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软件问答

甄姬是谁的皇后(曹丕费尽心思才得到甄姬,为何最后还将其处死?)

导读甄姬是谁的皇后文章列表:1、曹丕费尽心思才得到甄姬,为何最后还将其处死?2、曹操为何没将甄姬纳为己有而是赏赐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3、曹叡的后宫之事不比曹丕逊色,甄姬郭皇后的

甄姬是谁的皇后文章列表:

甄姬是谁的皇后(曹丕费尽心思才得到甄姬,为何最后还将其处死?)

曹丕费尽心思才得到甄姬,为何最后还将其处死?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这是三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在其名作《洛神赋》中所写下的佳句。有人认为,曹植之所以创作这篇辞赋,是表达对哥哥曹丕之妻甄宓的爱慕之情,他在歌赋中所描写的"洛神"则正是甄宓。甚至,有人更是认为曹丕、曹植兄弟关系不睦,就是因为他们都喜欢上了甄宓。

而甄宓到底是什么人?究竟长得有多美?

甄宓,又叫做甄姬,本是东汉末年大军阀袁绍次子袁熙之妻。袁绍兵败后,作为胜利者的曹丕将甄宓揽入怀中,纳为妃子。作为女人,甄宓姿色倾国倾城,惊艳一大片。她还品行端正、家教良好,得到了自己准"婆婆"——曹丕母亲卞皇后的赞扬。

甄宓既然是绝色美女,品德贤良,没有小女子的小肚鸡肠,为什么曹丕却要把她残忍赐死呢?

汉光和五年(183),甄宓出生在中山国无极(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一带)。顺着时光回望,甄姬的祖先——甄邯曾官至太保,是孔子后代孔光的女婿。因为出身高贵,无极甄氏世代享受两千石的俸禄,在当地是少有的名门望族。到了甄宓这一代,她的父亲甄逸曾是上蔡县的县令,共生有三男五女,甄宓是最小的女儿。

小时候,甄宓就聪明懂事。父亲去世,三岁的甄宓悲伤哭泣,很是感人。八岁时,她就懂得女子要端庄得体,不为街上骑马耍杂技的事情兴奋。她很喜欢学习,常常看书习字。面对兄长们的调笑,甄宓答道:"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

生逢汉末乱世,甄宓力劝家人将家财全部拿来赈济百姓,此举赢得了百姓的称赞和感激,也让甄家免遭盗匪洗劫。十四岁时,甄宓的哥哥去世,留下一个遗孀。甄宓虽年纪轻轻,但"事寡嫂谦敬,事处其劳,拊养俨子,慈爱甚笃。"

因为甄宓品德贤良,四邻八乡的百姓都为她点赞。听说甄家有一个很知礼节的女子,河北的霸主袁绍前来提亲,甄宓嫁给了次子袁熙。

建安九年(204),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胜,曹丕率军抢先进入了袁绍的大本营邺城,将没来得及逃跑的甄宓娶回了家。据《魏略》记载,美丽懂事的甄宓得到了曹丕的专宠,"擅室数岁"。这要放在其他女人,恐怕下巴都会仰到天上,而甄宓不恃宠而骄、心胸宽阔。《魏书》记载,甄宓独得恩宠,却"后宫有宠者劝勉之,其无宠者慰诲之。"

对于得宠的妃子,甄宓不但不妒忌,而是勉励和教导她们更好地为曹丕分忧;对于不得宠的妃子,甄宓加以安慰和开导,让她们不要伤心忧郁。她甚至还劝曹丕"广求淑媛,以丰继嗣",也就是多找妃子,多生孩子。

对曹丕的母亲卞氏,甄宓十分孝敬,格外关心在意她的身体状况,旁人深受感动,卞氏更是称赞道:"此真孝妇也。"

如此看来,甄宓完全是曹丕的贤内助,是他后宫中的"定海神针"。

延康元年(220),曹操逝世,曹丕继承了魏王之位。数月之后,曹丕又逼迫汉献帝禅位,自己登基建立了魏朝,并改元黄初。

然而,登基不久,曹丕便下令将陪伴自己多年的贤妻甄宓处死。

原来,汉献帝禅位后被封为了山阳公。为求自保,他将自己的两个女儿献给了曹丕。有了新欢,曹丕慢慢疏远年近四十的甄宓。加上郭后、李、阴两位贵人的献媚,甄宓完全被曹丕置于脑后。

甄宓的心头充满失落和空虚,不免发开了牢骚。《三国志》记载:"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因为几句怨言就将其赐死,曹丕会全然不顾多年的恩爱之情吗?《资治通鉴》对这一点却有不同的记载。"及即皇帝位,安平郭贵嫔有宠,甄夫人留邺不得见。失意,有怨言。郭贵嫔谮之,帝大怒。"曹丕继位后独宠郭贵妃,将甄宓直接留在了邺城,干脆就不让她见面。甄宓的怨言传到了郭贵嫔耳朵里,她不停地给曹丕吹枕边风,说甄宓的坏话。曹丕一气之下,害了甄宓。

