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皆山打一字(将军桥上的身影)
四面皆山打一字文章列表:
将军桥上的身影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将军桥下银色的折多河翻起白色的浪湖。
岳钟琪雕像。
一
康定是一座多桥的城市,每座桥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烙刻着时光的印记,将军桥更是如此。
这座桥长10米,面宽6米,处于东大街、沿河东路、沿河西路、公主路交汇点,是阿里布果转山步游道的起点。
将军桥之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被清乾隆皇帝称为“三朝武臣巨擘”的岳钟琪将军。康熙年间,意气风发的岳钟琪刚三十出头,便率先遣部队从打箭炉(今康定)出发,经理塘、巴塘、察雅、昌都等地直抵拉萨,抵御外敌入侵西藏;雍正年间,盛年的岳钟琪随年羹尧万里西征,平定果洛地区和青海全境的叛乱,之后被授宁远大将军;乾隆年间,岳钟琪先是参与平定大小金川战事,64岁时临危受命二出打箭炉,参与平定西川和西藏战事,推行摊丁入亩和改土归流。后来,康定县政府在将军桥头东为岳将军塑造了一座两米高的雕像。将军身穿盔甲,手握长剑,身穿战袍,目光如炬,威风凛凛地骑在高大的战马上,风月做伴,星辰相随,日夜见证着这座边陲重镇的沧桑巨变。
二说将军桥之名是因川军旅长陈遐龄而来。1918年,陈遐龄任川边镇守使,并封授为“福威将军”衔。1922年,陈遐龄驻守打箭炉,在修缮东关城门时,把“紫气门”改成“康定门”,并亲自手书匾额挂于城门之上,意为“康乐安定”。尽管早在1908年打箭炉已设立了康定府,但人们仍然习惯称康定为打箭炉或炉城,这样看来,陈遐龄算是康定的实际命名者。驻守康定后,陈遐龄在折多河上修建了一座木桥,后人称之为“将军桥”。
现在的将军桥是1995年夏天洪灾后,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
二
在将军桥头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安觉寺,寺庙是一座由石墙堆砌成的藏式木质结构四合院建筑。据考证,它始建于清顺治十年,是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进京朝觐、返藏途经康定时修建的。
安觉寺本名安雀寺,“安雀”为藏语,“安”意为“五”,“雀”意为“供奉”,即五僧供奉的寺庙。相传是后藏著名经师益西将泽的弟子罗勒格勒等5位经师设计修建的。1937年更名安觉寺。
与西桥头“物外真何事,幽廊步不穷”的安觉寺相比,东桥头的溜溜城步行街则是每个游客到康定的打卡之地了。
溜溜城与将军桥仅有几步路,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高的汉代风格的青石大门,对联曰“一条街四面有山皆如画,几座楼一年无日不闻歌”,门匾的“溜溜城”字样苍劲有力,青石门旁有一个大大的转经筒。溜溜城主要由一片低矮的房子构成,大出檐,青瓦房,石板路,古朴静美,典雅深邃,如一幅淡雅从容的水墨画。咖啡厅、服装店、藏餐店、彝家风味馆、KTV和酒吧应有尽有。
溜溜城的夜色,充盈着时尚的味道。流动的人群,五色的灯光,热闹的广告……坐在小酒馆门口,手捧香浓的咖啡,听着舒缓的音乐,仰望星空,遥看明月,惬意恣情,诗意浪漫。
溜溜城的四周是高楼大厦,有酒店宾馆,也有住家户,它们与喧嚣、时尚没有丝毫的违和感,相反呈现出和谐之美,快慢之乐,这里体现了古朴与时尚的高度融合,历史与潮流随着跑马山上空溜溜的云不停翻滚。
三
行走将军桥,漫步溜溜城,思绪纷飞,20多年前在将军桥卖锅盔的李嬢的模样无数次浮现在我眼前。
锅盔是康定的名小吃之一,有上百年的历史,品种繁多,有混糖锅盔、红糖锅盔、油旋子锅盔、葱油锅盔、白面锅盔、蛋奶锅盔、杂粮锅盔、牛肉锅盔、猪肉锅盔、方方酥等。
那时,将军桥东桥头是一片低矮的木瓦房,经过岁月的洗礼,加之洪水的冲刷,临街的铺面破旧不堪。不过,那里飘香的凉粉、醇香的酥油茶、浓香的牛杂汤令人垂涎三尺,美食也让将军桥一带成为康定最吸引人、最具特色、也让人最回味的地方。
李嬢是康定本地人,50多岁,个头不高,微胖,满脸笑容,记忆中她总是戴着一顶鲜红色毛线编织的帽子。李嬢的锅盔摊就在瓦房门前,距离将军桥只有几步,摊子由一个背篼和一个筛子组成。李嬢只做蛋奶锅盔,她打锅盔的手艺在康定数一数二。康定锅盔都不是现场做,李嬢也不例外,每天凌晨,她便早早起床,开始忙碌起来。她的锅盔由上等面粉、鲜牛奶、酥油和鸡蛋组成,营养价值高,又大又便宜,嚼在嘴里,香酥脆甜,滋润耐饿,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小时候,家里穷,能吃上米饭和面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红薯土豆高粱是主食。当然,母亲偶尔也会给我们做擀面、面疙瘩吃,兄弟姐妹们围在灶台旁,筷子把碗敲得脆响,最后再争着把锅里的面汤抢得一干二净。
所以,对于面食,我除了有一种先天性的亲近感,也有一种无奈感。那时,我刚报名参加了北京一个新闻函授班,近千元的学费是我从机关司务长那儿提前预支的半年生活费和津贴。李嬢的锅盔又大又便宜又耐饿,为了节省开支,她的锅盔便成了我不二的选择。我几乎每天都要经过将军桥,或去报社送稿,或去中桥邮电局取报纸,李嬢一看到我,就会从背篼里取出早已装好的锅盔递给我。
在李嬢的再三追问下,我道出了喜欢锅盔的缘由,她的眼眶红了。
