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南墙是什么墙(蚂蚁庄园1月15日答案最新 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南墙指的是什么墙?)
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南墙是什么墙文章列表:
- 1、蚂蚁庄园1月15日答案最新 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南墙指的是什么墙?
- 2、不撞南墙不回头,南墙指的是什么墙?
- 3、有这几个坏习惯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很有出息,家长别急着让改
- 4、养育孩子,要坚持长期主义
- 5、对话丨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别人创业亏钱,我可能会丢命
蚂蚁庄园1月15日答案最新 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南墙指的是什么墙?
蚂蚁庄园今天的问题问到了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南墙到底是指哪个墙,答对的可以获得奖励,南墙在位置和作用上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以及含义,小编整理了有关南墙的有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蚂蚁庄园1月15日答案
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中的“南墙”指的是什么墙
南边的城墙
影壁墙
正确答案:影壁墙
小知识:古代房屋的方向大都坐北朝南,大门进来还有一堵墙,叫“照墙"或"影壁”,不仅能遮挡外人的目光,而且可以阻拦直来直去的气流。这堵墙就是"南墙",从正房门出来向外走时,必须避开它绕着走,否则就会一头撞上。
南墙的含义
一、南墙的位置
古人们认为,南方是吉祥,尊贵的方向。因此,我国的建筑物一般是把大门开在南边。有地位的古人们会在正对着大门方向竖立一堵墙,这堵墙就是“南墙”。
当人们在宅子里进进出出的时候,如果要进入正厅,就需要绕着走。直着头就会一头撞在这堵墙上,也即是“撞了南墙”。我们平时说一个人太固执,就是用“不撞南墙不回头”这句话来批评他。
然而,南墙之所以被放置在住宅的中央,并不是存心跟人们过不去,而是另有原因。
二、风水学的奥秘
自古以来,风水学就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它将我们生活的这一片区域看作一个整体,专门研究各种事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风水学忌讳直来直去,所以修一堵南墙,一来可以避免外人的窥视,二来如果遇到大风,南墙可以挡一挡。如果从天上俯视宅子,就会发觉,南墙把外来的气流做成了“S”型,这样一来,房子的主人就不会觉得难受,从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蚂蚁庄园今日课堂答题:用纯度75%的医用酒精消毒时,以下哪种做法不可取
用酒精涂擦手部
往衣服上喷洒酒精
正确答案:往衣服上喷洒酒精
小知识:消毒手部时将75%酒精涂擦手部1-2次,保持1分钟即可。切勿向衣服上喷洒酒精,衣服上的纤维会产生静电,可点燃衣服上的酒精,严重者会烧伤身体。
酒精消毒机理:
要使蛋白质变性,就要让蜷曲、螺旋的蛋白质分子长链舒展、松弛,其中关键是破坏形成蜷曲和螺旋的各种力。酒精分子有两个末端,一端是憎水的(-C2H5),可以破坏蛋白质内部憎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一端是亲水的(-OH),但它难以破坏蛋白质外部的亲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水分子虽然可以松弛蛋白质亲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但它即使钻进细菌内部,也无法破坏其蛋白质中憎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所以,纯酒精或水都不足以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变性,只有酒精和水共同存在,同时使保持蛋白质几何形状的各种吸引力松弛,蛋白质才会失去生理活性。因此,只有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目的。
不同浓度酒精杀灭细菌所需的作用时间:
1月13日成语出类拔萃是什么意思?草丛生的样子
1月13日成语惨淡经营中惨淡的意思是?费尽心力
1月12日成语炙手可热的原意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热
1月12日“雨前茶”是茶中的上品,此处的“雨”指的是?节气“谷雨”
1月12日影视剧拍完不少都会举行“杀青”仪式,“杀青”最初指?制竹筒的一道工序
1月12日包裹奶糖的透明纸吃下去之后,对身体有害吗?正规生产的无危害
1月11日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是:骨笛
1月11日明代时我国人民也爱嗑瓜子,当时最常见的瓜子是:西瓜子
1月10日以下哪种刷牙习惯是正确的?今日答案:刷牙大约三分钟
1月10日清代皇帝除夕会举行“封笔仪式”,表示休假期间?今日答案:不用朱笔批奏折
1月9日煲了半天的肉汤,营养全在汤里面,这种说法?今日答案:错误
1月9日古人过年喝屠苏酒,一般年长者和年少者谁先喝?今日答案:年少者
1月8日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关羽忠勇神武一般是红脸,那张飞一般是?今日答案:黑脸
1月8日古代官员也有“年终奖”,清朝皇帝一般会赏赐?今日答案:装有金银的荷包
1月7日古代当铺柜台前都有个大木板,叫“遮羞板”,主要目的之一是保护客人颜面
1月7日伤筋动骨100天,骨折后必须一动不动100天吗?不是
1月6日小寒和大寒哪个时段更冷?小寒时段
1月6日古代当铺有个职位叫“朝奉”,主要负责?验定物价
1月5日成语“八面玲珑”最初是形容?窗户宽敞明亮。
1月5日揉压眼睛时,有时眼前会出现光斑或者奇怪的图案,这是因为?视网膜被“骗”。
1月4日古代镖局里有个职务叫“趟子手”,主要负责?喊口号壮声势。
1月4日冬天天气干燥,加湿器成为家庭必备,加湿器里的水建议使用?纯净水。
1月3日 近日我国迎来“寒潮橙色预警”,它是三级寒潮预警中的第几级? 最高级
1月3日 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中的将息指的是?修养调理
1月2日 古人冬天时有个常用品叫汤婆子它的作用是? 取暖
1月2日 东道主中的东道指的是?方向
1月1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和“符”指的是一种东西吗?是的
1月1日年糕是春节餐桌上的常见美食,寄托了美好愿望,它的寓意是?一年比一年“高”!
