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神三国杀除夕版(为了过正确的复活节,罗马教皇竟然克服了一千年的拖延症)
太阳神三国杀除夕版文章列表:
- 1、为了过正确的复活节,罗马教皇竟然克服了一千年的拖延症
- 2、保加利亚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巴尔干类型,使用保加利亚语
- 3、今天到处张灯结彩,过元宵节啦!
- 4、考前必看,高考常见古代文化知识260点
- 5、潮汕媳妇,这个地球上最接近神仙的人!
为了过正确的复活节,罗马教皇竟然克服了一千年的拖延症
►复活节兔子彩蛋,复活节兔、复活节彩蛋是民间风俗中复活节的相关物品;兔子和鸡蛋都是春天来临、动物开始繁育的代表和象征。来源:Pixabay
撰文 | 孙正凡
责编 | 叶水送
●●●
4月16日又是每年一度的复活节。它对于我们来说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现在用的公历,其实就是罗马教廷为了解决计算复活节日期而弄出来的,这是当时非常迫切的天文学问题。复活节的演变历史,可总结为:从天文中来,到天文里去。也可以说,“从崇拜中来,到科学里去”。这部分的历史也可看作基督教与希腊天文学的恩怨史。
我们的日历为什么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为什么周五逢13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五,为什么星期日曾经是唯一的休息日,这一切都跟复活节有直接的关系!
复活节对我们今天的影响
►1929年4月1日,在白宫草坪上进行的滚彩蛋比赛;白宫这一习俗可追溯至1878年Rutherford B. Hayes任总统期间。来源:National Photo Company Collection, Library of Congress
在复活节这天,美国的川普总统和夫人将在白宫草坪上第一次滚(鸡)蛋。每年的复活节日期都不一样。(对于西欧习惯来说)2015年是4月5日,正好跟清明节重合;2016年是3月27日;今年是4月16日;2018年是4月1日,撞到了愚人节;2019年是4月21日,都快到五一了。不过它也不是随意变化,总是在3月22日和4月25日之间。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得了解一下复活节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复活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我们都熟悉基督教的圣诞节,12月25日,其实这是从罗马习俗中借来的太阳神的生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活节要比圣诞节更重要,因为它是为了庆祝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第三天复活。
耶稣“复活”这个神奇的事件是基督教得以成立的基础,所以基督教的许多节庆都是根据复活节日期来确定的,比如复活节之前的70天的七旬斋、之前50天的五旬斋、之前持续40天的大斋期(或叫四旬斋)、之前3天的受难节(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也就是最后的晚餐发生的第二天)、之后40天的升天节(耶稣复活之后升天)、之后50天的圣灵降临节。这些节日持续之间之漫长,都是为了纪念耶稣复活。
实际上,根据民俗学考古研究,复活节本来是指古代民族的“春节”,用来庆祝春回大地,其中一个证据是,复活节Easter这个词含义为东方East,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它也是古巴比伦爱情、生育和战争女神之的名字。犹太人可能是从巴比伦文化中继承了这个节日,进而成为逾越节和复活节。这个节日的规定,春分(从此日长夜短)和满月(最明亮的夜晚),就充满了古代日月崇拜的味道。
因为《圣经·新约》记载,耶稣是在星期日复活,所以基督教徒在这一天聚会纪念这件事儿,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礼拜天”的习惯。在有双休日之前,我们唯一的休息日也就是星期日。而在《圣经·旧约》即犹太教的习惯里,休息日指安息日也就是星期六(Saturday),星期日(Sunday)反而是一星期的第一天。
在复活节前三天,也就是星期五,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死了,而在此之前“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一共是13个人吃饭,因此13成了基督教文化里不吉祥的数字,如果周五是当月13日的话,就成了“黑色星期五”。
可是如此重要、影响如此之大的一个节日,在基督教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算不准”的尴尬状态。这跟复活节日期的规定有关。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雕像作品《悲痛的圣母》,文艺复兴时的艺术凸显了人性。来源:arc
复活节日期竟是个大麻烦
►关于耶稣复活的画像。来源:Surgun100
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而且接受了犹太教圣经,也就是《旧约》。复活节则是继承自犹太教的逾越节。逾越节是犹太人为了纪念上帝打击埃及人(越过了犹太人的家门)从而带领犹太人出埃及的故事,是犹太教最重要的节日。复活节这个基督教的节日最初是沿用犹太人的逾越节(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耶稣及其大多数门徒都是犹太人)。逾越节是犹太历法新年(在春分前后)的正月十四日,因为犹太历的一个月是从看见新月开始的,所以十四日实际上相当于我们中国夏历的15日,即满月之日(月望)。
基督教成长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开始因为不信奉罗马诸神而备受打击迫害。一直到公元4世纪,趋于衰落的罗马帝国承认了基督教地位,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临终前还受洗入教。就是这位皇帝,在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上规定,复活节是每年春分之后,第一次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就是星期日的话,就推迟到下个星期日。如此规定是要跟犹太教的逾越节脱离关系,因为犹太教并不承认耶稣是上帝之子,是救世主。但是这个规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麻烦,复活节的日期难以计算。
►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 ,也称君士坦丁大帝,他是第一位皈依基督宗教的罗马皇帝,在
复活节的几个关键词:春分、月圆(即满月、月望)、星期日。春分是太阳运行的规律,即太阳经过黄道(太阳轨道)与天赤道(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交点,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现在的春分是3月21日左右。月圆则是属于月亮的运行规律,月相变化。星期日还好说,只要逐日数下去就是了。可是综合这几个因素计算,显然超出了当时罗马帝国的能力范围。
我们现在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速度都是不均匀的,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都是椭圆。近日点(近地点)运行速度快,远日点(远地点)运行速度慢,反映在观测上就是看到太阳、月亮每天在天球上走过的距离不一样。这种不均匀性给各国各民族的古人带来非常大麻烦,因而历法的准确性也成了考量古代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参考。
