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富二代app安卓安装(一年交易2000亿 闲鱼到底有多膨胀?)

导读富二代app安卓安装文章列表:1、一年交易2000亿 闲鱼到底有多膨胀?2、无论是凡尔赛学还是高调炫富,方式可能都错了3、江苏特大套路贷案侦破!幕后黑手牛津耶鲁双硕士富二代仍在逃

富二代app安卓安装文章列表:

富二代app安卓安装(一年交易2000亿 闲鱼到底有多膨胀?)

一年交易2000亿 闲鱼到底有多膨胀?

卖二手闲置的闲鱼,竟不知不觉长成了巨兽。

5月25日,阿里巴巴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闲鱼2020财年GMV(商品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超过100%。这样的成绩,足以让闲鱼在国内二手电商领域称霸。

而早在2018年,闲鱼在二手电商领域中渗透率就已高达70.7%,第二位的转转,占比20.38%。

闲鱼似乎再一次验证了自己做社交“卖货”的能力。然而,外界有关闲鱼的争议一直未停。

一方面,闲鱼因卖“奇葩”闲置物,以及为玩家开启的“卖艺”功能为人津津乐道;另一方面,闲鱼上充斥着防不胜防的卖货套路,各种因货不对板、以次充好的投诉层出不穷,就让这个二手交易平台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尽管风波不断,但闲鱼从未停下拓宽自己的边界。从打造玩家频道,到做租房、交易二手车,闲鱼的理想早已不局限于“闲置”。

可就算它做的内容再吸引眼球、品类再丰富,闲鱼做的终究是二手交易的生意。马云寄托过的社交梦,闲鱼完成得怎样了?

阿里扶持,一骑绝尘

背靠阿里起家,闲鱼常被外界解读为“富二代创业”。然而,在闲鱼的负责人谌伟业 (花名“处端”) 看来,闲鱼却是“富人家的穷孩子”。

闲鱼的前身,其实是淘宝的二手频道。直到2014年6月,淘宝二手品牌升级之后,闲鱼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平台。第一年没有从淘宝拿到一分钱,但必须做到100万的DAU。想起当时研发时的情景,谌伟业还历历在目,“当时,他们迅速组建起28人的团队,日夜赶工,三个月后产品就上线了。”

在内部不被重视,在外部又缺乏知名度,甚至连应用都被“赶鸭子上架”,闲鱼的处境可谓艰难。更重要的是,二手交易早已不新鲜了。早在闲鱼诞生前,像58同城、赶集网等平台,还有论坛,都陆续出现了不少二手商品交易的信息。

虽然同是做二手商品交易的生意,但闲鱼从一开始就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它不仅有意淡化“电商”,还反复强调自身的“社区”属性。“鱼塘”成了闲鱼战略中的关键。

最开始,鱼塘主要是根据地理位置划分,将不同的社区、学校等划分为不同的鱼塘,方便同一个区域的用户进行交流。不久之后,又新增了兴趣标签,让鱼塘成为天然适合交流的社区。最开始,很多用户都是在鱼塘里逛和玩。后来,用户也开始在鱼塘里发布一些闲置信息,有人回复后信息会被顶上来,这模式有点像BBS和贴吧。

闲鱼2017年举行了塘主大会,图片来自网络。

不经意间,闲鱼渐渐发展壮大。才短短两年,闲鱼移动端和PC端的总访问量就超过2亿,用户也攀升至2亿。由此也带来了交易,截至2016年3月,闲鱼成交的闲置物品就达到1.7亿件。

凭借出色的业绩,闲鱼逐渐得到阿里的赏识。

在阿里2016年Q1的财报中,闲鱼第一次与钉钉等新兴业务一起被并称为“四小花旦”。从那时起,闲鱼成了类似于菜鸟的独立事业部,还顺利拿到阿里1亿的投资。按阿里内部的说法,那时,因为马云时常念叨这个业务,闲鱼在内部还被戏称为“马云的初恋”。

看到闲鱼渐有起色,阿里将圆“社交梦”的希望都放在了闲鱼身上。也因为有了阿里的扶持,闲鱼才有能力不断突破边界。“闲鱼对干掉京东毫无兴趣,我们所要做的是颠覆淘宝。”2016年6月,谌伟业的一番话显露出闲鱼的野心。

不得不说,一开始从兴趣入手来积累用户,闲鱼的内容战略颇为成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用户之所以愿意在这样一个新晋的社区中进行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闲鱼的背后站着阿里。

自诞生起,闲鱼就继承了淘宝用户过往的交易信息、信用体系和芝麻分,还有完备成熟的支付交易流程。在闲鱼上,直接点开对方的页面,就可以看到芝麻分和过往交易评价。沿袭淘宝的支付习惯,让闲鱼比58、转转等平台天生多了一层信任的屏障。

闲鱼APP首页截图。

可即使有阿里做“担保”,在二手商品交易的实际操作中,闲鱼还是问题频发。

早在2016年,就有媒体陆续爆出有店主闲鱼上售出低俗色情产品。尽管多家二手平台将这些列入禁售品,依旧有卖家十分隐晦地在闲鱼发布商品信息。

被曝光之后,平台清理了相关商品,但还是拦不住部分卖家绕过这些关键词,再利用某些暴露的图片或者谐音词汇进行暗示。

有电商人士认为,这是“流量”惹的祸。“淘宝能够禁掉,说明阿里具备这样的能力,闲鱼未能监管到位,可能是阿里为了将流量导向闲鱼。”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认为。

事实上,闲鱼在管理上没少下功夫。先是在2017年1月上线“见一见”,即面交功能,闲鱼会提醒用户“等待见面验货,拿到货再付款”;不久后,闲鱼又设置民众法庭,由信用度良好的资深用户担任成员,“开庭”讨论是否要删除被举报太过奇葩的商品信息。整治效果未算明显,反倒是规则引发争议。

鲜花与口水齐飞,闲鱼给用户的印象不算靠谱,但这无阻它继续扶摇直上。如今,闲鱼在二手电商中已是一骑绝尘。

不断膨胀的社交梦?

踏入千亿规模,只是闲鱼迈出的第一步。毕竟,它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未来要做一个万亿价值社区”。

二手电商行业增长放缓,图片来自网经社。

在粉丝眼里,闲鱼不仅是一个能卖“奇葩”闲置的平台,还是一个能互动的有趣社区。这张“社交牌”,还引来了许多明星前来开店“卖货”。

自2018年底开始邀请明星,闲鱼只用了短短4个月,就迎来了张雨绮、应采儿、戚薇等40多位明星入驻。之后,又借着冠名综艺《花花万物》顺利走红。无冕财经研究员搜索发现,截至目前,已经得到闲鱼认证的明星玩家达到155位。

都是卖闲置物,但明星们可以在闲鱼上尽情立起自己独特的人设。前有张雨绮豪气给粉丝送1克拉钻石,活成新时代女性;后有林依轮大幅折价卖大牌,一举吸粉24万成为“金牌卖手” ……闲鱼似乎成了明星争抢的又一流量高地。

得益于这些明星资源,闲鱼有了源源不断的话题量。实际上,闲鱼没有把过多的流量倾向明星,而是有意识地打造属于自己平台的活跃玩家。

还记得2019年4月,闲鱼发布“玩家战略”时,就声称要在未来三年汇聚超过10万玩家,包括时尚博主、潮玩收藏家、手工匠人、coser等。凭借玩家营造的热闹的社区讨论氛围,闲置商品很容易就流动起来了。有数据显示,在闲鱼社区中没有互动的用户的成交转化率只有0.07%,但有过互动的用户,成交转化率可以达到13.5%。

