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大军阀百度影音(1992年,香港电影全面溃败前一年,杜琪峰跌落谷底,钱嘉乐成炮灰)

导读大军阀百度影音文章列表:1、1992年,香港电影全面溃败前一年,杜琪峰跌落谷底,钱嘉乐成炮灰2、黄百韬自杀之讯传来,粟裕为何一头晕倒?华野35万大军损失超6万3、香港电影教父的刺激

大军阀百度影音文章列表:

大军阀百度影音(1992年,香港电影全面溃败前一年,杜琪峰跌落谷底,钱嘉乐成炮灰)

1992年,香港电影全面溃败前一年,杜琪峰跌落谷底,钱嘉乐成炮灰

20年前的12月,警匪片《无间道》上映。

这部全片没多少枪战场面的卧底电影,却在香港本土拿下5505万港元票房,又在金像奖上收割了七项大奖。

那一年,全港只有81部国产电影上映,其中仅有3部(港产片2部)进入票房前三,但《无间道》夺得票房冠军,让港人似乎仍然看到了希望。

可惜,其后随着电影人才的流失,内地市场的开放,进一步加剧了港片的衰落。

如今回头看来,《无间道》竟是香港电影最后的荣光。

再将时间退回到30年前,1992年,正是香港电影最为特殊的一年。

都说80到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其实香港电影,真正走上成熟的商业片道路,是从1986年的《英雄本色》开始的。

而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无厘头喜剧的兴起、新派武侠风的流行、枪战动作片的大热。

香港电影在1992年,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盛境,可辉煌的背后,暗流涌动,也为1993年香港电影的“全面溃败”,埋下了伏笔,成了香港电影转折的分水岭。

如今再回顾1992那一年,群雄逐鹿,其实背后的故事,比电影还要精彩。

一、周星驰赚得“第一桶金”,杜琪峰的“跌落”

周星驰在1992年一共推出7部电影。

其中为王晶的大都会电影拍的《审死官》、参演黄百鸣公司的《家有囍事》,以及为永盛拍的《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和《鹿鼎记2》占据了票房前五。

且每部电影的票房,都达到3600万港元以上。

《审死官》是周星驰首次与杜琪峰合作,将晚清著名讼师宋世杰的故事搬上银幕。

其情节曲折、悬念迭出,又带着周星驰电影独有的无厘头搞笑风格,令观众耳目一新。

因此在香港和台湾两地,都大受欢迎,是杜琪峰继《阿郎的故事》之后,又一部成功作品。

本片以4988万港元的票房成绩,成为1992年的票房冠军,周星驰和杜琪峰这对组合,也得到业界肯定。

其后久未拍片的邵氏,决定豪赌一把,重金邀请两人拍摄《济公》。

可惜电影上映后,票房成绩并不理想,令杜琪峰的导演事业,一度跌入谷底。

周星驰1983年签约无线,从儿童节目《430穿梭机》主持人做起,跑了多年龙套,直到遇上万梓良才得到表演的机会。

后来李修贤以4年经纪人合约,将周星驰借出,后因为《赌圣》的成功,周星驰终于出人头地。

但到了1991年4月,李修贤的经纪人合约期满,周星驰的合约又回到无线。

因此《鹿鼎记》系列和《武状元苏乞儿》,这三部电影,是向华强的永盛与无线合作的作品,周星驰从中得到的片酬并不多。

而周星驰参演的《家有囍事》,是黄百鸣重金打造的合家欢贺岁电影,集结了张国荣、张曼玉、吴君如、毛舜筠等当红明星。

周星驰的戏份并不多,只是“大号龙套”,却拿走了800万港元片酬,这笔钱,成了他成名之后最丰厚的“第一桶金”。

除了这5部电影之外,《逃学威龙2》和《漫画威龙》,虽然没能进入票房前十,亦还是拿到了3164万和2295万港元票房,排在第11和14位。

因此在这一年,周星驰的人气达到最高,他主演的电影多为小成本,在“双周一成”中,性价比最高,吸金能力最强!

二、周润发的“突围”

曾为无线台柱的周润发,在进入电影圈之后,一度沦为“票房毒药”。

直到《英雄本色》之后,一举拿下金像奖影帝的周润发,才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其后周润发凭借《龙虎风云》和《阿郎的故事》,又两度称帝,足以证明,他适合不同的类型片。

《我爱扭纹柴》由香港著名导演罗启锐执导。

罗启锐是《秋天的童话》导演张婉婷的丈夫,而本片也是两人合作创作的剧本,也是周润发与这对夫妻的又一次合作。

网友也许会说,这部电影,虽然当年票房成绩很好,如今的知名度却不高,其实原因有三。

一是片名“扭纹柴”,是粤语词汇,内地网友比较难理解。

“扭纹柴”是指纹路不按常规生长的木柴(很难砍断),寓意性格倔强、不受约束的人。

二是周润发的吴山水,是个带着土气又大男人主义的“乡下人”。

性格上,与他之前在《秋天的童话》塑造的船头尺,有些重叠,并没有明显的性格特点。

三是与《秋天的童话》相比,《我爱扭纹柴》的故事并不出色。

片中刻意设定的三角恋情节,都是在港片中非常常见的“烂桥段”。

而片尾,为了成全男女主角,而硬生生凑齐的“三对恋人”,更是拉低了电影的格调。

因此《我爱扭纹柴》只是一部落了俗套的爱情电影,其品质远不如《秋天的童话》那般惊艳。

但依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1992年,拿下3648万港元票房并排进票房第6,足见周润发的票房号召力。

三、两代“喜剧之王”交接,黄子华为许冠文,保住了脸面

许冠文被港人称为“冷面笑匠”。

1972年,他因主演李翰祥的《大军阀》成名。

1973年,因与邵氏老板邵逸夫交恶,而转投嘉禾。

后以《鬼马双星》、《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等片,屡创票房佳绩,成为嘉禾崛起的大功臣。

到了90年代,周星驰的走红,无形间给许冠文,带来巨大的压力。

他的风格,更偏向传统的滑稽表演,不如周星驰那般无厘头搞怪搞笑,却更注重,以辛辣的讽刺方法,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因此带着市井气息,深受观众喜爱。

在周星驰如日中天之时,许冠文走的每一步,都要更加谨慎,对剧本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

好在他遇到了“栋笃笑”始祖黄子华,后者当时刚刚凭借一场栋笃笑《娱乐圈血肉史》表演崭露头角。

许冠文对黄子华报以极大的信任,后者在得到充分的创作自由后,写出了《神算》的剧本。

黄子华原本以为片中的男主角评税员邱浩,基定是由自己出演,因此下了很多功夫在这个人物上。

谁知后来,片方出于票房考虑,邀请黎明出演这个角色,黄子华只能演一个配角。

但黄子华的努力没有白费,《神算》最终票房是3640万港元,排在《我爱扭纹柴》的后面。

虽然比不上周星驰的那5部电影,“冷面笑匠”许冠文的脸面,还是保住了,但这是他最后一次自导自演,此后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少了。

四、李连杰与成龙的“暗战”,赢了

90年代由于内地电影市场的不景气,许多成名影星,都尝试到香港发展。

这其,中只有李连杰发展最好,他与徐克合作的《黄飞鸿》在1991年拿下2967万港元的高票房。

当时在片中与其合作的元彪,曾对记者称赞李连杰练的才是真功夫。

元彪与成龙同为“七小福”成员,他们从小练的其实是武行技巧,与李连杰学的传统套路有很大区别。

曾拿下全国武术五连冠的李连杰,基本功扎实,动作挥洒自如、千变万化,融入到电影中之后,将功夫武侠电影的视觉美感,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因此从80年代的《少林寺》开始,李连杰的每部电影,不仅在香港深受欢迎,在华语地区、甚至全世界都具备影响力。

1992年除了《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之外,在徐克的邀请下,李连杰又主演了《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

在这部惊世作品中,徐克启用处于转型期的林青霞出演东方不败一角。

有别于小说中的中年“人妖”形象,林青霞将东方不败,塑造成集男性英气与女性妖艳于一体的武林奇人,虽遭到作者金庸本人的反对,观众却十分喜爱。

在林青霞的助力下,《东方不败》以3446万港元票房排进1992年票房第8位。

而《男儿当自强》也拿到3040万票房,是李连杰主演的5部黄飞鸿电影中,票房成绩最好的一部。

由于李连杰名气的提升,嘉禾又把之前压箱底的《龙行天下》翻出来,改名叫《黄飞鸿92之龙行天下》,放在5月底上映,也收获了810万港元票房。

这3部电影票房加起来,便超越了成龙在1992年推出的两部电影《双龙会》、《警察故事3》的票房总成绩。

《双龙会》是香港电影导演会为筹集经费购置会址拍摄的影片,片中集结了当时电影圈几乎所有导演和电影人客串,成龙亦是义务主演。

在片中用剪辑制造的“两个成龙”,令观众眼前一亮,电影最终拿到3323万港元票房,排在第9位,成绩非常好。

《警察故事》这个系列前两集都是成龙自导自演,由于成龙花钱总是大手大脚,嘉禾有点吃不消,便剥夺了他的执导权。

《警察故事3》由唐季礼执导,前往内地和泰国取景,质量非常好,但3261万的票房成绩,勉强排进前十,只能说无功无过。

五、洪金宝的“水逆之年”,胡金铨、刘德华和钱嘉乐成“炮灰”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双周一成”、“冷面笑匠”和“功夫皇帝”在92年都迎来事业的丰收。

