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百度起诉今日头条(剑指搜索 今日头条与百度狭路相逢)

导读百度起诉今日头条文章列表:1、剑指搜索 今日头条与百度狭路相逢2、搜索大战字节跳动能撼动百度吗?3、产品观察 | 今日头条加速百度化,但通用搜索引擎还有价值吗?4、百度诉百度

百度起诉今日头条文章列表:

百度起诉今日头条(剑指搜索 今日头条与百度狭路相逢)

剑指搜索 今日头条与百度狭路相逢

来源:新京报

今日头条CEO朱文佳。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挖来百度旧将 今日头条剑指搜索老大

2019年末,今日头条迎来了诞生的第七个年头以及第三个重要管理者。新CEO朱文佳在生机大会上首度正式亮相。去年同一时间,站在主舞台上的演讲者陈林已成为字节跳动创新业务负责人。再往前三年,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是穿着黑色T恤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

在正式亮相的演讲中,朱文佳宣布了今日头条在搜索业务上的布局。他还回应了由此引发的今日头条的边界问题,在他看来,“今日头条的边界是‘一横一竖’。” “一横”是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体裁,“一竖”是尽可能多的分发方式。这也解释了今日头条的内容载体从图文向微头条、问答、短视频、直播等扩展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有了算法推荐,还要再做关注体系,甚至通用搜索。

在随后的媒体群访中,面对“今日头条搜索目标是想超越百度”的问题,朱文佳坦承:既然做一个东西,肯定瞄着第一去做的,如果瞄着第二,肯定没有奔头。

这说明今日头条已经驶入百度的核心业务——搜索,而百度也已经在2016年9月将AI(人工智能)和信息流列为自己的主航道。在核心道路与命脉业务的问题上,双方未来或许没有调和余地。搜索引擎使用率下降、广告主整体投放减少的大背景下,则让双方的争夺显得更加激烈。

今年8月CNNIC公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虽然2019年国内搜索引擎用户总数继续上升,但使用率却已经连续第2年下滑,从2017年的82.8%下降到81.3%。手机搜索引擎用户使用也继续下滑,从2017年的82.9%跌至78.2%。

头条换帅

补齐搜索做到一横一竖

上线七年的今日头条同样面临所有应用程序都有的“七年之痒”——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拉新、固粉成为难题,张一鸣曾在年中的内部员工会上表示,如果没有搜索场景的拓展和优质内容,头条的增长空间可能只剩4000万日活跃用户(下称:日活)。更重要的是,除了西瓜视频之外,不管是悟空问答、微头条,还是小程序,头条生态内的创新似乎都不像“app maker”字节跳动的其他产品那么亮眼。

朱文佳也在群访中承认,早期今日头条的增速是比较快的,一年可以涨三四千万日活。最近一两年增速的确慢下来了,头条自己也在正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还是创造的用户价值不够大”。朱文佳判断,泛资讯领域赛道至少是6亿级的市场,但目前没有一家能够在体验上做到非常完美,因此呈现出了现在多家平台胶着的局面。

朱文佳给头条开出增长“药方”是成为标准意义上的通用信息平台,“一个现代人所能接触到的所有内容体裁和分发方式,几乎都在头条平台上得到了容纳和体现。”他将今日头条过去七年的思路归结为“一横一竖”:“横”是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体裁,“竖”是尽可能多的分发方式。从内容体裁看,头条先后增加了图文、短视频、直播、问答、微头条等内容;分发方式上则有个性化推荐、内容运营、关注订阅。

由此,头条目前迫切需要补上的就是搜索引擎,这个更侧重垂直类目和长尾内容的分发方式。曾在百度搜索部担任主任架构师的朱文佳这个时候升任今日头条CEO,也显得意味深长。对此,朱文佳却持否认态度,“我理解公司让我负责头条是因为我对产品和技术都有比较好的把握,并不是说我是做算法的,如果这样我直接带算法团队就可以了。”

