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完美音符任务助手免费版(吸费、盗信息、恶意操控……问题APP陷阱防不胜防)

导读完美音符任务助手免费版文章列表:1、吸费、盗信息、恶意操控……问题APP陷阱防不胜防2、浙大传奇何门:研究出浙江省第一台计算机,培养出很多院士!3、林徽因去世7年,梁思成再娶,女

完美音符任务助手免费版文章列表:

完美音符任务助手免费版(吸费、盗信息、恶意操控……问题APP陷阱防不胜防)

吸费、盗信息、恶意操控……问题APP陷阱防不胜防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霍瑶)智能手机中花样繁多的APP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然而,有些APP却被植入恶意程序,吸费、盗取信息、操控着用户手机,成为潜在的安全“炸弹”。

“偷”钱悄无声息的APP

最近,北京的胡先生下载了一款APP,名为《欢乐斗地主嗨翻天》,却遭遇了恶意吸费。

“感觉看着挺正常,下游戏的时候也没多想,最后才发现用着用着话费无故就少了。”胡先生说。

福建一名用户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给孩子下载了一款《饥饿鲨:世界》的游戏APP,刚安装好都还没开始玩,就瞬间收到7条扣费短信。”该用户感叹,如果是孩子一直玩,大人没及时发现,也就白白被扣费了。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恶意吸费的应用软件屡禁不止,用户深受其害。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吸费类APP一般借助运营商的短信支付通道,开发者在APP中内置恶意扣费代码或者病毒,病毒启动后会私自发送扣费短信或定制高额业务,有的病毒还能恶意拦截回执短信,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扣费”。还有一些APP会故意在页面不显眼处设置扣费广告链接,使得用户不小心“误点”而被扣费。

问题APP“陷阱”多

除了恶意吸费,问题APP还有诸多“陷阱”,危害用户财产、隐私安全。

【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目前,工信部公布了2017年前3个季度、共104款问题APP。其中,“强行捆绑”占到了84.6%。

记者发现,不少用户曾遇到过“被捆绑下载”的情况。“下载一款软件,却发现手机上自动多出来一些乱七八糟的APP,太烦人了。”据了解,腾讯应用宝、PP助手等应用商城都上架过此类软件。有用户质疑,这样的APP为何能通过平台的审核?

【未经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工信部发布的第三季度问题APP“榜单”上,“应用汇”应用商店的一款“互伴”APP在列。这是一款针对汽车车主的服务类应用软件,表面上为车主提供便利,背后却未经用户同意,泄露用户个人信息。

业内人士表示,这类APP通常是社交类产品,需要“偷走”用户通讯录、短信等个人信息,分析所谓的“大数据”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机锋网发布的主打赛事和社交的骑行类APP“野途”、游迅网发布的声控游戏“八分音符酱”等软件也都是如此。

【恶意操控用户手机】去年5月,广东警方曝光了一款名为“AndroidTrace”的APP,该软件可以自己连接网络,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甚至用户的手机还可以被他人直接远程控制。今年因“恶意操控”被工信部曝光的APP还有IT猫扑网的“千寻免流”和来自金山手机助手的“开心连连看”。

有业内人士透露,就算违规APP被查封下架,在有些小型APP开发商的包装下,也可能会换个“马甲”再次上线。

专家:APP下载平台也应承担责任

近3年,工信部共曝光了400多款问题APP。根据《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描述格式》,恶意APP分为恶意扣费、隐私窃取、远程控制、恶意传播、资费消耗、系统破坏、诱骗欺诈及流氓行为八大类。其中游戏类APP占绝大多数,有的下载量高达数百万。

一位受访的通信专家告诉记者,不法分子主要是借助安卓手机系统的开源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将恶意程序、扣费代码或病毒嵌进APP中,“用户很难发现,如果平台不注意审核、管理,一旦上架,用户就面临着直接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信部公布的问题APP名单中,有些不乏来自较大的、为人所熟知的应用商城,例如三星、酷派、91门户等应用商店。

专家认为,恶意APP屡禁不绝,源头在开发者,同时应用商店等APP下载平台也存在一定责任。平台应对上架的APP进行审核把关,对已有APP尽到安全监测的义务,并及时下架恶意APP。

“恶意APP管不住,主要是还没有细致的法律法规。对恶意APP不能只抽查、公示,没有惩戒机制。”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指出,今年7月1日,工信部实施《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对APP生产企业和应用分发平台加以规范,“但规则较为宽泛,下一步应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有针对性。”

此外,项立刚建议用户选择官方渠道下载APP,不要轻易通过网站、链接和二维码下载来源不明的应用;安装APP时注意勾选权限,比如软件要求“访问通讯录”“读取好友信息”时应谨慎,养成“尽量给最小授权”的习惯;用户发现恶意应用软件后要尽快删除,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浙大传奇何门:研究出浙江省第一台计算机,培养出很多院士!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才汇聚,群星璀璨。70年间,浙江大学也涌现出一大批以报效祖国为己任的奋斗者。无论光阴如何流转,不管岁月怎样变迁,他们始终初心如磐,奋战一线。建国之初,浙江大学的何志钧以及他所带领的何门弟子在峥嵘岁月中研究出了浙江省第一台计算机,并在之后不断地开拓创新,大力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发展。本期,我们推出的是他们的故事。平凡的岗位,不凡的坚守,我们也期待听到您的声音!投稿邮箱:zdxmt@zju.edu.cn。