来源:中国小康网
不撞南墙不回头,南墙指的是什么墙?
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有人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人却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这两个典故的意思,一个是说事到临头,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另一个意思却是相反,一条路走到黑,也找不到方法。更加特别的是,这两个典故都经常被用来劝导别人。既劝导人要不畏艰难,凡事到了一定程度,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劝导人要听进别人的建议,不要固执、一条路走到黑,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这真是汉语的博大精深啊,怎么说都有道理!充满着辩证的道理。
这两个谚语典故中,其中有一个词叫南墙,是我国古时的一种传统建筑,南墙又叫影壁墙。
古人建房的原则非常讲究,天人合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和谐。古时的房子坐北朝南是非常好的设计,能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坐北朝南,大门的方位是朝向南面的。
而有实力或有地位的人家,在大门外或者大门内建一面墙,目的是让人不能直接看到里面,大门是朝南的,这面墙就叫南墙,也叫影壁,所以,一旦要出门,就要向左或者向右走,直着走就会撞到这面墙了。
古人还有句谚语,家中无南墙,家败人财散。说明这面墙,在古人的眼中,是非常重要的。
不撞南墙不回头,指的就是这面影壁墙。
有这几个坏习惯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很有出息,家长别急着让改
文|文儿
昨天和朋友一起吃饭,说起小孩子的教育问题,她就控诉自己家的小孩是如何难管,小小年纪就知道调皮捣蛋,还不听父母的话,甚至有时候还和父母顶嘴!把她气得都瘦了两斤,想着以后也不用买减肥药了,就让自家那个臭小子多气气自己,说不定还能恢复生孩子之前的好身材呢。我哭笑不得,有些佩服她的脑回路。不过也是,现在的小孩子不像以前,不听话了就打一顿,再不行就打两顿。而现在的孩子是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和他们讲道理。可是现在的小孩子都很聪明,很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一些坏习惯更是让家长头疼,恨不得让孩子统统改掉。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有些在你们眼里的坏习惯,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会很有帮助。有这几个坏习惯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很有出息,家长别急着让改。
总是和父母顶嘴
现在有很多家长抱怨,孩子经常和自己顶嘴,还总是认为自己很有理,一副不屈不挠的样子,让人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总想着让孩子改掉这一个坏习惯,能够听话一点,父母说他什么都能乖乖接受,乖乖纠正,那该有多好。可是你们仔细想一想这样真的好么?孩子把父母的话奉为圣旨,有什么想法也不敢说出来。父母有时候的话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而孩子还乖乖地听话,把错的当成对的。整天唯唯诺诺,性格也会变得软弱。等孩子长大以后,他能有出息么?
和父母顶嘴当然不对,可是换一个角度想,孩子能这样做说明他有表达自己的勇气,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和父母顶嘴的过程中自己的逻辑思维也变得更加灵活。而一个有勇气、会思考的人,长大以后能没有出息么?当然,这并不是让家长放任孩子,而是能够聆听孩子的声音,鼓励孩子勇敢说话,并在错误的地方给孩子加以指正。
坚持自己的想法,比较固执
大部分人不太喜欢固执的人,因为他们对于别人的建议往往视而不见。有些小孩子也一样,明明家长告诉他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撞南墙不回头。父母不可能会陪孩子一辈子,有很多事是要孩子自己去亲身体验才行。孩子能坚持自己的想法,明白自己想做些什么,要做什么,即便会失败,可是这一番经历会成为他最大的财富。父母不要试图强行改变他的想法,可以给一些建议,列举一些后果,其他的就让孩子自己决定吧。
喜欢独处,不喜欢热闹
有一个朋友就说她家孩子简直就像一个小老头一样,整天抱着书待在房间里,才几岁大的孩子生活就这么枯燥,长大以后可怎么好?她就想法设法带孩子出去,不让他一个人待着,还叫亲戚家的小朋友来家里闹腾。结果她儿子也能和小朋友玩,只是人一走,他就又躲回房间里了。可把她愁死了,整天想着怎么改掉他这个坏习惯。事实上,越孤独的人思维越丰富。孩子喜欢独处,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境平和,不受外界的干扰,能够更好地思考,心智也会变得更加坚韧,面对挫折也不会一蹶不振。对他以后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你们的孩子有这些坏习惯么?
