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mp288清零软件(北京新增本土53+3,中风险+3!管控区防范区暂停堂食)
佳能mp288清零软件文章列表:
- 1、北京新增本土53+3,中风险+3!管控区防范区暂停堂食
- 2、论死亡的公共价值
- 3、中国内地疫情仍处攻坚阶段 福建9个地市均现本土感染者
- 4、2018年余额不足,这些事再不抓紧办你就亏大了!
- 5、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来了,中证君先捅为敬!已有试剂盒中标带量采购,单价降至9.8元
北京新增本土53+3,中风险+3!管控区防范区暂停堂食
来源:北京青年报
4月28日,北京市第31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53 3,涉及9区
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冠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通报:4月27日15时至28日15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感染者56例,其中确诊病例53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房山区20例、朝阳区14例、顺义区8例、通州区6例、海淀区3例、丰台区2例、东城区1例、石景山区1例、大兴区1例;社区筛查6例、主动就诊2例、风险人员48例。
感染者277:为感染者205的同一家庭成员,现住址与感染者205相同。4月23日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隔离,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278、287、295、297、302:现住址均位于朝阳区,在校学生。4月23日作为感染者146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7日感染者278、287、295、297诊断为确诊病例,4月28日感染者302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均为轻型。
感染者279:现住房山区周口店镇长矿向阳家属楼7号楼。因发热症状到医院就诊,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280:现住通州区永顺镇物资学院新建村,为感染者180的密切接触者,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281、282:现住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曾参加感染者220举办的婚宴,4月25日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7日感染者281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感染者282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283:现住朝阳区劲松街道农光东里小区16号楼。4月26日作为风险人员进行核酸检测,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284:现住朝阳区劲松街道都城心屿6号楼。4月26日作为风险人员进行居家隔离,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285、286:为同一家庭成员,现住顺义区李遂镇李遂村。通过社区核酸筛查发现,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均为轻型。
感染者288:现住大兴区亦庄镇南海雅苑北区20号楼。通过社区核酸筛查发现,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289:现住朝阳区劲松街道劲松八区819号。通过社区核酸筛查发现,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290、292、293:现住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曾于4月22日、23日参加感染者220举办的婚宴,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感染者290临床分型为普通型,感染者292、293临床分型均为轻型。
感染者291、299:现住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4月26日作为风险人员进行居家隔离,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感染者291临床分型为普通型,感染者299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294:现住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4月26日作为感染者158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296:为感染者267的妻子,现住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小黄庄前街13号院2号楼。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298、300:现住址均位于朝阳区。作为感染者166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均为轻型。
感染者301:现住房山区窦店镇瓦窑头村。作为感染者189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7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03:现住丰台区长辛店街道园博嘉园4号院8号楼。通过社区核酸筛查发现,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04、316、321:为同一家庭成员,现住顺义区李遂镇前营村。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05:现住房山区窦店镇瓦窑头村。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06:现住房山区窦店镇下坡店三区,绿化队员工。作为封控区风险人员进行核酸检测,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07:现住石景山区古城街道京西商务中心绿地金融中心5号楼。420日与感染者189有接触史。通过社区核酸筛查发现,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08、309:现住通州区京贸中心,均为培训机构老师。作为风险人群进行核酸检测,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均为轻型。
感染者310:现住通州区新华街道嘉华印象,通州区通胡大街70号楼底商老家肉饼(通胡店)员工。4月23日感染者237曾前往该店就餐。4月27日作为风险人群进行核酸检测,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感染者311:现住顺义区李遂镇前营村。4月23日曾与感染者285共同就餐。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12、317:现住房山区琉璃河镇兴礼村,均为感染者220的婚宴工作人员。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均为轻型。
感染者313:现住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作为封控区风险人员进行核酸检测,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14:现住房山区西潞街道西潞园9号楼。作为感染者206、207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15:为感染者285的同事,现住顺义区南法信(地区)镇焦各庄北小街一条。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16:现住顺义区李遂镇前营村。作为感染者285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感染者318:现住通州区土桥Plus4号楼。自述4月23日前往培训机构与感染者237进行过交谈。4月26日因出现咳嗽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19、322、328:为同一家庭成员,现住海淀区甘家口街道白堆子甲23号院6号楼。4月21日、23日感染者328曾前往房山区窦店镇锦绣路家中取物品。4月27日作为风险人群进行核酸检测。4月 28 日感染者319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感染者322、328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均为轻型。
感染者320:现住房山区窦店镇瓦窑头村。4月25日作为封控区风险人员进行居家隔离,4月 28 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23:现住东城区前门街道草厂横胡同。作为感染者285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4月 28 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24:现住房山区良乡镇东二街村铁路东南里40号。作为感染者158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 28 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25:现住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作为封控区风险人员进行居家隔离。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26:现住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作为感染者158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27:现住房山区窦店镇山水汇豪北区35号楼。作为封控区风险人员进行居家隔离,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29:现住顺义区南法信(地区)镇焦各庄村西街。作为感染者285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8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330:现住通州区中仓街道北人家园8号楼。作为感染者271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31:为感染者261的家人,现住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吕家营住宅小区3号楼。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感染者332:为感染者196的家人,现住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周家庄中路19号院12号楼。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4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社会面还存在零星隐匿传染源