大数据在云端涌动,物联网带来无人工厂,人工智能渗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天的浙江,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努力打造“互联网 ”世界科创高地,数字信息技术正成为浙江发展的强大动能。

鲜为人知的是,浙江数字信息科技创新事业的源头,要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一幢老教学楼里寻找。近60年前,时任浙大无线电系主任何志均教授带领师生在这里日夜奋战,研制出浙江省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ZD-1,ZD就是浙大的缩写。

不久前,《浙江日报》刊登了相关报道,带领我们一起走进这一传奇故事。

《浙江日报》

何志均,一个传奇的名字。他一手创办了浙大无线电系和计算机系,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千计的电子学和计算机高级人才,“何门”弟子包括潘云鹤院士、吴朝晖院士、陈纯院士这样当之无愧的领军者。从研制浙江省第一台计算机出发,何志均和他的弟子们开拓出一个无比广阔的数字信息科技创新版图。今天,不计其数的创新资源向这片领域汇聚,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在这片领域耕耘,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供给。

何志均(右三)与第一届人工智能方向的5位硕士研究生合影

研制浙江省第一台计算机,创新精神代代传承

走进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迎面就能看到何志均先生的半身铜像。他长达93岁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不懈创新的史诗。

何志均半身像

“何老师在抗战烽火中求学浙大。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浙大主持建设无线电系,我是第一届毕业生。”浙大计算机系老教授叶澄清是何志均的得意门生和多年助手,回忆起何志均的音容笑貌,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段热火朝天的科研岁月。

1962年,叶澄清刚毕业留校,就加入了由何志均牵头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浙江省第一台计算机。“组里除了何老师,就是我们几个青年教师和10多个本科生。原来,自主研制计算机是何老师给同学们出的毕业设计题目。这是何等的眼界和魄力!”叶澄清说,当时距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不过16年,我国第一台计算机1958年刚刚在北京研制成功,大学师生绝大多数都对计算机毫无概念,普通民众更是闻所未闻。

何志均教授(左一)在指导学生(童学军,女),左二为陆汝钤院士,右一为俞瑞钊教授

何志均身上创新者的本色,在这一刻显露无余。他派年轻教师到北京参加计算机培训和研制“会战”,带回大量宝贵的一手材料。在暑假空旷宁静的之江校区,科研小组埋头摸索计算机原理,设计图纸、组装调试元器件……叶澄清说:“当时天气十分闷热,但我们顾不上大汗淋漓,每个人都以满腔热情在苦干。”当时计算机最先进的存储设备是磁鼓,国内无法生产。何志均向时任浙大校长周荣鑫汇报了这一情况,周荣鑫非常支持他们追踪科技前沿搞创新,就用自己的外汇津贴,设法从苏联购买了磁鼓交给科研小组。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前后历经3年,最终研制成功的ZD-1占据了一整间教室,一排排的电子管闪烁着各色的灯光,并达到了每秒运算30次的设计目标。叶澄清说,自主研制这台计算机,为改革开放后浙大创办计算机系打下坚实基础。

1965年,浙江大学试制成功ZD-1

“在研发过程中,何志均先生时常展现出紧跟科技前沿的超前视野、自力更生掌握关键技术的创新追求。这是在今后永远激励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叶澄清说。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浙大研发的我国第一台气象自动填图机等多项计算机设计与应用领域的成果获奖。1979年,何志均自美国买回当时最先进的CROMEMCO 8位微型计算机,浙江刚起步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和科研事业如虎添翼。当时还是“小字辈”的潘云鹤等,在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初一批研究成果就是在这台计算机上诞生的。

何志均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凝聚的这种紧跟前沿、自主创新的精神代代传承,始终是浙江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鲜明底色。当年电子管上闪烁的灯光,今天已成为“城市大脑”大屏上纷繁的数据,成为乌镇跃动的互联网音符,成为触手可及的一个个智慧应用……

1989年,何志均教授在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学术会议上

以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高能级数字创新平台为支撑,浙江正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攻关力度,寻求突破关键技术,积极打造数字长三角、数字大湾区、移动支付之省、“城市大脑”等标志性引领性数字化项目。

编制人工智能全新教材,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在一系列新技术突破的加持下,人工智能在近两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点燃”了发展新动能,“点亮”了发展新经济。

实际上,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上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方兴未艾之时,何志均就牢牢把握住了这一前沿趋势。

1978年,何志均创办浙大计算机系时便设立了人工智能方向,并在当年就招收了5名这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学成后都挑起了科研、教育的大梁,其中成就最为卓著的是5人中的小师弟潘云鹤。