-----------------------
关注【小屁孩儿】,你想了解的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儿童性格发展、家庭教育、双商开发,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定期给您奉上实用教育小贴士,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育孩子,要坚持长期主义
【记者访谈】
养育孩子,要坚持长期主义
——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于晓冰老师对谈
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
于晓冰,一名初中教师。“双减”于他,是一以贯之的教育实践。他在自己的新著《减法教育》中提到,坚定不移地实行“三不”政策:不拖堂,不加课,不布置硬性家庭作业。
初一入学伊始,他就对学生和家长说,语文学习应该保持非功利的状态,要成为“读书人”,而不是“练习人”。“三不”政策之下,学生考试成绩看起来不很理想,他也因此受到各方质疑。在一些人看来,中考出乎意料的逆袭充满了偶然性。但他知道,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作为父亲,他对孩子说,80多分就挺好。他说,考到80分,意味着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已经掌握了,虽然不是大众眼中的最好,但基本不会影响孩子的进一步扩展和提升。节约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做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事,让孩子阅读、体育锻炼,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让他对教育有着更深入的观察、思考。“双减”之下如何育娃?记者日前对于晓冰老师进行了采访。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的亲子运动会。葛军摄/光明图片
家长要从分数这个关注重心跳出来,要有意识地抛开短期主义,坚持长期主义——
关注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关注他有没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关注他有没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记者:分数是家长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家庭矛盾也常常因“别人家孩子”而起。家长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
于晓冰: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成绩,作为老师我很能理解。分数是敲门砖,没有好成绩,就不能上好高中,没有好成绩,就不能考好大学,等等,这看起来是一个连锁反应。
但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我可以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这些年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小学高年级就开始厌学,到初中高中更为明显,有一些被家长一路盯上来的孩子,哪怕是考上了大学,甚至是读完了硕士、博士,也常常是学位一拿到,甚至只是考上的那一刻,就要把书本甩到一边,不再读书了。按照平均寿命计算,大多数人有七八十年的人生,如果只在前二三十年努力学习,而后面的几十年之中完全抛弃学习,会怎么样?结果可想而知。
除了厌学,随之而来的还有失去了感受生活意义的能力。有一部分孩子的情绪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越来越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当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你再让他为某一件事情去追求与奋斗,就会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江西省南昌县,家长和孩子们在“城市书房”阅读书籍。新华社发
我觉得,家长要从分数这个重心跳出来,关注一些更为根本的东西,关注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关注他有没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关注他有没有感受幸福的能力。
要想从分数这个关注重心跳出来,就要有意识地抛开短期主义,坚持长期主义。平时的各种考试,总体上来说,都是范围非常明确的考试,多几分或者少几分,并不能完全反映孩子的真实学习水平,即使是中高考,也并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人生,那只是人生中的一两个关键节点而已,哪怕这一两个节点没有完全走好,出现了一点儿拐弯的情形,也不必过度担心。只要孩子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愿意持续努力地学习,总有一天,他能够找到在社会中合适的位置,在和他人的竞争中能够超越而上。抑或不是超越而上,学会和他人共处,愿意和他人合作,有感受幸福、热爱生活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人生选择。
教育的真谛,就是说出来永远不如做出来更有力量——
作为家长,并不是生了孩子,成为孩子的爸爸妈妈,自然就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了,家长需要不断学习
记者:“双减”后,一些家长茫然了:作业少了,补习没了,孩子学习怎么提升?当全民补课的时代逐渐退却,当陪伴的时间再次归还给家长,家长该怎样陪伴孩子?
于晓冰:当有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时,家长虽然也焦虑,但是,他们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找到解决焦虑的出口,觉得只要花了钱,让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把自己的短板补上来,争取考上一个好的高中以及一个好的大学,作为家长的任务就算很好地完成了。实则不然。我有一个基本的观念,那就是家长比孩子更需要学习。教育的一个真谛就是说出来永远不如做出来更有力量,更能够对被教育者产生影响。
“双减”之后,有了空余的时间,我以为家长和孩子最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阅读。阅读可以说是最高效的学习途径之一。要想让孩子热爱阅读,成为一个读书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家长自己也热爱阅读,自己就是一个读书人。
除了阅读之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做一些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强亲子关系的交流,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会一两项可以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从传统上来说,家长还是没有把体育运动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上,总是想办法走捷径,让孩子只训练那些能够应对体育考试的项目,能够拿到一个好成绩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拿到好成绩倒在其次,通过体育运动,有强健的身体,并逐步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是体育运动的真谛。
当然,“双减”之后,依然需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把孩子的时间排得太满。我们太希望通过增加时间的方式让孩子收获更多,而实际上并不如此,并不是增加了时间,就一定能够有更好的效果。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效率。当我们把时间占得满满的,看似是充分利用了时间,实际上是在加剧大脑的疲劳,疲劳到了一定程度,大脑就会罢工了。因此,在“双减”之后,除了阅读和体育运动之外,也要注意确保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我自己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催促孩子早早上床睡觉,这不仅仅关乎明天上课能否集中注意力听讲,也关乎孩子的身心能否健康成长。
“自律”关键在“自”,这个“自”,不是单纯听懂道理,就能实行——
有些时候,让孩子自己“撞南墙”,感受到疼痛,比说教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记者:“双减”之后,学校教育正在一点点弱化考试、弱化分数。而孩子们在学校有了更多的运动时间,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孩子的自我教育该如何培养?家长该有怎样相应的配合?