管控区防范区暂停堂食
会上,庞星火介绍,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处于紧要关头,虽大部分感染者与朝阳区相关疫情存在流行病学关联,但社会面还存在零星隐匿传染源。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加快社会筛查,及时落位管控,严防区域外溢,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本次疫情出现了多起餐厅人员感染,共同就餐成为感染的主要风险,各餐饮机构要落实“四方责任”,加强扫码测温、日常消毒,加大排桌间隔,降低人员密度;所有管控区、防范区以及临时管控区正在营业的餐饮业,应暂停堂食,可通过电商平台提供外卖送餐服务,餐厅服务人员和后厨人员实施“两点一线”管理;位于地下的大型食堂要减少人员聚集,建议错峰就餐,或采取分送到各自工位形式就餐。
北京本轮疫情累计报告194例感染者
庞星火介绍,自4月22日以来,本市累计报告194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12个区,其中:朝阳区94例、房山区50例、顺义区16例、通州区12例、丰台区7例、昌平区5例、海淀区3例、西城区2例、延庆区2例、大兴区1例、东城区1例、石景山区1例。
中风险 3,在朝阳和房山
会上,庞星火通报:截至4月27日24时,朝阳区劲松街道农光东里社区、房山区窦店镇瓦窑头村近14天各累计报告2例本土确诊病例;房山区长阳镇加州水郡东区社区金桥国际公寓近14天累计报告4例本土确诊病例。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本市即日起将朝阳区劲松街道农光东里社区,房山区窦店镇瓦窑头村、长阳镇加州水郡东区社区金桥国际公寓由低风险地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高风险地区5个:为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松榆里社区、十八里店乡周家庄中路19号院、高碑店乡方家园社区,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窦店镇燕都世界名园社区;
共有中风险地区19个:为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松榆东里社区、垡头街道垡头西里社区、三间房乡艺水芳园社区、南磨房乡南新园社区、十八里店乡弘善家园、十八里店乡周家庄中路20号院、双井街道广和南里二条、垡头街道垡头西里三区、潘家园街道武圣东里、南磨房乡双龙南里、潘家园街道松榆西里社区、八里庄街道红庙北里社区、双井街道黄木厂社区、孙河乡康营家园三社区、劲松街道农光东里社区,房山区窦店镇田家园村、窦店镇小高舍村、窦店镇瓦窑头村、长阳镇加州水郡东区社区金桥国际公寓。全市其它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庞星火点赞“感染者218”
会上,庞星火特别提到,居住在昌平区冠华苑4区的感染者218,在接到疾控部门电话告知自己是密接后,立即向街道、社区报备,并留在自驾车内11个多小时等候通知,未进小区,被网友称为“中国好邻居”。他教科书般的防疫行为,既保护了小区居民,又降低了社会传播风险,为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
庞星火表示,传染病防控工作涉及我们每个人,只有大家都像这位“中国好邻居”一样,才能建立起严密的安全防护网,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蔓延。在这里,为这位首都抗疫模范好市民点一个大大的赞。
注意防护!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王斌 蒋若静
论死亡的公共价值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 唐任伍、李楚翘、叶天希
摘要:死亡是生命内在规律性指向的必然归宿,死亡意味着肉体的终结以及个体一切努力和存在的归零,因而带给人们最深切的恐惧和绝望。但死亡的存在不能成为人类否定一切和止步不前的理由,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死亡无论对个体生命还是社会的进化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而死亡对促进和满足社会公众的价值共识和共同期望所产生的效用和意义就是死亡的重要公共价值。研究和探讨死亡的公共价值,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人类的死亡现象所承载的社会性色彩和意义,认识死亡对公共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影响,并启示人们正视死亡,善用今生,以有限的生命最大限度地创造和维护社会的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实现对死亡的精神超越。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死亡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变化中不可避免的最终归宿,也是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 “生”与“死”是构成完整的生命过程的基本要素,同时,二者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在实质上促进生命体的内在矛盾运动,赋予生命不断向前发展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曾提出“辩证法是死”[1]这一论断,将死亡或否定看作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指出:“生就意味着死”[2],死亡作为生命的否定其本身包含于生命之中。因此,死亡作为生命的对立面,是生命变化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没有死亡就没有旧事物的否定和新生命的产生的矛盾运动,就没有推进生命向前发展并永续绵延的动力源泉。
尽管世间万物凡是有生命的个体均遵循生死更替的自然规律,但只有拥有主体意识和思维的人类才会在意识领域形成死亡意识的自觉并展开对死亡问题的沉思。哲学对人类死亡问题的思考最为久远和深刻,因其将人类的死亡本质上视为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即“灵肉之间或身心之间问题的思考,本质上已经接近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了。”[3]医学关于人类死亡的界定和死亡事实的判断标准,也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而经历“否定之否定”的扬弃发展。然而关于人类死亡问题的探讨,不仅仅限于哲学和医学的层面上,往往还涉及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各个学科领域。人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客观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缔造并维护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纽带,因此,人类的死亡也是具有浓郁的社会性色彩和意义的社会现象,从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人类死亡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客观认识死亡的社会意义和公共价值,从而引导人们用理性、冷静的态度看待死亡,挣脱死亡恐惧的桎梏,更积极乐观地投身于服务社会、创造和维护公共价值的行动中,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和死亡的终极关怀。
关于死亡的涵义。国外学者认为,死亡是一种客观存在,从一般逻辑上认为,死与生相对,死亡意味着有限生命的终结。伟大的法国散文家兼思想家蒙田这样说过,“死神在哪里等待我们,是很难确定的,我们要随时随地恭候它的光临。对死亡的熟思就是对自由的熟思,谁学会了死亡,谁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一切束缚和强制。谁真正懂得了失去生命不是件坏事,谁就能泰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老托尔斯泰也曾强调,“一个真正的思想家,无论他想什么,都不可能回避死亡这个命题”;Heidegger和Derrida则从死亡本体论的角度认识到,死亡是生命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的前方并不断向我们迫近”[4][5];Hanson在抛却了自我、身体以及意识等有限存在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了超越死亡本体论的理解,即“死亡是一个无限的走向虚无的过程”[6]。国内学者也从不回避死亡这个现实,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专门提到“未知生,焉知死”,传达出其对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鲁迅先生在《过客》中借老人之口说道,“人生的最前方无外是坟──也就是死亡”。此外,很多学者也从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宗教学、文学和哲学等不同的学科视界,分别界定了死亡的定义。
