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怪物麻将中文版(改编豆瓣8.6,这国片掌握资本流量密码,直接顶破悬疑天花板)

导读怪物麻将中文版文章列表:1、改编豆瓣8.6,这国片掌握资本流量密码,直接顶破悬疑天花板2、我们一起来看看恐怖电影分类,以及各类型的代表作吧。3、这是我看过的最温暖的罪案剧4、

怪物麻将中文版文章列表:

怪物麻将中文版(改编豆瓣8.6,这国片掌握资本流量密码,直接顶破悬疑天花板)

改编豆瓣8.6,这国片掌握资本流量密码,直接顶破悬疑天花板

7:41,小孩下楼,出门上学。

楼下,爸爸守在楼道口的车里,从7:40等到了7:46。

整整6分钟,不见人来。

慌慌张张的夫妻寻找无果后,报警。

挨家挨户排查,勘察周边道路监控,毫无进展。

到底在哪里?

疑云笼罩。

唯一的可能:小孩根本没出过这栋楼。

他在楼道里。

消失了……

改编自豆瓣评分8.6的小说《海葵》。

这悬疑剧,终于走上荧幕——

消失的孩子

最近两年,悬疑剧的风刮得猛。

2020年的“迷雾剧场”一度捧出了“现象级”热剧《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等。

全民参与,网络造梗,真正破圈,一度悬疑剧成为资本追逐的流量密码。

但是2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没等到下一部爆款。

3月的《猎罪图鉴》强势开年。凭借“模拟画像”破案的创新设定,为悬疑短剧趟出一条新路。但热度较之前列,仍难望其项背。

下半年的《庭外》,犯罪有余悬疑不足。

最有希望的《胆小鬼》,纵有“中国版《白夜行》”原著打底,亦没逃过烂尾结局。

《消失的孩子》会是吗?

Sir不敢完全保证。

但看了目前几集,有点《隐秘的角落》内味儿了——

布景上,但凡你能看到的,都还原了生活的质感和细腻:冬天败了的花,老旧的居民楼,和破败的楼道。

导演透露,这楼不是临时搭建的。

而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车不分流的老小区。

同样的悬疑类型:社会派推理。

——解开悬疑退居次要。

重要的是“生活流”,以及躺在洪流里的普通人隐秘的无声的告白。

这大概也是近年来国产悬疑剧的标准套路:

冲上热搜话题的反而是自带社会情绪的“小事儿”“破事儿”。

#佟大为新剧用钳子拔智齿#。

看剧多了,就知道话题指向又是一地鸡毛又无力摆脱循环的中年困境。

所以,Sir先说结论,《消失的孩子》品相在及格线之上,目前开播8集,硬核悬疑元素还欠奉。

但它在“隐秘套路”的指引下倒是把旧题翻新了,想不到吧:

中年人鸡娃,是要鸡出人命的。

01

鸡毛清晨

原著作者贝客邦,作品不多,但口碑都不错。

除了8.6分的《海葵》,《轮回前的告别》也在豆瓣拿下8.2高分。

此人一贯擅长生活情感类悬疑,《消失的孩子》正是。

坦白说,Sir对国产悬疑剧已经有一点点审美疲劳了,业务习惯照例要盘一下新剧,没想到这部戏的开场还是让人有些唏嘘。

这是Sir朋友圈复制过来的“清晨”吗?

画面打开,就是怼脸的丧气,粗糙的皮肤,青色的胡茬,起球的睡衣。

闹钟声中惊醒,老婆问这脸色咋那么差,男人没脾气地回答肝到凌晨三点,就为了一千二的私活。

老婆撇了撇嘴,嫌少,但也承认,行吧,就当孩子下学期兴趣班的学费吧。

苍蝇肉也是肉。

工薪家庭的清晨从来都不是岁月静好,鸡飞狗跳才是日常。

消失之前的孩子叫杨莫,一边吃早餐一边要听着妈妈陶芳(李晟 饰)数落,这作业怎么做成这样,你让我当妈的脸往哪儿搁。

不用说,虎妈一枚,还左右开弓。转过头就絮叨老公杨远(佟大为 饰),就像对另一个“大儿子”一样。

“你记得送礼啊,为了孩子懂一点人情世故。”

总而言之,三口之家的生物链关系就在一地鸡毛中逐渐显形。

女人对丈夫怒其不争,对孩子望子成龙,不计代价渴望跃升。

男人是小镇做题家,谋得中产虚名却疲惫不堪,连智齿都舍不得花钱拔(说没时间是假)。

而孩子呢?

对不起,没有人关心怎么想的,孩子就已经消失了。

这个时候,观众就会恍然大悟,正片开始前的画面早已提示,杨远在梦中爬单元楼,始终打不开401的房门,他自述:

你的生活陷入一种循环的困境

循环,是生活已成定势被迫往前。

困境,是找不到出口,维持现状的乏力。

原本,孩子是支撑成年人保持体面的平衡器。

同时,也是唯一能打破惯性的——

杨莫失踪,这个看着眼熟但又乏善可陈的青岚园(小区名)401就被剖离出残忍、峥嵘的一面。

中年焦虑一旦被装载在以爱为名的鸡娃轨道上,带来的就是对亲子关系中每一人的折磨。

孩子消失后,剧情惯例是要在破案中间穿插闪回,穿插回忆,观众也就补上了对于杨家的印象。

杨远早已对职场上的人情世故厌倦、疲惫,就一心想缩回小我、小家中。

孩子消失的那个清晨是冬至,他还很nice地提醒妻子早点收工回家吃桂圆烧蛋,结果被冷眼怼翻——与小情小调相比,当然是赚钱更重要。

这才导致他没有等着跟孩子一起出门,而是先下楼先打火,把车停在单元门口。

Sir懂,你们也懂,多少中年男人珍惜一天中那几分钟待在停车场、驾驶舱里的“贤者时光”。

妻子也懂,孩子消失后,她尖锐地斥责,是不是你玩手机,走神了,根本没有看到孩子走出单元门。

镜头没交代杨远到底有没有走神,但他对孩子其实没话说——

反正卷不动了,就多抽时间陪孩子,哪怕撒谎也给杨莫弄来一条喜欢的小黑狗,寄情于娃。

妻子陶芳就活得不甘,一心想通过兴趣班让杨莫成为标准的社会竞争者,主张鸡娃。

夫妻二人,占据天平两端,争夺拉扯着杨莫的生活话语权。

杨莫喜欢的小黑狗,被陶芳以影响学习为由赶出家门。

二人因为送走小黑狗,吵了架势最大的一架:

陶芳:还有之前说什么不让他上兴趣班了,

在想什么呀杨远一天天的

杨远:不是你想想,咱逼着他上这么多课

什么目的呀

还不是为了以后能全面一点嘛

现在花着钱 花着钱遭着罪何苦呢?

陶芳:花着钱花着钱 合着你是心疼钱了是吧

心疼钱你出去多赚点

当事人杨莫,对父母是什么反应呢?

听到争吵的杨莫,默默下楼自己去找小黑狗——

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动症,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学习走神惹妈妈唠叨。

他渴望宽松快乐的氛围,但总是被给予很多期望。

这份期待过于沉重,以至它成了杨莫的枷锁。

当小黑狗被送走后,他也想逃了……

在揭晓杨莫到底是怎么在至亲、两个成年人的眼皮子底下“消失”,去哪里了,有没有生命危险,就建议去追剧看了。

但Sir可以剧透一个细节,杨远夫妇发现了一具狗的尸体,最初还以为是杨莫。

陶芳跪倒在地,悔恨大哭,怕杨莫步后尘的相似担忧而导致的崩溃。

终于,她松口了:别说养狗了,养什么都行,只要莫莫回来。

黑狗到底是代人受过?还是悲剧的暗示?

有一点是肯定的,Sir想到了微博上不时刷到因为被父母鸡娃鸡出心理疾病甚至铤而走险的案例。

就想说:并不完美的父母为何要逼着孩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完美的。更何况这种完美本是源自于他们对自己的不满,是虚假而于事无补的执念。

或许,《消失的孩子》主线索有比较重的家庭教育味儿,稀释了悬疑色彩,这也是部分观众觉得节奏慢、不过瘾的原因。

好在,故事还有另外两条线上阵补位。

02

瓷砖下的父亲

原本平淡如水毫无波澜的日子,在这天因为杨莫的消失,发生了巨大反转。

接到报警的警察张叶(李斯丹妮 饰)来了。一番排查后线索指向302,就是经常帮杨莫补习功课的许恩怀家。

一来,整栋楼只有这家没有搜查;二来,杨莫和恩怀关系很好,也许是杨莫调皮躲在了这里。

孩子在302吗?