嘉禾老将洪金宝却遭遇发展瓶颈。

作为“七小福”的大师兄,洪金宝在圈中的声望,一向很大,手握宝禾、德宝、宝祥3家电影公司,业务非常庞大。

1992年3月底,洪金宝率先推出了“五福星”系列新作《五福星撞鬼》。

虽是原班人马出演,观众却早已审美疲劳,票房只有828万。

当时洪金宝正与李连杰的妻子利智打得火热,两人合作的《誓不忘情》,却仅有220万票房,沦为三流电影。

9月18日,洪金宝主演的《画皮之阴阳法王》上映。

这是由洪金宝的师弟吴明才(元庭)的新达宝影业,投拍的电影。

由久未拍片的的导演胡金铨执导,集结了王祖贤、郑少秋、午马、林正英、刘洵等人马,且来到内地山西大同、五台山等地取景,被片方寄予厚望。

胡金铨对电影故事和画面一向要求苛刻,可惜他没有最终剪辑权。

为了排片的需要,电影经片方删剪到,仅剩95分钟,叙事与节奏都遭到破坏,导致沦为平庸之作。

因质量问题,观众并不喜欢,仅上映6天便被撤下,票房只有132万港元,赔得血本无归。

因电影的失利,胡金铨的导演生涯亦宣告结束,于1997年1月14日去世后,这部作品也成了他的遗作。

传说胡金铨的导剪版片长达到2个多小时,当是一部如《山中传奇》同样高水平的作品,可惜我们至今,未能看到其原貌。

如果说《画皮之阴阳法王》的票房失利不能怪洪金宝的话,那《战神传说》的失败,他就难辞其咎了,因为他是电影的导演兼动作指导。

《战神传说》是刘德华的天幕公司,投拍的古装武侠片,也是一部倾尽天幕全副身家投资的大制作。

然而电影的定位有些偏差。

一方面为了配合刘德华的明星人设,在片中加了很多纠葛不清的爱情戏;

一方面又刻意营造出诡异的血腥氛围,节奏上的控制也不好。

因此在12月底上映了19天便无人问津,票房定格在1241万港元,把天幕公司赔到破产。

祸不单行的是,洪金宝自家的宝禾电影为了力捧钱嘉乐,邀请刘家良加盟推出《蝎子战士》。

刘家良在片中展现货真价实的佛山无影脚,想要叫板李连杰。

可惜钱嘉乐的人气撑不起一部动作电影,《蝎子战士》也只上映了1周,票房仅有51万港元。

拍片失利、主演失利、制片还是失利,洪金宝在这一年,真是各种不顺,他与嘉禾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

然而坏运气,还伴随着洪金宝延续到下一年,他来到内地,为罗维拍《一刀倾城》,结果这部电影,又把罗维的公司,赔到破产,罗维直到去世,都咽不下这口气。

人生在世难免遇上低谷,那些年洪金宝的确很难,即使成龙帮他拍出《一个好人》,票房成绩也是一般。

直到1997年李连杰离港前与他合作《黄飞鸿之西域雄狮》,靠着李连杰徐克再次合作的影响力,才大赚了一把。

六、1992年香港电影市场,繁荣背后,暗流涌动

1992年是香港电影集体狂欢的一年,全年在香港本土上映的电影就达到325部之多,其中票房过千万的电影竟达到惊人的41部。

这其中好莱坞引进片只有一部《本能》,勉强挤前票房第十三,可见进口片,完全无法撼动香港本土电影的地位。

恩格斯说过:“商业的本质是逐利的,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市场繁荣的背后,亦隐藏着危机,追名夺利,是资本家的本性,利好的投资前景,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商,更多的热钱,被投了进去,导致第二年出现了排片拥挤的状况。

皮哥在以前写的文章中也描述过,1993年香港电影市场出现空前的“乱象”,土上映电影多达380部,平均每天都有1部新片上映。

这导致许多质量出众的好片,因拿不到好的排片,仅上映几天,就被匆匆下架而赔本,一些资金薄弱的公司因此倒闭。

这一年好莱坞大片气势汹汹,开始全方位占领香港电影市场。

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侏罗纪公园》以6100多万的票房拿下香港地区的年度冠军,比第二名的《唐伯虎点秋香》高了2000多万。

在好莱坞大片和港片“跟风”拍摄的双重打击下,港片开始由盛到衰。

我们现在回首这段历史,不难看出香港电影从繁荣到沉寂的过程,其实是符合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的。

香港没有像好莱坞的迪士尼、索尼、环球那样高度商业化的大公司,其电影投资往往缺乏远见和风险评估。

因此即使嘉禾、邵氏这样的大公司,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之下,最终也要倒在变革的大潮中。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黄百韬自杀之讯传来,粟裕为何一头晕倒?华野35万大军损失超6万

1948年11月,粟裕包围了自己的宿敌——黄百韬兵团。原本粟裕以为3天之内就能拿下黄百韬,但他确实低估了这位国军悍将凶狠与残忍……

一、又臭又硬黄百韬

1948年下半年,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国共两党聚集了百余万军人,展开了激烈而血腥的厮杀。

为了彻底歼灭国民党军主力,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将目标指向了黄百韬所带领的国民党第七兵团,大战一触即发。

黄百韬是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少有的硬骨头。对于百战百胜的粟裕来说,黄百韬也绝不是一个容易拿下的对手。

此人出身杂牌,早年在北洋军阀部队里任排长、连长等职。其后,他投靠蒋介石参加北伐,逐级升任少将师长,被选调至陆军大学特别版第三期受训。

黄百韬没有上过黄埔军校,自然也不是什么“天子门生”,因此他的地位一度相当尴尬。但不久后,黄百韬却走了“贵人运”。由于黄百韬具有优秀的参谋才能,因此得到了蒋介石嫡系大将顾祝同的任用。

抗战爆发后,黄百韬作为顾祝同的作战参谋,曾在浙赣地区抗击日军,立下了不少战功。但黄百韬更为擅长的,却是反共打内战。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便是黄百韬的手笔。就如曾在黄百韬手下担任64军军长的刘镇湘曾在回忆录中写的那样:

“皖南事变的血海深仇,他就是那个最大的刽子手,抗日除了浙赣会战干了点事,其余就是不停地和新四军摩擦……”

可以说,黄百韬的反共立场是一贯的,是极为强硬的。而正是这一点,让他最终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

从为人来看,黄百韬还是颇是个人物,他不贪不占,从不像其他国民党将领那样贪污腐败、喝兵血。作为军事主官,他赏罚分明,比较得兵心。正是这种比较刚直的性格,让他在军中相当孤立。当他就任第三战区参谋长时,黄百韬狠抓吏治,清理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和平庸之辈,从而得罪了顾祝同的亲信。从此,顾祝同与黄百韬愈发疏远,而黄百韬的处境也变得愈发岌岌可危。

为了尽快摆脱这个又臭又硬的黄百韬,顾祝同趁25军军长调任的机会,将黄百韬安插到25军。既能安插私人,又能让黄百韬另谋高就,眼不见心不烦。

25军是一支以中央军为主体的 部队,并不像很多读者想象中那样,是一支杂牌部队。但从战斗力上来说,25军在中央军诸精锐兵团中并不能排上号。黄百韬到任后,他大刀阔斧地整顿军队、扩充人马,到了抗战结束时,25军已经成为一支装备有清一色日式武器的强大军队。

抗战军事改编之中,25军被改编为整编25师,并一跃成为苏北国民党军的主力。正因为如此,黄百韬也不可避免地与驻守在苏中地区的粟裕产生了冲突。

在战场上,黄百韬是一个程咬金式的将领,他打仗凶猛异常,从来不打滑头仗。这种横冲直撞的风格,曾给粟裕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苏中七战七捷中,粟裕与25师第一次交手,歼敌2000余人,自身则损失1000余人,是收获最小的一战。随后从1946年4月到12月,黄百韬连续攻城拔寨,先后攻占泰县、高邮、宝应、盐城、阜宁等城市。