月相变化平均周期是29.53天,所以采用阴历计算日子,一个月是29天或者30天(我们过农历新年的时候遇到过大年三十,也遇到过大年二十九,但从来不会庆祝大年二十八或三十一)。但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速度变化周期)是27.3天,这就意味着我们看到每个月(月相决定)长度是不一样的,也就初一十五的日期难以简单地推算出来。更何况月球的运动相当复杂,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而且还有一个更糟糕的因素,地球上不同经度上看到的月亮出没时间是不一样的!随着地球自转,越靠西边的地方看到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晚;这样一来,在同一天,可能东边某地看到不是满月(然后就到第二天了),西边某地看到的也许就是满月了(当天还没有过去),因此两地对哪一天为满月可能都无法取得一致意见——何况罗马帝国的疆域还那么大。
►君士坦丁大帝时期的罗马帝国疆域
罗马帝国此时应用的是“儒略历”,即凯撒大帝(他的名字叫儒略·凯撒)采纳希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建议,在公元前45年开始实行的历法,这是一部太阳历。它规定一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5天,平年365天,每四年增加一个闰年(即2月底加一天)。不过实际上的平均年长(天文学家称为回归年)是365.2422天,这样一来儒略历每年就长了0.0078天(11.2分钟)。一年长11分钟不算什么,但累积400年就是3天的时间。到了公元4世纪的后期,当罗马人庆祝新年的时候,天文上实际日子是在三天之前。这个误差实际上一直没有得到修改一直在累积。先是罗马帝国,然后是罗马教廷,一直在使用这个误差累计越来越大的儒略历。
所以,这位临死前才皈依基督教的君士坦丁一世皇帝大概没有想到,罗马帝国本来用的阳历麻烦还没有解决,他又引入了阴历的因素,让复活节日期变成了各地教会发生争执,甚至闹分裂的一个原因。
拖延症犯了……一千年
君士坦丁一世也被认为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建立者,他一手在亚欧大陆交界处建立新都城(当时称新罗马、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布尔)。不过罗马帝国自三世纪起就内争不断和外敌入侵,国力衰落,虽然后来有过像君士坦丁一世这样伟大的皇帝,但到了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还是无可挽回地分裂为东西两半。公元476年,北方来的日耳曼蛮族灭亡以“永恒之城”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一直持续到1453年才亡于奥斯曼土耳其。
罗马帝国的分裂也标志着基督教的分裂,东部自称为正教(即东正教),西部自称为公教会(罗马天主教)。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罗马天主教虽然成功地跟北方蛮族联手建立了统治,欧洲进入中世纪,但是罗马帝国的荣光已一去不复返。其中的标志之一大概就是……复活节日期问题拖延了一千年都没解决。
实际上,基督教会在二世纪开始,就出现两个纪念耶稣复活的日期:东方教会遵循耶稣门徒的传统在犹太人的逾越节,即是犹太历正月十四日。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西方教会,就在逾越节后的星期日纪念耶稣的复活。无论哪种做法,都要看犹太历法行事,以至于有记载说,早期的教会要遣人去问犹太长老逾越节日期,才能确定基督教的复活节日期。
在325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基督教决定不按犹太历法,而按照春分和满月,自行计算出复活节日期。但基督教世界马上面临了历法制定上的困难,由于儒略历本身已跟天文现象不甚相符,月相计算又困难重重,所以各地教会为了制定计算复活节日期的方法,进行了多种尝试,甚至规定出一个“天主教的月亮”从而不依赖天文观察来制定“合理的”复活节日期。由于复活节是如此重要而计算又如此复杂,以至于在拉丁文里专门有个词computus指“复活节日期的计算”,这个词后来成为英语里的计算computation,也是计算机computer的词源。
古希腊天文学拯救了复活节
►克拉维乌斯关于复活节计算的著作Clavious Computus ecclisiasticus 1
克拉维乌斯(Christopher Clavius),现行公历的完成者。他也是利玛窦的数学老师。来源:Wiki
中世纪又被称为黑暗时代(dark ages),因为希腊的光荣和罗马的伟大均已消失,只有在修道院里才保存了残存的古代文献,因此教会和修道院成了文化教育中心,实行相当刻板的教会教育。一直到12世纪,阿拉伯文化翻译保存的希腊典籍又通过两条途径重新传回欧洲,一条传播途径是西西里岛,这里汇聚了拉丁、希腊、阿拉伯、犹太各族的学者,另一条途径是基督教世界重新夺回的西班牙,在托莱多城的翻译中心,欧洲学者们和阿拉伯学者协力工作。
在这场“百年翻译运动”中,欧洲学者找回了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们的著作,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托勒密。12世纪后期,在一些城市出现了名为“大学”的组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重新出现(实际上是第一次为拉丁欧洲学者所知),对基督教也影响深远,呈现了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结合在一起的经院哲学。
对希腊文化的学习,在400年后16、17世纪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产生像哥白尼、第谷、伽利略、开普勒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是我们一直在反复讲述的科学革命的主角。科学革命首先发生在天文学领域,而对于古希腊天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如此“给力”,幕后则是天主教对于统一复活节日期的追求。
中世纪时代已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世界末日不会那么早到来,至少几位教皇宣称的世界末日都过去了,世界还安然无恙。而复活节日期不统一在各地教会之间造成了无数的纷争。试想如果连最神圣的耶稣复活日期都不能给出权威答案,那么教皇还拿什么号令天下信徒呢?看来已拖延近千年的历法改革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因此,在中世纪,尤其是文艺复兴前后,历代教皇对于复活节问题召开了多次会议,花了大力气鼓励天文学研究,进行历法改革,哥白尼也曾经接到过这样的研讨会邀请。教会进行天文学研究有个很有利的条件,天主教的教堂建设得非常高大,很容易在楼顶开孔,将阳光投射到地板上来观察太阳的运行,也就是把教堂变成了一座日晷。
持续数百年的努力,终于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回报。最终完成复活节日期统一工作的要归功于两个人,意大利的医生兼天文学家路易吉·利利奥(Luigi Lilio,也叫Aloysius Lilius ,1510 – 1576年)、德国数学家兼耶稣会修道士克里斯托夫·克拉维乌斯(Christopher Clavius,1538年-1612年)。
我们对利利奥的情况知之甚少,他来自意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亚(Calabria),曾在那不勒斯学习医学和天文学,他的弟弟安东尼奥也是医生兼天文学家。利利奥被称为是新历法的“第一作者”,他关于历法改革的建议文章由他弟弟提交给了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1575年送达历法改革委员会。利利奥非常杰出的贡献是,提出了一个月相周期“岁首月龄”(Epacts),可非常方便地计算新月出现的时间。
由于利利奥在1576年就去世,最终完成历法改革的是克拉维乌斯。他出生于巴伐利亚的班贝拉,在数学、天文学领域成就非凡。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位成功在中国明朝传播基督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就是他的学生(利玛窦称之为“丁先生”,因为拉丁文Clavius的意思是“钉子”),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所依据的就是他评注的十五卷本。伽利略最初用于教学的天文学教材也是他写的,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星空之后,也首先把望远镜和观测成果与年迈的克拉维乌斯进行探讨。(克拉维乌斯是一位反哥白尼主义者,但如果假以天年,不知道他会不会转变为哥白尼日心说的拥护者呢?)
