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萨科(好莱坞高分剧情飞跃疯人院,自由和牢笼你选择哪个?)
飞越疯人院萨科文章列表:
- 1、好莱坞高分剧情飞跃疯人院,自由和牢笼你选择哪个?
- 2、轰动一时的高分电影飞越疯人院看了只能叫人"无语凝噎"
- 3、飞越疯人院中文版:一部真假精神病患者的狂想曲
- 4、飞越疯人院: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电影作品
- 5、飞越疯人院
好莱坞高分剧情飞跃疯人院,自由和牢笼你选择哪个?
最近在找各种经典电影,一不小心就翻到了《飞跃疯人院》,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是9.0分,可以说是很不错了。提到这部电影就得提一下杰克·尼科尔森,在这部影片中,他饰演兰德尔·P·麦克墨菲,为逃避苦役而假装神经失常,可没想到却被送进了一家精神病院进行观察。由于不满精神病院中的行为,他与护士长发生了冲突,最后他被护士长切除了脑白质,变成了白痴。
杰克·尼科尔森是美国影坛上富有个性的演员,他饰演的角色总显得那么疲倦、邪恶,甚至叛逆不羁;但又是那么凝重、丰满和耐人寻味。凭着其老辣的演技,在好莱坞引领风骚近30年。1976年,尼科尔森在米洛斯·福曼豪华阵容打造的《飞越疯人院》中表演不负众望,获得了3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并终于首次捧回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员的小金人。本片成为第48届奥斯卡奖的大贏家, 共获得最佳影片、导演、改编剧本、男主角、女主角等5项大奖。尼科尔森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成为好莱坞最抢手的男演员。
看完杰克·尼科尔森的简介,再来看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在佩服他的演技!从他装疯进入疯人院后一系列的表现都是尼科尔森的演技大爆发,他一次又一次地质问自愿进入疯人院的人们他们的勇气,他们的尊严。在大家都想看世界比赛时,面对护士长瑞秋小姐威严的眼神,没有一个人敢举手,或许在生活也是如此,我们期待的某些事总会有阻力,甚至阻力可能来自四面八方,但是并不能因为阻力而从不产生希望。当大家守着没有插电源的电视激动地欢呼时,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种美好自心底散发出来,那场世界比赛存在于大家的心里,它存在过。最后的麦克墨菲知道自己出院希望渺茫,计划逃走失败后他因为打伤了护士长而遭受了“治疗”
一个人心中的自由最终成了悲剧,尼科尔森成功演绎出了渴望自由、能够为尊严发声的麦克墨菲,脑前叶切除手术是麦克墨菲一生悲剧一生的谢幕。麦克墨菲的朋友印第安人最后选择杀死做完手术的他,其实酋长才是最懂他的吧,那一刻,我希望天堂里有他所渴望的自由。
影片中还有一位主线人物就是护士长瑞秋小姐,她是一个矛盾体。如果是疯人院是我们的生活,那么她就是生活中的管束者。她可以尽职尽责地维护疯人院的规则,也可以冷漠无情地执行规则,她之于规则是无错的,但是她却偏偏选择了强硬地实行规则。丝毫不留情面,冰冷的眼神让他们无措,他们试着反抗,却被冰冷无情地打压。有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一群疯子,我们尝试着飞跃生活却又被打回原地。
翻了翻评论区,大家说的都超级有哲理——“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疯人院和护士长化妆成各种形状潜伏在我们周围,飞跃疯人院就永远有意义”。社会就是巨大的疯人院,我们在这样的规则之下生存,无法飞跃,但是请学会发声,人之于心底的尊严是我们最大的支撑!