1987年创立时的人工智能研究所成员合影

1987年,浙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所,这里走出了吴朝晖、陈纯等领军人才。近两年,潘云鹤多次提出,人工智能将迎来2.0时代。新形势下,浙大全面参与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在潘云鹤等专家的积极推动下,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于2017年7月正式发布。浙大校长吴朝晖表示,浙大率先布局,聚焦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无人系统等前沿方向。

2019年开学季,浙大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走进校园。在人工智能即将成为一级学科、各大高校纷纷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背景下,由潘云鹤担任主任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今年推出了《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等4本全新教材。编委会秘书长、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表示,人工智能专业的设立将大大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构建起人工智能这门学问的基石,这有助于更加系统完整地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2018年,浙江大学获批教育部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庄越挺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致力于打造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

可以说,浙大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优势,始终引领浙江人工智能发展风气之先。而形成今日蔚为大观的局面,还离不开产业界的巨大热情。在浙江,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浙江人工智能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位于全国前列。阿里巴巴城市大脑成为国家五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之一。《浙江省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要培育10家以上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100家以上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标杆企业,500家以上人工智能细分领域专精特中小企业。

开拓新型技术应用版图,赋能浙江数字经济

循着何志均先生开辟的道路,浙大计算机学院俊杰辈出,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疆域,为浙江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互联网 ”世界科创高地提供了丰沃的创新土壤。

全球金融巨头道富集团在中国大陆唯一的全资子公司就在杭州。这要追溯到20世纪末,何志均促成浙大和美国道富公司合作研发大规模金融软件系统。在浙大玉泉校区曹光彪楼的一间教室里,“浙大道富技术中心”的年轻博士们迅速成长为卓越的软件外包团队。浙江软件出口和外包服务领跑全国的优势,最早就在此奠定。

“软件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天,浙大培养的软件人才遍布我省互联网领军企业的中高层,学院研制的多个前沿软件成果在各行各业转化应用。”浙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尹建伟教授说。吴朝晖院士牵头研制的钱塘中间件平台软件,解决了相关基础平台软件的多个卡脖子问题,大规模应用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多个行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纯院士牵头研制的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推动了我国纺织业的数字革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是信息展示和人机交互的基础支撑技术,何志均创办浙大计算机系之初就将其确定为学科发展重要方向。今天,这个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落户在浙大。实验室主任周昆教授带领团队首次实现了真实感图形的电影级高清画面交互级绘制,解决了高质量画面实时绘制的难题,成果获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目前,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研发更多消费级产品,以打破传统图形软件只有专业用户才能使用的技术壁垒,让普通人也能玩转顶级特效。

就在不久前,一款新型类脑芯片“达尔文2”在浙大计算机学院CCNT实验室问世,整个芯片神经元数目达到15万,神经突触超过1000万,在神经系统规模这一指标上和国际前沿类脑芯片处于同一数量级水平。研发人员介绍,类脑芯片面向智慧物联网应用,展现出独到优势,有可能会带来计算体系结构的革命。

类脑计算芯片“达尔文2”

细数何志均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们的足迹,这段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创新之路再度印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浙江以超常规力度建设创新型省份,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当前,我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成果转化和科技合作体系更加完善,“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形成。创新已成为浙江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记者 曾福泉 柯溢能)

图片来源: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提供

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赵睿晗

责任编辑:周亦颖

林徽因去世7年,梁思成再娶,女儿痛哭:母亲去世前都没见到外孙

女人躺在病床上,气若游丝,她希望见丈夫一面,可护士却以夜深为由,拒绝了她,并安抚她好好睡觉,但谁也没想到,她在凌晨就离开了人世。

这个女人,就是用了大半生为国效力的,民国才女林徽因。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16岁时跟随早年留学日本的父亲,前往欧洲游历。

或许因为年纪轻轻,就见过了世界的模样,她的成就也让人仰望。

她是才女。

16岁享誉诗坛,有很多代表作,其中以写给儿子梁从诫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出名。

她是建筑师。

20岁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毕业后跟随丈夫梁思成一起前往欧洲考察建筑,回国后便进入东北大学创办建筑系。

她更是古建筑领域开山鼻祖一般的人物。

从1930年到1945年,林徽因跟随丈夫梁思成一起,冒着战火的威胁,走遍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00多处古建筑物。

她和丈夫梁思成一起,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也有建筑史,也有无数需要被记录和保护的古建筑。

1.人生最后的高光

1950年,林徽因参加了国徽图案的设计工作。

一次次地构思、一幅幅地描摹、一版版的推翻……

汇报、讲解、听取意见、更改完善……

而此时,她的身体已经无法负担沉重的工作。

林徽因的身体不好,20多岁就患有肺病。日军侵华时,无数友人邀请她出国避难,可她却坚定和祖国站在一起,共赴国难。

她在李庄避难,可这里条件艰苦,连维持病情的药物也时常短缺。

抗战时的艰难,留给林徽因的,是毕生的苦痛。

设计国徽时,林徽因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她吃得很少,入睡很难,每天都要靠着药物才能勉强安睡。

每到寒冬,她的病情就愈加严重,到了后期,药物都无法缓解她的痛苦。

为了让妻子更好受,梁思成承担起了维持居室的温度的重任。

每年入秋之际,梁思成都会用牛皮纸,将房间的墙壁、天花板全都糊起来。

一个火炉也是不够用的,每一天,屋子里都必须同时点好几个火炉供暖。

可即使是这样周全的保护,也只能让林徽因喘得不那么厉害而已。

国徽设计结束后没多久,林徽因又接到了设计制作景泰蓝等工艺品的任务。

她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或者说,她更愿意用工作来使自己忘记疼痛和虚弱。

她开始实地走访景泰蓝的制作,而在走访过程中,老艺人哭着对她说:“求你,救救景泰蓝吧!”