关于死亡的意义和价值。在客观认知了死亡的存在后,国内外学者对死亡的意义和价值的讨论更为激烈。一方面,悲观主义者们认为死亡使个体的生命终结和灭亡,因此对生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包括佛洛伊德在内的许多心理学家也认为死亡是使人类产生焦虑的根源,是人们厌恶和不愿思考的话题。而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则肯定了死亡对生命的积极意义。西方哲学将死亡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死亡本体论层面的价值,Frankl将死亡看作对生命的激励因素,认为不存在死亡而延续到永恒的生命,将变得毫无意义和目标可言,而死亡所意味的有限的生命时间,却能激励人们更充分地享受生命的美好[7];Trisel在死亡赋予生命以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面对死亡,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奉献他人,才是超越了死亡的最终价值[8];Ira Byock则更全面地阐述了死亡与生命个体的关系、不同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对死亡意义的认识及定位,以及死亡对社会群体发展的影响等[9]。与西方哲学研究有所不同,国内学者更多强调生的意义,由生来引出死,认为死亡的价值在于由死亡反观生命的可贵。钱森华指出孔子以“仁德”为核心的思想中关于死亡的体认,实质是“通过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立法与创造,高扬人的生命强力,以抵抗和战胜死亡带来的虚无和无意义,打造人生自立自足的品性”[10];周德新则将死亡的价值概括为,死亡对于其所附属的生命体所具有的意义及死亡对人生所具有的意义的本质概括[11];代子阳和陈敏荣进一步分析了死亡与个人、社会、世界的关系问题,并强调了死亡价值的终极关怀[12]。另外,对死亡价值的积极认识和接纳也体现在各种宗教对死亡的看法中,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对死亡的态度十分开放,甚至欢迎死亡,认为死亡是这个世界上重要而积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之所以会死,是因为神的旨意,而且死亡的那一刻是一个神圣、形而上的体验,充满意义。人之将死时,赶快找来牧师、拉比或萨满,把生命的账户结清,拥抱一个人在宇宙中的真正角色。他们认为,没有死亡,世界就会变得没有天堂、没有地狱,也没有轮回[13]。
关于死亡的公共价值。自1995年哈佛大学Mark H. Moore教授提出“公共价值”这一概念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关于公共价值的研究,如Moore教授认为,公共价值是一个将公众期望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联系整合起来的框架,并将公共价值框架的核心内容描绘为经典的“战略三角形”[14];Meynhardt通过借鉴哲学、心理学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认为公共价值来源于公民个体的期望和感知并最终回归于公民个体,公共价值研究应从个体与社会相联系的视角展开,在协调、民主、合法化的社会中共同创造价值[15];Lowndes等人则通过调查研究英国公共部门的制度形式及社会资本与公民参与度的关系,发现公共部门存在的公共价值取向程度与公民的参与程度密切相关[16];Meynhardt和Metelmann研究德国公共部门环境中,公共价值的创造及公共管理者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并验证了“Moore教授的公共价值概念和框架同样适用于与美国具有完全不同特征的德国行政文化背景和历史”[17]。国内学者侧重研究公共价值的生成和有效实现的方式,如胡敏中指出,公共价值是指同一客体或同类客体同时能满足不同主体甚至是公共民众(公众、民众)需要所产生的效用和意义,是存在于公共领域中的价值,以公共领域为依托,以公众的需要和消费为旨归[18];汪辉勇认为公共价值是由公众为自己的公共生活创造和设立的一种尺度,不是个别或少数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公众共同创造的[19];公共价值主要有客体的公共效用、主体本质或尺度的公共表达,以及规范的公益导向[20];公共价值的实现需要以民主和法治为保障的公共治理的开展,以及公众价值取向和心性修养的提升[21];王学军和张弘则从方法论的角度将公共价值研究分为结果主导的公共价值研究和共识主导的公共价值研究[22];包国宪和王学军则具体提出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强调了政府绩效评估对公共价值内涵的符合和反映[23]。
上述研究大多从公共价值的一般来展开,具体到死亡的公共价值研究成果则非常之少。中国古代司马迁在《汉书·司马迁传》中的《报任少卿书》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对死亡公共价值最早的论述。后来毛主席在他的文章《为人民服务》中,沿用了司马迁的这段话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24]这是对死亡公共价值最经典的论述。因此,关于死亡公共价值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有待拓展和丰富。在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中深入探究死亡的社会意义和公共价值,将使死亡的价值突破个体生命本身层面,与社会历史乃至人类整体利益密切结合,死亡对公共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意义以及超越了生之有限而达到的精神不朽,比以往任何关于死亡价值的界定都更接近于生死的终极关怀。
二、死亡的公共价值含义及其特征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死亡的价值时,通常会首先对死亡的价值界定一个明确的定义,从而指导人们对死亡的价值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为进一步探究死亡与其他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那么,在研究死亡的公共价值的过程中,也有必要首先把握死亡的公共价值的定义,为深入分析死亡与公共价值的关系提供逻辑起点并指明基本方向。
所谓死亡的公共价值,通常是指死亡对促进和满足社会公众的价值共识和共同期望所产生的效用和意义。这一定义揭示了死亡与社会公众普遍期望的共同价值追求之间的重要联系。死亡的公共价值既包括死亡所创造和影响的具有公共价值的资源和行为,也包括社会公众主观存在的关于死亡的公共价值观。
死亡的公共价值兼具死亡价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公共价值所具有的内在特征,并呈现出公共性、社会历史性及多样性三个主要特征。
公共性。公共价值作为无数公众个体价值和价值差异的整合[25],其具有的公共性和公众性特征也决定了死亡的公共价值必然具有公共性这一首要特征。在探讨死亡的公共价值时,实际上意味着我们已经认识到死亡现象早已超越了简单意义上的个体生命的终结,而是会对人类和整个社会的进化发展带来影响这一事实。尽管人类是无数个体生命的存在,但每一个个体也并不是孤立的生活,而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共同生活中与他人构成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26]。因此,死亡的公共价值是针对所有社会公众而言的,具有公共性特征。首先,公共性立足于个体性,即死亡的公共价值所具有的公共性以承认死亡价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为基础,所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充分揭示并说明了死亡是所有个体都无法逃遁的终极归宿,不存在生命永恒的神话,但不同个体的死亡又有其特殊性,有着具体的、不同的死亡价值和意义;其次,公共性超越了个体性,以所有社会公众的共同价值诉求为核心,更加关注死亡的客观存在对公众价值共识的形成与充分表达所产生的影响;另外,公共性蕴含个体共享性,死亡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并激发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公共价值诉求的行为取向,而追求和维护公共价值的行为所创造的公共利益最终由所有社会公众共同拥有并共同受益。
社会历史性。死亡的公共价值突破了死亡对个体或某一小范围特殊群体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出公共性的特征,也意味着对死亡的公共价值的探讨与衡量必然处于整个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呈现出社会历史性的特征。第一,死亡现象具有社会性特征。死亡对于人类而言不仅仅是个体生命从出生、成长到死亡这一过程中的一个简单自然现象,个体的死亡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发生在整个社会与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性事件,死亡现象的存在维持并促进社会的合理规模和正常发展,并对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带来影响。因此,对于死亡的公共价值的认识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第二,公众对死亡意义的认知和公共价值的诉求受到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共同影响。人类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产物,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生命和死亡意义的定位,是引导其社会成员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形成的重要前提[27];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影响社会成员个体的价值取向,并对公共价值生成和社会公共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实质性的影响。第三,对死亡的公共价值的认知与衡量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对价值的评判也具有不同的标准,因此,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道德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人们对死亡的公共价值的认知是不尽相同的;而人们对于公共价值的诉求也是随着时间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所以,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或发展阶段,人们对死亡的公共价值的衡量与评价也有所不同。