轰动一时的高分电影飞越疯人院看了只能叫人"无语凝噎"
电影《飞越疯人院》又叫《飞越杜鹃巢》,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说。
原著小说发表于1962年,是美国六十年代反传统、反体制的发声之作,这部小说与《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同被称作“美国垮掉一代”的文学圣经。
电影1975年上映,距今44年,当时已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出色的表现力一举获得了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五项大奖。影片主要角色麦克墨菲为了逃避监狱的强制劳作,装成精神病人的样子,被送进精神病院……
其实电影《飞越杜鹃巢》“杜鹃巢”在现代英语中有“精神病院”的意思,这其中包含了很多隐喻,另外电影名字还取自一段儿歌:“一只飞向西,一只飞向东,一只飞越了杜鹃巢。”这三个句子实际上代表了影片中三个人物的最终命运。
电影开头,导演用一个长达一分钟左右的远景长镜头展示疯人院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院内的病人都安静的沉睡着,护士长瑞秋是另一位重要人物,她打开一道道门,进入这片死气沉沉的地方,在一段看起来友好的寒暄中,开始了她日复一日的工作。
其实导演的目标很明确,一开始就设立了片中的两大对立群体,一边是以护士长为首的管理者,另一边是以男主麦克墨菲为代表的被管理者。
虽然在疯人院中,被管理的病人是弱势群体,但是他们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却无比精彩。
麦克墨菲的到来无疑给疯人院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在麦克墨菲和护士长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时,护士长觉得自己的控制权利受到了威胁,所以会处处和麦克墨菲作对,另一边是正常人的麦克墨菲肯定不想被规矩束缚,所以麦克墨菲成了病友们的灵魂领导人。
可颠覆麦克墨菲世界观的是,疯人院中只有包括他的少部分人是因为犯罪被关进来的,而绝大部分人,都是为了逃离现实世界,自愿留在这个疯人院的。这是一种对精神的腐蚀,恐怖的不是逃不出的疯人院,而是患者内心自认为自己应该在这个地方接受治疗,但是麦克墨菲并不认同这个事实。
但是,他们的出逃计划并不成功,麦克墨菲最终被残忍地切除额叶,变成一个真正的白痴永远的留在了疯人院……
这个疯人院不是一个精神病院,它存在是为了通过药物及专制控制疯人院病人的思想,彻底摧毁他们的一致,剥夺他们自由的权利,疯人院不仅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更是对虚伪的美国体质莫大的讽刺。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社会掀起一场反精神病运动,主张精神病在本质上不是医学的,而是社会的、政治的和法律的。
相关著作有米歇尔《疯癫与文明》,肯·克西《飞越疯人院》。
小说里强调了医疗通过生物医学的方式完成肉体惩罚与思想控制,比如频繁的用药丸、电击等治疗方式,烘托出生物医学占绝对地位的医疗氛围,如果一个患者被诊断为“无药可救”,那么他将面临脑白质切除的手术,最终成为一具没有思想的躯壳。
美国历史上有这种“终极疗法”的结果就是:许多病人虽然在手术后安静下来了,但他们也成了植物人,有的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治疗”的名义下的摧残。
一直以来,美国都以自由、民主定义自己
然而《飞越疯人院》却真实的再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中各类弱势群体的可悲境遇。
20世纪五十年代末及60年代的青年人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他们觉得美国社会出了问题,于是便通过自我放纵的方式“喝酒、留长发、服药”等进行自我逃避,同时也想通过这样的反常规方式来诉求一个充满爱、正义与和平的社会,可他们的种种诉求最终都以压制而告终。
1969年夏天,数百位学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附近的空地上竖起了一块写有“人民公园”的牌子,并纷纷搭起帐篷,宣布要在那里建立一个理想社会,但是政府却出动了警力,什么坦克、直升飞机统统上阵,将公园内的学生包围,并威胁他们如果不离开就逮捕,最后学生和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学生们的帐篷都被坦克车铲平,在经历了三个星期的镇压,青年们的希望也彻底被浇灭。
其实看电影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会被电影结局给震撼到,因为最终成功飞越疯人院的挺不是男主麦克墨菲,而是那个一开始装聋作哑、懦弱逃避的印第安“酋长”。
酋长虽然身材魁梧,性格上却胆怯懦弱,那时因为他有自己的无奈,因为小时候目睹了父亲(一位真正的酋长)被白人妻子教化而逐渐失去自我、失去土地,最后被社会利用欺骗致死。