闲鱼人气虽然高,但里面的货物质量参差不齐,如何管控仍是个大问题。“在二手电商领域,社交起到的作用其实很有限,更重要的还是平台的服务能力、供应链能力。”私域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庄帅向无冕财经(ID :wumiancaijing)研究员表示。

可最终,闲鱼还是抛开了最核心的服务能力,继续发展自己的社交玩法。

2019年10月,闲鱼推出包括服装、数码、绘本、玩具等多个租赁品类在内的“会员租”服务;紧接着,又在同年12月推出“逛同城”业务,涵盖租房、小站、演出捡漏在内的多个交易领域。变革动作频繁,可见闲鱼的心思并不只在做“二手电商” ,而是剑指整个线下服务。当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闲鱼做起了租房和二手车业务的生意。

对于二手车业务,除了此前曾披露已经和大搜车、瓜子等平台有所接触,至今仍未透露新的进展。相比之前,闲鱼的租房业务已是初见规模。

早在2018年9月,闲鱼就已经与小猪短租达成了战略合作。与此同时,闲鱼还不断招揽中小中介机构入驻。

对于租房者,闲鱼租房提供免中介费服务,成了“吸粉”的利器。当然,闲鱼的卖力表现还不止这些。今年3月,闲鱼上线1800多套特价房源,甚至还给出了最低5折、封顶8折的优惠。闲鱼租房发布的最新“合租”租房报告显示,每天有近万人在闲鱼平台找室友。

然而,危机也在滋生。无冕财经研究员搜索发现,黑猫投诉上出现多条关于闲鱼租房的投诉,内容直指闲鱼没有做好租房平台的认证、发布虚假信息。

黑猫投诉上关于闲鱼的投诉。

庄帅向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分析,闲鱼做租房、租车业务都会涉及到专业度问题,“若想去分这两块蛋糕,必然会涉及到投入和产出的问题,这个需要阿里从战略层面去考虑。”

此外,庄帅还提到同城化交易的问题,“租房和租车业务都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对于阿里这种,本地化经营并不算强项,目前还在搭建服务能力的玩家,可能会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

闲鱼“什么钱都想赚”,可要想真正撬动二手车和租房这两块大蛋糕,恐怕没那么容易。就在闲鱼不断开拓版图时,因其粗放的管理而起的问题仍在发酵。

2019年年末,一篇名为《我用九天时间,深挖一条闲鱼诈骗黑色产业链》的文章引发热议,网友被卖家诱导到QQ上,点击了对方发来的假冒闲鱼的链接后被骗。同类的骗局层出不穷,甚至连卖家也“难逃一劫”。明星玩家沈梦辰就曾在微博上说过自己在闲鱼被骗的经历,表示有不法分子冒充买家在平台上骗钱。此外,A货泛滥、卖货套路多、网络售假、退货难等问题,也在一步步侵蚀着闲鱼辛苦建立起的信任感。

即便深陷信任危机,闲鱼仍忙着铺开自己的蓝图。“闲鱼在线上线下服务方式和用户触点上的发展,将是闲鱼明年甚至未来三到五年最核心的变化。”闲鱼闲置二手负责人石坚曾向外界透露。

闲鱼看似踌躇满志,但直至现在仍未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严格意义上来说,它还只是阿里探索社交的工具。庄帅表示,“不排除后续阿里会通过收购控股的方式来扩大闲鱼的多个品类市场,但这将涉及到阿里的战略方向。”

照这样看,即使闲鱼已经成了二手电商中的巨兽,仍远未到能够独立的时候。闲鱼后续会如何发展,还得看阿里愿意为它投入多少资源。

本文源自无冕财经

无论是凡尔赛学还是高调炫富,方式可能都错了

“双十一”刚过,熟悉的交响曲也再次奏响:各家电商一齐敞开吸钱口袋发出的巨大轰鸣,与某宝里存款数额如指间流沙的哗哗作响琴瑟和鸣,快递小哥累死累活的搬运喘息和联系客服退换货的叮叮铃声算是节拍间奏。被这一堂华丽音乐供奉的是数以万计紧盯手机优惠券的“千手观音”,磨刀霍霍,只待音乐一响,便手起刀落。

不过,下面这篇文章不是为了重复往年那些批判消费主义的陈词滥调。问题在于如何才算“买值了”?这个问题本来有个最简单的答案,就是“自己觉得好就是买值了”。但人类这种动物偏偏就不是惯于内敛自足的动物,他们在自我满意的同时,更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或赞赏。这不,在双十一前后,人们又谈论起了装富、炫富,连明贬暗褒的“凡尔赛学”也再次火了。

炫耀自我以吸引他人目光是生物本能。虚荣也提供了人类向上的动力:为了获得让人艳羡的富足生活而奋发努力。真正值得羞耻的是把虚荣作为生活的全部从而失去了自我。购物亦复如是,买到的衣服首先要自己穿着舒适漂亮,满足自己的需求,接下来才是让周围人眼前一亮,啧啧称赞:“这件衣服好贵吧?”然后再自谦一下:“哪有哪有。”这才算一整套圆满的“炫耀”过程。

但是看完下文,你可能也会觉得:在这个手机时代,装富的最高境界是卸载你手机上所有的电商APP,而炫富的最好方式还是——买书去吧!

撰文丨 李夏恩

01 手机装富技术

“卸载电商APP”“少发朋友圈”

炫耀的本质,一如前几年热销的社会学著作《格调》的作者保罗·福赛尔所精准概括的那样,就是模仿比自己高的阶层的品味。按照他的解释,在这个以貌取人的世界里,如果你衣着穿戴和吃喝举止都符合一定标准,伪装成另一个更高阶层并不困难。你也许只是个公司小职员,但完全可以时不时享受一下公司总裁的生活方式。只要你的购物车里放的东西足够“正确”,“装”成一个富人并不难——更何况“双十一”购物还打折呢。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美] 保罗·福塞尔 著,梁丽真 等译,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2月。

首先,澄清的一点是,大多数富人很可能根本不用这些动辄发放优惠券的网络电商APP。因为工作的缘故,从三教九流的底层劳工到腰缠万贯的上流人士,我都需要接触。在我接触的那些身价动辄以千万计算的人士当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可以说对目前流行的网络电商几乎一无所知。他们可能听说过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等,但对他们来说,这些名称只是市值符号和一个企业名称,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相隔甚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用手机淘宝给一位收藏家看一件商品时,他非常惊讶这件他身后玻璃展柜中真品的仿冒品竟然在淘宝卖得如此便宜(顺便提一句,他的所谓“便宜”,相当于我半个月的工资),但最让他惊讶的是居然可以用这种方式购物。

这一点也并不奇怪,对他们每天手上流动的资金来说,“100减30”“300减100”的优惠券简直是九牛一毛,不堪一顾。他们也没有时间耗费在计算折扣券如何叠加才最便宜上。你“双十一”整夜计算省下的钱,不过是他一秒钟的进账。

所以,装富的最高境界,是卸载你手机上所有的电商APP。

但卸掉这些剁手神器,对已经习惯了电商物流服务的现代普通人来说,着实太过困难,也大可不必——因为大多数普通人毕竟没有富有到可以无视“限时特价”和“免运费包邮”的地步。所以在保留它们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不妨看看还有哪些可以“装富”的点。