第二天,在将军桥,李嬢照常拿出装好的锅盔给我,我明显感觉到,今天的锅盔又大又厚,李嬢说,“娃,从今天开始,我不收你钱了,而且你看这是什么?”她边说,边从衣兜里摸出两个煮熟的鸡蛋塞给我。
手里握着还有温度的鸡蛋,我的眼眶湿润了,无论我说什么,李嬢就是不肯收钱。第二天,趁她埋头卖锅盔时,我把军帽压得低低的,缩着脖子,挤在人群中,走过了她的摊位。
第三天,我刚一出现在将军桥,十多个摊位卖锅盔的大婶们突然喊道“那个当兵的——”,大婶们的声音盖过了折多河的流水声。人们停住了脚步,齐刷刷看着我。“哈哈,看你往哪儿跑!”李嬢抓住我,硬把准备好的锅盔和两个鸡蛋塞给我。原来,李嬢发动了邻摊位所有的大婶成为她的“哨兵”,防止我从她面前再次“蒙混过关”。
寒来暑往,风里雨里,将军桥头重复着锅盔的故事,李嬢阿姨的爱就像三月的春风一直环绕着我,暗香盈路,伴我前行。
流年似水芳尘去,一窗丹枫香如故。转瞬间,20多年过去了,记忆的胶片在脑海里反复回放。再见李嬢,老人家已两鬓银丝,她的头上还戴着当年那顶鲜红色的毛线帽。
时间冲刷,岁月洗礼,将军桥焕发从未有过的青春。华灯初上,光影斑驳,我搀扶着李嬢,缓缓行走在将军桥上……
探寻中原古村落耕读传家张泗沟
来源:河南日报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冬云
初冬,晴日。一场大风刮散了薄雾,空气清冽,天蓝到透明。地处太行山脉高地一条深沟里的张泗沟村,像一幅画铺在我们面前。
辉县市拍石头乡张泗沟村,海拔700多米,四面皆山,蔚然深秀。村庄被群山环抱在臂弯里。周边地势,被村民称作“龙虎把门,金鸡岭绕”。2014年,它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老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600余年,全村面积大约5平方公里。河沟里是道道石堰,山坡上是块块梯田,沿着背风向阳的山坡到沟底,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石墙黑瓦的老房舍,其间石径、沟渠、水井、石磨等参差分布,巧妙地利用了每一寸空间。房宅间有树,杨树金叶招摇,柿树叶子落尽,高擎着树梢处一串串通红通红的小灯笼。走进石墙院落,地上铺开了山楂果的红地毯,墙上挂着大串大串金灿灿的玉米。
村子里极干净,有人定时打扫。路灯、健身小广场、小景观,给村子增添了现代生活的气息。
走进村史馆,更让人感到小山村的不同凡响。这里文风浓郁,尊崇耕读传家。清代时曾出过多位秀才。当代诞生了一位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著名数学家张锦文。墙壁上,一张密密麻麻的名单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张泗沟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成胜说:“500多人口的小村落,1949年后走出20多个大学生,他们凭借的都是对文化的渴求。”
晨雾下的张泗沟 温振修 摄
◎世外桃源
我国古村落的选址,多遵循背山、面水的模式,旨在构筑理想的人居环境,体现的是先人的聪明和智慧。
张泗沟的村落景观是“一河一带两村三山”。一河是古河道名叫龙虎古道,基本干涸;一带是呈带状分布的古村落;两村是前后张泗沟村;三山是龙山、虎山与皇上脑山。古河道河东山体如巨龙盘踞,河西山势如猛虎横卧,龙虎拖着长长的尾巴,围住张泗沟,寓意“龙虎把门,藏风聚气”。龙山、虎山之间是皇上脑山。整个张泗沟村在山沟中呈带状分布,整体像一艘船。
雪中古村 刘超敏 摄
这种村落布局,以及与周边梯田、果园、山体交融的自然生态景观系统,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张泗沟村总人口约为518人,178户。人均耕地仅有1.19亩左右。村子建自何时?明初。
元末明初,由于天灾及战乱,致使中原一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朱元璋决定移民屯田,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来到张泗沟的移民,就是来自山西省壶关县。张姓始祖从壶关县河澄村首先迁至河南林县临淇罗圈村,之后才迁至辉县市张泗沟。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张泗沟村,也算是新乡市最古老的传统村落之一。
1936年,张泗沟《张氏族谱》记载:“明初由山西潞安府壶关县河澄村迁至河南彰德府林县临淇罗圈村,传世有年,未有谱序,后世只闻有张三老之称,自真祖以下始有考焉,但我张泗沟之迁不知始于何时,又历五世,难稽……”
文字记载不足之处,自有村民传说补足。村中老人传言,张姓人从罗圈村迁到张泗沟的第一人,因在家排行第四,人称张四,村子地处山谷,临近古河道,“四”字加上三点水为“泗”,村名张泗沟就是这么来的。
◎民居文化
张泗沟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有200余套,门楼十余处。古建筑依山而建,高效利用地形落差。石头建筑坚固、冬暖夏凉、防潮性能好,屋顶多为硬山坡屋顶,有良好的隔热及排水作用。
古建筑的石墙黑瓦,质朴简洁,造价低廉,耐风经雨,显示着原始与坚韧,也折射出中原农耕文化的意蕴。
古建筑多为四合院,设正堂、两边厢房,前门设门楼,部分门楼有精美的石雕、木雕,门楼一侧有结合地势而建的“倒座式”建筑。主要建筑建造工艺为石梁式结构,部分房屋已有百余年历史,依旧有人居住。
