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同声翻译器(当我们把外语沟通框在了线下,翻译机要如何主动跳脱?)
英语同声翻译器文章列表:
- 1、当我们把外语沟通框在了线下,翻译机要如何主动跳脱?
- 2、Dako AI智能语音翻译机,让世界沟通无障碍
- 3、讯飞翻译机3.0新功能体验:同声字幕让你比字幕组还快
- 4、英语翻译机好用吗?讯飞双屏翻译机提供无障碍沟通解决方案
- 5、一款红遍日本的离线即时翻译器,它能走进中国吗?
当我们把外语沟通框在了线下,翻译机要如何主动跳脱?
了解更多热门资讯、玩机技巧、数码评测、科普深扒,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
----------------------------------
“这场疫情真是把我们害惨了”,在闲聊中小雷身边一位从事外贸行业的朋友面露难色。
在这里他说的“害惨了”除了指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外贸行业的严重打击,还藏着另一面潜台词……
大家都知道,外贸从业者几乎天天都要和外国人打交道,虽然他的英语不算太好,但线下当面交谈的时候由于有翻译机在手,所以基本的沟通不成问题。然而,受疫情影响现阶段大多数的商务沟通都转移到了线上,这时候翻译机的作用就不明显了。远程会议时,经过网络二次传输的对话,很可能影响翻译,一旦表达出错,会议根本无法进行下去。
“人算不如天算,这买翻译机的钱,感觉是白花了呀!”
和朋友的这番对话,让小雷颇有感慨。放在过去,一台面对面翻译能力出众的产品可能就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谁也没有料到疫情的突然出现会让消费者的需求出现变化。今天,他们更需要的是一款可以翻译线上内容的产品。
其实小雷也不知道,这位朋友提出的需求是不是真的可以被满足。然而,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小雷意外地发现,原来市面上真的有支持翻译线上对话的产品,而且它还是我们的老朋友,讯飞翻译机3.0。
更像是“秀肌肉”的新功能
事情是这样的,发布于去年5月21日的讯飞翻译机3.0突然宣布,将会上线一个全新的功能“同声字幕”。这个功能似乎就是为那些需要远程沟通商务、交流学习的人而量身定做的:该功能可以将电脑端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声源进行实时转写翻译生成字幕,主要是中英互译。
一听到这个消息,小雷第一时间想到的应用场景就是跨国间的商务交流,这一功能肯定会让小雷那外贸朋友觉得眼前一亮。同声字幕功能在“对话模式”下自己和对方的声音都将会被识别并翻译,如果你将自己电脑的画面投影到远程会议或者中控台上,那么参与会议的各位也能知道你表达的内容了。
可以想象一下,有了这个功能后,他们在参加线上会议、又或者和客户谈生意的时候,对方说什么都可以被实时翻译,工作和交易自然就能像以前那样有序进行了。
不过小雷更关心这项功能的实际表现是否能达到“可用”标准。如果对互联网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目前自动听写、生成字幕的功能依然比较罕见,纵观海内外只有哔哩哔哩、YouTube等几个视频平台支持。
而讯飞翻译机3.0的“同声字幕”功能在实现的难度上显然要更加高,因为它不仅要实时转写音频内容,还要根据内容进行翻译。我们都知道科大讯飞在A.I.翻译领域的深厚实力,但这一新功能的具体表现如何,我们更希望可以通过测试亲身体验。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我们决定找来一段演讲视频模拟远程会议中的对话场景。这里节选的是苹果WWDC 2019演讲实录,如果讯飞翻译机3.0能够较好地处理主讲人的对话并翻译成中文,那么对付一般的远程会议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根据设备上的说明设置妥当后,便开始测试。我们留意到,当电脑端出现声音后设备便开始工作,先是英文会出现在字幕栏底部,当词汇达到一定数量可以凑成句子后,讯飞翻译机3.0会把句子翻译成中文。
小雷的英语听力并没有那么好,过去观看WWDC发布会都是要借助各大平台的同声传译字幕的。但没想到,今天在讯飞翻译机3.0的帮助下,小雷可以独自观看时长差不多10分钟的发布会内容,而且能够明白演讲内容。
鉴于讯飞翻译机3.0“同声字幕”功能的出色表现,我们不禁送上一个大大的“赞”。其实,就绝对专业流畅的翻译质量而言,肯定是事后的整理翻译更好一些,但这两种翻译情况是根本无法对比的。
