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鼠标的外壳(这十条科技冷知识,知道三条以上算你厉害)
世界上第一个鼠标的外壳文章列表:
- 1、这十条科技冷知识,知道三条以上算你厉害
- 2、体验不一样的手感,雷柏M200 Plus布艺无线鼠标,外壳真的用了布
- 3、点点点点点点——还能轻松拆开玩的鼠标怎么样?
- 4、35年的 Windows 系统界面设计是如何演变的?
- 5、TTC金粉轴与金微动,才75g重的鼠标 达尔优EM910
这十条科技冷知识,知道三条以上算你厉害
世界著名科幻大师
阿西莫夫曾经说过
“人类是拥有无用知识
越多越快乐的动物。”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十条看起来没用
但有趣的科技冷知识吧
1
火山喷发自带“闪电”技能
火山喷发时,除了岩浆外有时也会产生闪电,这一现象在2000年前后才被发现。这种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剧烈闪电现象,被称为“火山闪电”。
那么,火山喷发时为何有闪电?
一方面,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在火山喷发形成的巨大烟流中,火山灰、岩石碎片和冰晶通过摩擦碰撞,产生电荷,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分开而产生。
另一方面,地质学家认为火山烟流的电荷,可能是来源于岩石的破碎,火山灰颗粒的摩擦,或者是由岩浆与火山口的摩擦。
此外,相关研究者认为,“火山闪电”可能是上述两方面相结合的产物。
2010年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爆发,形成紫色纹状闪电。图源nationalgeographic
2
向日葵能吸“金”
向日葵被人们用来当做反核的象征和标志,是因为它们能吸收放射性金属污染,并存储在茎叶中。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向日葵对土壤中不同处理浓度铯和锶的吸收,及在向日葵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根部中铯含量高于植物的其他部位(茎、叶、花)。锶除在根中的分布外,主要转运到了叶片。
所以,向日葵是治理大面积低放核素污染土壤的较佳植物种类。
3
世界上第一个鼠标是木制的
世界第一个鼠标的发明者是,道格•恩格尔巴特(DougEngelbart),是由木质外壳和金属滚轮制成,由此改变了世界人类工作、娱乐、交流的方式。
最开始叫“显示系统X-Y坐标位置指示器”,正是鼠标的诞生,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
图源:《影响世界的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文献部编著)
4
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天河二号”电费有多高
“天河二号”诞生于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也是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1016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1016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据悉,“天河二号”一年仅电费就要1亿元人民币。有258个机位,用两个11万伏的变电站来供给,光是土建工程就花了三个多亿,这台电脑整整花了27个亿……
5
第一台虚拟现实设备发明于1968年
很多人都是近几年才听说VR技术,但实际上,第一台虚拟现实设备发明于1968年,只不过“虚拟现实”这个词在1990年才被创造出来。
计算机图形学之父、虚拟现实之父——伊凡·苏泽兰研制成功了带跟踪器的头盔式立体显示器(HMD),这个设备集合了虚拟现实几大要素:视觉有立体感、能生成虚拟画面、能跟踪头部运动、能生成模型、能互动。由于设备很重,需要由一副机械臂吊在人的头顶,因此被称为“达摩克利斯之剑”。
6
兰博基尼以前是拖拉机品牌
豪华品牌兰博基尼,最早是个拖拉机牌子。出生于意大利的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年轻时是意大利皇家空军的一名机械师,因此他对车辆机械方面非常熟悉。二战后,他开始制造拖拉机,并成立了兰博基尼公司(LamborghiniTrattori S.P.A)。
关于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建立公司制造跑车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是:有一天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和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谈论250 GT的缺点时,恩佐对费鲁吉欧说:“用不着制造农业机械车辆的人,告诉我如何制造跑车。”这句话伤害了费鲁吉欧的自尊心,自此费鲁吉欧开始研究属于自己的跑车。
而另一个版本却更具真实性,经由费鲁吉欧·兰博基尼的儿子东尼诺·兰博基尼口述。驾驶法拉利250 GT的费鲁吉欧,投诉由于法拉利车辆离合器出现问题,导致比赛车辆失控,误伤观赏赛车的民众。然而,恩佐·法拉利非但不理睬,还告诉费鲁吉欧·兰博基尼没能力驾驶法拉利250 GT,只适合驾驶农业机械车辆。后来,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在自己公司仓库里,找到一个合适的备用配件安装,解决了法拉利250 GT的问题。此后对跑车极度热衷的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开始考虑生产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跑车。随后,兰博基尼汽车工厂在1963年正式成立,开始全力制造跑车。
1948款兰博基尼拖拉机
7
一度电能做好多事情
可以让一盏台灯为你亮40个小时;可以为你的手机充满100多次电;可以默默支持路由器工作10天;可以让66瓦的冰箱运转15个小时;可以烧开8公斤水。
没想到一度电竟然有这么大作用吧?呼吁各位,节约用电。
8
高铁车头为什么不是方的、圆的、扁的
而是子弹头一样的?