原来,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加上设备和材料简陋、销售不畅,正濒临停业失传。

林徽因不忍心,便带着学生,为景泰蓝设计了一批新的图案,助力景泰蓝工艺突破瓶颈,与时代结合。

她还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主要承担了设计碑座饰纹和花环浮雕的任务。

此时的林徽因,已经病得下不来床。

但她不敢休息,像个上满发条的钟表,逼着自己继续发光发热。

下不来床,她就在卧室安放了两张绘图桌。

提不动笔,她就找来建筑系应届毕业生做助手。

她为碑座和碑身设计了全套饰纹,每一处的设计,都藏着她对祖国的祝福和对英雄的悼念。

这一年,她的儿子梁从诫19岁。在他的回忆中,母亲的床边总有数不尽的纸片,上面刻画着灵感袭来的每一份纹饰,就像音乐家们匆匆记下的几个音符、一句旋律。

可遗憾的是,这终究是一支未能完成的乐曲。

林徽因完成了自己的设计,却终究没有见到1958年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2.带着遗憾离开

1954年8月,林徽因突然接到了女儿梁再冰的电话,她以为女儿出了事,可女儿却只是和母亲闲话家常。

此时的梁再冰,怀着身孕,关心着母亲的身体,而林徽因也殚精竭虑地算着女儿的预产期。

挂断电话,林徽因突然懊悔起来。

她想起来这天是女儿26岁生日,本想打回去,却又被耽搁,后就忘得一干二净。

林徽因察觉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记忆力也大幅下降,可她不肯放下手中的工作,连躺在床榻上也固执地和病魔较量。

但这年秋天,林徽因就病倒了,瘦骨嶙峋,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53岁的梁思成,寸步不离守着妻子,可一阵流感袭来,两人同时患上肺结核,也几乎同时住进了同仁医院。

他们的病床在隔壁房间。

梁思成的身体底子好,很快就康复出院了,可林徽因这一倒下,就再也没能起床。

女儿梁再冰生产在即,更无法陪在父母身边。

换言之,林徽因生命最后的时光,绝大多数都是独自安静地躺在病床之上。

1955年3月下旬,梁再冰出了月子,到同仁医院看望父母。

林徽因很开心,还拉着护士炫耀道:“你们快看我的女儿,她的身体和脸色多好啊!”

她为女儿的健康感到由衷地高兴。

可梁再冰却从母亲苍白的面容上触摸到了离别的凉意。

她很自责,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意识到母亲病情的严重程度?

她忽然想到,母亲还没有见过外孙的模样,便忍住眼泪,匆忙回家与丈夫于杭抱着刚出生的儿子晓东赶往医院,想让林徽因看看健康可爱的外孙。

可无论梁再冰如何哀求,护士都不让婴儿进入病房。

肺结核是传染病,就算父母许可,医院也不敢拿孩子开玩笑。

最后,梁再冰带着孩子扎进了路边的照相馆,想给孩子拍个照,再拿给母亲看。

可洗照片的速度太慢,追不上林徽因生命流逝的速度。

女儿梁再冰还没拿到孩子的照片,就听到了母亲病危的消息。

这一年3月31日深夜,一直处于弥留状态的林徽因,突然用微弱的声音对护士说:“我想见见梁思成,我有话对他说。”

可护士却想也不想就回答:“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谈吧。”

可谁也没想到,这竟是诀别。

林徽因再也没有力气等待了,这天凌晨,她就悄无声息离开了人间。

这一年,她51岁,弥留时的最后愿望,是看一看自己的爱人。

可终究,她没有等来最想见的人,最想说的话也再无人知晓。

而这件事,也成了梁思成生命中最难熬的遗憾。

3. 林先生千古

世人熟知的林徽因,是那个在爱情中游走的民国才女。

16岁时,她和诗人徐志摩相恋;24岁时,她嫁给了才子梁思成;人到中年,她迷倒了哲学大师金岳霖……

她被冠以“茶媛”、“交际花”等污名,却不知,这一切都是她去世7年后,梁思成续娶的林洙故意散播的谣言。

作家,是林徽因最不值一提的身份。

在此之外,她是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学系的奠基人,能够熟练运用中英双语创作,能绘制出建筑书上最精确的图案,同时为古建筑配上最有诗意的解说文字。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林徽因以女性的坚韧和柔软,活出了不逊色于同时代男人的成就。

