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绝命时刻南征北战(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张立宪篇:死在沙场是善终!)

导读绝命时刻南征北战文章列表:1、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张立宪篇:死在沙场是善终!2、1958年,李鸿章坟墓被挖开,尸体被挂在拖拉机后面,尸骨散尽3、秦琼,罗成相互教授武艺,却各自暗留落马锏,回

绝命时刻南征北战文章列表:

绝命时刻南征北战(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张立宪篇:死在沙场是善终!)

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张立宪篇:死在沙场是善终!

张立宪,四川人,学生从军,虞师特务营营长,于第二次南天门之战,自杀殉国。(原著小说里活了下来)。

他是虞啸卿手下那帮精锐们的头子,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最早便跟随虞啸卿南征北战,资格最老。而是他是那帮亲随里最像虞啸卿的人,永远把自己挺得像一杆枪一样,中华军人当有军人之表。他崇拜虞啸卿,以虞啸卿为自己信仰的寄托。“为国捐躯,得其所哉”,国难当头,岂能坐视。他把他的身体和精神都交给了虞啸卿,在他眼里,军人当是有坚韧,有信念,有必死之心,而在这些方面,虞啸卿堪当表率。

他唯一自己做主的便是他的爱情,他喜欢小醉,单纯的爱恋,尽管小醉不喜欢他,可是他仍旧追随着。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他这个年龄的青年该有的青春,看到了他自己唯一能支配的思想和希望。

南天门之战,本应数个小时后便要发起的渡江总攻,直到38天后才到来。虞啸卿背叛了对突击队的承诺,突击队十去九死。张立宪的脸也被日军毒气所毁,他最好的兄弟何书光被日军打成了筛子,以身殉国。

他的袍泽战死沙场,他的爱情终于虚幻,连他最后为之笃信和坚持的信仰—虞啸卿,也抛弃了他,抛弃了何书光,抛弃了川军团。

张立宪终究经历的太少,他一直跟在虞啸卿身边,他们的装备是最好的,后勤补给是最好的,他们也打过许多恶战,所以他看不上川军团那些炮灰们,觉得他们是怕死的,他不知道那些无人问津的炮灰们打的怎样的绝命仗!直到南天门一战,他才真正体会被人抛弃,被人希望,绝望的感觉。你不是在为你的上级而战,不是为了那些豪言壮语而战,只是为了活着,为了让袍泽活着。你不再有优先补给,优先撤退的权利,你只需要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信仰:活着!活着打下去!

电视剧里张立宪的自杀,预示着那帮精英们对虞啸卿的彻底失望,他们竭力想证明给炮灰团们看的东西,到头来发现原来错的是自己。

也许他在想再算援兵来了又能怎么样呢?突击队还能活几个?小何还能活吗?再次面对虞啸卿时他又该做什么?一切的一切都已与他无关,能做的便是虞啸卿一直在他们耳边说的那句话:

为国捐躯

得其所哉!

他不再为虞啸卿而活,也不再为虞啸卿而死!

(注:原著里的张立宪没有自杀,而是活了下来,成为了炮灰团的一员,后来他和小醉走到了一起,结局也算令人欣慰。)

1958年,李鸿章坟墓被挖开,尸体被挂在拖拉机后面,尸骨散尽

他一生为清廷尽心竭力,却落了个毁誉参半的下场。

谤满天下

1901年,权倾朝野的李鸿章去世了。其时,正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清廷与其签订辛丑条约的沉重时刻。李鸿章被任命为议和大臣,在辛丑条约上签完了字,又在俄国进一步想要与他签订《中俄密约》的时候,终于承受不住压力,大口吐血,然长逝。

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得知,非常震惊。很快,清廷就下令厚葬李鸿章,恩荫其子孙,极尽死后哀荣。

虽然清朝统治者对李鸿章的逝世无比惋惜,但当时舆论却与清廷相反。许多人对李鸿章去世拍手称快,纷纷奔走相告。李鸿章年近八十,辛劳一生,留下的却大多是恶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李鸿章的老家安徽合肥。他的老乡们对这一位名声在外的卖国贼更是痛恨不已,于是决定掘开他的坟墓。