同声字幕功能的本意并不是追求翻译出“信达雅”的句子,它的核心任务是在第一时间帮助用户实时转译文字,从而降低远程交流的成本和门槛。因此,权衡同声字幕功能的优劣也必须从“效率”的层面来思考,讲求的是“快”和“狠”,当然,讯飞翻译机“同声字幕功能”在“准”上的功夫也基本到位。
“杀鸡”也可以用“牛刀”
从上面的测试来看,讯飞翻译机3.0全新上线的“同声字幕”功能已经可以看作是“主打卖点”,为什么?第一是独特性,市面上基本没有第二款产品可以提供类似的功能;第二是实用性,同声字幕功能固然可以让线上的商务交流门槛变得更低,但它能做到的又不限于此。
其实这个“同声字幕”功能还有一点是值得讨论的,除了默认的“对话模式”外,它还支持“倾听模式”,可以将电脑端播放的所有英语原声都能实时转译成双语显示在字幕上。
如果你手中的翻译机可以帮你翻译大量英文资源,你会怎么做?小雷可能会利用它来看一些字幕组还来不及翻译的英文影视剧,也可能会用来帮助小雷学习英语、锻炼口语。
这是完全可行的,因为小雷已经试过了。
小雷在网上找了一段专门用来锻炼口语能力的视频,视频本身没有任何字幕,对英语口语的初学者来说盲听的确有一定难度。不过在字幕的帮助下小雷至少可以把发音和原文对应起来,从而达到锻炼口语和听力的目的。
用来充当“生肉”影视剧的临时字幕也完全没有问题,在中英双语字幕的帮助下,拥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你想要看懂剧情并不算困难。
直到这里小雷才醒悟,同声字幕功能的本质不仅是把线下面对面的互译功能搬到线上,更解决了一直以来就存在的线上资源翻译。虽然动机看起来比较单纯,但我们也知道,这想法要想实现难度一点都不低,翻译过程中每一秒都是对AI算法、语音识别能力的极大考验。
同时小雷的直觉也认为,市面上肯定有其他产品在讨论、在思考如何实现这一功能,但和这些产品不同,讯飞翻译机3.0率先做到了。
作为一款带有“专业”属性的工具,加入同声字幕功能的讯飞翻译机3.0,可以说是在“专业”的道路又进一步。往后但凡消费者谈及“专业的翻译工具”,那么讯飞翻译机3.0很可能会凭借着拔尖的“同声字幕”功能脱颖而出成为典型产品,同时功能本身的表现,也能让讯飞翻译机3.0的产品口碑继续上升。
面对面翻译也是一把好手
其实,讯飞翻译机3.0自推出以来,一直凭借准确、快速的翻译效果,活跃在荧屏和各大国际盛会上,这足以说明讯飞翻译机3.0的实力是过硬的。讯飞翻译机3.0凭着59种语言支持和方言翻译两大功能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的经典场景,尤其是在线下面对面的环境中,让语言再也不是交流的障碍。
我们就用最有意思的方言翻译功能来举例好了,小雷公司中除了会说粤语的广东人外,还有一些同事是来自外省,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懂粤语。如此人员搭配,用来测试讯飞翻译机3.0的方言翻译功能就最好不过了。
测试十分简单,小雷会用粤语和同事进行简单的交流,对他发出一些指令,全程只说话,不利用任何书面文字传达信息。换言之,同事想要听懂我在什么,只能借助讯飞翻译机。
那么交流是否能顺利进行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翻译机的帮助下小雷的同事总算是听得懂粤语了,而讯飞翻译机3.0连粤语的一些口语词、语气词都能准确识别,这一表现是我们此前没有预料到的。
其实,面对面交流的翻译能力本来就是讯飞翻译机3.0的强项,而随着同声字幕的加入,它也变得更加全面、更加出色。
“当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我们购买产品基本只会考虑贴合自己生活、工作情况的使用场景,正如小雷的朋友一样,当初买翻译机只是想到面对面交流时可以用得上,根本没预料到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而导致传统的翻译机在线上交流中作用大减。
其实对翻译机厂商来说情况也差不多,在新冠疫情蔓延,远程商务交流、学习交流兴起之前,大家的共识都是翻译机的主要适用场景在面对面,谁也不会想到要做针对线上交流的实时翻译功能。
当然,打造类似同声字幕功能的难度很高,相信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小雷忽然想起小时候家长教训我们的一句话,“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比你聪明但比你还要勤奋,难怪人家学习成绩好”。这句话放在讯飞翻译机3.0身上似乎也挺应景的,当一款卖得好的产品在创新上更下功夫,那么竞争对手就很难再追得上它了。
