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草莓视频夜释放自己(电商带动红颜热销全国)

导读草莓视频夜释放自己文章列表:1、电商带动红颜热销全国2、日常幻想指南开机 王彦霖、焦俊艳7年后再合作3、这香港黑色喜剧真敢拍,怪不得只在本地发行4、云南富源:新型农业经营

草莓视频夜释放自己文章列表:

草莓视频夜释放自己(电商带动红颜热销全国)

电商带动红颜热销全国

早晨7点半,辽宁省东港市椅圈镇的田野上,一座座草莓大棚缓缓睁开“眼睛”,披在大棚上的黑色厚帘子卷起,冬日的阳光照射了进去。

丹东东港,我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这里的草莓学名为“红颜”,又因1999年从日本引进,所以也被称作“99草莓”“九九草莓”。

大棚内外温差会很快超过20℃,人们发现,经过五个多月的精心照顾,“红颜”积攒了惊人的美感:花青素让饱满的锥体呈现浓郁的红色,金黄色的籽镶嵌在凹坑中,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闪亮的光泽。这些特征释放着一个强烈的信号:来吃我!

每年到了12月,草莓销售季正式来袭,东港草莓种植户和商家们都忙碌起来。抓住春节档,这个销售季就成功了一半。

目前,东港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草莓大棚,种植户抱团组建合作社,以极高种植标准保障草莓品质,各路电商的加入又给这种完美协作补齐了最后一环,以前草莓只能卖到辽宁本地市场;现在,电商触角的深入,让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年货清单上又增添了一个选项。

用了30年,东港草莓从默默无名成为年货爆款。但在行业起步时,这里种出的草莓并不受欢迎。

20世纪90年代,东港草莓处于家庭式的零散经营状态,全市草莓栽培面积仅2万多亩,总产量5万多吨,草莓品相“瘪卡卡”,味道也不好。

为改变这一现状,东港市在长山镇组建草莓研究所,推广可达出口品质的种植标准、加工技术等,国内外专家频繁“光顾”,带来了好的品种和技术,让东港在种苗生产、种植管理上逐渐领先。

作为这些积极变化的亲历者,当地种植户马廷东颇有感触;但他自己却一直到2008年,在草莓产业中“跌打”了5年的才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第一年不懂农业,土地和种苗都不好,他赔了8万元;第二年在收获期遭遇暴雨,合作伙伴退出;第三年终于赚了10万元,第四年种植规模扩大到600亩,赶上波兰草莓大丰收,国内草莓收购价跌到几毛钱,赔了90多万元……

当时,谁也没想到马廷东会在未来成为东港草莓协会会长,那时候的他迫切且必须找到一条新路来摆脱困境。

“当时我们都是种‘露地草莓’,以供应加工厂为主,鲜食效果不好。一家一户去跟人家谈,价格上不去。”马廷东说。

小而散的种植户没有定价权。马廷东意识到,要对抗市场风险,争取定价话语权,仅凭一己之力做不到,于是成立合作社联合当地种植户就成了必经之路。

普通农民一开始不愿意加入,不知道合作社是怎么回事。后来6家规模较大的种植户联合起来,产量占原有销售渠道的80%,起到了示范效应。马廷东说:“我们内部坐下来一商量,比如今年种植的成本是8毛钱一斤,那么就不能低于这个价钱出售。大家集体不卖,就有话语权了”。

对加工厂有了定价权,马廷东开始瞄准国内市场,因为出口极不稳定,欧洲草莓一丰产就不要中国草莓,合作社还是卖不出去。

马廷东决定改种鲜食“红颜”草莓,这也是当地草莓研究所一直推广的好品种,气味、口感、果型等指标均符合优质鲜食草莓的标准。缺点只有一个,就是贵。

庆幸的是,市场的火爆打消了马廷东的疑虑。他记得那一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7千多元,比上年增长9.8%,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15元一斤的草莓在沈阳超市卖爆,队排老长,20多家门店都让我们供货,供不应求……”回想起东港草莓逆袭的历史,2009年仍是个不得不提的重要节点,“那一年我们的鲜食草莓算是走出去了。”

东港草莓火了,但仅限于辽宁本地市场,如何火到全国?

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要有更强健的供应链,能持续提供品质稳定的商品果;二要有更高效的销售渠道,能让全国的消费者方便购买。

草莓种植户们通过合作社紧紧抱团,是提供品质稳定商品果的重要前提。种草莓是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管理水平要求很高,合作社吸收小农户入社,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控制草莓质量。

东港草莓合作社有两条入社标准,第一本人必须是“资深种植户”,第二人品口碑要好,绝不能不按规定乱用农药。加入合作社后,统一管理覆盖从种苗选择,到种植技术、投入品的种植全流程,大棚里的生产环节一个不能含糊;同时,收购标准、溯源监管、分选包装、物流配送也要统一管理。

合作社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按托底价保证收购;在行情转好后,再以市场价收购,社员把货优先卖给合作社。

因此,农户加入合作社最看重的就是“不愁卖”;且合作社资金相对充裕,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市场风险抵抗力更高。

马廷东是东港较早大规模使用物联网设备的,他的团队研发出“红颜”低温冷藏促早熟栽培技术,在民间称为“冷冻苗”,可以使“红颜”上市时间提早1个月以上,正是这个时间差,能带来明显的溢价回报。

2020年12月,马廷东参加了拼多多举办的“多多农研科研大赛”,大开眼界。“完全换了种思路,从草莓上市时间反推,控制温度、水肥,既能更早上市,也能更晚上市。”马廷东说。

在马廷东的影响下,一些合作社陆续开始引入AI技术,玖玖农场就是其中一家。该农场的生产部部长助理李玉峰告诉记者,现在一个人就能管理7至8个大棚,以前传统的“夫妻档”两人最多管理2个大棚,而且产量只是AI棚的一半。“通过智能水肥、温控、植保等策略,何时施肥、施肥多少、是否需要降温加湿,都可以交给AI计算出最优方案。”李玉峰说。

2020年二三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很多商超闭门,草莓价格跌到3元都卖不掉,不少种植户都“亏了本”。

东港本地的“农二代”董希望看到很多电商平台纷纷开展“抗疫助农”系列活动,便尝试通过这种方式度过难关。谁曾想,“销量太大,每天打包干20个小时”,董希望敞开无上限收购模式,一天经常卖出五六万斤,三天后草莓地头收购价回升至12元。“真是感受到了电商的威力,如果没有网上助农,这些草莓就全烂在地里了。”