2019年7月底,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搜索团队招聘的信息获得广泛关注。字节跳动方面当时介绍,该公司的搜索产品已经上线,用户可在今日头条上面的搜索框进行试用。

朱文佳介绍,头条搜索2017年组建团队,2018年增加对技术团队投入,目前搜索业务已经上线一年。产品此前在打磨阶段,最近在用户体验方面,“头条搜索已经进入了业界的第一梯队”,后续还会做更多的改进。

头条为什么做搜索?朱文佳谈到,内容生态的丰富会改进搜索的结果,这也是头条做搜索的一部分优势所在。“推荐引擎和搜索引擎两者是无缝能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对这个产品未来几年更理想的发展形势的判断,是应该结合在一起,因为它们能互相促进。有了搜索之后可以帮助推荐引擎推荐得更准,这是搜索对推荐的帮助。”朱文佳在接受包括新京报记者在内的采访时称。

短兵相接

百度重注搜索和信息流

事实上从公关战到诉讼战,再到信息流业务竞争,头条和百度间的摩擦一直不断。此番头条正式宣布布局搜索业务,或将与百度形成短兵相接的态势。

最早二者对标的是信息流业务。头条从2014年开始发力信息流广告,抢走了不少原本属于百度搜索的广告份额。2016年,头条的营收达到8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主要收入来源是信息流广告。同年,百度总营收705.49亿元,净利润116.32亿元,只有2015年的三分之一。

也是在2016年9月,战略几经摇摆的百度在其世界大会上决心发力信息流,并正式推出百家号,提出将内容成产、分发、变现串联。其百家号体系与头条更早几年推出的头条号体系类似,到2016年9月,入驻今日头条的头条号已经达到30万,每天有18亿次内容被消费。同年,双方均推出了针对创作者的补贴计划,百度是2017年将以100亿分成给内容生产者,而头条则是10亿补贴短视频创作者。

除了账号体系,双方还在信息流需要的多个内容体裁上展开缠斗,问答、短视频、知识付费等均在其中。2017年初,今日头条就开始内测问答功能。头条一方面看中问答可以在新闻资讯之外补充UGC内容,另一方面则希望借问答建立知识社区和社交关系。百度无疑也是看中了问答这些功能。2017年8月,百度百家号向中高级作者开通问答功能。除了问答,在2017年11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正式推出了短视频聚合平台好看视频,对标今日头条的短视频产品西瓜视频。

目前,双方在信息流领域的月活用户和营收情况均处于胶着状态。据外界预估今日头条主应用的日活在1.8亿左右;据百度过去几个季度财报,百度应用的日活在1.8亿以上,9月百度日活达1.89亿,同比增长25%。营收方面,百度2018年营收在800亿元规模,其中广告占80%以上;而同年,外界猜测今日头条广告收入在500亿规模。

搜索这个百度占据国内主导地位的行业,则成为二者的新战场。在2019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两次财报发布后,李彦宏强调,“搜索是百度的根基,是百度的核心价值”。

赛道相左

百度头条互相进入对方强势领域

据相关的市场份额调查数据显示,世界第一大搜索引擎是Google,紧随其后的是视频网站Youtube,电商平台亚马逊领先于微软开发的搜索引擎必应,仅仅落后传统门户巨头雅虎0.1%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社交平台脸书、推特、Pinterest分别排在前列。

无论是Youtube还是身后的亚马逊、脸书、推特们,其本身都有非常优质的内容源。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成为各自使用场景的代名词,也就承载了用户们的日常行为,自然会拥有非常活跃的内部搜索。活跃的内容生态和场景需求,也是朱文佳认为头条应该做搜索的原因,其挑战在于技术、团队和算法。