多样性。死亡的公共价值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一方面,死亡的公共价值所涉及的主体具有多样性。主体对公共价值的诉求和公共表达是探讨和衡量死亡的公共价值的首要前提。作为个体的每一位社会公众,其个人期望和价值标准是多样化的,公共价值作为将全体公众多样化的个人期望协调并整合而形成的共同价值和公共利益诉求,实际上实现了由多样向统一的转变。但仍不可忽视,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多样化主体的个人价值期望以及在此基础上寻求和表达的公共价值诉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衡量和评价死亡的公共价值的标准具有多样性。正如死的价值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一样,死亡的公共价值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传统背景下,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来衡量也会存在差异和不同,一定阶段或一定的社会或文化环境下公众对死亡的公共价值给予高度的认同,可能在另一时期或另一社会条件下获得完全相反的结论。概言之,对死亡的公共价值的衡量与评价是相对于一定社会和文化影响下公众的普遍价值共识和共同价值诉求而言的,这既是死亡的公共价值呈现的多样性,也是价值评价的相对性特征的体现。
三、死亡对促进公共价值创造和实现的途径
首先,死亡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平等。公平与平等是公众最基本的公共价值诉求,公共管理者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的治理模式以最大限度寻求和满足公共价值,也以社会的公平和平等为前提。死亡不断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平等[28],这一观点看似荒谬。诚然,当人们对死亡及其价值的认识局限于负面影响的层面时,死亡始终是笼罩在生命过程中的阴影,死亡在剥夺了生命 的同时,也终止了一切与该生命相关的创造和存在,为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群体带来伤痛和损失。但是,从生命与其附属物的关系来看,死亡的确具有促进社会公平与平等的价值。
其次,死亡促使物质财富和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人们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不断创造着价值,却也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或因为天资禀赋的不同,或因为努力程度的差别,又或因为社会其他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同样的生命呈现不同的格局,甚至出现巨大的差距。然而,在死亡的客观存在面前,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正所谓“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但是物质和财富却无法决定死亡,当死亡的到来昭示着生命的终结时,一切附属于生命的东西都变得微不足道,无法与生命本身相比较。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本身高于一切[29]。因此,死亡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物质财富和公共资源的重新分配提供了条件;同时,死亡的客观存在也形成一种推动力,在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一致的社会中,迫使那些敬畏或惧怕死亡的富人们在财富和公共资源的分配中遵循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将自己的财富投入到社会公益中,或作慈善救助弱势群体,或投资于社会公益项目建设,这样既确保法律对自身权利的公平保障,又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等公共价值的传递。
再次,死亡割裂社会关系并促使其不断更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0]。人们终其一生创造价值本质上也是在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在整个社会群体的关系网络中寻求一定的能够显示自身独特性的位置,并将社会关系网络不断延伸和扩大。社会关系网络为人们进行社会活动提供基础和平台,一个具有强大社会关系的群体将有更强的实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谋求和聚集更多的物质财富和丰富的社会资源,而死亡割裂和阻断了既有的社会关系存在,并为构建新的社会关系创造条件。死亡是个体生命的终止,也意味着个体从家庭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彻底退出,从而割裂以个体为中心的各种社会联系[31]。因死亡而消亡的个体可能会继续发挥精神方面的影响,但现实的社会关系已经不复存在,新生命的产生,将重新构建起新的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的割裂与不断更新的过程中促使社会向公平与平等的方向发展,并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最后,死亡引导积极的行为取向促进公共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死亡凸显了生命过程必然的、不可超越的有限性,而正是有限性的存在使生命迸发出更多的活力和精彩。可以说,人们真正意义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从客观思考死亡开始的,只关注生命而回避死亡的人,犹如雾里看花,永远无法参透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全貌;只有正视并接纳死亡,由死亡的存在来反观并感悟生命的价值,才能洞察和知晓生命的可贵与生活的意义。对死亡的体认,激励人们珍惜有限的生命时光,在短暂的生命中发挥最大的生命价值,为创造和实现公共价值做出最大努力和贡献,赋予生命更璀璨的光芒。
死亡的客观存在启示人们反观生命的价值。生命没有永恒,死亡的到来在证实了生命的有限性的同时,也将为有限的生命划上最终的句号。通过对死亡必然性的认知、对他人死亡的观照或自身的濒死体验,能够深刻的启示人们透过死亡重新检视和规划自己的人生,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言,“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脆弱性和有死性,从而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积极筹划自己的有限人生,才能从容、有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32]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充分发挥生命的价值,提高生活的质量,在社会意义上为社会和他人做出更多的奉献,追求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更坦然的面对死亡的到来。同时,在精神层面上,死亡使生命和肉体消亡,但人生中通过事业、道德、奉献等创造的价值却会成为不朽的精神力量继续流传,也鼓舞人们善用今生,将生命的价值更多放在对社会的贡献上,而不是个人的索取,以实现有限生命向精神存在的转换和无限延伸。
在公共价值的范式中,公共价值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和组织机构,包括政府、公众和社会共同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创造的,是社会公众关于权利、义务和规范等达成的共同期望和集体偏好[33],也是公共管理者通过公共管理与服务活动创造和实现的重要价值。公共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既是人类的活动,也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因此,死亡作为生命的内在规律性,规定了创造和实现公共价值的主体生命的有限性,在启示人们反观生命的价值的同时,也激发和引导人们更积极的行为取向,最大限度促进公共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追求生命价值在精神层面的延续。一方面,死亡促进社会公众对公平、民主、法治等公共价值诉求的提升和表达。死亡使生命的循环更替得以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的更新和重新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与平等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新老更替必然带来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和提升,促使社会公众对民主、自由、法治以及更深层次的价值期望的表达。另一方面,死亡所带给人们关于生命价值的警醒,将促使公共管理者们反思并重新审视自身的职责与价值,将公共价值置于决策和管理的中心位置[34],通过合理合法的管理行为、科学的政策规定和高效为民的服务意识,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不断努力。《左传·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无论社会公众还是公共管理者,能够致力于追求和满足公共价值,为促进公共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而提供物质、精神支持,并付诸行动的人们,其本身突破了死亡对肉体生命的终结意义的认识局限,实现死亡价值的超越和精神的不朽。