石头建筑采用周边山上的石头为基础材料,墙体用毛石块或加工精细的石片,将石砖内外对齐干垒而成,用黄泥巴或自烧的白灰勾缝。屋面为坡屋顶结构,在梁上面铺荆条吊顶,建筑主体色彩为灰色,木构件为红、黑等传统民居颜色。除此之外,大量的日用品也是石制,如石槽、石磨、石碾、石桌、石凳、石炕等等,俯拾皆是。
老窗 路学斌 摄
老屋 尚峰 摄
村中老民居,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清代、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居。这些老民居,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反映出每个时期需要承担的不同作用。如清代的老民居,除承担居住功能外,还兼具有防卫功能,因此建有高大的石制墙体。
张秀才院位于古村落中心位置,它建于清末,是张琳、张瑜兄弟秀才的宅第,为两进四合院,六座建筑上都附有上层阁楼。它的屋檐门楣,阁楼窗棂,与村中别的民居相比,透着讲究与精巧。作为书香门第,它的楹联雕刻,又渗透出浓郁的书卷气。
它的门额石雕刻着“多文为富”四个字,字体雍容大方,出自《礼记·儒行》“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它的阁楼窗户牌匾刻有“孝”“悌”“恕”“让”等字样,散发着传统文化的馨香,让人想起张泗沟浓厚的文化气息,自古至今洇透了这方水土。
小门里门楼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两边围墙塌毁,只有它倔强地矗立在那儿,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门楼面宽2.2米,进深1.8米,高度3.2米。依稀可见当年盛况。门楼一侧墙面上,还有两个拴马桩。
跟着张成胜来到了村子的“第一楼”。所谓“第一楼”,还是一处半毁半存的老民居。“第一楼”门前,有几块石条,村民经常坐在这儿端着饭碗拉呱,遇到说书唱戏的,这里就成了文娱场所。
它的大门又矮又小,个头稍高些的人要低头才能进。门旁老砖上,有很多小凹洞。这是怎么回事呢?张成胜说:“这是村子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据说也是张琳哥儿俩建的,相传用手摸门旁的老砖能沾上秀才气,因此那些砖上被摸出许多小洞洞。至于大门这么小,是为保家宅安全,所以建得很低调。”
果然,绕过院落里一口清代古井,到了它的二门口,二门比大门轩昂气派得多。
村子里有一处老关帝庙,历代多有兴废,现存庙院为近年重修。庙中老石碑,碑文落款是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碑文内容,记载的是河南卫辉府辉县北张泗沟村民修建关帝庙,祈求风调雨顺之事。关帝庙香炉,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遗留的香炉,现保存完好,上刻张琳所书“如在”二字。“如在”出自《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为祭祀神灵、祖先时如同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称祭祀诚敬为“如在”。
◎村落传说
600余年老村落,有很多神奇的传说。
村南侧的龙山、虎山,老百姓相传,上古时期由于东海龙王的小女儿与小白虎仙相爱,违反了天规,龙女被贬到凡间。她和小白虎仙相中了张泗沟,便向玉帝请愿,玉帝恩准两人来到此地,把守张泗沟的大门,助张泗沟年年风调雨顺,老百姓安居乐业。小龙女和小白虎仙下界后,化为龙山、虎山为张泗沟看守门户。
清晚期,张琳在龙虎山崖上搭架子,用石灰加盐书写了“龙”“虎”两个大字,每个字约有60平方米大小,至今犹存。
村西边最重要的山名叫金鸡岭。传说古代淘金人发现张泗沟村金鸡岭下有金矿,他日夜不停地挖了数天后,大山忽然开裂,一对金鸽子在飞舞,还有一个金姑娘套着一匹金马磨金豆子。金姑娘很漂亮,淘金人顾不上牵金马、收金豆、捉金鸽,忙着去追金姑娘。他顺着碾道追了几圈,未能抓住金姑娘,结果村里的公鸡一叫,大山合拢,金鸽子飞走了。淘金人看见金鸽子向东飞,就追到东山头,金鸽子将东山头弄出了一个大坑,没有水,后人称旱池。此处成村子后取名旱池岭。金鸽子飞到土池村,又就地滚了个大坑,也没有水,后人称为土池。
“当地有民谚说‘挑断金鸡岭,毁掉朝歌城’,是说金鸡岭是一处灵脉。相传朝歌城在现在的淇县,淇县离我们这儿直线距离30余公里。”张成胜说。
清代秀才张琳、张瑜,在古村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多处古民居被称作秀才院、秀才楼,村中还留下多处张琳的墨宝,更留下这哥儿俩的不少传说。
兄弟两人都是秀才,但一遇大事,特别是写状纸,大家还是找张琳写,很少找张瑜,因为张琳写状子,没有打不赢的官司。村民都传说,张琳是真秀才,张瑜是假秀才。
古村村民对张琳的敬爱是不容置疑的。“张琳打响马”的故事,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相传过去张泗沟盛产核桃、柿饼,到秋后,年轻人挑着核桃、柿饼等山货到辉县县城卖。一天中午,他们路过附近的村落休息时,村里的赖皮三五成群抢走了不少山货。卖货人拿着扁担驱赶无赖,无赖们打人,张泗沟村民吓得回村找张琳。张琳骑着匹黑骡子,直奔县城。他说:“我从这个村路过快一辈子了,不知道这儿还有打劫的响马,我倒要看看响马有多厉害!”