不好意思,打住。知道悬疑是因此发生的,就可以了。

镜头一转,一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人出现了——

一出场,他的行为处处透露着诡异:鬼鬼祟祟,大白天锁门,还把电视声音开到最大。

用锤子砸穿浴室墙面,接着穿上不合身的衣服,像小偷一样摇晃着跑到大街上去拿什么东西,结果发现被捡垃圾的大叔捡走了。


二人争吵中东西摔碎,原来是瓷砖。

他情绪激动,甚至做出打人的姿势。


而后拿着碎片直奔商场,几番对比找到一样的纹路后,才放下心来。

为什么对这片瓷砖这么上心激动?这砖,有什么不一样?

在警察接到杨莫失踪报案赶来现场时。

一个镜头扫过:有人偷偷拨开窗帘往下看。

他,是青岚园杨远家隔壁单元租户,也是开头鬼鬼祟祟在大街上跑的男人,他叫袁午(魏晨 饰)。

在房东口中,他“不太会与人沟通”;租住在这里,事情全部由袁父出面打理。

一周的菜谱雷打不动,吃什么菜单袁父的菜单写得清清楚楚。

甚至生活费,也靠袁父的退休金支撑。

没错,袁午是个“妈宝男”。上大学,衣服妈妈洗;相亲该说什么话也要妈妈教他,相亲前妈妈还要先陪他演练一遍。

用一遍遍出现的台词说,没了父母,袁午可怎么活。

他内心自卑怯懦,敏感,是一个完全没有能力打理自己的成年人,社会巨婴。

不难看出,袁午也是“教育失败”的产物,不是鸡出来的,是宠溺出来的。

因而跟杨远家倒也形成鲜明的对比。

像杨远居住的单元门绿叶长青,是稳定、中产生活的暖色调。

而同一时节,袁午所在的单元楼,残枝败叶。

他的生活,是冷峻的没有亮色的冷调。

充满喘息、压抑、摇摆。

他就是那个,在漩涡吞噬边缘,拼死挣扎的人。

还记得袁午开始出场的时候,在干什么?鬼鬼祟祟,砸浴室的墙,偷偷摸摸去拿瓷砖。

装修?

——藏尸,藏袁父的尸体。

再说得具体一点,把猝死的袁父藏在意外发现空心的浴室里。

这是一个丧尽天良毫无人性的逆子?

想想剧名,他也是“消失的孩子”吗,一个丧失人伦常理的怪物?

这个靠父母喂养的巨婴,为何最终“啃噬”了母体?

一切的反常或必然,总能从生活问出蛛丝马迹。

时间线往回推,你肯定没见过这样的袁午,西装革履,一副上班族的打扮。

这是父亲眼中的袁午,有稳定的工作,再过几年就能攒首付买房,接回因为赌博离开的妻儿,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但下一秒,他转身进了麻将桌。

明明之前的饭桌上,他对父亲承诺:不赌了。

因为赌博,袁午人生的好牌被打得稀烂。

殷实的家底被他败光,妻离子散,母亲去世,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全部消失。

只剩下操劳的父亲,希望带他来这里租房,重新开始。

摇摆的袁午,试着迈出那新的一步——

他去工作,但是做不好,被领导骂被同事背后议论。不知什么时候,他患上了神经官能症,连基本的社会交际和人情也不能面对。

尝试失败,得不到积极回应。他转身走向舒适区:赌。

一个逃避现实的空间。在那儿,不是loser,不是巨婴,不是精神障碍患者。

是被称赞的赢家。

连一贯麻木的表情,迟钝的反应,也被别人看作是高手的深藏不露。

一开始能忍住,只在上班时间去玩麻将,是因为父亲还在。父亲对他还有希望,他的生活还能维持,尚有微光。

但袁午的独白里,早已预言了自己的选择:

把一手好牌打烂的人

只会用一个错缔造更多的错

父亲的希望背后,是袁午的谎言堆砌,而且快要露出马脚。

没上班就没有收入,父亲问起来就说试用期没有工资。

但父亲突然死了,袁午生活的靠山倒了。

他当然爱父亲。仅有的一双棉拖留给父亲穿。父亲没了气息,第一反应是翻箱倒柜找药救人。

然后,拨打120。按键迟疑的双手,实则是内心的纠结。

脑海里旁人的指责,过往的惯性,自我怀疑,根本无法承受的父亲的期待……

一步步坠着他。纠结痛苦中,这通120终究没打出去,他转身去了常去的棋牌室。

先逃避,再说。

可命运不合时宜的暗示点拨让他彻底丧失了最后一点仁慈和良心。

那一把,他没有好牌,但凭运气,他赢了。老板娘的话,给这个不知往何处的年轻人下了最后的决心:

本来底牌就只有你自己能看见 这张底牌是什么不重要

想要赢,就要把它藏好 别让别人看见

而父亲,就是袁午的底牌。

更准确的,是父亲的退休金。

意外脱落的浴室瓷砖、房东留下的大鱼缸……纠结撕裂中的袁午,看似在一切巧合的外力下。

终于走上了匪夷所思的不归路。

如果说,杨远身处“生活流”的笼。

袁午,则被“意识流”般的错乱镜像所吞噬。

赌桌上不断的幻境、回忆,是对赌的恐惧;

恍惚中牌桌上父亲的拷问,是救不救、是内心的摇摆。

也是沉沦还是自救的选择。

可惜。

善恶一念,救赎沉沦,他以为自己赌赢了,结果一脚深踩无间地狱。

父亲(尸体)上的瓷砖碎了还是没碎,又有什么关系。

袁午已经活得不像一个“人”了。

这是发生在同一小区,青岚园的藏尸案。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剧情线是“乘风破浪的姐姐”于文文担当的“性侵案”,她饰演的单身女白领林楚萍在自己家中醒来,发现熟睡中被人侵犯,是谁干的毫无头绪,但窗台上却留下一块乙醚手帕……

林楚萍与青岚园的关系是,她就是袁午父子的房东。

袁午购买补贴上去的瓷砖,店铺许老板的女儿许恩怀就是小男孩杨莫唯一可以信赖的玩伴、朋友。

儿童走失案、藏尸案、性侵案,三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一个老破小的青岚园也就成了众生的修罗场。

03

悬疑剧的天花板

袁午家的电视里,常出现一个生命体:海葵。

这是对原著小说名的呼应。

海葵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动物,连最低级的大脑基础也不具备。

看上去很像花朵,美丽无害纯洁。

但。

多数海葵喜独居,个体相遇时常会发生冲突,甚至厮杀。

为争夺生存空间。

原著《海葵》以开放性结局告终。

但你尽可以想象,杨莫为什么会失踪?他失踪和袁午埋尸有何关系?

片头动画早已告诉你答案。

他消失于常年只有他和许恩怀的地盘,302。

消失的孩子在哪里出现?在那块白绿相间的瓷砖上。

细思极恐吗?

当你回过头来。原来,人和海葵一样。

不过是大自然造物的一种。

三条线最终在剧版要如何收场,是he还是be,留足想象空间,就像《隐秘的角落》,还能拍出番外篇,还是来一个皆大欢喜的闭环,只能等更新了。

还记得开头说的结论吗,这部剧仅算及格,有亮点,但离爆款还远远不足。

Sir就再多说几句目前国剧悬疑题材的几大缺失,被套路所绑架之后的束手束脚,仅供参考。

首先就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太生活流,混淆类型。

就拿《消失》来说,如果不是知道类型是悬疑剧,佟大为和李晟主演的部分与常见的婚恋题材中年剧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或许《隐秘的角落》中张颂文在垃圾桶上吃快餐被高赞了演技,给了同行一些启发,觉得要演得有烟火气。

但是,要知道张颂文的角色在整部剧中的功能性是不强的,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演技好,“抢戏”了。

而秦昊就不会,也不能这样演。同理还有《无证之罪》中的宁理。

杨远夫妇虽然不是案件的主谋,但他们是引导观众去寻找真相的,过于松弛的表演会让观众的紧张感减少。

其次,能击打社会情绪痛点的悬疑剧固然好,但悬疑剧的业务重点还是要展示人性的复杂和“变调”。

《消失的孩子》所涉及的三条线索,当然都是很好的社会话题,亲子的、性侵的、以及赌博的。

但遗憾的随着剧情的展开,创作者在表达的过程中明显更嗨金句,对于情节的衔接和细节的布局就粗糙太多。

与“隐秘”比,差距较大。

最后,尤其是社会学派的悬疑剧,提到人性复杂、欲望缠人只能是点到为止,而最终是要回到社会里。

要有向上看,去审视无常“大手”掌纹的胆识和能量。

《沉默的真相》能爆,也是因为它差一点就要戳破窗户纸了。

含意呢,便是手拿法杖,作威作福的人便是君王

甚至非悬疑剧的《扫黑行动》都有这样的锐度。

公平?什么是公平?
公平那是讲给老百姓的童话!