于晓冰:考试弱化分数,改为等级制,当然初衷是为了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不要在分数上斤斤计较。但也并不是这一举措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相反,对一部分“较劲”的家长来说,可能更焦虑了——原来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通过分数看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改为等级制之后,即使是处在同一个等级,但可能差别也比较大,因此很多家长心里没底。一旦心里没底,基本上马上采取的行动就是“盯住”孩子,通过这种“盯住”的方式,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更为“可控”一些。
虽然绝大多数家长也知道,培养孩子的自律性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采用“他律”的方式,因为“他律”比自律更为立竿见影,更有把握。俗话说得好,“勤快妈妈懒孩子”,当父母更勤快了,更多采用“他律”的方式管理孩子的时候,孩子就必然变得更懒了,更习惯于采取“等、靠、要”的方式了,只要外力一撤除,必然学业成绩迅速下降。
“自律”关键在“自”字,这个“自”,不是单纯听懂道理就能实行,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才行。在实践的过程中,必然要走一些弯路,必然要栽一些跟斗,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去做,等到大了再想去做,必然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所谓“不撞南墙不回头”,有些时候,让孩子自己“撞南墙”,感受到疼痛,是比说教能够取得更好效果的教育形式。
与其追求让孩子成才,不如追求让孩子成人——
人生并不只有一个赛道,只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好
记者:如果孩子资质平平,做不到家长心目中理想的样子,家长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自己的孩子?或者说,我们能否接受孩子自己的选择,让孩子走一条不同于别人的路?
于晓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之下,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或者更快地“成龙成凤”,就常常采取了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到头来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过是普通人的时候,就从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觉得不能接受。
其实,这样的家长,需要想明白这样几件事。一是在整个社会中,龙凤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只是普通人而已,我们自己可能就只是普通人的一份子,为什么非要要求孩子成龙成凤?二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开始领先,就能风光无限,马拉松要看的不是短期的领跑,而是看长期的坚持。三是人生并不只是一个赛道,而是有很多条不同的赛道,不能总是拿孩子的劣势和其他孩子的优势进行比较,只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好。与其追求让孩子成才,不如追求让孩子成人,成为一个有能力感受幸福的人,成为一个能够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5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对话丨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别人创业亏钱,我可能会丢命
“民科” 赵德力和野生野长的汇天。
文丨王海璐
编辑丨宋玮
2020 年 7 月,小鹏汽车上市前夕,何小鹏去了一趟东莞,坐着汇天科技创始人赵德力的飞行器到 10 米高空兜了一圈。
当时汇天只有 16 个人,在东莞郊区一个通航机场租了几个办公室,楼上办公,楼下就是机库。周围 10 公里是一块杂草丛生的野地,有合法试飞的空域。
赵德力说,何小鹏当时想 “做一些飞行的事”,具体做什么还没想好,快播创始人王欣介绍二人认识。第一次造访,何小鹏一眼看到机库里停着 8 个螺旋桨的双人飞行器,很感兴趣。赵德力问他:先飞还是先聊?何小鹏说,先飞。赵德力于是载着他,先到空中飞了一遭。
从头至尾,赵德力说何小鹏只关心两件事,第一是产品——他体验过了,能飞。第二是团队。汇天的团队背景算不上亮眼,但从 2018 年 6 月首飞开始,赵德力一直坚持自己上去飞。
“可能全中国有 200 个搞这个的,都摔死了,只有你一个活的,被我找到了。” 何小鹏对赵德力说。他试乘后不久便投资了汇天科技。
过去 5 年,飞行汽车重获资本的注意,参与者不乏航空公司、车企和科技富豪。比如英特尔资本、丰田、Uber 投资的 Joby,腾讯连投两轮的德国公司 Lilium,吉利 2017 年收购的 Terrafugia 等。
与同行中的佼佼者相比,赵德力的汇天并不出众。但何小鹏想通过投资、控股一家创业公司布局飞行汽车——就像他 2014 年投资小鹏汽车那样,可选择的投资标的并不多。