《社交网络》(2010)剧照。

说到这些富人的第二个特点,可以说是戳穿那些“名媛”的必杀利器:他们有微信,但是很少发朋友圈。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浪费在发朋友圈这种自我展示的地方上,另外一方面,那些名媛赶场式晒出的高档酒店会所和奢华美食(常常是日料和自助餐),不是被他们视为上不得台面的快餐食品,就是他们平日里的寻常出入和家常便饭,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展示。只有那些平日里几乎和这些豪华生活绝缘的人,才会在偶尔一染贵气时,忍不住发朋友圈向周围人炫耀:“这就是有着大理石纹路的日本顶级和牛”“来自黑海的鱼子酱,每一颗都相当于一颗黑珍珠的价格。”如果朋友圈里塞满这些炫耀性的照片,那只能证明发照片的人孤陋寡闻,所以才少见多奇。

当然,随着进化,目前也有一种貌似高端的炫耀方式,就是故作挑剔的娇嗔:“这家日料的文字烧软塌塌的,实在没有在东京吃的香脆可口”或者“这家喜来登酒店的床垫实在太硬了吧,一觉起来我脖子都僵硬了”。表面上这似乎显示自己养尊处优且见多识广,所以才格外挑剔。但如果是一个真的上层阶级的人士,最起码的礼仪就是克制自己的情感,不会随随便便地挑剔抱怨。遇到同样的事情,他们可能只是微微皱下眉头,放下不吃;或者捏一捏僵硬的脖子,泡个热水澡,完全没有必要发朋友圈刻意抱怨——毕竟,他们也不是酒店的试吃员或是试睡员,也不是大众点评或是携程网的资深会员,不用靠点评换积分。

尽管真正的富人很少发朋友圈,但如果观察他们发的寥寥可数的朋友圈,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真正的富人阶层往往并不在意他人的想法,他们身处的阶层和财富让他们拥有自信的资本,不必向他人炫耀讨好,只需要做好自己便可以。有时甚至也会带有某种“恶趣味”地展示一下自己的某些无伤大雅的“怪癖”。

譬如今年7月,英国约克郡博物馆在推特上发起了一项翘臀选美大赛,号召全球各家博物馆展示自家藏品中的翘臀。这项大赛听起来虽然有些“沙雕”,但其实也有其历史渊源,初民时代总是以臀部肥大为美,因为这意味着旺盛的繁殖力,至古希腊时代,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即以臀部之美闻名于世,还由此诞生出一个形容臀部之美的词:Kallipygos,译为中文即“佳丽屁股”。这场翘臀大赛虽然得到了全世界不少博物馆的响应,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馆。但在一向端方清正的国内博物馆,却罕有接龙者。但就在这项选美大赛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我看到一位万年不发朋友圈的西洋古董收藏家居然发了一套九宫格照片,全是他拍摄的古代艺术美臀照片,其中两件正是他自己的收藏品。

网友@NyoEi 晒出的部分翘臀大赛参赛作品。

所以,比起那些刻意做作的炫耀,表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其实是既便利又正确的装富方式。

一个经常保持沉默的朋友圈,足以让周围人猜不透你究竟属于哪个阶层,这个时候,只需要在朋友圈,适时晒出一些表现自我个性又能彰显品味的字句和图片,就足以在千篇一律转发转载的朋友圈里鹤立鸡群。关键问题在于,什么样的朋友圈才算是鹤立鸡群呢?简单地说,就是一些“小众”话题,但这些“小众”话题又不能“小众”到地球上知道的人不超过一千人。要让人看得明白,又不能太过矫情暴露出“装富”的心理,确实需要斟酌一番。

02 旅游装富技术

“只看冷门艺术品”“只去人迹罕至的景区”

电视剧《古董局中局》(2018)剧照。

如果那些富人朋友圈的内容可供参考,除了某些刻意炫富的富豪们摆出一副惊世骇俗的姿态(譬如拿价值千万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喝茶)之外,多数人的朋友圈内容不外乎是艺术品和旅行拍摄的风景。前者是个人品味的体现,后者则代表了自己的阅历,同时也代表了自己的富人身份:无论是到世界各地旅行,还是昂贵摄影器材,都是有钱有闲者才玩得起的游戏。

艺术品是最容易仿效的对象。投资艺术品虽然所费不赀,但好在顶级艺术品最多的地方基本上是免费的,那就是博物馆。只要逛一趟博物馆,除了隔着玻璃展柜无法触摸之外,你完全可以享受世界上大富豪们享有的顶级艺术体验。

但需要注意的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在显示身份上也有高下之分:越是万众瞩目的所谓“网红”展品,品味越低下。这倒不是因为这件艺术品本身品味低下(当然,乾隆朝的某些花里胡哨的大瓶子本身品味确实不高),而是跟上百人挤在一起就为快速摆拍一下的做法,无异于大街上看火灾现场凑热闹。小众的意思就是尽量避免人群,选择独处。

当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某一件网红展品时,只有你自己静静地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欣赏某件罕为人知的艺术品时,那种阗静安逸的感觉,就仿佛是与这件艺术品进行一对一的对话,就在这一时刻,它可以说完全属于你所有。

在国家博物馆,来到这里的参观者大都会被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这些教科书上熟悉的面孔所吸引,很少有人会留心展柜里那两只汉代的铜鎏金熊镇,它们太小,太不起眼,在国家博物馆庞大的收藏序列中属于可有可无的存在。它们出土的地点也不是哪座引人注目的遗址大墓,不过是安徽合肥市建华窑厂施工时发掘出来的数件文物中的两枚。

国家博物馆的汉代鎏金铜熊镇。

但正是这样冷门的艺术品,才是装富必备的关注对象。

如果你愿意俯下身体关注它,一方面体现了自己特立独行的非凡品味,另一方面,这两枚熊镇本身也与财富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的已故顶级收藏家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拥有无数价值连城的藏品,其中宋本《淳化阁帖》在2003年被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元的天价购入,成为上博的镇馆之宝。但这位全球驰名的收藏家生前最喜爱的收藏之一,却是一直放在案头的一只鎏金熊镇。2015年,这只熊镇在纽约佳士得的安思远专题拍卖会场上,拍出了令人瞠目的285.3万美元。它的新主人,则是收藏界的另一位传奇人物,意大利收藏世家出身的朱塞佩·埃斯肯纳齐(Giuseppe Eskenazi)。

安思远和他的熊镇。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你想再看到这位身价百万的传奇鎏金铜熊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国家博物馆里那枚几乎一模一样的熊镇,却足以带来相同的效果,在你与它隔着透明的玻璃进行沉默的交流时,它就可以是你的私人收藏,而你本人就可以是安思远那样的收藏家。

旅行拍摄似乎难度稍大一些,毕竟从理论上讲,以自己住的地方为原点,去的地方越远,时间越长,花费越大,越能展现出有钱的一面。但事实却与理论有着不小的差距。我在敦煌采访时,刚好和一支沙漠探险(玩乐)队住同一家宾馆——居然和出差的记者住同一家宾馆,可见这群人应该没什么钱——但这些穿着各种高端野外服、戴着夸张墨镜的中年大叔们纷纷称对方为“总”似乎又表明他们是哪家公司的大老板,其中好几位还曾有在藏地登山的经历。开始时,一切倒还像模像样,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采访回来吃完牛肉拉面踱回宾馆时,刚好会碰上这群老板们集体走进大厅。他们个个被风吹日晒弄得灰头土脸,但仍然有说有笑,精力旺盛,不过总给人感觉像是一群穿着不菲的清洁工。

直到他们活动的最后一天,我终于明白这种尴尬感究竟在哪儿:那天晚上,宾馆的大厅里拉起一面大横幅,那些人纷纷在横幅面前摆成各种夸张的姿势拍照留念,最后集体合影时,他们一起放声高吼《团结就是力量》,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门口一家小饭馆每天下午开门前,店长对店员做的集体培训的场景。那种打鸡血式的热情可以轻而易举地拉低自己的身价。想象一下,一群人在凡尔赛宫或是埃菲尔铁塔前合影留念,还纷纷摆出剪刀手的样子,或是在京都清水寺的舞台上高唱《团结就是力量》,你不会觉得这些人属于某个高端旅行团。

