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虐杀原形2力量加倍器(民族团结一家亲 带上家人,到亲戚家看看)

导读虐杀原形2力量加倍器文章列表:1、民族团结一家亲 带上家人,到亲戚家看看2、专访|蒋韵:每写完一个东西,总有抢救出什么的感觉3、我们作品见,金柱赫4、浮岛物语Shacknews评分8分 挥

虐杀原形2力量加倍器文章列表:

虐杀原形2力量加倍器(民族团结一家亲 带上家人,到亲戚家看看)

民族团结一家亲 带上家人,到亲戚家看看

编者按春节期间,一些机关干部或驻村工作队干部给结对认亲的群众拜年,带上了放假的家人同往。两家人的团聚让亲戚间的成员更加熟悉了,亲戚间的亲情更加深厚了,亲戚间的往来有更多约定了。不同民族的亲戚间以热热闹闹的家庭拜年方式,让亲情越来越浓、让文化融合加深的同时,也在欢声笑语中碰撞出了2017年新的希望。

带来的是真情留下的是感动

过一个开心幸福的春节,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今年春节,因为远在乌鲁木齐市的汉族亲戚一家人的到来,乌什县奥特贝希乡托万克墩其格村村民阿依吐尔逊·赛依提、乌什县阿克托海乡苏依提喀村村民依沙克·尕帕尔深深地体会到,春节中的亲情相聚如此美好,春节中的真情相助如此温暖。

阿依吐尔逊·赛依提是一位有着3个孩子的维吾尔族单身母亲,依沙克·尕帕尔是一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柯尔克孜族老人,他们有一位共同的汉族亲戚——自治区环保厅党组书记邵峰。自从结对认亲后,邵峰多次看望这两位亲戚,新春佳节,邵峰带上了妻子和儿子,来和亲戚共度佳节。

“儿子在德国工作,难得回来团聚,这次回来过年,我们心里惦记着乌什县农村的亲戚,于是自费过去,全家人给亲戚拜年。对于我们家和亲戚家来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春节。”2月2日,从乌什县拜年回来的邵峰妻子王丽娥对记者说。

1月27日,除夕。苏依提喀村浓浓的年味中,自治区环保厅驻乌什县“访惠聚”工作队与下驻4个村的村民代表,共同举办了一场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迎新春联谊会”。这4个村对王丽娥来说并不陌生,丈夫邵峰经常向她提及。联谊会上最打动她和观众心灵的,是以邵峰资助艾力江上大学的故事为原型,表演的小品《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圆大学梦》。艾力江是阿依吐尔逊·赛依提的大儿子,去年在邵峰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顺利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过乌鲁木齐时,艾力江还到邵峰家做客,王丽娥像关心自己的儿子一样,给艾力江做好吃的,给他买新衣服,并为他买了去西安的火车票。

1月28日,大年初一。邵峰一家人来到阿依吐尔逊·赛依提家,和前几次一样,阿依吐尔逊·赛依提又收到了药品、补品和生活费,她激动地拉着王丽娥的手说:“你们家对我们帮助得太多了,现在,我大儿子上了大学,二儿子在你们的帮助下到沈阳务工,小儿子也上学了。我们家的抗震安居房也建好了,今年搬到新房子后,你们要经常来做客。”

亲戚欢聚中,邵峰夫妇问起了艾力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鼓励艾力江好好学习,如果能考上研究生会支持他完成学业,毕业后会帮他联系工作。艾力江把邵峰的儿子当成了哥哥,他说,他会更加刻苦学习,将来像哥哥一样,不辜负亲人们的期望。

在乌什县农村的4天里,邵峰一家人还来到亲戚依沙克·尕帕尔家。依沙克·尕帕尔看到亲戚一家人都来了,兴奋地迎了上来,他和好兄弟邵峰紧紧地抱在了一起。68岁的依沙克·尕帕尔曾当过村党支部书记,他和邵峰结为亲戚两个月后,突然病情加重下不了床,邵峰便托同事买药送过去,并把他在当地医院拍的X光片带到乌鲁木齐找医生咨询,听说需要到乌鲁木齐住院,邵峰计划天气暖和后把依沙克·尕帕尔接到乌鲁木齐治疗。

“好兄弟,上次你带给我的药真管用,吃了后可以下地走路了。你们这次过来,我们全家舍不得你们走,希望诺鲁孜节到来时,你们再过来。”依沙克·尕帕尔对邵峰说。“老哥哥,我们只要有时间,会经常过来看您的。”邵峰回应道。说着,他掏出两万元塞给依沙克·尕帕尔,这笔钱是新疆大晨报股份公司举办的“亲情·我和我的家人”优秀图片评选活动中,他们兄弟俩合影照获得的家庭梦想基金。

家属鼎力支持亲戚增进了解

“吾斯曼兄弟,我已经回家了,希望你们一家人到乌鲁木齐来。你们过来后,我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你们到处看看。”2月3日,杨晓松从喀什回到乌鲁木齐后,不忘给吾斯曼·买买提打电话。

杨晓松是谁?在这个春节到来之前,生活在英吉沙县萨罕乡托格日艾日克村的吾斯曼·买买提并不认识他。然而,亲戚之间有着一种血浓于水的情谊,去年10月,自治区发改委驻托格日艾日克村工作队队长任春梅与吾斯曼·买买提结为亲戚,吾斯曼·买买提一家人和热心的任春梅越来越熟悉,他们希望能认识亲戚任大姐家的其他成员。杨晓松是任春梅的丈夫,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平时没有机会到南疆基层农村,因此,他在吾斯曼·买买提眼里只能是个“传说”。

今年春节,任春梅在深圳工作的女儿回乌鲁木齐过年,听说妈妈在南疆农村坚守岗位不能回家团聚,好不容易回家乡一趟的女儿有点失望。“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团聚吗?走,我们到你妈妈驻的村里去!”杨晓松订了两张飞往喀什的机票。

杨晓松在伊犁长大,工作后偶尔出差去过南疆个别城市,对南疆农村并不了解。在去托格日艾日克村的路上,南疆农村的特色风情和崭新面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从心底里赞叹中央对南疆实行的特殊政策,赞叹“访惠聚”工作队在基层农村所发挥的作用。看到这些,他想,对妻子的工作要加倍支持,妻子在电话里说在村里结对认了维吾尔族亲戚,他也要给亲戚家帮点忙、出点力。

除了女儿带的玩具外,父女俩还买了不少生活用品作为拜年礼物。大年初一,任春梅带着工作队队员入户走访慰问,杨晓松和女儿作为“编外队员”帮忙拿东西。最后,他们一家三口特意来到吾斯曼·买买提家拜年,任春梅全家的到来,让吾斯曼·买买提一家感到惊喜。虽然语言不通,但吾斯曼·买买提和杨晓松像是一对多年没有见面的兄弟,比画着交流起来。吾斯曼·买买提带杨晓松参观他养的鸽子和木工设备,他家人多地少,这两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增收的路宽阔了。村里不少农户建抗震安居房需要门窗、廊柱等木料,他的木工手艺派上用场了。

吾斯曼·买买提家的困难在于家中有4个孩子,其中第二和第三个孩子是双胞胎。任春梅和他家结为亲戚后,经常到他家聊天,鼓励孩子们学好双语。她还经常和工作队里的双语干部哈丽旦·米尔阿布都拉一起到村里的小学,为吾斯曼·买买提的大儿子艾拜杜拉等孩子补习双语。拜年中,任春梅的女儿把吾斯曼·买买提的几个孩子拉到一边玩耍,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长大后到内地上高中和大学。

任春梅一家三口告辞时,吾斯曼·买买提和妻子麦热姆妮萨·艾克木舍不得他们走。吾斯曼·买买提赶紧吩咐艾拜杜拉去拿几个梨子,艾拜杜拉飞快地跑到后院,从地窖里掏出几个梨子。梨子是当地农民种的土梨,是为了招待尊贵的客人保存起来的,吾斯曼·买买提用传统的窖藏方式保鲜。任春梅和丈夫不收,吾斯曼·买买提不高兴了,他说:“咱们是亲戚,是一家人,自己家的东西都不尝尝吗?”