她值得我们尊敬。

她的人生是成功的,年少母亲不受宠,她靠着自己得到了父亲的宠爱;她嫁给了青梅竹马的梁思成,得到了一生的陪伴和爱重。

她事业有成,横跨建筑学和文学,成就至今让人仰望。

她的孩子都很有出息,女儿梁再冰为新华社高级记者,儿子梁从诫是历史学家、环保人士。

月明风清里,花港观鱼的她,在怡人的光影中,披着风露所赠予的层层色彩,生动活泼,衣袂飘飘,如一切都未发生般轻灵与邈远。

无论如何,我很庆幸,我比绯闻先认识她。

林先生,千古。

作者:许尤希&灵笙

责编:灵笙

校对:叶叶

AI 重构唐曲,华为 Mate 20 Pro 用科技连接过去与未来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每天给您带来最新最潮的科技资讯,让您足不出户也知道科技圈大事!

随着手机性能的提升、NPU 等处理器的加入,手机端的 AI 性能也越来越强大。作为一名手机用户,AI 美颜、AI 场景识别、AI 语音助手显然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相信大家都已经切身感受到 AI 所带来的便利性。但是,听说过将手机 AI 作用于文化传承之中的吗?

今天上午,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传统文化与 AI 的故事视频。通过几个步骤,华为 Mate20 Pro 成功还原了一首唐代乐曲。看起来简单,但其实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及其研究过程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先通过视频,了解华为如何探寻 1300 年前的声音。

我们在学生时代接触到的诗歌,很多都是出自唐代作家,但大部分人不知道,今天流传的唐诗是有缺失的。诗歌之所以被称为诗歌,就是因为它有歌,即音乐的部分存在,很多诗都是如乐歌唱的。

为了留住曲调,古人试了很多种方式做乐谱。比如说,这个看起来像天书的符号,叫减字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谱之一。里头记载着古琴的弹奏指法、弦序和音位。可惜的是,大部分乐谱因为历史的变迁,都失传了。

那么,华为 Mate 20 Pro 又是如何将这些难懂的符号识别出来的呢?

首先,研究人员需要在服务器上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古谱的深度学习,让 AI 具备能力去识别出古乐谱的音高规律,简单的说,就是让 AI 掌握古乐编曲的规律。随后,再将训练后的 AI 模型迁移至华为 Mate 20 Pro 上,手机内置的麒麟 980 芯片让手机有足够的算力支撑其在端侧运算从而一键生成古曲。

当这一切顺利完成后,研究人员尝试对 Mate 20 Pro 朗读素有「孤篇盖全唐」之称的「春江花月夜」。

借助手机内置的语音智能识别,AI 可以判断出诗词的语境和情绪。而得益于华为 Mate20 Pro 搭载的麒麟 980 芯片,内置的双核 NPU 能够支撑深度神经网络推理算法,将诗歌中每个字句的场景和数据库中的古乐音符进行匹配,从而还原一首唐诗曲调。打开华为手机 “音乐” APP,搜索 “春江花月夜” 即可收听这样一首完整的乐曲。如此一来,唐乐的音符就得以再次回荡在你我的耳畔。

虽然诗歌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断层,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有能力通过大数据、云计算、AI、高性能终端等技术和设备,尽可能对失传的部分进行还原,让它们得以重新存在,并继续流传下去,最终回归到文化的一部分。或许,通过 AI 追寻文化,就是最好的传承。

华为 Mate 20 Pro 用科技连接过去与未来,为我们寻回了 1300 年前的唐乐经典。除此之外,搭载了双核 NPU 的麒麟 980 芯片也让华为 Mate20 Pro 也在更多AI技术创新应用中得到实现。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华为 Mate20 Pro 的用户就可以体验大奥 AI 人像留色、AI 卡路里识别这样的 AI 功能,方便使用又充满乐趣。未来,华为的 AI 能力将会开放赋能给更多的应用和场景,联接无限可能,为用户带来更多实用且有趣的 AI 功能体验。

现在登录华为商城,Mate20 系列最高直降 400 元,更享 6 期免息,一起感受 AI 传承文化的魅力!

华为商城购买链接:https://www.vmall.com/product/10086393052224.html

鸟儿也想让支离破碎的世界复原

付如初/文

仔细想来,生活中总是有两种人:一种见到所有的草和花,都觉得是见到了“植物”,见到所有的猫、狗、鱼,都觉得是见到了“动物”;而另一种,见到草和花会直接叫出名字,对猫和狗的品种也能脱口而出。通常,前者遇到后者,都会在霎那间产生惊喜而崇拜的情绪,但动植物的名字却随风而逝。据说这是跟记忆分区、注意力集中点、人格气质相联系的差别,不足为奇,也很难改变。好在,在亲近自然和热爱自然方面,两种人差别不大——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即便日益疏离,但在自然无穷无尽、难以计数的惠泽面前,在阳光和鸟语花香面前,人类还是会无差别地变得松弛、自由、充满希望。