所以酋长离开家庭后,始终保持“不是我自己先装聋的,是别人认为我即听不见叶说不出话而已。”酋长并不是个例,他的经历就是无数印第安人生活经历的折射。
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他们没有话语权,因而有的人选择麻痹自己,有人选择默默承受,还有人选择竭尽全力的去适应这个社会,但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结局令观众欣慰的是,酋长在麦克墨菲的感染下,终于有了勇气和力量,发挥了自己的实力,搬起石墩砸开牢笼,奔向自由。
麦克墨菲代表“垮掉的一代”他最终说:“至少我试过了……”
印第安酋长则是被自由唤醒的一代,代表美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的“沉默”,他的转变和最后的出逃也象征着美国社会的改变,影片安排这样一个人物出场,并不彰显他的存在,而是时刻突出他的重要性。
影片隐喻的现实要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对自由和个性的呼唤
对精神病院管理制度和临床医学体制的抨击
反体制、反权威,崇尚叛逆
反霸权,反专制。
《飞越疯人院》生动的再现了那个时代美国社会的状态,反映了当时高度机械化的美国社会,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以为是“正能量满满”的励志片,实则冰冷无情,残酷备至。
看得很是压抑。
文原创,图网络
飞越疯人院中文版:一部真假精神病患者的狂想曲
一张长桌和几把椅子,几个药瓶和一个护士站将舞台装饰成了一个精神病院,一位体形高大的演员身着病患服,用独白拉开序幕。在上月结束了北京第二轮演出后,话剧《飞越疯人院》中文版,7月18日晚在人民大舞台迎来了上海站首轮演出。
《飞跃疯人院》剧照
舞台剧和电影一样经典
话剧《飞越疯人院》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于1962年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男主人公麦克墨菲,为了逃避监狱的强制劳动假装精神异常住进精神病院,带领管理严苛又死气沉沉的疯人院追求自由的故事。
说起它,观众最耳熟能详的便是1975年杰克·尼科尔森主演同名经典电影。借由电影这一载体,这一“疯癫与文明”的故事抵达大众传播的巅峰:《飞越疯人院》高居豆瓣电影的第50位,有50万人标记看过,61%的观众给出五星好评,豆瓣评分9.1。其实,早在电影前,《飞越疯人院》就被改编为舞台剧,并在1963年率先登上百老汇的舞台,首轮演出82场。八年后,舞台剧版又转战外百老汇演出,在舞台上活跃了三年半的时间,演出场次超过1000场。2018年,80后戏剧导演佟欣雨基于原著的翻译和改编,创作出中文版的《飞越疯人院》,最终在去年进行首轮演出。
透过酋长之眼进入故事
在谈起中文版与之前的版本相比的区别时,导演佟欣雨坦言,为了在还原原著的基础上创新,他没有选择观看《飞越疯人院》的百老汇舞台剧,而是研究原著小说与同名电影。于是,叙述故事的视角发生了改变。
在这所管制严格的精神病院,有一个体型高大的角色——酋长”。这个既是“病人”又是“异形”的印第安人,视听无障碍,但始终故意保持沉默,与嘈杂的人群绝缘。佟欣雨在本土化《飞越疯人院》时,就选择以酋长的视角,用他的独白串场,讲述整个故事。在佟欣雨看来,酋长就是布满监控的病院里的一双真实的“眼睛”,顺理成章地,酋长的视角成为中文版的一根线,他的独白串联起整个故事。
影片中原本是被边缘化的酋长,在中文版舞台上,可以被“看见”,还可以被“听见”,他究竟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让大家非常好奇。
用摇滚乐点燃演出现场
《飞越疯人院》中文版的故事发生在疯人院这样的一个封闭空间,在舞台布景从头至尾不改变的情况下,导演选择用原创音乐奏响真假精神病患者的狂想曲,用摇滚乐元呈现原作对自由的诠释和向往。
原创乐队福禄寿为中文版《飞越疯人院》创作的主题曲《马》,贯穿了整部舞台剧。在故事进行时,佟欣雨将音乐插入情境中,由演员用键盘演奏,既成功地营造了疯人院癫狂的环境,又为患者们的例会和派对等需要音乐的场面进行伴奏,不会让观众因为大段的对话和情节感到疲劳。
《飞越疯人院》小说诞生之时,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正值冷战,社会普遍飘荡着虚无、迷茫和反叛的意绪,任何疯狂的行径都有可能发生,政府进行药物试验项目正是其中一例。
这个故事放在今天再看,是关乎与自己对抗的勇气。当麦克墨菲得知病友们基本是自愿进精神病院时,他又是震惊又是气愤地骂道:“你们一直抱怨这个地方,但是你们没有勇气走出这里,你们以为你们是疯子吗?你们不是!你们跟街上的混蛋没有什么两样。”
“这,是温柔捆绑与认清现实的对抗。”佟欣雨说。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祝琳 摄 题图说明:《飞跃疯人院》剧照
飞越疯人院: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电影作品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专注于不专业的电影解说小麦~
假如一个正常人被关进精神病医院,如何证明自己根本没有病?