尽管对于甄宓死亡的真相,历来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不过,郭贵嫔为了争宠而谗言陷害甄宓,应当是最合理和最有依据的一种解释。

甄宓是一个贤德可人,貌美如玉的女性,她的悲惨结局,正如大诗人白居易所说的那样,"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曹操为何没将甄姬纳为己有而是赏赐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

说起三国时期的美女人们往往想起的人物就是貂蝉,在《三国演义》里貂蝉有闭月之色以至于吕布为了将其据为己有不惜和自己的义父董卓反目。然而可惜的是在历史上其实并没有貂蝉这个人物,她只是戏剧小说家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而已。事实上说起三国里知名的美人那一定非甄姬莫属了。甄姬即甄夫人,她原本是袁绍的儿子袁熙的媳妇,在曹操平定河北的时候甄夫人成了俘虏,后来在曹丕的请求之下曹操于是将甄夫人赏赐给了曹丕。

那么一向以好色著称的曹操这次为什么会这么“慷慨”的将甄姬这个大美人拱手让给曹丕呢?难道曹操仅仅是出于对自己儿子的特殊照顾吗?要弄清楚这里面的具体原因还要得从曹丕和甄姬的相遇说起,曹操的大军在攻克冀州治所邺城之后首先派兵包围了袁绍的府邸。而当时负责带兵包围袁府的就是曹丕,袁绍的媳妇刘夫人带着甄姬等一干家属主动前来向曹丕请罪。史书记载:“后(后指的是甄姬,这时因为后来甄姬做了曹丕的皇后因此这样称呼)怖,以头伏姑膝上”,甄姬的异常举动立即引起了曹丕的注意,曹丕于是让甄姬抬头。曹丕见到甄姬的第一面的反应是又惊又叹完全被甄姬的美貌所征服。

曹丕在得知甄姬的美貌之后便向曹操请求将甄姬赐予他为妻,曹操这次爽快的答应了曹丕的请求。从这里我们看曹操之所以这么爽快的答应曹丕有很大的原因是他没有见到甄姬本人,也就是曹操并不直到甄姬有多么的美。而且又因为是自己儿子的请求他又不好拒绝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于是便爽快的答应了。而且我们说曹操和袁绍尽管曾在战场上死敌,但是两人的关系却是很微妙的,曹操和袁绍在年轻的时候是好哥们两人在一起有过一段愉快的岁月,如果曹操纳了袁绍的儿媳妇那从伦理上将还是有悖人伦的,所以说甄姬的特殊身份也使得曹操对她不能有觊觎之心。

曹叡的后宫之事不比曹丕逊色,甄姬郭皇后的故事再次上演

编最近的几篇文章写了刘备的众多夫人们,甄姬的故事和郭皇后的事迹。索性趁热打铁,再来学习一下曹叡的二位皇后。通过阅读《三国志》之后,发现曹叡后宫之事和曹丕居然惊人的相似,先是赐死了旧爱不久后加封新欢。

那曹叡的二位皇后都是什么来头,和曹叡发生了那些故事呢?带着这些疑问,请看官随着小编一起了解二位皇后的生平。

一:毛皇后

明悼毛皇后,是河内人。在黄初年间,因为美貌姿色被挑选到东宫服侍曹叡。当时曹叡还是平原王,对这位服侍自己的毛氏非常满意并宠爱,甚至于和曹叡出行共乘坐一副车辇上。

曹叡登基以后,立刻封毛氏为贵嫔。太和元年,将贵嫔封为毛皇后。不久后因为毛皇后的显贵地位,曹叡封她的父亲毛嘉为骑都尉,她的弟弟毛曾为郎中。

早些时间曹叡还是平原王的时候,最一开始纳了河内的虞氏为王妃,曹叡继位以后,虞氏却因为毛氏的存在没有被立为皇后。当时太皇太后卞氏还曾经劝虞氏不要在意。虞氏认为曹家总是喜爱立地位不堪的人为皇后,在对于女性册立从没有做过遵循礼制的事情,也从来没有因为德行而作为参考,皇后总领后宫,国家就应该内外兼修,相辅相成。如今皇帝(曹叡)没有开好头,也很难有好结果,说不定就会断送江山(小编案:真狠)。

虞氏因言获罪,被罢黜到了邺宫,表示永不相见,同时更加封赏毛氏家族来表示自己的决心。

不过被晋升的毛嘉(毛皇后的父亲)却并不懂礼节,他一夜富贵,其实以前只是车工出身,突然有此殊荣,行为举止非常不注意。曹叡曾命令文武百官去毛嘉的家中聚会饮宴,毛嘉在酒席中行为举止非常傲慢,总是以侯身自居(有很多王公大臣官位在其上),甚至闹下了很大的笑话。