难怪近些年,自然博物类图书和心理自助类图书在社科图书中的占比会明显上升,各种山林乡野爱好者组成的团体也层出不穷。在工业化、城镇化、原子化、空心化的时代病之下,人们其实一直都没有停下重新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建立健康连接的努力。尤其自然博物类的书,哪怕看上去偏门、冷门,也总是能在知识之内包裹上强烈的人文色彩,为我们打开一个理性而友善的空间,让我们放下被物质和欲望激发出来的自大与傲慢、焦虑和虚无,重拾好奇和敬畏,重新把心放飞到森林与田野中去。

《心向原野》:向自然寻求治愈

《心向原野》是熟悉鸟类和植物的英国自然作家理查德·梅比2005年出版的书,最近刚刚在中国翻译出版。在这之前,中国曾翻译出版他的《杂草的故事》,一本为大自然中不受待见的植物说好话的书。在那本书里,他把12种英国常见、我们也不陌生的杂草一一例数,讲述它们今日疯狂侵占所有可能的空间,让农民和园艺工人不胜其烦,昔日却作为最早的蔬菜、最古老的药材、最先使用的染料,甚至是英国推进殖民进程的植物助手被人类物尽其用。它们是文明的伴生物,有强大的适应力,也有记忆,更有不可更改的“杂草悖论”——锄草反而会刺激它更快地生长。是人类硬要把自然界拆成野生和驯化两部分,把它们塑造成了“边界的打破者”和“无归属的少数派”,所以它们要反过头来告诉人类,世界并非总是如你们所愿。它们用“春风吹又生”维护着自己的尊严,批评着人类的利己主义。

梅比怀着一颗“草本主义”的心旁征博引,在自然知识饱满充实的同时,对历史、考古、绘画、文学典故信手拈来,带我们进入杂草世界,不由自主地放下人类中心主义,打开心智去看那些藏在习以为常和司空见惯背面和深处的真实生命,一种在边界蓬勃生长的生命。梅比的表达中充满了历史智慧和人生洞见,也有幽默感和包容力,充分展示了一个热爱自然、擅长观察、博闻强识的作家浓浓的人文情怀。带着这些特征,梅比写下了自己的自然观察笔记,也是半自传作品《心向原野》,把自己的“自救”过程和盘托出。

按照梭罗《瓦尔登湖》里的观点,“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并且各种感官仍然健全的人,就不会产生非常黑色的抑郁”,更何况是梅比这种沉浸在自然的博大丰富中、不断给读者输送知识和欢乐的人,然而,他还是患上了抑郁症,而且是在完成了最有难度的《不列颠植物志》的写作,事业达到顶峰之际。

梅比说:“疾病,是人类与自然交往的阴暗面。”而抑郁症这种现在已常见的疾病,虽然还不至于严重到随时危及生命,但也实在给他造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影响。曾经,他会为了第一只燕子归来而举杯庆祝,也会录下夜莺在浓雾中的歌唱放给远方的女友听,暴雨狂风等大自然的任何一种“野性”的表现都会让他感动不已;然而现在,他整天躺在床上,连最喜欢、最关心的雨燕在窗前啁啾都引不起他丝毫兴趣。

他说,那时候的自己化身成了不可理喻的生物,悬浮于某种虚无之中,感官似乎都失灵了,自我困在问题里出不来:“我的归宿在哪儿?我的角色是什么?从社会、情感和生态的角度,我应该怎么活才是对的?”

他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头,于是开始寻求治愈。他找医生、住院、按时服药,也接纳了新的异性朋友,但这些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他走出舒适区,真正走进自然。《心向原野》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以亲历者和实践者的方式,向我们描述了他向自然寻求治愈的全过程。这是一个外向型的、异质性的、行动派的、知行合一的过程,是一种放下所有外部修饰、努力让自己回归天真与原始的过程——颇像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实验性生活。同时,它又绝不是浪漫主义的,而是富有非常丰沛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理性的精神。他既不妖魔化疾病,也不神化自然,而是直面问题、直面自己,有点多愁善感,但绝不自怜自艾。

从这个角度说,《心向原野》未尝不是一本英国版的《瓦尔登湖》,书中随处可见向这部自然文学经典致敬的痕迹。同时,它自己又在努力成为《瓦尔登湖》那样的书:在入世的基础上出世,在与世隔绝的孤独中积极打通与世界联系的通道,把自我放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思考如何简朴、从容地生活,如何与各个物种和平共处,如何在最充分的意义上做一个公民,找到“生活的精髓”。如《瓦尔登湖》从不回避贫穷、名利等所有世俗一样,这本书也直书现实中所有的问题:“多少年来,我一直用工作来修补和掩饰生活的不如意、感情的失败、内心的孤独,以及原生家庭根深蒂固的执念和恐惧。”

梅比告别了自己住了几十年的家,从森林边搬到一个沼泽旁,把自己“藏”起来。自己装修租住的木屋,照顾房东的猫,深入观察虎眼万年青,与完全陌生的人打交道,从处于自己知识盲区的地质环境中开启对自然漫无目的的重新观察,重新思考写作的价值和作家的身份。很快他就发现,这个叫做东安格利亚的地方,“遍布两种艺术能量的源泉:上有苍茫无垠的天空,下有波光粼粼的湿地。”这两种艺术,一是绘画,二是写作,而后者,正是梅比所长。而且,即便病着,梅比也从来没有停笔,他忠实写下映入眼帘的、印在心间的,而所有这些又无不变成爱和美的化身,反哺给他尊严和优雅。