杨晓松从事旅游文化策划设计,到南疆亲戚家拜年之后,他有个计划:以后多关注南疆农村,策划出帮助农民增收的旅游方案,让吾斯曼·买买提等农民通过旅游服务增收致富。

拍下全家福送上诚挚祝福

在霍城县,这个新春佳节因为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火热氛围而显得格外温暖。自1月27日大年三十至今,霍城县各族“亲戚”之间相互拜年,大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叙亲情,话团结,聊未来,喜气洋洋共度新春佳节,为节日增添了别样的甜蜜和温情。

1月28日,大年初一,霍城县兰干乡茹先巴克村74岁的民间老艺人艾买提江·玉素甫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自己的结对亲戚、霍城县委书记侯得录家拜年。

在霍城,艾买提江·玉素甫的名气可不小,很多人都知道他,因为他是这个人口不多的县城里少有的受到过毛主席接见的人。

艾买提江·玉素甫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弹奏都塔尔。后来,他参军入伍,因为自己的文艺特长而被选为部队的宣传骨干。退伍后,他回到家乡干宣传工作,经常参加县里的文艺演出。1964年,大叔跟随霍城县文工团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演出人员,艾买提江留下了与毛主席的珍贵合影。

这一段经历,也让他成为霍城县的民族团结宣传大使,每当有人来看望他,他都会拿出这张珍贵的合影照片,把当年在人民大会堂见到毛主席的情景再讲述一遍。

2016年年底,侯得录在下乡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老艺人和爱国宗教人士时,与艾买提江·玉素甫结为亲戚,并约定再来看望他。2017年元旦,侯得录专程到艾买提江·玉素甫家看望自己的这位亲戚。

侯得录当时就邀请艾买提江·玉素甫来自己家做客,他说:“我们现在已经是亲戚了,以后要经常走动,欢迎你和家人来我家串门,我也会带着家人再来看望您。”

所以大年初一一大早,老人就早早出门赶路,中午前来到了县城。

一进侯得录家,艾买提江·玉素甫就拿出精心准备的新年礼物:之前侯得录来看望他时两个人的合影和一顶维吾尔族小花帽。

交谈中,艾买提江·玉素甫说:“我现在享受各种补贴,还享受到了农村养老金和新农合。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后,我又多了一个城里的亲戚,今天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我上门来给亲戚拜年了。”

艾买提江·玉素甫说,自从他见过毛主席后,就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是党的好政策让他过上了好日子,只要他还活着一天,就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这份和谐!

艾买提江·玉素甫还邀请侯得录下次一定要来自己家里吃拉条子,让两家的感情像拉条子一样越拉越长。

侯得录勉励老人说:“您在七十高龄仍然坚持文艺创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后您可以继续发挥特长,创作更多弘扬正气、鼓舞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霍城本地的先进文化,为打造文化霍城作出更多的贡献。”

侯得录说:“作为霍城县文化名人,老人不仅仅是文艺带头人,更是民族团结带头人。今后,我们两家要把民族团结的风尚更好地发扬下去。”

艾买提江·玉素甫曾经创作了歌曲《美丽霍城》,他说,现在生活很幸福,平时除了干农活外,还在进行音乐创作。今后,他要把党的好政策和幸福生活写到歌里去,唱给乡亲们听。

在侯得录家中,艾买提江·玉素甫的妻子和侯得录的妻子手拉着手挨着坐下。两家人坐在一起,聊家庭、聊工作、聊生活……大家有说有笑,无所拘束,两家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心也越来越近了。

在春节这个团圆的日子,两家人还一起拍了全家福,并向对方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临别时,侯得录贴心地询问老人怎么来县城的?下午怎么回家?并嘱咐老人路上注意安全。送别了艾买提江·玉素甫一家人之后,当天下午,侯得录带着爱人和孩子赶往清水河镇二宫村看望了自己的另外3个结对亲戚,并为他们送去了新春的祝福。

新年里家里来了特殊的客人

新年里的奇台县一片喜庆,大街小巷挂起红色的灯笼,年味浓浓。

行人踏着匆匆归家的脚步,迎着雪花,在一扇又一扇亮着灯的窗户里,是忙碌的身影、是冒着热气的年夜饭,是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大年初一,奇台县西地镇党委副书记王继刚和妻子一大早便忙了起来,两个人分头准备着水果、茶水和肉。

“由于工作忙,家里之前也没来得及准备什么,今天特意回来做一些好吃的,新年要有新气象。”王继刚说,今天家里要迎来特殊的客人。

另一边,王继刚的维吾尔族结对亲戚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一家,已经坐上了车,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心情愉快。在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心中,王继刚早已是自己的亲哥哥。自从自治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来,在哥哥王继刚的帮助下,他们家发生了很大变化。

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说:“以前我们家只有18亩地种瓜子和葫芦,收成还不好,种的瓜子总是卖不掉,一年到头开支都很紧张。”

然而在结对认亲后,这一切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王大哥一听到我们家的困难后,当即拿出5000元,支持我们做小本生意,并且常常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我现在有什么事情都先想到要和哥哥商量,哥哥有文化,总能给我们一些特别有用的建议。”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说。

王继刚建议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一家把种好的瓜子炒好去县上卖,年前,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的瓜子供不应求,收入2000多元。腰包鼓起来了,生活的自信心更足了。

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说:“哥哥告诉我,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我的孩子还小,我要努力,为孩子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卸下一年的辛劳,人们享受着阖家团圆的幸福。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的母亲特意嘱咐他:这个春节,一定要给哥哥拜年。

在出发前,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换上新衣服,提上妈妈亲手为哥哥炸的馓子,希望哥哥能喜欢。

“哥哥、嫂子新年好……”在亲切的交谈中,一盘热气腾腾的羊肉端上了桌子,谈及现在的生活,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激动地说:“现在党的政策可真好,大家能享受到免费体检,孩子上学也免费,大家都很开心,现在我妈妈卖馓子,我在外面开大车,我老婆在县上卖手机,我家里一个月收入快8000元了,这些多亏了哥哥的帮助和建议。相信在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下,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两家人坐在一起,亲切地交谈,屋子里暖意融融。

王继刚说:“现在克里木阿依·阿不力孜心里有啥想法,有啥话都肯和我说了。今后我们家和他家要心贴心、多联系,让亲戚越走越亲。”

短评

人人都为民族团结添砖加瓦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鸡年春节,我区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带领亲属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添砖加瓦。一个个水乳交融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故事,让新疆和谐稳定之花愈发娇艳。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的重大举措,是各族干部群众积极营造民族大团结浓厚氛围的现实需要。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全疆各地迅速行动起来,各族干部纷纷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合力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添油加力。这其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民族团结当成抽象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也正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以理性认识驱动自身不断为新疆民族团结多做贡献。

团结表现为自在状态的团结和自为状态的团结。自在状态的团结就是生活的常态,比如不同民族相遇时相互露出笑脸打招呼等。自为的团结就是上升到意义认知层面的团结,这种团结是有生命力的团结,是牢不可破的团结。民族团结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口号,它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每个人只要把自在的团结提升到自为的团结,那么这种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轻易撼动的。这样的团结才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力量的团结。

团结的核心是尊重人,不论什么民族,都需要被人尊重。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不论哪个民族,对对方都应树立文明的观念,懂得尊重对方。而这种尊重需要放开怀抱、包容欣赏。既尊重对方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还要欣赏对方民族的个性。唯有在尊重的基础上,从我做起,多说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民族团结的实事,多尽民族团结的责任,在点点滴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感情、加强团结,我们才能不断巩固发展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虽然各民族文化习俗不同,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样的。我们各民族都应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共同的责任,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共同的任务,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折不扣地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做实做细。