当时中国做载人飞行器的公司只有两家:2019 年于纳斯达克上市的亿航智能,以及赵德力的汇天科技。两家公司都是做航模起家,从无人机跨到低空载人飞行器,是民航背景团队眼中的 “野路子”。
汇天更野生野长一些。湖南人赵德力常被称作 “民科”(民间科学爱好者)。他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20 岁到东莞打拼,做过保安、房产中介、卖过水果,2009 年开始卖航模,先是做销售代理,后来自己研发、生产。2013 年,赵德力成立汇天,当时的公司名称还是 “东莞市汇天玩具模型有限公司”。
无人机这场仗,最后的收割者是做航拍机的大疆。赵德力做的是操控复杂的小众品类,门槛高,市场小。他的生意越做越差,卖了房子,还欠了债。
虽然经济上窘迫,赵德力对飞行的探索却愈发深入。他是个 “玩家”,做无人机就是因为爱玩无人机。不仅玩无人机,还去学了三角翼和直升机。他觉得这两样东西又贵又难学,场地遥远,噪音还很大。“这样的产品都能卖,为什么我造一款电动的,5 分钟就能驾驭,告诉它去那它就带你去哪,这样的产品为什么没人要?” 赵德力说。
赵德力开始研发低空载人飞行器。先做电机,2014 年开始研发飞控,2016 年组成框架机测试飞行。那两年,赵德力说自己像是走在隧道里,看不到一点光,“不知道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光明大道。”
到了 2016 年,赵德力只剩下一个员工。他给对方发很少的工资,“(刚)能够吃饭这样”。他和自己唯一的员工,2 年里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每天在机库里做实验。把飞行器搬出去飞,摔坏了拿回来修,修完了再拿出去摔。草地里到处散落着螺旋桨叶。
反复试验了 1500 多架次、摔了四五十架次后,终于,在 2018 年 6 月,赵德力驾驶着他的第一代原型机飞上了天。
那时候汇天的测试场地还是一块围墙围起来的野地。赵德力上升到 8 米高度,第一次看到围墙外面的景色,来往路人好奇地拿着手机拍他。原型机是露天的,风与他的身体直接接触,“你坐民航客机没这样的感觉。”
决定自己上去飞并不容易。早期汇天做负重测试,用的是和赵德力体重差不多的沙袋。但真人坐上去后,重心会改变,环境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第一代原型机的座舱是不封闭的,赵德力坐在中央,四周都是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别人创业可能只是亏钱,我可能会丢命。” 赵德力说。
在汇天之后,也有飞行汽车公司做过载人测试,但前期并不是创始人上去测的。赵德力认为,做飞行汽车是他的个人爱好,产品也是他设计出来的,他也有责任冲在前面。
第一次试飞稳稳落地。此后赵德力飞过无数次,但不是每次都这样幸运。他出过两三次事故。早期飞得不高,掉下来也不关注身体,先看看飞机摔坏了没有。
最严重的一次,他降落到 2、3 米高度时,飞行器一边的电机突然停掉,整个机器失重侧翻了下来。他的脚趾被螺旋桨打到,粉碎性骨折,有一些骨头甚至都没找到。医生让他住院 40 天,赵德力只待了 1 周,签了免责协议就出院了。
他每次试飞都会拍视频记录。那段出事故的视频,他给何小鹏看过。他认为创始人亲自上去测是获得何小鹏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于后面的形态什么样,十几个人搞不出太多商业化的逻辑。”
获得这笔投资之前,汇天的资金链已经几近断裂。汇天的早期融资来自一些从网上慕名找到赵德力的人。他 2018 年试飞成功之后,接受了 BBC、CNN、NHK 等国内外媒体的采访,综艺节目也邀请他上去表演。赵德力成了草根明星,一边给汇天增加曝光量,一边赚出场费养团队。也有一些人从五湖四海找到他,给了他第一笔天使投资。
2019 年,汇天的资金也还算充裕。赵德力年底前又接触了一些投资人,口头达成了投资意向,原本说过了年就投进来。但转年,疫情来了,投资人纷纷表示资金收紧,暂不出手了。赵德力快发不出工资,又找老股东凑了一笔钱应急。
他拿这笔钱,开发了一款双人版的飞行器出来,就是他带着何小鹏乘坐的那一台。
2020 年中,何小鹏来东莞试乘后,法务很快跟进。当年北京车展官宣,“汇天” 成了 “小鹏汇天”,飞行器也被拖过去参展。
赵德力带着他的 16 个员工,从东莞搬到了广州,在小鹏汽车总部办公了一段时间。小鹏的 hr 被抽调过去,协助汇天招聘。赵德力一边招聘,一边带着新招募的团队重新研发了新一代封闭座舱、可自动驾驶的飞行器 X2 出来。
X2 没有考虑过商业化的问题。赵德力说,做这款产品的初衷就是为了打磨团队。如果一定要设定一个场景,就是从城市飞到郊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或是卖给景区,用于旅游观光。前者目前受到政策限制,后者的需求并不大。
到此为止,汇天做过多代产品,虽然形态不一,但技术原理大体相似,都是电池驱动、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eVTOL)。这同时也是行业主流的技术方向。但何小鹏投进去后,提出一个新的想法:做既可在路上行驶、又可以飞的 “飞行汽车”。
何小鹏设想出来的场景是:平时可以在城市里开,偶尔到郊区飞一下。就像开越野车,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外出越野一样。他认为这个市场规模更大。