李鸿章当初厚葬,墓室自然坚固。当地人先是挖掘不果,气愤之下找来炸药,孰料坟墓牢固得连炸药都无法炸开。最后,只能从几十米之外挖开一条地道,才能进入李鸿章的坟墓。

开馆后,人们发现李鸿章的尸体还完好无损,陪葬的是他的生前一些日用品,如拐杖、眼镜等。为了发泄心中对卖国贼的痛恨,当地人商议之后,将李鸿章的尸体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

很快,这具老人的遗体就化为了飞灰,散作尘土,百多年的历史恩怨,这日了结。

李鸿章死后骂名无数,生前亦然。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国人舆论哗然,签订条约的李鸿章一时成了众矢之的。他在家中排名第二,民间呼作李二先生。于是,有这样一副对联出现: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汉奸之名,就是当时绝大多数人对李鸿章的定性。

同时代的梁启超为李鸿章立传,他认为李鸿章已经算是清朝政府中比较杰出的人物,但李鸿章没有学识,没有血性,只能苟且偷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梁启超看来,李鸿章这样的人可谓误国。

一万年来谁著史

时间追溯到1843年,二十岁的李鸿章从合肥老家前往北京准备参加顺天府的乡试。途中,意气风发的李鸿章慨然做歌,以抒胸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其豪情壮志,溢于言表。这时的李鸿章,少年得意,才高志盛,胸怀自信,自谓定可名留青史,建功立业。

李鸿章最初的名声并不差。他二十五岁中进士,随后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散馆后任编修。如果这不是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换了任何一个其它年代,这个资历都代表着这个年轻人大概率有着光明的未来,只需按部就班,前途便贵不可言。

可惜的是,李鸿章生在了十九世纪的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在短短两年内便势不可挡,夺得了大半江山。清廷慌乱惶恐,八旗军队战力低下,曾国藩的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李鸿章未中进士前便曾经拜曾国藩为师。他在太平天国起义后便回到安徽老家担任团练。团练的职责便是负责招募当地的民兵,保卫家乡。李鸿章可以说是以军功起家,他最初的军事经验就来源于这一段的团练职务。

1858年,李鸿章来到曾国藩的湘军中担任幕僚。这时他已年近四十了。蹉跎半生怀才不遇的李鸿章感叹自己命运实在不好,然而,在曾国藩军中担任幕僚的日子,可以说改变了他的后半生。在那里,他学习了很多很多。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颠沛流离十多年的日子,磨砺了李鸿章,让他的气度、思想都更加的成熟老练。

后来,李鸿章更是一力组建淮军,与湘军一起两处夹击,彼此呼应,大破太平天国,淮军名震天下。

李鸿章任劳任怨,坚韧不拔。在军中十五年,南征北战,大破敌军,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挫折。他的这番经历,可谓平顺无比。其实,所谓的运气好,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如果不是他爱军如子,部下也不会为他如此卖命。

从个人品性来说,李鸿章无可指责。放在其他的年代,甚至哪怕清朝的中期,他都能得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评价。

失败的外交家

李鸿章的所有毁誉,源于甲午中日战争。那一年他已七十多了。一生心血,毁于一旦;半生功勋,化为乌有。假使李鸿章的寿命只有五六十年,或许还能在后世博个美名。

但这并不能仅仅归咎于李鸿章运气不好,应该说艰难的时局将他身上短视无能的缺点放大了。

甲午战争的起因,源于李鸿章有关朝鲜事务上极其失败的外交举动。李鸿章不熟悉“藩属国没有外交资格”的国际公法,先是放弃了主持朝鲜外交事务的权力,承认朝鲜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然后又暗地干涉朝鲜事务,并派兵出往朝鲜。这一举动理所当然地与日本产生了冲突。

此时,李鸿章竟然寄希望与俄国、英国出面斡旋中日双方的关系。此举让俄英这两国能够插手进来中国事务,同时又拖延了战机,白白让日本有时间调兵到朝鲜境内,可谓大不智。

至于甲午海战,疏于操练、军纪不严的北洋水师的最终结局,令人喟叹不已,扼腕长惜。应该说,李鸿章应该负最大的责任。

李鸿章主导的清廷外交,大多以和稀泥为主,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一味忍让。李鸿章为自己辩解说有难处,然而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谁又没有难处呢?不同的是,或许李鸿章的能力比较小,或许李鸿章的难处比较大,总之,他被难倒了。