到了12月6日,黄百韬先后配合74师、83师攻占了涟水、盐城,切断了山东根据地与华中根据地的联系。不得已之下,粟裕不得不在苏中七战七捷之后退进了山东。

1947年,黄百韬随国民党大部队攻入山东。在孟良崮战役中,74师陷入重围时,25师增援最为积极。如果能够攻占最后一道阵地天马岭,74师就能逃出生天。谁知当时华野四纵的一个营刚好经过,帮助1纵守住了阵地,才导致援救任务功亏一篑。

当年6月,在南麻临朐战役之中,黄百韬带领25师拼死作战,硬是将胡琏的11师从华野的重围中解救了出来。此战之后,华野元气大伤,沂蒙山根据地完全沦陷,使华野进入最困难、最黑暗的时期。随后黄百韬趁势横扫胶东,攻占了烟台,使我军损失大量作战物资。

1948年6月,在豫东战役中,黄百韬亲自带领坦克冲锋,突袭华野的后方。此战之中,黄百韬身受重伤却死战不退,他拼死猛冲猛打,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粟裕见我军已经疲惫至极,于是放弃了对25师的围攻,选择退出战场。

我军虽然在豫东战役获得了全胜,但没能彻底铲除黄百韬这颗毒瘤,也着实可惜。

因为这次的功劳,黄百韬终于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在南京,蒋介石亲自为黄百韬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可是国民党军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不久后,黄百韬被提升为第7兵团司令,统领62、 25 、63和100军四个军,坐拥12万大军。黄百韬由一介杂牌将领,变为蒋介石身边的红人,一时间他的同僚们无不侧目。在黄百韬的升迁之路上,沾满了新四军、解放军以及人民的鲜血。然而当淮海战役爆发,就到了让黄百韬血债血偿的时候了。

二、血战碾庄圩

1948年10月,粟裕命令华野主力突击兵团一、四、六、八、九纵分路南下,向盘踞在新安镇的黄百韬兵团扑来。此时的黄百韬,已经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因此在华野大军到来之前,黄百韬便已经撤离新安,向徐州方向靠拢。

在广大的淮海平原上,华野大军和黄百韬兵团展开了一场大赛跑。按照一般情况,黄百韬有能力逃出我军的围追堵截。但天算不如人算,驻守在台儿庄附近的第三绥靖区部队59军和77军,在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的带领起义了。原来,张克侠和何基沣是我军早已部下的地下党。而在这场决定国共命运的大战中,他们终于派上了用场。

随后华野山东兵团迅速越过59军和77军的防区,抄近道杀到了黄百韬兵团的前面。就这样,黄百韬兵团被华野大军重重包围,不得不于11月11日全军退往碾庄圩,做最后的抵抗。

黄百韬已经成为瓮中之鳖,无论是毛主席、中央军委,还是粟裕、华野司令部,其态度都是相当乐观的。按照以往的经验,黄百韬兵团是能够迅速拿下的。在此前的济南战役中,我军仅用8天时间就全歼拥有10万嫡系精锐的王耀武部队。

按照毛泽东和粟裕的乐观估计,11月14日应该可以全歼黄兵团。毕竟黄淮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无路可退。而且黄百韬手下除了25军外,均为“攻击精神差到极点”的杂牌军。

但当我军对碾庄圩发动进攻后,却发现这场战斗似乎并不好打。所谓碾庄圩,是由十几个村子组成的一片区域。这里的人民为了防洪,各个村子都把房子建在了一米来高的土台子上。为了防止黄淮平原到处横行的土匪,每个村庄都修筑了围墙。在围墙外,村民们还修筑了壕沟。

此战之前,李弥兵团曾在碾庄圩驻扎,并在此地修建了大量地堡和野战工事。每个村子都修了可以独立防守的支撑点。村与村之间有火力联系,兵力亦能相互运动、策应,构成环形防御体系。黄百韬剩余的9万大军聚成一堆,根本无法切割包围,必须逐村逐堡地争夺

不仅如此,25军和64军的老兵极多,他们架设的暗堡和火力点十分刁钻,有些甚至把机枪射击口紧贴着地面,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来。他们会故意放我军前行,然后在背后开火,给我军造成意想不到的伤亡。在这种火力点下,即使匍匐前进也无法避免伤亡。

反观我军,却无遮无拦,只能匍匐在毫无掩体的平地上,冒着敌军四面八方的强大火力进行冲锋。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各纵队都是一路急行军到达战场的。我军缺乏机械化装备,自然无法携带攻坚用的重武器。因此疲劳的华野战士只能依靠轻武器、手榴弹和炸药来组织攻击。因此碾庄圩战役,变得异常惨烈。

在村口的开阔地上,敌军直接摆下40多挺机枪,子弹就像瓢泼一样,我军根本无法近身。为了攻克敌军据守的房屋和堡垒,我军爆破小组必须冒着生命危险,逐屋逐屋地爆破。爆破之后,敌军往往全屋战死。因此在碾庄之战中,敌军死伤极多,但投降的却出奇地少。在残酷的拉锯战中,我军往往晚上攻占一座村庄,白天就会易手。我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更可恶的是,黄百韬兵团竟然拿老百姓当挡箭牌,把机枪架在百姓的肩膀上。我军战士悲痛万分,痛苦地叫道:

“老乡们,快跑啊!我们掩护你们!不要给他们挡子弹了!”

连续几天攻击受挫后,粟裕面临的压力越打越大。

三、粟裕血压飙升到220

首先是华野所遭受的巨大伤亡。11月14日,粟裕得到了碾庄圩攻击部队伤亡重大的报告。当时粟裕曾致电4纵司令员陶勇询问伤亡状况,然而陶勇却支支吾吾不敢说。在粟裕的一再质问之下,陶勇只好告诉实情,4纵已经伤亡了4300多人。

一个纵队虽然有2~3万人,但并非全部都是一线作战部队,有大量后勤人员、参谋单位、机关单位以及支援作战单位。真正冲锋陷阵的,大约只占全总队的一半。4纵伤亡4300多人,意味着前线士兵的损失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都是作战骨干、老兵。

除了4纵之外,其他纵队的伤亡同样巨大。

虽说慈不掌兵,但烈士数量的不断增加,也让爱兵如子的粟裕痛苦不已。若干年后,粟裕和妻子谈起淮海战役,仍然激动不已。他说战役中他紧张过两次,第一次就是围歼黄百韬兵团:

“上至中央军委,包括毛主席,下至我们,开始都对黄百韬兵团的战斗力估计不足!后来我们碰了钉子,可又不敢向主席叫苦,只能豁出命来打。主席天天来电催问战况,我心里很着急,部队大的很苦……”

在这场战役中,粟裕可谓倾尽了他的脑力。看完伤亡报告后,粟裕的血高压一度飙升220,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数字。为了给自己的大脑降温,甚至连“健脑器”都不起作用,只好跑到司令部外,用冷水浇自己的头。淮海战役严重损害了粟裕的健康,也为他后来的病倒埋下了伏笔。

除了伤亡巨大之外,敌军的救援也让粟裕倍感忧心。众所周知,国民党各军派系林立、私心极重,友军被围,各军却往往不动如山、互不救援。然而在这一战中,邱清泉、李弥等将领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拼命地向碾庄防线靠拢。

黄百韬的顽抗振奋了国民党军部的精神,何应钦拍着大腿高喊:“黄百韬真英雄也!”邱清泉和李弥也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向我军阻援部队发起了潮水般的“立体攻势”。

粟裕见碾庄圩一会儿拿不下来,于是便将围歼黄百韬的任务交给了山东兵团的谭震林、王建安。而自己则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邱清泉、李弥之上。在敌人的重压下,负责阻击的部队打得十分艰苦,光宋时轮纵队就在一天内挡住了敌人10多次集团冲锋。由于伤亡太大,阻援部队被迫后撤,国军部队缓慢向前推进,据杜聿明推测,大概只需一周的时间,国军就能到达碾庄附近。

黄淮平原,已经成为了一片血的海洋。但是战场的局势,却一步步向有利于解放军的方向发展。

作为粟裕的老搭档,谭震林没有让粟裕失望。15日,他果断下令全军停止进攻。一方面调整部署、组织火力,一方面赶紧扩充弹药,做好进攻准备。

为了减少伤亡,彻底歼灭对手。谭震林、王建安做出如下举措。

其一,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即先打较弱的44军、100军,再打强敌25军和64军;

其二,开战夜间对壕作业,隐蔽接敌。即各纵队利用晚上时间,将交通壕挖到距离敌人阵地前沿30~50米处,进攻时部队从交通壕跃起冲锋,最大程度减少进攻部队在无掩体空旷处的暴露时间。