张琳赶到了辉县县衙门口,对衙役们说:“让崔林岗(当时的县令)出来!”衙役们都傻眼了,猜测议论这个老头莫非是县太爷家的长辈,急忙回禀县太爷。县太爷走出县衙,见到张琳,连忙作揖行大礼,原来张琳是他的启蒙恩师,师徒感情很深。
县太爷下令让这个村的无赖赔礼道歉,退还抢走的山货,还让他们请了三天流水席。从此,张泗沟村人到县城30多公里路,无论卖山货还是走亲戚,没人敢欺负。
张泗沟一直流行“六月送羊”的民俗,这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从前村子里有个叫黑牛的小伙子,五大三粗,干活不惜力,就是不太孝顺老娘。他是单根独苗,从小没父亲,老娘过于娇惯,养成了他的这个坏习性。
舅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心生一计,给外甥送了一对小羊。小羊长大后生了一只小羊羔,黑牛发现,羊羔吃奶时跪在母羊跟前,母羊也慈爱地照拂小羊。黑牛很惭愧,心想羊羔尚知跪乳,我却整天顶撞老娘。他马上跪在娘跟前认错,表示今后自己一定要孝顺老母亲。
村人得知此事后,传为美谈,纷纷效仿。之后,方圆百里的百姓,每到农历六月,麦收后第一件事,舅舅、姨们都要给外甥、外甥女送羊,而且送的是真羊。后来改送一对白面蒸的面羊,提醒小辈要孝敬老人,不忘养育之恩。这个乡风民俗就这样世代流传了下去。“面羊”本身,也是古老的面塑艺术的体现。
“六月送羊”体现了古村人对孝道的崇尚,对提升亲情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劳作 李清民 摄
◎水的故事
耕读传家、文化浓郁的小村落,出过不少文化人。张士俊生于1896年,逝于1973年,童年家贫,勤奋好学,毕业于辉县私塾训练所。一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先后在拍石头、方山后、淇县西张村等地教书,直至晚年退休返乡。
张锦文,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数学会数理逻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协会理事,著名数学家。他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分配至中科院工作。在数理逻辑、人工智能逻辑及应用等方面卓有建树。
小村落也曾有血雨腥风的岁月。1949年之前,国民党腐败无能,地方杂牌部队征粮征税,张泗沟村民苦不堪言。为了生存,张泗沟人手持砍刀、鸟枪和红缨枪,在1941年至1942年,掀起了持续一年的抗粮斗争,最终因寡不敌众失败。
老村自古缺水,从邻近村落的名字,就足以感受这一带的干旱,比如松树沟、旱池岭、横岭、土池等。
张泗沟村有顺口溜“张泗沟,张泗沟,十年干旱九不收,人们吃水如吃油,一年到头为水愁”。村民将水存到旱井里,供全年饮用。遇到干旱年,翻山越岭数公里排长队,才能挑到一担水。“不怕狼,不怕鬼,就怕缺少一担水。”从村子里留下的清代嘉庆年间石碑来看,最起码从那时起至今,人们就没吃上活水了。
2011年10月,张成胜积极申报“农村安全饮水项目”,2012年3月3日,一眼489米的深井成功出水,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村民圆了“百年盼水梦”。白雪皑皑中,村民在深井旁插上了彩旗,燃放起鞭炮,争相接着甘甜的活水,老人流下滚滚热泪。
2012年春节,辉县市第一个“集中供养点”落户这个小村子,村里的五保、特困、孤寡老人20人,在春节前后,可以在供养点免费吃住近两个月。他们住在有暖气的新房子里,有电视看,一日三餐送到手中。
2014年,张泗沟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村子铺设了污水管网,铺上了石板路。之后成立了秦颂生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流转了200余亩土地,种植了1万余棵果树,在保护的基础上,做一些乡村游的工作。
本版图片均由辉县市拍石头乡提供
《河南日报》2019年11月29日11版
钱钟书:纵逸自如的治学气派为文风范
【追光文学巨匠】
作者:季进(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今年是钱钟书先生诞辰110周年,可能由于疫情的影响,暂时没有看到什么纪念活动,也少见专门的纪念文章。这样的平静如常,想来倒是符合钱钟书本人愿望的。钱钟书一向反对借他之名组织的各种活动,甚至不赞成研究其创作与学术。当年他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就很谦逊地表示,“拙著不足研读”,希望“别求老师巨子之书而钻仰之,勿浪抛精力于拙著,使鄙人造孽也”。
然而,学术乃天下公器。无论他本人意愿如何,钱钟书凭借其精妙绝伦的文学创作和戛戛独造的学术巨著,已然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座巍巍丰碑。他将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推上了崭新的层面,又开启了21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任何关于中国现代文化史、学术史或文学史的研究,要想绕过钱钟书已经完全不可能了。特别是在当下纷繁复杂的全球化语境中,钱钟书所彰显出来的世界主义的视野和立场、胸襟与气度,对于我们思考中国文学与中国学术的发展,显然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
钱钟书
1对人的“生存境地”有着彻悟性洞察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作为作家的钱钟书显然要比作为学者的钱钟书更为生动、更为熟悉。小说《围城》的长年热销和当年同名电视剧的热播,使得钱钟书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但要说大家对他的作品有多么深入的理解,那倒也未必。
如果暂且不说钱钟书延续到晚年的旧体诗创作,那么他的文学创作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全部完成。他的创作既有散文,也有小说,还有旧诗,“以旧诗与先哲共语”“以小说与时贤并论”,显示出青年钱钟书恃才技痒的个性和旺盛的创造力。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散文,犀利精妙、汪洋恣肆,在妙语巧言的缝隙中游刃有余,既有对社会世态、文人世界的无情奚落,又蕴含着作者深沉的人生思索,充分展现了钱钟书文学家的才情,也深深打动了无数的读者。
钱钟书手迹资料图片。
在我看来,钱钟书高超的反讽艺术和丰沛的知识素养背后,有一条鲜明的却往往被普通读者轻轻放过的线索,那就是对人的“生存境地”和“基本根性”的彻悟与周览。无论是《写在人生边上》对人生的点评,还是《人·兽·鬼》对人性弱点与人物心理的探索和描摹,抑或是《围城》对一种人生境遇的揭示,莫不如此。特别是在《围城》中,钱钟书把对人“基本根性”的揭示,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婚姻到人生,都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用《谈艺录》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当境厌境,离境羡境”,这不正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普遍性困境吗?钱钟书后来在《管锥编》中时时阐发人生的“无出路之境界”或“人之生世若遭抛掷”,也都可以拿来与《围城》深沉哀怨的人生境遇相对读。钱钟书对世界、人生的洞察,与西方存在主义的理念相契合,显示了他作为一个世界主义者的视野,也赋予作品特有的现代性特征。或许由于这样的原因,并没有什么主动的推介,《围城》却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很大反响,甚至跻身“企鹅经典丛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2四面交响,八面来风,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
虽然普通读者不大可能去读钱钟书的《谈艺录》《管锥编》等学术著作,但我还是不得不说,钱钟书学术上的贡献其实远远高于文学上的成就。《围城》等作品固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之作,而《谈艺录》《管锥编》更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经典之作。钱钟书和章太炎、王国维、胡适、熊十力、陈寅恪等人一起,代表了20世纪中国学术的最高成就。特别是钱钟书晚年的巨著《管锥编》,通过评骘《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补注》《太平广记》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十部古籍,立足于中国文化,汇通与融合了不同语言、不同学科的文化话语。既有中国的经史子集、稗官野史、小说戏曲,也有西方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还旁涉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四面交响,八面来风,就是为了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寻求中西共同的文心。这十部典籍熔经史子集于一炉,几乎囊括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这样气魄宏大之作,被钱钟书命名为《管锥编》。《庄子·秋水》中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钱钟书借用“管锥”二字,显示出他对人类文化话语丰富性的谦卑与尊重,而世界主义的立场与视野,又显示出他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风范与气度。甚至可以说,《管锥编》代表了当代中国参与世界文化对话的声音。如果说随笔、书评、《谈艺录》等代表了早年钱钟书的思考,那么我们不妨说《管锥编》则代表了他的“晚期风格”,是一部“晚熟”之作,从年轻时候就开始的关于中西文化对话的思考,至此走向了成熟和圆润。