翻看富人的朋友圈,会发现他们即使去某个地方旅行,也会尽量避开人群,享受人迹罕至的风景。这种与风景独处的感觉,其实与在博物馆里关注一个无人问津的藏品一样,都是一种私人所有欲的表现:这一刻,清风明月为我所有,我只是享受它,我发朋友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公开,而是为了与其他能同样独享它的朋友共享。仅此而已。

这些人去的地方很多都可以称得上“稀奇”:有可能是某个少有人去的原生态古镇、一片湮没在森林中的遗址、某个被遗忘的名字让人记不住的城市或是国家,等等。他们发在朋友圈的旅行照片如果不标明地点,你几乎猜不到这里究竟是哪儿,只能大概觉察出仿佛是地中海沿岸或是东南亚的某个地点,大多数是人文古迹的探访。这也符合保罗·福赛尔在《格调》中对富人阶层“崇古癖”的描述:越古老的事物越能抬升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价。

如果从区位上来划分旅行地点高低的话,那么国内旅行是西南、西北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那些网红名媛最喜欢自拍东部沿海高档酒店,刚好是富人眼中旅行的最低端。国外旅行则是东欧高于中欧,中欧高于北欧和南欧,北欧和南欧又高于西欧。欧洲高于北美,非洲(埃及著名的景点,比如金字塔之类的不算)和南美洲共同高于欧洲和北美洲。看到这样排序,不得不让人有些怀疑他们的目的不是旅游,而是去做田野人类学研究。但我确实见过两位奇葩的人士,一位在巴尔干半岛冒着内乱战火东游西窜了半年,一位准备前往毒枭混战、内战频仍的洪都拉斯。

这里并不是鼓励人人为了“装富”都拿出战地记者的精神跑到世界的另一端身冒锋镝。世界这么大,可以去的安全又便宜的地方多得是,如果真想去看看,完全可以找一个安全又少人问津的古镇住上两天,感受一下未被商业摧毁的原生态气息(这也意味着可以给你的钱包省下不少浪费在商业设施上的钱)。以人类学家的观察精神,拍一些尽量没有自己入镜的景色和风物的照片:一名站在斑驳的古城墙下拿着花朵微笑的小女孩,一个扛着扁担正从石桥上走下的老太太,坐在凉亭里托着旱烟袋的老汉,正在刮鱼鳞的中年大叔,被人遗忘的石像上褐绿色的苔藓,还有看得见星河的夜空。

当然,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就在你所在的城市里,找到一家有格调但却少有人知的酒吧或是餐馆,在那里安静地吃上一顿饭,然后找条幽静却有古朴风味的小巷转一转,随手拍几张环境的照片(切记不要拍食物),不必加太多的解释,只要一两句点缀的话就可以了。哪怕只是一声“早安”或是“晚安”。可以在收获一众点赞的同时,也让人对你的身份阶层猜测不已。面对他们的疑问,只需要适时晒出一个自信的微笑就足够了。

当然,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能做得太多,每半年有两三次就足够了。不然一顶“文青范”的帽子又会被稳稳地扣在头上。

03 衣着装富技术

“隐藏名牌”

《欲望都市》第四季(2001)剧照。

博物馆和旅行拍摄,基本上都可以逃过“双十一”买买买的剁手浩劫。但有些东西却是消费必须。那就是身上所穿的衣服。在这个以貌取人的社会中,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绝非虚言。但如果服饰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遵循“一分价钱一分货”原则,有些价格昂贵的西装三件套即使穿在身上,也像婚礼现场的司仪,而有些衣服只要得体,即使是地摊上买的帆布鞋也能穿出名牌的感觉。

不得不说,如今的所谓时尚偶像剧误导了不少观众的审美。这些偶像剧中的男女主角衣着貌似奢华,女性的服饰充满了各式各样古怪的纹饰和繁复的装饰,皮包上的商标之大生怕观众不知道它是名牌产品。男性则永远是一身挺括的彩色铅笔色系西装,簇新得一尘不染,头发的发胶之多,让人相信即使把他扔进海水里泡上三个月还能保持硬朗的发型。这些人的家居除了大之外,就是塞满了各种远看雕刻繁复近看粗制滥造的韩式家居,许多地方还闪闪发亮。太过光鲜亮丽的服饰和背景,看的时间长了觉得自己雪盲症都要触发了。

一些影评将其称之为“塑料质感”,真是恰切的譬喻。它们就像是糕点店橱窗里的蛋糕模型,既不中看也不能吃。它只是大众对富人生活品味的想象,一如父母亲手给你打造的新房装修一样,离真正的“奢华”差出十万八千里。造成这一切的真正原因,恐怕是那些可怜兮兮的编剧和美工们,这些尴尬的布景和剧情,都是这些常年被拖欠工资的影视底层民工吃着泡面鼓捣出来的,你实在不能指望一个没吃过蛋糕的人造出比橱窗里塑料蛋糕更像蛋糕的东西。

网络表情包,“塑料质感的偶像剧”。

那么真实富人的衣着是什么样的呢?保罗·福赛尔写于三十年前的《格调》虽然有些分析已经过时,但有些却仍然精辟入理。譬如他对衣着在社会地位上的“可读性”的分析,至今仍可谓是金玉良言:

“当贫民阶层欢聚一堂共度闲暇时,绝大多数人会身穿印有各种文字的服装亮相。随着社会等级的升高,低调原则随即开始奏效,文字逐渐消失。中产阶级和中上层阶层的服装上,文字被商标或徽记取代,例如一条鳄鱼。再往上,当你发现形形色色的标记全部消失了,你就可以得出结论:你已置身上等阶层的领地。”

这段话放在今天几乎完全适用,富人阶层确实很少穿戴印有各种文字的服饰,但另一个角度来说,许多年轻人,哪怕是富二代有时也很喜欢穿着图案夸张的服装,但图案与图案不同,有些图案不过是商业展示,让人穿上后就像是活动的广告牌,而有的却是彰显个性。譬如穿着一件带有真正美国飞虎队标志的皮夹克,或是仿明代飞鱼服图案绣花(而非印花)的大衣,同样会让行家里手刮目相看。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衣着无论新旧,看起来都不是那么笔挺整洁,“笔挺整洁”正是“塑料质感”的同义词。穿着过于笔挺,恰恰证明穿着者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过分谨慎,时时焦虑自己不得体,所以缺乏自信。笔挺整洁往往属于那些不断焦虑自己身份地位的白领职员。真正的富人就像上面所提到的那样,他不需要去赢得谁的瞩目,所以他的服饰只为自己服务,舒适而非整洁才是第一要务。宽松、闲适带着些慵懒的气息最具有富贵气息,因为它展现出你时时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而非他人的眼光。而在质地上,天然的永远胜过合成的,手工的永远胜过机器的。天然的棉、麻、羊、毛和丝制品是他们的偏爱,冬天一件稍微有些陈旧打结的毛衣披肩,或是夏天的一件色系黯淡的麻布T恤,只要搭配它们的不是大金链子、手串和装饰满LV图案的皮包,穿在身上都可以凸显出富人的效果。