《消失的孩子》说“家教”没问题,但这一选择已经注定它会局限于某种温情,教育背后呢?中年人困境背后呢?

这几年,悬疑剧开拍的多,播出的多,但爆了的极少极少。

我们明明知道创作的天花板在哪,却再也无力捅破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艺谋不emo

我们一起来看看恐怖电影分类,以及各类型的代表作吧。

第一类:虐杀

欧美恐怖片多为此种类型,血腥、恐怖,追求纯感官刺激。

《电锯惊魂》

狮门影业出品的《电锯惊魂》系列在虐杀系列恐怖片上达到的高度,在于它不仅仅展示的只是纯粹的血腥,更在于类似闯关游戏的精巧的悬念设置。看过的7部,一部比一部更重口、更残酷,据说第八部将是这个系列收官之作,无限期待。

《人皮客栈》

作为小成本B级片,这个系列之所以获得关注,除了在欧洲某个神秘客栈上演的赤裸裸的虐杀场面,还加入了虐杀的动机,居然是“杀人假日游”。在这个“游戏”当中,富人扮演外科医生或屠夫,随意虐杀花钱买来的游客。日本cult电影大师三池崇史在片中客串,只说了一句台词:要小心,会花光你所有的钱(You'll spend all of your money)。

《隔山有眼》

翻拍自好莱坞恐怖电影大师Wes Craven的1977年拍摄的版本。片中利斧劈头、尖锥刺颅、掏心剁手、剔骨嗜肉,无所不用其极。

《老师的恩惠》

订书机、圆规、美术刀等统统变成了沾满鲜血的杀人利器。影片被评为韩国电影史上最恐怖的“血腥屠戮”作品,韩国当局也因此将其设定为最高限制级。

第二类:活死人/丧尸

《活死人之夜》

影片导演乔治·A·罗梅罗堪称“现代丧尸片之父”,他在1968年拍摄的这部黑白丧尸片奠定了未来丧尸片的格局。丧尸的一些行为准则可都是由这部影片衍生而来,譬如无意识、吃活人的肉、通常集体活动、被丧尸咬食的人也会变成丧尸等等。

《群尸玩过界》

迄今为止最爱的丧尸片,还是要数“彼得大帝”在1992年拍摄的这部集恶趣味、B级片、cult元素之大成的《群尸玩过界》。将成为丧尸的母亲关在家里闹出的一系列超具黑色幽默的情节,无一不成为后期玩黑色幽默,又企图打温情牌的丧尸电影的灵感来源,最明显的当属卖萌卖腐走黑色喜剧路线的《僵尸肖恩》。

《生化危机》

保罗·安德森为爱妻米拉·乔沃维奇打造的最佳个人秀,连续5部看下来非常爽。平心而论,这个系列前几部还是非常好看的,每一集留下的悬念,非常让人期待下一部。但从第四部开始,虽说有米帅加盟,但无论是情节上,还是动作场面的设计上,都远远弱于前三部。特别是第5部,情节严重缩水。

《僵尸肖恩》

没错,这部由英国人拍摄的丧尸片,你完全可以当作是丧尸版的《抗癌的我》来看。这部片子最感人之处,还数英国人一贯喜欢的“好基友一辈子”的情节设置。两个屌丝宅男平时可以散漫的坐在酒吧瞎扯淡,遇到僵尸时仍能同进共退。即便他变成僵尸,也不忘将他锁在小屋里一起打游戏。2006年拍摄的《僵尸管家》以及2011年拍摄的《僵尸胡安》走的是同一条路子。

《亡灵》

最好的丧尸片之一,几乎用丧尸解构了一切能解构的东西,解构战争、解构爱情、解构友情、解构英雄、解构政治、解构科学、解构死亡。

《血肉之躯》

如前,以往的丧尸片还停留在与丧尸保留亲情的地步,这部影片的超越之处在于,终于发展到可以跟丧尸谈情说爱了。作为一部青春纯爱系列的丧尸片,比起同样走青春路线的“暮光”系列,剧情方面同样脑残,但只要男女主角足够养眼就够。

第三类:僵尸

僵尸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为一种复活死尸,长有白毛,跳跃行走,力大,其记载多见于《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等小说。确切说西方僵尸片实为丧尸片,真正意义上的僵尸片是上世纪香港兴起的一种恐怖片类型,通常与中国特色的茅山术以及中国功夫想结合,并糅杂喜剧元素,尤以洪金宝、林正英等人拍摄、主演的为佳。

《鬼打鬼》

与其说茅山术里掺杂了喜剧与动作,倒不如说是动作电影借着茅山术的噱头卷土重来,这种新奇的拍摄手法间接的影响了后来香港僵尸电影的崛起,《僵尸先生》、《僵尸道长》、《灵幻先生》等等。

《僵尸先生》

最具代表性的要属林正英先生的《僵尸先生》,堪称香港僵尸题材本土趣味的教学片。僵尸着清朝官服,双手并举前伸,跳跃前进,以呼吸声辨人方位,力大无穷。而制服僵尸则用红线、糯米、银剑、灵镜、桃木、灵符、口诀,非常典型的道家色彩。林正英在影片中集茅山道士法术之大成,后之盛兴,与此有莫大关系。

第四类:吸血鬼

吸血鬼与丧尸、僵尸最大区别在于,吸血鬼不食人肉,只饮人血来维持活力;怕光,通常只在夜间活动,并拥有超能力。吸血鬼最早来源于西方民间传说,后经过小说、影视作品的演绎,演变成流行文化。从1922年德国导演F.W.穆瑙拍摄的第一部吸血鬼题材的电影《诺斯费拉图》,到1931年第一部有声吸血鬼类电影《德拉古拉》,吸血鬼题材的影片已成为西方恐怖片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血唇》

《惊情四百年》

科波拉之所以成为科波拉,在于他总能将各种本属于小众文艺的禁忌题材演变成大众流行范本。科波拉将这部糅杂了人兽恋、吸血鬼、哥特元素的妖邪鬼魅的恐怖片,居然拍摄成了一部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痴心爱情片。

《夜访吸血鬼》

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安妮·莱丝1976年发表的同名小说《夜访吸血鬼》。影片最动人之处绝非皮特、阿汤哥、班德拉斯三大帅哥美艳的吸血鬼形象,而在于影片处处散发着迷离绝望的气息,特别是邓斯肯扮演的小女孩克萝迪娅“爱而不能”的永世孤独,而这正是《哭泣游戏》导演尼尔·乔丹最擅长的风格。

《生人勿进》

一部极具北欧风情的另类吸血鬼影片,极度阴冷却异常干净,凛冽却温情。摒弃了《夜访吸血鬼》式的唯美与煽情,反而在克制中获得不同寻常的吸引力。

《蝙蝠》

在唯美系的吸血鬼影片中,虽说剧情老套,但胜在风格细腻、画面考究。韩国人也能营造出诡谲暗黑的哥特氛围,特别是加进了对康宇一家世俗生活的描述,如玩麻将的情节,以及相铉神父身份的设置,让相铉在神性、世俗性、情欲、兽性之间煎熬,使得相铉这一角色更为丰满。

《唯爱永生》

对于某些导演来说,不管拍任何题材,拍出来的都是他自己独有的风格,譬如独立电影“神棍”贾木许。依旧的个人标签式的疏离冷漠、漂泊流浪,混搭上冷幽默、摇滚、文艺,成就了贾木许式的又颓废、迷幻又销魂、浪漫的吸血鬼影片。

第五类:鬼怪

排除西方的邪灵,专指中国以及日韩的鬼怪电影,由以怨气太重、冤魂不散的女鬼形象为主,背后多含有因果报应的思想。由于从小怕鬼,迄今为止,最不敢看的(看后三日仍旧睡不着觉的)是此类恐怖片。

《画皮》

童年的噩梦,小时候在广场露天电影院看的1966年的版本。后来翻看那种小本的黑白连环画,仍记得毛茸茸似大猩猩的厉鬼画面。后来翻拍的版本都改走奇幻路线了,一点也不恐怖。