更让人诟病的是,李鸿章私下与俄国的议和。其时,俄国对我国虎视眈眈,李鸿章却与虎谋皮,想要通过借助俄国的力量来保全清朝,向俄国让渡了大量的利益,可谓误国之甚。

其后,英国、法国又纷纷提出要在中国境内与俄国保持”势均力敌“的说法,李鸿章的外交策略只得变为不断地割让国家利益,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一时,国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大坏。

李鸿章的生命也是在最后一次的签订议和条约中终结。他临终前写下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有句话叫时势造英雄,那么李鸿章就是时势所造的卖国贼。当我们将目光仅仅投向清朝的大小臣工,我们会惊叹居然还会有李鸿章这样卓尔不群,敏锐超凡的大臣。

但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后数十年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投向无数仁人志士英雄伟人,我们又会感觉李鸿章是如此的平庸误国,缺乏胆魄。

中国的前途就是由这样戏剧性的人物们推动的。当我们回首往事,对过去的历史不由多了敬畏。当我们想起但凡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无一不是当时人杰,包括李鸿章,又不禁多了丝释然。

秦琼,罗成相互教授武艺,却各自暗留落马锏,回马枪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

罗成是隋唐故事中的人物,他在隋唐十八杰中列第七,十六杰列第七,在《说唐》中是第七条好汉。在清初褚人获的讲史小说《隋唐演义》中,也虚构了罗成罗公子,是燕山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在《兴唐全传》胯下闪电白龙驹、手中五钩神飞枪。他家的罗春,在《说唐》是老家人,在曲艺评书《兴唐传》、《大隋唐》、《瓦岗英雄》罗春与罗松都是罗成的兄弟。罗成被封为越国公。

在隋唐演义中两位猛将是战场上的兄弟,一同杀敌奋勇杀敌。都说战场上的兄弟情才是真正的兄弟,但是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

相传北平王罗艺是秦琼的姑父,秦琼的姑姑秦胜珠是罗成的母亲。那么秦琼的父亲秦彝就是罗成的舅舅,所以说秦琼和罗成是姑表兄弟,俗话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罗成,因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人送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大隋朝武将排行榜上名列第七。而秦琼惯使双锏,号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洲六府,神拳太保”。二人在切磋中互生敬意,希望互通有无,互相传授对方自己的绝技。秦琼和罗成双双跪倒,对天盟誓:双方的武艺互不隐瞒,必将倾囊而授,如有隐藏,秦琼必当吐血而亡,罗成必当万箭穿心而死。

但是在切磋的过程中,两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小想法,两人就将互相的功夫学了十之七八,这再学下去,就得把各家武功最精妙的部分拿出来了。罗成年龄虽小,却也是精明之人,他担心若今后与表哥心志不和,加之表哥身材比他魁梧,凭罗家的三招绝命枪就可致自己于死地,就留了三手枪没教给秦琼。秦琼也在暗暗思忖,表弟机警过人,天赋又极高,要是日后两人犯了心,可拿什么制他呢,就留了秦家的落马锏、撒手锏、拦手锏没教。

但由于双方事先发过毒誓,所以二人人都没善终。罗成在与刘黑闼军的战斗中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算计,被苏定方乱箭射死。而秦叔宝晚年病重时,自述说:“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数斛,安得不病乎?”最终吐血身亡。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为大家分享一下。不过这两位都是小编十分喜欢的英雄,感觉罗成比秦琼厉害一些~(图片来源于网络)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五代十国

仿佛印证了那句“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盛极一时的李隆基时代落幕后,急速进入了一个超级混乱的局面,给我们上演了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

而宋朝这个被后世既爱又恨的朝代,则培植于这块动荡、崩坏的土地上。“时势造英雄”,这块弥漫战争和鲜血的土地需要一个“英雄”来力挽狂澜。

那这个英雄拿到了什么样的剧本,登上了一个怎样的舞台?

五代十国略知

这一时期交替频繁,好多掌权的人并没有称帝,但按照约定俗成而言,大抵分为“五代十国”。虽说“五代和十国”存在同一时期,可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五代”轮番占据着C位,而“十国”则属于配角......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唐灭亡后依次定都中原的五个政权)

十国:吴、前蜀、吴越、闽、南汉、荆南(后改称南平)、楚、后蜀、南唐、北汉(相对稳定)

后梁、后唐和契丹

后梁太祖朱温以比较“猥琐”的手段篡唐称帝,算是正式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朱温称帝后在干嘛?依旧在和他的老对头李克用干架,简单来说就是李克用“尽忠王室”而朱温“图谋不轨”,所以以两人为首的势力一直在对峙。