克拉维乌斯通过日晷观测,向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证明,1582年当年的春分已经从3月21日变成了3月10日。为了把春分日调回3月21日,也就是消除儒略历在过去一千多年里累积多出来的10天,他把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之后删除10天(星期序列仍旧持续),即10月4日之后是10月15日星期五。克拉维乌斯还提出新历法的置闰规则。在儒略历中,每4年设置一个闰年,这样每400年就多了3天。他提出了消除这3天的方法,每逢世纪年,年份需要被400整除才是闰年,在2月份加入29日,否则就不需要。这样一来,实际上接下来的1600仍是闰年,第一个被消除闰年是1700年。
这部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的新历法,被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
一个复活节,半部历法史
►英国复活节计算历书。来源:astrologyandart.files.wordpress.com
格里高利历重新使历法日期和天文现象保持了同步,使复活节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重要节日回到了公元325年关于“春分”、“满月”和“星期日”的规定上,从而解决computus计算问题。当然,随着天文学进展,后来又提出更便捷的计算方法,现在西欧国家使用的是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方法。
随着欧洲兴起,基督教传遍了全世界,格里高利历也就变成“公历”,公认接受的历法。不过有意思的时,在格里高利历颁布是,天主教已经发生分裂,德国神学博士马丁·路德在1517年发起的宗教改革,使北欧许多地区变成新教(基督新教,在中文里被不恰当地叫做“基督教”),拒绝接受教皇的权威;再加上东正教国家本来就有自己的领袖而不尊奉罗马教皇的命令。因此,在1582年只有西班牙、葡萄牙、波兰和意大利等天主教国家接受格里高利历;新教国家要在一百多年之后才陆续接受,比如英国直到1752年才进行历法改革;东正教国家更要晚几百年,我们说的俄国“十月革命”实际上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这一年底俄罗斯才接受了公历,而希腊一直到1923年才接受公历。
有意思的是,东正教国家对于复活节日期,仍然坚持根据儒略历来制定。因此与复活节相关的宗教节庆,一般要比西欧国家晚。看来在宗教人士看来,“政治正确”还是要比天文科学的地位更高一些。
►复活节日期表格参考。来源:wiki
从天文历法的角度来看,其实复活节日期计算面临的问题,是要把握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这也是任何一部历法要想做到准确无误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基督教与希腊文化相伴而生,在复活节问题凸显时,古希腊天文学家们早已准备好了计算方法(以托勒密《天文学大成》为代表),过于由于当时宗教与科学的隔阂而错失了机会。一直拖延到了一千多年之后,拉丁欧洲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科学,进行学习和发展,才真正解决复活节日期计算的问题。
宗教与科学的再度联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天文学在欧洲的再度发展,产生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哥白尼最初也想解决历法问题),催生了科学革命,最终导致科学与宗教分道扬镳,甚至一度势成水火。
再比如,克拉维乌斯在欧洲完成了历法改革,弄清楚了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应该如何计算,他的学生利玛窦在同一时期到中国明朝传教,发现明朝正面临同样的历法改革问题,朝廷上下正为日食预报屡次失误而烦恼不已。于是利玛窦敏锐地把握住了机会,提出通过帮助明朝改革历法,从而获得朝廷认可获得了广泛传播基督教的机会。由徐光启主持、邀请多位欧洲天文学家参与制定的《崇祯历书》,实际上全面翻译引进了当时的西方天文学,“熔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指明朝《大统历》)。根据《崇祯历书》制定的清朝《时宪历》虽然形式上还是中国农历,但内核已经变成了包括开普勒三定律在内的西方天文学了。
看来,复活节这个基督教节日,实际上早已通过各种形式,悄悄地影响了我们。
作者简介
孙正凡
孙正凡(@松鼠老孙),天体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创始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辑。对中西方文化比较、科学发展及其对人类文明史的影响,有独到的见解。已翻译科普书十余本,举办科学讲座近百场。现居上海,从事科学传播、科学亲子教育。
制版编辑:邓志英丨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授权: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
保加利亚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巴尔干类型,使用保加利亚语
资料整理:天下达观
保加利亚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巴尔干类型。使用保加利亚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有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信教者多为东正教徒,少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和天主教。
7世纪初组成国家,称“大保加利亚汗国”。
不久瓦解,其中一支保加利亚人在保加利亚国王阿斯巴鲁赫率领下,侵入多瑙河三角洲北面,随后越过多瑙河,进入保加利亚东北部。
当时,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大多是多瑙河南岸居住的东欧人。