钱钟书杨绛夫妇在书房。资料图片
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努力沟通中西、融汇中西的学者并不在少数。在中国本土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引入西学视野与范式,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学术的特点之一。但是,从来也没有人像钱钟书这样,以宏阔的世界性视野和强烈的现代性立场,将全部的人类文化都作为自己的考察对象,努力融会贯通,抉发人类文化话语背后固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彰显出一个世界主义者的阔大胸襟。
钱钟书曾经在不同场合反复申说他有着“打通”的学术追求。根据我的理解,这种“打通”,既是中西文学与文化的打通,也是各种学科的打通,还是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打通。正是因为“打通”,使得钱钟书可以自由穿越学科,融汇中西,解构人类文化话语赖以存在的理论藩篱,显现出深藏于中西文化背后人类普遍的审美心理和文化规律,从而开创了一个极具世界性与当代性的话语空间。学者傅璇琮曾经有过一个评价,认为《管锥编》是“壁立千仞的著作”,对钱钟书的研读与研究,能够形成“一种严肃的、境界高尚的治学胸怀,融合中西文化、广博与精深相结合的治学手段,不拘一格、纵逸自如的治学气派”。对此,我深以为然。
3秉持“和而不同”的对话原则,实现“真诚的思想融合”
重读钱钟书,可以发现他在很多方面都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比如知识结构之于作家创作的问题,比如读书之于思想关怀的问题,比如形式批评之于审美鉴赏的问题,比如文学虚构之于历史真实的问题等,都值得重加讨论。
我最有兴趣的是,钱钟书作为一个世界主义者的胸襟与魅力。也许,他所达到的高度、深度与广度,是我们难以望其项背的,但是,他的世界主义的立场与视野,为我们思考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命运问题或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提供了直接而有益的启示。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证、互识、互补变得越来越重要。乐黛云先生在《文学:面对建构人类新的精神世界》中说:“通过多种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互补和多次往返对话,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就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的比较圆满的解答,同时为这些问题开放更广阔的讨论的视野和前景,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就由此得到了沟通和理解。”文学如此,文化亦是如此。
钱钟书的著作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同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很好地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对话原则。在他著作中不同文化话语的对话与互证,既不是为了取消差异而追求一律,也不是以一种话语兼并另一种话语,而是努力建立各种话语之间的平等关系,不断证明多元文化、多元话语共存的合理性与必然性。钱钟书始终坚持广采“二西之书,以供三隅之反”,让中西文化、人文各科,甚至稗史小说、野语街谈,都在动态的沟通与对话、互释与互证中,既保持自己独特的价值,又尽量扩大商讨与宽容的空间,寻求有益于共存的基本共识,从而最终实现所谓的“真诚的思想融合”。这种思想融合的境界,应该是古今中外町畦尽泯,脱然两忘,彼此皆化为水中之盐,而非眼中之金屑。
在全球化时代,如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走出去,参与到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之中,这是中国当代思想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新课题。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基本质素往往与他者混合,在这样的前提与语境中,重新确证中国文化身份,而确证的基础即是“和而不同”的对话原则,确证的方式就是钱钟书所实践的那样,把中国文化置于世界文化对话的语境之中,并发出“自己”的声音、发现“自我”的价值。当然,这已经是一个在世界文化语境参照中的新自己、新自我。
正如他在《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中所说:“好像小孩子要看镜子的光明,却在光明里发现了自己。”钱钟书以全部的著作对中西文化话语与文学观念作出了现代诠释,展现了中西文化与文学对话、汇通与融合的可能性。这就启示我们,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与危机,如何通过对话,寻求最大的公约数,求同存异,互为主观,才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阅读钱钟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回经眼一回妍,数见何曾虑不鲜”(王次回《旧事》)。时值溽暑盛夏,窗外炎日镕金,沉湎于钱钟书著作,体验不同话语的对话、碰撞和交锋,兴味盎然,清凉自来。值此钱钟书诞辰110周年之际,纪念钱钟书的最好方式就是摒弃种种纷扰,潜心读一读他的著作。只要静下心来,真正进入钱钟书的世界,自然可以感受到特别的文学魅力和人文力量,也会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意义,产生或深或浅的认识,在内心重新燃起希望。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6日14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改革的领袖,在散文、诗词及文学批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2、生字读音:
环滁(chú) 琅琊(láng yá) 辄(zhé) 林霏(fēi)开 岩穴暝(míng)伛偻(yǔ lǚ) 山肴(yáo) 野蔌(sù) 射者中(zhòng) 觥(gōng)筹交错 颓(tuí)然 阴翳(yì)
3、重点词语解释:
(1).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 环:环绕。环:包围。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 (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飞泻。
(4).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5).名之者谁 名:命名。 (6).饮少辄醉 辄:就。(7).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9).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集。(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回家。从:跟从。
(11).吾谁与归 归:归依。 (12).太守谓谁 谓:是。
(1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香花。发:开放。秀:草木茂盛。繁阴:形成浓阴。
(14).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5).休于树 于:在。
(16).山肴野蔌 肴:野味。蔌:菜蔬。 (17).宴酣之乐 酣:尽兴的喝酒。
(18).非丝非竹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9).弈者胜 弈:下棋。
(20).觥筹交错 觥:酒杯。筹:酒筹。 (21)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于。
(22).树林阴翳 翳:遮盖。 (23).鸣声上下 上下:指树林的上面和下面
4、重点句子翻译: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译: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在出游啊。
(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5、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颓废的样子
野芳发而幽香 芳:古义:花朵 今义:芳香
山间之四时也 时: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6、一词多义:
①而:表顺接的连词,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
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到极点,以为绝妙;