疫情缓解后,董希望的店铺“三十九度献鲜旗舰店”粉丝超过了2万人,年销量超过10万单。“我们这些产地的生产者突然和消费者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自己店铺都成了一个品牌。”董希望说。他还找到自己的姐夫孙庆彬,让姐夫的合作社成为自己网店的供应商之一。

很快,做了多年合作社的孙庆彬也感受到了为电商供货的不同,首先就是大大降低了从种植户到消费者的中间成本。“头一天在微信群里告诉社员要多少货,种植户提前摘好,我开车上门直接拉走。”孙庆彬说,“给商超供货搞不准具体的量,只能通过代办收,代办费一斤一元,一天一万斤就多了一万元成本,如果做电商,全年光代办费就能省几十万元。”

来自全国市场的流量保障和电商平台的规则约束,让董希望必须向消费者承诺坏果包赔,急速退款,48小时发货。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店铺复购率接近40%,上千条评价中的关键词是“好吃、新鲜、个头很大”。

更年轻的新农人王秋,今年的产品更是入选了电商平台的“年货节”百亿补贴,她经营的“珍莓好水果生鲜旗舰店”一度冲上全平台草莓畅销榜第一名。

“当时的感觉就像获得了农产品界的奥斯卡奖。”“90后”王秋说。

王秋现在用更严格的标准审核每一颗草莓。“毕竟成了明星产品嘛,我们现在从种植户采摘,经过分拣打包发货等环节,最快只需要8小时就能完成。”同时,从1月6日开始,她与拼多多平台上的百万品质商家及上千个农副产品一起开启“年货节”的大幕,平台将为8.7亿消费者派发累计30亿元的购物红包。“好年货不用多等”,24小时急速发货通道已经就绪。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啸

日常幻想指南开机 王彦霖、焦俊艳7年后再合作

中新网5月24日电 23日,奇幻喜剧电影《日常幻想指南》正式开机,影片主创阵容首度曝光。开机当天,总制片人孙伟,制片人廖婧希,导演梁栋携主演王彦霖,焦俊艳,特别出演高捷,演员闵健、罗辑、琥玛尔、阳蕾悉数亮相。

主创合影 片方供图

《日常幻想指南》讲述了以偷窃为乐趣的阿震(王彦霖 饰)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与物体沟通的能力。超能力让他重遇“初恋”医生草莓(焦俊艳 饰),探听惊天密谋,卷入盗窃团伙……匪夷所思的事件接踵而至,啼笑皆非的改变不断上演。

此次是王彦霖跟焦俊艳时隔7年再度合作,焦俊艳笑言对方变高了很多,还表示因为之前饰演过姐弟关系的角色,所以这次合作还比较轻松,没有想象的紧张。一旁的王彦霖则调侃焦俊艳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以前的样子,两人“互岔”的气氛十分轻松愉快,也引得现场笑声不断。

主创合影 片方供图

对于电影剧情,焦俊艳,王彦霖,高捷等都保持神秘,但王彦霖表示演电影跟真人秀相比,一个是需要用心去饰演,一个则是展现真我。导演梁栋则透露,会安排一些细腻的感情戏,还会有一些即兴释放,但也是在剧本之上展开进一步创作。

此外,记者了解到,《日常幻想指南》幕后制作团队强大,主创团队仅美术布景、服装道具反复研究多次,更不消说修改剧本、打磨台词的次数,主创团队们表示,要用心做出一部优质喜剧。(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这香港黑色喜剧真敢拍,怪不得只在本地发行

纵观所有影视,一种题材越来越稀少。

都市奇幻。

太多人误会这个词。

并非都市背景 奇幻故事,就能称作都市奇幻。

我们不缺大都会、大城市,但始终缺少作品能填上这部分空白。

Sir能想到比较接近的,是毕赣的《路边野餐》。

那是乡镇奇幻。

对于乡镇青年出身的人,毕赣用私人的梦境,把你一把拽进回忆。

什么是都市奇幻?

对于所有游走在压力、欲望、情感边缘的都市人。

它踹你一脚,把你踢出现实。

什么?

你也想被踹。

来吧,屁股痒不只你一个——

《向西闻记》

Hong kong west side stories

只在香港发行的纯港剧。

香港,可以说是都市奇幻的发源地。

最早是小道新闻,八卦杂志。

后来电影跟上。

邱礼涛《人肉叉烧包》,银河映像《恐怖鸡》,李修贤《羔羊医生》……

接力赛般地猎奇渲染下——

一个个真实事件,被夸大成奇幻。

一个个奇幻故事,又加重真实的凛冽。

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魔幻现实”。

千禧年后,一位网络作家接下这一棒。

笔名:向西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你听过,向西村上春树是谁?

TA一开始流窜于各路情色论坛、另类讨论区,用大胆又狡黠的文字服务无数匿藏于屏幕后的香港都市人。

后来因为一部电影走红。

根据TA作品《东莞的森林》改编的电影《一路向西》。

豆瓣查不到,在线看不了。

一部只能流窜于硬盘和网盘的三级片。

《向西闻记》同样改编自TA的作品。

豆瓣8.4。

12集,讲9个小故事,每集去掉头尾,20分钟。

形式和质感,Sir想起前不久的《爱,死亡,机器人》(它最近也在网飞上线)。

但它关键词只有一个——“西”。

什么意思?

二十年前,星爷就已经向我们普及过,“西”字在粤语里的几种写法(不懂的都去查字典)。

尺度,从剧名就已经蔓延。

那内容要有多过火?