作为老牌搜索引擎的百度,需要面对的挑战与头条相反,其缺少的是内容生态建设。资深互联网分析人士蔡先生认为,用户使用搜索引擎频率减少,不是因为技术或者文化原因,而是在移动互联网下,各个应用程序都较为封闭,好内容无法被抓取,个人站点更新频率减少导致的,“内容侧没有好东西,搜索出来的结果肯定都是垃圾”,蔡先生说。

百度近年来也在通过自建、投资的方式积极补足内容生态。自建方面,爱奇艺、百度百科、百度贴吧、好看视频、小程序等均在为百度提供内容资源。2018至2019年间,百度还在内容领域进行了大举投资,覆盖音乐、短视频、文学多个赛道。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投资泛科技兴趣社区果壳,持股9.38%;领投知乎4.34亿美元的F轮融资。

头条进一步完善搜索生态的步骤之一是对互动百科的收购。朱文佳称,在收购互动百科后,进行了团队的整合,补充了产品和研发人员,重新制定了更大目标,“希望将来也能把互动百科打造成用户体验和内容最好的百科。”

此外,头条和百度走入同一条河流的原因也取决于对广告营收的争夺。2017年,头条的广告收入达到百亿,同年刚刚布局信息流一年的百度宣布信息流广告业务收入10亿美元。

广告、电商、金融是互联网领域最直接的变现方式,信息流广告又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除今日头条外,腾讯、百度、微博及快手都已上线信息流产品,并且将其视为营收的关键增长点。

这么做的结果则是,原本做信息流的头条和原本做搜索引擎的百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像。

新京报记者 白金蕾

搜索大战字节跳动能撼动百度吗?

频频法律官司的背后,是两大互联网巨头对搜索市场的激烈争夺。 图/视觉中国

近日,字节跳动诉百度一审获赔50万元,百度表示将提起上诉。12月2日,字节跳动副总裁李亮通过个人头条号上发文称百度涉嫌做伪证。两大互联网公司已多次对簿公堂,而双方对搜索市场的争夺已趋于白热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倪明

百度:将提起上诉

11月30日,因人为干预搜索结果、在搜索页面诋毁今日头条,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被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一审判决构成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法院责令百度立即停止上述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原告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经济损失和合理维权费用50万元,并在其官网和客户端显著位置刊登声明为原告消除影响。

字节跳动公司诉称,当用户使用百度搜索其运营的今日头条官网相关关键词时,标题下方会出现红色、醒目的“提醒:该页面因服务不稳定可能无法正常访问!”或类似的警示字样。这些贬损性的虚假描述,和“!”、红色字体等通常用以对网站安全性进行严重警示的标注方式,导致用户对今日头条网站及服务产生负面评价,误导用户,恶意阻止用户访问今日头条网站。

针对与今日头条的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的最新判决结果,百度方面表示,“对此判决结果将提起上诉”,并强调,在对存在异常情况的网站进行安全提示标注上,“百度对所有网站一视同仁”。

对可能被劫持、恶意篡改、访问状态不稳定的网站进行安全识别和风险提示,是当前互联网及安全领域的通行做法。除百度外,Google、搜狗、金山、360等搜索、浏览器及安全杀毒产品都会采用此类做法,其中因此产生纠纷的也不在少数。2006年,Google曾因宝马使用作弊手段提高自身搜索引擎排名,宣布在德国主网站将其封杀。

百度与今日头条的此次纠纷发生于2018年,百度的爬虫在检索收录时监测到今日头条的官网存在不稳定状态而自动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异常标注。

此前已有多起法律纠纷

百度与字节跳动的法律纠纷已有多起。据裁决文书网,2019年,百度公司因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脉脉运营主体)发布侵犯百度公司名誉权的广告将其诉至法院,百度主张淘友公司作为涉案广告的广告主、字节跳动作为涉案广告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最终法院判定百度胜诉,责令被告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原告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赔偿经济损失40万元和合理支出4万元,被告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就上述经济损失中的10万元及合理开支中的1万元与被告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焦点:百度和字节跳动正面较量