在同拜占廷人作斗争的过程中,东欧人和保加利亚人逐渐联合,于681年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
他们还同化了原来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拜占庭人。这为保加利亚民族奠定了基础。
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是一个半保加利亚人和半东欧人的国家。后来,从事农业的东欧人,特别是东欧贵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9世纪斯拉夫文字的产生和东正教的传播,使得斯拉夫人在人种、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居优势。因此,当代的保加利亚除了沿用古保加利亚人的名称,而其他方面却保留了斯拉夫人的特征。
7~9世纪,保加利亚王国成为巴尔干半岛上地域辽阔的强国。
自11世纪初开始,在一个多世纪内保加利亚人被拜占廷人征服,部分居民被同化。1187年复建第二保加利亚王国。
1396年,保加利亚曾被土耳其侵略。在这一过程中,部分保加利亚人被强迫土耳其化,据不完全统计,到1878年被土耳其化了的保加利亚人即已达50万人。
18~19世纪,保加利亚民族的人们开始关心教育和文化,对保加利亚的历史产生兴趣,开始了民族复兴运动和争取教会独立的斗争。
1870年成立了独立于君士坦丁堡总主教区的保加利亚教会。东正教教会在保持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876年保加利亚人发动了武装起义。1878年北部保加利亚成为公国。1885年保加利亚南北两部统一。
在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加利亚作为战败国曾丧失了部分领土和居民。
当代保加利亚的疆界是根据1947年巴黎和约确定的。
经过现代人的考证,保加利亚人是东欧地区的斯拉夫人与保加尔人融合而成。
最早提到保加利亚人这个名词的是约丹尼斯的《哥特史》,但更早的时候托勒密、马尔西林努斯曾提到过“Rha”,亦即保加利亚人的土地。
现代人根据考古证据发现保加利亚人与东欧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属于西斯拉夫语族中欧洲人种的欧诺古尔居民,他们是特里格斯人和乌提各尔人的近亲。
在公元2世纪前后,他们由于所处中亚地区的寒冷,所以一部分保加利亚人迁移到了里海域黑海之间的广阔土地之间。
在这里他们安定下来,并开始进入了军事贵族制的时期,这些人分成了几个军事贵族集团进行联盟统治,与此同时开始出现了崇拜太阳神和战神的宗教组织。
可不久以后,由于罗马与波斯的战争,亚美尼亚人渗透了过来,这批人在公元351年以后就渐渐与亚美尼亚人融和了。
在4世纪左右,匈人进入中亚及多瑙河流域,保加利亚人被最先征服,后来这些保加利亚人就跟随着匈人的脚步一起西进。
在西进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保加利亚人挣脱了匈人的统治,迁徙到了多瑙河下游乌克兰顿涅茨克附近以及库班河谷,这里原本是斯拉夫人的居住地。
这里有斯拉夫三部落,即温登、安登、截成三部落,在这里保加利亚人做为奴隶和斯拉夫人一直和平生活到6世纪中期。
而另一部份在阿提拉的帝国崩溃后,由幼子埃尔纳克带领而建立新的匈人国家,后面的历史因为极度缺乏史料就不进行研究了。
6世纪中期斯拉夫诸部落的保加利亚人被匈牙利的阿瓦尔人控制,随着阿瓦尔人进入了当代保加利亚,至此,保加利亚人移民结束。
保加利亚人一般在穿戴上不十分讲究,他们的原则是简朴实惠。其经常穿着的服装是衬衫,短袖衫等,西服多在正规场合穿用。
各地区的民族服装有一定差别。女子服饰有四种。保加利亚人在服饰上强调内外有别。在家主张随便一些,在外则要求庄重一些。在办公室或在街上行走时,一般要求穿外衣。
保加利亚人很注意自身的修养。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场合强调姿态端正和端庄,即便在家中,也不能太随便,尤其是有长辈和客人在场时更是强调。
保加利亚人一些风俗比较奇趣。
例如,他们过新年,即在除夕的午夜12点正,都要把灯熄灭3分钟,然后再开灯,重放光明。此外,在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据说就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注意,在保加利亚,摇头表示:是。点头表示:不是。你若是一时不能改变这一习惯,干脆“梗着脖子”,可别乱摇头、点头,搞错了会闹成笑话。
每年3月1日,在保加利亚的城乡,人们胸前都别着一朵用红、白两色丝绒或毛线编织或缠绕成的形象绣花球或似葫芦的小花,这就是象征健康的“三月花”。
这一天天刚亮,人们就在大门上,果树上挂上“三月花”,为的是多结果实。年轻的媳妇和面做面包,系上一朵“三月花”,然后把它分给全家老老少少,希望他们一年四季健康愉快。
每年3月初,保加利亚人民都会迎来一个古朴、独特、充满诗情画意的民族节日——“三月奶奶节”,亲朋好友们相互赠送“三月花”,寄托健康和幸福的美好祝愿。
“三月花”一般是用红白两色丝线扎成的小娃娃,但有的是用丝线编成的线手镯,有的上边还套上一个小陶瓷环,说是可以避邪;有的还加入了几根其他颜色的丝线,用不同的颜色寄寓不同的心愿。
保加利亚有300多年的玫瑰油生产历史。
为保留玫瑰油生产的传统,保加利亚从60年代末起将6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定为“玫瑰节”。每逢玫瑰收获季节,位于巴尔干山南麓的卡赞勒克地区便会庆祝“玫瑰节“。
卡赞勒克市是保加利亚种植产油玫瑰花最多的一个地区,每年市政府都举办“玫瑰节”,透过文化活动表现保加利亚人民勤劳、智慧和好客的品格,促进经贸交流。
保加利亚是重要的玫瑰油出口国,其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40%。
玫瑰油是制造高级香水的主要原料,1公斤玫瑰油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是5000至6000美元,因此,玫瑰油有“液体黄金”之称。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今天到处张灯结彩,过元宵节啦!
还记得儿时元宵节是什么样吗?