现在的《画皮》,我就呵呵。

《山村老尸》

当属迄今为止,华语电影界最恐怖的鬼怪电影。遥想当年,有多少人被吓尿过啊。在投影厅,伴随着众人一惊一乍的声音,实在过瘾。

《午夜凶铃》

当那个叫贞子的女鬼最终从电视机里爬出来,一步一步,蠕动着,披散着头发,一步一步爬向银幕外的观众之时,前面积压的恐怖情绪到达顶点。

第六类:巫术

早在1921年,一位名叫克里斯滕森的瑞典人就拍出了一部名为《历代的巫术》的影片,用纪录片的手法为我们复现了有关巫术的影像资料。此后,降头术、伏都巫术、异端巫术都被搬上了荧幕。

《降头》

降头是流传在东南亚一带的民间巫术的总称。降头术依照施法介质、法术功能、施法名目等可区分为降头黑法与降头白法。1975年何梦华导演的《降头》就是一部关于此术的恐怖片,女主角因爱求助于此术。

《恶魔的艺术2:邪降》

由于第一部的成功,此片在展映时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据说当时影院里就有不少观众吓得夺路而逃。片中一再出现生吃人肉、开水烫人、抠挖眼珠等惨虐场景,降头术的范畴也比第一部得到了拓展,详尽展示了高棉降头、掸国降头、暹罗降头等不同的降头术。

《不信地狱》

一部讲述被神灵附体的少女所发生的血色恐怖影片,是韩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邪教与韩国传统民间巫术为题材的恐怖片。

《万能钥匙》

一栋神秘大宅,摆满了用以施伏都巫术的所有必须工具:血、头发、符咒和其它一些奇怪的物件……斑驳的树阴、阴暗的池塘、杂草丛生的花园、剥落的油漆、门吱呀吱呀的移动声和突至的雷雨,在风格化的剪切之下,带给我们神秘至极的伏都巫术的惊鸿一瞥。

第七类:邪灵

此处多指西方的邪灵,是魔鬼的化身,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此类恐怖片中,邪灵通常在各种阴森大宅出没,从一开始惊吓人类到依附于人体,若不驱赶(通常是神父或是驱魔师扮演驱除邪灵的角色),最终会吞噬人体。

《驱魔人》

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的这部恐怖片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在于它基于真实事件的严肃的改编心态,而在于它对宗教与信仰的冲击。片中被邪灵附体的小女孩一系列亵渎神灵行为,以及头部反转180°的镜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着魔》

如果说安娜迷恋的是魔鬼(被魔鬼附身的安娜,从排斥到决绝的献身),我们则迷恋的是安娜的扮演者阿佳妮。片中阿佳妮歇斯底里接近癫狂的表演,在我看来是阿佳妮最接近完美的演绎。美到极致,也是种邪恶。

《康斯坦丁》

宗教味很浓的驱魔电影。变肥之前的基努·李维斯扮演的驱魔人在片中各种帅爆的抽烟镜头,反倒成了影片最大的看点。

《堕入地狱》

在众多驱魔电影中,山姆·雷米编导的这部风格独树一帜,走的是恶心人的道路,蛆、苍蝇呕吐粘稠物、眼珠、泥浆……很B级很cult。

《招魂》

最受期待的好莱坞恐怖片,各种恶灵乱入,加上詹姆斯·温别具匠心的镜头语言,营造出极具悬念又张力十足的恐怖效果。看完影片,满脑都是恐怖场景,整晚都睡不着。

第八类:变态精神病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曾在《幻想的瘟疫》一书中这样定义神经质患者的行为准则:那另一方拿走了我的快感,我至少也要取回一部分。无论是僵尸、吸血鬼、鬼怪,通常都是人类幻想中的,而人格分裂、精神病患则是现实中的的确确会威胁到人身安全的另一类恐怖来源。

《惊魂记》

悬念型恐怖片典范。最紧张的不是那些恶心的死法,而是在人死之前酝酿的气氛。据说此片开创了人格分裂电影的先河,片中的“浴室杀人”场面已成影史上的经典画面,共历时48秒,由78个快速切换的镜头组成。尽管连一个刀刺入人体的血腥画面都没有,但其恐怖效果却因蒙太奇、场面调度、节奏、灯光及音响手法的综合运用,而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界。太经典。

《闪灵》

对于这部伟大的恐怖电影以及关于这部电影的各种解读,我只能说,我们看到的远不止我们看到的。“《闪灵》就是越看越令人感到可怕,《闪灵》给现代恐怖片一个新定义。”(香港《电影双周刊》)

《致命弯道》

片中那几个吓坏小孩的无比恶心又无比变态的“恶魔三兄弟”,据说是由于近亲繁殖所致。任何恐怖片都有一群(三五个)蠢到家、傻兮兮的年轻人(当然,只有年轻人才是恐怖片的消费主力,不可能是别的什么人),因为某种原因,他们成了变态恶魔、杀人狂魔刀板上任意宰割的对象。

《小岛惊魂》

悬疑类恐怖片的最大魅力在于悬念揭穿前的种种反转,而反转的立足点便是复杂的人性,以及由此“滋生”的双重人格乃至多重人格。我们最不敢面对的正是自己,怕影子的人往往是被自己吓死的。是人,是鬼,已经不重要。

《蔷花,红莲》

鬼怪表象下的精神分裂。影片的谜底在最后一刻揭露,一切皆由精神分裂的少女秀薇导演而出。精致唯美的画面加上精心构置的悬念,让影片跻身世界50大恐怖电影,同时被评为韩国27年来(1980-2007)“第一恐怖片”。

《人体蜈蚣》

将人体首尾相连,制造“人体蜈蚣”,还有什么比这更离奇、更变态。第二部比第一部更让人恶心想吐的是,主人公由妄图做医学实验的变态医生海特换成了矮胖丑陋,比癞蛤蟆更龌龊的车库保安马丁。作为海特医生的忠实拥趸,马丁效仿海特进行更为变态、极致的“人体蜈蚣”实验。

第九类:动物

这一类的恐怖片除了最常选用的食人鲨鱼、蟒蛇、鳄鱼之类的凶禽猛兽,还往往将那些身边常见看似温顺、弱小的动物作为题材,通常融合了灾难、科幻、冒险片的元素。

《群鸟》

最大的恐惧恰恰是恐惧本身,草木皆兵,无处遁逃。通过日常最寻常的鸟类袭击人类影像,希区柯克表达了人类无处不在的焦虑与恐惧心理。

《大白鲨》

那一年,斯皮尔伯格29岁。影片的经典之处不在于那个几乎要冲出银幕的巨型食人鲨鱼,而是领先于时代,几乎可以说孕育出了后来的《侏罗纪公园》的电影特效。

第十类:异形

无论是变异人,还是变异生物,这类恐怖片的看点在于极富想象力的化妆造型。

《异形》

从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拍摄的第一部《异形》,到之后分别由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大卫·芬奇以及让-皮埃尔·热内接档的《异形》2、3、4,这个系列的影片已在全球拥有众多粉丝,并成为最为成功的系列电影之一。

《撕裂人》

绝对是这个类型中最恶心的影片,没有之一(或许是因为太过恶心,导致在豆瓣评分偏低)。男主人公肚子里长出的两条章鱼爪子,像鼻涕虫一样的怪物爬进人的喉咙,从被暴头的人脑袋里爬出来……看《铁线虫》我已经恶心到不行,看这部绝对需要你更强的抗恶心能力。

《变蝇人》

器官脱落、肢体崩裂、腐蚀流脓……与其说恐怖,不如说恶心。算得上“怪咖”的大卫·柯南伯格编导的B级恐怖片,化妆很赞,获得第59届奥斯卡最佳化妆奖。

《汉江怪物》

对于这部当年打破韩国电影史上票房记录的灾难恐怖片,你可以从中看到小人物的黑色幽默,看到充满底层关怀的温情,看到美军殖民的抗议,唯独看不到恐怖。

第十一类:邪童

那些拥有天使般面孔的儿童恐怕是最不会跟恐怖挂钩的,但为了追求“反差效果”的电影创作者们,却不惜以小孩作为恐怖片恐惧与罪恶的来源。

《坏种》

千万不要被小孩的“可爱”欺骗。要知道,可爱有时候也是种伪装。影片通过对“根植”于小女孩身上的“恶”的揭示,表达了“人性本恶”的观念。

《魔童村》

上个世界60年代的黑白cult电影,隐射意义大于恐怖意义。片中那一群头顶白发、眼睛发亮酷似外星来客的小孩,千万不要让他们盯上你。

《咒怨》

一看到海报上那个面无表情有着幽蓝面孔的小孩头像,就让我毛骨悚然。

《约书亚》

一切恐怖事件的源头不过源于一个小孩的嫉妒。由于妹妹的出生,那个叫约书亚的小孩为了重新夺回本属于自己的来自父母的偏爱,逐渐变的冷漠、阴暗,最终差点毁掉整个家庭。

《孤堡惊情》

这是一部让人心碎的恐怖片,没有什么比一个孤独的小孩更让人心有戚戚。灵媒师说:“恐怖的事件发生时,会有一些痕迹留在那里,就像是回声,乞求着关爱来解救他们。”