频频法律官司的背后,是两大互联网巨头对搜索市场的激烈争夺。2019年,继社交业务拓展受挫之后,字节跳动将目光转向搜索业务,切入百度的腹地,百度和字节跳动的正面较量打响。“整合了头条、抖音、西瓜等产品线,字节的搜索广告全量上线了。”字节跳动一位员工近日表示,部分产品的搜索业务早在2019年初就上线了,商业化也一直在试水,产品功能也在不断打磨,近期一组官方海报预示字节系的搜索广告开始全量上线,各地巨量引擎商业化中心也都开始售卖搜索广告业务了。

虽然字节强势进攻,但百度在搜索领域的第一优势并不能轻易撼动,这是腾讯(搜狗)、360等企业相继征战失败的领域。据财报显示,百度2019年年营收为1074亿元,去年全年百度在线广告营收781亿元,占营收比重为72.7%。2020年Q3,百度核心在线广告收入为184亿元,超出华尔街预期。超出预期的原因在于,疫情后的市场复苏较快,整个在线广告市场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howto类搜索是字节的短板,但howto类搜索是搜索整体商业化最重要的部分,如本地生活、医疗、教育等都是基于howto类搜索产生商业化。这些也是字节跳动需要长期完善的地方,也是百度做了20年搜索积累的壁垒。该业内人士预计,字节跳动明年会加速站外孵化,保持站外搜索布局。

产品观察 | 今日头条加速百度化,但通用搜索引擎还有价值吗?

文 | 余洋洋 编辑 | 张信宇

今日头条和百度越来越像了。

5月初,今日头条对其产品Web端主页进行了一次改版,改版前的头条官网更像一个采集类的内容站点,改版后,头条在页面顶部突出搜索功能,搜索功能占据了整个Web端页面1/2的比例,搜索框下同时添加了“热搜”一栏。

为了强化搜索功能,在更早之前的2月份,头条已经对移动端进行改版,主界面的搜索栏从顶部边框移至主页面,占据了首屏约三分之一的位置,推荐页展现也从纯feed流变为搜索框加feed流的组合形式。搜索框被调整至页面的核心位置,获得了强入口。

网页端、移动端首页前后脚改版背后,可见今年头条将主推搜索引擎,试图将用户导流到搜索功能上。

字节跳动布局搜索业务可以追溯到2017年。今日头条App最初是一款以推荐为主分发形式的图文信息流产品,推荐是与搜索不同的信息聚合形式。也因为此,今日头条一直被视为字节发力搜索业务的主阵地,但到了2021年,搜索移动化、垂直化的趋势几乎成了业内共识。

即使移动端App内的搜索无法完全替代用户对传统聚合搜索引擎的需求,但传统搜索引擎从移动互联网崛起时就已经走了超过5年的下坡路,为何字节跳动还是没有放弃这块蛋糕?

今日头条的“搜索化”历程

今日头条发力搜索可以追溯到2017年,2017年,字节跳动成立搜索部门,招揽了谷歌、百度、360等搜索团队的技术人才。随后两年,字节在搜索领域大肆招兵买马,并很快组建出一支拥有一定实力的技术团队。

字节跳动的搜索业务以“中台 前台”的方式进行,搜索算法由乔木带领,搜索工程由廖宝华负责,前台以今日头条和抖音两款产品为承接。

如今,除了基本的站内搜索功能之外,在今日头条App上已经可以搜索到不少来自站外的内容。论功能,其与百度、360等搜索引擎已经没有什么差别。

把今日头条和百度的移动端App放在一起做一个对比,你会发现这两款产品已经相差无几。

同样的顶部搜索框下,是同样的关注、推荐二级入口。底部四个一级入口中,也都有自家视频产品的位置。默认推荐页的布局也极其相似,同时也都要接受监管要求的内容置顶。

百度、头条app主页对比

而在网页端,今日头条的主页也越来越接近传统搜索引擎。虽然不像传统搜索引擎只有一个搜索入口的高度简洁,但相比改版前只在页面顶部设有一个搜索入口,剩余页面全为推荐页展现的大面积信息流图文,改版后的主页已有一半页面为搜索入口,信息流图文所占页面比例大幅减少。