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代词,名之者谁?
⑤酿泉:名词,泉的名称,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动宾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
⑥乐:快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开花,文中指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⑨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
⑩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⑾穷:①乐亦无穷也:尽。②欲穷其林:走完。
⑿归:①云归而岩穴暝:归集,聚拢。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7、词类活用:
①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③名之者谁 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④自号曰醉翁也 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⑤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动词。(后乐)乐趣,名词。
8.特殊句式以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译: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弯着驼背的老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滁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译: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③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时能够同享那乐事,清醒后能够用文章记述那乐事的人,是太守。
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译: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译: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是琅琊也。)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译: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酒上。)
二、思想内容理解
1、内容主旨:
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2、重点内容把握:
(1).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
(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4).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5).对联:①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②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3、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太守醉”中的“醉”有哪两层意思?答:一层是“喝酒醉了”,另一层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了,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醉心山水的政治理想。
6、文中“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答: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7、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答: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写景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8、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答: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他的立足点是“民”,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9、《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在语言上有何异同?
答:《岳》文在语言上骈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造词精警,文情壮美。《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
10、写出从本文中演化而来的成语,说说它们现在的意思。
峰回路转:指山峰迂回,道路曲折。今常用来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醉: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另外的方面。也指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了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相聚宴饮时欢乐热闹的场面。
11、文章除了山水之乐外,还写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答:(1)从内容上理解,太守为人们富足快乐而感到高兴,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从积极意义上理解,太守虽然位卑失意,却具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积极人生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宁静祥和,彼此和谐相处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理想。
1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忧”和“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他们都心忧天下,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13、你认为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积极从政,心系百姓,与民同乐,具有宽阔的胸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4、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 热爱读书 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
15、“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①表达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之情
②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16、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
答:因不胜酒力而醉;因秀丽的山水而陶醉;因与民同乐而醉;因治理好滁州让百姓生活快乐,政绩斐然而自我陶醉。(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17、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①表现了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
②侧面表现了欧阳修治理有方,政绩斐然;
③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
④突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18、《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与民同乐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
19、《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的表达方式,主题思想有什么异同
答:《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宽阔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从这一点来说,范仲淹的境界要高出欧阳修,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20、开头的描写“环滁皆山也……”有什么作用?