四、死亡对捍卫社会主义公共价值的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价值观,是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反映出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的普遍共识[35]。我国社会的公共价值观集中表达为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社会层面价值取向,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个人价值准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涵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传统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等价值要求,才得以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信仰,成为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社会公共价值观。
纵观古今,这一社会公共价值观深深蕴含着无数仁人志士对舍生取义和誓死捍卫国家、集体利益的死亡观的践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是孟子在正义面前不畏死亡的豁达心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在国势危亡之际舍身取义的民族气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为国家利益甘愿付出生命的爱国情怀。到近现代的中国,正因为革命先烈“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精神呐喊和前赴后继的英勇牺牲,才实现星火燎原般的伟大胜利,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正因为各行各业的劳动楷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才有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董存瑞、黄继光等这些革命先烈,他们以自己的“死亡”和牺牲,执着坚守正义和自由,为民族和国家利益视死如归、呕心沥血,死亡在这些民族英雄和人民卫士面前,没有一点黑暗和恐怖的色彩,却是成为了成就他们实现爱国情怀和理想信念的途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捍卫并践行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价值目标,他们以死亡真切地表达着他们最高层次的人生价值和态度,也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死观,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最重要的公共价值,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延续、更新和发展,否则就会沉淀、固化和缺乏生命力。而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死亡是个体生命中的内在规律和最终环节,即便有“终有一死的人向往永生,向往永生的人终有一死”[36]这样的人生悖论始终敲打着人类的思绪,人类终究还是无可选择地要走向死亡。死亡的到来意味着肉体的终结和对生命过程中一切存在的归零和否定,但也不能将死亡看作恐惧和绝望的根源。因为死亡更是构成完整的生命过程的重要一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既包括生,又包括死;死是生之死,生是死之生[37]。试想没有死亡的存在,生命将趋向于永续繁衍和发展,有限的资源受到无止境的消耗,直至生存空间饱和,濒临毁灭;没有死亡的存在,人类的生理和心理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老化,思想僵化,使社会日益缺乏生机和创造力,公共价值缺少更新和活力,因而无法召唤起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欲望。正因为死亡的存在,使个体完整的生命过程具有了有限性的特征,个体生命的死亡,促进了生命的新老交替和公共价值的推陈出新,保证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在有限生存空间中平衡。死亡正是在这种赋予个体生命有限性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实现世间万物整体意义上的生命长存和欣欣向荣。此外,死亡赋予生命过程的有限性,也激励人类更加热爱和珍惜有限的生命,更充分的享受生活,实现生命的价值[38]。
死亡为公共价值的衡量和评价提供标准和尺度。死亡和新生命的诞生,调节和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使人口数量维持在合理且能够持续发展的限度内。同时,死亡与新生命的产生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生命淘汰与更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生命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带来新的创造力,新的思想和创造力则促进社会整体公共价值的不断更新。一方面,人们关于公共价值的诉求以及对公众价值诉求的满足程度是随时间流逝而不断变化更新的,另一方面,人的生命过程是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而公共价值也是在不断被更新和创造的,死亡的存在才使对价值和公共价值的衡量与评价得以显现。没有死亡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阶段,个人的是非功过则没有鉴别的前提,对公共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也失去了衡量和评价的标准,我们无法证明当下的某一公共价值在未来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否意味着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我们也无法保证一个人能够永恒的为创造和实现公共价值去努力而不会背道而驰。所以,死亡将公共价值的界定置于特定的生命区间和时间范畴,既遵循了死亡的公共价值所具有的社会历史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也为死亡的公共价值的衡量和评价提供了更客观、准确的标准和尺度。而关于死亡的公共价值的具体评价尺度,则应考察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中死亡对促进公共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死亡的公共价值,必然是死亡现象直接或间接对社会公共价值的生成和实现产生正面和积极的效应。
五、结论
死亡是人类生命中绝对的必然的存在,也是人们探索而终不得其解的永恒之谜,生者无法感知死亡,而死者也终不能再复生来描述关于死亡的体认。人们向往生的希望与活力,因而更在死亡的困惑与恐惧中苦苦徘徊。但理性客观地来看待,死亡本身是有价值的,并且对个体生命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本质性的影响,特别是人类的生死更替,超越了个体的意义而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的印记,因此,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认识死亡的公共价值,不仅丰富了死亡价值的内涵,也为人们正确认识死亡对促进和满足社会公众普遍期望的共同价值之间的重要联系提供了新的路径。首先,死亡将对于公共价值的衡量和评价置于特定的生命区间和社会历史背景下,为公共价值的衡量和评价提供客观的标准和尺度。其次,死亡的公共价值的最主要的体现即为死亡对促进公共价值创造和实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死亡间接促进社会公平与平等,为公共价值的产生与实现提供社会基础和前提;死亡所意味的生命的有限性使人们警醒并珍惜生命的价值,在有限的生命中以更积极的行动追求和满足社会的公共价值。最后,不容忽视,死亡的公共价值更充分的表现为正义、崇高的死亡观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信仰淋漓尽致的表达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公共价值观的捍卫,以及对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死观的深远影响。
“逃避死亡的话题,只会让我们更远离生命本质的真相”[39],希望人们都能正视死亡及其价值,挣脱死亡存在给生命带来的神秘而阴暗的桎梏,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一往无前,描绘更绚丽精彩的人生图景,以创造的公共价值和永恒的精神力量证明人生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45.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39.
[3]段德智.死亡哲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35.
[4]Heidegger, M.(1982), Being and Time. trans. Macquarrie, J.& E. Robins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5]Derrida, J.(1993), Aporias. trans. Thomas 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Hanson, J.(2017), “The Being of Death”,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Life, 7(2):361-376.
[7][38]Frankl, V.E.(1986),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8]Trisel, B.A.(2015), “Does Death Give Meaning to Life?”,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Life, 5(2):62-81.
[9][26][27]Ira Byock, M.D.(2002),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Death”, Journal of Palliative Medicine, 5(2):.279-288.
[10]钱森华. 孔子的死亡意识与终极关怀[J]. 理论观察,2007(2):75-76.