高铁列车有个别称,叫“子弹头火车”,所谓子弹头,就是流线型的车头,这个名称的来源也是因为它的头部造型酷似子弹。
将高铁的头部设计成子弹头形状,并不只是为了颜值,这更是设计师为了解决一些麻烦而创造的卓越智慧。
因为列车高速运行时,遇到的最大对手之一,就是空气动力。高铁子弹头一般的“长鼻子”和“长尾巴”两端截面积非常小,靠近车身部分截面积缓慢增大,整体呈流线型。能让车头在一瞬间压缩更少的空气,同时让车尾一次腾出更少的体积,方便周围空气迅速补充。
图源:广州日报
9
跳蚤的跳跃速度>航天飞机
跳蚤有两条强壮的后腿,因而善于跳跃,还由于跳蚤后腿上有节肢弹性蛋白,其中存储的能量就好像弹簧,会一下子将跳蚤弹出很远。
有数据表明,跳蚤可以跳过它们身长350倍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足球场,而且它们的跳跃速度接近每毫秒8厘米,比航天飞机最高时速还快。
10 “物极必反”?香水可能有粪臭素
粪臭素,学名3-甲基吲哚,高浓度的3-甲基吲哚产生的味道在人的嗅觉中则被划分为臭,而将其稀释到极低的浓度时,会有淡淡的茉莉花香。随着对香味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特殊性质被不断开发出来,成为了香精家族的一员,也是许多香水的核心成分之一。
3-甲基吲哚分子式
来源:合肥科普
体验不一样的手感,雷柏M200 Plus布艺无线鼠标,外壳真的用了布
之前我用过一款机箱,它的前面板就采用了“布艺”这种设计,当时给我的感觉非常新奇,让我印象深刻。现在,又看到采用“布艺”设计风络的无线鼠标,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肯定非常的吸汗,适合汗手用户(有网友反对,说是不适合手汗用户,因为太容易脏。)。当然,在清洁方面,就得频繁一些了,不然汗渍加灰尘,绝对会影响产品美观度。雷柏这款布艺无线鼠标,型号为M200 Plus,支持蓝牙3.0、蓝牙4.0两种蓝牙连接方式,当然传统的2.4GHz无线连接也肯定支持,并且还支持在三款设备上无缝切换,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入门级无线鼠标。
包装方面,其实没什么可说的,走的依旧是雷柏鼠标的一惯风格。包装盒正面,有鼠标实物图片,右侧是鼠标的特色图标,底部则突出了多设备连接功能,主要是蓝牙功能。产品全名为雷柏 M200 Plus Silent。
包装盒背面是英、韩、中简的功能介绍。分别是柔软的布艺按键,静音按键,多设备适配智能切换。
底部注明电池含汞量符合环保认证,至于文件字号里面写的什么,估计一般用户也不太关注。但厂家标注出来,还是说明比较负责的。至于为什么不用充电电池,还是成本问题。如果用充电电池的话,除了电池成本,还有充电器的成本(不论内置,还是外置)。这样的话,鼠标的价格就会大大提升,从而缺少性价比。其实不单单是雷柏无线鼠标,其它品牌的无线鼠标,基本上都是这样。一分价格一分货,想要带充电电池的无线鼠标?没问题,买高端的就行了,低端的基本上是没有的。为了保证鼠标的全新性,鼠标包装盒封口处都贴有防拆贴纸。当然,这个贴纸只能起到封口的作用,防君子不防XX吧。就是比它更好的防拆贴,对于很多人而言,也就一把电吹风的事。当然,也有更更好的防拆贴,用电吹风后拆开,也能看到痕迹,但一般只会用于高端产品,原因还是和电池一样,成本问题。厂家要降低成本,用户则希望物超所值,这样就会出现,值不值得买,性价比怎么等等这些问题。