对于此事孙盛也引经据典进行了批判,留下了令毛嘉遗臭万年的评语。

不过父以女贵,并且在毛皇后的操作下加封毛嘉为散骑侍郎。青龙三年毛嘉去世,追封为光禄大夫,并且封为安国侯,增加五百户食邑,加上之前一共一千户,谥号为节侯(不知道怎么个节法)。青龙四年,追封毛皇后的母亲夏氏为野王君。

熟不知自我感觉良好的毛皇后也慢慢开始经历甄贵嫔(甄姬)的老路,被虞氏说中,曹叡喜新厌旧,毛氏的危机也逐渐凸显。

曹叡在幸了郭氏之后,开始逐渐对毛皇后疏远,更加爱戴郭氏。景初元年,曹叡有一次在后园游玩,召集了后宫所有才人以上的嫔妃共同作乐。但是唯独没有请毛皇后。

郭氏认为应该请毛皇后,曹叡并没有同意,甚至特意告诫左右不得通知毛皇后。第二天毛皇后见到曹叡后问昨天游玩北园开心么。曹叡认为是自己左右的人泄露了自己的秘密并杀害了有嫌疑的十几个人。最厉害的是不久后就将毛皇后赐死(比秦始皇还狠)。

曹叡

曹叡做了一系列很冲动的事情,毛皇后已死,悔之亦晚。最后追封毛皇后为悼皇后,又因为曹叡的谥号为明,所以毛皇后被称为明悼毛皇后。

毛皇后的弟弟被封为散骑常侍,不久后加封为羽林虎贲中郎将,武典中郎将。

从这些记载于《三国志》相关毛夫人的事迹当中,毛皇后本来也是作为新欢登上了皇后的位置,但是曹叡却不断有新宠,导致郭皇后又渐渐失宠,最后因言获罪被赐死,这真是世事难料啊。

二:郭皇后

下面说的这位郭皇后虽然是争宠获胜的角色,但是对魏国中后期的政治格局有很多影响。

明元郭皇后,是西平人。她们家世代是河西地区(不是天津)的名门大族。黄初年间,那个郡发生了叛乱,郭氏就阴差阳错的进了宫中。

在曹叡即位以后,非常宠爱这位郭氏,于是就将她立为夫人,将郭夫人的父亲封为骑都尉,她的叔叔被封为虎贲中郎将。在她还是夫人的时候,就被曹叡邀请共游北园,还曾劝谏曹叡应该叫上皇后才合乎礼制,但曹叡拒绝。不久后曹叡赐死了毛皇后并于自己患病时期将郭夫人立为皇后。

不久后曹叡驾崩,他的养子曹芳继承大统,曹芳尊郭皇后为皇太后并安置在永宁宫,追谥郭皇太后的父亲郭满为西都定侯,郭皇后的母亲被追封为郃阳君。她的叔叔的儿子郭建继承了郭满的爵位并且郭皇太后的叔父伯父都另有封赏。

根据《魏略》记载,郭氏满门唯有郭芝(郭皇太后的伯父)最有能力,被封为侯。

郭皇太后家族最终都受到了相应的礼遇,沾亲带故的都被封为列侯。

另外,曹爽曾经软禁郭皇太后,并且擅自把持朝政。司马懿又以郭氏的名义诛杀曹爽。司马师也曾经以郭氏的名义废除曹芳,并根据郭氏的意见立了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司马昭又以郭氏为由杀害了曹髦并以百姓的葬礼执行。

如此一番被盗用名义的郭皇太后于景元四年十二月病逝,谥号为明元皇后。与魏明帝合葬高平陵。

郭皇太后虽然去世,但魏国接下来的政治纷争却频频有人借用她的名义。毌丘俭和文钦等人叛乱时曾假借郭皇太后的遗愿起兵谋反,钟会在蜀地也曾借用郭皇太后的懿旨独立出去反抗司马家族统治的魏国。

曹叡的毛皇后和郭皇后的遭遇与曹丕的甄贵嫔和郭皇后相似。不知是曹家人喜新厌旧的基因本能,还是印证了在三国时期宫斗已经成为皇室的必经之路。秦汉也许只是开端,但了解了孙权和曹丕曹叡的事迹以后,才发现这种特殊的后宫模式已经频繁开展并且影响至今。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由全网统一账号:“只聊三国”原创。现已入驻:头条号,网易号,百家号,大鱼号,一点资讯号,企鹅号,公众号。其他平台均无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君明辨。

曾经令曹丕心驰神往,惊艳时光的甄宓,为何会被丈夫无情杀害?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曹植在洛神赋中,对甄宓的美貌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甄宓是三国时期是非常有名的美女,才华横溢,姿貌昳丽。她曾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建安九年,曹操率军攻下冀州邺城,曹丕攻占袁府,发现了美貌的甄氏,惊为天人,便请求父亲将甄氏许给自己为妻。

据说当时拜在甄氏石榴裙下的除了曹丕,还有其父曹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偏好人妻的曹操呢,要知道曹操行军打仗所到之处必定要搜刮美女是世人皆知的。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共”这句话虽是被诸葛亮修改过以激怒周瑜共同抗曹,但若是曹操没有这好色的毛病,周瑜怎么会轻易相信诸葛亮的改编。希望拥有大小乔两位绝色美女,与之愉快的共度朝夕,恐怕真的也是曹操的一个夙愿吧。

曾经令曹丕心驰神往,惊艳时光的甄宓,为何会被丈夫无情杀害?