不废话,入正题。

第一个故事,切入点出奇得准。

不是男人,不是女人,甚至不是人。

——是宠物。

都市人寂寞,太多人选择与宠物相伴。

城市越发达,宠物越普及。

Sir最近就看到一则新闻:

#日本宠物比孩子多300万#

因此,催生出一个新生职业——“动物传心师”。

他们可以和动物“聊天”,但不用嘴。

百度百科上的话术非常精准:

用右脑的脑电波(左脑不行),和心电感应和宠物交流沟通。

只看一眼,他们就能知道你家主子,想什么,要什么,讨厌什么……

还有更神奇的。

他们还能够通过招魂、通灵,甚至托梦传话,让逝世的宠物与主人们再续前缘。

已经不是神奇,是神棍了。

这集主角,就是神棍陈振邦(张继聪 饰)。

出场就一副成功人士模样。

西装,蝴蝶结,抽着烟,眯着眼,把烟蒂扔向镜头。

上位者的睥睨姿态。

可真实情况是,几个月前,他还只是落魄的保险推销员,在酒吧里听着朋友吹嘘各种赚钱的大道理。

这时他跟我们一样,头脑清醒,把高大上的理论当传销听。

最后憋不住,打破第四面墙吐槽——

在香港最赚钱的工作,就是骗人。

可在这灯红酒绿的大都会……

清醒,最不值钱。

他和迷信动物传心的女友大吵一架分手,人财两空。

决心报复。

离奇的故事,就从报复开始。

他的报复手段,是伪装动物传心师。

发帖、卧底、抹黑,践行着一个键盘战士的战斗方法。

可是……

报复无果,反而积累了一票粉丝,和不少财富。

这是故事的第一层离奇——

通过骗人,精通了一份最赚钱的职业。

通过骗人,他以前得不到的,全都得到了。

车子,票子,妹子。

从前正眼都不会看他一眼的女人,现在主动宽衣解带,踢都踢不走。

这是第二层离奇——

以前,你为她的踏实倾尽所有;

殊不知,她可以为一时的幻觉,倾尽所有。

第三层离奇,来自一个镜头。

随着名声扩大,陈振邦开班授课。

他让学员狗吠,释放自己,打破生殖隔离的限制,达到人狗合一的境界。

大家在迟疑中,慢慢信了他的邪。

后来,他拿来一只还流着血的猪头,让大家学猪叫。

同一个场景,同一个镜头,截然不同的景象。

所谓的善意、爱心、同情,被迎面的腥臭打得魂飞魄散。

对啊,同样是动物嘛。

为什么不敢摸一摸,撸一撸?

这一幕可能夸张,但也撕扯出我们的终极离奇——

让我们觉得奇怪的,不是假象,不是想象。

反而,是真相。

当然,故事还有第四层、第五层,Sir不剧透。

但Sir能肯定,它会悄摸摸地撬开你的秘密。

无论哪一层。

△ 可能,是最里面那层

第二个故事接地气多了。

关于“房事”。

但偏偏选一个冷门环节。

前戏暧昧,戏中激烈,它却讲述最无聊的“事后”。

Sir必须先普及一个粤语词汇:“咖喱鸡”。

不是咖喱 鸡,而是——

亲热时候,被嘴嘬出来的血痕。

△ 普通话也叫“种草莓”

主角家兴,一上来就面临一个天大的事后烦恼。

眼前,马上就要跟相恋六年的女友去海边度假。

眼下,是前一晚跟女同事偷情的一身“证据”。

怎么办?

直接认错?打死不认?

硬是纠结到人格分裂:

看看表,时间还有,果断实行消除咖喱鸡计划。

第一步:冲冷水。

结果——

冷的不行,来热的——

拔火罐。

可惜钟点工阿姨手法生疏,把他拔成了米奇老鼠。

热的不行,冲更热的……

一顿操作,折腾得满身通红,还是无用功。

抽口烟,佯装镇定,顺便止痛。

到最后,反正已经这样了,那就用比热水更热的方法吧?

呃……

需要去到这么尽吗?

在一次比一次痛的自虐中,Sir一次比一次想笑。

但笑着笑着……

心中突然有一个问号——

我们无数为另一半的牺牲,真的是在为TA牺牲吗?

还是。

我们在害怕面对,面对真正的牺牲。

《向西闻记》里都是都市人生活中的小故事。

但有时候,小故事里,又藏着“大案子”。

第九集,讲述一个普通上班族沉迷按摩房的故事。

这个上班族就是他。

不对。

是他。

整个剧情,看似围绕他骨场遇真爱。

但暗线,却藏着惊天大彩蛋。

有一场戏如下:

一家人坐下吃饭,聊到最近经常吃的一道菜:生炒骨。

前段时间爸爸不是不见了吗?

我连续几晚都是吃生炒骨

……

猪肉便宜吗?

是不是猪肉啊?

是猪肉吧?

这个时间段,正是他老爸刚去世(消失)后不久。

小职员对老妈开玩笑问的一句:“是不是猪肉啊?”

老妈严肃地回应:“你在说什么?”

但下一秒,疑惑就在母亲微愠的眼光中消散。

而画面角落,“父亲”的位置,又正好被截去。

恶作剧罢了?

可是。

当你真的快忘记这段剧情的时候,又附赠了一场戏给你。

母亲坐在沙发上看书。

津津有味——

书名:《人体解剖全书》

△ 如果还是不懂,参考前面提到的《人肉叉烧包》

什么叫细思恐极?

三言两语,几个镜头而已。

《向西闻记》用10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故事,放大了都市人内心被压下的噪音。

深度不深,密度却高。

就看每个故事的小标题,显然“话中有话”:

《兼职男女友》《食女圣(性)地嘉亨湾》《骨与肉(欲)》《独(毒)男爱的机会》《碌架(假)床》……

一个个字眼,在都市字典里衍生成浮夸的多义词。

但,它们都是真实事件。

剧集的片头,就是一一对应的新闻版面:

现实?

还是魔幻?

都有。

楼市、股市、菜市……

这块弹丸之地,承载着最快的升与跌,最激烈的上位与堕落,最廉价又最有价值的感情。

夹在中间的都市人,于是被挤压出畸形的欲望——

追求现实是真。

追求魔幻也是真。

就像《向西闻记》的第一个镜头,和最后一个镜头:

开始,他在俯视,不屑一顾;

后来,他被俯视,下面还有层层地狱;

而更多的人,是如镜头般夹在中间。

这也应验了剧名的含义:

西方,是极乐世界;东边,是脚下泥潭。

我们无法到达西方。

但我们也无法拒绝,那个向西的念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南富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领群众稳增收

后所大棚蔬菜种植。资料图

“工钱1000元、地租600元,再加上合作社分红返利,亩收入有3000余元,是往年种植玉米、洋芋收入的几倍。”云南省富源县后所镇梨树坪村委会岩洞村村民沙石稳算了算今年的收入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想过去,由于缺乏规划引领、主体带动,后所镇农业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农民依靠传统小农产业始终富不起来,大多数家庭举家外出务工,土地闲置放荒,村庄破败,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日渐衰微。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该镇全面总结分析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深入调研、广纳良言,以打造高效扶贫产业为切入点,打出组合拳,经过几年的高效快速发展,全镇农业产业资源优势逐渐转变成经济优势,农户持续增收效应正在加速释放。