雷柏M200 Plus布艺无线鼠标附件,就是一节AA电池,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五号电池,一份说明书,鼠标本体被泡棉纸包裹着。
鼠标本体展示,上盖部分覆盖了一层类似于牛仔裤的面料。我查了一下,牛仔裤的面料一般是劳动布、牛筋劳动布等等。也有网友说,这款鼠标所用的面料为亚麻。不好意思,我对布料没有研究,真搞不清楚这是什么布料,反正肯定是布料就行了。这个布料的手感不错,有种类似于磨砂的感觉,但又比较柔软。不得不说,这种布料的确可以让你体验不一样的手感。当然,它吸汗性也超好。
对于这款鼠标的滚轮,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因为它太光滑了,如果上面能设计防滑纹,效果会好一些。目前雷柏M200 Plus布艺无线鼠标有三种配色,分别是亚麻灰、曜石黑、钻蓝绿。我手里这款是钻蓝绿,比较特别一些。
鼠标侧面展示,流线型设计,属于小鼠标,这种入门级的无线类鼠标,很少有大鼠标。从侧面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鼠标布料的材质,纹理,这种凹凸式的布料纹理可以大大提升鼠标的质感。我在想,如果鼠标侧面也用这种布料,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毕竟上盖与侧面材质不统一的话,对手感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鼠标底部展示,有四个很小的鼠标脚贴,这种脚贴设计,感觉容易掉落丢失。反正我这前用过类似的鼠标,这么小的脚贴基本上都会出现掉落丢失现象,建议厂家把脚贴再往大设计一些。开关方面,有一个电源开关,还有一个蓝牙开关。
电池仓是在鼠标底部打开的,采用了卡扣设计,除了电池仓之处,还有2.4G接收器收纳仓,这个设计很不错,可以方便用户收纳。另外电池也有一定的配重作用,提升舒适度。
不论是2.4G接收器,电源仓,电源仓盖,上面都有各种图标和标注,显得非常的正规。毕竟往产品上印刷,刻这些图标或标注,也是需要一些成本的。
说明书中对切换设备的标述,也是雷柏M200 Plus布艺无线鼠标的另一大特色。
目前最新的笔记本不清楚蓝牙是不是标配,因为我好久都没有买过新笔记本电脑了。旧笔记本我也是升级了SSD和内存条接着来用,反正够用就行。不过以前的笔记本蓝牙基本上都属于选配。只有高端型的,或者是比较特别的型号,才会标配蓝牙模块。我这里用联想的笔记本就没有标配蓝牙,由于没有蓝牙模块,所以只能使用2.4G模式了。把2.4G接收器接到笔记本USB接口上,然后打开鼠标的电源开关,这时系统就会自动识别鼠标,而不用特意安装专用的驱动,属于免驱动产品。
雷柏M200 Plus布艺无线鼠标在手感方面,还是不错的,比磨砂类外壳的鼠标要好一些。由于鼠标上半部分,使用的是布料材质,透气方面超好,当然也很吸汗。对我这种手汗较大的用户而言,的确挺好的。当然,有网友不会这样认为,因为吸汗代表着更容易脏,需要经常的清洁。但我觉得,这不算是大问题,就是普通鼠标,也得经常清洁,不然也容易藏污纳垢,影响使用效果。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优点:
1:鼠标上半部分采用了布料材质,有种类似于磨砂的效果,但手感方面比磨砂的更好,而且吸汗。
2:支持多设备连接(最多三个),也就是说一个鼠标可以当三个鼠标来用,切换方便。
缺点:
1:采用布料的一段,非常的容易脏,需要用户经常清洁。
点点点点点点——还能轻松拆开玩的鼠标怎么样?