闹元宵、看花灯,猜灯谜……
整夜在外面疯跑,
总有看不完的热闹。
这大年三十刚一过完,
一转眼又到了元宵节~
对大多数人来说
吃完那一碗象征团圆的元宵,
才算是给春节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但是对于像条码君一样的上班族来说,
这个句号早已草草画完……
作为农历新年里第一个重要节日,
你想好如何红红火火闹元宵了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它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
也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元宵夜当晚大街小巷都会张灯结彩,人们除了吃汤圆赏月外,还会通过赏灯、猜灯谜、放烟花等形式来欢度元宵节。
今年元宵节,昆明大观楼、翠湖、世博园等地,在当晚都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阳宗镇举办的上元胜会以及晋宁举办的宝峰调子会预计都会有上万人参加。
但是,大家在赏灯游园之际,
也不能忽略自身的安全。
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民警 王诏:
“在此昆明警方提醒大家,在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时候,请大家自觉接受人身防爆安全检查,严禁携带各类易燃易爆、以及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的各类危险物品进入现场。”
~~~~~~~~~~~
儿童财物照看严,购物旅游逛庙会,防止拥挤莫扎堆,远离赌博树新风,文明和睦万事兴,警民携手新时代,平安中国新气象!
~~~~~~~~~~~
走,跟着条码君
去瞧一瞧云南各地如何“闹元宵”
昆明大观公园:万条灯谜闹大观
今年元宵节,大观公园为各位入园市民游客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夜间赏灯活动。
1.大观新春灯会
时间:持续至4月15日
玩场:入园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包括40多组大型传统彩灯,还有其他各种主题,各种类型的100多组,特别和往年灯会有很大的区别在于今年中国著名灯光大师-蔡新元教授携中国最顶级光影团队耗资千万打造的融光影互动和科技体验为一体的光影秀“裸眼3D、全息投影的大型光影秀”将首现春城。
2.元宵猜灯谜
时间:今天
玩场:入园游客可以前往公园入口处参与猜灯谜活动,万条灯谜等你来猜,猜中还有好礼赠送哦,各位游客要特别注意兑奖时间:灯谜兑奖时间为:2018.3.2 14:00-20:00。
3.祈愿河灯
时间:今天
玩场:入园游客可以通过扫码关注大观公园微信公众号前往灯谜兑奖处领取祈愿河灯一盏,新年放河灯,好运顺水来。
华侨城世博新春灯会
时间:持续至3月25日
玩场:老北京中幡、民俗社火、彝族太阳神鼓、藏族吉祥舞、傣族孔雀舞、佤族喷火、电音三太子、杂技、古彩戏法、五星送福、小丑、行为艺术等近20个精彩演艺节目,除了好玩的,还有近50个美食屋汇聚着各地特色名小吃,色香味俱全。
安宁:太平系列活动欢乐闹元宵
时间:今天
玩场:吃汤圆、游园、品小吃美食、猜灯谜、歌舞表演、焰火燃放、舞龙拜年……徒步太平第二季第四站定于元宵节当天(3月2日)举行,万人徒步10公里将为元宵佳节增添别样热闹。
丽江:元宵花灯展
时间:2月26日—3月2日
玩场:在玉河广场、木府门前举办“和美大研元宵花灯展”。3月2日元宵节当天,玉河广场将举行“品一碗元宵、献一份爱心”主题活动,丽江古城将进行花灯夜游活动。
德宏:国际目瑙纵歌节
时间:3月1日—3月3日
玩场:景颇族传统祭祀、万人目瑙纵歌、八大名菜大赛、织锦大赛、刀舞大赛、礼篮大赛,还有民族团结篝火联欢暨山歌会等等特色活动将呈现美丽德宏的别样风情。
大理:凤仪春醮会
时间:2月28日—3月2日
玩场:踩高跷、耍杂技、看小调歌舞、买彩扎、吃素八碗……龙狮队、腰鼓队、彩船、蚌壳、花灯舞蹈队等将带来精彩的表演,节目不断、精彩不停。
楚雄:永仁赛装节
时间:3月1日—3日4日
玩场:活动期间,将开展七彩云南2018民族赛装文化节启动仪式暨中国·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七彩云南2018民族服装服饰精品展演和永仁县2018年赛装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3个主体活动,同时还有“苴却欢歌”万人打跳广场文化活动、欢乐老街共庆元宵节系列活动等。
元宵节不仅要赏灯,
赏月咱也不能少!
全国赏灯赏月指数预测地图来啦!
看看你所在的地方,
天公是否作美呢?
中央气象台预计,元宵节当天夜间,我国北方大部少有雨雪打扰,非常适合外出赏灯。云南大部分地区没有雨雪的打扰,都是适宜赏灯的好天气哦!
预计元宵节当晚20-22时,北方大部天空云量较少,北京、天津、云南等大部地区的天空云量都将小于或等于4成,最可能出现晴空万里、明月高悬的美景,适合赏月。
所以云南的小伙伴们运气不错哦!
记得和家人一起,
坐在月下欣赏美美哒月亮~
正月十五闹元宵,
听说赏月和汤圆更配哦!
但软糯香甜的汤圆,
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
这五类人尤要注意了噢!