在荒野,它们不卑不亢

说起来,梭罗的拥趸遍布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也还是不断会有迷人的自然文学新作进入读者的视野。比如美国作家安妮·迪拉德的《听客溪的朝圣》,用解谜似的结构和诗性的语言,描绘自己山中一年与万物共同生活的经历。她用精细的笔描绘造物主的神奇,然后用好奇心不断被满足又不断被拓展的幸福告诉你:若你能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那你已为自己攒下了“一生的好日子”。比如头像被印在英镑上的英国作家娜恩·谢泼德,入山如同回家,能用每种感官接收大山的馈赠,看清万物内在的生命。她用散文诗般的语言写下《活山》,描绘大山的自由与野性,写万物自在的生机盎然。她用老朋友似的口气说,对山中万物的观察其实是自己和大山之间“爱的流通”,所以此时,“美,并非一种偶然,而是出于必要”。

理查德·梅比在《心向原野》和《杂草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表达,他说:“美是一个过程,是生长和衰老中表现出的优雅。”于是,他纵笔写下每年准时返回湿地的雨燕,写它们凌空的速度、盘旋的快意;写下野性荒野的代言人鹤群,写它们觅食的时候跳出优雅的法式舞步;写下芦苇丛中的野马群,写它们如何让芦花如波涛般摇曳荡漾;他写雨水的涨落,写牧道的荣枯,写迷人的晚间植物沙龙,写一千年前在河谷生活的人给事物的命名……尽管生活让他卑躬屈膝,命运让他不知所措,但万物致以他不卑不亢,自然奉他以五彩斑斓。

梅比交叉着写自己的病和身边的自然,于是,抑郁症也得以被放在更宏阔的视野中——自然让自我更清晰。他说,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抑郁症源自一种“猎人空手回家的落寞”,这种失落感会刺激人想要变得更加成功。面对这种压力,一般会有“战斗”和“逃跑”两种模式。然而,生物界会有第三种方式,一种被生物学家命名为“植物撤退”的模式,即“保持不动”。比如负鼠会装死,刺猬会缩成球,仓鸮会昏倒,小雨燕会一动不动,而人会抑郁。这是一种安全的防御策略,是生物的内在保护机制压制肾上腺素激增的表现,也是一种对危险的明智反应和短期策略。当人意识到自己有了“植物撤退”的时候,那要去找一种“植物前进”的生活,“一种朝着自我平衡,缓慢、煎熬且无意识的回归过程”。

当我们已经习惯了大多数关于抑郁症的书籍总是从原生家庭、情感互动和亲密关系创伤的角度,深入探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实际上也给自己框定了认知和了解这种疾病的思维路径和方法,强化了一种在人群中“内卷式”认识自我的固有观念。但在《心向原野》中,一切都是不同的,它对“疾病和隐喻”的描述,带着杂草的气息,带着雨燕、鹤群、麋鹿、猫和马的气息。这气息如此清新,如此丰饶、如此天真又如此熟悉,仿佛一下子唤醒了我们埋藏在集体无意识里的回归原乡的冲动,让抑郁不抑郁的读者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治愈。在这个意义上,梅比的走进自然和很多人的走进健身房一样,甚至和我们此刻的阅读一样,都是“植物前进”的方式。对阅读它的人来说,《心向原野》会成为又一本梭罗期许的那种书:“多少人因为阅读一本书开启了他生活的新纪元。”

万物呼吸的尘世即为永恒

英国有自然主义文学的传统,英国人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让自然主义文学在英国异常强大,几乎影响了每个作家的个人信仰和文学倾向。《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的作者、丹麦人勃兰兑斯甚至断言:生机勃勃的自然主义是一种英国气质,“英国诗人全部都是大自然的观察者、爱好者和崇拜者”,华兹华斯、司各特、济慈、穆尔、拜伦、雪莱等等,虽然个性独具,也彼此不甚瞧得起,但都自愿聚合在“自然”的大旗下。他们在乡间别墅和农庄挥洒诗情,对一切家畜充满感情,他们爱狗、爱马、爱土地,同时,更爱大海,为大海献上了波涛似的韵律和充满男子气概的赞词。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奇异幻想和浪漫讴歌都是以实际事务和讲求实际的价值观为支撑的,因为英国人在进取心和毅力的支持下,获取的正义和道德观都是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就连最浪漫的雪莱也不例外。

梅比显然身在这样的传统中,也有评论说,他对英国自然文学在当代的复兴功不可没。他显然在有意识地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这些经典作家的经典语句也总是会适时出现在他的笔下。他擅长借用他们的足迹和眼睛,借用他们二百多年前的感官和诗情,同时,更擅长借用他们对政治社会生活的关心,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对正义和永恒的持久追寻——英国作家膜拜的“大自然”是城市的对立物,是感觉主义的天地,是自由的实现空间,也是感知时代变化和人情冷暖的晴雨表。