该镇通过推动土地流转、配套基础设施、加强企农协调等措施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订单式、集约化生产,先后引进了云南众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富源盛泉果蔬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发展辣椒、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软籽石榴等产业。围绕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组建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32家,通过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种植户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规程、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销售,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化经营基础。

企业进来后,以订单保低收购方式建立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借助龙头企业与市场较高程度对接优势,畅通销售渠道。

后所三七。资料图

“公司与当地种植合作社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质量可追溯体系,根据藜麦品质、颜色等要素,确定了公司和客户均能接受的价格,第一时间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一家负责购销该镇藜麦的公司负责人说道。

同时,该镇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建起了冷链物流中心和冷库,创建了农产品储存、加工、中转销售基本平台,为农产品的错峰销售、延时销售、差价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降低了农产品季节销售的市场风险,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该镇完善了“龙头企业 农户”等单一的生产联结模式,借助产业扶贫政策,成立了扶贫开发公司,通过“镇级扶贫开发分公司 合作社 贫困户”“镇级扶贫开发分公司 村党总支 合作社 贫困户”“镇级扶贫开发分公司 村党总支 合作社 龙头企业 贫困户”等多种模式,形成了“租金收入、效益分成、保底分红、固定收益”等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在村级合作社帮助下有效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通过订单农业稳定契约关系,让农民有钱挣,让企业有原料、能盈利。同时,鼓励引导群众把闲置的土地进行流转盘活,把管理不善的产业进行托管,让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集约化经营,增加群众财产性和劳务性收入。

围绕“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活干”的目标,该镇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全镇现共发展带贫产业8个,其中藜麦1000亩,大棚草莓567亩,软籽石榴551亩,花椒1731亩,猕猴桃710亩,辣椒4700亩,芥菜400亩,山药410亩,温氏养殖小区14组,已出栏14批次2.52万头。带动贫困户2432户10173人参与发展和分红,实现了产业全面覆盖、多重推进、多层次发展,有效促进了建档立卡户持续增收。

后所山药采挖。资料图

今年,新建了300亩的山药种苗繁育基地,预计一年能够产出750万株山药苗,保障全县4000亩山药的种植需求。

为了切实将产业布局落到实处,让每一个产业都能成为群众的增收渠道,该镇以田间技术培训为主要方式,将各品种的栽植技术、管理技术推广到户到人。注重企农、企村等多边合同的可执行性,引导诚信生产和经营,监督合同执行到位。新建电子商务服务站,通过互联网、微商等现代推销载体,加强对产品信息的网络发布,帮助企业和农户争取到更多优质的市场资源。

据了解,自从产业扶贫进村入户以来,该镇共投入产业资金1874.31万元,整合沪滇扶贫协作资金790万元,带动社会投入8018.71万元,扶持和带动4673户群众发展辣椒、软籽石榴、白萝卜、猕猴桃、花椒、藜麦、蜜蜂养殖、生猪养殖等产业,实现了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按照“三年红利一次返、提前返”“管理工时费、土地租金”按时发等方式,目前已分红316.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0141人,带动一般农户23958人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持续增收。(郭燚 邓成斌 秦洪卫 陈蒙 高灿)

移动社交进化史上篇:谁主沉浮

2011年可以说是移动社交的元年,微信、米聊、陌陌都相继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此后的几年间,有移动社交新贵粉墨登场,也有的最后惨淡收尾。

“社交、电商,得一者可安天下。”

在互联网的江湖里,「社交」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伴随着塞班系统步入晚年,iOS和Android进入大众的视野,一幅移动时代的山河画卷正在缓缓展开,而社交的故事也将由移动端的新产品们娓娓道来。

2011年,微信登基、米聊沉浮、陌陌诞生,这一切说起来波澜不惊,却悄无声息地奠定了未来十年社交领域的生死棋局。这一年,注定是移动社交历史上挥之不去的一笔,也可以称它——移动社交元年。

而今天的故事也将从这里展开。

2011:微信登基,陌陌出世

2011年伊始,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正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野心勃勃的雷老板想在这这片处女地里插上第一杆旗帜。

“手机会替代PC,这才是未来的趋势。”他说。

时间倒回2010年十月份,一款名为Kik的软件上线,让雷军如获至宝。短短15天吸引了100万用户,他觉得Kik的登场像极了当年的ICQ,这是占领移动互联网的极佳切入点。为此,雷军特地探访了腾讯总部,没有发现类似的项目。

“腾讯给了我们3个月的时间。”这给了雷总极大的信心。

37天后,小米发布了中国第一款模仿Kik的产品米聊。可雷军万万没有料到,就在米聊立足未稳之际,从腾讯帝国的僻壤里(广州)杀出来一个张小龙。接下来便是微信和米聊的短兵相接、生死竞速。

本以为Kik的本土化之争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毕竟雷军也是互联网界的传奇人物,却没想到高手过招凶险只在毫厘之间。张小龙仅仅用了两招,就让这场战争草草收场,并奠定了他封神的地位。

2011年8月3日,微信2.5版本上线,新增“附近的人”功能。被一排排异性头像引爆的荷尔蒙如同病毒一样蔓延开来,帮助微信以日新增10万的速度横扫当时势头正猛的米聊。

尝到甜头的微信在3.0版本再度发力,将bump上交换名片的功能“摇一摇”打造成了全民爆款,一时间满城尽是“咔嚓”声。在3000万台手机的晃动中,张小龙帮马化腾拿下了移动互联网的商务头等舱,更是将同一条跑道的米聊甩得连尾灯都看不见了。

微信接下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身在其中,我们就暂且按下不表。在这移动社交元年里,“附近的人”不仅引爆了微信,还点燃了另一场战火:移动交友。

如今寂寞无聊的男男女女已经不再像十年前一样泡在聊天室里聊骚、在深夜寻找有摄像头的QQ网友,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让人们慢慢接受了这样一种“事实”——网上的人大都是骗子。

随着腾讯和SNS的崛起,虚拟世界的人际关系像是一夜之间就龟缩到以QQ、空间、人人为主导的熟人网络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项新的技术进入了移动社交领域,并且以“签到”的形式第一次展露头角,那就是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

2010年,如日中天的Foursquare正在成为一头独角兽,这款基于地理位置的手机软件鼓励用户签到并分享自己的定位。在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代,这种新颖的模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国内也出现了街旁、切克等模仿者。可惜这类产品终究没能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网络,很快就被微博、微信所淘汰。

但Foursquare对LBS的应用却给人们带来了灵感,SKOUT、Blendr等交友软件开始利用这项技术帮助用户认识附近的人,让搭讪不再局限于酒吧、商场,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手机上发生。而微信“附近的人”也是师从于此。