至于手工制作,很大程度上是迷糊众人的障眼法。许多号称手工制作的服饰,除了价格上惊人之外,与机器缝制的衣服并无太大区别。所谓的“手工”更多像是一个概念,让人相信这件衣服中真的包含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仅此而已。但一些细节确实可以体现出手工的特点。譬如我曾见过的一位女企业家身穿的旗袍,月白色的衣服上只是点缀着一些清供图案的刺绣,这些刺绣只有一元硬币大小,就足以在一群穿金戴银的阔太太中鹤立鸡群,引起啧啧称赞。关于这一点,我只想告诉你某宝上有一种叫做“绣片”的好东西,很多日系和国风的绣片只要搭配得当,完全可以穿出同样的效果。如果你掌握一些绘图技术,完全可以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绣品,电脑刺绣定制,价钱同样会让你惊喜。

这种对手工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名牌的一种消极的反对。所谓的国际大牌,很大程度上确实意味着时尚流行,但对那些更关注私人感受的富人来说,时尚流行有时就等同于随波逐流,甚至是同流合污。这一点让他们避之不及。因此,手工服饰的“唯我独有”,才备受富人阶层的喜爱,因为它具有不可复制性。有时富人阶层甚至还会刻意隐藏名牌。就像我曾经见过的一辆奇怪的汽车,它车头的车标是一个双手合十的银色神女。司机让我猜猜这辆车是什么牌子。“劳斯莱斯?”他点点头:“老板觉得劳斯莱斯的车标太扎眼了,所以换成了这个谁也不认识的。”(可这不是更扎眼吗?)

《社交网络》(2010)剧照。

越是你看不明白的品牌,就越会往贵了猜,这是人类的通病。所以如果想在穿着上装富,最好的方式是选择那些不为人知、富于个性特别是具有某些手工特征的小众品牌服装。在饰品上也可以选择那种具有手工风格的饰物。银饰比金饰价格更低廉,而且样式更多。但无论如何切记一点准则:低调的奢华。完全不必想着刻意讨好他人,只要尽量让自己舒适、自足,体现出最自信的一面,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但无论是衣装、首饰还是朋友圈发的照片,这些不过都是表象。与这些富人接触得越多,你会越发现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文化的迷恋。无论是像人类学家或是考古学家一样特意去探寻历史古迹,还是穿着具有前工业时代手工制作的服饰,无一不体现了这一点。如果说一个富人有何焦虑的话,那么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被当成是粗俗不堪的暴发户,除了有钱之外一无所有。他们私人最喜欢购买的东西,其实是书。而那些包装粗恶的快餐文学和成功学图书,他们是嗤之以鼻的——真正的成功人士不需要成功学打鸡血的励志激励,而成功的真正秘诀也不会写在这些成功学的书当中泄露机密。一本装帧精良、内容精彩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惊喜。这些书不仅仅是作为书架上的装点,更能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品味。“仓廪足而知礼仪”,财富的积蓄必然会带来文化层次上的需求。所以,不止一位富人表示,自己最期望收到的礼物,其实是一小箱精心遴选的好书。

《非凡抄本寻访录》,[英]克里斯托弗.德.哈梅尔 著,林国荣 译,甲骨文·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年4月。

一部限量精装本的《非凡抄本寻访录》能让一位著名的珠宝收藏家欣喜不已,讲述艺术珍品在二战中跌宕命运的《劫掠欧罗巴》也是某位艺术品商的案头书。海豚社编号的仿皮革轧花书封的经典小说是他们随身挚爱,还有许多著名作家的游记,是这些富豪们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星空下一起共度良宵的伴侣。

所以,装富的最好方式还是,买书去吧!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李夏恩;编辑:西西;校对:王心。封面题图为电影《唐伯虎点秋香》(1993)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江苏特大套路贷案侦破!幕后黑手牛津耶鲁双硕士富二代仍在逃

近日,江苏镇江市公安局发布通告,历经数月侦查,集结多个警种部门、300余名警力,成功侦破“10·26”特大套路贷案件,抓获涉案人员200余名。据了解,涉案平台App上借款达100余万人次,平台资金交易流水达18亿元人民币,该平台作案9个月,非法获利2亿余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曾被江苏省公安公开通缉的牛津耶鲁双硕士“富二代”朱某卿,便是此次涉案主犯。

抓获部分犯罪嫌疑人 来源:平安镇江

网贷线索引出套路贷链条

2018年10月26日,刘女士向江苏镇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正东路派出所报案称,因为需要钱周转,她于10月18日下载了一款名叫“随心借”的App,并申请借款1850元。随后,在扣除750元的手续费,同步上传借款人的手机通讯录,并且承诺7天之内还清欠款1850元后,刘女士将银行卡号输进平台,对方将1100元转入她的银行卡。

在刘女士逾期未还款的一天后,其家人、朋友都收到了她借钱不还且在外“卖淫”的短信和身份证截图以及“不雅照片”。除此之外,刘女士的朋友、家人也不停接到电话骚扰和威胁。而在刘女士被迫给该团伙汇款1942.5元后,对方依然不断打电话、发信息讨要欠款。

镇江市京口公安分局民警接到刘女士的报警后,发现刘女士的遭遇是类似的套路贷惯用的手法。民警立即向上级汇报,并通过受害人提供的电话与对方联系,表明身份,正告其不得实施违法犯罪,但对方气焰异常嚣张,称“不给钱不行,有本事你来抓我”。

三地出击一举抓获涉案嫌疑人92名

针对上述情况,镇江市公安局通过对案情深度研判分析,初步认定这就是一起网络套路贷案件,随即立案侦查。

镇江公安局表示,虽然本地发案仅涉及千余元金额,但前期侦查显示,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系统复杂的犯罪团伙,特别涉及以超高“砍头息”、暴力催收等为典型特征的套路贷案件,往往受害者分布面极广,取证不易。

其中,警方通过调查发现,案件涉及三省四地,犯罪团伙涉案地点分别是浙江杭州、云南德宏芒市、云南德宏瑞丽以及河北廊坊,其中犯罪团伙主要数据存贮地在浙江杭州。

“经侦查,我们发现云南德宏涉案微信群有两个工作点,分别位于芒市和瑞丽。”镇江市公安局京口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李刚受命奔赴云南开展前期工作,“其中芒市的工作地点位于银象路;瑞丽工作点位于翡翠园小区门面房。”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李刚等人有效掌握了嫌疑人的分布情况、出行规律。

押解涉案人员返回镇江 来源:平安镇江

2018年12月15日,镇江市、京口区两级公安机关抽调精干警力100余名,奔赴云南、河北、浙江等地开展工作,并在当地设立前线指挥部。同时,镇江市公安局抽调130名警力组成押解组,奔赴各地。12月19日上午10时,警力在河北廊坊和云南芒市、瑞丽三地同时出击,一举抓获涉案嫌疑人92名,缴获电脑、手机等涉案物品200余套,并在杭州全面固定相关电子证据。

在逃海归“富二代”成幕后黑手

根据前期侦查情况,所有线索均指向主犯李某。但据李某交代,在其背后还有“操盘手”,操纵着整个团伙犯罪。

李某表示,云南、河北两地的工作窝点均为浙江同牛网络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他带领的团队平常负责信贷业务的催缴工作。工作中,该团队采用电话轰炸、PS不雅照片等方式逼迫借款人还款。另据李某交代,浙江同牛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老板名为任某浩(法人代表、总经理),但是其对公司的放贷途径并不知情。

上报指挥部后,专案组一方面对任某浩进行上网追逃,另一方面对前期派往杭州的第四组力量实施紧急增援,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循线追查浙江同牛网络有限公司,查控涉案人员200余人,其中骨干成员8名。2018年12月20日晚,犯罪嫌疑人任某浩在杭州机场落网。21日起,涉案主要嫌疑人周某芳(财务总监)、李某东(技术总监)、曹某涛(APP研发人员)、陈某伟(服务器运维人员)等相继被抓归案。