所以,梅比会关心候鸟雨燕如何穿过伊拉克战场回归,他觉得,为了准时回归,鸟儿也会希望支离破碎的世界复原;他关心圈地运动怎样改变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如今的英国公地和私地政策是怎么妨碍了物种的繁殖。他怀念人类曾经过的“与自然系统交织且不被政治干涉的自由生活”。他也会留意到,在欧洲帝国扩张的历史中,各种植物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树皮中含有奎宁的金鸡纳树,之所以能从南美扩展到全球,即是因为奎宁是19世纪唯一可以治疗疟疾的成分。他从这样的角度理解英国历史,说他们在殖民的同时推行的也是“生态帝国主义”。他有高超的移情能力,所以能在文学经典、历史、现实、自然和自我之间不断转圜腾挪,使得文本空间大大拓展。

联系最近重新被历史学家讨论的、历史发展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会让人心生无限感慨:历史和大自然一样,不会因为知识的增多就能破解它们的神秘。而且事实往往相反,我们了解得越多,无知的范围越大。而为了克服这种无力感,很多人,甚至有的科学家最终都会迷信“交感巫术”,求助于神。万物呼吸,万物神秘,仿佛只有找到造物主才能解释这一切。从黑暗时代的迷信到理性时代的好奇,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有多努力,自然对人的召唤就有多殷切。它召唤我们调动感官补足智力的缺陷,也召唤我们不断增加自己的谦卑和臣服。

中国人不信造物主,我们更愿意相信的是时间,或者永恒。因为时间公平,无分贵贱,无分劳逸。所以,孔子才会倡导君子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老庄才会倡导不与物迁,才能齐得失、忘祸福、混贵贱,而与万物齐一。苏轼也才能颖悟游于物外,无往而不乐。我们的祖先擅长把人放回自然中思考问题,所以,李白、苏轼、白居易才会在自然流变和人世无常中来回穿梭,写出旷古诗篇,而我们才会每一次读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东坡《前赤壁赋》)“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白居易《题元八溪居》)的时候都会心生浩叹。

多年前,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翻译出版过一本叫《文明与野蛮》的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教授罗伯特·路威。他用大量的人类学事实研究文明史得出一个结论:所谓文明人的“文明”和野蛮人的“野蛮”,其实难分高下。公元前700多年的罗马人有整洁的城池,而17世纪的柏林市民在大街上养猪。而在所谓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进步无所谓“必然”,“机会”和“偶然”占了很大的成分。人类其实是既笨且懒的,往往是我们在各种机缘中胡乱摸索的时候,文化偷偷地从后门溜进来。而且,文明是一件东拼西凑的百衲衣,欧洲的拼音字母始创者是尼罗河上的埃及人;举世通行的数字系统发明者是印度人,传进欧洲的又是阿拉伯人;中国人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加上埃及来的涂釉技术,才烧制出了真正的白瓷。所以,谁也不能夸口啥是独家制造,因而种族的和时代的自大心都不可取。我们能够坐上火车的难度,跟祖先最开始穿上鞋、陶器时代开始用牲口、铜器时代人发明车轮的难度不相上下。所以,任何以为我们更进步的傲慢和乐观都是肤浅的,“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也永远不会成为自然的主人。我们轻轻巧巧夸口征服自然,其实自然已经定下界限,叫我们不能越雷池一步。”

吕叔湘先生在译者序中,把这本书称为“人类的诤臣”。我想,多处引用《论语》和《庄子》的《瓦尔登湖》或许也堪当这样的称号。当然,“诤臣”并不是一脸威严的,也可以是幽默而优美的,充满智慧和笑声的。它的眼界开阔和思维通达也可能是在插科打诨、污泥浊水中展现出来的。正如豆瓣评分高达9分的英剧《万物生灵》的原著《万物有灵且美》,兽医吉米·哈利每天过着为马接生、给猪治病、被狗追咬的生活,但心中充满了对活泼生命的敬畏和怜惜,他用自己被动物“折磨”的狼狈让我们在轻松笑他的同时,体会生命创造的诸般奇迹,而这真实的互动未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也未尝不比诗人写的直接的赞美高级上千百倍。

对《心向原野》这一类的治愈系书籍而言,其更多的价值还有待时间的进一步验证,匆忙冠以“人类”之名显然太过誉,眼下,它对个体的意义更直接,也更有效。这种效果,不是通常我们以为的、让自然带着你摆脱糟糕记忆的“自然疗法”,而是反过来,学会用自然来充实自己,让自己在自然的充实中迸发出狂野的想象力,然后把这一切记录下来。自然和自我之间不分彼此的、安全舒适的“爱的流通”,是他治愈的关键所在。而在这方面,他觉得猫最值得学习。这种自带神秘感的动物,在野性自然和人类世界之间来去自如,游刃有余,尽显一个物种的优雅,于是他引用了几句写给猫的赞美诗,作为人类的梦想:

他能踩出乐曲的每一个音符

他能靠游泳救自己一命

他能匍匐前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