我们相信,“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团结蕴藏着摧山坼地的巨大正能量。展望未来,“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神圣使命鼓舞着我们,各族人民过上全面小康新生活的美好期盼召唤着我们。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携手奋进,必能拥抱机遇、战胜挑战,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凝聚起磅礴力量。

专访|蒋韵:每写完一个东西,总有抢救出什么的感觉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一个叫布里亚·萨瓦兰的法兰西美食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告诉我你吃什么样的食物,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二百年后,在中国北方,一位女作家像是呼应萨瓦兰这句话似的,望向自己的家庭和过去,写下了一部“食物史记”,取名《北方厨房》。

蒋韵新作《北方厨房》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近日,蒋韵新作《北方厨房》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厨房》收录了蒋韵写于2020年的两部作品,一部是长篇非虚构《北方厨房》,一部是中篇小说《我们的娜塔莎》。《北方厨房》将一个北方家庭的烹饪史娓娓道来,写到了“假鱼肚”“桂花年糕”“瓜菜代”“蒸菜蟒”“炸菜角”“黄蘑饺子”“青梅酒”“竹叶青”等几十种食物,还有从1950年代一路走来的充满各种滋味的“味觉记忆”。而《我们的娜塔莎》讲述的是一个苏联女子在北方小城的故事。那个名叫娜塔莎的女子是小城里很不合时宜的存在,她为小城留下了充满异域风味的蛋黄酱。

当我们将这两个文本放在一起,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奇妙的“化学反应”。虚构世界里的人物可以在非虚构文本中找到原型,而非虚构的讲述也可以通过小说走向更深远的世界。

“它们确实是相伴相生的姊妹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8月中旬,蒋韵就新书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她透露自己一开始写的是《北方厨房》,但写着写着,那个教母亲做蛋黄酱的苏联女人便一直挥之不去,让她心猿意马。她只好暂时放下《北方厨房》,先写小说《我们的娜塔莎》,再写《北方厨房》。最后,两部作品都首发于《收获》,《我们的娜塔莎》发于《收获》2020年第6期,《北方厨房》发于《收获》长篇小说2021年春卷。

《我们的娜塔莎》发于《收获》2020年第6期,《北方厨房》发于《收获》长篇小说2021年春卷。两部作品都写于2020年。

若从《北方厨房》和《我们的娜塔莎》再往前追溯,我们还会看到蒋韵近年的作品——《你好,安娜》《青梅》《水岸云庐》无一不在呼唤:记忆记忆。这或许和蒋韵家里的变故有关,几年前母亲患上阿尔兹海默病,父亲得了脑梗中风,疾病让她的双亲成为了失去记忆的人。蒋韵自己也说,这几年,每写完一个东西,总有一种从自己的记忆中抢救出什么的感觉。但她也难过地发现,即便没有衰老和疾病,遗忘也在人世间时时刻刻发生着。我们总能在她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忧伤的、怀旧的、古典的气息,仿佛在回望那些消逝的人事物,仿佛在打捞人类世界里更久远的记忆。

但当我问她,如果有一台时光机,想用它回到哪一年?她的回答是:“如果有,我不想用它回到任何年代。我有珍惜的年代,可我不想回去,因为我已经知道了它终将逝去,那只能让痛苦加倍。”

蒋韵,1954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祖籍河南开封

为某段历史留下“味觉记忆”

澎湃新闻:《北方厨房》和《我们的娜塔莎》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先看了《我们的娜塔莎》,后来看《北方厨房》,不少地方让我忍不住想到娜塔莎、姜友好、杜若、杜若父母这些小说人物,还有“包饺子”“采蘑菇”“上学挖防空洞”这些场景。两个文本放在一起,一个虚构,一个非虚构,它们相互呼应,打开了彼此的文本空间,那种感觉非常奇妙。它们动笔的先后顺序是?

蒋韵:如你所说,这两部作品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我先动笔写《北方厨房》,在写到制作“土豆沙拉”蛋黄酱的时候,我写到了那个苏联女人。一个念头冒出来,猜想,她或许是我们那个内陆城市“蛋黄酱”的始作俑者。这已经偏离非虚构,开始向小说倾斜了。一想到小说,心猿意马,觉得这一短短章节承载不了我想表述的东西。于是果断放下了《北方厨房》,开始了《我们的娜塔莎》的写作。

说实话,比起散文、非虚构,我更喜欢写小说,因为它更自由。也只有在小说的世界里,我才能够凭想象,从无到有,完成一个苏联女人和一座城市悲剧性的命运关系。《我们的娜塔莎》写得我心痛难抑,却也觉得了了一桩心事。接下来才又继续写《北方厨房》。所以,它们确实是相伴相生的姊妹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澎湃新闻:《北方厨房》前后写了多久?

蒋韵:不到三个月吧。我们2020年三月初从海南回到北京,居家隔离期间动笔。六月十九号完成。这期间还穿插写了《我们的娜塔莎》。

澎湃新闻:还记得写完那一刻的场景吗?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蒋韵:写完那一刻的具体情景,不记得了。但,这几年,每写完一个东西,总有一种抢救出什么的感觉:从自己的记忆中,从日渐老去的生命中。像是和生命赛跑。有一点苍凉的满足感。

澎湃新闻:我想到在《北方厨房》之前,你还写过一篇有关饮食和家族史的非虚构作品:《青梅》,它主要写的是你姥姥和母亲的故事。在那篇文章的最后,你说它是写给外孙女如意的:“或许她还没长大,我的记忆已经如同我母亲一样死亡了。我想让她知道一点从前的事情,让她知道一点我们这个小小家族的过往,让她知道,她来自何方。仅此而已。”那么,写《北方厨房》,是不是也有“留住记忆”的原因?

蒋韵:完全正确。写《青梅》时,确实是想为我的如意留下一份家族的备忘录。而写《北方厨房》,则是有些野心的,想通过一个小小的北方家庭,写“吃”的历史。想为食物写一部史记。为某段历史留下“味觉记忆”。它应该大于一个家庭的范畴。大于一个地域的范畴。食物的千姿百味,如同人生的种种况味,有着大江大河般的壮阔和命运感。人记忆历史的方式是多样的,“食物史”也许是最为烟火气,也是最鲜活最刻骨铭心的一种记忆。

澎湃新闻:是的,对我这样一个南方读者来说,书里写到的“假鱼肚”“瓜菜代”“蒸菜蟒”都是非常陌生的食物,但读来并没有觉得隔阂,可见食物的滋味和体会是可以跨越地域和时间,可以共通的。总体来看,《北方厨房》的前五章写了家里先后三个主厨时期:奶奶主厨时期、母亲主厨时期和“我”做主厨时期。第六章写到记忆深处里和“吃”有关的人和地方,最后则是一章带有反思意味的结束语。这个文本结构是一开始就想好的吗?