答:(1)引出本文描写的对象;(2)点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3)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元宵佳节 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作者:潘惠英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美好的月圆之夜,故称元宵,又称元夕、灯节、小正月、上元节。和另一个满月佳节中秋不同,元宵不重天上月,而重人间灯。正如清人梁元颖《元夕前门观灯》诗曰“今宵闲杀团团月,多少游人只看灯”,元宵的第一关键词是“灯”,观灯、猜灯谜,人们纵情狂欢,尽一夕之乐。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之看花灯局部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宵佳节最具辨识度的习俗便是观灯。早在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提起过观灯成为一种制度。唐代开始,正月十五夜张灯,至宋臻于极盛。不少古籍记载宋代灯市计五天,由十五到十九,事先必搭一座高达数丈的“鳌山灯棚”,上面布置各种灯彩,燃灯数万盏。如《东京梦华录》说每逢灯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金人元好问《京都元夕》诗云:“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代马致远有写元宵的小令〔仙吕·青哥儿〕《十二月》:“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据说当时大都丽正门外有棵大树被忽必烈封为“独树将军”,每年元宵挂满各色花灯,远看像一条冲天的火龙。
清代金廷标《元宵灯戏图》
明代,元宵放灯延长为十天,著名画家唐伯虎《元宵》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清代元宵花样更多,除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经学家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书画家姚元之则如是《咏元宵节》:“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和南宋大词人辛弃疾那阕著名的《青玉案·元夕》异曲同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可谓灯山灯海、人山人海,到处熙熙攘攘,热烈欢快。
元宵灯彩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沈从文在《灯节的灯》中写道:“宋人笔记同时还记下许多灯彩名目,‘琉璃灯’可说是新品种,不仅在富贵人家出现,商店中也起始用它来招引主顾,光如满月。‘万眼罗’则用红白纱罗拼凑而成……明清以来反映到画幅上如《金瓶梅》《宣和遗事》和《水浒传》插图中种种灯景,和其他工艺品——特别是保留到明清锦绣图案中,百十种极其精美好看旁缀珠玉流苏的多面球灯,基本上大都还是宋代传下来的式样……明代的‘金鱼注水灯’,和用千百蛋壳做成的巧作灯,用冰琢成的冰灯,式样作法虽已难详悉,至于明代有代表性实用新品种,‘明角灯’和‘料丝灯’,实物在故宫还有遗存的。”
南宋李嵩《观灯图》
《红楼梦》如是描摹元春省亲时的富丽堂皇:“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第五十三回写贾府过年时“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挂满”,煞是热闹喜庆。“两边大梁上,挂着一对联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灯。每一席前竖一柄漆干倒垂荷叶,叶上有烛信插着彩烛。这荷叶乃是錾珐琅的,活信可以扭转,如今皆将荷叶扭转向外,将灯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戏分外真切”,如此高档精妙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灯具,自非寻常人家所能拥有。而宫廷灯彩更奢华,清宫画《雍正十二月令图》的第一幅《正月观灯》上有一盏天灯,是一根金色雕龙纹的木柱竖立在石座中,靠近顶端处横插一梁,塑为龙形,龙口衔一盏花灯,花灯有细线与安放在地面上起到固定作用的四个小铜人相连。还有一盏四面装饰花纹的花灯高挂在灯棚上,灯下有童子正在嬉戏,廊檐下还有各式宫灯,渲染出满纸喜乐。而明代散文家唐顺之兴致勃勃地写下《元夕咏冰灯》:“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元宵的灯,还是孩子们的玩具。汪曾祺曾说:“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故乡的元宵节》)周国平儿时元宵节的惊喜,则是父亲亲手制作的一只精致的走马灯,“在纸屏的各面绘上不同的水彩画,挂在屋子里。电灯一亮,纸屏旋转起来,令我惊喜不已。”(《我的心灵自传》)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元宵,是大众的嘉年华,青年男女往往还借这大好机缘演出一幕幕动人的爱情故事来。老舍曾言:“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北京的春节》),和男人一起踏月、看灯、看焰火,把街上挤得水泄不通。明末少女李翠微有一套散曲〔正宫·山渔灯犯〕《元宵艳曲》传世,其第一支曲子这样写道:“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妆点出锦天绣地,抵多少闹嚷嚷笙歌喧沸,试问取今夕是何夕。这相逢忒煞奇,轻轻说与他,笑声要低。虽则是灯影堪遮掩,也要虑露容光惹是非。爱杀你,果倾城婉丽,害相思,经今日久,甫得效于飞。”这自然是一对有情人幽期蜜约的实录,女主人公勇敢而可爱。据清初王端淑所辑《明代妇人散曲集》记载,李翠微是陕西米脂人,乃闯王李自成之女。还有,清人董舜民的《元夜踏灯》生动形象地描画了一位闺阁女子在元宵夜和意中人幽期密约的甜蜜羞怯和不忍离别的淡淡感伤:“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元杂剧中有不少元宵爱情剧,其中《才子佳人误元宵》《陈翠娥贞节赏元宵》已佚,《王月英元夜留鞋记》尚存,宋元戏文亦有《王月英月夜留鞋》。《王月英元夜留鞋记》简称《留鞋记》,无名氏作,题目正名是:“郭秀才沉醉误佳期,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故事讲的是郭华赴汴京应试,偶遇胭脂店店主之女王月英,顿生爱慕之情,借买胭脂之名,常到店中与月英相会。而月英也钟情于郭华,叫丫环梅香传信郭华,约他元宵之夜在相国寺幽会。郭华酒后赴约,在等月英过程中睡了过去,月英来时推不醒他,只得把一只绣鞋、一块手绢留在郭的怀里,以表情愫。