第十二类:复仇女

有色情、有暴力,在通常由男性视角主导的银幕,这类影片通常带有强烈的女权主义的色彩。以拍摄《下女》、《虫女》等“复仇女”形象着称的韩国着名金绮泳的总结十分精辟,“男人是废物,女人是怪物,怪物干掉废物。”

《魔女嘉莉》

影片根据斯蒂芬·金同名经典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位青春期叛逆的离群少女利用超能力复仇的故事。茜茜·斯派塞克出演的复仇少女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

影片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一个女人倘若不被逼到极点,她绝不会拿起她手中的“屠刀”大开杀戒。影片以平静、克制、朴素的手法完美诠释了逆来顺受的农村女人金福南一步步迈向大屠杀的全过程。

第十三类:真实事件改编

此类恐怖片多改编自臭名昭着、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事件,通常在开拍之前就能引发广泛关注。这类影片在揭露人性,以及社会黑暗面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由于是基于真实事件,在观赏时的恐惧会更强烈。

《德州电锯杀人狂》

看过的是2013年推出的3D版以及2006年拍摄的前传。影片依据发生在威斯康星州的平原镇上的连环杀人案改编,你永远也无法知道那个挥舞着电锯将人当猪肉一样随意切割的“平原镇屠夫”会在何时出现。

《吸血女伯爵》

本片根据中世纪匈牙利臭名昭着的“吸血女伯爵”伊丽莎白·巴瑟(Elizabeth Bathory)的故事改编而成。据悉,伯爵夫人和侍女使用多种方式将引诱到城堡中的少女折磨致死。而更变态的是,这位女伯爵用保持青春长驻的秘籍居然是拿少女们的鲜血沐浴(天生反社会型人格?)。

《太平间闹鬼事件》

狮门公司推出的这部恐怖片根据1987年轰动全美的康涅狄格州闹鬼事件改编而成,情节方面主要参考了Discovery频道拍摄的纪录片《康涅狄格州闹鬼事件》。直到现在,这个位于康涅狄格州的“鬼屋”,每天依旧有许多好事者前去探访……

《冰冷热带鱼》

最近开始补看日本“新异端”导演园子温的电影,看过的三部中(另两部是《恋之罪》、《恐怖爆发》)最爱这一部。该片曾因过于暴力而被划入十八禁,取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震惊日本的“崎玉爱犬家连续杀人事件”。影片最让人惊骇的是夫妻俩将尸体一片片肢解的场面。园子温坦言,他想展现的是“彻底没救的一家”,不想在片中留下一丝希望。

第十四类:学校恐怖事件

相信大家都有过在大学时代深夜卧谈(或卧听)鬼故事的经历。那些广为流传的“100下”、“背靠背”之类的发生在学校的恐怖故事虽短小,却足够吓人。近年来兴起的多部以学校为背景的恐怖片中,由以韩国拍摄的最成气候。

《老师不是人》

KT的“闺蜜”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早期拍摄的阵容最强大的B级青春恐怖片(片中当年还是刺青头的小演员,后来几乎都成了“腕”),片中那个外星母体的设置很经典啊。

《女高怪谈》

1998年,《女高怪谈》的推出打破十年之久的空白期,宣告韩国本土恐怖电影的复活。影片推出后,在韩国大获成功,后相继推出了四部续作,影响颇为深远。有人甚至将韩国恐怖片分为《女高怪谈》前和《女高怪谈》后。

这是我看过的最温暖的罪案剧

罪案剧永远不缺观众。但要留得住姓名,靠扑朔迷离的案情,或者花式杀人的凶手,底子到底是单薄了一些。罪案剧的精华,远不止“罪”和“案”。

比如最近的《时空来电》。

案件精彩是它的皮,撑起这张皮相的,始终是混杂于故事与人物里的人心人性。“人为什么犯罪”是它认真在探讨的母题。

主线的设定是,一部手机连通90年代和2018年两个时空的两位警察,90年代警察叫曹征,热血、老练,2018年这位是新手,叫顾明哲,他们联手破案。

新老搭档之间,还有一个交集在女警何君。何君年轻时,是曹征的徒弟,到中年,又成了顾明哲的师父。严格来说,《时空来电》是这支三人组跨时空破获悬案。

要让观众相信这样的艺术真实,首先细节的设置必须接地气。电视剧是细节的艺术,哪怕是一件小道具,一旦让观众出戏了整个故事都败了。

比如剧中涉及90年代的部分,恍惚间,仿佛在看年代剧。随身听、老款警服、房间装潢,乃至斥巨资购买的摩托罗拉手机,复古画风扑面而来。

背景城市也选得妙,选在重庆。重庆的魔幻、立体、雾气缭绕,有着与生俱来的故事感。说重庆长着一张电影脸,说得太好了。

于是当镜头推移,非常独特的洞子火锅、街头麻将、长江索道等一一呈现,几个镜头下来,细节的铺排,把那种热气腾腾的生活描摹得细致入微。令人相信,曹征和何君就是那个时空里的人,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在这个故事里走一遭。

还有剧情紧密结合城市特色,也令人眼前一亮。比如,把凶手的抛尸地选在了长江索道。或者,曹征每天乘坐索道上班,与成千上万的陌生人在这里匆匆交汇又擦肩而过。

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与偶发性的案件,在这里汇成了一个戏剧真实的焦点。

当这副画卷,在一座观众熟悉又极具自我风格的城市中展开,案情的复杂迷离,氛围的悬疑诡异,人性的暗涌与挣扎,故事的厚重与深刻,也得到了一次整体升级。所以《时空来电》是面子、里子的相互成就。

而里子部分,是国产罪案剧里少有的,对涉案各方关系,一种更具体更深层次也更全面的塑造和呈现。比如凶手这个角色,绝不是一味地把力气用在他如何变态如何作案来博眼球——他为什么变态,为什么作案,才是案件的核心。

浅滩连环杀人案,凶手属于报复型作案,自己没过痛快,就要把这种不痛快发泄在无辜人的身上。案件横跨15年,被害人数多达7人。作案方式都是,击晕独自回家的女性,反手捆绑,装在黑色塑料袋里,丢弃江中使其窒息。

凶手张斌是有值得同情的童年。爸爸长期在外务工,继母虐待他,虐待方式是摁住他的头往水盆里闷——让女性溺亡,正是他对这份童年阴影的模仿和报复。

但在成长过程中,张斌不是没有被世界温柔对待过。爸爸发现儿子被虐后,立即离婚,带他离开那个家。邻居阿姨也多次对他伸出援手,给他饭吃,制止继母。

这些善意的信号,张斌似乎从没接收过。他的视角里只留下了恨意和暴戾。那么,是不是所有有过不幸遭遇的人,长大了,就要把自己的不幸套在无辜者身上呢?真这样的话,社会全乱套了。

张斌觉得是继母害了他,归根到底,还是他主动屏蔽掉了外界的阳光,主动选择坐在黑洞里走不出来。最后又装受害者叩问,为什么黑洞不肯放过他。这是怎样自私伪善的人!

案件的经典还在一个人,爸爸。

开始是爸爸失职,没有照顾好幼小的儿子。之后,在发现儿子是凶手后,非但没有一句问责,还默默替他清理现场。知道警察怀疑儿子,又模仿儿子犯案,顶替他成为连环杀人犯。

爸爸对儿子怀有愧疚,但他对愧疚的补偿,牺牲太大了,既自我牺牲,也无情地去牺牲了别人。最后反倒是他的魔鬼儿子活得尚好。请问,这是什么畸形的父爱!

也是畸形的原生家庭才养得出一个畸形的杀人狂魔啊!