警方通过对上述人员,特别是对任某浩等核心人员的审查,浙江同牛网络有限公司的真实面目浮出水面。浙江同牛网络有限公司创建人为朱某卿,是一名高级海归,牛津大学研究生毕业,任某浩是其合伙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江苏公安公开通缉20名涉黑涉恶犯罪在逃人员,而有着“富二代”“牛津高材生”“创业家”光环的朱某卿便榜上有名。

据了解,朱某卿是同方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朱志平的之子,而朱志平曾以110亿元财富登上2017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此外,朱某卿有着南京大学统计学硕士及工程学学士、耶鲁大学统计学硕士、牛津大学金融经济学硕士。

当时,便有媒体猜测,朱某卿被通缉或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相关。

相关资料显示,朱晟卿先后创立了联网理财品牌“牛犇犇”和浙江同牛网络。“牛犇犇”平台上线于2015年3月,网站目前已无法打开。随后,朱晟卿保留当时“牛犇犇”团队,创立了现金贷平台同牛科技,并宣布将“牛犇犇”主要业务与数据全面下沉到同牛科技。

企查查显示,同牛科技隶属于浙江同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1129.943万元。其中杭州同方联合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互金平台“牛犇犇”,为同牛科技第一大股东。朱某卿总共持有浙江同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34.06的股权。

作案9个月,非法获利2亿余元

据了解,浙江同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是一家正规的IT企业,但由于经营不善,接连亏损。2017年底,该公司经过市场调研,认为“现金贷”业务来钱非常快,且初步预测年化收益能达到2700%。

在暴利的驱使下,2018年3月,该公司正式从事“现金贷”业务。前期,朱某卿召集核心部门的骨干成员,研究了放贷业务的软件开发、形象美化、运营方式、资金准备、风险评估、法律规避以及贷款催缴等具体工作。

随后,该公司先后开发“一信贷”、“随心贷”、“七天贷”等10多个放贷APP。通常对用户的放贷额度为1850元,扣除首期利息750元,用户实际得款1100元,要求用户在7天内还款1850元,以及本金年利率的36%。

警方表示,受害人数之多和涉案金额之大全国罕见。其中,仅在涉案App上借款的有100余万人次,平台资金交易流水达18亿元人民币;非法获利巨大,作案9个月,非法获利2亿余元;抓获涉案嫌疑人全国最多,共抓获200余名嫌疑人,其中128名涉案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此外,该团伙作案手法新颖、隐蔽,涉案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等方式流转,隐蔽性强;团伙组织架构极为严密,分为技术部、风控部、法务部、催收部等部门。

目前,除犯罪嫌疑人朱某卿出逃境外,其余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

采写:南都实习记者 陈培均

寻找接盘侠,山寨数字币盯上了学生党和老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一种资产,如果它不能带来什么价值,你就不要期望它的价格会上涨。这是傻子都明白的投资理论。”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比尔·盖茨明确表示,比特币和ICO都是非常狂热的行为,是一种投机行为。

目前,比特币在经历了数月震荡之后,已经从1万美元跌破了8500关口。其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货币,也都受到比特币价格影响,有了些“凉凉”之势。不过上海、深圳的一些“山寨币”发币机构,最近却仍旧混得“风生水起”,究竟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有些发币机构早就开始找大学生和老人家下手了。”

在一位资深币圈人士的介绍下,懂懂笔记见到了刚刚从陆家嘴某金融机构离职的李勇和周康。在交流中,他们表示由于媒体的不断曝光,加之很多“社会人”已经深知“韭菜”的含义,对数字货币投资业务讳莫如深。因此,部分机构转而开始“忽悠”涉世未深、思维单纯的大学生群体,以及缺乏信息来源,拿着退休工资的老年人。

与主动进场“炒币”的大妈们相比,被忽悠进“币圈”的那些大学生和老年人群体,遭遇显得更为无奈。

涉世未深的学生党,容易被“财务自由”忽悠

“买前天天涨价,买后立马跌,下跌幅度也很病态。”

读者袁贺是一名大三学生,他前不久告诉懂懂笔记,最近总有号称是金融投资机构的人,在校园里推广某区块链数字货币投资项目,“对方称代理的币是国外的,投资价值远比比特币要高。”

虽然是在二线城市上的大学,但袁贺身边有不少同学都在谈论数字货币,有些人还买了这个项目(而且都说涨了)。再三犹豫后他咬牙从生活费里拿出3000元,跟着投了进去。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这价值3000元的数字货币就缩水到1600多元,让袁贺懊悔不已。

这些类似“投资失利”,在圈内人李勇看来,都是再熟悉不过的场面。

“早在三个多月前,陆家嘴一带就有好几家发币的金融公司开始将业务做到大学里了。”他告诉懂懂笔记,自己曾被派遣驻扎在多个大学城,成为相关投资业务推广的负责人之一。在学校附近的商业街区,他们会租用一些临时档口,当做机构面向学生们宣讲“投资理念”的据点。

李勇表示,在档口的墙上和摆放的易拉宝上,会有大量诸如“不再向爸妈要生活费”、“还没毕业就实现财务自由”、“不是富二代,更胜富二代”等等夸张的宣传标语。再在门前摆一张简易的折叠桌,放上一沓彩色的宣传单,就可以开始销售“梦想”了。每逢中午和傍晚,门口都能吸引不少周边学校的大量学生驻足围观,“有时在同一个商业街区里,就有两到三家同行机构在做推广。”

围观的大学生里,有的是出于对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的好奇,有的则是想了解一下怎么才能“更胜富二代”。但是对于机构来说,并不是所有上前围观、聊天的大学生,都是他们的目标人群。李勇表示,对付这些文化和知识水平较高的年轻群体,要有专门的话术和技巧。

“我们会用逆向思维,一开始就坚决表示不建议学生群体来投资,强调项目是针对上班后有经济实力的群体。一旦好奇心勾起来了,真有兴趣的就会让他们先装个APP了解一下最近的市场和价格,以此搜索精准的目标。”李勇告诉懂懂笔记,被推销惯了的大学生们,如果一听到“BalaBala了解一下”,都会转身就走,反而是这种“逆向”交流形式,会让他们对机构产生一定好感。

一般在机构的APP上,币价都会被人为操控在某个周期内接连上涨,让学生们看到“希望”、看到投资赚钱的可能性,“同时也会花钱雇一些学生当托,在学校的论坛、社交圈里,发表自己‘投资’后赚了钱的信息,这样就更真实了。”

不出几天,部分感兴趣的大学生就会再次找上门,要求机构为他们开通投资的账户。这时,负责推广的人员,还将以录入资料为由,对学生投资资格进行一轮调查评估。

“家境太差的不能碰,回头亏钱了怕引发过激行为。家境太好的也不要,不差钱的不愿意割肉,会死磕下一轮上涨周期,更不划算。”李勇说,机构最想要的群体,就是家境尚可,但手头经常缺钱的大学生。

因为他们投资的钱都来自有限的生活费,所以一旦价格遭遇人为操纵的周期性暴跌,都会因为输不起,或怕被家人知悉责骂,而选择及时“止损”,也就是按照现价抛售。这样一来,机构就又能割到一手新鲜的“韭菜”。