如果说家庭饮食史是《北方厨房》的树干,那么那些和家人有关的插曲,和邻居有关的故事,和朋友有关的相聚就像是自由长出的枝叶,共同构成这部作品茂盛浓密的样子。尤其那些与食物无关的碎片小事,像是兴之所至,是不是写作之初没有想到的?你怎样看待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

蒋韵:我写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结构一直是我的弱项。我缺少宏观把控的能力,也没有写提纲的习惯,更不会像照着图纸盖房子一样建构我的小说。我曾在一个访谈中谈过这个话题,我说,“我的小说,就如同原生态的乱流河,它永远不会限定在我最初给它挖掘的河道之中。它一路奔腾,东突西撞,冲毁河岸,随心所欲,自由改道。”

写《北方厨房》,也是如此。最初,虽有野心,却没想过会写这么长一个非虚构文本。写完奶奶主厨,心里有了一个大轮廓,想到妈妈主厨和我做主妇,这重要的三部分。而其他,则是慢慢生长出来。一条河,流着流着,分出了一些河岔,形成河网,又有许多小支流汇入。草丰水美。我喜欢这种茂盛的无序,这种丰富的自由,喜欢这种恣意生长的状态。我觉得这是写作这工作最为迷人的地方。也算是我任性的风格。

蒋韵和朋友在朋友家聚餐

那些埋得很深的种子

澎湃新闻:笛安说了,妈妈不会做饭,喜欢吃的东西也很少,但即使是这样,写起一部关于厨房,关于食物,关于美味记忆的书,也依然充满了温暖的慰藉。

在我有限的阅读印象里,你之前的许多小说都写到了食物,或者是一道菜的模样,或者是一顿饭的温馨,也或者是人对食材的珍惜与敬意。比如《晚祷》里袁有桃说,食材通人性。《水岸云庐》中陈雀替在菜里下毒,下厨时她对着干净幼嫩的白菜菜心轻轻说了句“对不起”。可以说,你小说里的食物仿佛是有生命的,也往往是被作家善待的。这是否也和你从小对食物的记忆有关——想起它们,就是想起了生命中美好的部分?

蒋韵:对食物的敬意,感知到万物有灵,不是始于小时候。小时候爱美食,爱美味,却不懂。但种子有可能是那时候种下的,只不过埋得很深很深。比如,就像我在《北方厨房》里描写的,家里杀鸡,奶奶会真诚地念叨:“小鸡小鸡你别怪,你是阳间一刀菜……”而戴着红领巾、相信唯物主义的我,会觉得奶奶“迷信”,尽管我也同样“不忍”。但奶奶的念叨,远比我的腹诽和批判活得长久。她对食物的珍惜、爱意、对万物的善待,我从小看在眼里。她白发苍苍坐在风中,努力洗刷积攒了一年的风干肉皮、准备做“假鱼肚”这道大菜的那种忙碌姿态,永存我心。这些都是种子吧?但它们破土而出需要时间,需要岁月的积淀和人生的阅历。

澎湃新闻:这些种子似乎也在你后来的作品中发芽抽枝,开花结果,成为了你笔下人物的某种独特气质。你觉得食物以及对食物的记忆在你的作品和人生中占据怎样的位置?

蒋韵:不记得什么时候,很多年前了,有一次,偶然在一个地方看到一个读者的评论,说,我的小说让她认识了什么是“美食”,说它们如画一样鲜明美丽。我极其意外,也非常感动,把这件事说给家人、朋友听,大家听了,无一例外哈哈哈大笑,觉得那是一个荒诞的笑话。我的不会做饭,不善厨艺是人人皆知的。或许,也正因此,生活中的缺失和缺陷,我在小说的世界里弥补。起初我并不自觉,自那以后,我尝试让我的一些女主角们拥有了烹饪的热情和天赋,有了精良的厨艺,我让她们代替我去探索、体验那个神秘世界的秘密,并尽善尽美地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我同她们一起,虔诚地感知到万物有灵,学会如何尊敬每一棵平凡的青菜,每一粒粮食,尊敬自然界对我们的恩养,思索人类与万物相处的方式……这应该是我小说中比较重要的价值观吧。

澎湃新闻:是,我感觉“她们”身上或多或少有着奶奶的影子,有着自己所坚持的和这世界相处的方式。对很多作家来说,童年是其作品抹不开的底色。你的童年对应着“奶奶主厨时期”,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开封时期和太原时期。五岁前你跟着奶奶在开封生活,五岁后一起搬到了爸妈所在的太原。你在书里写道:“从那一刻起,我成为了一个异乡人。”也是通过这部分描述,我理解了为什么你的小说里出现过那么多充满忧伤的异乡人,以及他们的“西伯利亚”。

去年有一档文学纪录片,叫《文学的故乡》,导演跟着6位作家回到他们各自的故乡,回到他们的文学现场。你觉得你有“文学的故乡”吗?

蒋韵:抱歉,我没看过《文学的故乡》。如你所说,我其实一直是一个“异乡人”。这个“异乡人”,不仅仅是地域的,也是生活中的。无论身处何处,永远有一种被放逐感。我年轻时曾说过,文学就是我的故乡。后来不好意思说了。其实我小说中许多故事,都发生在太原。我后来也称太原是“我的城市”,是真心想和这城市和解。毕竟,我在那里生活了五十多年,那是我女儿出生并长大的地方,这让我感到了和它的血肉相连。但我不确定它是否算是我的“文学故乡”。

我想,我的文学故乡,能不能算是汉字呢?我想起《晚祷》中的一段话,袁有桃在《诗经》中找到了自己名字的出处后,有这样几句描写:“那是中国读书人与生俱来的忧伤,原罪般的忧伤,有桃确认了这个。虽然,她远远算不上一个读书人,可她认识汉字。汉字,应该就是这忧伤的种子。”这段话,我现在读起来也有一种深刻的伤心,就算它们是我的故乡吧,亲爱的汉字。

一部特别的“创作谈”

澎湃新闻:对于熟悉你作品的读者而言,《北方厨房》可谓一部特别的“创作谈”。大家可以在这里找到你不少小说的人物原型,还会发现你小说里一再出现的阅读、行走、美食、相聚、友谊、爱情等浪漫元素都和你的个人成长史息息相关。你会把文学写作视为“和自己生命经验对话”的过程吗?

蒋韵:把《北方厨房》看做是我的特别的创作谈的,你是第一个。我很喜欢这个说法。确实,在《北方厨房》中,可以找到我小说中许多的人物原型以及故事素材。那都是我珍惜的宝藏。我当然会把我的写作视为“和自己生命经验对话”的过程。“生命经验”其实可以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概念。我已经写了四十多年,仍然没有穷尽它,没有抵达它的边界。

对于熟悉蒋韵作品的读者而言,《北方厨房》可谓一部特别的“创作谈”

澎湃新闻:在《北方厨房》里,我们能感受到你对1980年代的怀念。你曾说过1980年代赋予了你的小说以诗性,或者说是一个“诗”的灵魂。确实,看你的小说,能感受到一种浪漫,一种诗意。可小说的诗性和诗歌的诗性应该是不一样的,你怎么在小说这种“俗文体”中写出只有小说能表达的诗性呢?

蒋韵: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好。我记得我丈夫李锐有篇文章是写沈从文先生的,叫《另一种纪念碑》,里面谈到过这个问题。摘录一段吧:

“这个秉承了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湘西人,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家乡时,就诞生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一片最深沉也最美丽的森林。中国诗歌所最为崇尚的神韵和意境之美,在这片森林中流变成为一种不可分离的整体呈现。这是中国诗的传统向现代散文文体一次最为成功的转变。而弥漫在这些美丽的文字背后的,是一种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对于生命沉沦的大悲痛,和对于无理性的冷酷历史的厌恶。在这肝肠寸断的痛惜的背后,是一种人的觉醒,是一种现代人格的建立。”这里的“散文文体”,指的是小说。所以,我有榜样在前:沈从文先生的小说,在我看来就是诗性的小说。

王德威教授在评论我的一篇小说时,曾经说过,我就像一个诗的地下工作者,潜伏在小说的队伍中。我觉得这说法很有意思,也启发我思考。我以为,小说中的诗性是一种精神,而非其他。

澎湃新闻:与小说相比,作家在非虚构作品里会更直接地面对记忆与读者。《青梅》中写:“有些记忆,我到现在还没有勇气写出来。也许,小说可以,但用散文的方式,我仍然,不能触碰……”

到了《北方厨房》,有些年份,有些记忆,依然是留白的。因为还是没有足够勇气,对吗?比起2018年写《青梅》的时候,你觉得写《北方厨房》时的心境有变化吗?