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同样也让人细思极恐,因为似乎前后两条路都行不通,如果你说自己有病,那么精神病医院正好敞开大门欢迎你,如果你说自己没有病,精神病医院里的每个患者都这样说过。
今天小麦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麦克·墨菲就是一个“不经意”闯入精神病医院的正常人,没错,那就是美国电影——《飞越疯人院》。
《飞越疯人院》剧照
《飞越疯人院》改编自美国著名小说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说,上映于1975年,一经上映便深受美国影迷们的追捧和好评,不仅在1976年包揽了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在内的5项大奖,更是荣获了第33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6项大奖,国内豆瓣也给出了9.1分的高分,位列Top250排行榜第50名。
该片可以说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热潮,当时的美国人民所缺失的正是片中主人公“麦克·墨菲式”的自由,于是许多美国人开始从日复一日的上班族向着自由职业转化,崇尚高度的自由和自我存在感,并冲破思想的束缚。
《飞越疯人院》剧照
其实《飞越疯人院》的原著小说也非常精彩,甚至比起电影来说更加耐人寻味,可惜由于时长的限制不少细节在电影当中都被省略掉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不管是原著小说还是电影,只有一个最主要的对立面存在,那就是精神病患者和精神病医院的工作人员,它对于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精神病医院的描述可以说是非常真实的了,病人完全没有人权可言,虐待时有发生,治疗手段十分单一,最常见的就是令所有人都畏惧的电击疗法。而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最终治疗方法就是片中麦克·墨菲最后所接受的额叶切除手术,术后的人会丧失很多功能,包括原有的很大一部分性格,几乎就是一个行尸走肉,与正常人相比唯一相同的地方只不过是还能呼吸而已。
《飞越疯人院》剧照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项在现在看来绝对是极端不人道的手术,当年它的创始人莫尼兹却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并且广泛应用于治疗不服从管理的精神病人。
自从《飞越疯人院》这本书问世以后,美国和欧洲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滥用电击治疗以及虐待精神病患者的运动,通过了限制精神病医院权力的法律条文,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状况才得到很大改善。
《飞越疯人院》剧照
一个怎样的人能被诊断为精神病人?
如果是现在,或许我们可以说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已经系统化和规范化,有各种各样的医学手段和条文手册供医学工作者们参考,但在影片所处的那个年代,或许就不是这样了。
就像麦克一样,没错,他是一个极其不听话也不守规矩的人,甚至我们可以把他具化成现实生活中的街头流氓,那个让你咬牙切齿、唾骂成人渣的人,甚至自作聪明,以为相比于监狱里的强制劳动精神病医院就是一个庇护所,可他终究是一个正常人。而印第安人“酋长”之所以沉默寡言,是因为在他内心深处一直对于自己父亲的死难以释怀。
《飞越疯人院》剧照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我们以正常人的眼光去评判都觉得没有什么严重精神问题的人,却身在精神病医院里。在影片的中间部分,当他们出海钓鱼、轻松愉快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就是一个鲜活的人,有着鲜明的性格和追求自由与快乐的向往,但不论如何,麦克终究还是斗不过体制和规范,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具没有情感、不会表达的行尸走肉。
这不得不归咎于护士长拉契特,她的诸多罪行不禁让人毛骨悚然,用自己设计的一套强制手段对待病人,每天按时吃药,定点起床、睡觉,去同样的地方放风,一切按部就班,有时还会带上威胁和折磨。在她的管理下,病人们如同木偶一般服从,毫无自己的思想,这也使她成为了医疗界认可的优秀工作者,哪怕病人们的病情没有好转,起码也没有变坏。
《飞越疯人院》剧照
但在麦克到来以后,这样“和谐”的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他先是唤醒“酋长”,又唤醒了病人们对于体育赛事和社会时事的关注,拉契特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为什么麦克能够唤醒他们呢?因为他用心与病人们相处,融入其中,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乐此不疲。而拉契特只会采用强制手段,因为在她眼里,这些病人只是不同程度上的疯癫罢了。
《飞越疯人院》剧照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需要帮助的人群,也确实有很多愿意帮助他们的人存在,有些甚至并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自己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完全是公益行为。可又有多少人打着拯救别人的旗号,却用着强制手段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和缺失呢?