这个技术路线极具争议。虽然 “飞行汽车” 的概念在上世纪 20 年代诞生的时候,的确指的是会飞的车。但最近几年火起来的飞行汽车公司,普遍做的是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其与直升机的区别在于,采用了无人机上常用的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DEP),巡航效率更高,且可实现自主飞行。
美国 NASA 在 2016 年开始推进 “城市空中交通”,提出在人口密集区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系统,也让 eVTOL 被推向资本的风口。而可行驶、可飞行的汽车,目前在研究这一方向的公司寥寥无几。小鹏汇天成了同行眼中的 “异类”。
“站在我的角度,我肯定想把飞的做得很好、很极致。但是纯粹飞的没有市场,卖给谁?” 赵德力说。他认为会飞的车比飞行器的市场需求更大,更容易落地。
团队开始认认真真地对可行驶、可飞行的汽车做技术面上的可行性分析,最后的结论是可以攻克难关,2024 年之前实现量产。
这并不容易。汽车和飞行器的很多产品设计准则相悖。比如汽车要求足够坚固,出厂前要做碰撞测试。而飞机不需要考虑碰撞,但要求尽可能轻,能飞得起来。
政策也不明确。“会飞的车” 要登上工信部的产品目录才能合法销售,而要飞起来,还需要拿到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赵德力说,小鹏汇天正在与民航局积极沟通,“争取找到一条好的路径。”
2021 年 10 月,小鹏汇天完成了 5 亿美元 A 轮融资,投资方中很多是小鹏汽车的股东。赵德力说,他们都对能开、能飞的车感兴趣,认为市场规模会比垂直起降飞行器更大。
他们的担忧,主要是团队的专业性,早期来自航空业的人才偏少。汇天目前已有 700 余人,赵德力表示,航空背景的人员占比达到 20%。
管理好这些高级技术人才,又对赵德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最早什么都是我自己来,现在有了这些大咖,我更多是做好服务。技术方向定好了,他们往下冲,缺人我就帮他们搞人。”
去年 11 月,赵德力带着汇天的团队从小鹏汽车搬到了 10 几公里外的广州大学城——小鹏汽车启航的地方。新办公楼位于珠江沿岸,赵德力有次手痒了,申请临时空域,到珠江面上飞了一圈。
在广州东郊海鸥岛,小鹏汇天还建起了 2.1 万平米的飞行基地,有 135 平方公里合法试飞的空域,还培养了自己的试飞员。
看到他们驾驶着飞行器在低空盘旋,赵德力常常觉得很欣慰。“最早只有我一个人飞,现在他们都能飞了。”
以下是《晚点 Auto》对赵德力的专访:
民间科学爱好者
晚点 Auto:行业里有人称呼你为 “民科”(民间科学爱好者),怎么看这个标签?
赵德力:我不忌讳这个标签,我觉得挺好的。因为毕竟我不像他们都是科班出身,我大学都没上过,高中没毕业,我就追求自己的爱好。他们给我定一个 “民科”,或者是农民企业家,我是接受的。我认为这个标签还会有一定社会价值,因为我想让更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同样能够有梦想。我做成了,能够起到一个榜样作用,让他们追寻自己的梦想。
民科可能胆子会更大,特别是这种巨大创新,如果科班出身会算得很细,算完了之后,觉得这个东西风险太大,不可行,就不敢做了。
我不会去算这些东西,我只凭我的经验,应该可以通过多少次失败把它搞成。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我敢去承担。民科敢想敢做,有胆量。过去的汽车、飞机,都是民科搞出来,后面专业科班才进场搞得更专业。
晚点 Auto:汇天早期做无人机,后来才做飞行汽车。怎么看无人机这场仗?市场最终被大疆收割了。
赵德力:我觉得大疆抓住了很好的势能,借助资本的力量,出了几款很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我们早期做无人机,做的是竞技类的穿越机,带着 VR 眼镜飞,门槛有点高,比较难学。大疆做航拍机,借助 GPS 之后很容易上手,所以市场需求比较大。
晚点 Auto:为什么你们做门槛更高的穿越机,而没有做好操控的?
赵德力:这是我个人的原因,我觉得穿越更有挑战。我是玩家出身,对于玩的人来说,那种体验感是更好的。但难度很高。就好像玩单反相机一样,专业玩相机的,玩得很嗨,但是普通人调都不会调。我们做这样专业的东西,它很好玩,但没几个人玩得明白,所以市场很小。
晚点 Auto:为何会从无人机跨越到载人飞行器?
赵德力:2013 年我无人机卖的还算可以,有一定的现金流。我看到有人玩三角翼和直升机,就去学了。这两样东西很难学,又很贵,场地很遥远,每次飞一趟都很不容易。我那个时候就想,能不能做一款电动的,比较便宜,垂直起降,随时随地拿出来就能飞,而且很轻,就跟黑猫警长骑得飞行摩托那样。
有那么一个想法之后,就跟团队聊这个事情。团队反对,但我还是坚持去干这个事儿。最终我 2018 年飞起来那款产品,就跟当初想做的一模一样。一个按键就能够起飞,巡航,降落,小白都可以飞。
晚点 Auto:研发飞行器的过程中,感到最绝望的是什么时候?
赵德力:2016 年到 2018 年,飞机还没飞起来,在做研发,没有钱,还欠一屁股债,两年没有任何收入。经常会为还房租、吃饭、买零配件发愁。
你在隧道里面,看不到一点光,不知道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光明大道。每天很煎熬地往前走,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撞了南墙把墙要撞穿,没有退路可以走。
我觉得这个宇宙中,整个地球都是沧海一粟,我们来这个世界就这么一遭,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做的事儿是我从小的梦想,我一直坚持做下去,虽然这个过程很苦。
晚点 Auto:坚持做下去的内心驱动力是什么?