至于喜好人妻这一点,曹操也曾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建安二年,张绣率部下向曹操投降,曹操十分高兴,人一得意便会忘形,他私下问身边的人,城中有美女吗?他身边的人非常理解他的爱好,便回答说,昨晚他看见一个妇人十分貌美,是张绣的叔叔张济的遗孀邹氏,曹操便派人将邹氏带来,果然十分美丽,便强行纳为了姬妾。

张绣知道此事后觉得受到了侮辱、非常愤怒,便调兵突袭曹操,曹操应对不及,匆忙逃跑,逃跑过程中,典韦战死,他的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也死于此战,损失颇重,他的发妻丁夫人,一手将曹昂带大的养母,也因为此事与曹操决裂。

面对甄宓这样的绝世美女,曹操也是情难自持。《世说新语》中记载到:“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郎中官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这段话的意思是:“曹操到了攻下邺城之后,派人召唤甄宓,身边的人说,甄宓已经被曹丕的人带走了。

曾经令曹丕心驰神往,惊艳时光的甄宓,为何会被丈夫无情杀害?

曹操说道,我今年攻破此城就是为了甄宓啊!”由此可以想见,曹操对甄宓应该也是惦记许久了,无奈儿子捷足先登,还当众求自己赐婚,身为一国主公,再渴望美人也不能光明正大和儿子抢女人,伤了父子情分不说,关键是要惹天下群雄耻笑的!

曹丕如愿抱得美人归后,对甄宓十分宠爱,二人度过了一段恩爱的时光,甄宓也为曹丕生育了一儿一女,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但是自古美人叹迟暮,甄宓容颜渐老,曹丕身边也有了新的美人,对甄氏的宠爱也与日递减,甄宓也因此对曹丕发出了怨怼之言,引得曹丕大怒,在黄初二年六月,曹丕下令赐死甄宓。

但曹丕也不是没后悔过的,据《三国志》所载,曹丕曾派人追赶传诏赐死甄宓的死者,但没有来得及。一代绝色佳人,香消玉殒。传说曹丕害怕甄宓死后向阴曹地府告状,于是便将甄宓以发覆面,以糠塞口,意思是想让她在黄泉路上无脸见人,有口难言,无处告状。曾经的恩爱夫妻,却反目成仇,在死后还要折辱她的尸体,只能说曹丕实非良人。

曾经令曹丕心驰神往,惊艳时光的甄宓,为何会被丈夫无情杀害?

一般人的想法,杀了甄宓之后,定然不能传位她的儿子,以免儿子心生怨怼。但曹丕的确在甄宓死之后传位给了她的儿子曹叡,也就是后来的魏明帝。纵横认为,曹丕其实也不一定愿意传位给曹叡,无奈儿子大多早亡,剩下的也不多,唯一一个才能比较出众的也就是曹叡了,所以就算曹丕不愿意,为了帝王霸业得以延续,也不得不将位子传给曹叡。

而且在当时有一种立子杀母的制度,这种制度自汉朝流传,汉武帝立幼儿刘弗陵为太子,却杀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母强子弱,外戚专权,这也是帝王的一种智慧。曹丕可能受到这种制度的影响,觉得曹叡的生母已经死了,传位给他也就没有了外戚之祸,所以决定传位给他。况且就算曹叡记恨曹丕又能如何,木已成舟,他也不能杀了自己的亲爹泄愤吧。

曾经令曹丕心驰神往,惊艳时光的甄宓,为何会被丈夫无情杀害?

​曹叡继位之后,便追谥他的生母甄宓为文昭皇后,改葬于朝阳陵,算是全了甄宓死后的体面。

自古红颜多薄命,甄宓便是这样的女子,曹丕虽给过她宠爱,但同时也亲手将她送入了坟墓。婚姻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奉劝各位女同胞择偶时一定要擦亮眼,遇得良人才能三冬暖!

一口气看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开国皇后

皇后,乃母仪天下的后宫之主,而且有些皇后不仅统领后宫,还拥有不亚于皇帝的巨大权力,可以号令群臣、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皇后太多了,一时半会真说不清,咱今天就先说说那些开国皇后。

说到开国皇帝,相信朋友们都能说出好几个,如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那么,他们的大老婆,也就是正妻即皇后,大伙又了解多少呢?