他们两个人呢到底没分出个结果,李克用较早的病死,而朱温则在后来被自己的儿子朱友珪杀了,最后两人还是得“拼儿子”。

显然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相对比较争气,在923年称帝,建立后唐,灭了后梁。朱温的继承人却不是杀他的朱友珪,而是朱友珪的异母弟弟朱友贞。朱友贞也不太给力,和李存勖的对决中兵败自杀了。

在朱、李两人相斗的同时,耶律阿保机也就是辽太祖,从“八部大人”开始一步步图谋建立契丹,“悄摸的”发展起来了。

唐庄宗李存勖

拉回来再说李存勖,他打江山吧还凑活,管理方面真是没眼看,携手自己的“刘皇后”一起作死,最后被他爹的养子李嗣源给推翻了。

李嗣源这回好多了,管理方面是一把好手,可奈何身体不争气,受惊崩逝,最后“风水轮流转”的便宜了他的养子李从珂。

李从珂此人名声不显,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小舅子石敬瑭名声甚臭衬托的、遮掩的。

晋高祖石敬瑭向辽称“儿”

石敬瑭和李从珂两人君臣猜忌,最后石敬瑭起兵造反。单单一个起兵造反倒也没啥,毕竟大家都几乎是“一般黑”。可他做了一个超级超级招人恨的事儿,搁现在说叫“勾结国外势力”。他向契丹求助,以幽云十六州为代让人契丹“扶植”他,心甘情愿的做了“儿皇帝”。你就说气不气吧!

李从珂没啥力挽狂澜的本事,无力抵挡石敬瑭和契丹的进攻,自焚而亡,后唐落幕。

后晋和契丹

石敬瑭那么窝囊他到底落个什么好?除了依附于契丹建立晋朝,如愿以偿保住小命当了皇帝,附赠的便是千古屈辱和骂名了,最后呢落得个忧郁而终反而便宜了他。

石敬瑭的接班人呢也是他的养子,名叫石重贵。他倒有一点不服气,不肯向契丹称臣。结局并不好,他能力一般,后晋形式也不大好,民不聊生,内部还有阳奉阴违想效仿石敬瑭的叛军,再加上契丹来势汹汹,最终此人投降被俘,后晋亡。

辽太宗耶律德光

契丹则借此南下扩张到中原,占领汴京,此时的契丹统治者是辽太祖次子耶律德光,他在汴京称帝,改国号为“大辽”。

后汉和辽

耶律德光灭了后晋以后,仍然在中原地区实行契丹那种烧杀抢掠的行事方法,开封地区人们苦不堪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各路人马纷纷举兵。

耶律德光一看这情况不太妙,留下了一个萧翰守在开封,自己则携掠夺来的珍宝回老家,结果死在半道儿了。留守的萧翰一看,这不行啊,我这不是活靶子嘛,抢了一个后唐宗室的李从益让他当皇帝,自己也随后跑了。

(后)汉高祖刘知远

这些举兵反抗的人里面,其中有一个刘知远,这个人比较“优秀”,他在契丹得意的这段时间里,拉拢力量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政权。刘知远被后世称为汉高祖,注意他是(后汉)高祖,而非广为人知的汉高祖刘邦。

刘知远这人比较会看时机,趁着耶律德光遁走时他开始攻打洛阳和开封。这时该走的都走了,于是他杀了有点可怜无辜的“替死鬼”李从益。把大辽“赶出去”以后,他就成为了中原此时的“霸主”,随后他改国号为汉(刚称帝那会儿没急着改)。

刘知远也比较惨,不久就病逝,临死前向四个大臣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托孤,其子刘承祐继位,他就是后汉隐帝。

后周

刘承祐继位后内部也不咋太平,过程先不多言,结果呢他老爸托孤的四个臣子让他灭了仨,这时候郭威在外面幸免于难。哎,这不典型的“君逼臣反”吗,郭威的手下扯了一个黄色军旗披他身上,拥他为帝,最终他反了。

和赵匡胤那种看起来有计划的“黄袍加身”不同,郭威的“黄袍加身”看起来颇有无奈和悲伤,他留守汴京的家人全部被杀,“婴孺无免者”。

(后)周太祖郭威

郭威起兵过程中呢,汉隐帝被杀,后汉的皇位给了刘知远的侄子刘赟,刘赟小伙儿也比较惨,还没即位就让先一步攻陷都城的郭威给废了,最后好像是悄悄给毒死了。

终于在951年,郭威正式称帝,后人称他为(后)周太祖,定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后周拉开了帷幕。