对整个产品来说,同声字幕可以说只是一个“功能点”,但我们看到的是厂商的态度问题。大多数厂商都只会根据立项当时的市场情况规划产品,因此推出的产品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讯飞翻译机3.0明显不同,他们的团队会根据大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来调整产品,甚至为产品追加能够解决当前消费者痛点的新功能,让产品跳脱出立项时间的桎梏,从而保持竞争力。我们始终相信口碑才是一个品牌长远发展的根基,哪个是长期利益、哪个是短期利益自然一目了然。
Dako AI智能语音翻译机,让世界沟通无障碍
语言差异是人类沟通的最大障碍
《圣经. 旧约. 创世纪》第11章记载,在大洪水退去后,这世界上的人类都是诺亚的子孙,说同样的语言。那时人类开始合作,建造名为巴别塔的通天之塔。这个举动惊动了神,因此神让全世界的人类开始有了不同的语言,从此人类再也无法齐心合作。造通天塔的计划以失败告终,语言差异也成为了人类沟通时最大的障碍。也许是血液中仍有想要重建巴别塔的梦想,因此翻译就成为人类在过去千百年历史不断演进的重点文化工程,同声翻译、智能翻译机,乃至当前最新的AI翻译机等产品走俏市场。
同声翻译:门槛高难以引入日常运用
世界的融合,离不开有效的沟通。而语言的障碍,往往让沟通变得很无奈,不知所云不仅了彼此的距离感,有时还会让难得的好机遇白白丢失。
随着同声传译的面市,渐渐成为国际会议流行的翻译方式。但同声传译作为一种大型国际会议或商务活动中常见的口译服务,却因对场地和同传译员有着严苛的技术要求而成本费用高企,很难被涉外单位引入日常运用。
民用智能翻译机:性能单薄,难解商务翻译难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开始出现一些手持式智能翻译机,为民众的出国经商旅游带来了很大便捷。这类智能翻译机虽然打开了一条交流互动通道,但在特殊的领域依然难于省心省力,常见有下面7大瓶颈:
1. 在中国通讯信号相对单一,方便找信号,在国外通讯信号的选择多样,导致一些场合选择通讯信号时看不懂,选用困难导致无法使用。
2. 采用民用版引擎,一些专业术语翻译准确率不高。
3. 采用单一翻译引擎,由于一些国家语音数据收集不多,导致翻译准确度不足。
4. 使用翻译机时需要将翻译机来回递交拾音,不太适合正式政务或商务工作场景。
5. 民用翻译机功能简单,没有可选择的辅助功能。
6. 民用翻译机不能实现个性化定制功能。
7. 民用翻译机不能储存及导出双方交流的内容。
8. 可选择的国际语种少,只有常规十几种。
华光昱能Dako品牌AI语音翻译系统让世界沟通无障碍
那么,结合当前的人工智能,有没有在商务活动中能被广泛运用的AI智能翻译机呢?当然有啦。由深圳华光昱能科技有限公司Dako品牌隆重推出的AI智能语音翻译机,就是一款基于云端的多引擎、多语种、多通讯信号接口的专利产品。
华光昱能Dako品牌AI语音翻译系统6大独特魅力:
1. 多引擎云端翻译架构:基于云端技术,采用【讯飞、思必驰、阿里、出门问问、Google、微软、nuance 】等多引擎结构,智能选择准确率最佳的语种翻译引擎,保证翻译文本质量及速度。
2.语音对语音实时翻译:两种语言对话,双向翻译,毫秒级响应。拥有43种国际通用语言,200 以上国家和地区。
3.同步实现语音、文字双屏模式展示,主设备端具备控制功能,主副屏各自显示交流内容。
4.AI智能分词断句,修正语气词和不通顺句子,提高翻译准确率。
5.全程语音控制,也可手动触摸控制。
6.采用DSP数字音频界面话筒,简洁便捷,可设置拾音音幕,拾音清晰,提高翻译准确率。
7.对话语音自动生成文字文件,可离线下载。
8.适合固定安装。
9.采用千兆网口、Wifi、4G等多种通讯信号接口,选择余地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翻译成为一座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华光昱能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真正把AI 智能语音翻译落实到产品的每一项细则体验,让整个操作和使用过程都充满人性化,是外事单位工作高性能的好帮手。同时,华光昱能Dako品牌AI智能语音翻译机还可以依据客户需求,协同定制,真正做到“让世界沟通无障碍”。
讯飞翻译机3.0新功能体验:同声字幕让你比字幕组还快