[11][31]周德新. 死亡价值论[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4(6):14-18.
[12][28][29]代子阳,陈敏荣. 关于死亡价值的若干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8(10):56-71.
[13][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林俊宏译:《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19.
[14]Moore, M.H.(1995), Creating Public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5]Meynhardt, T.(2009), “Public Value Inside: What is Public Value Cre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32:192-219.
[16]Lowndes, V. et al(2006), “Loc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Impact of Rules-in-u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84(3):539–561.
[17]Meinhardt, T. & J. Metelmann(2009), Pushing the Envelope: Creating Public Value in the Labor Market: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ole of Middle Manag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32:274–312.
[18][25][39]胡敏中. 论公共价值[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9-104.
[19]汪辉勇. 公共价值的本质、创立及其实现[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6):5-7.
[20]汪辉勇. 公共价值含义[J]. 广东社会科学,2008(5):56-61.
[21]汪辉勇. 论公共价值的生成与实现[J]. 广东社会科学,2010(2):48-53.
[22][33][34]王学军,张弘. 公共价值的研究路径与前沿问题[J]. 公共管理学报,2013,10(2):126-144.
[23]包国宪,王学军. 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源起、架构与研究问题[J],公共管理学报,2012,9(2):89-97.
[2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3.
[30]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32]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 古希腊罗马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45.
[35]刘自觉. 死亡的多维界定及意义[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1):52-56.
[36]张志伟. 西方哲学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2.
[37]刘星,傅敏. 论死亡对人生价值的作用[J]. 学理论,2012(15):17-18.
中国内地疫情仍处攻坚阶段 福建9个地市均现本土感染者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内地疫情仍处攻坚阶段 福建9个地市均现本土感染者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25日通报,24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1366例。其中境外输入65例,本土130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622例,其中境外输入133例,本土3489例。
截至24日24时,中国内地现有确诊26892例,累计死亡463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0651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1182例,累计确诊17161例,无死亡病例。
中国内地新增本土确诊近8天来最低 疫情仍处攻坚阶段
24日中国内地新增本土确诊1301例,近4天来首次降至2000例以下,且为近8天来最低。当日新增本土确诊分布在18个省份,为近11天来涉及省份最少的一日。其中吉林省1110例,占当日本土确诊总数的八成以上,随后是上海27例、天津25例、河北24例、黑龙江和江西各23例、福建17例、山东13例、河南10例。此外,另有9个省份有个位数新增。
和前一日相比,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从2010例下降至1301例,涉及省份从19个减少到18个。其中,23日均有本土确诊报告的北京、江苏、四川24日零新增,23日未报告本土确诊病例的安徽、贵州24日各新增一例。
24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突破3000例(3489例),再创今年来新高。上海(1582例)、吉林(900例)、河北(288例)、辽宁(180例)、福建(153例)、山东(140例)均连续6天破百例。其中上海市首次突破千例,吉林、河北、辽宁也均较前一日有所增长。
中国国家卫健委25日介绍称,3月1日-24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5.6万例,波及28个省份,疫情仍处攻坚阶段。其中吉林省疫情依然是高位水平,上海、河北、福建、辽宁疫情近日快速增长,疫情发生地的社区传播风险持续存在。山东青岛、威海、淄博,广东深圳、东莞等地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北京、重庆、浙江等地疫情形势趋于平稳。
张文宏析上海疫情现状和拐点 福建省9个地市均现本土感染者
上海市卫健委通报,上海24日新增本土确诊29例、无症状感染者1580例(与国家卫健委数据相比,上海市公布数据中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从17日-24日,上海日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数量连续8天上升。
上海市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25日表示,上海这次疫情病毒奥密克戎BA.2,传播力度大约为早期新冠病毒的3倍-5倍,代际之间潜伏期也在缩短。如果1个人感染,10天后可能传染1000人,这就是所谓的指数级上升。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控,从3月10日到25日的半个月,上海市的感染者数据至少是几万例。
张文宏介绍称,上海采取的策略不是封城,而是不断做滚动筛查,打断指数级上升的传播态势。目前,上海非管控区域病例数在不断下降,一旦非管控区域筛出病例的比例持续降低,拐点很快就会到来。
福建省南平市25日通报,该市发现2例阳性人员,均为江西省某病例的密接者。至此,在本轮疫情中,福建省9个地市全部出现本土感染者,其中泉州市为该省目前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
据福建省卫健委通报,3月13日-24日,该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1095例,尚在接受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19例。
吉林疫情仍在高位运行 沈阳疫情还有社会面传播风险
吉林省24日新增本土确诊1110例,连续8天逾千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00例。本轮疫情吉林省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2.9万例。
据官方通报,截至24日24时,吉林省本次疫情累计隔离密接和次密接者近20万人。由于前期感染者基数较大,吉林省目前虽然压制了疫情发展态势,但疫情仍处高位运行,其中吉林市和长春市的疫情处于持续发展阶段。
截至24日24时,辽宁省现有在院本土确诊458例、尚在接受隔离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93例。
沈阳市是辽宁省本轮疫情的重点地区之一,24日新增本土确诊3例、无症状感染者95例。值得关注的是,上述病例中的10例系在社会面非管控人群中发现,提示沈阳疫情仍有社会面传播风险。
据哈尔滨市卫健委通报,该市24日新增本土确诊23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上述病例均在隔离管控人员的筛查中发现,社会面传播已被有效阻断。
廊坊继续实施全域封控管理 山东巩固疫情向好态势
截至24日24时,河北省现有本土确诊344例,尚在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952例。河北省本轮疫情的感染者大多数在廊坊市,但唐山市近期上升势头明显。
廊坊市25日通报,该市24日新增本土确诊23例、无症状感染者229例。新增阳性区域仍集中在安次区和霸州市,未发生外溢、未扩散周边。但根据省市专家研判,并结合目前疫情发展形势,廊坊市还需持续严格落实全域封控措施,全面摸清底数。
山东省24日新增本土确诊10例、无症状感染者140例,主要在滨州市。截至24日24时,山东省现有本土确诊83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87例。
山东省官方25日介绍称,当前,山东省疫情防控趋稳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近期该省疫情最为严重的滨州市新增感染者数量连续5天下降,且连续3天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此前,山东其他9市均已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8年余额不足,这些事再不抓紧办你就亏大了!
时光飞逝
2018年的余额已经不足两个月
年初定下的小目标都实现了吗?