其三,采取“即俘即补”的政策,即将国军俘虏补充进部队。有时候上午不入部队,下午就打仗,尽量弥补我军的损失。

其四,集中弹药,准备利用华野特种纵队的坦克和重炮,用重锤敲开碾庄圩这枚硬核桃。

11月16日,经过重新部署后,我军再次发动攻击。我军首先调集火炮猛轰敌44军的驻地。在两辆坦克的助战之下,44军全军覆没。

对于黄百韬来说,战况越来越危急。到了19日,我军已经将黄百韬兵团的余部压缩在碾庄圩一带狭小的区域内。此时的黄百韬已经完全疯狂了,因为他从顾祝同口中得知,邱清泉和李弥两大兵团在陇海路两侧被阻截,根本无法前进。顾祝同建议他赶紧突围,和邱、李会和。然而黄百韬却绝望地说:“我总对得起总长,牺牲就是了。”

如果能突围,黄百韬早就突出去了。但现实却是,我军已经用密布的交通壕将黄百韬彻底绞死,根本动弹不得。黄百韬对25军军长说:

“反正也是个完,最后不过一死,让黄埔同学看看,也好鼓励他们以后不要勾心斗角只图私利。”

为了表示自己要和我军死磕到底,他丧心病狂地枪决碾庄圩内的解放军俘虏。俗话说各为其主,但从拼死作战的角度来看,黄百韬还算是条汉子。但屠杀俘虏、屠杀同胞,却足以将他钉上战犯的耻辱柱。

四、黄百韬之死

11月19日,粟裕见时机成熟,于是下达了总攻碾庄圩的命令。此时我军的特纵已经完全到位,而从大连建新兵工厂运来的炮弹更是堆积如山。在发动总攻前,粟裕坚定有力地对指战员们说:

“黄百韬是很凶恶的敌人,他是我们华野的死对头。他是皖南事变的凶手,我们多少先烈倒在了他的屠刀之下。他对山东、苏北人民也欠下了累累血债!同志们啊,千万死难烈士的仇恨等待着我们去洗雪。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想起来,都心如刀绞,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歼灭了黄百韬,我们就是给淮海战役争取了主动权!”

当天22时,总攻开始,我军集中百余门重炮,对碾庄进行了猛烈轰击。半小时内就向敌人的头顶砸下了数千发重磅炸弹。此时的我军,早已不是那支小米加步枪的军队了。在猛烈的炮击之下,碾庄圩浓烟滚滚,房倒屋塌。

随后我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呐喊着向敌军阵地发动了冲击。敌军所控制的阵地迅速缩小,黄百韬在我军炮弹的追赶下,在碾庄圩内抱头鼠窜。

11月21日21时,粟裕下达了最后围歼黄百韬的命令。穷途末路的黄百韬换上士兵服装,东躲西藏。在我军的围攻之下,黄百韬丧失了求生的勇气。他用右手从怀里掏出一支秀珍手枪,对准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这位罪行累累的国军悍将,就此结束了性命。他副官慌忙挖开了一个坑,胡乱将黄百韬埋了,然后趁夜色逃回了南京。

听说黄百韬毙命,还在等待杜聿明和黄百韬“胜利会师”的蒋介石崩溃了,他破口大骂:“此次战役,我东进兵团行动迟缓,坐视友军覆灭……亦我革命军人之奇耻大辱。”

后来,蒋介石派人盗出黄百韬的尸体,并进行了风光大葬。对黄百韬的遗孀,也进行了搞笑式的“优恤”——10万金圆券。仅仅几个月,这10万金圆券将变得一钱不值、形同废纸。

历时17天,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终于战胜了黄百韬兵团,毙伤敌军50500人,俘虏96000人,加上起义、投诚共计歼敌178000人。但这场胜利却是来之不易的,在整场战斗中,各参战纵队至少伤亡5000人,原有战斗人员所剩无几,元气大伤。不少连队只剩十余人,一般班排里每班只剩一个至多两个老兵,其他部队均由国民党军俘虏补充。华野35万大军,损失高达6万余。

在这场战斗中,粟裕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压力。黄百韬自杀的消息传来后,连续鏖战多日的粟裕一头栽倒在地,他太疲劳了。

香港电影教父的刺激往事

一、

影视大亨邵逸夫一定没料到,小老弟邹文怀竟有那么大的能量。

1927年,邹文怀出生时,20岁的邵逸夫正跟随三哥邵仁枚,肩扛手摇放映机,奔走于马来西亚田间地头给华人放电影……

邹文怀老爸邹敏初是广东梅州大埔县茶阳镇人,早年追随孙中山,曾任民国广东中央银行行长,和革命元老邹鲁、邹琳并称为“茶阳三邹”。

因为经济实力雄厚,筹集军费时出手大方,又得到革命元老邹鲁、邹琳等人支持,周敏初在金融界、政界、军界都混得风生水起。结交的军政界人物无数,如李济深、宋子文等,创办的钱庄、银号,遍布上海、广州、香港、汕头等地。

1932年,邹文怀5岁时,“一·二八抗战”爆发,十九路军英勇抵御日寇,邹敏初旗下国华银行为其提供金融援助,声名鹊起。

1937年,因邹鲁等革命元老失势,派系斗争等复杂原因,邹敏初因言获罪,差点被老蒋以扰乱金融等罪名判了死刑。经多方运作,邹敏初才得以脱罪,流落香港做寓公。

尽管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郁郁不得志的邹敏初还是希望儿子邹文怀能回内地念书发展。

1940年,13岁的邹文怀和母亲、弟弟、妹妹一起搬到上海生活,后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和林语堂、张爱玲、顾维钧成为校友。

1949年,22岁的邹文怀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毕业,辗转到香港,在英文报纸《南华早报》等任记者。那时邹父已经去世,为了糊口,邹文怀不得不身兼七职。

之后,邹文怀在“美国之音广播电台”工作,主持美国之音,身边还聚集了何冠昌等一帮能力出众的兄弟。

完成打怪升级的邹文怀,刚好迎头赶上了招兵买马的邵逸夫。

二、

1957年,经过邵氏兄弟几十年的苦心经营,邵氏在南洋的电影院线业务日益壮大,对影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奈何在香港负责的二哥邵邨人在和“电懋”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

于是,50岁的邵逸夫上演“杯酒释兵权”,取代二哥,成立“邵氏兄弟(香港)电影公司”,斥巨资在清水湾兴建邵氏片场,准备打造“东方好莱坞”。

为了搞大事,邵逸夫积极招兵买马,急切需要一个能干的人来负责广告宣传。最终,邹文怀成了不二人选。

邵逸夫盛情邀请30岁的邹文怀加入,被他拒绝了。最终,经邹文怀的老师、著名报人吴嘉棠牵线,邹邵两人在半岛酒店餐厅谈了3个小时。

经过一番煮酒论英雄,邹文怀盛情难却,决定试试,于是加入了邵氏,同时,还把自己的班底何冠昌等人带了过来。

那时,影坛霸主“电懋”公司拍了很多时装片,最受香港电影观众欢迎,大老板陆运涛最大的优势在编剧,旗下编剧有张爱玲,姚克,有王晶老爸王天林,演员更是人才济济。

反观刚刚更名的邵氏兄弟,没有大牌明星,声势远不及对方,要想超越,必须用一些非常手段。

邹文怀和邵逸夫商定挖别人墙角,要挖就挖大的,目标就是电懋头牌林黛。当时陆运涛把艺人看得很紧,邹文怀始终得不到接近林黛的机会,费尽周折打听到林黛的电话,打到了她家里。

林黛起初不同意,邹文怀一番激将之后,林黛答应赴约,最终被邵氏用两倍于电懋的合约拿下……

之后,邹文怀用相同的手段,拼命向电懋挖角,一时间,岳峰,陶秦、张仲文,关山(关之琳父亲)等大明星和大导演纷纷投靠邵氏。

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大胆起用年仅三十岁的李翰祥当导演,经过邹文怀等人的大力宣传,1959年《江山美人》一炮打响,李翰祥一举成名。

“电懋”为了宣传效果,每酝酿一部影片就在报纸上公开披露,搞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跟打战一样,自己的排兵布阵对手一清二楚。

于是,邵氏故技重施,大搞“双胞案”,电懋拍什么,邵氏就跟着抢拍什么,邹文怀、李翰祥等一波得力干将日夜赶工,拍得比你快,上映比你早,甚至还不乏佳作。

这就是走你的路,让你无路可走!

“二当家”邹文怀还拿演员“反串”等,作为新闻点大作宣传。如电懋拍《梁祝》,邵氏挖来凌波“反串”,该片在香港和台湾都引起轰动,次年还在金马奖大获全胜……

1960年,香港10大卖座影片,邵氏独占6部。陆运涛的电懋,只有3部。邹文怀功不可没。

在忙事业的同时,邹文怀也没忘记风流,不仅和原配妻子生下女儿,还和红颜知己生下两个儿子,私生活也格外紧致丝滑……

然而,不久,邵逸夫、邹文怀、李翰祥的黄金组合很快就出问题了。

三、

那一年,李翰祥执导《后门》,在亚洲影展几乎捧走了所有奖杯,但票房却并不理想。

在一次高层会议上,邵逸夫突然对李翰祥发飙:“我拍电影不是为了拿奖!”