蒋韵:没有太大的变化。具体的改变有一些。写《青梅》时,我母亲还在。尽管她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功能,可她仍然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青梅》是我对她的告别,有着生离死别的惨痛。写《北方厨房》时,她走了。母亲成为了墙上的照片和回忆……但不管是《青梅》还是《北方厨房》,都有巨大的空白。我确实没有勇气触碰它们。不错,非虚构作品应该会比小说更直接面对记忆与读者,可那是别人,我不行。小说不同,在小说中,“我”可以隐身在任何人的身后,去经历剧痛或者,屈辱。

澎湃新闻:我感觉这些年,你一直在努力地抗拒遗忘。《水岸云庐》《青梅》《你好,安娜》《我们的娜塔莎》《北方厨房》……它们都有强调“记住”的意义。我们说失忆有两种,一种来自不可抗的、人为改变不了的因素,比如衰老和疾病;另一种是人为的选择忘记。这两种失忆,在你的笔下都出现过。你认为哪一种遗忘更可怕?

蒋韵:都可怕。但后一种,人为的选择忘记,更可怕。那会导致历史失忆。

《水岸云庐》《青梅》《你好,安娜》《我们的娜塔莎》《北方厨房》……它们都有强调“记住”的意义。

打捞人类世界的记忆

澎湃新闻:看你的作品,我觉得你会留心那些远去的、逝去的美好事物。更早年的作品,如《心爱的树》是纪念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君子”,《隐秘盛开》是缅怀古典爱情,它们都有关过去,亦有关失去。是否可以说,回望或凭吊那些过去的事物,也是在打捞人类世界里更久远的记忆呢?

蒋韵:你说得真好,确实,凭吊就是追忆和缅怀吧?我希望我在人类世界中,能够打捞到更久远的记忆。其实,你刚才提到的那两部小说,在我眼里,它们还远谈不上久远,特别是《隐秘盛开》,那故事起始于我的大学时代,结束于上世纪末或者新世纪初年,好像还没过去多久。岁月如梭啊。

澎湃新闻:在《北方厨房》里,我们会在不经意间读到一些人名。比如奶奶的名字,在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从“妞儿”“孔蒋氏”到“蒋宪曾”的变化。还有的名字,如“周潜川”“万选才”,在时光里渐渐消逝。对于一些着笔不多的人物,如果不写名字,仅仅用“我的邻居”“某某人的父亲”,倒也不影响阅读。可你写上了他们的名字,哪怕只是一句“他叫XXX。”这是否也包含了你对这些人物的某种特别的感情?是否因为你希望那些名字、那些人,尽可能地不要被世间忘记?

蒋韵:不错。我对这些人物有特殊的感情。我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让他们被记住。他们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注脚。当然我写了也是白写,又有几个人读我的书呢?我不会夸大一个作家的作用,不奢望为无名者代言,但,我这样写了,心安。另外,从文本的角度看,写不写这个名字,情感完全不同。氛围和语感也完全不同。所以,也是文本的需要。

澎湃新闻:你有没有看过一部动画电影,叫《寻梦环游记》?它讲述了一个亡灵世界的故事:每到一年一度的亡灵节,逝去的灵魂都会返回人间与亲人团聚。但若人间无人记得这个灵魂,它就会灰飞烟灭。也就是说,一个人真正的死亡,发生于他被世人完全遗忘之时。

蒋韵:遗憾,我没看过《寻梦环游记》。但听你的讲述,真是很有意思也很悲伤。确实,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真正死亡发生于他被世人完全遗忘的时候。比如我的祖母蒋宪曾,在我和我的弟弟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她才真正地不再存在。因为,那时候,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认识她、记得她了。比如我的父母,至今,我女儿好像一直都不认为他们已经不在了。她有时会说:“姥姥昨晚来过了。”我说:“你梦到姥姥了?”她回答:“不是梦,我分得出来,姥姥是真的来过了。”假如真有这样一个亡灵世界,那我的亲人们一定都还在。因为我们都在想念着他们。

她们选择了“不忘”

澎湃新闻:说到记住与遗忘,我还会想到你近年小说里的主人公。她们都无法忘记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都因无法救赎而自我惩罚。她们活着,也被自己的记忆折磨着。《晚祷》中的袁有桃,《水岸云庐》中的陈雀替,《你好,安娜》中的素心,《我们的娜塔莎》中的杜若,都是如此。你为什么特别关注这样一类人?

蒋韵:因为我身边生活着类似这样的人,她们在一个健忘的年代拒绝忘却。在多数人选择遗忘,选择用冠冕的理由原谅自己宽恕自己洗白自己的时候,她们选择了不忘。选择了对自己的不赦免。我的素心我的袁有桃是她们中的代表,当然是被文学加工重塑过的走向极致的代表。她们是小众的,却仿佛承担了一个时代的“罪感”。我无法无视她们的存在。她们就像是我的姐妹。我爱她们。尽管我们也许并不是同一类人。

澎湃新闻:有时,她们给人感觉像是从俄罗斯文学世界里走出来的人物,或者说是中文世界里的“异类”。因为相较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国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约束往往来自外部,如法律、习俗、风评、名誉,而非内心的审判。作为写作者,你一直执着于“灵魂的自我拷问与救赎”,并甘愿与这些灵魂一起经受煎熬与折磨,支持你这么写的力量来自哪里?你会担心这些“罪与罚”的书写在遭遇中国经验时可能会“水土不服”吗?

蒋韵:不担心。中文世界没有“罪感文化”,但我们有“良知”、“良心”,有“慈悲心”。没有“罪感文化”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罪感”。我喜欢俄罗斯文学,一点不错,我爱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承认他对我影响至深。但,我小说里的人物,是中国人,我用我的方式讲中国的故事。去年傅小平和我有一个访谈,谈到了同样的问题。他说,你事实上已经把偏西方化的罪与罚主题,融汇于更为中国化的“失去、生命悲情、苦难”的文学母题里去了。他认为这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而这也确实是我这些年的追求:这些年,我一直试图将中国文学传统中表达到最为极致的“生命悲情”,化为我小说的灵魂。生命悲情和罪感,在我的小说中,我自己觉得并不违和。

《我们的娜塔莎》讲述的是一个苏联女子在北方小城的故事

澎湃新闻:到了《我们的娜塔莎》,“拷问与救赎”本身是否也在悄然变化?之前的女主人公或失去爱情,或背井离乡,或甘于承受命运中的种种不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自虐式”惩罚。但到了杜若,她不仅反思了自己的怯弱与自私,还开出了一家名为“我们的娜塔莎”的俄罗斯餐馆,并坚持店名里要有“我们的”这个前缀:“她坚守着,只是让这个城市记住,曾经,有一个叫娜塔莎的女人,在这里活过,爱过,死过。”这里,是否也有一个从“我”到“我们”的变化?如果有,这一变化是否也代表着你本人对“拷问与救赎”方式的新的理解?

蒋韵:《我们的娜塔莎》,和《你好,安娜》以及《晚祷》是不同的。它主要书写的不是“拷问与救赎”,而是娜塔莎以及安德烈的悲剧。杜若对娜塔莎友情的背弃,是一个时代、一座城对一个人的背弃。所以,我要杜若代表一座城一个时代向娜塔莎致歉。我想这个变化大概不代表我对“拷问与救赎”的新的理解,而是小说本身表达的方向不同。此外,我想说几句题外的话。作为一个“90后”,你竟然读了我这么多的作品,我很快慰。也谢谢你的用心思考,谢谢这些认真且深入的问题。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施鋆

我们作品见,金柱赫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昨天刷爆朋友圈的韩国新闻,无疑是宋宋CP。

但在Sir这,后台更多的,却是这样的留言——

Sir,可以写下金柱赫吗?

不写一下金柱赫?好可惜?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金柱赫是谁?

坦白讲,当Sir看到他车祸去世的消息,Sir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刚安利过的韩剧《Argon》主演?