如果下面这些事你还没办
那要抓点紧了
否则可是得亏一大笔钱
算算,别少拿了加班费
在快节奏的当下,加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那么,加班可以调休吗?如果不调休,可以拿加班工资吗?
实际上,只有休息日(一般是周六日)的加班才是可以安排调休的(如果不能补休,就得给加班工资),延长时间的加班与法定休假日的加班,依然应当支付加班工资。
2018年,你加班了吗?年底结算工资前,可别忘了你的加班费。
公式如下: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基数÷21.75×天数×300%;
法定节假日小时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基数÷21.75÷8×小时数×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基数÷21.75×天数×200%;
休息日小时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基数÷21.75÷8×小时数×200%;
平日延时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基数÷21.75÷8×小时数×150%。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员工的工作既不是用人单位的要求、决定,也没有在用人单位认可的加班记录,而只是自愿加班的情况,则不属于加班,用人单位无须支付加班费。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加班予以追认的话,就是单位安排的加班,就应该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
捋捋,年终奖这么发更合算
除了加班工资外,有些员工在年底还会有笔额外收入,那就是年终奖。
需要明确的是,发放年终奖是各个公司企业根据自身盈利情况年底向员工发放的奖金。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无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的具体规定,一般来说,年终奖的计算应该根据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用的规章制度发放。
注意,随着新个税法的推出,2018年度年终奖在个税方面也会有一些变化。
2018年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一大要点,就是工资薪金所得并入综合所得,采取“年”度计算收入的方式。年终奖作为全“年”收入,并入年度综合计算,自是理所当然。
2018年度年终奖应该什么时候发放更合理?上海市华天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冰认为,所谓个人所得税,应以“所得”时间作为纳税义务产生与确定的时间,而不是以“应得”作为纳税义务产生与确定的时间。
《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明确,“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税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后入库,均应适用税法修改前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该文件的逻辑即为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收取的确定以“实际取得”为原则。
这一问题确定之后,那么2018年度年终奖应该什么时候发放也就明确了。
《个人所得税法》修改正式生效日期是2019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之前仍然适用2011年版《个人所得税法》,即2018年12月31日之前(包括当日)对于个人所得税采取按“月”征收的方式,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包括当日)发放的年终奖,适用老政策确定的计算方式,除以12,分摊到各个月份分别计算。
2019年1月1日之后(包括当日)发放的年终奖,以“实际取得”为原则,已经构成2019年的收入,不应该分摊到2018年的各个月份,应计入2019年所得,与2019年度的其他综合所得一起纳入年度所得,在扣除6万元免征额以后根据余额区间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
换句话说,2018年度年终奖,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发放,可以除以12,分摊到各个月份分别计算税率,并且不计入2019年度综合所得;
在2019年1月1日之后发放,不能除以12分摊到各个月份分别计算税率,应计入2019年度综合所得合并纳税。
查查,公司安排的健康体检别不去
现在,很多公司都为员工提供了健康体检。但是,有些年轻的员工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健康,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根本没有必要;还有些中老年员工“害怕”去体检,同时也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
实际上,这都是不可取的。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疾病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对于很多疾病来说,能否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健康体检是公司为员工提供的一项重要福利。通过体检,可以早期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潜在的疾病,及时进行调整和治疗,对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升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趁着还有时间,赶紧把2018年的这项员工福利享受了吧!
看看,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别忘了
要想享受2019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待遇,还没缴费的朋友们要抓紧时间了。
2019年度广州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和征缴工作将于12月20日结束,2019年度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288元/人,政府资助667元/人。
以个人身份参保的城乡居民由本人或代理人自主选择到户籍所在地或者本市居住地街道(镇)公共服务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的城乡居民,以户为单位由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统一到所属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符合民政或残联资助参保条件的困难人员,由本人或代理人到户籍所在街道(镇)民政或残联部门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大中专学生及城镇户籍中小学生由所在学校统一办理参保登记及缴费手续。
这件事儿就不要再拖了,抓紧办起来,别超过缴费时限!
数数,2018年的假期都休完了吗
除了法定节假日,在职员工还可以享受探亲假、带薪年休假、独生子女护理假等假期。2018年眼看着就快要过完了,你是否跟小编一样,还有没休完的假期?看看以下休假条件,对号入座。
探亲假:
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工作的职工,工作满一年,可以休探亲假。探亲假探亲的对象只包括配偶和父母。
探望配偶,一年一次,30天;未婚员工探望父母,一年一次,20天;已婚员工探望父母,4年一次,20天。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带薪年休假: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这是每个员工都有的福利,必须和法定节假日、周末结合好,因为这个假期可以“拆开”来休。此外,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年休假完全可以跨年累计。
对职工本年度内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按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即另行支付日工资收入的200%)。
独生子女护理假:
到2017年底,已有8个省份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了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护理假制度,休假期间,工资照发,福利照享。
例如:
黑龙江规定: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间,子女所在单位应当给予其陪护假,独生子女的陪护假每年累计20天,非独生子女的陪护假每年累计10天,陪护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广东规定: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60周岁以上,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其子女可以享受护理假,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期间职工所在单位应当保障职工工资照发,并且不影响职工的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河南规定,独生子女父母年满60周岁后,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其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20日的护理假,护理假期间视为出勤。
......
万水千山总是情
问问,这笔钱千万别忘拿!
若你正巧想在今年辞职,那以下信息一定要注意了。在某些情况下,离职后,除了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员工还能得到一笔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因以下几种情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
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8、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9、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10、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1、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清清,“积分”该用完了
在年底,除了工资,还有很多与钱袋子相关的事儿要办,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各种“积分”。
不少app都推出了会员商城的功能,用户可以利用app的会员积分兑换丰富的礼品。但是这些积分并不是永远存在的,一些app的会员积分到年底就会清零、失效。
在线下,很多商场、超市为了吸引消费者二次消费,普遍采取了积分会员卡制度。这些积分一般以一年为单位,很多到年底都会清零。提醒大家及时查看,以免错过。
此外,今年积累下来的话费积分也该用上了,一般来说,积分多的可用于兑换话费、流量、加油卡、水杯、帐篷、饭盒等礼品。
还有一些零零碎碎攒下的积分,建议都查看一下,也算是一份小惊喜。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工人日报、劳动报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王菁
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来了,中证君先捅为敬!已有试剂盒中标带量采购,单价降至9.8元
3月15日,国家药监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会议要求,持续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的保质量、保供应工作,加快推动新冠病毒治疗药物、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个人自测产品审批上市,强化防疫产品的质量监管,扎实做好内部防控工作,全力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大局。
近日,新冠抗原试剂盒放开使用,其如何操作引发热议。
3月15日,中证君获得一款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新冠抗原试剂盒试用装,先为给大家来亲测一下,看看感受如何?
