的必要条件,“以旧带新”还可以取得“温故知新”的效果。
我国汉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汉字教学游离于汉语教学之外,听说训练和读写训练互相制约,口头汉语教学和书面汉语教学成为两张皮。这是难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让汉字教学融入汉语教学,把以汉字为基础和以话题为中心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汉字教学和汉语教学的一体化,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上述不正常的状况。汉字教学和汉语教学的一体化,就包括书面汉语教学和口头汉语教学的一体化。再以《大学汉语》第二课和第三课的基本内容为例,具体说明怎样把以汉字为基础和以话题为中心结合起来,怎样实现汉字教学和汉语教学的一体化以及书面汉语教学和口头汉语教学的一体化。
例 2 :《大学汉语》第二课
例 3.《大学汉语》第三课
上面三课书的计划教学时间为平均每课4课时,共计12个课时。教学内容包括33个汉字,60个重点词语,4个句型,关于日期和“来、去”的小话题。1~99的数字和数词已经出齐。这些内容都是像滚雪球和搭积木那样由小到大组合起来的,笔画、汉字、句型、话题的选择都贯彻了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实现了汉字教学和话题教学的统一。交际性原则就在其中。为什么要先教这些内容?一是因为这些字词和句型在意思上都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具象性,学生容易理解 ;二是因为这些内容有利于实现汉字和话题的科学搭配,有利于让汉字教学融入汉语教学 ;三是因为这些字词和句型不但常用,而且更具基础性,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保证以后能学得更快。“你好、谢谢、再见”这类日常生活用语虽然也是常用和急用的,但是其中的汉字不但难写,而且不都是常用的,重现的机率不高,打基础的作用不大,更不利于让汉字教学融入汉语教学。“你好、谢谢、再见”这类日常生活用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到,教师也可以在课上或课后进行补充。可见,即使从贯彻交际性原则的角度说,从“你好、谢谢、再见”这类日常生活用语教起也不是最佳选择。
3. 以组合为主线
在上面的例子中,各级单位都是由小到大一级一级地层层组合起来的。组合起来就是组合生成。汉字由学过的笔画组合生成,词语由学过的汉字组合生成,句子由学过的字词组合生成,话题由学过的字词和句型组合生成。这就是以组合为主线。
以组合为主线,就把以汉字为基础和以话题为中心串成了一个完整的汉语教学系统。这个教学系统是在汉字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是汉字教学系统的自然延伸,所以就是由汉字教学系统所引领的汉语教学系统。这样的教学系统有以下特点:
(1)是有序进行汉语教学的系统。这个“序”就是由笔画到汉字、由汉字到词语、由词语到句型再到话题的层层组合的“序”,就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滚雪球和搭积木式的“序”,就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序”。
(2)是使汉字和汉语学习化难为易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新教的汉字中没有新的笔画,又能在组合中得到不断重现,就做到了使汉字学习化难为易;新教的词语中没有生字,词义和字义有密切的关系,词语的呈现还有系列化的特点,也能在组合中得到不断重现,就做到了使词语学习化难为易;新教的句型中没有生字和生词,同样能在组合中得到不断重现,就做到了使句型学习化难为易。话题分别以会话和短文的形式呈现(从第六课开始增加短文),其中没有生字、生词和新句型,不但学习难度小,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语境(话语背景和上下文)中加深对学过的字词和句型的理解,使学过的字词和句型在重现中得到复习和巩固。
(3)是使汉字成为学好汉语的有利因素的系统。汉字为什么能够成为学好汉语的有利因素?因为汉字教学系统能保证根据汉字的特点有序地进行汉字教学,并为有序地进行汉语教学提供了条件。汉字的特点之一是象形表义,可以根据字形解释字义。学生理解了字义,就容易理解词义,有大量的词语可以自动理解,不必孤立地一个一个地死记硬背,在以旧带新的词语系列中学习,更能加快理解和记忆。因为汉字有象形表义的特点,就可以更好地调动视觉系统在汉语学习中积极作用,更好地把“视听说”结合起来。让汉字教学融入汉语教学,用汉字教学系统引领汉语教学系统,就能实现书面汉语教学和口头汉语教学的一体化,读写训练和听说训练互相制约、书面汉语教学和口头汉语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就不复存在,学生的书面汉语能力和口头汉语能力就能得到同步和快速发展。所有这些都说明,只要让汉字教学融入汉语教学,只要用汉字教学系统引领汉语教学系统,汉字就不但不是学习汉语的障碍,而且还是学好汉语的有利因素。