Sir对他了解确实不多。

好在,毒饭@Xaviera 拔刀相助,她想谈谈这位一直低调的好演员。

谢谢她。

谢谢她带我们认识了金柱赫。

我是毒饭X哭着送走柱赫哥的分割线

这两天,伴随宋宋CP婚礼的另外一条新闻,是韩国演员金柱赫离世。

看着一红一白两条新闻在屏幕交替出现,有种无法用词语表达的错愕。

在刚播完不久的韩剧《Argon》里,金柱赫扮演的主角原型,是以“崔顺实事件”报道撼动韩国政坛的孙石熙。

金柱赫离世当晚,是孙石熙播报他的讣告。

孙石熙说——

今晚有一位演艺人士离开了人世,在最近刚结束的电视剧中,展现了不同他人的哲学,即使知道他是在演戏,但作为一般人都能因他而产生连结。

原来人生如戏, 不是说说而已。

无需否认,一提到金柱赫,十有八九不知道他是谁。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国内媒体报道他的新闻,都不约而同用了一个代名词:《请回答1988》成年阿泽。

这确实是金柱赫流传度最高的“小”角色。

但对这样一个拥有将近30部电视电影综艺作品的演员,只用一个客串的角色,概括他46岁的人生,24年的演艺生涯,当然有失公平。

金柱赫的1988

金柱赫,真的不仅是“成年阿泽”。

要知道,当他凭和全度妍合作的电视剧《布拉格恋人》,拿下百想艺术大赏电视部门最佳男主角时,河正宇还只能在他身边打酱油。

他是《内在美》在漫天飞舞的雪地,用平静的语气说分手的禹镇分身;

是《请点赞》嘴上说不出爱,却会在身边一直陪着你的居家男承灿;

是《没有秘密》为了当上议员,把女儿失踪当工具的爸爸;

也是《你自己与你所有》兜兜转转却又纠缠不清的画家英秀;

更是《共助》那个一手捏爆玻璃杯的北韩军官。

《共助》也许才是金柱赫演艺生涯的巅峰作品。

在片中,他演绎一个心狠手辣,杀遍主角同伴脱北的大反派。

直到弹尽粮绝,他依然强硬质疑主角复仇的正当性,最后,带着宁死也不愿继续为腐败领导的当走狗的决绝,纵身一跃,与所有疑问和倔强深埋海底。

看这个眼神。

他用死亡,变成一次对抗暴政的宣言。

一个大反派,有了暧昧的正义性。

距离他第一次获奖十一年,金柱赫终于凭借《共助》,再度拿下最佳男配角。

可惜,拿奖的两天后,他的演艺生涯就画上句号。

今天,再看他的荧屏遗作《Argon》(他还有包括《毒战》等几部电影未上映),最后孑然一身离开的金白镇背影,仿佛就是他和观众的告别。

无论是在影像,还是现实,我们总是很少看见金柱赫大笑。

小场面,大场面,他给人感觉,都是恰到好处的温润和沉稳。

还记得刚加入大热综艺《两天一夜》,人气投票,他一票都没有,他自嘲道——

我就知道会这样

但他丝毫没有因为被忽视而怠慢,反而,会用加倍的努力,抛弃演员包袱,让大家知道他原来可以这么放得开。

完全是个数码白痴,不会用手机自拍、传照片、打印,但还是尽力完成任务。

终于在一次成语接龙游戏,紧张的他把兔死狗烹(구팽)答错成兔死古藤(구탱)。

哄堂大笑。

这也是他狗烹哥外号的由来。

但凡综艺,都会贩卖人设。

真正好的,深入人心的人设,一定是和嘉宾本身的气质,产生1 1>2的化学反应。

比如狗烹哥的憨厚,一次次成为被调侃的对象。

他离开节目前最后一期,弟弟们还特地把带有他名字和成语的字幅,贴在他们拍摄的地方,供游客长久观赏。

他总是被笑没人认识。

弟弟们也常常打趣他40岁了还单身。

但,就算天寒地冷,游戏输了浇冷水,狗烹哥还是毫无犹豫地护住其他弟弟。

他还喜欢偷偷拍下弟弟们熟睡的样子。

原本坚决只签一年节目合同,却因为太喜欢这班弟弟,又多签了一年,和他们几乎走遍了韩国。

就算离开节目,还会穿着玩偶衣,偷偷回来给弟弟惊喜。尽管那滑稽的舞蹈一下子就被识破。

还有KBS大赏,那个没有预先通知却突然出现让弟弟们泪目的身影。

在两年的《两天一夜》里,你会觉得他一直都在那,努力做到最好,安定守着自己位置,温暖地包容着弟弟们淘气的玩笑。

除了演技精湛的演员,他还是那个年纪最大却最温暖最义气的狗烹哥。

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金柱赫的银幕形象,综艺人设。

是他的冰箱。

他和崔智友上《拜托冰箱》宣传《请点赞》那期,他的冰箱,被称为“历代级”最空。

因为是一个人住,也不会料理,所以他的冰箱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放再多东西,也只是等着腐烂而已。

连冰箱里的柚子清,都是《两天一夜》成员送给他,还贴上爱心贴纸。

冰箱里永远都不会缺的是鸡蛋,因为他唯一会自己做的料理,就是抹了果酱的煎蛋土司。

最令人震惊的,是一罐2005年过期的酱料。(不知是节目效果还是真的放了十年没扔)

2005年,正是金柱赫爸爸过世的那年。

10年后,妈妈也离开了。

随后引出的,是吐槽妈妈总爱做那些一模一样的料理,因为爸爸喜欢吃一样的,妈妈就以为他也喜欢吃。

聊完这段才发现,自己已经6个月没吃过家常菜了。

《两天一夜》首尔旅行那期,看着多年前父母在明洞圣堂约会的照片,金柱赫哽咽了。

我们发现,其实他也有在羡慕爸爸的样子,想快点结婚。

之后,在《Argon》结束的访问,他透露,有结婚计划,有小朋友的话,想生女儿。

他和他现女友李裕英

也因为他一直“未婚的遗憾”,在我看过金柱赫那么多角色里,最喜欢的是《昌玉的信》那个平凡的丈夫和父亲。

会因为家里的琐事和老婆吵架又和好,吵醒妈妈又像小孩一样赖在床边。

我不工作行吗

会带着孩子放风筝,为了让风筝飞起来,跑到气喘吁吁。

戏份不多,没那么多深仇大恨,阴谋诡计,打打杀杀,只是平淡如水的生活,却看得最舒心。

是不是,一直向往结婚的他,也把这份向往,倾注在这个角色里?

脱去演艺圈的身份,金柱赫,其实也只是个普通的四十岁大叔。

与他表面上看起来的相比,金柱赫是能做到120%的朋友。

一直以来始终如一没有什么变化的样子真的很好。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关照使人感到很温暖,以及话语中总是饱含着他的情义。

和他合作二十年的经纪公司代表金钟道这么形容他。

于不熟悉金柱赫的观众来说,他可能只是新闻的一个名字,一个代号。

过几天就会消失在其他热点里。

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每个普通人命运最好的比喻。

好在,于爱过他的,金柱赫们的寿命,无限长。

尤其是演员。

一打开作品,我们又能以没有距离感的方式再次相遇。

那么,我们还是在作品里见吧。

就像,你没有离开时那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浮岛物语Shacknews评分8分 挥镐根本停不下来!