也有凶手属于典型的反社会人格,比如小女孩被拐致死案。凶手不起眼,独居,平时话少很老实,但在作案时,被压抑的兽性和残暴会得到完全释放,从而达到心理满足。

他对作案是有成就感的。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他故意让何君发现他,当面挑衅她。在审讯中,也是笃定警方找不到作案工具,表现极其嚣张狂妄。

这种罪犯,对生命毫无尊重,对规则完全无视,甚至挑战规则对他而言是一场趣味游戏。

说到底,不同的凶手行凶,目的是相同的——满足私欲。为了个人的扭曲的欲望,他们随随便便毁掉的是什么呢?这就涉及了每起案件都会出现的一个身份,受害者家属。

也是小女孩被拐致死案,整整历经15年,小女孩母亲不知道女儿的下落,日复一日贴寻人启事。她的15年便在暗无天日的地狱里度过。唯一还能使她呼吸的,是“可能找到女儿”的那点点希望。

最后,她终于找到了女儿——陈列在停尸房的一堆白骨。本应该健康长大的小女孩,相隔15年,化作白骨来与母亲相见。母亲连女儿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那么,按照“睚眦必报”的杀人犯逻辑,受过这等刺激的母亲,就该去拐走别人的小孩然后杀掉吗?

善良美好的人,经历过怎样的摧残,内心的善良美好不会被摧残。而坏人之所以成为坏人,是他的善良美好原本就很薄弱,甚至没有。不是别人损坏他,是他自己就坏掉了。

反之看这位母亲,结案后,她去感谢已经患精神病、曾试图救女儿的恩人。她仍然对世界有爱,并相信爱。这是善与恶最本质的区别。

有人失去的是亲人,有人失去的,可能是一辈子才能遇见一次的真爱。

曹征与机械厂会计静雅互生情愫。但还没来得及告白,还没开始一场正式的约会,静雅被杀了,成为一具尸体,出现在曹征经手的案件中。

见惯了凶杀,感受过恶意,但当有一天,是心爱的人被卷入其中的时候,多勇猛厉害的神探都难以承受。曹征在江边找到静雅尸体的这一幕,太凄惨了。

有个细节处理得很动人。曹征苦于没有证据,只能眼睁睁看着凶手在医院舒舒服服养病。他受不了了,在跟顾明哲通话的时候,闪过一丝冲动。他已经捏死了枪。最后被顾明哲劝住。

警察这个身份,在剧中也在作为人的一种存在,而非生硬的破案者而已。像曹征,会因为与受害人的关系,在刑侦过程中出现几秒钟的情绪失控。会因为“我是个警察却都没能保护好她”而痛苦加倍。

也像年轻的顾明哲和何君,在凶手被缉拿归案的一刻,心情未必是放松或者大呼过瘾。他们也是痛苦的,一个人躲在角落叹气,掉眼泪。

警察是为我们坚守光明,为受害人家属重见光明的人。但你想过吗,他们在做着光明守护者的同时,也不得不直面世界的残酷和人性的至暗。

见识人间疾苦,这是警察长年累月在做的一件事。

曹征、顾明哲、何君,能使他们经受住捶打的,无疑是身为警察的正义,和为受害人还以公道、为他们的家人在煎熬中稍微好过一点的决心。

世界不可能完美。小女孩走在回家路上,她没做错什么,却没能再见母亲。宋博女儿等爸爸来接她,没等到爸爸,却等来了魔鬼。还有那么多夜归的女性,她们是别人的女儿、妻子、妈妈,最终都与家人阴阳相隔。

这样不完美的世界,好在因为有了警察的正义与责任,它仍然充满着希望,存在着公平。这种希望与公平,就像小女孩被拐案那样,凶手得意于山洪冲走了证据,没曾想,证据只是被冲走,终不能消失。如同犯罪,犯下的罪,终不能当做没犯过。

曾读到过这么一段话,解读警察为什么不惜代价、耗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也要揪出案件的真相:

“不是为了设身处地地同情、乃至于原谅他们,不是为了给罪行以开脱的理由,不是为了跪服于所谓人性的复杂,不是为了反思社会矛盾,更不是为了把自己也异化成怪物——我们只是在给自己、给仍然对这个世界抱有期望的人,寻找一个公正的交代。”

《时空来电》便是在给出这种公正的交代。

小厂商做自走棋还有机会吗?这款TapTap 9.6分的游戏决定来蹭蹭热点

一款想让玩家随时都能停下来的单机自走棋。

文/迪亚菠萝包

回顾2019年上半年,自走棋当属业内竞争最激烈的玩法品类。

3月网易《逆水寒》上线豪侠战棋模式,4月除了电魂《梦塔防》、英雄互娱《战争艺术:赤潮》、巨鸟多多《多多自走棋》之外,网易《决战!平安京》也上线了平安京麻将棋模式,5月网龙《英魂之刃口袋版》上线英魂自走棋模式,6月V社、拳头也参与进来,各自上线了《刀塔霸业》和云顶之弈模式,腾讯拿下《多多自走棋》合作发行权的同时,还在海外上线了《Chess Rush》......

从商业角度考量,当一个新玩法获得大量玩家关注时,做一款类似玩法的游戏去争夺新玩法的玩家红利可以理解,但当前各类自走棋差异点集中于美术风格和背景设定,玩法同质化严重,缺乏质的创新;自走棋实时PvP对战的特性要求玩家全神贯注投入游戏,平均30-40分钟的单局耗时显得不够友好,特别是对于手游而言。

不过,葡萄君注意到,也有一些产品尝试通过玩法融合实现差异化,并通过单机PvE的形式解决PvP自走棋单局耗时长,玩家无法暂离的问题,比如在TapTap上有近3万条评价,评分高达9.6的《召唤与合成》最近推出的召合战棋新模式。这个新模式此前在内部测试时受到玩家热捧,甚至有玩家在群里抱怨,为了玩游戏一度忘记洗澡......

截图来自《召唤与合成》玩家群

和此前所有的自走棋都不一样,召合战棋是一款PvE自走棋,其中还融入了《召唤与合成》独特的沙盘消除玩法,单局时长明显缩短,玩家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随时暂离。葡萄君不久前试玩了这个新模式,发现它有种不同于PvP自走棋的乐趣。

简化版PVE自走棋

从玩法整体流程上看,召合战棋将卡牌的爬塔玩法和自走棋玩法融合在一起,爬塔层数继承了自走棋的天梯段位设定,玩家长期目标是争取通过更多层关卡,获取更高的天梯榜单排名。

召合战棋玩法的核心规则和《刀塔自走棋》很像:游戏每个关卡被划分为若干个回合,玩家初始拥有有100点血量和少量金钱,需要根据关卡特点,搭配最合适的家族(即棋子)阵容与关卡怪物进行对抗,期间通过升星和升人口,增强整体阵容的战斗力。如果当所有回合结束时,玩家血量没有被扣减为0,即可通过当前关卡。

家族(即棋子)的商店界面似曾相识,家族的刷新几率和稀有度成反比,经济系统大体延续了《刀塔自走棋》的工资 利息发放规则,连胜会有额外的金钱奖励。

在这些相似的规则之外,召合战棋对于自走棋玩法进行了大量简化调整。

相较《刀塔自走棋》两个维度,每个维度七八个类型的羁绊组合而言,召合战棋的羁绊设定可以称得上简单粗暴,所有家族被分为三类,肉盾、战士和射手,特定数量的同类家族组合在一起,就可以激活相应的羁绊效果。

家族的升星合成策略和《刀塔自走棋》的三合一稍有不同,家族共分为四个星级,升星所需的低星英雄数量为当前星级数 1。游戏删除了等待栏,当玩家在商店购买相同的家族以后,会自动转化为场上家族的能量条,蓄满就能升星。

召合战棋不需要玩家手动排兵布阵,战斗场景为横版地图,肉盾和战士站在前排,射手位于后排。

此外,游戏在屏幕最上方的区域明确显示了玩家搭配阵容和关卡怪物阵容的战力数值,这样一来玩家能够在搭配阵容的过程中提前把握战斗的结果。(不过葡萄君也体验过以低战力战胜高战力的情况)

简化玩法的用意应该是为了降低玩家的上手门槛,但在葡萄君看来,羁绊组合的多样性和阵容排布的灵活性是两个构成自走棋游戏策略深度的关键设计,而等待栏 人口上限的组合设计则通过限制玩家棋子的总体数量,迫使玩家在有限的决策时间内决定棋子升星的先后顺序,从而确定优先搜索和保留哪些棋子。