{"rich_content":{"text":"讯飞翻译机3.0新功能体验:同声字幕让你比字幕组还快","spans":null},"video":{"vid":"v0d8b0400000bs820t2oqflakc9e9dtg","duration":212.951,"width":1024,"height":576,"file_size":17656624,"thumb":{"web_uri":"tos-cn-p-0000/72d0cbed332648d7827b355605a2c1a3","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212.951,"file_size":14911333,"w":854,"h":480},"normal":{"duration":212.951,"file_size":11125707,"w":640,"h":360},"ultra":{"duration":212.951,"file_size":19016281,"w":1024,"h":576}},"is_encrypted":null,"md5":"0992353fe9b094fab663092d44bd4b05","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英语翻译机好用吗?讯飞双屏翻译机提供无障碍沟通解决方案
全球化时代,随着国内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很多国内的企业都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跨国商务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在商务往来中,最核心环节就是沟通,而语言差异则是沟通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障碍。纵然有些国内企业的商务人士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可进行日常交流。但在商务谈判过程中,沟通某些行业和专业的问题时,就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准确理解语义,流畅表达。
针对沟通中语言差异这一难题,专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20余年的科大讯飞推出了一款功能强大的英语翻译机——讯飞双屏翻译机,创新采用双屏设计,结合同传级实时翻译技术,可解决跨国商务往来场景下不同语种、不同行业领域的翻译任务,保证翻译准确性的同时大大提升商务沟通的效率。
讯飞双屏翻译机的语音翻译功能支持83种语言在线翻译,翻译语言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语音翻译功能时,通过翻译机正面2个语音输入物理按键,按下说话,松开即可翻译,翻译结果直接播报。双屏设计操作简单,实用性更强。展开客屏,和陌生人交流更加自然高效,可高效解决两位语言不通的人面对面即时沟通问题。而且带有的“握手礼”功能还能打破与陌生人开口说话的尴尬,让对方快速熟悉使用方法,降低使用门槛。
讯飞双屏翻译机还支持16种语言离线翻译、14种语言与英语互译、32种语言拍照翻译,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翻译需求。同时为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翻译需求,让跨国商务沟通更加便捷,讯飞双屏翻译机率先推出行业A.I.翻译,针对垂直领域,给用户更专业的模式选择,使翻译更加准确。
目前讯飞双屏翻译机可担任外贸、体育、能源、金融、医疗、计算机、法律、电力、信息技术、化学化工、材料科学、机械工业、汽车工业、船舶工业、道路工程、文艺传媒等16大行业的AI翻译官。另外全新升级后的讯飞双屏翻译机还支持与Mac系统联动,适用于同声字幕、演讲翻译功能,畅享同传级实时翻译字幕,多样兼容,随心使用。
除了具备出色的翻译功能,支持多个不同细分行业的专业翻译外,讯飞双屏翻译机的全球上网功能也很实用。用户可通过WIFI、手机热点、SIM卡等畅连世界多地的网络。其中全球上网流量卡支持122个国家和地区,无需插卡,即买即用,让用户使用无忧。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独家供应商,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等方面的领先技术可见一斑,此次推出的讯飞双屏翻译机就为跨国商务往来提供了深度、高效的全流程、无障碍沟通解决方案,可解决沟通过程中的语言交流难题。希望在未来,科大讯飞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好用、实用的智能英语翻译机产品。
一款红遍日本的离线即时翻译器,它能走进中国吗?