改版后的今日头条Web端主页

不仅如此,进入头条的搜索界面,还出现了“问答”、“头条百科”等对标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的产品。在主搜索栏旁的侧边栏,今日头条则同时借鉴了谷歌的关联词功能和百度的热榜功能,将这两项功能一起装入侧边栏。

从功能上看,只差去掉首页剩下的一半信息流图文这最后一步,今日头条就将从一个以推荐为核心功能产品变成一个以搜索为核心功能的产品。

进入到2020年,今日头条还开启了搜索业务的商业化。曾有接近字节跳动的人士告诉36氪,今日头条于去年年初开始筹备将搜索商业化。去年 9 月 25 日,头条正式启动搜索广告,给现有客户全面开通搜索权限。

今日头条此前的广告形式主要为信息流广告,即最经典的“4-1”模式——用户首次下拉刷内容时,信息流第四条位置展示广告。字节跳动通过算法推荐与用户更相关的广告。但从转化的角度来说,算法再准也没有用户主动搜索准,搜索广告转化成本会更低。

都2021年了,还有人用通用搜索吗?

除了今日头条,字节跳动迄今为止推出的最成功的产品抖音,也在今年开始发力搜索业务。不过,与今日头条发力通用搜索的模式不同,抖音做搜索,其目的与微信、淘宝一样,其出发点是为了满足用户对app内特定内容的主动搜索需求,是随着产品形态演变而发展出来的必要功能。

今日头条发力搜索初期,搜索垂直化、碎片化的趋势还没有现在明显,尤其是当时整个短视频行业正处在蛰伏期,与之伴随的视频搜索也没有像今天一样爆发出巨大潜力,传统的聚合搜索仍然存在市场空间并处在稳定增长之中。

比达咨询发布的《国内搜索引擎发展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手机端搜索引擎的用户使用率达到98%,而PC端仅为82%。从最新的数据来看,用户在手机端的搜索使用率已经大大超过PC端,而随着用户对手机端app内搜索体验要求的提高,二者在未来的差距恐怕还会继续拉大。

国内搜索引擎不同终端用户使用率

而眼下,随着用户的搜索需求逐步转移到微信、抖音、淘宝等移动端垂直应用,通用搜索的市场规模触达天花板,今日头条却仍在坚持做通用搜索,其最直接的目的可能只有一个——赚更多的钱。

都2021年了,还有人用通用搜索吗?有,而且还是有不少人用。

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至2020年,我国搜索引擎的市场规模从707亿元增长到了1200亿元,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年增长长期保持在10%左右,尤其是移动端的搜索。在国内搜索市场份额第一的百度在2010年推出移动端app,2014年百度app推出内容战略。抛开技术因素,今日头条布局移动搜索的时机与百度不分前后。

国内搜索引擎市场规模

这意味着通用搜索虽然不是个有巨大想象力、有创造力的业务,却仍然是个能帮公司赚钱、拉动一些增长的业务。

据36氪此前了解,同样是卖关键词竞价搜索广告,今日头条的售卖逻辑更加效果导向——百度的竞价逻辑是,价格越高,你的广告出现的位置越靠前;而在头条,价格越高,你的广告会得到更高的用户匹配度,也就是说被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用户刷到的概率更大。

头条在信息流业务时期积累了海量用户数据,比如根据每个用户的兴趣为其打下的标签。这些数据沉淀于其数据中台,如今可以直接复用在搜索的广告投放中。

这意味着,对于广告主来说,若两家的广告价格差异不大的话,在头条的花钱效率有可能是更高的。

众所周知,字节跳动是一家非常善于“赚钱”的公司。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字节跳动2020年的收入增长了一倍多,达到约370亿美元,同时去年的营业利润也超过70亿美元。