赵德力:我当时就想把这个东西飞起来,把产品做成、大卖,服务人类,这就是我的驱动力。因为那个时候你还没有产品,人家都不相信你,我就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个方向没错。
晚点 Auto:为什么一定要做这样的产品?你说大卖,做很多事情都能够赚到钱。
赵德力:赚钱不是唯一的目的。我想通过这种科技创新,做一个开创性的产品,而不是在存量市场里面拼杀,比如开一个饭店,你卖 10 块我卖 5 块。我想开辟一个新的东西出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堵车、应急救援,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看到科幻片里很多飞行汽车,虽然早期是人类的想象,现在我们通过科技能够实现它了,为什么不去做呢?
晚点 Auto:在你们之前,亿航在 2016 年 CES 上发布了一款载人飞行器,那时候你知道他们也在做吗?
赵德力:我们 2013 年就开始干了,他 2016 年发布的是一个模型,我看见了,挺兴奋的,觉得挺好的。亿航当时有融钱,有资本的力量在推这件事情。他们做的很不错,推动了 eVTOL 行业的蓬勃发展。
可能搞这个的都摔死了
只有你一个活的
晚点 Auto:汇天首次载人飞行是你自己上去飞的,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赵德力:早期其他人只是跟我一起做事儿而已,打一份工,没有必要玩命。我喜欢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我一手造出来的,我不能因为它把我的同事摔了,那就不好了。所以我自己身先士卒,我知道它的安全边界在哪里,我自己上去测。
首次载人的时候,其实下决心下了好久。我记得三四月份这个飞行摩托就飞得很稳很好了,负重极限测试都做完了。但我要骑在中间飞起来,这个挑战是巨大的,因为周围全是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一个摔机就是非死即伤的事故。但我后来想,如果我不上去,它的价值在哪里?我的初心就是为了能够飞起来,如果我不上去,就永远只是一个想法。
我下了两三个月决心,到了 6 月份决定上去飞了,我老妈还有两三天过生日。我就回去一趟,说了很多好听的话,然后再回到广东,就飞上去了,没有让我失望,然后也成功的降下来了。
晚点 Auto:这么多次测试有出过问题吗?
赵德力:有出过两三次问题。最严重的是被螺旋桨打到脚指头,粉碎性骨折,在医院里做手术。现在还有个脚趾头弯不过来,有些骨头都没找到。我要躺在医院至少 40 多天,大概躺了一周就强行出院了,还签了一个免责协议。
早期测试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环境的因素,设备可靠性的因素。
晚点 Auto:你跟何小鹏讲过这一段吗?
赵德力:视频都给他看过。他说做这件事情不容易,可能全中国有 200 个搞这个的,都摔死了,只有你一个活的被我找到了。
何小鹏投资我们,第一是我们确实认真在做这件事,做了这么多年,有一定技术累积。最重要的是,他看创始人每次都自己上去搞,那个人肯定是疯子。
晚点 Auto:何小鹏投进去的时候,汇天的处于什么阶段?
赵德力:那个时候有一些天使投资人。我们做出了 T1,我参加了成龙的电影节、中国达人秀,拿到了中国陆军的单兵飞行冠军,资本就在找我了。我跟他们谈得七七八八,基本敲定过年之后投。结果来了疫情,他们都在收紧。
2020 年的 3、4 月,公司账上没钱了,估计 6 月都撑不到,我又找原来的股东凑了 100 多万应急。
我当时想,这些钱不能发工资,如果把投资人的钱分掉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还不如我们做一款产品,破釜沉舟,融到钱了之后再给大家补发工资。这样坚持了有三四个月,就做了一款双人版的(飞行器)。之后有投资人,政府招商领导明星过来体验,我可以带他飞。一个人坐在上面让你飞,你会觉得害怕。但是我在上面带着你飞,你不会害怕。
双人版做出来后,湖南卫视有一个综艺节目找我,让我带 Angelababy、最强大脑里面的水哥、肖央,全部都飞了一圈。
晚点 Auto:他们飞完之后说了什么?
赵德力:Angelababy 很开心,跳了下来,说特别爽、特别棒。
晚点 Auto:你参加过很多综艺节目,这是很多创业公司的 CEO 不会做、也没有机会做的事情。这个经历为你带来了什么?
赵德力:那些创业公司的 CEO,他们的项目很好融资,而我首先没有团队,我个人也没有什么背景,融不到钱,我要找一些合作伙伴,他们不知道我的话,永远都找不到。所以我想通过上综艺节目,增加自己的曝光度,让更多的合作伙伴找到我。第二,那个时候挺惨的,房子也卖了,没有钱,每次上综艺节目能拿一点出场费,能够让团队活下去。
平时在城市里开
偶尔到郊区飞一下
晚点 Auto:何小鹏投进来之后,你和他是怎么配合的?他是董事长,你是创始人、总裁,没有 CEO?