这种线上建立联系的方式,与脱胎于现实人际关系的IM和SNS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移动社交也因此进入了熟人通讯和陌生人交友齐头并进的2.0时代。

时间来到2011年,签到已死的言论甚嚣尘上,但LBS却已然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成年人在移动和社交媒体领域中使用LBS服务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8%。

在中国,LBS也将掀起一场又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第一个大获全胜的是微信,而第二个便是唐岩和他的陌陌。

来自湖南娄底的唐岩和工程师出生的老乡张小龙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他是一名匪气十足的古惑仔。在网易的那几年,唐岩和李甬、方三文等人称兄道弟,一有空就勾肩搭背去喝酒、打牌、捏脚。但有一点他和张小龙很像,就是对人性有着敏锐的嗅觉。凭着这份嗅觉,唐岩在那个大浪淘沙的年代里,短短八年时间就做到了网易的副总编辑。

过上小资生活的唐岩本以为会一直干到退休,没想到身边的好友一个接着一个辞职创业,他这才如梦初醒:没有能干一辈子的工作,如果有,那就是给自己打工。

萌生了创业想法的唐岩注意到了Foursquare,但这种纯粹的签到打卡机制让他觉得过于寡淡。唐岩认为:分享地理位置根本不是需求,背后一定暗含着某种原始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早在当年混迹“神童湾”聊天室的时候他就见过。在唐岩看来,同城聊天室曾经的火爆证明了交友是刚需,但是现在人们缺少释放这种刚需的平台。

于是唐岩决定创造一个,它就是陌陌。

陌陌的设计很简单,附近的人 聊天。LBS打通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隔阂,当对方仅仅距离自己几公里甚至几百米的时候,这种距离能快速削弱许多底层用户对虚拟网络的陌生感和不信任。

陌陌的雏形渐渐在唐岩的脑海中完善起来。他知道,在附近帅哥美女的列表里,躺着的是人们蠢蠢欲动的荷尔蒙,是他要找的“原始的冲动”。于是,心有定计的唐岩找来网易的前同事,对着一本《iOS30天速成》开始了陌陌的开发。

2011年8月4日,陌陌上线。

所谓无巧不成书,就在陌陌上线的前一天,微信“附近的人”发布。唐岩后来回忆说:“当时你甭管我多牛逼,心里还是很沮丧的。”

幸运的是,当时的移动互联网还是一片蓝海,微信也还没有成为不可逾越的城墙。陌陌上线的第一个月顺利获取了10万用户,甚至冲上了社交榜第3名的位置,仅次于微信和QQ。

不过,陌陌想要赢下这一场显然不会这么容易。除了已经颇具规模的微信外,移动交友领域多的是虎视眈眈的对手。

早在2010年7月就上线的兜兜友也算半个Foursquare的门徒。与街旁、切客不同的是,兜兜友选择从陌生人交友领域切入,但在发现机制上依然沿用了地图式的LBS。

另外,兜兜友应该是第一个抄袭微信“摇一摇”功能的产品。对此张小龙曾说:“这个功能我们已经做到了最简,别人想要超越我们,总得加点什么,但他们一加就超不过我们了。”事实上,由于产品和行业的不成熟,直到陌陌上线时,兜兜友依然徘徊在社交榜100名开外。

与陌陌同年出世的友加则要凶猛许多。两位创始人胡铸韬和邹岭都是从山寨机的红海里杀出来的,产品一上线就在华为、中兴、天宇、联想以及一些贴牌手机里搞预装,两个月斩获七八万用户,MTK 安卓设备占到了八九成,增长速度比iPhone还快。

“我们肯定是以MTK和Android所代表的中低端手机市场为主战场,山寨用户慢慢会过渡到Android,做iPhone只是为了品牌形象。”

友加的目标用户是16-22岁的学生群体,胡铸韬认为不管是MySpace、FaceBook还是QQ一开始都是高中生用,但他们长大了还会用,因为关系已经在上面了。“校园永远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是未来的主力人群。”

同一时期,51.com的张剑福离职创办jjdd.com,旗下社交App简简单单在2011年7月上线。简简单单没有选择以主流的照片墙作为入口,而是在首页展示更多的个人资料、兴趣爱好和约会期望。张剑福认为,很多交友网站折戟的原因在于没能引导用户上传有效的信息。

阿福将目光瞄准了办公室白领和高校师生。他会在校园里摆上一些可爱的公仔,然后向经过的女生介绍:“想知道自己有多美吗?我们做了个App,你可以在这里照张相,我们帮你上传,就会有人给你打分。如果分数高,你就可以带走一个公仔。”简简单单就这样扫荡了上海的各大高校。

除此之外,米聊和手机QQ也迅速跟进了交友功能,更多的新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社交领域突然之间热闹了起来。

2012:张小龙向左,唐岩向右

微信借助陌生人关系快速成长起来,截至2011年底已经拥有了超过5000万的用户。而“陌陌们”紧随其后,在新的一年里开疆拓土,移动交友的热度也愈发高涨。

与此同时,“神器”这个字眼悄悄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在很多人眼里,“陌生人交友”只是一个委婉的说法,它最终指向哪里似乎是不言而喻的。LBS在网络上也有了新的解读:Location Based Sex。北京的三里屯、星光天地,广州的珠江新城,杭州、上海的酒吧、夜场、CBD,只要你愿意,很快就能加上几百甚至上千个微信好友。微信也因此被称为“神器”。

但在道德层面,这种露骨的交友终究还是无法被接受的。更糟糕的是,见网友遭劫财劫色的新闻屡见不鲜,微信、陌陌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这样的报道里。

刚吃完360的亏,腾讯可不希望第二次站到舆论的对立面上,小米自然也一样。因此,虽然LBS很早就进入了张小龙和雷军的视线,但是直到半年后张小龙才谨慎地将它加入到微信的一个小版本中。他们都清楚,太早加入这个功能会让产品变成一个纯搭讪的东西。

“微信并不是奔着泡妞来的。”张小龙说。

可就像KK在《失控》里预言的,用户最终会产生蜂群思维,找到自己的方向。“很多人通过微信去找一夜情,我甚至不能判断这样是对是错。我没法把它放在道德层面上想。”这一切或许有些超出了张小龙的预期。