五类人吃汤圆要小心
1.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汤圆。对于使用甜味剂代糖制作的汤圆或者是咸汤圆也应浅尝即止。因为多数汤圆属于高能量、高饱和脂肪的食物,而且糯米富含淀粉,属于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较高的食物,快速消化吸收对餐后血糖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2.对花生、虾米等过敏的过敏体质人群,要注意避免吃含有会导致自己过敏食材的汤圆。
3.胃食道反流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都应避免在睡前2小时进食汤圆,以免加重反流症状。
4. 吃了酒糟汤圆不要驾车。
5.安全起见,儿童应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进食,老人则可切成一小块一小块进食。对于吞咽功能发育没有完善的幼儿或者是吞咽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最好别吃。
最后,条码君想提醒大家,大多数汤圆都是高能量、高饱和脂肪与高糖的“三高食品”。因此,吃汤圆一定要适量。
吃汤圆更重要的是,
还讲究一个“慢”字。
因为汤圆的形状是圆的,
而且糯糯黏黏,
容易噎着并呛入气管,
所以吃汤圆时别说话、别逗笑,
一小口一小口慢悠悠地吃~
最后条码君也在这里祝大家,
元宵节快乐~~~~
考前必看,高考常见古代文化知识260点
点“山东教育”免费关注
(一)人物称谓
1.直称姓名。有三种情况:①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②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③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称杜甫为杜子美等。
3.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称陶潜号五柳先生,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4.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去世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5.称斋名。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蒲松龄的书斋为聊斋,人们称其为聊斋先生。
6.称籍贯。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7.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8.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
9.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10.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12.谦称。①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如“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②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有小国之君之意,“寡”有少德之人之意,“不谷”有不善之意。
(二)古代职官
1.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宋代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司马光被封为温国公。
2.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3.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
4.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
5.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6.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7.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
8.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9.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安帝的大将军。
10.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11.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
12.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13.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
14.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
15.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16.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即高俅。
17.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18.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
19.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0.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21.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22.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23.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24.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25.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隋唐以后,参军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26.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27.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28.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29.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30.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31.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32.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
33.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34.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5.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36.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7.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38.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39.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40.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41.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42.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43.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44.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45.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46.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47.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三)天文历法
1.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2.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牛宿、斗宿的星区。
3.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末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末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所以,以“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4.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即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5.春秋十三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6.五刑:五种刑罚,各个朝代的五刑有所不同。
(1)秦以前为:墨(刺字并涂墨)、劓(yì割鼻)、 剕(fèi,也写作“刖”yuè,砍脚)、宫(毁坏生殖器)、大辟(pì死刑,杀)。
(2)秦汉时期为:黥(qínɡ 刺字并涂墨)、劓、斩趾(左右脚趾)、枭首(xiāo砍头示众)、菹(zū剁成肉酱)。
(3)隋唐封建制:①笞刑,小荆条抽打臀部,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十下到五十下。②杖刑,粗荆条抽打背、臀、腿,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六十到一百下。③徒刑,强制犯人劳役,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④流刑,流放到边远地区,不准回乡,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⑤死刑,分绞和斩二等。宋后加凌迟,明清加枭首。
(4)封建五刑之外还有磔(zhé俗称凌迟)、髡(kūn即剃发)、髌(bìn也作膑,割膝骨)、炮格(也作炮烙)、 刵(èr割耳朵)
7.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
8.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9.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唐代张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10.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1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12.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二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13.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14.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15.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16.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17.东曦。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
18.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
19.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20.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21.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2.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23.天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小说《水浒》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24.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25.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七月相当于公历的七月、八月。
26.二十四节气。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365.25的天数分成24段,分列在12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7.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28.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9.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30.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31.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32.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年法”。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33.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34.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
35.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如《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2)干支纪日法。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36.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子时即夜间11点至次日1点,依次类推。
37.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四)古代地理
1.中国。古代文献中,“中国“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2.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有“长夜难明赤县天”诗句。
5.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7.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8.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
9.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0.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11.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12.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如《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13.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14.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15.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16.淮左。淮水东面。如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淮左名都”表示扬州在淮水东面。
17.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古文中的“山东”多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18.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19.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20.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21.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22.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23.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
24.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
25.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26.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27.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28.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9.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30.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31.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32.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33.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34.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五)科举制度
1.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方正、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2.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3.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4.科举。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5.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操童子业”即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6.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者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7.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8.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9.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10.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11.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12.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13.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14.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15.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16.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17.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18.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
19.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股、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股”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20.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21.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22.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23.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4.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25.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26.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27.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28.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
29.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30.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31.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32.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33.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34.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35.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
36.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37.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38.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39.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六)风俗礼仪
1.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古代“春节”与 “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2.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规定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4.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5.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8.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9.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10.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11.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12.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13.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14.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古人迷信,传说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15.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
16.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7.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18.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19.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21.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22.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23.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24.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25.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26.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27.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28.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29.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30.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31.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32.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尊者坐上座。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33.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未及壮年,故称弱冠,后沿袭称男子成年。
34.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35.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36.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37.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
38.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39.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40.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1.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2.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是两个相邻的强国,有时相互联合、相互利用,甚至彼此通婚。
43.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44.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45.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七)生活器用
1.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2.五牲。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鸡;一种指麋、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3.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种味道。烹调上讲究“五味调和”。
4.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7.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8.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形似大碗,人们从甗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9.古代炊具。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甑、甗、鬲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11.古代酒器。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彝、卣、纍、缶,都是形状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觥,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卮,也是一种盛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12.羹。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种是肉羹,制成五味调和的浓肉汤,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贫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为羹,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13.脍炙。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14.古代家具。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坐具,《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榻,是睡具,《木兰诗》:“移我琉璃榻。”这些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
(八)音乐文娱
1.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2.宫调。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3.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4.俗乐。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雅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寻根究底,几乎都来自民间的音乐,只不过改变了它的内容和情调而已。有著名琴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5.雅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的乐舞。周代雅乐是指“六舞”(云门、咸池、大磬、大夏、大镬、大武,前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这奉为乐舞的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故称之为“雅乐”。各个朝代均循礼作乐,歌功颂德,此类乐舞统称为“雅乐”。
6.春江花月夜。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创,原词已佚。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唐代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最为出名。
7.霓裳羽衣舞。即《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其由来传说不一:有的说,唐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归而作之;有的说,此曲是《婆罗门曲》之别名;有的说,唐玄宗凭幻想写成前半曲,又将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改编成后半曲合而制之。
8.十面埋伏。琵琶大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间流传。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之情景,运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现技巧,表现古代战争中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之势,十分生动。此曲是传统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9.五射。古代的五种射技。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10.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文房,即书房。北宋苏易简著有《文房四谱》一书,叙述了四种文具的品类及故事等。这些文具,制作历史悠久,名手辈出,且品类丰富,风格独特。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11.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技法日精,在文字书写的点画篇章之间,表达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养、气质等精神因素,遂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用笔、结构、章法为书法之大要。从商周甲骨文、两周金文、秦篆、汉隶,以及魏晋到唐宋楷、行、草,书体繁复,流派众多,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等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序》《自叙帖》等珍贵书法遗产。
12.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今人一般认为后两种与造字无关。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马”等,象形字全是独体字。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独体字。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字合起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
(九)特定称谓
古代名称 | 含义 | 古代名称 | 含义 |
1.桑梓 | 家乡 | 12.巾帼 | 妇女 |
2.桃李 | 学生 | 13.丝竹 | 音乐 |
3.社稷、轩辕 | 国家 | 14.须眉 | 男子 |
4.南冠 | 囚犯 | 15.婵娟、嫦娥 | 月亮 |
5.同窗 | 同学 | 16.手足 | 兄弟 |
6.烽烟 | 战争 | 17.汗青 | 史册 |
7.伉俪 | 夫妻 | 18.白丁、布衣 | 百姓 |
8.伛偻、黄发 | 老人 | 19.桑麻 | 农事 |
9.提携、垂髫 | 小孩 | 20.三尺 | 法律 |
10.膝下 | 父母 | 21.函、简、笺、鸿雁、札 | 书信 |
11.华盖 | 运气 | 22.庙堂 | 朝廷 |
| ID:gzywxxzs
『声明:本公众号所刊发内容,均自网络搜集并整理发布,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联系删除』
潮汕媳妇,这个地球上最接近神仙的人!