郭威此人后世对他评价不错,虽起兵造反却留下贤名,他是一位乱世仁君。可能他出生贫寒,识得民间疾苦,后周在郭威的治理之下在很短时间内显露出富强的迹象。在他的领导下,社会开始有朝安定发展的趋势。他的统治为周世宗柴荣和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周世宗柴荣

郭威因家人被杀,再加上他的养子柴荣也不错,于是他死后立柴荣为帝,柴荣即(后)周世宗。

柴荣对大家来说相对熟悉,都爱假设:如果柴荣没死能否收回燕云十六州?如果柴荣多活几年还会有宋朝天下吗?柴荣如果活着是不是就不会有辽、金、西夏霍乱中原的历史了?

柴荣真的是一位近乎零差评的皇帝,被史学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他对内励精图治,对外南征北战,他西败后蜀,南摧南唐,北伐幽燕,不过在北伐途中不幸染病,壮志未酬身先死。

柴荣的猝然长逝真的很是让人可惜,五代十国时期不可多得的明君就这样终结,留下的是未完成的大业以及年幼的继承人和庞大的军力......

后周的江山留给了年幼的第四子柴宗训,可惜没过多久他的殿前督检赵匡胤便发动兵变,柴宗训周恭帝也成了后周的末代皇帝。

十国人物简述

钱缪:有一句话特别有名,“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是钱缪写给自己的王妃的。除了这句话,其实钱缪此人也个厉害人物,早年时曾计退黄巢,后来做了吴越往后也多有建树。他治理太湖、疏浚西湖还修筑钱塘江沿岸捍海石塘等等。同时他又明哲保身,每次中原易主都去请封 ,使得吴越地区维持安稳。

南唐国主李煜

词人:五代十国时期是词发展的重要时期,“苦难出诗/词人”,这一时期的动荡也造就了很多极其有名的诗/词人,西蜀的韦庄和南唐的冯延巳等,以及课本必备诗词名单中的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亦是他的绝命词,李煜此人没有经国之才,是个十成十的风流帝王,和同为“艺术天子”陈后主陈叔宝、宋徽宗赵佶两人供后世感慨。南唐如此在十国中如此“知名”也正是有李煜这人吧。只不过,我们肯定他的才学,却不能原谅他的治国失败。

五代十国时期对宋朝的影响

从五代十国的发展可以看出,五代的动荡持续到周太祖郭威这里已经趋于缓和,而周世宗柴荣则展开了平定天下完成统一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有此作为离不开周太祖和周世宗的铺垫。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影响

赵匡胤自导自演的“黄袍加身”很大程度上有效仿周太祖郭威的嫌疑,然而这两人面临情况不太一样。郭威是被逼无奈,而赵匡胤则对幼主出手,怎么看怎么不地道。

柴荣对赵匡胤不仅是好,还有恩于他,然而他还是没能抵抗住皇位的诱惑造反了,虽说他造反后并没有杀柴荣的儿子反而善待于他,但是自己做了这种事情呢到底是心里不安稳,夜里睡不着估计是常态,没办法心里有鬼。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他害怕呀,害怕别人也效仿他,害怕哪天自己这皇位坐着坐着也不稳了。不仅仅是赵匡胤如此,宋朝的历代皇帝也莫不是如此,宋朝皇帝的防备之心都太重了,这股气氛包裹了整个宋朝。

五代十国时期的反叛作乱是常态,都说赵匡胤躲帝后不杀柴宗训显示了一代政治家的风范。这句话没啥毛病,相比于五代十国的天利人伦崩坏、“臣弑其君,子弑其父”来说,赵匡胤实在是个地道人。

至于宋朝后来小人盛行和无耻下流的风气,儒家治国中的“故作姿态”以及最直接的“斧声烛影”的悬案,是不是要归咎于赵匡胤带起的不良风气,也不好说。是非功过我们自己思量评判吧......