字节跳动近年来的营收增长非常迅速:2016年营收达60亿,2017年营收达160亿,2018年营收达500亿。

根据此前流出的字节2021年目标纪要,抖音搜索月活6亿 ,日活1.5-2亿,每月超过200亿搜索量,达到百度体量(1200-1500亿)的近1/6,抖音已经可以通过搜索变现。而字节今年2600亿的广告营收目标中,今日头条占据了450亿,仅次于抖音的1500亿,搜索广告整体则占据了约50-60亿。

在不断翻倍的目标数字下,字节跳动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增量市场,包括新业务电商、游戏、教育、海外商业化,也包括寻找像搜索这样的市场成熟业务的新变现方式。

去年7月,腾讯曾宣布以30亿美元价格全资收购搜狗。但收购搜狗后,腾讯并没有发力搜索业务,而是将搜狗的技术能力掰碎了融进PCG各个业务部门,可见腾讯已经暂时放弃了在通用搜索业务上挣扎,而字节仍在继续。

百度诉百度烤肉商标侵权获最高法支持,品牌保卫这样做

“百度烤肉”公司与百度公司商标纠纷诉讼大战经历数年终于告一段落,最高人民法院日前驳回深圳市亿百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孙某某的再审申请。

此前,广东两级法院判决深圳亿百度公司及其“百度烤肉”加盟店侵犯了百度公司的商标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借知名企业的品牌,注册或者使用与其近似商标招揽自家生意,在商标领域搭便车、傍名牌的现象时有发生。类似于今日头条起诉“今日油条”,近年来,百度公司也发起了多起维权案件,涉及汽车、酒店、地产、餐饮等行业。

“百度烤肉”侵权,判赔350万

百度公司我们都很熟悉了,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服务商。据悉,百度成立于2000年1月,“百度”二字源于宋朝词人辛弃疾的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

而这一一家互联网搜索公司与一家做餐饮的“百度”杠上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公司只因为用了同一个名字“百度”,2013年起开始交火!

做餐饮的“百度”名叫“深圳市亿百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亿百度),2005年创立于沈阳,是一家中式餐饮连锁企业。根据深圳亿百度公司网站宣传及相关媒体报道,该公司于2005年成立第一家“百度”烤肉店,此后,孙璐明成立深圳亿百度公司作为总部,在沈阳、四川、贵州、云南设立4家分公司,并发展了深圳市福田区百度烤肉店、深圳市龙岗区坂田百度烤肉店等数百家直营店或加盟店。

2013年,百度公司将亿百度及其法定代表人孙璐明、深圳市名家百度烤肉店及该店投资人宋玉霞一起告上法庭,要求4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商标权,在媒体上发表声明消除影响,并共同赔偿百度公司经济损失1104 .24万元,为制止侵权支出的费用4万元等。

2013年9月26日,深圳市中级法院一审开庭审理此案。

百度公司认为,深圳亿百度公司及其加盟店都使用了包含“百度”文字的字号,在招牌、菜单和经营场所的装潢上,也使用了“百度烤肉”的文字标识,并存在突出使用“百度”文字标识的行为,导致相关公众很容易将这些行为和百度公司进行关联,造成误导,侵犯了其注册商标专用权。

深圳亿百度公司则认为,该公司于2010年取得“亿百度”商标专用权,其利用该注册商标制作的牌匾及进行宣传,同样是依法使用注册商标的行为,不构成对百度公司商标专用权的侵害。

2018年12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深圳亿百度公司等4被告侵犯了百度公司的商标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应赔偿百度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等共计350万元。

亿百度及孙璐明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19年11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基本维持原判。