很显然,拉契特就是属于这种人。就比如说她利用自己和比利母亲的关系威胁比利,满口仁义道德,不过是道德绑架罢了,内心脆弱的比利只好选择自杀来结束一切。然而比利的死却没有唤醒拉契特的良知,她继续统治着精神病医院,并对反抗她的麦克实施了额叶切除手术。
《飞越疯人院》剧照
在观众看来,这所精神病医院里最疯狂的人莫过于身为护士长的拉契特,她看似一本正经,兢兢业业,认真工作,实际上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罢了。让所有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按部就班活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疯狂的行为。
精神病医院的工作人员是比精神病患者更加疯狂的人,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
所以当最后“酋长”逃出疯人院之前才会杀死麦克,因为他知道,如果麦克还“活着”,他一定想要和自己一样逃出疯人院,唯一让他不再深受折磨的办法,就是死去,因为只要有拉契特在,麦克就会一辈子生不如死。所以“酋长”杀死麦克,只不过是帮助他解脱和做出最后的抗争,然后带着他的思想和期望,去外面的世界寻找自由。
《飞越疯人院》剧照
总而言之,《飞越疯人院》是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电影作品,十分精彩,值得一看,也值得反复思考。
(本文由小麦看电影原创,如需借鉴,请务必标识!)
飞越疯人院
电影《飞越疯人院》讲诉了主人公麦克.墨菲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后来因屡次挑战精神病院的规则,而遭受额叶切除手术的故事。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只有11岁,觉得电影中精神病院那样的环境很可怕;本以为这只是电影,离我的生活很遥远,但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人越是害怕什么就越会遭受什么。14岁的时候,我患上了双向情感障碍,即抑郁症的一种,人会突然陷入极度的悲伤,而后又突然变得狂躁,从此,我在最好的年纪停止了学业,开始隔三差五地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被强制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我会在极度悲伤时砸坏家里的玻璃。我记得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也时常砸坏家里的玻璃,不知道他有没有也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过。
这些年我成了精神病院的常客,见过不少奇怪的人,看过不少荒诞的事,但大部分时候我都不愿意去回忆这些,因为我看得太多了,已经麻木了,每次回忆这些都会让我的心再次变得麻木,而我想做一个有感情的而不是麻木的人,因此我很少去想这些东西。我的自我教育基本都是在精神病院里完成的,我的思辨能力是在精神病院里养成的,我的思想是在精神病院里形成的,因此虽然我很少说,但我觉得对此我很有发言权。我很少谈及我在精神病院里的见闻,也从不评价这些,但有两个镜头我一直记得很清楚,一个镜头是一位40多岁的大叔哆哆嗦嗦地告诉我他已经被关在精神病院18年了,还有一个镜头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头因为拒绝服药,而被两个30多岁的护工用扫把打到浑身淤青,表情痛苦得变形。
如果上面的那个大叔现在还被关在里面的话,那他就已经被关了20多年了。20年,据我所知,有期徒刑最多也只能判15年,再往上就是无期徒刑和死刑死缓了,那这个大叔到底犯了什么罪,会在那个小小的楼层里被剥夺自由长达20年?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这个大叔犯的罪是在家里把电视机砸了,仅此而已。刚刚我说到“犯罪”,每一个罪犯在法院宣判之前都只能叫嫌疑人,这个大叔既然被关了20年,那显然不是嫌疑人,而是罪犯,问题在于,是谁对他进行的宣判呢?好像没有,精神病院似乎集法院、检察院、辩护律师、和监狱的职能为一体,一个人只要来到这里,就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这听起来和法律上的“有罪推定”很像,就是在判断你是否有精神病之前,是先假设你有精神病,除非你能证明你没有精神病,否则你就是个精神病;而我们砸玻璃和砸电视机的行为就是我们是精神病的铁证。如果可以,我们真的想打电话给公安局自首,说自己砸了家里的东西,请求法院审判,那样子也许还不需要被关20年吧;但很遗憾,我们不可以,因为没有电话,我们在这里遭受的任何对待外界都不会知道,如果胆敢要求使用电话,那等待我们的就只有一顿暴打。