中国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嬴政,按说中国第一个皇后应该是他的正妻,可所有史料都没有关于嬴政皇后的记载,他到底立没立后呢?这是个千古之谜。正史所记载的第一个皇后,是西汉的吕雉(前241—前180)——汉高祖刘邦的正妻也。关于这个女人,想必大伙也多少了解些。她是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多谋善断,胆略过人,陪刘邦乱世打拼,得天下后又助刘邦诛杀韩信、彭越等开国勋臣,还弄死了刘邦的爱姬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刘邦死后,她临朝称制。对匈奴,她忍辱负重,对百姓,她休养生息,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要么说司马迁的《史记》她列入"帝王本纪"呢,她真就相当于一位出色的女皇。

篡汉建立短暂新朝的王莽有两位皇后,都是可怜的女人。第一位也姓王(?—21),济南人,她和王莽生了四儿一女,其中两个儿子都被王莽借故杀了,女儿被王莽嫁给了12岁的傀儡天子汉平帝,没几年王莽就毒死了皇帝女婿,15岁的女儿开始守寡。儿女皆惨,王皇后天天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她病死后,王莽又立了杜陵人(今西安东南)史皇后(生卒年不详),可几个月后起义的绿林军就推翻了新朝,王莽被杀,史皇后下落不明。而王莽的那个寡妇女儿,则自焚而死。

东汉的开国皇后也有两位,一为郭圣通(6—52),一为阴丽华(5—64),都是光武帝刘秀的皇后。前者是真定槀城(今河北石家庄)人,后者是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刘秀即位后,先立的是出身名门、母为汉景帝之后的郭圣通,他们的结合更像是政治婚姻,刘秀最爱的还是发妻、绝色美女阴丽华,他早年就发誓"娶妻当得阴丽华",最终如愿。刘秀登基后就想立阴丽华为皇后,但谦逊的阴丽华坚决拒绝,再加上郭圣通家族厉害且已生下皇子刘疆,所以郭圣通成了东汉的开国皇后。后来刘秀到底还是厌倦了郭圣通,废其后位,欢喜地以阴丽华取而代之。刘秀去世后即位的汉明帝刘庄,就是阴丽华所生。

东汉末年分三国,这是大伙最熟悉的历史时代了。魏蜀吴的开国皇后,分别是魏文帝曹丕的郭皇后(184—235)、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吴皇后(?—245)和吴大帝孙权的潘皇后(?—252)。郭皇后是安平广宗(今河北威县东)人,她名字挺霸气,叫郭女王,高智商的她很像曹丕的军师,一直给老公出谋划策。当皇后之后,她喜节俭,厌奢华,为后宫楷模。曹丕去世,曹睿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但曹睿并非郭女王所生,其生母乃三国第一美女甄氏,传说名为甄宓或甄洛,还被小叔子曹植暗恋。她原为袁绍儿媳,后被曹丕娶之。曹丕称帝后,她失宠抱怨,被赐死。曹睿登基后,追谥母亲为文昭皇后,他对郭女王这个养母实在不待见。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的两个老婆甘夫人和糜夫人,蠢材刘禅刘阿斗就是甘夫人生的,不过这俩夫人都没能活到刘备称帝,刘备称帝后所立的皇后是吴苋,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她原是汉末割据势力之一刘焉的儿媳,老公早死,一直守寡。刘备入蜀娶了她,先为汉中王王后,后为蜀汉皇后。刘备死后刘禅登基,她被尊为皇太后。吴皇后一辈子很平淡,没啥大事。有趣的是,她被册立为皇后的那天,捧皇后玉玺印绶给她的是诸葛亮。

孙权最宠爱的女人是温柔美丽的步练师,生了两个女儿,名字挺好玩——孙鲁班,字大虎(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孙鲁育,字小虎。孙权称帝后很想立步练师为皇后,但一帮大臣坚决反对,说应该立正室徐夫人才对(其养子孙登是太子,娶了周瑜的女儿),这导致孙权长年不立后。步练师去世后,孙权甚为悲痛,追谥她为皇后,这次大臣们没反对。后来孙权突然看到了宫中织布的美貌婢女、会稽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人潘淑(?—252),宠幸有加,生了未来的小皇帝孙亮,潘淑也被立为皇后,但潘皇后生性嫉妒(也很正常),总搞宫斗陷害其他嫔妃。孙权病重时,一帮宫女妃子把她勒死了。

三国归晋,先是西晋,后是东晋。西晋的开国皇后有两位,还是姐妹俩,即晋武帝司马炎的两位正妻杨艳(238—274)和杨芷(258—292),她们都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县)人。杨艳不仅貌美,且聪慧有才,书法、女工都擅长,司马炎建晋后立她为皇后,未来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就是她生的,那个把晋朝搅乱的晋惠帝的皇后、丑女贾南风也是她选为儿媳的。杨艳去世前,推荐叔叔的女儿杨芷接班她的皇后之位,司马炎挺重情,含泪答应。杨芷也很漂亮,而且很贤淑,司马炎也很宠爱她。司马炎去世司马衷登基后,她被尊为皇太后,她爸杨骏辅政。没多久,野心勃勃的贾南风就和禁军将领合谋灭了杨骏三族,杨芷被废为庶人,绝食而死。