李翰祥因此在邵氏坐冷板凳三年,再看看手头几千块钱的工资,便萌生了自立门户的想法。

邵逸夫听说他要带走凌波,马上让邹文怀去稳住,多年后,李翰祥回忆:邹文怀隐隐希望他单飞!

1963年,李翰祥自组国联影业公司,去台湾拍电影,凌波很快就答应了……

结果老东家邵氏以合约未到期,一纸诉状将他告上法庭,还利用自己在东南亚发行领域的影响力,封杀了李翰祥的国联电影。

最终,在台湾苦苦支撑的李翰祥血本无归,无奈重回邵氏。这一切邹文怀都看在眼里,也为日后单飞积累了经验。

1964年,就在邵氏与电懋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参加亚太影展的陆运涛在赴台湾省,接受完老蒋的宴请后,遭遇空难,公司高层瞬间团灭……

失去主心骨的电懋发展式微,后被改组为国泰,自此邵氏在香港影坛一家独大,成为了影坛“霸主”。

然而,不久,邵氏电影,却遭到了一个人的痛骂。

1965年,一个叫何观的人在《新生晚报》上大骂邵氏的电影。何观认为,邵氏的电影没有一点阳刚之气,全是一些莺莺燕燕的红男绿女,用词之尖酸刻薄至极……

邵逸夫急令邹文怀找到何观,一番倾谈之下,邹文怀邀请他加入邵氏,此人就是日后开创香港硬派武侠的大导演张彻。

1967年,由张彻执导的新片《独臂刀》公映,成为香港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电影,张彻从此被圈内称为“张百万”。

该片捧红了主演王羽,后面他又和儿时的邻家妹子郑佩佩一起主演《金燕子》,参演的《独臂刀王》和《龙虎斗》先后蝉联香港票房冠军。真正打出了“邵氏出品,必属精品”的名号。

已成香港票房一哥的王羽,找邵逸夫想提高片酬,但对方以8年合约未到期为由,拒绝了。

于是,社会哥王羽心怀不满,并直言:不是他们捧红了我,而是我给他们赚了钱。

令王羽不满的还有,老板邵逸夫“只约女明星吃饭”,女明星都以搀扶他出席活动为荣,他这个票房一哥还不如陪房的那一个个。练过空手道的王羽浑身烈火无处发泄,找邹文怀絮叨。

恰逢邹文怀在邵氏也干得憋屈,于是,一曲好戏即将上演。

四、

这一年,邵逸夫相识多年的红颜知己方逸华进入邵氏兄弟管理层,打破了原先的平衡。

方逸华各项开支控制得很严格,当时邵氏的任何采购都必须经由方逸华签字。

据说有一次李大导演找来了10个小朋友拍吹泡泡的戏,结果方小姐直接砍掉一半,只批了5个吹泡泡的玩具,大导演怒火攻心,差点犯了心脏病。

邹文怀在邵氏13年,拿着固定的薪水,却操着当老板的心,一部好电影赚几百万,跟自己关系也不大。

邵逸夫“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力”的策略下,身为“邵氏第一功臣”的邹文怀,在邵氏总经理前后换了三任后,都没等到机会,眼下权力又被架空,处处掣肘,最终也想另谋出路。

走前,邹文怀还找过张彻。原本张彻也想一同走,但后来变卦了,没走成,最后写了一幅字送与邹文怀:“知己酒千斗,人情纸半张,世事如棋局,先下手为强。”

得知邹文怀要走后,邵逸夫问张彻怎么看,他只说了一个字:“放”。

1970年10月10日,在邵氏的酒会上,邹文怀宣布离开邵氏,并带走了旧部何冠昌、梁风、表弟蔡永昌等,用40万元创立嘉禾有限公司,共筹200万买下了曾经对手“国泰电影”的片场,正式单干。

为了壮大队伍,邹文怀还准备带走一些演员,“票房一哥”王羽也想跟他走。

邹文怀故意问他,你和邵氏的合约还没到期,怎么走?

一直愤愤不平的独臂侠王羽呵呵一笑,表示自己自有办法。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王羽偷偷溜进邵氏的档案室,翻出自己的合同烧了,但转念一想,这不暴露了么,转身又回去拿出100多份合同,带回家全给烧了……

邵逸夫终于意识到自己吝啬有点过头了,但又不好声张,毕竟是100多名艺人的合同,万一传出去群起响应要走咋办?

他也就只好忍气吞声,用“加薪”的名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与艺人们重新签订了合同。这一招,不仅瞒天过海,似乎还打击了一下那些出走的员工,激励了留下来的艺人。果然好手段。

然而,加入嘉禾的王羽,只猜到了自己的开头,却没猜到结局!

五、

那一年,导演罗维携演员妻子刘亮华加入嘉禾,先是拍出了《天龙八将》《侠义双雄》《刀不留人》和《鬼怒川》,一溜的武侠片,结果票房反应平平,不见有任何波澜,几人面面相觑,有点懵。

新路没探出来,邹文怀只好继续沿用独臂刀的老路,还通过当年在上海读书时认识的日本朋友川喜多,把日本影坛红极一时的盲侠整合到一起,推出了《盲侠大战独臂刀》。

可惜,两个残疾大侠一锅烩,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扑街了。不仅如此,这事让六叔觉得邹文怀“食碗面反碗底”,以版权问题将邹文怀告了。

电影没火,“邵逸夫大战邹文怀”的官司 却让嘉禾火了。

虽一审判嘉禾公司胜诉,邵氏反手就上诉,原来他是想借漫长的诉讼官司拖垮邹文怀。

眼见王羽开局不利,邹文怀不想嘉禾被扼杀在摇篮里,又生一计,立马想到了当时退出影坛的“第一打女” 郑佩佩。

于是,他派人去美国请“金燕子”出山,因为郑佩佩刚生完小孩需要静养,不能“打打杀杀”……

正当邹文怀为没有抓到救命稻草而叹息时,一个帮他扭转乾坤的人出现了。

那时,在美国当了几年二流演员的李小龙,对好莱坞失望透顶,于是,带着剧本找到了邵逸夫。

李小龙开口提的是每部1万美金的片酬,邵逸夫态度倨傲,直接砍掉8000美金,只答应给他2000美元的片酬。

因为当时邵氏一线明星只有1万港币的月薪,心里盘算你一个外来的龙虎武师竟然要6倍于我一线成熟演员的薪资,万不可能,就算答应了你,底下这帮演员怎么办?

邹文怀得知李小龙和邵氏谈崩,决定死马当活马医,让人赶紧找李小龙……

双方一拍即合,邹文怀用两部1.5万美元片酬加分红,给予足够的创作权,将李小龙招致麾下。为了防止被反挖,他24小时跟在李小龙身边。

六、

怕在香港目标太大,刚好嘉禾在泰国找到了拍摄资金,李小龙被带到泰国的一个小村庄去拍摄影片《唐山大兄》。

这部片子上映时显示罗维、吴家骧联合执导,源于吴嘉骧不擅长拍功夫片,所以邹文怀让罗维过去捋一捋。

1971年,《唐山大兄》狂揽250万港币,打破香港开埠以来的票房纪录,还在日韩和东南亚大卖,入账近千万。垂死边缘的“嘉禾公司”,因此一夜崛起。

1972年,重返邵氏的李翰祥,和许冠文合作,拍摄了喜剧《大军阀》,收获346万港元票房,眼看打破票房纪录。

谁知,邹文怀这边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一举取得500万的票房,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纪录。

在这部电影中,龙虎武师成龙作为日本人铃木宽的替身,被李小龙一脚踢飞,谁也没料到,多年以后,他将成为嘉禾的大腕。

随着李小龙不断刷新票房纪录,他在片场的话语权也更大了。在拍摄《精武门》时,甚至传出他和导演罗维大打出手,拿一把长刀架在罗维脖子上……

邹文怀随即提供资金协助李小龙成立卫星公司“协禾”,李小龙除了主演更是制片人和导演,电影拍完后再由嘉禾发行,双方利润分成。

这一制度极大提高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给香港影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卫星公司承包制日后也成为了香港电影工业蓬勃发展的助推器,更成为了嘉禾崛起的武器。

后来,李小龙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以530多万港元再次打破香港票房纪录,成为了“票房一哥”,王羽只能靠边站了。

据说,伟人晚年看了李小龙的电影,都鼓掌叫好,说功夫好,打得好!