因此,尽管召合战棋对于不熟悉自走棋玩法的新手玩家更为友好,但在某些维度也削弱自走棋玩法的策略深度。为了弥补玩法简化带来的策略深度不足,召合战棋引入了两个额外的玩法机制来丰富阵容组合的变化。

第一,游戏在羁绊组合之外新增了组合技,具体表现形式是当特定家族组合在一起会为阵容提供额外的增益Buff,每个关卡中的组合技buff各不相同,所要求的家族也有明显差异。

由于增益buff能显著提升阵容的战斗力,玩家在搭配阵容时通常会优先选择激活组合技,在组合技阵容基础上,根据buff效果和羁绊选择合适的家族进一步增强站立,从而使得不同关卡中的玩家阵容更为多元化。

从玩家引导层面考量,由于召合战棋的羁绊系统过于简单,如果没有其他限定,玩家可选的阵容组合过多,可能会在游戏过程中迷失方向,而组合技相当于一个效果随机、阵容明确的临时羁绊,部分限定了当前关卡的最优解,帮助玩家更好地确立阵容组合。

第二,召合战棋为每个关卡设定了不同的主题效果,为阵容组合和对战结果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有的主题会影响经济系统,比如额外增加利息。

有的主题会直接影响到对战双方的阵容选择和实际战斗力,比如使射手可以全图攻击。

还有些主题会在对战过程中施加额外的干扰因素,使战局结果出现更多随机性,比如在地图中随机出现、将对战双方无差别撞晕的奶牛。

融入沙盘消除玩法

如果仅仅只有上述这些设计,召合战棋充其量只是一个简化版的PVE自走棋,该模式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把《召唤与合成》特有的沙盘消除玩法和自走棋进行了深度融合。

家族(即棋子)在稀有度、星级、羁绊之外,还可以通过消除合成的方式产生形态变化,高级形态下战力会相应提升。

形态变化展示

在每回合的准备阶段中,玩家需要将需要升级形态的三个家族调整至最左侧的消除区域。进入战斗阶段后,选定的三个家族会成为沙盘中的消除元素,在每个回合中,玩家有一次移动沙盘元素的机会,需要通过此次移动尽可能消除更多沙盘元素。

被消除的沙盘元素会转化为家族经验值,在战斗界面的左侧显示。当经验值蓄满以后,家族的形态会自动升级,升级形态以后各方面数值表现都会所有提升。

当玩家实现多消和连消时,还能给地图旁边的能量水晶充能,当充能达到100%后,能量水晶会为玩家的阵容提供特殊的增益效果。

和关卡主题、组合技类似,不同关卡中的能量水晶增益效果不同,而三个机制在不同关卡中的变化和组合,使召合战棋的关卡流程产生了丰富的变化。

为什么要做单机自走棋?

召合网络CEO燃灯表示,最初决定做召合战棋,固然是想“蹭蹭热点”,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做一款能让玩家随时中止游戏,又能保留玩法乐趣的PvE自走棋。

玩PvP自走棋需要玩家在30-40分钟内精神高度集中,哪怕走神接个电话、回复一则玩家问题、给媳妇取瓶饮料、哄一下闺女,都会导致在PvP自走棋中丧失优势输掉,这产生了不小的困扰。

因此,召合战棋做了很多允许玩家暂离的玩法设计,比如游戏进程取消了倒计时,游戏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游戏进度可以随时保存等等。

游戏还做了一些缩短单局游戏时长的设计:沙盘消除的动画效果可以倍速播放,自动战斗环节可以跳过。这样一来,单局游戏时长缩短到了十多分钟,玩家可以非常从容地全盘把握游戏进程。

同时,燃灯还表示,《召唤与合成》还想通过引入召合战棋新玩法,和主线玩法相互补充,作为玩家成长验证的另一条线,缓解玩家由于主线玩法单一产生的长线重复枯燥感。

事实上,葡萄君在体验时也发现,召合战棋对老玩家的维系作用远大于拉新,因为该玩法模式引入了主线养成玩法中的怪物家族等级和进阶,换句话说,这款单机自走棋要求玩家在场外对棋子进行数值养成。怪物家族的初始数值会显著地影响关卡前几个回合的胜率,不过玩家可以用策略弥补战力缺陷,最终实现通关。

游戏主线玩法中家族的升级和进阶页面

不过,引入数值养成并不意味着召唤战棋对新手不友好,为了避免因为缺乏数值导致玩家长期卡关,一旦玩家通关失败,当前关卡强度会被自动削弱,系统还会赠送玩家若干免费刷新券,减低玩家后续重复挑战时的关卡难度。

初次失败,关卡难度降低7%(上限为25%)

刷新券在商店搜怪兽家族的时候会优先消耗,相当于为玩家提供了经济补助

除此之外,召合战棋还为玩家提供了全局的沙漏增益buff,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升玩家的战力强度,弥补数值养成的不足。

燃灯还表示,为了避免玩家之间拉开过大的榜单差距,召合战棋会按照玩家最初进入游戏的时间,进行玩家分池,这样一来,玩家只会和差不多同一时间段进入游戏的玩家竞争榜单排名。(由于进入游戏的时间差不多,玩家的数值养成进度相近,因此实力相近)

结语

在葡萄君看来,自走棋玩法的核心要素大体由玩家两两随机匹配对战,基于公共卡池、玩家人口和随机性的抽卡策略,多维度的羁绊设计,阵型、装备等辅助玩法机制组成。

召合战棋为了解决PvP自走棋单局游戏耗时长,玩家游戏过程中必须精神高度集中的问题,舍弃了玩家匹配对战的机制,转而采用了进度可控的单机PvE玩法,仅仅保留了自走棋的部分抽卡策略和羁绊设计原理,同时加入沙盘消除玩法,引入了卡牌的养成数值,构建出一套和《刀塔自走棋》相似而不同的单机自走棋玩法。

现在大部分自走棋的玩法模式大体都是基于游戏原先设定,“搬运”《刀塔自走棋》大部分玩法规则,作为一个独立的玩法系统加入游戏。这种简单的“搬运”很容易导致自走棋玩法和原有玩法之间产生明显的割裂感,更好的办法是将自走棋玩法的核心要素提炼出来,用于解决其他玩法中相似的玩家诉求。

事实上,在近两年游戏厂商追逐热门玩法的竞争中,如果做一款玩法相似的新产品或新模式,难免会陷入同质化竞争的零和怪圈,实力雄厚大厂的产品往往能笑到最后,中小团队的产品很难取得预想的突破。

因此,对于中小团队而言,想要争取热门玩法的玩家红利,在简单跟风很难实现突破的当下,将热门玩法和现有玩法的核心要素融合,尝试弯道超车也许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Q1全球手游收入220亿美元,中美日下载量/MAU排名

据AppAnnie发布的2021Q1手游报告显示,人们在2020年疫情爆发期间养成的游戏消费习惯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后疫情时代延续了下来。

比如2021Q1期间,全球iOS与Google Play应用消费额达到了320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40%,从而创下了历史记录。手游收入达到220亿美元,其中,iOS手游收入130亿美元、同比增长30%;Google Play手游收入同比增长35%至90亿美元。

手游下载量增幅较小,2021第一季度期间,玩家每周平均下载量10亿次,比2020年增长15%,但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35%,意味着用户安装量增长速度仍超过疫情之前。

在总收入方面,在未统计第三方安卓商店的情况下,国产手游5款进入全球收入榜Top 10,分别是来自米哈游的《原神》,腾讯的《王者荣耀》、《PUBG MOBILE》与《和平精英》,以及莉莉丝的《万国觉醒》。下载榜方面,超休闲游戏仍是安装量最大的来源,比如ironSource旗下工作室Supersonic Studios的生存题材超休闲游戏《Join Clash 3D》成功超过了霸榜已久的《Among Us》。

以下是GameLook带来的完整报告解读(数据图来自AppAnnie):

2021Q1全球榜单:国产手游垄断收入榜Top 10半数席位

如果从排名变化来看,全球手游收入榜单固化现象仍然存在。除了米哈游研发的《原神》之外,一季度全球手游收入Top 10其余9款产品发布时间都超过了2年,甚至不乏《金币大师》这样接近10年的老炮。

虽然畅销榜首被《Roblox》游戏夺走,但从游戏发行商所属区域来看,国内同行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排名第二的《原神》、第五的《王者荣耀》、第六的《PUBG MOBILE》、第九的《万国觉醒》和第十名《和平精英》,都出自中国厂商之手。