东晋的建立者晋元帝司马睿最宠爱结发之妻虞孟母(277—312),此女是济阳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人,出身名士之家,才貌双全,但很早就去世了,司马睿对她一直念念不忘,登基后就追尊她为"敬皇后",而且一辈子不再立后。东晋之后是南北朝,说来也有有趣,这南朝宋齐梁陈的前三个王朝的开国皇帝,都和司马睿一样,登基后把早逝的结发妻追谥为皇后,然后一辈子不立其他皇后。

篡晋建宋的宋武帝刘裕其结发妻叫臧爱亲(361—408),东莞郡莒县(今山东莒县)人,刘裕还是平头百姓时嫁给刘裕,总粗茶淡饭却心甘情愿,刘裕混成东晋重臣后,她依旧粗布衣衫,也不给亲戚谋利。刘裕对她一往情深。可惜她没活到刘裕称帝。刘裕称帝后,马上追谥她为"敬皇后",并不再立后。

代宋建齐的齐高帝萧道成其结发妻叫刘智容(423—472),广陵(今江苏扬州)人,高官之女,擅持家,凡事都重礼法,搞得家庭相当和谐。萧道成称帝时,她已去世多年,萧道成追谥她为"昭皇后",也不再立后。她的儿子萧賾在萧道成去世后即位,即齐武帝。

代齐建梁的梁武帝萧衍其发妻叫郗徽(468—499),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也是高官之女,才华横溢,尤擅隶书,不过她对萧衍的妾丁令光很坏(也很正常),每天以舂米这体力活来虐待她。郗徽也是早逝,萧衍登基后追谥她为"德皇后",同样不再立后。

南朝最后一个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的皇后章要儿(506—570)就比较传奇了,她也是官二代,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自幼聪慧,容颜俊美,擅长计算,又能背诵《诗经》和《楚辞》。她和陈霸先感情很深,陈霸先建立陈朝,立她为后。陈霸先死后,她在自己儿子陈昌被扣在北周的情况下,立陈霸先的侄子陈蒨为帝,自己成为皇太后。陈文帝陈蒨去世后其子陈伯宗即位,章要儿升级为太皇太后,但陈伯宗软弱无能,即位没多久被章要儿给废了,她又立了陈蒨的弟弟陈顼为帝,即陈宣帝。别看南陈很小,但章要儿这辈子干得很大!

再看看北朝。北魏的建立者、鲜卑人道武帝拓跋珪的皇后慕容氏(生卒年不详),本昌黎(今辽宁义县)人,原是十六国之一后燕皇帝慕容宝的女儿,后燕被拓跋珪灭了后,她作为亡国公主得到拓跋珪的宠幸,按拓跋家族风俗,铸金人成功,她才被立为皇后,她的生平,史书没啥太多记载。相比于平淡的慕容皇后,北魏的文明皇后冯氏就厉害多了,她连续辅佐三代皇帝(老公文成帝拓跋濬、养子献文帝拓跋弘、孙子孝文帝元宏——汉化改革的就是他,姓都改了),主持北魏改革的杰出女政治家也。但她不是开国皇后,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北齐的建立者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叫李祖娥(生卒年不详),赵君平棘(今河北赵县)人,温柔美丽一佳人,高洋一辈子残暴癫狂,偏偏对她又敬又爱。高洋去世后,他们的儿子高殷即位,李祖娥成为皇太后,可高洋的妈、太皇太后娄昭君还在,且权力更大,她废了高殷,拥立高洋的弟弟高演为帝,高殷也被杀了,李祖娥有苦说不出。高演在位两年就死了,其弟高湛登基,这家伙竟逼奸了嫂子李祖娥,还生了个女儿。李祖娥不堪羞辱,杀了女婴,高湛大怒,杀了李祖娥的另一个儿子高绍德,又把李祖娥扒光了打个半死。后来李祖娥出宫当了尼姑,北齐被北周灭掉时,她还活着,北周被隋朝取代时,她仍健在。这个可怜的女人晚年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北周第一位皇帝是个小孩,即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的三儿子孝闵帝宇文觉,但他是个傀儡,十六岁就被把持朝政的堂兄宇文护杀了。这小孩也有皇后——西魏(北魏分裂为东西两半,西魏即北周的前身,宇文泰把握实权)文帝元宝炬的女儿元胡摩(?—616),她是河南洛阳人,宇文觉被杀后,她就被废出家为尼了。待到周武帝宇文邕(宇文觉的四弟)杀了宇文护,她又被接回宫里养着。隋文帝杨坚篡了北周后,她又被赶出去了,也是个可怜女人。