然而,正当李小龙一路高歌之时,一个意外很快让嘉禾陷入绝境。

七、

1973年7月20日,正在拍摄《死亡游戏》的李小龙,突然死在了情人丁佩的床上,一时间,邹文怀痛失大将,乱了阵脚。

出于各方面利益的考量,邹文怀决定统一口径,由李小龙妻子莲达回答丈夫是在家中过世的,但在面对媒体时却漏洞百出……

香港《新星日报》通过十字军出车记录查出李小龙是从丁珮家送到医院后,曝出了不同的版本,于是,所有矛头都对准了丁珮。

总之,李小龙之死,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很多内情估计只有邹文怀知道。

当年10月18日,李小龙的《龙争虎斗》公映,再度取得不俗票房纪录,甚至在北美碾压了不少好莱坞电影,然而,此刻李小龙正静静地躺在美国西雅图的墓地。

失去李小龙,香港人都觉得嘉禾玩完了。好巧不巧,死对头邵逸夫再一次送去神助攻!

那时,许冠文拿着《鬼马双星》的剧本,找到邵逸夫,希望拿票房分成,也遭到断然拒绝,于是,他转投嘉禾。

邹文怀爽快答应,很快为其成立独立制片公司:许氏电影。

1974年,《鬼马双星》上映后,取得600多万票房,再度打破香港票房纪录,陷入危机的嘉禾再度满血复活。从此,许氏兄弟成为香港“票房收割机”……

这一年,罗维也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拉上了王羽单干了。邵氏那边,张彻和邵氏孤臣刘家良反目,去了台湾,眼看师傅郁郁不得志,吴宇森也离开邵氏,加入嘉禾……

吴宇森为嘉禾拍了《发钱寒》等卖座的小成本电影,还向邹文怀等人极力推荐尚未成名的成龙和徐克,可惜建议都未被采纳。

这很快就让邹文怀悔青了肠子。

八、

那时,在邹文怀不断发掘各种人才,放手让年轻人去干,在他的培养下,许氏兄弟大展神威,洪金宝带着“七小福”逐渐壮大,林正英等人快速成长,成为香港影坛的“黄埔军校”……

嘉禾电影产量和总票房虽然远远不及邵氏,但有许氏兄弟等人的加持,在票房排行榜上出尽风头,始终压邵氏一头,可谓出尽了风头。

1977年,眼看成龙被罗维折腾得难受,袁和平让吴思远向罗维借成龙拍摄了《蛇形刁手》《醉拳》,成龙一举成名。

邹文怀立马用100万港元抢先签下成龙,谁知罗维气急败坏,绑走了成龙……

最终,在王羽的调解下,成龙回去和“跟风大师”罗维拍了几部烂片,才回到嘉禾,陈自强成为其经纪人。

1980年,成龙拍摄的《师弟出马》,再次打破香港票房纪录,票房破千万,邹文怀又笑了。

同年,洪金宝在嘉禾支持下,成立了“宝禾电影”,拍出了《鬼打鬼》《僵尸先生》等,此后,林正英将这一题材发扬光大。

那时,新艺城异军突起,几乎拍一部火一部,一度让邵氏和嘉禾都感到恐怖。

1982年,新艺城的《最佳拍档》豪取2600多万港元的票房,令邵氏和嘉禾这对斗了十年来的老冤家,十分罕见地联起手来,试图通过院线排片来阻击新闯入的新艺城。

1985年在邹文怀支持下,成龙也有了自己公司“威禾电影”,这一年大师兄洪金宝也如日中天,年度十大卖座港片中,有三部是他导的。分别是冠亚军《福星高照》和《夏日福星》,以及第四名《龙的心》……

成龙则在这一年开始自编自导自演《警察故事》,为了牢牢吸引观众,要么跳高楼,要么空中飞跃抓悬梯,导致嘉禾的投资成本越来越大。好在他票房号召力杠杠的,大卖2600万港元,嘉禾还能盈余。

《警察故事》和《胭脂扣》荣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邹文怀“卫星制”对商业与艺术领域的平衡把握。

面对影坛激烈的竞争,昔日的“霸主”邵氏疲于应对,再加上无线电视台业务异军突起,邵氏兄弟主动减产,1986年以后就干脆就转型,不玩电影了。

然而,“霸主”嘉禾这边也出现了意外。

九、

邹文怀这边也赢得不轻松,《龙兄虎弟》虽然赢得了1987年的票房冠军,但成龙在南斯拉夫拍摄时,为了追求最佳的效果,从十多米高的树上摔下来,头着地,脑出血,都以为他活不成……

幸运的是,邹文怀这边紧急联系上了一名顶尖的脑科医生,及时给他做了手术,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是成龙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多年以后,他仍说:没有邹文怀先生,我活不到今天。

这一年,离开嘉禾的吴宇森与周润发、张国荣等人合作的《英雄本色》横空出世,成龙面临挑战,只能咬紧牙关,继续玩刺激。

在邹文怀的持续助推下,伴随成龙在《红番区》的惊人一跳,中国功夫伴随“登等登等”的嘉禾片头声稳稳嵌入好莱坞,打破了西方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不再以为中国人还是清朝时梳着长辫子的模样……

1988年,61岁的邹文怀迎来了人生的巅峰,那一年,嘉禾也达到了巅峰,凭借22部电影,斩获了2.64亿票房,成龙凭一己之力就拿下了七千多万票房。

而洪金宝的宝德电影也豪取1亿多港元的票房,邹文怀培养的后生们都能称雄称霸了,这也成了一把双刃剑,后生们也一个个想自己搞事情,导致嘉禾母公司创作逐渐空心化……

1990年,邹文怀和美国片场合作电影《忍者龟》系列,这几部由元奎执导,四名武师扮龟的奇趣动作片在美国2000多家影院上映,最终收入高达20亿港元,嘉禾开始走向世界。

然而,新艺城散伙后,随着向氏的“永盛电影公司”崛起,周星驰喜剧所向披靡,邹文怀再次错过了一个重量级巨星李连杰。

1991年,嘉禾签下了28岁的李连杰,并凭借《黄飞鸿》拿下了2800多万的票房,但双方因拖欠片酬等闹得不可开交。

在吵吵嚷嚷中,蔡子明成为了李连杰经纪人,然而,很快就被枪杀了。最终李连杰这棵摇钱树被向氏挖走……

这让坐拥李连杰和周星驰等巨星的向氏笑到了最后。

1994年,67岁的邹文怀带领嘉禾上市,个人身价达到6亿港元,但其在影坛颓势明显。在李嘉诚的介绍下,邹文怀也开始涉足地产。

一年后,《霹雳火》制作成本高达2亿,上映后,在香港却仅拿下4500万的票房,嘉禾步子迈太大终于扯到蛋……

此后,元气大伤的嘉禾再不敢上超大成本的电影制作,错过了很多机会。

1997年,“二当家”何冠昌撒手人寰,成龙出走,邹文怀失去左膀右臂,在金融危机和盗版对电影的冲击下,嘉禾陷入困境。

1998年,邹文怀投资地产痛亏3亿,加上当期发行影片票房不佳,导致嘉禾财力吃紧。

此时,澳大利亚的股东意欲扩大股份进而吞并嘉禾公司。幸得好友李嘉诚施以援手大量投股,邹文怀才得以保住嘉禾。

这一年,嘉禾租用的斧山道片场合约到期,被香港政府收回,作为补充,香港政府又批了将军澳一块地拟兴建影视城,并欢迎各大电影公司投标,嘉禾志在必得。

但邵氏联合中国星、寰亚、美业、年代、晶艺六家组团斜路杀出,最终以高于嘉禾数倍的7800万拿下这块地。于是,嘉禾成为一家没有片场的制片公司。

在一连串的打击下,嘉禾债务压顶,只好清盘重组,及时申请港股停牌。然而重组后的嘉禾影业,声势大不如从前。

随着港片没落,邹文怀也年事已高,后继乏人,2003年,嘉禾在拍完贺岁片《行运超人》之后,再也没有拍摄新戏。

2007年11月,驰骋香港影坛五十余载的邹文怀宣布退休,其嘉禾股份被内地橙天娱乐收购。

嘉禾易主,邹文怀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年轻20岁,一定会想更多方法帮助华语电影,但我现在真是觉得自己老了,各个方面都不如年轻人了,如果再做下去都是有心无力。”

退休后的邹文怀彻底淡出江湖,打打桥牌,玩玩高尔夫球,鲜有接受采访,他说:“往事如云烟,都是过去式,没有前途,也没有意思,何必再提”。

谈笑间,邹文怀送走了相爱相杀了一辈子的邵逸夫,送走了成龙经纪人陈自强……

2018年11月2日,邹文怀去世,享年91岁。一代“电影教父”的传奇故事自此剧终,但香港电影史上,留下了属于他和嘉禾电影最灿烂的一页。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头条号