赵德力:我现在是兼着 CEO 的职责,我跟小鹏经常会一起讨论一些战略性的问题,小鹏他也很关注这一块,每个礼拜都会跟我们的业务汇报,主要是把控大的方向。具体落地这些细节执行就我来。
我们研发团队经常跟他有很多互动。后面在讨论产品构型的时候,他想到要做能飞、能开的汽车。
晚点 Auto:主流技术界更认可 e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路线。国外做这种可飞、可开的飞行汽车的公司活的不怎么好。大家觉得不可实现,只是个概念。您怎么看外界的质疑?
赵德力:站在我的角度,我肯定想把飞的做得很好、很极致。但是纯粹飞的没有市场,卖给谁?小鹏是站在商业的逻辑思考,要做一款汽车,且价格不要太贵,百万级别。平时城市里上下班开,偶尔开到郊区飞一下。这就是他的商业逻辑。最开始我是想不通的,后来我一想,确实能卖。
国外的飞行汽车受到质疑,是因为它需要滑跑起飞,它是一个固定翼,你要找到一个专业的机场,大大限制了应用场景。
我们研发的是垂直起降的飞行汽车,你试想一下,我们开到黄浦江边上,能够从江这边飞到那边,可以不用过隧道,不用过桥。我去海南岛,可以不用过轮渡,跨海飞行,这是一个多么方便的产品。
图:小鹏汇天计划于 2024 年量产可开、可飞的飞行汽车
晚点 Auto:这个技术上可实现吗?
赵德力:不好实现。我们从去年 3 月开始讨论这个构型,一直到 12 月才真正过了阀点,确定前面的讨论都 OK 了,困难都找到解决方法,我们觉得可行。
晚点 Auto:你们飞多少米高度?
赵德力:最早探索飞高一点,后来探索飞低一点,现在考虑到用户的心理承受程度,可能就是超低空飞行。
我们这个飞车有很多保护和安全的冗余设计,比如安全带、气囊、缓冲,各种保护做完了,从 10 米、8 米掉下来,不会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
晚点 Auto:大家担心的可能不止是致命,大家不想受伤。
赵德力:我们是产品方,肯定希望是把伤害减少到最低,万一极低概率有坠落发生,也不会有人死亡。这种坠机首先失效概率很低,电动化之后,相对直升机来说它的结构更加简单,可靠性更高。
晚点 Auto:飞行汽车行业有个争论,保守派的研发思路更靠近航空业,会做严谨的地面测试,激进派更靠近无人机。飞机和无人机摔了,代价不同,所以研发流程也不同。您觉得飞行汽车应该更靠近哪一种?
赵德力:我们的研发的流程,90% 是要按照汽车的研发流程来做的。我们也招了很多航空专家,飞的流程我们是尊重的。
我们的产品本质上是一辆车,只不过多了一个能飞的功能。为了能飞要去做一些改变,可能会把汽车研发的流程拉长一点,给一些时间到飞行,然后走相关的适航法规。
晚点 Auto:你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有哪些问题需要与政府沟通?
赵德力:我们既然能够在路上开,拿汽车的牌照我认为问题不大。然后能在天上飞,我们要拿适航证。
国家现在对于这种垂直起降电动飞行器,已经有了专用条件。以前你要拿到适航证无法可依,现在已经有了,我们就去按照国家的标准去做。
晚点 Auto:会飞又会跑的汽车,能上工信部的目录、合法销售吗?
赵德力:我现在不敢打包票。我们经常说,市场要推动政策,我们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我们不能等什么东西都出来了再做,那个时候就不叫创新了,你成功的几率会更低,绝对头部已经有了。肯定是你在造东西,提供一些成熟的参数,国家给你制定标准。伟大的企业家制定标准,就是这样来的。
晚点 Auto:2024 年量产这个时间是怎么定的?
赵德力:按照比如小鹏汽车的量产车,两年就出一款,我们差不多三年出一款飞行汽车。我们已经把从研发到量产这些时间节点全部规划好,2024 年能够量产。
晚点 Auto:汇天新招了很多高级人才进来。怎么用好他们,管理方面对你来说有挑战吗?
赵德力:有挑战。但是我认为在角色的转换,最早什么都是我自己来,现在有了这些大咖,我更多的是做好服务,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板块一定是比我强的,所以我会问他们的需要,哪些地方他们搞不定需要我来帮助。技术上面我们是讨论,方向定好了,他们往下冲,缺人我就帮他们搞人。资金已经搞了一轮进来了。
晚点 Auto:这一轮融资很多是小鹏的股东,过程是怎样的?
赵德力:我们 X2 出来之后就启动了融资。早期投资过小鹏汽车的很多投资人,对我们挺感兴趣的,全部来汇天聊,大家觉得能在路上开又能飞是最大的亮点。因为纯粹飞的,卖给个人不现实,用不了,卖 to B 的机构,没有地方飞。
晚点 Auto:他们有什么担忧吗?
赵德力:很少。最早他们担忧我们航空体系的人比较少,后面我们航空体系来了很多专家,现在占总人数的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