“暴跌之后,即便有学生找上门,也会被告知投资有风险,自己需谨慎。”加上学生校外进行的投资行为,本身或多或少违反了学校规章制度,因此学生也不敢上报校方甚至是报警。

相比“社会人”而言,大学生群体虽对于区块链、数字货币等新兴概念有所了解,但却因为缺乏相应的投资实践经验与戒心,容易被居心不良的“投机”机构所利用。为了追求所谓的“财务自由”,有些学生会鬼迷心窍般拿着父母给的、省吃俭用攒下的生活费,购买一些机构推销的没有任何价值的“山寨币”。

李勇表示,这个群体的钱虽然好挣,但相比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发币机构其实更喜欢“忽悠”有闲有钱的退休老人。

被保健品诈骗电话洗过的老人家,又被山寨币盯上

“和卖保健品的一样,想推这个业务还得先混好圈子,尤其是找好圈子里的那些带头人。”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周康为了拓展更多新的投资客户,比泡在大学城的李勇还要起早贪黑。他们终日奔波于各大公园、街道康乐中心,社区活动中心,与跳广场舞、下棋打牌的退休老人们慢慢培养着“感情”。

“有时候看看下棋,和大爷们打打麻将,陪阿姨们聊聊家常,很快就熟悉了。”他告诉懂懂笔记,长时间待在公园和社区康乐中心打牌聊天的,基本上都是子女已经成家,生活上比较孤单的老人。他们内心感到空虚,渴望与他人沟通、交流。

所以,周康和同事们的出现,并没有让老人家产生太大的戒心。他透露,在部分老城区的街道活动中心里,除了老人还有大量推销保健品、重病保险、投资项目的人员,为的就是“混圈子”,做退休老人的生意,而自己必须要和这群人形成区格。

“投资项目里,自然就包含了数字货币投资。毕竟相对而言,老人家的闲钱最多。”周康补充到,虽然很多老人退休在家拿退休金,但生活方式依旧勤俭节约,私底下的积蓄也不少。只要是能让他们感到开心的事情,一般都很舍得在那上面花钱。加上在培养“话题”的过程中,许多像他这样的 “投顾”,不仅爷爷奶奶叫的亲切,还会适当筛选更为优质的目标客户,尤其是有带头作用的,“并不是所有的老人家,我们都会去推产品。”

周康表示,部分有股票、理财投资经验的老人,更能够聊到区块链、比特币等话题上来,而且思维方式比较独立,在推广数字加密货币投资业务时,他们能够自主决断投资与否。“这样的老人家很少与子女交流,被制止的可能性较低。”

“尤其是在股市输的比较多的老人,更愿意了解这些新兴的投资项目。”周康强调,与“忽悠”大学生购买数字货币的伎俩相似,大部分“投顾”都喜欢用逆向思维引导老人家,劝对方不要急着投任何项目,先下载应用软件了解一下数字货币的价值,“一看天天都是翻红上涨的,一算下来收益比股票高很多,自然也就开始心动了。”

比起大学生,退休老人所能支配的投资金额明显大了许多。他打开手机,向懂懂笔记展示了一张年初公司内部的绩效表,上面显示, 最低的一单数字货币认购金额为15000元,最高的已经接近10万元。他表示,这些都是过去一段时间带着同事混老年人“圈子”的成果。

“区块链、数字货币老人家们都没听过,但懂不懂无所谓,只要能够实现财富增值,他们都愿意拿点儿钱尝试。”周康坦言,即便最后所投资的数字货币被机构周期性“做空”,很多老人家也会忍痛割“币”,不至于上纲上线闹大,毕竟都是“要面子”的人。老人们都不希望子女、街坊邻居知道,自己被山寨币这么不靠谱的东西给骗了。

实际上,要不是自己在老家的父母前不久也被类似的机构骚扰,打电话咨询他要不要投钱进去,周康很可能会继续在这行做下去。良知促使着他不敢再去碰退休老人的“棺材本”,最终选择辞职,离开了这家机构。

不过他相信,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仍会在退休老人群体中继续下去。

周康告诉懂懂笔记,在陆家嘴做金融的一些圈子里,靠从事这种业务“发家致富”的金融机构有不少。在数字货币遭遇投资信任危机时,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寻找新韭菜换掉老韭菜,而上一波入局的韭菜群体也同样抱着等人接盘的心态,期待机构能够尽快忽悠到新鲜的韭菜入局。在各方利益牵扯下,很少有人愿意向舆论做出警示和提醒。而有些机构在韭菜大量入局后,卷款潜逃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规避“突查”风险,发币机构低调转入“地下”

“抓住数字货币红利的尾巴,让生活消费不被固定的工资限制。”

在浦东某高档酒店的会议厅内,一名所谓投资界“大佬”、某金融投资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正站在台上分享公司即将ICO的数字货币——基于ETH技术的“錕”。

“去年因为8月以后有几个区块链峰会被相关部门突击查过,所以现在大家都比较低调。”带懂懂笔记入场听会的“知情人”表示,为了规避有关部门“突击检查”虚假宣传的举措,许多区块链企业、发币机构都不敢堂而皇之的开交流峰会、ICO峰会了,取而代之的是这种小型的沙龙、私董会。

然而,作为一场高端沙龙、私董会形式的ICO发布路演,台下坐着的却是清一色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而在角落,懂懂也发现了几位穿着时尚的年轻人。

“本来是让我拉人头来听讲座,一个50元,所以和同学们合计后一起过来了,报酬平分。” 从五角场学校赶过来参会的李同学表示,很多类似的金融机构,总是会到学校里宣传投资项目,还经常付费让学生们帮忙推广,无论是同学、老师、家人、朋友……只要推荐参会,包括投资了数字货币,推荐者都可以获得一定报酬,“别小看这几百块钱,对于我们来说,几乎可以天天加餐了。”

至于数量众多的老人家们,应该就是让类似李勇、周康这样的区块链“投顾”,从公园、社区康乐中心拉过来的。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这些老人家平时都闲着没事,所以一听要参加什么高大上的“私董会”,很容易就跟过来了,有些来了不止一次。

“别看他们现在听得一愣一愣的,只要一提到让家中的闲钱投资增值,都会跟着热烈鼓掌。”他说,在会议之前,就已经有十几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注册入驻了认购平台。这部分用户,将是他们会后重点“关照”的对象。

或许是害怕现场的“实况”被传播到网上,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这名工作人员还多次阻止了懂懂笔记与现场其他参会者的拍照举动。

可以说,随着数字货币被有关部门强力监管后,地处陆家嘴的发币机构都变得低调了许多。一些机构更是从“地上”转入“地下”,悄悄地发展新的投资客户。

贪,是人类的天性。这些机构恰好是利用了人们的贪念,还钻了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经验、老年群体信息匮乏的空子。一代新韭换旧韭,对韭当割别错过。新人被忽悠成功了,才有可能成为这场游戏的接盘侠。

正如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所说的,数字货币目前更是一场投机。而一些标榜着能够帮助大学生、退休老人摆脱经济限制的发币机构,也注定是在撒网钓鱼。投资有风险,而投机则是血本无归,毫无应用价值的“山寨”数字货币,能否放过这些羸弱的群体?

(应交流对象要求,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月收入十万很难吗?

其实,我从学习写作开始,就一直听到一种政治正确的话:要赞美贫穷,要说贫穷是美德,是高尚;还要贬低金钱,说它是欲望,是铜臭味。

可惜你我心知肚明,在逼仄的、硬梆梆的、不容分说的现实里,钱才是不可缺少的通行证。

问题就来了,身为下贱、命比纸薄的我们,怎么样才能像励志故事主角一样,年入百万,从容骄傲,轻松应对命运给我们穿上的一切小鞋?