新冠抗原试剂盒使用步骤
中证君获得的该款试剂盒为一人份,配一个一次性使用采样器(储存条件:4℃-30℃)。
步骤一:打开试剂盒,内含一张使用说明书、一个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卡、样本提取液管以及一个废弃物收纳袋。
步骤二:样本采集前准备:先洗手,后用卫生纸擤去鼻涕。
步骤三:小心拆开鼻拭子外包装后,将采样器伸进右边鼻子里1.5cm,并且转动4次,同样的操作,用同一拭子在左边鼻子转4次。
步骤四:将取样后的拭子插入样本提取管中,将拭子浸泡在样本提取液的液面以下至少30秒,同时,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挤压拭子头至少5次。
步骤五:将拭子折断,拭子头浸泡在样本提取液中。随后,用管盖盖上样本提取管。
步骤六:采样管盖盖后,打开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卡包装袋,取出试剂卡。拧开提取管小白盖,在试剂卡的样本孔添加4滴样本,把小白帽拧回去。
步骤七:将使用后的试剂和样本等废弃物装入密封袋,按照《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中的规定处理。
新冠抗原检测的自测流程就完成了!
就是这么简单!
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根据方案,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截至3月15日,共有10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日前,阿里健康旗下天猫健康、美团买药等电商平台已纷纷上线首批新冠抗原检测产品。
3月15日下午,记者也下单了一款诺唯赞生产的产品,价值20.6元/份,订单显示最快3月16日可以送达。
图片来源:饿了吗平台
万孚生物抗原检测产品单价降至9.8元
3月15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通知称,日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联盟地区集团带量采购》(采购文件编号:GDYJHCDL202102)中选企业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动申请其中选产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国械注准20203400830)中选价格调整为9.8元/人份。
2021年5月21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公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联盟地区集团带量采购中选信息,万孚生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中标,中标价格是16.8元/人份。
国家卫健委:本土疫情已波及28省份
3月15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近期,我国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3月以来,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加,感染人数快速增长,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已波及28个省份。疫情防控难度加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米锋表示,当前,全球正在经历新冠疫情第四波流行高峰,连续十周每周报告新增病例均超1000万例。亚洲地区呈现快速上升态势,我国周边有关国家和地区不断刷新单日新增病例最高纪录,我国疫情传入风险不断加大。
截至3月14日已有五省份的
五支医疗队驰援吉林市
3月15日下午,长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长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27场)通报,3月15日0-12时,长春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730例。目前,以上感染者均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对其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均已开展追踪排查,并落实管控措施,并对以上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场所进行了终末消毒。
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罗兵介绍,截至3月14日,共有5个省(市)、自治区派出的5支医疗队支援吉林市,主要负责医疗救治、核酸检测、隔离转运等工作。分别是:黑龙江省100人,河南省121人,江西省104人,内蒙古自治区615人,辽宁省8人,辽宁省同时调配30辆负压救护车支援吉林市。
4天4夜建成 长春首个方舱医院投用
历经4天4夜的筹建,长春市首个方舱医院建设完成,正式投用。
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15日下午3时,来自长春市中心医院的40余名医护工作者抵达;晚6时,第一批患者入住。
长春市首个方舱医院位于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共设有4个厅,1500个床位。据中国吉林网报道,首批开放的是3号厅,共有288个床位。
目前入住方舱医院的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方舱医院内已为患者提供了床单、被罩、洗漱用品等生活用品。
吉林省卫健委副主任张力吉介绍,长春市、吉林市将完成5家方舱医院建设,其中长春市1家、吉林市4家,腾空7家医疗机构。目前全省救治床位为22880张。
北京和平里四小三个校区全部停课
3月1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91场新闻发布会上,海淀区副区长程培衡介绍,3月14日,海淀区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转入定点医院治疗。该病例为海淀区定慧里小学东校区学生,其母亲于3月14日在京外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西城区副区长宋玫介绍,3月14日16时至15日16时,西城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已转至定点医院进行治疗。东城区副区长刘俊彩介绍,和平里四小三个校区全部停课,但停课不停学。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介绍,目前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交织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本市自3月7日以来累计报告43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主要由京外输入引起,出现多条独立传播链条,7日内已涉及全市7个区,并出现写字楼、学校等场所及多个家庭的聚集性疫情,呈现传播快、聚集场所多样、点多面广的特点。
上海新增本土“4 101”
3月15日下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通报,截至今天15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1例。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洪辉在发布会上表示,上海没有封城,没有停摆,始终坚持主动防控精准防控科学防控,因时因势因情调整上海的疫情防控策略,努力将疫情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上海没有封城,现在也不必封城。
当前的疫情形势,上海将根据区域风险的程度,划定若干个重点区域,实行切块式网格化的核酸筛查,进一步强化社会面的防控。在这个重点区域之外希望各单位、各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错峰上下班,有条件的尽量实行阶段性居家办公,减少人员流动,帮助整个社会面尽快地实现动态清零,让老百姓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上海全市高校均采取封闭管理模式
3月15日,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表示,上海市教委对高校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目前,上海全市所有高校都按照校区采取封闭管理模式,落实全员排查。对于所有人员完成2次核酸检测且结果均为阴性的学校,可由封闭管理模式转为准封闭管理模式。准封闭管理期间,高校不得开展跨校区交流及聚集性活动,学校严格校门管理,入校人员须提交上海市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间隔24小时),严格核验身份、检测体温、查看健康码和行程码。出校人员需依申请出校。校区内人员流动要做到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避免人员聚集。师生员工每周均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同时,高校竭尽全力做好师生员工关心关爱和后勤保障。在配合疾控部门的同时,教育系统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在隔离观察、餐饮供应、场地消杀、人员转运、物资储备等方面,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保障。上海市教委还要求学校严格落实安全就餐模式,确保封控期间餐饮保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另外,还要求学校做好洗浴、洗衣、超市、就医等生活服务保障。
编辑:张楠 郑雅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