郭华醒来,追悔莫及,竟吞手绢自杀了。包公审理此案,以绣鞋为证传讯王月英。月英将罗帕从郭华口中拽出,郭华苏醒。包公断二人为夫妻。该剧第二折开头的〔正宫·端正好〕描画元宵之景:“车马践尘埃,罗绮笼烟霭,灯球儿月下高抬。”第二支〔滚绣球〕描绘元宵节俗:“灯轮呵红满街,沸春风管弦一派,趁游人拥出蓬莱,莫不是六鳌海上扶山下,莫不是双凤云中驾辇来,直恁的人马相挨。”闽南歌仔戏《陈三五娘》讲述五娘在观灯时为泉州才子陈三所救,一见钟情结良缘。还有,《乐昌分镜》以著名的“破镜重圆”故事为题材,剧本虽佚,本事尚在,宋元南北剧都有。讲的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之妹乐昌公主才貌双全,嫁徐德言,夫妻恩爱。鉴于政局纷乱,徐德言将一面镜子一分为二,夫妻二人各执一半,相约如大难不死,公主就派人拿这半面镜子在元宵节叫卖。陈亡后,徐德言果然在元宵灯海中见一苍头拿着半面镜子高价叫卖,夫妻俩“破镜重圆”,留下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粤剧《帝女花》演的也是这个故事。还有,明代小说家瞿佑的《牡丹灯记》将乔生与符丽卿的凄美爱情故事演绎成宁波月湖版的“许仙与白娘子”,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竹枝词云:“初元夹岸丽人行,莫是袁家女饭僧。若到更深休恋恋,湖心怕过牡丹灯”,咏的也是这个故事。
灯,代表光明和希望,在闽台方言里,还与“丁”谐音代表添丁,故旧时元宵盼望生育的妇女会刻意在灯下游走。民间还有元宵走百病、摸门钉的习俗,妇女们结伴而行,以强身健体、驱病除灾,而摸门钉则有生子之意。《雍正十二月令图·正月观灯》里有一座人头济济的单拱桥,画的就是元宵“走百病”。明人张宿诗曰:“白绫衫照月光殊,走过桥来百病无。再过前门钉触手,一行直得一年娱”——驱病、添丁,是世世代代老百姓最朴素也最美好的愿望。
【紫府高祯来盛会,画堂歌乐列华筵】
常言道过大年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特有的喧喧腾腾喜气洋洋。肖复兴说,“元宵看灯,老北京人一般叫做‘逛灯市’,或者叫做‘闹花灯’,也有叫做‘踏灯节’的,民国竹枝词里就有‘银烛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灯人。’无论是一个‘逛’字,还是一个‘闹’字,或‘踏’字,都体现了那时灯节的张扬劲头儿。”(《元宵节的灯》)
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局部,描绘了南京元宵灯会的盛景
除了现实情境中的看灯,元宵“看灯”也是戏曲舞台上最常见的桥段之一。其中黄梅戏《夫妻观灯》和越剧《追鱼》是大众最耳熟能详的,前者演王小六夫妻从一到十,双双报灯名,举手投足,满满是对日子和美的企盼和祝愿;后者唱书生张珍和鲤鱼精欢欢喜喜同赏元宵灯彩:“这厢是狮子滚绣球遍地锦,那厢是二龙戏珠满天星,双双蝴蝶迎风飞舞,对对鸳鸯比翼交腾……”还有茂腔《赵美蓉观灯》和沪剧《徐阿增出灯》都有大段关于元宵观灯的描绘,仿如专门铺叙介绍各种灯彩的“灯赋”或曰灯彩说明文,前者唱历朝历代的人物故事在一盏盏花灯上显现,还有各种动物灯、节气灯、庄稼灯、菜园灯等等,娓娓道来,后者更是细数令人目不暇接的灯名,如十二月花名灯、生肖灯,又如“有头有脚乌龟甲鱼灯、无头无脚蚌蛯蛤蜊灯、有脚无头螃蟹蟛蜞灯、有头无脚泥鳅鳗鲡灯”,唱词则既报了灯名又出了灯谜,非常有趣,也非常生活化。
京剧名家史依弘曾在元宵戏曲晚会上利用现代科技影像在历史的细节中改编复原《上元夫人》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专门为元宵节编演应节古装新戏《上元夫人》,1920年元宵首演于新明戏院,故事讲的是王母娘娘和上元夫人带着伎乐侍从自天而降,汉武帝设筵款待,上元夫人当筵歌舞。这出戏虽情节简单,但场面热闹,尤其是梅兰芳扮演的上元夫人,技巧精纯,歌舞新颖,服饰鲜艳,观众十分喜欢,仅三日票房收入就高达一万五千元大洋。可惜它已失传,仅遗留下剧本、舞谱和寥寥几张剧照。2021年,京剧名家史依弘在元宵戏曲晚会上利用现代科技影像在历史的细节中改编复原《上元夫人》,展现了“抱月”“风转”“俛视”等场景,她唱着“星月影动玉琅玕,祯祥吉庆贺新年。紫府高祯来盛会,画堂歌乐列华筵”,与动态化再现的梅兰芳先生上元夫人舞谱影像叠映交融,歌舞蹁跹,令人耳目一新。
观灯,也往往伴随着猜灯谜,好玩又益智,老少咸宜,贫富不拘。灯谜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先秦时期,制作灯谜需要智慧和巧思,大量运用比喻、借代、想象及拟人等手法,极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清人钱琦在其《台湾竹枝词》里描绘了灯谜活动热闹非凡的场景:“烟花火树拂墙过,映带春节灯谜多。”清代李汝珍的长篇小说《镜花缘》多次写到猜谜和制谜活动,如第八十一、八十二两回生动详实地摹画了清代中叶百姓的猜谜活动。而《红楼梦》中共有灯谜二十七则,如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太监拿来元春所制灯谜给众人猜。“宝钗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猜就猜着了”,寥寥数语便把宝钗识时务、懂世故、明事理的性格特征表现了出来。而“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越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当屋,命他姊妹各自暗暗的作了,写出来粘于屏上,然后预备下香茶细果以及各色玩物,为猜着之贺。”准备工作做得如此细致充分,全家团圆猜灯谜的欢快喜庆自不必说。
佳节必有美食,元宵节照例要吃元宵。老杭州素来有“上灯圆儿落灯糕”的说法,意思是正月十三上灯时吃汤圆,等到正月十八落灯时吃年糕。南宋政治家史浩《粉蝶儿·咏圆子》词曰:“玉屑轻盈,鲛绡霎时铺遍。看仙娥、骋些神变。咄嗟间,如撒下,真珠一串。火方燃,汤初滚,尽浮锅面……”,把做圆子的女人比作仙娥,把圆子比作真珠,写得惟妙惟肖。而在浙江台州的许多地方,人们正月十四闹完元宵之后,回家吃的不是元宵,而是糟羹。
在老北京人的节日记忆里,元宵节“烧火判儿”是一项观赏性极佳的节庆活动。“判儿”就是泥塑的判官,里头放置一个炉膛,装煤点火后,因灼烧而通体变红,且有火焰从七窍喷出,十分好看。四川有句俗话叫“正月十五大月亮,蒜苗扯得光桩桩”,说的是“偷青”,就是到别人家园子里“偷”葱、蒜、萝卜等,被偷的人家也不会生气,因为在当地方言里生菜与“生财”谐音,萝卜被称为“菜头”,和“彩头”谐音,而蒜则和“算”同音,都是好“好彩头”。而太原一带每逢元宵都要“闹火红”——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八音会、莲花落、二鬼摔跤、跑场秧歌,无不呈现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方特色。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