最高法驳回败诉方再审申请

然而,孙璐明不服广东高院二审判决,向最高法申请再审。

孙璐明认为,百度烧烤创立时间为2005年12月8日,早于百度驰名时间(2008年),其本身具有与百度相关的外观设计专利,属于对相类似的商标不当使用,侵权程度应予考量,赔偿金额不应按照最高额判决,此外,百度公司对侵权负有次要责任,源于百度公司曾为“百度烤肉”提供竞价排名服务,百度公司本身存在过错并对孙璐明存在误导。

2020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孙璐明的再审申请。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在孙璐明投资设立相关企业和申请注册相关商标时,百度公司涉诉商标已经为中国境内相关公众所熟知,深圳亿百度公司和孙璐明也自认其最初以“百度”为字号,就是为了“跟百度网站齐名”,且在经营活动中亿百度公司在招牌、菜单及经营场所装潢、网站宣传页面或交易文书上使用了“百度”“百度烤肉”“百度一口牛”“百度秘制肉”“百度加盟、百度精华”等标识,目的均是使相关公众误认为被诉标识与“百度”这一驰名商标具有相当程度的联系,不正当地利用“百度”这一驰名商标的市场声誉。原审法院综合考虑涉案“百度”商标的知名度、侵权主观恶意、行为性质、持续时间、侵权规模等因素确定的民事责任并无不当。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30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局以深圳市亿百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届满3年仍未履行相关义务”为由,将该公司注销。另查询,与深圳亿百度公司同样已注销的,还有沈阳、成都的多家“亿百度”公司。

从中国商标网查询获悉,目前,孙璐明在多个商品和服务上注册的“亿百度”商标已因“连续三年停止使用”而被撤销。

防御与维权并重,打好品牌保卫战

近年来,傍名牌“浑水摸鱼”的事件屡见不鲜,犹如之前的“今日油条”傍名今日头条,百度烤肉傍名百度,这令许多正牌企业深受困扰!而面对如此困境,一方面要做好商标全类、多类布局,打好防御战,另一方面,企业还要积极通过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

中国商标网信息,目前,百度公司申请商标已超过10000个,商标布局保护体系可谓十分强大。另外,在构建强大的商标保护体系之余,近年来,百度公司也发起了多起维权诉讼,涉及酒店、汽车、地产、餐饮等多个领域,通过维权,百度公司成功打击了不少蹭名牌企业。

作为从事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我们——高沃知识产权也未能避免傍名牌问题,此前遭遇同行公司商标侵权行为!好在,高沃知识产权同百度一样,通过积极维权获得胜诉,给恶意傍名牌行为以警示。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维权,高沃是专业的!如果您也遇到类似问题,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获取知识产权服务~

--------------------------

来源 | 部分新闻资讯来自澎湃新闻

编辑 | 北京高沃知识产权(ID: gaowoip-com)

声明 | 部分图文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前有今日油条,今有百度烤肉,大厂商标屡被傍大腿

文 | AI财经社 王超

编辑 | 游勇

近日,百度起诉“百度烤肉”商标侵权一事引发网络热议。

相关法院决议显示,“百度烤肉”所属深圳亿百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再审申请被驳回。此前,广东两级法院判决,深圳亿百度公司及其“百度烤肉”加盟店侵犯了百度公司的商标权且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

而类似百度遭遇的搭便车、傍名牌类商标维权事件,近些年极为普遍。此前就有今日头条起诉餐饮品牌今日油条,另外也有海底捞起诉河底捞餐厅的闹剧,海底捞更是在败诉后一口气注册了263个商标。

不胜其烦的“形似注册”

商标是一笔无形资产,当商标逐渐发展成为知名品牌时,品牌附加价值就将以某种形式存在于商标名称之中。正因如此,品牌是否注册了商标,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无形资产的商标,可以通过转让、许可给他人使用或质押来转换实现商标的价值。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财富值越高。例如,茅台商标估值 118 亿美元;苹果公司向深圳 “ 唯冠 ” 支付了 6000 万美元才获得 iPad 商标专用权;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以金锣系列 32 件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评估为质押,获得了农业银行临沂市分行 10 亿元贷款额度。