前言
腾讯网:有他们,才有江湖。有他们,才有游戏。他是Sky,是第一次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全球电子竞技的最高峰的电竞选手,是多少拥有电竞梦想的年轻人的偶像。[3] 如果魔兽争霸界需要一位王者的话,那他一定是Sky。如果中国的电子竞技需要一面旗帜和一个飞跃式的里程碑的话,毫无疑问还是Sky。作为中国电子竞技著名选手,魔兽“人皇”李晓峰(Sky)在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将他推上了全球电子竞技的最高峰,同样,李晓峰(Sky)的存在也为推动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原文引用腾讯网报道)
说到钛度,就不能不说人皇SKY。也许很多人都佩服务他在电竞生涯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他的魔兽人族一波流。但是我更佩服他的转型,从一个职业电竞玩家转型成为一个外设企业创始人。几十年前,前田径校队选手Phil Knight创立了Nike,目标只是为运动员提供适合长跑的鞋子,如今Nike成为世界一流的运动鞋品牌。2015年,前电竞国手Sky创立了钛度,目标是为电竞玩家设计的游戏外设,如今钛度也成为了一线的外设品牌。钛度的第一款产品就是鼠标,也是钛度的精髓之所在。我是钛度键盘的用户,也一直期待着它的鼠标。而最近,我收获了我第一款钛度鼠标-钛度TSG550守望者(后面简称守望者)。守望者最大的特色就是免工具更换微动,具体如何,且看下文分解。(感谢亿智蘑菇提供的体验产品)
包装&配件
守望者的包装以黑红为主色调,正反两面为黑,侧面红色环绕,与大多电竞产品的风格相似。正面是鼠标效果图,背面参数信息。
守望者随机赠送的两枚橙色的备用微动,可惜不是欧姆龙的(守望者原装的是欧姆龙),而是TTC(惠州正牌科电)的。TTC金微动,内部采用金触点与结构,设计寿命3000万次,操作力约为0.736N。其实一看说明书就明白了,这两颗TTC金微动是赠品,主要是让我们体验守望者快速免工具更换微动的特色。
外观细节
在方面,守望者外观设计的个性并不算突出,鼠标表面平滑圆润但棱角分明。鼠标的标志处及尾部位置有RGB灯光设计,。守望者鼠标为了方便免工具拆卸外壳采用了分体式外壳,左右键与后盖都能分别拆下。外壳采用细磨砂处理,手感舒适。
守望者是一款右手鼠,鼠标左键略高于右键一点,两侧弧线弯曲,不做中性化,只为右手党而定制。
鼠标长度约125mm,宽度约60mm,高度约45mm,大小上算上中鼠,我手长约180mm,持抓鼠持握鼠标刚刚好。守望者重量仅96g,用起来十分轻盈舒适。
守望者滚轮的两侧也是有灯带的,中间是多个钛度LOGO组成防滑纹理,比较有特色。实际体验了滚轮,阻尼感还不错。滚轮上方则是棱角分别的DPI切换键,可以切换DPI,并可以通过驱动定制。
守望者侧裙也是采细磨砂处理,比较简单,并没有贴上防滑橡胶(在300段位的,橡胶已是普及),有些让人失望。守望者是是标准的六键鼠,左侧有前进、后退按键,并可通过驱动软件自定义功能。