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可是历史上的超级女强人,有些方面甚至比吕雉还厉害。她就是北周著名的美男名将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伽罗(553—602),此女是河南洛阳人,智谋过人,手腕强硬,处乱不惊,是杨坚的得力助手,隋朝建立,她功劳极大。杨坚称帝后,不仅立她为后,还与她一起上下朝处理政务,一起开创了"开皇之治",时称"二圣"。独孤皇后的厉害让杨坚都怕她,杨坚不设后宫,有一次偷偷宠幸了尉迟小美女,结果被她发现后把小美女给弄死了,杨坚气得离家出走,好不容易才回宫。独孤皇后还因自己的喜好赶走了有能力的宰相高颎,又促使杨坚废了太子杨勇,立杨广也就是未来的隋炀帝为储君。最神奇的是,独孤伽罗的两个姐姐也都有皇后之称——大姐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四姐是唐高祖李渊的妈妈,李渊称帝后追谥其为"元贞皇后"。

唐朝最著名的皇后如果不算称帝的武则天,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也是贤后典范。但大唐的开国皇后是唐高祖李渊的窦皇后(569—613),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的生母是也。她是京兆始平(今陕西咸阳)人,父亲乃北周大司马,母亲乃北周公主,一代才女也,文采、书法俱佳。当初她父母选婿时,说谁射中门屏上所画孔雀的眼睛就把闺女嫁给谁,文武双全的李渊两箭俱中。窦氏在李渊建唐前就去世了,李渊称帝建唐后,追谥她为"太穆皇后",而且李渊和前面咱说过几位的南朝皇帝一样,没再立后。

唐之后是分裂的五代。五代第一个"代"后梁的建立者太祖朱温很奇葩,这个篡唐的流氓好色又残暴,但对发妻张惠(?—905)很好。张惠是单州(今山东单县)人,聪明贤惠,常劝阻朱温的暴行。朱温称帝前,张惠就去世了,可朱温没有像前面咱说的几位痴情的的皇帝一样追封发妻为皇后,而是追封张惠为"贤妃"。因为他不想让张惠之子朱友贞当太子,想立养子朱友文——他老婆也很受朱温喜爱,朱温这家伙和好几个儿媳乱来,若追封张惠为皇后,那朱友贞就铁定是太子了。不过朱有贞最后还是当了皇帝——朱温想立朱友文,被次子朱友珪(他老婆也陪朱温胡来)杀了,没几天,大臣们拥立朱友贞为帝,干掉了朱友珪。朱友贞追封妈妈为"元贞皇太后"。

后唐建立者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叫刘玉娘(?—926),魏州成安(今河北大名西)人,很聪明,但心眼不好,她出身寒微,怕被人耻笑就不认亲爹,还是个财迷,当皇后期间常派人掠夺财物,还抢占贡品。李存勖死于兵变后,她带着财宝出逃,路上又和小叔子李存渥通奸,李嗣源(李存勖之父李克用的养子,智勇兼备一豪杰)即位后,觉得她丢人现眼,下令她自杀。

后晋建立者高祖石敬瑭的李皇后(?—949)是李嗣源的女儿,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人,挺贤惠,但当了皇后仅一年,给契丹当"儿皇帝"的石敬瑭就挂了,不久契丹就灭了后晋,李皇后被俘虏到北方,被迫种地,一直死在那儿,也够可怜的。

后汉建立者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也姓李(?—954),也是个贤惠女人,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刘知远还是小兵时看上了她,她爹不同意,刘知远就硬抢。刘知远混成皇帝后,立她为后。怎么收买军心民心,不要诛杀大臣,都是她建议刘知远的。刘知远死后,他们的儿子刘承佑登基,她成为皇太后。有趣的是,大将郭威建立后周之后,仍以太后之礼待她。

后周太祖郭威也很有趣,他深爱的发妻柴氏(生卒年不详)是邢州(今河北邢台)人,早年就嫁给了他。当时郭威混得很落魄,生活也很放荡,她经常劝阻,而且一直照顾郭威不离不弃,可惜柴氏很早就去世了。郭威称帝后马上追谥爱妻为"圣穆皇后",而继承郭威皇位的那位五代最杰出君主周世宗柴荣正是这柴氏的亲侄子。柴荣能继承和他没半点血缘关系的姑父的皇位,除了他本人能力强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郭威太爱柴荣的姑姑了。

五代终结于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先后有三任皇后,温柔恭顺的发妻贺氏(929—958)乃第一任,她是开封人,在赵匡胤黄袍加身前就去世了,赵匡胤称帝后追封她为"孝惠皇后"。赵匡胤可没有像那些"专一"的皇帝一样为了深爱的发妻不立皇后,而是称帝就立了温和谨慎、擅长弹筝鼓瑟的王皇后(942—963)。王皇后是邠州新平(今山西彬县)人,她去世后,赵匡胤又立了年仅17岁的柔情少女宋皇后(952—995)。这宋皇后是河南洛阳人,出身两朝皇家——妈妈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儿永宁公主,奶奶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女儿义宁公主。