人工智能作为下一轮工业革命浪潮的核心,那么智能硬件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无处不在。智能穿戴设备连接着3D打印、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智慧智能等技术。伴随着智能穿戴的应用,产业链的延伸和商业模式的升级将成为必然。
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逐渐涵盖了智能手表、手环、眼镜、配饰等愈发丰富的佩戴形式,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打造全方位体验。
2016年,日本公司Logbar推出一款适配于旅行场景的离线即时语音翻译器ili(咿哩),这款专门针对游客需求研发的可穿戴语音翻译设备,外形简约、轻薄,续航可达三天,能够在英中日三种语言中实现相互翻译,目前支持中文,日语,英语,西班牙语。
IT耳朵最近采访到ili(咿哩)中国地区销售总监马亮亮,对ili(咿哩)这款产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做这款产品的契机是什么?
“我们的团队都是热爱旅行的年轻人,但我们试过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翻译产品(APP)之后,发现没有一个可以真正解决旅行时的痛点,全都要依赖网络环境,且实用性较弱,大家都在做千篇一律的翻译APP,却没有哪个是真正权威并实用的。所以我们萌发了开发一款垂直于旅行市场,并可以完全离线使用的硬件设备的想法。” 马亮亮说道。
对于旅行的人来说,语言不通的环境下,即时翻译无疑是最强烈的需求,ili内置了一个语音翻译引擎,并且预先加载了旅行用电子词典,覆盖了超过100万个短语,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连接网络。
今年,科大讯飞推出的讯飞翻译器“晓译”,凭借丰富的应用场景、同声互译等功能迅速抢占国内市场,当谈及ili与晓译的不同,马亮亮表示:“ili是垂直于旅行市场的产品,且完全离线。在境外游时网络环境很难保证稳定畅通,所以在境外游市场上,我们对我们的ili还是很有自信的“。据马亮亮介绍,未来ili会继续研发韩语、法语、泰语以及阿拉伯语等新的互译语种。
事实上,在9月6日科大讯飞升级了它的翻译器。通过系统升级,实现了两大功能的更新。其一,可离线翻译,这一功能在9月15日正式上线。其二,除中英互译外,新增日、韩、法、西班牙4国语言对中互译。
据马亮亮介绍,目前ili在港澳台以及美国市场已经进行了2次预售活动,大陆也进行了1次,预售活动达成的销量约8万台。而目前的销售渠道仅限于Logbar的官方网站的预售页面,最近在与国内一些机场、酒店的商家商谈合作,在模式上,马亮亮表示未来会考虑直营或与一些实业型企业合作销售。
那么,ili(咿哩)这款红遍日本的离线即时翻译器,它究竟能不能打开中国市场,或者如同科技大讯飞的晓译一样刷遍朋友圈,我们接下来也会推出相关产品评测,敬请期待。
作为智能硬件的最大的一块,目前智能手机越来越强大,取代了大部分的职能硬件功能。智能硬件只有通过垂直某一领域的精确应用场景,来解决用户的刚需,这是打破智能手机桎梏的关键所在。显然,未来十年内,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从青涩逐渐走向成熟,从方方面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从幻想走进现实,穿戴式智能设备将会给我们越来越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