但是他坚信一点:“即使在对网络信息几乎不设过滤机制的美国,泡妞或色情没有也不会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尽管很多互联网人鼓吹Girl、Game、Gamble才是3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但庸俗化的理解方式无助于我们认清行业的未来。”

在这一点上唐岩的想法却截然不同。

开发陌陌的时候唐岩就说:“你们就做一个能知道大家都在哪的QQ,泡妞用的。”他把这个过程想得很简单:有一个充分的沟通之后大家结识了,成为男女朋友或者成为性伙伴,都是好的。

“遵循内心的冲动。”谈论起陌陌,唐岩就像个青春期没有结束的中年人,荷尔蒙分泌依旧旺盛,他不在意有人把陌陌称为神器。“我没有道德洁癖,”他说,“压根儿就没有。”

即便在当时的竞争对手里,唐岩如此言论也算得上异类。虽然友加也玩暧昧,但胡铸韬就一再强调:“下流的是成年人心中的魔鬼。”

很自然地,陌陌和微信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微信做熟人关系,做通讯录好友,陌陌不做;微信以即时通讯为核心,陌陌则强调发现,尤其是突出美女;张小龙认为泡妞不是主流,但唐岩却拿它当做立身之本。

陌陌我行我素地往前跑,鼓励用户传真实头像,引入更多的身份信息,唐岩甚至指着投资人的鼻子说:“你都40多岁了,看了你的头像人家也不会搭理你,你唯一的机会就是写上某某创投合伙人,可能还有人搭理你。”就这样,陌陌的用户数慢慢突破了50万、100万。

但是,大家心目中的“神器”依然是微信。原因无他,用户体量有质的差距。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户量突破1亿,这意味着在微信上能加到的好友数量超过陌陌百倍,而泡妞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广撒网的。

然而陌陌的转机却来得让人始料未及。4月,Mike隋的一条视频火遍全网,这个老外一人分饰12角,将陌陌推荐给了想要认识中国女生的外国友人。陌陌这个名字随着视频40多万次的转发,一夜之间有了能和微信分庭抗礼的知名度。

陌陌和微信对此都乐见其成。作为腾讯的战略级产品,微信是注定要成为全民应用的,神器这样的名头爱给谁给谁。而随着微信的体量越做越大,用户的蜂群效应也又一次做出了选择。毕竟,附近的人里如果都是同事同学、家人朋友,这个功能也就丧失了它的意义。

Mike隋的视频背后有没有陌陌的推动,笔者如今已经无从得知了。但自那以后,腾讯依然做它的社交霸主,而陌陌则成了交友领域的领跑者。唐岩赢下了这一场,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陌陌千辛万苦取得的成果,却要在未来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抹掉它。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与微信分道扬镳之后,陌陌依然要面对其他的竞争对手,陌生人交友的逻辑决定了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像QQ、微信一样做到垄断。

之前吊车尾的兜兜友开始奋起直追,友加团队的铺量能力也不可小觑,而简简单单靠着给女生打分一度被称为中国的Facebook。此外,类似KKtalk(KK觅友)这样的IM类产品也开始深挖交友功能,并且表现不俗。

而随着陌陌崛起,陌生人交友这条赛道中也出现了很多新面孔,其中就有陌陌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遇见。

比陌陌晚两个月上线的遇见,在气质上和陌陌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不过比起陌陌来又要显得委婉一些。同样从LBS切入,陌陌是直接的点对点交友,而遇见则希望通过“圈子”帮助用户更好地互动,相当于做了一个移动端的群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陌陌和遇见各自遇到了各自的问题。

2012下半年,陌陌一直处于舆论焦点中心,给唐岩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可否认,Mike隋的营销很有噱头,但单纯做约的应用,男性用户尝试几次失败受挫后就会慢慢退缩;而女性用户则渐渐不堪骚扰、选择离开,这样就导致整个社区环境的恶化。这些问题迫使陌陌在2.0版本增加了群组功能。

遇见的圈子模型也大有问题。在一个社交圈子中,活跃的人数一般只有十几人至几十人,这是从PC端得到的经验,在移动端这个数字更小。因此遇见上规模较大的圈子大都处于没有意义的沉寂状态。缺乏足够的刺激让用户活跃,整个社区的氛围每况愈下。

临近2013年,陌陌和遇见一起来到了3.0版本。

遇见把之前的核心功能圈子降级,把找朋友的概念固定为产品的核心,提供了邂逅游戏、全球焦点、附近用户等功能方便用户找朋友。而陌陌则基于2.0的群组概念,重塑了一个LBS社区,添加了留言板、好友动态等功能对基于固定地点的群组进行补充。

在这一年里,陌陌和遇见就像是照镜子一样看着对方,也不知道擦肩而过的瞬间,两个团队的产品经理是否会有一番感慨。

且不论有没有受到遇见的影响,总之,经历了上半年的增长和下半年的困顿,陌陌终于正式转型。这一次,唐岩绝口不提陌生人交友,这位标榜没有道德洁癖的匪首,最终还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2013:江山既定,群雄四起

2013年1月15日,微信宣布用户量突破3亿。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要知道当时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也不过3.3亿,而同期陌陌的用户量才堪堪突破2000万,遇见则尚未达到800万。整个交友行业加起来都不是微信一合之敌。

不过微信也志不在此。去年朋友圈上线,马化腾便说:“微博的战争结束了。”事实上,微信的崛起直接导致了微博的战略转型、人人网的加速没落,连腾讯自家的手机QQ都不得不避其锋芒。移动互联网不再群龙无首,张小龙和他的微信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当然,微信坐在这个位置上,自然不乏眼红挑战者。先是飞信重整旗鼓奋起反击,再是电信联合网易推出易信,手握电商的阿里也没有坐住,在2013年10月推出了来往。对于来往的推广,马云可谓是不遗余力、不择手段,甚至给阿里员工定下KPI,年底前来往好友达不到100的没有年终奖。

可惜,愚公移山的精神也难以撼动微信打下的江山,毕竟在智能手机的用户覆盖率上,已经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所幸的是,社交这条赛道依然有立足之地。

经过2012年的培育,LBS已经成为与IM、信息流、SNS并列的四大社交产品形态,交友市场的增长也非常强势。随着2013年微信用户增长放缓,手机QQ又萎靡不振,甚至出现过陌陌、遇见分别位列社交榜第一第二的场景。

在这一年里,有两件事值得唐岩欣慰。第一件事是陌陌在11月份突破了8000万用户,并且探索出了一条娱乐化的道路。

前面说到,“神器”的名头虽然帮助陌陌迅速确立了优势,却无益于帮助产品进行高效的价值转化,过低的成功率和过多的骚扰信息,对用户和产品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唐岩急需向外界证明,陌陌到底有多少价值。