和北宋同时的辽朝,其建立者是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阿保机的皇后汉名述律平(879—953),契丹名月理朵,(古代少数民族部落,维吾尔族祖先)述律部人,这是个大智大勇的女汉子,率军亲征,破敌扬威。阿保机死后,她自断手腕扔棺材里为其殉葬,还杀了好几百的不服管的贵族大臣。其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即位,她成为皇太后,依旧掌权。太宗去世后,其侄子耶律阮自立,是为辽世宗。她勃然大怒,派另一儿子耶律李胡征讨世宗,但惨败。多亏贵族老臣调解,她才被迫承认世宗。但她心里还盘算着让耶律李胡夺位,结果密谋失败,她被幽禁至死。

辽和北宋被亡于女真族的金。金朝建立者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有四个皇后:唐括氏、光懿皇后裴满氏、纥石烈氏、仆散,她们和阿骨打一样,都属女真部族(居今黑龙江一带,即今天的满族),除纥石烈氏在阿骨打之弟太宗完颜盛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外(当时金国是"兄终弟及制"),那三位都是死后被追谥的皇后,而且这四个女人史料记载都没啥故事。纥石烈氏的儿子乃皇族名将完颜宗望,先灭辽追擒辽末代皇帝,又灭北宋生擒宋徽宗和宋钦宗,甚为凶猛。

与金并立又打打和和的南宋,其建立者宋高宗赵构的刑皇后(1106—1139)别具特色,她是开封人,赵构当康王时,她被攻陷开封的金兵给抓走了(赵构当时在别处),在金国,她摘下自己的首饰托人带给赵构,希望早日能相见。赵构很感动,登基后就封她为皇后,这属于"遥册",毕竟人不在身边呀!此后高宗的皇后位一直空了十六年,一直等她,可最后等来的却是爱人的遗骨,高宗大悲,为她停朝哀悼。此后高宗又立了吴皇后(1114—1196),也是开封人,这个女人知书达理、能诗善画又勇气十足,高宗对她也极好。这吴皇后也很独特,高宗去世后,养子孝宗赵昚(赵匡胤的七世孙)即位,吴皇后升级为皇太后;孝宗死后,光宗赵惇即位,她还活着,升级为太皇太后,光宗因病不能理政,她在大臣力邀之下垂帘主政,立皇子赵扩,是为宁宗。吴皇后一口气到八十三岁,也够传奇。

南宋亡于元世祖忽必烈,虽然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是元朝奠基者,但正式定国号为"元"的还是忽必烈。忽必烈的皇后察必(?—1281)也是个传奇女子,忽必烈没即位前,她就是忽必烈最爱的女人,忽必烈南下攻宋时,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图谋自立,她得知后立马派人密告忽必烈,让速回。忽必烈称帝后,立她为后,她本性聪敏,勤俭持家,对亡国的南宋全太后也很是优待。她去世后忽必烈立的南必皇后(?—1294)虽无察必那么厉害,但也不错,由于这时候的忽必烈年事已高,她经常参与朝政。这两位皇后和忽必烈一样,都属蒙古部族。

推翻元朝的人大伙都不陌生,大名鼎鼎的明太祖朱元璋也,他的皇后马秀英(1332—1382)名气也不小,古代最了不起的贤后之一,传说中的"马大脚"是也。马皇后是安徽宿州人,生性仁慈,爱好书史,多谋善断,朱元璋起义时,她组织妇女做衣鞋支援,还拿出财物犒赏将士。朱元璋建明称帝,她被立为皇后,常劝阻多疑的朱元璋少施酷刑,也常拯救那些招祸的大臣,对百姓更是爱护有加。而且她身体力行,教育王妃、公主们一定要了解民间疾苦。她病重时拒绝医治,因为担心大夫——治不好皇后会倒霉的,朱元璋那脾气多吓人!她去世后,朱元璋悲痛欲绝,不再立后。

清朝的奠基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但正式以国号为"大清"的是太宗皇太极。皇太极称帝后,册立博尔济特氏(名为"额尔德尼琪琪格";1599—1649)为皇后,即"孝端文皇后",此女为蒙古贝勒之女,但史书对她的事迹没啥记载。而皇太极的庄妃就太著名了,即大名鼎鼎的孝庄(1613—1688)——一连辅佐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任皇帝的女强人。她是孝端的侄女,皇太极可是她姑父,嫁给姑父,也是够乱,都是为了政治利益呀。

历代开国皇后就这么些了。看完她们的故事,诸位有何感想呢?我的感想是:皇帝很尊贵,但真心属于高位"职业",而皇后,同样也是,高处不胜寒也!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