正是这样的原因及商业价值,很多品牌为此头疼不已。尤其是最初阶段,各种侵权招式真是让很多企业吃尽了苦头。

品牌从零到一的建立非常不容易,但被抄袭和仿冒却轻而易举。这不但破坏了创立者的努力与心血,也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

2020年8月,海底捞起诉了一家名为“河底捞”的餐馆,海底捞的理由是,河底捞和海底捞两个商标非常形似,并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等。

但河底捞则认为,河底捞与海底捞商标不属于近似商标。文字商标是不是相似,要从读音、形象、意思来进行对比,河与海读音不同,字形也不一样,相似之处是都属于水,但一个是咸水,一个是淡水。如果按照原告逻辑,只要是用有水的的名字都是侵犯商标专用权,这显然不对。

此外,一提海底捞,就知道是火锅,但河底捞主要经营的是湘菜河鲜,火锅并非主业,服务方式更不一样。

最终,湖南长沙天心区人民法院直接驳回了海底捞的诉讼请求。一审宣判后,原被告双方都没有上诉。但比较戏剧和无奈的是,海底捞之后就密集注册了263个商标,包括“池底捞”、“渠底捞”、“清底捞””、“淮底捞”、“海底姥”等。

今日头条也遭遇了商标被揩油的尴尬。2020年11月,今日头条也将一家名为“今日油条”的公司告上了法院。今日油条的店铺装修设计、Logo与今日头条极为相似,甚至连口号——“关心你的,才是好油条”——都取自今日头条。此外,今日油条公司还在申请注册今日油条、今日豆浆、今日豆花、今日面条、饼多多、快手抓饼等商标,状态为注册申请中。

正是借助这样傍名牌的做法,今日油条一度火了好几个月。甚至有传言称首店开业三个月就实现 40多万盈利,并开启了连锁加盟。

目前,今日头条起诉今日油条一事判决结果尚未明了。今日油条创始人张新亚也仅是作了纯属好玩的回应,而所谓的招牌整改,目前也仅是增加了二维码。

行业乱象缘何不断?

大厂屡屡被碰瓷的背后,更多是利益驱动。

一方面,不管是河底捞、百度烤肉,抑或是今日油条,很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是大公司的延伸产品,而且也更有噱头,吸引眼球,方便为产品引流。

另一方面,商标注册的低门槛和成本低廉。商标存在联合商标与防御商标的区分,即注册商标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防御,不让别人使用,扩大商标防御的地盘。这种注册方式成本不高,毕竟现在商标注册费用很低,才300元一个。

而且,我国商标法规定了,商标三年不使用,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撤销该商标。也就是说三年之后,可能大量的商标因为没有使用又被撤销了。这仍然会有损失和诉累。

所以,“抢注”商标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些人甚至非常懂得“抢热点”。今年疫情期间,“火神山”、“雷神山”商标被抢注。但该商标代理公司被处以10万元罚款,这成为打击代理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行为的全国第一案。前不久的热词“打工人”,也有人将“早安打工人”、“打工人”等申请注册为商标。其中不乏以交易为目的,囤积商标的投机者。

有业内人士评论称:“今日油条和百度烤肉非常类似,商标主体蹭名牌的意图非常明显。商标局可以在收到商标申请时,可以设置相关检索等技术手段,排除明显的搭便车行为。此外,如果申请人在之前申请的商标就存在这类傍名牌行为,商标审核机构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驳回其申请,如此来有效避免这类‘浑水摸鱼’现象。”

商标侵权是一件不胜其烦的事,很多企业被迫无奈各种打官司。大量企业在创业初期缺乏现代企业品牌观念,往往只把眼光放在了有形资产上。而在品牌战略愈加重要的今天,如果商标上有缺失,就必须补上这一课,为自己的品牌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