2021Q1全球手游收入榜前十名

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精品游戏对国产手游突围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无论是米哈游斥资1亿美元打造的《原神》,莉莉丝先后在多国国家和地区成为爆款的《万国觉醒》,还是腾讯旗下的三大王牌产品,都能够看到成为品类头部产品带来的巨大收益。

2021Q1全球手游收入榜前十名:《Roblox》、《原神》、《金币大师》、《Pokemon Go》、《王者荣耀》、《PUBG MOBILE》、《糖果传奇》、《梦幻家园》、《万国觉醒》与《和平精英》。

2021Q1全球手游下载榜Top 10

除了《Join Clash 3D》之外,下载榜仍有不少值得注意的超休闲游戏产品。比如第三名SayGames发布的益智游戏《DOP 2:Delete One Part》名次上涨了308位,其玩法是让玩家滑动图片查看隐藏内容,并随着玩家等级提升而增加难度。

由澳大利亚团队Enter Crikey研发、Crazy Labs发行的DIY手机壳游戏《Phone Case DIY》增长幅度更高,环比上升了1000个名次以上。另外,Born2Play发行的《Stacky Dash》排名也增长了接近500个名次。

2021Q1全球手游下载榜Top 10:《Join Clash 3D》、《Among Us》、《DOP2》、《Phone Case DIY》、《Free Fire》、《Water Sort Puzzle》、《地铁跑酷》、《Stacky Dash》、《Sushi Roll 3D》和《Project Makeover》。

2021Q1全球手游MAU排行榜

与收入榜一样,2021Q1全球手游MAU变化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榜单并不包括中国区安卓用户数据。

2021Q1全球手游月活用户Top 10:《Among Us》、《糖果传奇》、《PUBG MOBILE》、《Roblox》、《Free Fire》、《CODM》、《我的世界口袋版》、《Ludo King》、《Pokemon Go》以及《地铁跑酷》。

2021Q1手游下载量、收入与MAU突破榜单

尽管收入榜与MAU榜单变动较小,但第一季度仍有不少游戏脱颖而出。在App Annie发布的2021Q1手游突破榜单中,漫画改编产品《赛马娘》成功突围,以1.3亿美元的首月收入拿下增幅榜冠军,甚至超过了《原神》同期在海外的收入。

月活用户方面,Magic Traven旗下的《Project Makeover》成为休闲游戏当中的爆款,通过将连线消除玩法与时尚、化妆和家居装饰主题相结合带来了更高的内容深度,提升了玩家参与度和留存。

中美日韩2021Q1榜单:国产手游占收入榜Top 10一半位置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中国区未统计第三方安卓商店数据,因此Q1数据仅列出了下载榜和收入榜。

收入榜上,增幅较快的是来自腾讯的《穿越火线》手游,环比上季度提升18个名次拿到第九名。其余位置变化不大,前五名几乎还是上季度的产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腾讯网易两大巨头之外,灵犀互娱、米哈游以及莉莉丝都凭借高质量产品进入了榜单高位。

2021Q1中国区手游收入榜前十名:《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梦幻西游》、《三国志·战略版》、《天涯明月刀》、《原神》、《万国觉醒》、《大话西游》、《穿越火线》和《阴阳师》。

下载榜方面,国内超休闲游戏在榜单的统治力远不如海外市场,仅有《贪吃蛇大作战》和《翡翠大师》两款产品入榜。

美国榜单比较值得注意的是,Magic Traven发行的休闲手游《Project Makeover》不仅拿到了免费榜首,还在收入方面取得了突破,环比提升55个名次至第9名,也是2021Q1美国收入榜增幅最高的产品。下载榜方面,除了《Project Makeover》之外,榜单增幅较高的大多数是超休闲游戏,比如《High Heels》、《Giant Rush》、《Sushi Roll 3D》、《Blob Runner 3D》、《Oh God》以及《Stacky Dash》等,King新作《古惑狼快跑》是唯一一个新产品。

2021Q1美国手游收入榜前十名:《Roblox》、《糖果传奇》、《Pokemon Go》、《金币大师》、《梦幻家园》、《Free Fire》、《原神》、《State of Survival》、《Project Makeover》和《梦幻花园》。

MAU方面或许会令不少人惊讶。除了常见的大作产品之外,还有《Wordscapes》和《New Words With Friends》两款字谜游戏入围,美国用户对字谜游戏的热衷可见一斑。另外,放置玩法的超休闲游戏《BitLife》尽管已经跌出免费榜前十名很久,但迄今仍在MAU榜单Top 10以内。

日本市场则出现了多款新游戏,除了上述提到的《赛马娘》之外,《尼尔》改编手游也成功进入了日本2021Q1下载榜前十名,另外两款入榜新游戏分别是悠星网络的《蓝色档案》和《迪士尼音乐巡游》。

值得关注的是,超休闲游戏在日本免费榜的数量越来越多,前十名已经有4个位置被该品类占据。

不过,与美国市场类似的是,除了《赛马娘》首发进入收入榜Top 5之外和MAU前十名之外,2021Q1日本手游收入榜单和MAU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收入榜前十名分别是:《FGO》、《怪物弹珠》、《职业棒球》、《智龙迷城》、《赛马娘》、《荒野行动》、《原神》、《Pokemon Go》、《龙珠Z激斗》和《勇者斗恶龙Walk》。

与中美日市场不同的是,韩国手游榜单在第一季度迎来了大量新作,同时进入畅销榜、收入榜和月活用户榜的《姜饼人王国》、进入下载与收入前十名的《Gran Saga》等表现都非常亮眼。此外,在免费榜前十名当中,除了《Among Us》和《Stacky Dash》之外,其余8个位置都被新游戏占据。

不过,除了上述两款产品之外,韩国畅销榜仍然变化不大,2021Q1韩国手游收入榜Top 10依次为:《天堂M》、《天堂2M》、《七骑士2》、《Crasher:Origin》、《姜饼人王国》、《Gran Saga》、《原神》、《万国觉醒》、《V4》和《风之王国:莲》。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手游MAU榜单与收入和下载榜的重合度较低,比如前三名当中,只有《Among Us》出现在下载榜,冠亚军《Roblox》和《跑跑卡丁车》手游均未出现在其他两个榜单的Top 10。

2021Q1中美日韩市场增长榜单:Project Makeover出海增长迅速

下载量增长方面,超休闲游戏占据了中国榜单前十名4个位置,其中《翡翠大师》和《High Heels》还进入了前五名。不过,大作游戏仍然表现强势,前五名其余三个位置都被腾讯垄断,分别是《使命召唤手游》、《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

2021Q1中国区收入增速前十名分别是:《和平精英》、《天谕》、《一念逍遥》、《使命召唤手游》、《穿越火线》、《荣耀大天使》、《梦幻西游》、《天地劫》、《欢乐斗地主》和《QQ飞车》。

在美国市场,超休闲游戏仍占增幅榜绝对统治地位,除了《古惑狼快跑》、《英雄联盟手游》和《Project Makeover》之外,下载榜前十名有7个是超休闲游戏,MAU排行榜则全部被超休闲游戏垄断。不过,可喜的是,国产手游在美国市场的收入提升较快,增幅榜前十名有一半都是国产手游。

2021Q1美国手游收入增幅Top 10依次是:《Roblox》、《Project Makeover》、《王国纪元》、《Top War》、《糖果传奇》、《Free Fire》、《State of Survival》、《突袭:暗影传说》、《Puzzles & Survival》和《PUBG MOBILE》。

《赛马娘》是日本市场毫无疑问的最大赢家,无论是下载量、收入还是活跃用户量增幅都稳居冠军位。不过,国产手游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蓝色档案》进入了收入增幅榜前十名,而《Project Makeover》还进入了MAU榜单Top 10。

2021Q1日本手游收入增幅最高的10款产品:《赛马娘》、《龙珠Z激斗》、《公主链接ReDive》、《尼尔》、《蓝色档案》、《海贼王Bounty Rush》、《Assault Lily Last Bullet》、《雀魂麻将》、《宏蓝幻想》与《Colopl Rune Story》。

在韩国市场,《姜饼人王国》占据了下载、收入和月活跃用户增幅三榜榜首,《Gran Saga》则是第二个同时出现在三个榜单的产品。国产手游出海产品方面,《三国志策略版》成为收入增幅榜的“独苗”。

2021Q1韩国手游收入增幅榜前十名分别是:《姜饼人王国》、《Gran Saga》、《七骑士2》、《冒险岛M》、《传奇4》、《三国志战略版》、《Bleach:the Way of Bankai》、《Jjinsamguk》、《Black River 2:Eternal Soul》和《天堂2M》。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