燕云十六州

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每个汉人王朝梦寐以求的事情,后晋遗留的燕云十六州问题一直以来呢对宋朝是一种隐患。

周世宗柴荣是个有本事的,在位期间收复了大半,假如他没有病逝也许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复,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所以这就注定了宋朝的坎坷。

燕云十六州

宋太祖为了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努力过,最后两方对峙,宋太祖转而对付南方;宋太宗为了燕云十六州努力过,结果宋军大败,太宗乘驴车逃走;宋真宗亲抵澶州北城,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朝和金联手灭辽,燕云十六州短暂的回归,没想到不光燕云十六州给了金连北宋也让人灭了......

不管宋朝缺少战马是不是因为丢失了重要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一直是五代十国乃至宋朝的耻辱。

西夏

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下,党项部割据五州(银州、夏州、绥州、宥州、静州),五代十国时期他们默默的蛰伏着,这一手不管何人占据了中原皆“俯首称臣”,这一举动换来了该地的统治地位和赏赐。

“注意看”西夏

他们谨慎的与各个政权周旋,和辽国也有着比较和谐的外交,就是对宋初也多讨好,就这样最后有了“西夏、辽、宋”三国鼎立的局面。

五代十国的战乱期间辽国趁火打劫逐步壮大,而西夏也趁此机会休养生息谋求发展,最终给宋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总结

五代十国的动乱也为宋朝的灾难埋下伏笔,但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而言,他接管的确实一个相对大好的场面。

前有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的铺路,使得宋朝的开局相对利好。

至于后来宋朝是怎样把这副还算好的牌打得稀巴烂的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慢看吧。

大明唯一的读书种子,被朱棣残忍杀害,还灭了十族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从小聪明机警,双目炯炯有神,读书特别细致。一天才读一寸厚。乡党都叫他小韩子,韩子就是韩非。长大之后成为宋濂的学生,非常优秀。方孝孺不攻文艺书画之末技,常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有段时间病了,家里断粮揭不开锅,家人告诉了他,他笑着说,古代人三个月才吃九顿饭,也不是就我一个人穷。

洪武十五年,方孝孺的名气动达天听,朱元璋亲切接见了他,一看方孝孺举止端庄整齐,就跟皇太子朱标说,这是个正经读书人,老了才有用,现在用不着。就把方孝孺打发回家了。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再次召见他,说道,这时候还不到用你的时候。又把他打发到汉中教书,日与诸生讲学不倦。

明孝惠帝即位,他成了朱允炆的高参,每遇国家大事一律咨询他。朱允炆也是个勤学深思的孩子,不懂就问,方孝孺言无不尽。上班期间朱允炆现场办公,让方孝孺当场批复文件。方孝孺还主持修纂了《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燕王靖难兵起,朝廷下诏征讨,诏檄皆出其手。

别看方孝孺是个老实人,也会耍阴谋诡计。当时朱棣带着次子朱高煦南征北战,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于是方孝孺使了一招反间计,给朱高炽写了一封信,让他投降朝廷。但是朱高炽不是傻逼,封口都没拆让人快马加鞭第一时间送到朱棣军营。于是这个反间计并未得逞。 燕兵大举渡江,建文帝非常害怕,问方孝孺咋整,方孝孺说,国君死社稷。打得赢就打,打不赢有死而已。于是城破之日,建文帝举火自焚,方孝孺被抓下狱。

朱棣高参姚广孝跟朱棣给方孝孺求情,方孝孺是读书种子,如果杀了他,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棣把方孝孺叫来让他写诏书,方孝孺哭的好像死了妈。朱棣从御座上走下来亲切安慰,方先生不要怕,我只是想当周公辅佐成王。方孝孺问成王哪去了。朱棣说他放火自焚了。方孝孺说成王还有儿子你为啥不立。朱棣说孩子还小,国赖长君。方孝孺说那为啥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说这是我家事,用不着你管。你只管给我写诏书就行。方孝孺把笔扔在地上,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其实方孝孺也就是问问朱棣这种不读书的。周公辅佐成王,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多会儿辅佐过成王的儿子和弟弟。如果成王没有儿子弟弟是不是还得辅佐成王的七大姑八大姨。朱棣当然大怒,将他凌迟处死。方孝临刑作了一首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时年四十六。方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孝孺之死,宗族亲友前后坐诛者数百人。为啥这么多,因为朱棣说要灭他九族,他说,就是灭十族又何妨。朱棣说我能成全你。不怕你丫嘴硬。就把他的朋友也列入被灭行列,凑了一族。

其实方孝孺这种人活在太平盛世会成为一个非常合格的儒家代言人,甚至能像韩愈一样入孔庙。只可惜生不逢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