四川一个村都是盗墓高手,6岁小孩都潜水摸宝,一只金虎卖800万

从2005年到2016年,四川彭山江口镇双江村,很多村民靠着“摸宝”发了大财。

他们购置了专业的潜水设备,天黑之后下水,天亮之前收工,甚至连六岁的小孩子,都早早学会了游泳,到水里寻找古董。

而最值钱的一件文物,便是“永昌大元帅印”也就是张献忠的印章,一出水就卖了近八百万人民币。

几经转手,元帅印还没有流出国境呢,就已经卖到了一个亿的天价,而且这还仅仅是黑市的价格,并非真实的市场价。

据传,张献忠手里有五十万两以上的黄金,和一千万两以上的白银,据后来考古队的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出三万多件珍贵文物,印证了史料记载。

而本期文章要带来的内容,便是2016年文物第一案,双江村村民江中摸宝。

一,大西国皇帝,义军称霸南方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明末大军阀,张献忠的出身说起,此人号称是杀人多敛财多。

关于张献忠的一生,要从1606年前说起,他出生在陕西的定边县,父辈是普普通通的小商人。

张献忠长大后,在父亲的安排下,做过捕快、当过兵、属于是行伍出身,体验过了明末官场和军营的游戏规则。

可张献忠本人不老实,在部队里犯了错误,所以惨遭开除,丢了工作的饭碗。

西北多豪客,侠义闯天涯,张献忠丢了工作之后,便索性游走于江湖之中,做了个社会闲散人员。

到天启年间(1621到1627年)也就是明朝末年了,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西北屡屡有极端气候的发生,陕西因为干旱缺雨,所以闹起了大灾荒。

老百姓在没有饭吃的时候,便揭竿而起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张献忠原本就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所以趁机加入了高迎祥起义军。

高迎祥是初代闯王,他很快就发掘出部队里的两个人才,分别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于是火线提拔,成为心腹得力干将。

张献忠不仅在战场上能打,而且因为自幼接受过私塾教育,所以略通文墨,这样的人才在农民起义军当中,那自然是大受欢迎。

在战场上,老闯王高迎祥战死,而他手下的李自成与张献忠,也就各自分了“家”。

前者去了北方的黄河流域,打拼创业做皇帝;后者则去了南方的长江流域,同样是打拼创业做皇帝。

放下北方的闯王李自成不谈,且看南方的张献忠,带着十万部队抵达长江流域,犹如是闯入了金山银山当中。

南方不仅富裕,而且官兵也不多,长期防务空虚,张献忠的十万大军打进去之后,一路攻城略地,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张献忠通过战争,获得了财富的原始积累,在南方每当打下一座高城,都会没收官府的金库银库。

张献忠不仅拿了朝廷的钱,要知道南方有多个藩王大家族,这帮权贵世世代代所积累的资产,也都成了张献忠的囊中之物。

要知道这些富到流油的藩王,不仅从朝廷那里拿各种赏赐,也从老百姓那里收租。

前后有十多名藩王的家产,都被张献忠一抄而空,等于是祖辈积累了几百年,最后都进了张献忠的口袋。

义军每到一地,大大小小的富裕人家,财产一概充公。

而张献忠在南方,总共经营了十年之久,还做了两年的皇帝,对于他这种爱杀人爱存钱的义军首领来说,身家超乎想象。

根据史料的明确记载,张献忠对于财产的管理极其严苛,但凡是从民间和官府缴获的金银,全部都要上交。

谁要是胆敢私藏一两,就会被斩首示众;倘若数额超过十辆,直接剥皮加连坐,而且是连坐同营的战友。

一系列的军队制度实施之后,张献忠很快就成为全国最富裕的人之一,在长江流域盘踞多年。

史料当中有过明确的记载,张献忠在四川称帝之后,专门办过一场展览会,故意展出他的财力,金银财宝装满了二十四间大屋子。

这还不算那些没有发展出来的财宝,由此不难看出,张献忠财力雄厚。

到公元1647年,张献忠战死沙场,而随着他一起消失的,还有富可敌国的大宝藏。

张献忠死后,一批又一批的能人异士,包括朝廷和民国政府,都想寻找他沉银之地。

就连近代时期的四川各路军阀,包括日美等国,也都曾派出专业团队,苦苦寻找张献忠的宝藏,不过都一无所获。

不过民间倒是有寻宝的口诀一直流传,说是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能找到,能买成都府。

二,青冈棒线索,点出巨宝位

时间来到2005年,一场新的发现,即将震惊考古界。

同年4月20号,四川彭山地区的江口镇,各种工程机械引擎开动,来到了闽江边、一个叫老虎滩的地方。

工程任务,是要挖出一条大深沟,然后铺设引水管道。

可挖掘机一斗探下去,不仅挖出了沙子和石子儿,还挖出了几根腐朽的烂木头。

看形状,像是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桶,相互组合到了一处,明显是用来储藏物品的。

工人在烂木头的旁边,捡到了黑色的金属物,猜出是古代的银锭,只不过因为长时间埋在地下,所以才会变成了黑色。

紧接着,文物部门赶到现场,立刻就被那几根烂木头吸引,极有可能是史料上记载的、张献忠用来装银子的青冈棒。

再看那些黑色的金属疙瘩,都是五十两一锭的银元宝,上面清楚写着年代和产地。

一条条的线索,都符合张献忠的宝藏特征,而且老虎滩这地方,也符合张献忠兵败的撤退路线。

考古专家很激动,猜测这里就是张献忠沉银的宝藏所在地,可当他们展开发掘之后,却并未找到青冈棒和白银。

再加上汛期到来,闽江水位猛涨,所以考古工作被迫暂停。

也有人猜测,出现青冈棒和张献忠银锭的地方,乃是偶然的巧合,真正宝藏的位置,并不在老虎滩。

可到了2014年5月,有群众向四川眉山的公安机关报警,说有个文物贩子,从四川收了一件宝贝,几经转手之后,卖到了上亿的天价。

如果公安机关不赶紧制止的话,上亿元的天价文物,有流失到海外的可能性。

眉山刑警大队接到线索之后震惊不已,一件价值上亿的文物,该是多么精美的器物呢?又或者承载了多少历史价值呢?

警方展开侦破,追踪那天价文物,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转手文物的中间商,那天价文物在他手里过了一次,价格涨了好几倍。

警方随后便是顺藤摸瓜,从四川辗转到华北、东北、西北,最终在青海的格尔木,逮捕了文物贩子李某。

据李某交代,他从老虎滩拿到了二十二件文物,其中有一个金元宝,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经专家鉴定,那五十两的大元宝,是历史上出土过最大的金锭,直接打破了历史记录。

上面清楚写着:长沙府天启元年五十两金锭。

也就是说,这是公元1621年的时候,长沙藩王从朝廷那里,拿到的岁贡黄金。

以当时的购买力来计算,足够一个普通家庭,吃上四十年的饱饭,过大半辈子的好生活。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大金锭虽然价值高昂,但也远远没有达到一个亿的天价。

于是继续审讯李某,李某倒也没敢隐瞒太久,他说:“卖一个亿的那物件,是一个黄金印章,早就转手了……”

警方又展开了艰苦的追宝之路,咱说起来简单也就三五句话,可对于警方来说,却是跨越半个中国的奔波。

经过不懈努力,总算是追到了那个黄金印章,下面是印章本身,上面则是一个活灵活现的黄金大老虎,用专业的说法,应该称之为印纽。

上面清清楚楚刻着:永昌大元帅印!

警方意识到,此物肯定非同一般,否则买家不会在黑市出价一个亿,而且已经交易完成。

警方则立刻把大元帅金印,交到了文物专家那里做鉴定,很快就得出了惊人的结论,那乃是张献忠的印章。

据史料记载,那是李自成称帝之后,专门打造了一方印章,送给南方的张献忠,这便是永昌大元帅印的由来。

意思无非是,李自成想要当大哥,让张献忠做小弟,联合起来治理江山。

警方经调查得知,这枚天价印章,是从闽江江口镇那一段打捞而出,于是赶紧组织警力,去往江口镇。

当便衣侦查员来到江口段,发现眼前的江面白天黑夜大有不同,在白天的时候倒是平平常常,可只要天已黑,可就热闹了起来。

举例来说,便衣侦查员当天晚上,就看到二十多条渔船,打着强光探照灯,在水面上拉着氧气管。

而水下,则有村民穿着潜水服,拿着专业的金属探测仪,很明显是在打捞什么东西。

便衣一边掌握证据,一边上报到指挥部,很快就查出了村民的身份,随后便是重拳出击,追回文物一千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八件,二级文物三十八件!