《浮岛物语》于4月19日正式上线Steam,并立即凭借着极易上瘾的毒性拳打《GTA》脚踹《雨中冒险2》,于上周登上了热销榜榜首。而媒体的评测也相继出炉,Shacknews给这款独立精品打了8分的中肯评价。

《浮岛物语》二分评价:8分

优点:

-明亮、讨喜的像素图形画风

-每个角落都有奖励等着人发掘

-任何时候都有要做和要去探索的事情存在

-极易上手

缺点:

-敌对单位并不聪明

-地牢元素令人感到失望

总评:

《浮岛物语》这款迷人的甜点游戏极好的喂饱了我的本能。它让玩家收集一切元素并获得奖励,而这一点结合其他原因促使人们迷恋于这种精巧的小冒险,即使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漫无目的地点击鼠标寻找某种切实的奖励上,这也不愧为一种令人愉悦的游戏体验。

《浮岛物语》游戏介绍:

游戏始于一次游戏开发大赛(Forager当时赢得了第二名的位置!),有超过7万人玩到了这款游戏而且都很喜爱当时的原型作品! 大家都很希望能够继续玩到FORAGER,所以这款作品就这么诞生了!准备好在Steam上体验超过15个小时的精彩内容吧!

在继续开发了整整一年后,现在Steam版本的游戏加入了大量全新的内容,系统和独家的功能!

新的大陆和生态(沙漠,目的,雪山,火山等!)

加入了战斗机制!(地牢,首领战,大型战斗,夜间入侵等)。

与NPC进行互动。寻找古怪的同伴交谈并进行交易。

农场机制,包括照看各种动物,种植各种作物和草药。

考古机制。成为专业的寻密者,探索大型遗迹,挖掘古代神器,最后通过你的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你的收藏!

炼金与符文系统。这一系统让你能够全身心投入疯狂的巫术幻想,用简单的炸药就能破坏巨型的资源矿藏,甚至用强大的法术召唤出巨大的树木。

在自由的升级系统中学习并掌握16种以上的全新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获得的经验。这会让技能的总数提升到64种,而且每一种都能解锁新的道具,建筑,以及可以改变游戏性的关键物品!

随机事件终于也加入了游戏!

新的资源,目标,建筑,动物,谜题,秘密等!所有内容都加倍呈现!

Steam独家内容!

豆瓣9分神剧上线:一颗救命药丸,揭开美国神药骗局

资本的贪婪最终让医者也丧失了仁心。

医生之于病人,本是救死扶伤,职责所在。

可在资本横行的美国,医生的处方也难以抵挡金钱的诱惑,将45万人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

药物滥用,对美国人而言,也许是一个比新冠肺炎更可怕的噩梦。

近日,一部名为《成瘾剂量》的美剧在10月首播后口碑炸裂,内容尺度之大,指名道姓,层层暗箱,直怼资本运作下的美国医药黑幕。

故事始于1986年,在萨克勒家族富丽奢华的别墅里,逆光而站的理查德·萨克勒目光笃定,半张脸晦暗不明。

面对即将到期的美施康定专利和它创造的25%的公司销售额,待定接班人理查德向家族几位大佬提出了一个重磅方案:自主研发阿片(罂粟)类新药,用于缓解中度疼痛,且能长期服用。

此话一出,随即遭到家族前辈的质疑:阿片类药物若反复使用,容易成瘾。

但理查德的叔叔——亚瑟·萨克勒却冲他招了招手,邪魅一笑:市场得自己想法子创造嘛,不要把思路卡得太死。

随后影片时间切换到了2005年,一场针对违规药物“奥施康定”的庭审上:作证医生们面色凝重,各陈事实。

当庭审员问到剧中主角芬尼克斯医生的时候,证人蓦地陷入片刻恍神,眼里渐渐盈满泪光:我不敢相信他们中多少人已经死了。

从1986到2005年,这款名叫奥施康定的药物究竟掀起了怎样的惊天巨浪?

时间再次倒回,停留在了1996年,奥施康定研发成功投放市场的那一年。

彼时的芬尼克斯医生在偏远小镇上开着诊所,治病救人,生活单纯。有空就钓钓鱼,吃点肯德基,下班甚至还不忘去年老病患家叮嘱吃药,尽职尽责。

某一天,一个叫贝琪的矿工女孩受伤了——她在矿井遇险时不慎被工友推倒,背部猛地撞上机器,吃痛倒地。

而另一头的理查德·萨克勒为了坐稳普渡制药接班人的位置,将奥施康定变为王牌畅销药,正精心策划着这款“止痛片”的首度亮相:

他力排众议,一面增招销售代表,一面坚持升级提供医生信息的数据库。

在培训医药销售代表的讲解会上,讲师强调的第一个宣传噱头便是:只有不到1%的人会上瘾。

因着这一神奇特性,讲解师甚至鼓吹它能适用于任何病痛的缓解:头疼、牙疼、关节肿痛、宿醉……一句话,哪痛治哪,早用早轻松。

现场很快有学员发问:如果医生们依然排斥和怀疑阿片类药物怎么办?

那就投其所好,打友情牌,“拿下”医生。

“如果他有孩子,就送他迪斯尼门票;如果他想离婚,就给他找个新伴……”

做足“功课”后,销售代表们立即定点奔赴各自的“战场”。

很快,年轻小伙比利带着肯德基全家桶出现在了芬尼克斯的小镇诊所里。见面之前,比利便知道,这位医生不仅喜欢吃肯德基鸡胸肉,还酷爱钓鱼。

用餐间,比利借着钓鱼话题成功拉近与芬尼克斯的距离,并顺理成章地带出了镇痛时长达12小时的新药——奥施康定。

一听是阿片类药物,芬尼克斯当即摇头:不安全,不考虑。

有备而来的比利随即给出了一张王牌——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标签:确认奥施康定成瘾性低。

临走前,比利还“贴心”地递上一瓶试用装:公司本来不让给,但我偏要送,都是缘分。

数日后的深夜,医生接到了贝琪家的求助电话,贝琪背上的瘀伤迟迟未愈,折磨得她难以入睡。

见此情景,芬尼克斯拿出了比利给的试用装。

仁爱尽责的他从未想过,自己正一步步陷入“奥施康定”的陷阱,亲手将病患推向深渊。

小小的一粒药片很快缓解了贝琪的疼痛,但几个小时后,痛感又再次蔓延全身。

试用了奥施康定的医生们很快都发现:药效持续时间根本达不到12小时。

面对芬尼克斯的质疑,比利给出了公司培训的新话术:它很安全,只需要加倍剂量。

起初,患者们反应出奇地好,腰不酸、腿不痛,陈年旧疾消失无踪,一个个精神抖擞,对医生的推荐赞不绝口。

可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病患有了奇怪的举动。贝琪在电话取消约会后,满脸冷汗,全身颤抖,甚至冲进厕所 一阵狂吐。

与之相呼应的是,奥施康定的销量节节高升,供不应求,普渡公司很快推出加大剂量的“家庭分享装”,获利无数。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购买奥施康定的队伍中,地区犯罪率也莫名跟着上涨。

到1999年,在部分开设处方药的诊所,坐诊医生直接玩起了“消失”,你只要填个单子,便能购买到阿片类药物——奥施康定。

后来,高中生们也加入其中,一个学校有半数的人都可能过着“瘾君子”的生活。

当芬尼克斯意识到奥施康定具有成瘾性的时候,一切都难以挽回了,他自己也因车祸受伤被医生强推奥施康定,不幸受药物操控,戒断困难,百般煎熬。

在剧中,除了芬尼克斯与病患的故事之外,还同时穿插了另一条线——检察官员与普渡制药之间的拉锯周旋。

奥施康定作为一种阿片类新药能迅速被广大医患接受并创造惊人销量,这背后离不开普渡公司的“精心”宣传。

推广之初,公司花重金邀请一线医生们到五星级酒店参加研讨,重金聘(shou)请(mai)医药学界权威专家为新药演讲背书,强调奥施康定的安全性。

最最令人“信服”的是,奥施康定拿到了FDA的特制标签,无异于获取官方认证:这药吃着放心,不怕。

在电视上一个高频播放的公益广告里,受访者都提及服用“止痛药”带给自己的助益。

虽然他们只字未提“奥施康定”或是“普渡制药”,但屏幕左下方却清楚标明了奥施康定的药名和服用方法。

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面对手术病人,都首选奥施康定进行止痛。若病人拒绝选用,护士立马会送上相关宣传手册,从药物安全性出发继续安利。

细看医院的宣传手册,会发现“疼痛基金会”这一神奇组织。倘若你去参加基金会的讲座,你会发现,各路专家都在给听众轮番洗脑:药物滥用不是制药方的错,是患者自己把控失误,我们要还奥施康定一个清白。

这一波接一波的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怒气翻涌。

但当剧中两位检察官和一位警员经过几年的搜证追查,试图揭穿奥施康定的谎言时,阻拦力量却从调查本身转移到了上级……

目前这部剧尚在持续更新中,不少网友都惊呼:太敢拍了!