“拜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的民间风俗,是一种对神的祭祀活动。其历史悠久,祭祀对象庞杂,影响非常广泛。潮汕的媳妇从入家门后,除了相夫教子,头等大事就要继承婆婆的衣钵将这门“传统”给传承下去。说起这潮汕人“拜老爷”,学问实在太大了,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老爷”要拜,范围之广,涉及的神仙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每月除了初一十五(也有的地方是初二十六)要拜家里的地主爷之外,一年里还有天公(玉皇大帝)、佛祖(如来佛祖)、观音娘娘、土地公公、财神、月娘(月神)、门神、祖宗……特别是正月里,拜老爷更是头等大事,事关家宅一年兴衰,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要拜一次,场景堪称盛大。下面来看看一个潮汕媳妇一年要面对的各路神明和先祖:
除夕中午拜阿婆
晚上拜公嫲
正月初一拜公嫲
正月初二拜公嫲,
正月初四神落天初三晚要提前拜神明,
初四拜外面的神明,求佛祖签,问岁君壮福,请符头,
正月初五拜五谷母拜财神,
初七煮七色菜,
初九天公生贴符头,吓神明,
十五元宵拜公嫲拜神明拜天公拜阿婆,
十六十七十八营老爷。
---------------------------------
二月初一拜神明,
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生”。
二月十九日,娘生,拜观音。
---------------------------------
三月初一拜神明,
三月初三佛祖生,
三月初六清明拜公嫲上坟,
三月初九 桥头嫲生,
三月十五拜神明,
三月十九太阳公生,
三月二九伯爷公生。
--------------------------------
四月初一拜神明,
四月初八佛祖生,
四月十五拜神明,
四月十八 注生娘生。
--------------------------------
五月初一拜神明,
五月初五五月节拜公嫲,
五月十三关爷生,
五月十五拜神明,
五月尾拜阿婆过六月。
--------------------------------
六月初一拜神明,
六月初六嫲生,
六月十五五谷母生,
六月廿四招财爷生,
六月三十拜神明。
---------------------------------
七月初一开姑门拜祖师公拜众公嫲,
七月初七阿婆生,
七月十五拜公嫲拜家里神明施姑,
七月二十四灶公生,
七月二十九关姑门拜祖师公拜众公嫲。
---------------------------------
八月初一拜神明,
八月十四提前拜家里神明,
八月十五拜月娘拜公嫲。
---------------------------------
九月初一拜神明,
九月初九重阳节,
九月十五拜神明,
---------------------------------
十月初一拜神明,
十月十五拜神明,
十月尾谢神,
---------------------------------
十一月初一拜神明,
十一月十五拜神明,
冬至拜公嫲拜阿婆,
---------------------------------
十二月初一拜神明,
十二月十五拜神明,
十二月二十三神上天。
看完是不是已经吓尿了?三天一小拜十日一大拜的节奏啊!这还不包括各个乡里自己本身特有的节庆日,不得不感叹,身为一个潮汕媳妇真心不容易啊~
相比于拜佛等宗教活动,“拜老爷”更具地方性和灵活性。“拜老爷”的活动时间是以农历为标准。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为固定的祭祀时间。这两天一般在家里举行,形式较简单。主要是祭祀地主爷和天公,摆上香炉,烛台,和供品,烧香祈祷后再烧冥纸。除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神的诞生日,形式隆重且庄严。例如天公诞日,土地公诞日,尤其是正月,“拜老爷”不仅活动多而且规模大。家里要祭祀,还要到“老爷宫”去祭祀。供品也要讲究,有三牲:猪,鸡,鱼;有特定做的潮汕粿食,如发粿,乒乓粿,桃粿等,有各种新鲜生果,还有必备的卤鹅。每个村有各自规模盛大的“营老爷”活动,寺庙要供奉超大型的香,请歌仔戏表演,有仪仗队游行,放鞭炮烟花等。
“拜老爷”除了烧香烧冥纸外,也有“问杯”形式。拿两片由竹头或木头制成的杯,祈祷后摔到地上。如果两片都成反面,便是“笑杯”;如果两面都成正面,则是“稳杯”,都不吉;如果一正一反,则为“圣杯”,是吉兆,预示着祈告内容可以实现。这种形式也用于跟神的对话,圣杯则表示神灵同意你的请求,反之,则不同意你的请求。