经审问,村民也没敢隐瞒,都说是从闽江江口段捞出来的古董。

经专家鉴定,文物不仅等级很高,而且每一件都跟张献忠有关,就拿“西王赏功”金币来说。

乍一看是一枚铜钱,实际上是黄金打造,西王意思就是大西国的皇帝,也就是说是张献忠赏赐给有功之人的金币。

存世数量极少,根据五年前的数据,也就是2011年的数据,在某拍卖行里,一枚西王赏功金币,拍到了二百三十万人民币的天价!

在追缴到的文物当中,西王赏功金币还不算最珍贵,另外还追缴到了六张大金板,用专业术语来说,应该是大西皇帝金册。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那乃是张献忠称帝之后,每当要颁发圣旨,都用黄金打造而成。

在江口段所有的文物当中,最值钱的当属那个大金印,也就是当地人口中的金老虎。

专家也是通过金印,确定闽江的江口段,便是张献忠沉睡之地,水下藏有巨宝。

其实史料早有记载,张献忠沉船的地方,大概率就是江口镇。

当时清军来打,张献忠在成都已经做了两年的皇帝,明知道打不过清军,于是想撤出成都。

可张献忠没想到的是,当船队撤退到江口镇的时候,被明军将领杨展伏击,因此损失惨重,无奈撤回成都。

因此史学家早就怀疑,张献忠在遭遇伏击之后,因为内心慌张,又或者害怕财宝落入明军之手,所以才点燃了宝船,船队沉没在了闽江。

再有就是,彭山县的清朝县志,曾记载过:乾隆59年,渔民在闽江的江口段,打捞出一把战刀,经鉴定是张献忠本人的佩刀。

当地官员得知此事之后,认为张献忠的刀既然在这里,宝藏也有可能在这里,于是就号召水性好的渔民,到江底打捞巨宝。

可因为水流太猛,当时又没有潜水设备,所以打捞了好几天之后,仅仅捞到了十多枚银锭,再无所获。

很显然,清朝的时候,四川官员因为技术限制,并未打捞出水下的巨宝。

三,真相大白,集体“捞金”

回过头再说2005年的那次老虎滩施工,前文说起过,发掘出青冈棒,线索指向了张献忠。

而参与施工的工人,有很多都是当地的村民,其中就有双江村的村民杨某。

当挖机挖出青冈棒的时候,杨某刚好就在旁边,他随手挖出了一个黑乎乎的金属疙瘩。

当时杨某心想,既然是从土里挖出来的,那大概率就是古代的东西,总能卖点钱吧?

于是乎,杨某就趁着旁边工友不注意,把那金属疙瘩藏了起来,晚上的时候过去拿。

所谓的黑色金属疙瘩,其实就是大西国银锭。

杨某很快就听说了,前几天在老虎滩挖出来的东西是古董,而且价值不菲。

于是乎,杨某拿着银锭去了县里,进入了一家古玩店铺。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古董店的老板,拿出了三千九百块钱,买下了杨某手中的银锭。

杨某拿着钱回家之后还挺高兴,毕竟这是一笔意外之财,犹如是路边捡来的收获。

可万万没想到啊,杨某事后一打听,那银锭一转手,就卖了八万多块钱。

杨富华那叫一个后悔,于是私下里喝多之后,就把这个事情说了出去,一传十十传百。

以至于老虎滩人满为患,附近的村民甚至是城里人,都纷纷去往老虎滩挖宝贝。

的确有几个人,在老虎滩挖出过大元宝,也算是发了一笔外财。

不过大多数人,挖到的都是散碎银子和铜钱。

最大的,便是五十两的银元宝,不过一般都是一两二两左右的。

文物贩子蜂拥而至,当场挖出当场收购。

因为老虎滩人太多,当地警方出动,则把那里保护了起来,不允许再挖宝。

双江村的村民一寻思,既然宝贝是从江水里面冲出来的,证明宝贝应该在江心。

村里的商人王某,在外面闯荡多年,于是他决定去水中寻宝,先是找来了几个好朋友,兑了三万多块钱,购买了专业的潜水设备和金属探测仪,随后去外地专门学习潜水。

王某初次下水,并未捞到宝贝,十多天之后便有了大发现。

到2014年10月,王某再次进入到涛涛江水当中,这次运气到达了顶峰,伸手摸到了一个金疙瘩,拿出来一看是个金老虎。

王某拿给文物贩子,当场就卖了八百万巨款,算上四张金册,加起来收入上千万。

该团伙通过捞宝贝,在村里盖了大别墅,人人开德国进口的豪车。

当风声走漏之后,双江村的村民,也都开始下水摸宝,先后发了财,以至于闽江江口段只要到了夜晚,就灯火通明。

后来的事情也就不难想象了,警方重拳打击,凡是在江水里发了财的村民,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法律的审判。

到2016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了水下考古队,抽干张献忠沉银地的江水,展开了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前后共发掘出三万多件文物。

港漫西行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又一次出山啦

从港漫《封神纪》、《大军阀》到《西游》(西行纪)郑健和对创作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系统。他不单擅长于架构完整的世界观,形象的塑性的人物设定,又结合了日漫之长,又有港漫的特色,融合得相当成功。现在的他已成为了港漫表代的领军人物之一。

港版《西游》国内版《西行纪》,蓝图取自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但漫画故事却发生在唐三藏取西经十六年后,世间仍是一片混乱。一头狼妖带着「奇经」火种--龙女找上了唐三藏,要求他再一次组合队伍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等人重历西天之路--还「奇经」。然而,这次除了要面对成千上万的妖魔挡路外,还有天神的追杀,相信遇到的困难并不少于取西经的九九八十一之难。

郑健和近期代的漫画题材都是比较另类、新鲜、写实、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有读者喜欢的,也有读者接受不了的。比如《封神纪》故事构架紧凑、有主题共鸣、又解决了拖得又臭又长的缺点,自然就火热大卖。而《大军阀》却是刻意地对社会时事作出反应,塞入了现代借用旧时代军阀混战相结合说现事的大量信息,后期又采用了前作品《杀道行者》的旧题材异能,结果让故事看起来很凌乱,让读者一时难以理解造成了漫画销量低。

而《西游》出来的效果与郑健和的《封神纪》作品一样大受欢迎。故事架构主题都是颠覆读者了以往认知的古版老旧思路,把原著中道貌岸然的神仙变成看自我高于一切,并奴役天地万物的主宰;而那些作恶多端的妖魔鬼怪,则成了受尽压迫,才奋起反抗的复仇者。

引起共鸣的一句话: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勇敢的站起来吧!站起来站起来站起来......如此迥异于传统角色设定路线,大大冲击着读者们的心,继而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与想法,不再是「干X你老马」、「干X你老黄」、「干X你肥良」烂到谷底不能再烂的年陈旧词。

可能郑健和经过了《大军阀》失败的尝试,使之《西游》看起来把握得住分寸,而且不像《封神纪》放着《封神演义》里面丰富内容而不用。这次《西游记》中的经典与创新角色都陆续登场,藉此升华成格局更大、华丽磅礡的冒险之旅。加之故事埋下了不少伏笔,并牵引出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势必掀起波涛中起起伏伏。

《西游》一直出到第二部,一度的中断更新第三部,后在国内漫画市场投放了同人作品西游之什么神龙,为了热卖更说成是《西游》第三部,内容老旧、长气、故事混乱与之前的第一、二部风格、绘画、漫画分镜都走上模仿之路,造成读者并不买账。在今年2022年郑健和推出了另一部《妖怪道》国内版《大猿魂》,才得而认为《西游3》,现时据郑健和透露将于年底完结。

第三部《西游3妖怪道》人物简介:

鬼魈

山中魅影,孙悟空的前世。

牛魔王

大妖一名,与孙悟空的前世有过一面,可能就此造成后面另一面的牛妹喜欢上孙悟空。

黄眉老佛

一只青蛙,妖怪大道暗黑盟主,半妖·半佛,后给孙悟空搞定。

百目妖姬

妖怪大道的一只大妖,实力可以,但只是路人ABC之类角色。

九尾狐

没错啦,也是《封神榜》里面的美人狐狸,与孙悟空是朋友。

通臂飞猿

混世四猴之一,受黄眉老佛的训练和操纵,成为最得力的手下,后与孙悟空结为战友,痛打黄眉老佛。

赤尻马猴

混世四猴之一,妖怪大道暗黑联盟的成员,黄眉老佛最得力的徒弟之一,后与孙悟空结为战友同盟,痛打黄眉老佛。

六耳弥猴

混世四猴之一,喜欢孙悟空,同时也是孙悟空的徒弟,擅长猴子戏法,复制他人技能。

孙悟空

西游的主角,痛打各色各样的妖怪与邪恶。

短文也水到此啦,至于《西游》分部详细介绍就等大牙下回分解啦。最后,大牙想问一句,不知道还有多少喜欢漫画的读者呢?同时也希望港漫快点重回到受年轻读者追捧的火爆场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