(4)是先教中性语体再实行语体分流的系统。在基础阶段,所选话题都属于中性语体。中性语体就是既没有明显的口语特点、也没有明显的书面语特点的语体。为了让学生养成语体变换能力,到提高阶段就要进行语体分流,分别开设口语和书面语的课型。为什么要到提高阶段才实行语体分流语?因为语体变换能力是对高级汉语人才的要求,基础阶段不必要求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中性语体中也要包含一些具有明显的口语特点和书面语特点的成分,在教中性语体的过程中,适当点明这些口语和书面语成分,让学生先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到提高阶段再专门学习口语和书面语,也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语体分流以后,口语教学和书面语都要继续以汉字为基础、以话题为中心(书面语的内容也是话题)、以组合为主线。也就是说,编写汉语教材的这三条基本原则要贯彻汉语教学的始终。
汉语各级单位的组合都是意合和直接组合。意合就是意思相关的单位都可以根据一定的组合规则自由组合,直接组合就是组合时只有语序(字序、词序、句序)规则,没有形态变化规则。这正是汉语跟西方语言的重要区别所在。根据组合特点,我们把汉语界定为组合型语言,简称组合汉语。基于组合汉语理论的汉语教学就是组合汉语教学。本文所说的两个基本观点和三条基本原则,就是立足于汉字和汉语特点的组合汉语教学法(简称“组合法”)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
(作者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北京华源普惠语言学研究院院长)
英语发音不准确,可能是患上了阅读障碍
最近,小米公司有两件大事引发了大量“围观”:一是小米4i正式发售,吸引大量米粉关注;二是小米CEO雷军在发布会现场秀了一句“are you ok”,笑爆了现场。
其实,雷军的这番“雷氏英语”并不单是发音不准确的问题,而是一种阅读障碍的表现。
阅读障碍在使用拼写和读音不规则的字母文字中较常见。英语是世界上拼写和读音最不规则的语言,所以,使用英语的人群中,阅读障碍患者相对较多。这也被称之为字母阅读障碍。
先来看看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
在没有获得阅读能力以前,孩子常常把用笔写下的任何符号当做一个词语或句子。孩子胡乱涂鸦与涂鸦所代表的词语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连接。
接着就是图画阶段或者是整字学习阶段,儿童能够识别和描述图画,也可以根据字母组合方式识别简单的词语。他们仍然不能从语音上阅读词语,仍然不能够把词语的拼写和发音联系起来,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
当儿童理解字母和发音之间的联系(记住字形和音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时,整字阅读逐渐转变为根据发音阅读而不是视觉阅读。儿童学习字母的发音,并且认识到发音可以合并构成词语和单词的读音。也就是字母顺序阶段。此时,儿童会注意到字母在某个特殊的单词出现的顺序,这是孩子能够正确理解文字以及阅读的开始。
大量不规律的字母音位导致阅读困难
当孩子开始迈入自主的阅读阶段时,问题出现了。字母文字阅读者在阅读时,更多的是依赖于左脑后方的专门区域,如颞顶叶区、背侧颞叶区和腹侧额叶区。但这些视觉专门区域只激活了少量的双脑区域。这种相对较低的活跃程度,有可能导致部分字母文字阅读者无法正确地将单词分割为音节或者音位更小的单元,从而难以正确区分词形相近的字母或单词,经常出现将b念成d,将p当成q的情况,这就表现为阅读障碍。
除了无法正确区分音位,阅读障碍者在词形的整体知觉、词形的细节信息识别等方面也都存在缺陷。
研究发现,德语儿童的阅读障碍在入学前被诊断为音位分割和语音编码有困难,但到了三四年级之后这些困难就不存在了,随之却出现了阅读速度慢和拼写成绩差等问题。英文中阅读障碍者可能终生都具有音位分割和语音编码困难等,这是由于德语较英语具有更加一致的形、音对应关系引起的。
图画对字母阅读障碍者的意义重大
阅读障碍孩子无法将单词与读音联系起来,很难在所看、所说和所写之间建立联系。单词在有阅读障碍的孩子面前跳动着、扭曲着,而这些孩子却不能将单词图像和读音联系起来,以便将书面上的单词转化为口语。
相对于这些繁冗而不规则的字母、单词,一幅幅明朗、有趣的图画反而更能激发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的观看兴趣。
这是因为阅读障碍在限制了孩子读写能力的同时,给孩子带来了敏锐的空间感。在他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别人不以为然的惊奇:鲜明的色彩、可爱的小动物等等。
他们那种对于图案的感知觉能力似乎与生俱来就十分强大。虽然他们对文字的理解总是出现偏差,但如果在他们面前放一幅图画,这些孩子往往能根据图画的内容来理解文字的意义,且大多都理解得十分正确。这是一种“神奇”的能力,但它确实存在于阅读障碍孩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