因为这是发生在美国的真人真事,无论“奥施康定”“普渡制药”还是萨克勒家族,都真实存在。

更令人瞠目的是,现实比美剧更加残酷与魔幻。

正如剧中所示,奥施康定的前身是美施康定(MS Conine),又叫硫酸吗啡控释片,是一种强效中枢性镇痛药,主要用于癌症晚期患者身上,以缓解剧痛。

● 不同剂量的美施康定

1990年,美施康定的专利即将到期,为了保住这款药的独家的缓释技术并继续抢占市场先机,普渡制药砸下了4000万美元的血本,研发出新药——奥施康定。

相比于上一版的美施康定,新药将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混入普通“止痛药”的行列,着力于缓解中长期疼痛。

制药方一面鼓吹它的“止痛”妙效(药效可持续12小时),一面暗中买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层官员,绕过质检,强行获取“安全认证”标签。(在FDA的标签上,注明有:奥施康定片的延迟吸收被认为可以减少药物滥用的可能性。)

● 普渡制药

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詹姆斯·坎贝尔提出:应该将疼痛列为人类生命的第五大体征。自此往后十余年的时间内,美国医学界掀起了一股猛烈的“疼痛”消解浪潮,奥施康定恰好赶上这一风口,成为缓解疼痛的“安全良方”。

● 美国医院里常用的疼痛等级量表

与此同时,普渡制药还盯准了能开具处方药的医生。

从1996年奥施康定接触市场后四年内,普渡的医药销售人员从318名增长到671名,登记在册的医生多达80000名。

有了疼痛理论的支撑、FDA的认证、专家的背书以及众多医生的助推,奥施康定很快被写了各种处方之中,销量惊人。

到2010年,奥施康定的年度销售额已经超过30亿美元。

● 奥施康定1996—2002年的市场销售目标

一种阿片类药物,如此高的销量,长期服用真的没有问题吗?

时间是最好的检验者。

从2000年开始,美国死于阿片类药物过量服用的病例急剧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受困于奥施康定,无法自拔。

2014年,在美国工人阶级聚集的东北部地区(重工业发展区),因毒品泛滥致死的概率远远高于周边地区,而这些地区也成了奥施康定的热销区。

● 2014年,在美国的东北部地区,每10万人就有33~58人死于药物成瘾。

当有声音质疑奥施康定涉嫌虚假宣传时,普渡制药总能想到各种办法“科学回应”,并变本加厉地继续拓展市场。

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这一过程中,便频频给普渡制药出“阴招”。

其中最令人愤怒的一条建议是:普渡制药给分销商提供折扣奖励——每确认一名患者上瘾,就退返分销商14810美元(约9.7万人民币)。

● 纽约时报相关报道

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奥施康定滥用情况越发严重,最后上升为社会群体事件——人们纷纷以各种理由高频购买“止痛药”。

2015年,全美开出的阿片类处方超过2.27亿份,几乎每10个美国成年人中有9个都能拿到一瓶阿片类药物。

● 在西弗吉尼亚州一个仅有3000人的小镇一年内竟然能消耗2080万片止痛药

更离谱的是,有几个罪犯在发现奥施康定成瘾的“门道”后,直接合伙开了一家诊所,借机开出大量的“止痛药”处方。短短三个月内,这家诊所售出奥施康定73000片,获利超600万美元。

2017年,美国死于阿片类药物滥用的人数高达 6.4万。

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18年间,已经有45万名民众死于阿片类药物的滥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普渡制药背后的萨克勒家族都处在“济世爱国”的光环中,备受追捧。

● 萨克勒家族成员合影

作为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萨克勒家族一面卖力推广自家的奥施康定,一面又积极助推各类公益事业,从卢浮宫到哈佛甚至到北大都有萨克勒捐赠的博物馆或展厅。

● 萨克勒家族名下的画廊

渐渐地, Sackler (萨克勒)开始成为一种标志——有钱有品,还有爱。

但谎言说得再圆满,终究也成不了真。

2001年,有媒体发文曝光普渡制药的虚假宣传,直指奥施康定过量和长期服用会使患者上瘾。

面对媒体质疑,萨克勒家族选择花重金收买公关顾问,降低话题热度,竭力“隐身”存在感。

但随着阿片类药物滥用死亡率的持续上升,质疑声也越发高涨,记者的提问一个比一个尖锐。

见此,萨克勒家族再次暗中“操作”,让律师去骚扰媒体编辑,干扰他们发声。

2006年,弗吉尼亚州的联邦检察官在搜集掌握一系列铁证之后,准备起诉普渡制药的相关人员,谁料莫名遭到上级“制止”。美国司法部直接远程发话:不能以重罪指控涉案的高级助理。

奥施康定与滥用成瘾,萨克勒家族与政府监管体系,许多答案明明呼之欲出,但到捅破之前,过程却是甚是魔幻。

也许,这才是真实的美国。

2007年,在各方共同施压之下,普渡制药终于承认了美国司法部关于其虚假宣传的相关指控,共支付6.35亿美元的罚款。

但政府似乎和萨克勒家族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几次起诉,对象都只是普渡制药公司,不涉及背后的萨克勒家族。

● 带领萨克勒家族发家三兄弟:雷蒙德、亚瑟和莫蒂默

家族给钱和解,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2020年,普渡制药再次承认与奥施康定有关的重罪指控,同意支付2.25亿元的赔款,政府则开出了83亿美元的天价罚单。

然而,这一次,萨克勒家族“拒绝”接招。

据悉,在2019年,普渡公司便因官司缠身,申请破产保护,这期间可免受法律诉讼影响。

另外一份审计报告还显示:萨克勒家族从2007年开始便着手将资产转移向海外,近10年间,整个家族至少转移了100亿美元。

破产?不存在的。少了一个普渡制药,钱还是大把的有。


可美国几百万滥用奥施康定的无辜民众,要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

● 民众在大都会博物馆外进行抗议

美国至今都没有回答。

自由与民主的光,终究照不到身处底层的普通人,尽管他们可能为了生活拼尽全力,毫无保留。

在资本的漩涡,他们不过是棋子,颠沛流离于钱权的抗衡之中,无处安歇。

当奥施康定被钉上美国社会耻辱柱的时候,噩梦并没有就此结束。

2011年,奥施康定在美国的销量首次出现下跌,萨克勒家族迅速做出调整,拓展海外市场。

后来,这个家族名下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遍及亚洲、中东、拉美等地。

例如在中国也设有工厂的萌蒂制药公司,一直打着“关爱生命 回馈社会”的旗号,积极推销阿片类药物(哦,不,是推销止痛药)。

推销方式和当年美国的奥施康定如出一辙——高档的培训会、友善的推销员、关注疼痛的口号、药物安全性的“保证”……

细思极恐,萨克勒家族在海外新建的,不只是制药公司,还有未知的危机。

当初萨克勒家族凭着医学起家,研制新药、治病救人,也曾勤勤恳恳,煞费苦心。

可资本的贪婪最终让医者也丧失了仁心。

也许深渊有底,人性难测。恶之花盛放的地方,往往弥散着自由甜美的空气。文/余叶子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