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今天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月收入10万 的人,出来露一脸儿,我要采个访。

来了一堆人。

有上市公司高管、私营老板、网络小说大神、淘宝店主、原创大号号主、内容聚合大号运营者、网红、富二代、APP创业者……

当我写下他们身份时,相信你和我一样,已经感觉到某种信息扑面而来。即:

收入和个人价值是成正比的。

这种价值,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它既包括不可控的背景、资本、资源、人脉……也包括可控的智识、野心、能力、勤奋等。而前者如果天生不足,后者必须成倍付出,才能笨鸟先飞。

一个庸碌之人,又没斗志与执行力,想获得月入10万 ,赶紧做梦去吧。

一个懒惰之人,又没资源和人脉,想获得年入百万,未免让人笑掉大牙。

总而言之,综合他们的回答,想获得高薪的方式,无非以下几种:

1,用钱赚钱;

2,利用垄断赚钱;

3,利用信息、智识、人脉赚钱;

4,利用影响力赚钱;

5,利用稀缺服务赚钱。

用钱赚钱,最普遍,寻常屌丝也最望尘莫及。

比如上市公司董事长,手上有十几套房产的包租婆,投资了多处产业的富二代。

这些精英与富人,原始储备都极其丰富。

我们有100块的时候,人家已经有100万。100块钱只能用来消费,100万却可以用来投资。

而在这个时代,资本回报率增速远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所以,富人会越来越富。

比如我所认识的某高管,且不说目前的业务,单利用公司原始股份,就可以享受资产增值,赚取高额利润。

金钱催生金钱,资产繁殖资产,这是时代的定理。无可置疑,亦无从动摇。

如果你和我一样,零资本,无后台,缺人脉,那么,往下看。

利用垄断赚钱。

电信、移动、中石油、中石化,均靠垄断资源起家,高层个个富得流油。央视靠垄断信息输出,主播们也都是月薪高达六位数。

那我们呢?没有权力和背景,怎么办?

来看看这些底层人,如何通过垄断小产业,使人生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有一朋友,屌丝,江湖人,00年代的时候,找遍各种关系,想尽各种招数,垄断了北京某区的空调产业,迅速发家。如今举家移民,在瑞典、夏威夷、洛杉矶各有别墅,也算是成功者了吧。

还有侣行的张昕宇,最初的时候,靠垄断北京的公共厕所打扫,赚得第一桶金。

一姐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垄断了当地的有机蔬菜市场。因为无污染,无添加,送货上门,迅速从几人的小团队,做到几十人的大公司。

还有,垄断一个景点,垄断一个片区的烧烤,垄断一座城市的乞讨行业,垄断一个地区学校的作业本……哪怕是最不经意的小商机,只要全面整合,为你所用,你试试,能带来多少利润。

也许你要说,唉,这也要钱,也要能力,也要经验啊……我什么都不懂。

好,那我们就来看看,纯通过脑袋赚钱的。

比如我认识一老师,因为对当代教育失望,并深感标准的单一性、机械性,他与同伴一起,参考了斯塔夫宾提的“CIPP 模式”,斯克里文 “目标游离模式”,创建了一种新的评价体系,并创立公司,几经周转,如今,已经要上市了。

这就是对教育的独到思考所带来的回报。

而他的一朋友,在很早以前,就看到新教育童书的欠缺,写了几个系列,逐校逐校、逐镇逐镇、逐城逐城地推广……逐渐被人所知。至如今,已经成了新教育的必备书目。

老大曾给我们算过这笔账:一本书即使赚几块,一套童书几十本,新教育几百万学生,每天每人一套,你想想这收入……

当即吓得我嘴都合不拢了。

什么叫差距,你看看!我们这种一无所有的傻逼不穷,还有谁穷?!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智识、眼光与创见的需求,和农耕时代相比,已经呈指数在提升。

在硅谷,在深圳,空气里的每个因子,仿佛都在大叫:你聪明吗?你聪明,我就有钱!你傻,吃屎去吧!

只要够专业、够有脑子、信息够足,在哪里,都会有高薪。也就是说,扎克伯格、马云、乔布斯,即使没有FB、阿里巴巴和苹果,收入也绝逼会让你惊叹:这酸爽,不敢相信。

下午和微信一产品经理聊天,问他收入的问题,回答说,腾讯年收入六位数,如果以后跳槽,直接能翻几倍。

而信息的掌握,也能带来利益。

证券产业、房产中介、婚姻中介、政商中间人,都有这样靠出售信息,从中获取利润者。

人脉亦然。前不久我朋友谈一项目,为了能顺利勾搭上,找了中间人,花了不下十万。(为了不让大家胡思乱想,以为我是鼓励大家乱交朋友,不得不说一句:人际可靠的前提,要么资产、地位、智识旗鼓相当,要么是有足够的利益。)

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你是真的有货,又有市场,并且愿意出来卖,都能卖个好价钱。

现在来说影响力!

咪蒙一条广告100万,PAPI酱广告拍卖2200万,凤姐当年通告费10万,网络视频女主播动则年入百万,明星呢?身价一一高得惊人,为什么?影响力大。

前几年,我参加了一个青年作家研讨会。会上遇上一帮网络大神。即,写网络小说的明星级写手,个个85后,但左手别墅,右手豪车,令当时月入3000 的我以为见了鬼。

后来见识多了点,觉得这再正常不过。

刚刚和其中一人聊。

——你现在年收入多少?

——300万起吧!

——包括些什么?

——网文直接收入,游戏、漫画、影视的改编版权收入。

为什么他能年入百万,而更多的网络写手,即使日更一万,都是被无情地拍在了网络的沙滩上?

因为他红。

红,就是一种轻资产。

有关注,有个人吸引力,有大量粉丝追随,并心甘情愿买单,那么,就会产生天然的商机。这样,红人可以接广告,出版,开讲座,去节目当嘉宾,还可以创业:创立个人品牌,经营自己的产品。

一个淘宝店主,因为自身是网红,很轻易地年入过百万,甚至千万。

如果你前面都不是,又想赚大钱,那么,你可以从稀缺服务入手。

比如:性交易。

但基于目前性交易违法,通过这种方式赚钱,与通过贩毒、抢劫、诈骗赚钱一样,是理智的人,都不会选择的方式。所以,不多讲。

说完以上所有,不得不浇大家一瓢冷水:

只看利润不看风险,只谈收入不谈付出,是傻逼之行径。

越暴利,风险越大。

比如,靠炒股一夜暴富,也会一夜破产。

靠性交易发家,也会因性交易坐牢。

成为网红赚多少钱,也会遭多少人肉,背多少脏话,受多少羞辱,担多少委屈。

同时,越有成就,付出越多。

比尔盖茨进行过一万小时的编程训练。

一个公司上市以前,做了十年的准备和努力。

前面提到的网络大神,当我们听闻他年入300万 ,会羡慕得眼珠都红了。但你不知道,你和朋友们撸串时,他在码字;你外出旅行时,他在码字;你和男朋友相恋分手和好再分手又换了一个男朋友的过程中,他在码字。

——你每天要更新多少?

——六七千字吧。

——你写了几年?

——6年。

有一年,大神要结婚了。这是他第一次结婚,很隆重,也很紧张。新郎倌在婚礼的前一周,闷在房间,狂码10万字。码完以后,睡了一天一夜,起来以后,抱着电脑去结婚。

新娘说:你到底是和我结婚,还是和你的字结婚?

大神说:是我和文字一起,和你结婚。

综上,每一种收入的背后,都是自己价值的变现。你有多值钱,你有多拼,你有多少信息、资源和人脉,你有多聪明,全部都会量化成你每月的银行流水。

所以说,与其羡慕他人,不如低下头来,看看自己可以找到什么切入点,持之以恒,去赚第一个10万。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