祭拜神明,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都存在的现象,潮汕人也一样,如《东里志》(陈天资,明万历二年)所云:“粤俗尚贵,祠庙兴矣”。在潮汕地区存在着成千上万的大小神庙,神庙里供奉的神明,有自然神明(天地父母、太阳神、月神、风雨雷电诸神、山川河流动植物诸神……)佛门诸神、道教诸神、帝王圣贤英烈清官等等,每逢初一、十五,可见提篮担筐的妇女们,奔走于各个庙宇之间,虔诚膜拜。神明在潮汕统称为“老爷”,为何潮人会如此的痴迷神明崇拜,而且是多个神明一起供奉呢。应该来说有一定的地理与历史原因,潮汕地处沿海地区,也属南蛮之地,自古以来天灾较多,且文化发展较迟,原始宗教思想基础导致了信神,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概念,当人们在遇见自身无力支配的命运时,便容易萌发信神心态,人们所以信神、祀神,无论是偶像或自然形象,都是由于认为这样做是对自己有用处和好处的,企望“有求必应”才去拜祭,究其原因主要有:畏惧心理、保险心理、娱乐消遣心理、偶像崇拜的心理等等。拜神这种东西其实是很难定位的,说它是封建迷信可以,说它是一种信仰也可以。信仰是一种好东西,人不能没有信仰,人总要有一些精神寄托与精神力量支持,但信仰得太过的时候便成了迷信。现今的潮汕人同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样,虽认为世界没有神,但拜一拜神也无妨,起码得到心灵上的安抚,所谓“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潮汕的这种信仰崇拜基本上承续了汉人对社会的各种传统信仰。而由于种种的拜祭活动使得潮汕的神多了起来,神庙也随着多了起来,并渐渐成为民俗文化中一个典型的、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潮汕人很重视年节,祭拜祖先,明代中期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社会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老爷”本来是旧时对上司或主人的尊称,以之称神表明了普通百姓对神明的敬畏。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日:“前明时缙绅惟九卿称老爷,词林称老爷,外任司道以上称老爷,余止称爷,乡称老爹而已。”清代四晶官以上称大人,五品以下称老爷。旧时,豪绅亦称为老爷,仆称主亦为老爷。在潮人民间,既崇拜原来的道教、佛教及民间神明,还有闽越和南越本地的鬼神崇拜,以及土生土长的神灵,因此在潮汕地区神灵名目繁多,神庙祠堂也举目皆是。潮信对神庙不论规制大小,统称“老爷宫”,神明概称“老爷”。在潮汕民间村社小庙中,多供奉潮人自己创造的神。潮人深知"神是人造的"玄机,需要什么就创造什么,十分得心应手。其形象多取材于三个方面:古今英雄伟烈人物、各族各姓祖先和各种神话传说。在意识上,他们认为这些属于"自己"的神最为可靠,关键时刻能予人以庇佑,对之礼拜最勤。平时所谓"拜老爷",多指拜这些地方神。"老爷"是所有各类神的统称。其中包括:
一、 古今英雄伟烈人物。尤其是为本地人做过好事的人,死后多奉为神。
二、 祖先崇拜系统。除了各姓崇拜自己的先祖外,供奉潮人共同祖先的"三山王庙"遍布潮汕大地。
三、 地方风物传说。如“莱芜神女”、“风雨圣者”等
雨仙庙是祭祀雨神的寺庙。相传宋代有一位神童孙道者,为民降雨除灾,被尊为雨神。揭东、潮安、潮阳、饶平等县均有雨仙庙。尤其是揭阳市揭东县玉洛镇的“风雨圣者庙”,因为与南宋爱国诗人谢翱有关而更加著名。谢翱(1249—1295年),字皋羽,号唏发子,谥乐耕公。他不仅是南宋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抗元的民族英雄。同时,他也是揭阳市乃至粤东地区20余万谢姓居民的始祖。谢翱原是福建省长溪人,他的先祖谢邦彦是宋代著名词人,父亲谢钥著有《春秋衍义》、《左氏辨证》流传于世。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谢翱随父亲移居临安的时候只有17岁,已能诗善文,颇具声誉。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的六月,元世祖下诏攻宋。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七月,文天祥于南剑州(州治在福建省南平市),号召四方起兵护宋。谢翱激于爱国义愤,倾其家资,奔赴国难,率领乡勇投奔文天祥,并被任命为“谘事参军”,当时谢翱27岁。景炎二年(1277年),谢翱随文天祥护送宋帝昺,乘船南下,进漳州,再到梅县,攻占潮阳。那时,随军而来的谢翱的妻子已怀身孕,不久便在潮阳后江船中产下一子,取名怀壶,字醉仙。后来在揭阳、海丰等地的战斗中,文天祥落入敌手,谢翱机智脱走,并潜回潮阳,找到妻儿,隐居白土村,并暗中组织乡勇待机组织抗元。王小姐介绍说:
“谢翱为了使潮汕一带乡民不忘宋国,激发抗元情绪,就选择了农历二月十六日——宋太祖的诞辰日,举行“长春节”活动。为了使元兵不起疑心,便随口称是纪念‘风雨圣者’。现在,揭东县玉滘镇大滘村“风雨圣者庙”,就是当年谢翱倡导的热爱故土、热爱家乡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寄托和体现。”
祭祖大凡是在每年农历的春分或秋分举行,故常有“春秋二祭”之说,也有在三月三或九月九举行,还有在冬节举行的。
祭拜的前一晚,要在天井处摆设香案,祭告天地,并进行宰牲,即宰杀一头猪和一只羊。
翌日凌晨寅时,开始鸣锣告众,此时,参祭者闻响络绎而至,祖祠里红烛高烧,灯火辉煌,鼓乐齐鸣。接着通令执事者各施其事,后引启龛出主,摆设神位,毕步入神位前,由引燃香送宗子,宗子鞠躬上香,参祭者按辈序年龄依次排列整齐。祭祖开始,首先是荐馔,行初献礼,宗子祭酒,参祭者三叩首。接着是一齐跪下听祭文,祭文由礼生诵读。诵罢众再拜,最后是荐饭奉茶,献蓍献财,撤馔化财。祭祖结束之后,把祭品中的猪、羊肉,按参祭人数每人均得一份,叫颁胙肉。祭祖期间,有些还请来戏班,连演数天,自明代至今,年年如此,故演绎成为潮汕一大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