娱乐化是唐岩想到的办法。他的想法依然简单粗暴,那就是让你约不到妹子也要留下来。于是陌陌先后推出群组、留言板、动态、陌陌吧等功能,彻底向社区转型。与此同时,团队开始尝试游戏联运,推出了第一款游戏《泡泡兔》。通过会员增值服务和游戏联运,陌陌慢慢达到了盈亏平衡。

第二件事则是随着用户体量增大,陌陌逐渐渗透到了三四线城市。唐岩万万没有想到,在这里陌陌终于摘掉了神器的帽子。

在三四线城市,受到地域和人口的限制,大家生活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社会中,约X受到诸多制约。同时,婚育年龄较早、外出务工人群多,留守人群和单身人群面临交际圈变窄的问题,而陌陌的群组功能恰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陌陌上约人唱K、搓麻成了最常见的使用场景。也正是这群人,推着陌陌的用户量,一步一步向亿级俱乐部逼近。

相比于陌陌,遇见则显得有些低调,它没有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也深知自己与陌陌之间的差距,只是埋头深挖陌生人交友社区。

为了解决产品用户活跃度的问题,遇见推出了智能交友,在产品中引入了积分、焦点、圈子、粉丝数等概念,并在算法上提高用户的匹配度。在陌陌不再主打陌生人交友之后,遇见又抓住机会推出找朋友的核心功能,刺激老用户活跃,也顺便吸收陌陌的流失用户。

遇见的商业化就是简单的VIP会员,充满了9158和YY语音的味道,查看资料的特权、虚拟商品和曝光度的消费,典型的“屌丝经济”模式。生命力和现金流可期,但规模天花板明显,做不大,赚小钱,也许就这么默默地活下去,也能活得很滋润。这是微信、陌陌之后,大多数产品的选择。

令人痛心的是,一些产品的思路慢慢从鼓励用户线下见面,变成了怂恿用户线上掏钱,进而演化出聊天机器人等套路,更是滋生了许多以桃色交易为幌子,通过各种手段骗钱的专业团伙。最终,这类产品大都难逃下架的命运,在这滚滚长河中连个浪花都没能溅起来。

当然,2013年的社交江湖远远不止这么平静,这一年可谓是江山既定、群雄四起。

首先是婚恋社交。

弗洛伊德说,性主宰了一切。两性关系在陌生人交友中是永远无法抹去的,既然如此,那就将它合理化、合法化。于是许多创业者抛开约X,转而举起了婚恋交友的旗帜。至于商业模式,世纪佳缘已经帮大家想好了。

最早登陆移动端的婚恋社交产品便是传统婚恋网站,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让传统婚恋网站十分眼红,而婚恋网站的利润对于移动社交行业来说也非常的有诱惑力。

在这一年,心动婚恋、一见钟情、网易花田、美丽约等婚恋类产品先后上线。这些软件大都以身份认证和会员增值服务为主要功能,主打真实、严肃的交友氛围,与陌陌类的产品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

可惜,当时婚恋的用户群体和用户需求决定了产品不仅要给用户找到合适的对象,还要能够安排线下见面。而对于新兴的婚恋交友类App来说,他们没有深厚的运营功底和完善的红娘体系,很难与其世纪佳缘、百合网竞争。因此,大多数产品要么黯然退场,要么重新向陌陌看齐。

再来便是同志社交。

在国外智能机刚刚兴起时,便出现了基于LBS交友的同志应用Jack’d,其开发时间很早,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所有LBS交友应用的鼻祖。在着手创办陌陌之前,唐岩就曾研究过这个项目,据说他还将办公室里所有男同事的照片都试了个遍。可惜,Jack’d的本土化也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阻力,甚至因为内容问题而被运营商封杀。

到了2013年,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开放了许多,同性交友已经被大家认可和接受。但是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潜在对象较少,导致其交友需求和交友欲望比异性恋更为迫切,一款好用、本土化的同志社交应用的及时出现便能够占领市场。

于是,脱胎于淡蓝网的blued便应运而生。

Blued创始人耿乐认为:“同志市场这一垂直领域潜力大、人群多、目标需求明确精准,同志市场在未来一定是一个热门领域。”

而数据也可以证明,这个群体的用户粘性和传播能力非常强悍。Blued2013新版本上线不到一个月,便有130万用户下载,日活率和月活率达到了惊人的30%和60%。这个成绩比陌陌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完两性、同性交友,再来看看兴趣社交。

社交无非就是性和兴趣。随着移动社交领域的发展,除了豆瓣、贴吧等老牌网站外,很多移动端的兴趣交友产品纷纷出现。比如主打美食社交的美食美刻、饭本,主打吃喝玩乐和行程分享的小坐,都在短时间内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用户。

此外,Instagram和Snapchat的火爆,也让不少创业者们蠢蠢欲动,认为图片社交大有前途。P1的移动版、贴纸标签新颖的nice、给图片加语音的啪啪、将阅后即焚用在交友上的咔嚓,图片社交产品一时间多如牛毛。

可惜的是,图片社交的模式在国内似是有些水土不服。P1、Nice等产品都没有得到INS的真传,把社交做成了社区,用户规模和用户活跃度一直没有突破,反倒不如堆糖、花瓣活得滋润。而啪啪、咔嚓这类产品,在内容把控上也逐渐变了味,重新走上了陌陌的老路,甚至犹有过之。

总之,迟迟没有一款产品得以成为中国版INS或是Snapchat。

同样在中国尚未跑通的还有商务社交,与陌陌同期的幸会、在这儿曾经尝试开垦这片荒地,但都铩羽而归。有人说在中国这样的熟人社会,商务社交是一条死路,但也有人认为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而如今移动交友广泛普及,或许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诞生了脉脉,再过两年便是它大放光彩的时候。

最后还要提一款很特别的产品:打着“无聊社交”旗号的same。说它特别是因为这是一款没有关注好友、没有LBS、没有性别筛选、没有内容运营、无法导入通讯录的社交产品。在same上看到的内容无非就是“我在呼吸”、“我在吃饭”,而你能做的也不过是点个赞而已。

就是这样一款怪异的产品,却默默来到了社交榜前30的位置,让人不禁慨叹:也许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安静的角落,没有社交,只有我们自己。

2014:匿名之火与陌陌上市

“这个应用太猛了!秘密-朋友圈的匿名爆料!”