精神病院有点像是监狱,在里面的人都没有自由;但它又不像是监狱,因为进监狱之前首先是法院的审判,但在这里没有任何审判。它更像是一个传染病隔离所,把我们和社会隔离开,当然,精神病是不会传染的。一个人只要被送到精神病院来,医院就不会拒收,不管你是否真的有病,毕竟送到口袋的钱谁会拒绝呢?而家属害怕麻烦,也很乐意把自己的亲人送到精神病院里去,毕竟一个月只要几百块钱就能让自己少很多麻烦,何乐不为呢?就这样,精神病院和家属都能获得好处,而唯一被伤害的就只是一个对谁都微不足道的人,因此这样的一笔交易就理所当然地发生了。对了,我的父亲就赞同把我一辈子关在精神病院里,这样他可以少很多麻烦,但我的母亲不同意;如果他们俩都同意的话,那大家就看不到我写的这些文字了。
我过去认为,医院是一个让人比进去时变得更好的地方,现在不这么想了,毕竟那个被关了20多年的大叔如果离开精神病院,他就完蛋了,因为他已经彻底与社会脱节了,那个小小的楼层已经成了他的全世界;现在我觉得,医院的目的不是帮助人,而是赚钱,仅此而已。我至今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有病,因为我不相信精神病院给出的“有病推定”的诊断,而我也从来没见到过他砸东西,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的人生已经被精神病院和家属谋杀了。20年,呵呵,我的知识很有限,我真的不知道什么病需要治疗20年,而且还必须被关着治。
“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生理活动”,我并不完全否认这一点,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的,毕竟药物确实缓解了我的自杀倾向,让我的情绪稳定了不少;但我也很喜欢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说的一句话,“疯癫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文明的产物”。我们会砸东西,有很深刻的原因,与我们的经历和认知紧密相关,而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活动,一颗小小的药丸改变不了我们的思想。涂尔干在《自杀论》中指出导致自杀的社会因素,对我的影响很大;在这里,我也想借鉴涂尔干的话,导致我们砸东西、导致我们痛苦的原因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多的是因为社会关系的破裂。至今为止,人们对待精神病患者的方式仍然是隔离,但我觉得这很自私且懦弱,因为人们为了避免麻烦,为了获得好处,而去牺牲一个人的人生,这是一种谋杀。人们应当勇敢地去承受这些麻烦,去给人关爱,去了解人的内心,努力去沟通,去理解人,这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责任,因为导致一个人社会关系破裂的是他身边的所有人。治疗精神疾病的最好的方式,不是药物,更不是隔离,而是爱,用爱帮助人重新建立社会关系,融入社会。治疗成功的标准,绝不是阻止砸东西的行为,也绝不是简单地让人变得快乐、消除悲伤,而应当是让人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并且能够重新融入社会生活,这样人的生命才能变得更好,而不仅仅是给医院和家属带来好处。
我知道我的这些文字什么都改变不了,依然会有人被关押几十年,依然会有人被隔离被暴打,并且外界浑然不知,毕竟连惊世骇俗的《疯癫与文明》都未能消灭这些荒诞的现象,我所做的,仅仅是对自己过去的一个交待,也算是一点吐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