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遏制沉迷网游(国家出手!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坚决遏制沉迷网游文章列表:
- 1、国家出手!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 2、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各地加强执法监管
- 3、助远离网络促健康成长 共创共建全国文明城市——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倡议书
- 4、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社会各界呼吁加强管理
- 5、六部门多举措严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国家出手!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通知提出,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来源:新华社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各地加强执法监管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题: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各地加强执法监管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张漫子、陈爱平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来,各地积极落实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要求,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紧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关键环节,着力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实效,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近期,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对重点网络游戏企业和游戏账号租售平台、游戏直播平台进行约谈,并上线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举报平台,及时受理和处置问题线索,线索一经核实将对违规游戏企业进行严厉查处。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迅速查办了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案,这是全国文化市场首例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案。执法人员在专项检查行动中发现,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涉嫌通过其自营游戏平台在22时至次日8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经查,该游戏平台聚合了国内外多家游戏企业的上百款网络游戏,用户在平台注册账号后,即可登录平台内所有网络游戏,在游戏内充值,收款方是该游戏平台的运营公司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游戏平台在明面上设置有实名认证以及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但为谋取更大利益,一直未曾启用相应系统功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对该公司做出警告、罚款10万元,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对首都网络游戏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深化整治,层层压实网络游戏企业主体责任,推动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要求,游戏企业及游戏平台应全面做好防沉迷系统自查工作,严格落实两个“终止”:一是对于尚不能提供防沉迷系统的平台,游戏企业应与之终止合作,直至平台完成防沉迷系统搭建;二是游戏平台须对未完成防沉迷系统搭建的游戏进行下架处理。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增加夜间“错时执法”,以提高执法有效性。同时,执法总队与相关管理部门紧密结合、相互分工,形成了良好联络机制。工作中发现,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网站运营一款网络游戏,未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文化执法机构对该公司予以警告、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对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依法进行了立案查处,予以警告、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网出版的一款网络游戏,通过微信号、QQ号或手机号可直接注册登录并进行游戏,文化执法机构对该公司予以警告和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予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一款网络游戏,在游戏登录界面上未设置身份注册弹出窗口,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所有玩家通过点击初始界面上的“开始游戏”按钮即可登录并进行游戏,该案件现已立案查处。
为全面落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各项措施、规范网络游戏服务,江苏省苏州市建立由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机制,对辖区内网络游戏企业运营的网络游戏进行全覆盖检查,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违规及对未成年人有不良导向的内容,监督网络游戏企业严格落实防沉迷主体责任,对未落实防沉迷相关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同时,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开展督导抽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
近期,苏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在网络游戏专项检查行动中发现,苏州某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当事人运营的网络游戏无需注册就能进行游戏,且未设置防沉迷措施并可以付费充值,该案件现已立案查处。
据了解,为督促游戏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相关要求,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大督查力度,开展专项检查,严肃处理违规行为;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发现一起严处一起,确保防沉迷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来源: 新华社
助远离网络促健康成长 共创共建全国文明城市——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倡议书
助远离网络促健康成长 共创共建全国文明城市
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倡议书
全市互联网经营者、广大家长、市民朋友:
近年来,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引发的社会矛盾凸显,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预防网络沉迷,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强力推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创共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生动实践,特发如下倡议: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准则,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努力提供健康绿色的网络文化产品和信息内容服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建设,利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强化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切实履行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认真落实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精神,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三、网络视频平台、网络直播平台应认真履行平台监管责任,利用技术有效遏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制作和传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网络主播等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共建共享清朗网络空间。
四、新闻媒体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加强对全社会的正面宣传引导,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推广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有效手段,号召家长、学校共同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和守护责任。
五、广大未成年人要志存高远,树立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科学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制沉迷网络。
六、呼吁家长关注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
七、有资质条件的各社会机构要利用节假日时间积极开展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类课外活动,图书馆、少年宫等公共文体场所要提供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娱公益活动,共同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助力。
八、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需要企业、媒体、学校和家庭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清朗网络空间需要靠大家共同创造,请广大网民自觉抵制违法违规和不良有害信息,欢迎广大网民对含有有害信息的网络内容进行监督举报!
举报电话:0938-8210351
中共天水市委网信办 天水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2021年9月14日
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社会各界呼吁加强管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一段时间以来,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切,社会各界呼吁加强管理。
江苏宿迁的一名11岁男孩去年沉迷网络游戏,用奶奶的手机注册了支付宝账号,并绑定家里40万存款的银行卡。一个多月中,他偷偷用这笔钱给游戏充值、打赏主播。因为银行卡没开通短信提醒,家长直到去银行办理业务时才发现40万元已被一扫而空。
经过家长申诉和媒体报道,网络游戏平台已退还相应款项,但这样的事件并非个例,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不仅花掉大额资金,甚至还走向违法犯罪道路,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六部门多举措严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10月29日,教育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部署各地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制度,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
《通知》要求,各地出版管理部门要引导网络游戏企业开发导向正确、内涵丰厚、种类多样、寓教于乐的网络游戏产品,确保内容优质健康干净。督促网络游戏企业加大内容审核力度,坚决杜绝网络游戏中含有可能引发中小学生模仿不安全行为、违反社会公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内容,以及恐怖暴力、色情低俗、封建迷信等妨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指导网络游戏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避免中小学生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要严格执行网络游戏前置审批制度,未经批准的游戏,不得上线运营。
对于防沉迷,《通知》明确,网络游戏企业要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所有网络游戏用户提交的实名注册信息,必须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验证。验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必须纳入统一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管理。网络游戏企业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中小学生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中小学生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在校内教育管理方面,《通知》指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对经申请带入校园的手机等终端产品进行统一管理,严禁带入课堂。学校提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学校教职员工发现学生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时,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教育。要推动家校协同发力,督促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发挥好榜样作用,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通知》强调,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及时处罚或关停违反相关规定的网络平台和产品,鼓励相关组织或个人,举报落实防沉迷措施不力的网络游戏企业和平台。网信、市场监管部门对发布不良网络游戏信息、插入网络游戏链接、推送网络游戏广告的中小学在线教育网络平台和产品,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罚或关停。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