2014年4月,一条链接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彼时熟人匿名社交在美国已是燎原大火,而随着“秘密”登顶社交榜,火势终于蔓延到了中国,在硅谷大红大紫的Secret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像素级模仿者。

Secret的联合创始人David Byttow是前Google员工,借他之手Secret在一周时间里传遍了硅谷,而曾在亚马逊负责搜索引擎技术的林承仁自然就注意到了这款产品。

林承仁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离开亚马逊后回国创办了个性化资讯产品“无觅”,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看到Secret只用了短短两个月估值就超过4000万美金,林承仁觉得机会来了。

3月25日,由无觅团队开发的秘密正式上线,不仅复制了Secret的功能,也成功复制了Secret的走势:一周内传遍了中国的互联网圈。

唯一不同的是,秘密在内容上显得有些离经叛道。

刚上线时,秘密和Secret一样,主要内容都是内幕爆料,产品也借此完成了冷启动。但是,匿名的氛围决定了用户无需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也就助长了后来的一些谣言和人身攻击。

不同的是,David认为Secret是一个树洞,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和共鸣,因此平台对恶意的内容设立了严格的过滤机制,更多地向用户展示温暖的内容。而无觅团队则在介绍秘密时称: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心有不满和愤怒,但不方便发朋友圈,因为担心会影响同事或朋友关系。如果彼此戴着面具无法确认身份,这时用户就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不用担心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团队如此态度,秘密被当成泄愤和攻击他人的工具,也就无可厚非了。

其实,同期的其他产品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许朝军的乌鸦,上线时的slogan便是“上班黑同事,下课黑同学”。为了产品的快速启动,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选择了同样的方式。究其原因,大概是人性的阴暗面比较容易被点燃和扩散吧。

对此,IT评论人洪波表示:“支持发挥恶意,充斥谎言与欺骗,没有给社会带来任何正面价值,注定不会长久。”

5月8日,由于平台对负面UGC内容把控不足,“秘密”被App Store下架;20日,“秘密”改名“无秘”重新上架,随后又因为类似的原因被下架。最后无秘选择通过与“友秘”合作而重新出现在App Store。

虽然几经波折的无秘元气大伤,秘密(Secret中文版)、乌鸦等竞争对手也蜂拥而上,但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师承”Secret的无秘依然稳坐头把交椅。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熟人匿名社交这条路突然走到了死胡同。

7月,Secret刚刚获投25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到1亿美元,却在一个月后跌到了App Store1500名开外。

这一切也许早有征兆。熟人匿名社交说到底释放了两点需求,偶发性的窥探欲和不用负责的攻击欲。不难想明白,这两者都是难以持续的需求。而说到持续的社交需求,交友这个词又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于是,在2014年夏天匿名社交的玩家们集体一个急转弯,从熟人匿名转向匿名交友,出现了抱抱、微密、小声、耳语、BiBi、叽密等产品。此外还有类似“几度”这样的匿名人脉交友,基于通讯录匿名匹配,撮合二度、三度人脉关系。无秘在3.0版本中也进行了大幅改版,推出了附近的人。

但匿名社交进入交友领域后似乎失去了原来的爆发力,在以陌陌为首的阵营里举步维艰。与此同时,匿名的机制让大量涉黄信息死灰复燃,一时间匿名社交产品们阵脚大乱。

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快大洋彼岸又传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随着秋季学期的开始,一款应用迅速席卷了美国1300多所高校,并以接近4亿美元的估值拿下了红杉资本领投的6200万美金。

它就是Yik Yak。

Yik Yak是一个基于LBS的匿名BBS,上线时间比Secret更早。上线初期两位创始人Droll与Buffington谎称自己是应哈佛学生邀请开发了这款软件,因此Yik Yak得以在常春藤高校迅速走红。但由于定位在美国东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进入硅谷的视线。

由于在校园内传播,Yik Yak所面临最严峻的问题要数辱骂、恐吓这类校园霸凌信息。

Droll与Buffington以近乎疯狂的方式来杜绝霸凌现象,不仅设立了严格的社区规则,更是在全国所有的高中地区设立地理位置栅栏,禁止高中学生使用。这对当时用户群体主要分布在高中和大学的Yik Yak来说无异于自断一臂。

Buffington说:“此举可能让我们牺牲许多增长空间,但可以确保我们的应用可被正确使用。”

这是因为两位创始人在道德上的坚持,使得Yik Yak的氛围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也让投资人对他们的团队充满了信心,认为他们愿意以损失用户为代价来换取健康的环境,是一种有远见的做法。

很快,Yik Yak的故事进入中国,给匿名社交领域的创业者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与此同时,另一条许久无人问津的赛道突然被摆上了台面:校园社交。这将是我们要在下一篇2015年中讨论的主题。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一边匿名社交打得火热,另一头唐岩和陌陌也忙得不可开交。人们都说,陌陌要上市了。

在这一年里,陌陌亮相草莓音乐节,打出“总有新奇在身边”的品牌广告,引入完善的审核机制和用户信用体系,可以说是全力以赴自证清白,倒是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也同样在这一年里,陌陌联运游戏收益颇丰,《陌陌争霸》上线第一个月流水就超过1200万。下半年又上线“到店通”服务,为线下商家提供线上广告平台,开启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2014年11月8日,陌陌正式提交IPO申请,同年12月11日,而立之年的唐岩带着儿子敲响了纳斯达克的上市钟,刚刚上线三年的陌陌正式挂牌,成为了中国移动交友领域第一股。

当然,陌陌上市并不代表移动交友走到终局。正如前文所说,产品背后的逻辑决定了微信可以一统江山,但陌陌却难能独领风骚。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就在陌陌上市的狂欢声中,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它将犹如一柄尖刀,深深地刺入唐岩和陌陌的腹地,将移动交友的故事引入又一个高潮迭起的新篇章。

它就是探探。

– 上篇完 –

下篇预告:《移动社交进化史(下篇):大浪淘沙》,带大家回顾后陌陌时代交友领域的新生力量、微信统治下贼心不死的私密社交、以及4G普及之后声色犬马的泛娱乐社交产品。

参考资料

《腾讯传》 吴晓波

《交友大爆炸》 创业家 2012

《垂直社交创业报告(三):匿名社交》 网易科技 2014年12月

作者:恋爱圈产品研究组(Hiro, Hanzhi),个人微信交流:17621969196,公众号:恋爱圈产品研究组。

本文由 @恋爱圈产品研究组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