守望者底部四角是可更换的磁吸附脚垫,只需指甲轻轻一抠就能抠下,更换十分便捷。同时磁性脚贴采用了双面设计,如果一面磨平了可以翻个面左右互换位置继续使用!这个设计可以说是守望者最良心的设计了。
守望者采用黑色橡胶线材并非尼龙编织材质,不过质地还是比较软。USB接口镀金处理,但是如果再加个屏蔽头,效果还更好。
更换微动
免工具更换微动是守望者最大亮点,而且是在不用破坏保修贴的情况下就能完成。只需从鼠标尾部边缘轻轻使力用指甲掀开后壳,然后将滚轮后的小把手往上一提(约掀后壳的两倍速力)就可以拆开按键外壳。拆开可以看到鼠标后盖的LOGO灯下面有一个RGB灯珠。左右按键原来还以为是独立,拆开后才发现是连在一起的。
为了方便更换,守望者的微动部位不是焊死的,而是用两侧一个组白色卡扣固定。更换时只需往两侧掰开白色卡扣就能拔出微动。
守望者原装的微动为欧姆龙D2FC-F-7N(20M)微动,2000万次,按键力为0.74N±0.05N。右与欧姆龙基本一致。
如果想继续拆,看传感就得破坏保修贴了。守望者配备了原相3310是原相影像游戏传感器家族的新成员。原相3310的追踪系统包含有导航IC,HSDL-4261 IR LED和镜头。它提供的增强功能包含变动式帧速率,可调式解析度,角度可调性,X-Y轴独立解析度,可程式角度影像撷取及可调式睡眠及醒来时间设定以符合多样的游戏玩家喜好。
电竞精灵
钛度的所以外设都用“电竞精灵”驱动统一管理,想要更好的体验,最好注册一个钛度帐号。
守望者可以智能改键,把左、右、滚轮、DPI、前进、后退6枚按键进行个性化修改。不过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意义不大。
不同于大多数鼠标,守望者也能自定义灵敏度档位,基础设置可以对默认4档DPI进行设置,默认为400、800、1200、2000。驱动支持50分值一档的调节。我自己改成了400、1600、3000、5000,方便体验鼠标不同DPI的差异性,其中3000DPI是我最常用的值。高级设置,则可以设置125、500、1000Hz三档回报率。也可以对搞起高度进行设置,低、中、高三档,默认低。还可以对滚轮速度进行设置,这对我们平时浏览网页时十分有用。
说实话守望者的灯光系统,是一大短板。功能太少,玩法单一。虽然色带支持1680万色,但是灯光模式有颜色渐变、呼吸灯两种,无法把1680万色的优势表现出来。原来以为会好玩的彩虹模式是灰色的无法使用,这也可能是因为是新品,一些功能还不完善的原因吧。
钛度专注于电竞用户,一些玩法对此类用户十分实用。数据中心就是代表之一,可以查看键盘、鼠标的敲击次数,电竞玩家可以做个训练参考。
竞技模式,可以直接打开电竞直播页面观看比赛,这可能是钛度未来的一个赢利点。
宏中心软件提供了英雄联盟的一些英雄的操作宏,当然我们也能可以自己录制宏和加载一些从其它途径下载的宏文件。这一点可能一些游戏玩家的最爱。
灯光
说实话守望者的灯光比较一般,不过我使用过的其它两款钛度的外设的灯效也是一般。滚轮、后盖LOGO、尾部线条三个光源部位,内部采用RGB灯珠光源,虽然可能通过驱动设置1680万色,但是只能同能展现八色灯光。
▲滚轮灯光
▲后部LOGO、尾部线条灯
目前驱动默认的8种基础色灯光,并只有渐变和呼吸两种模式,希望后期能支持更多的灯江玩法。
测试&体验
MouseTest是一款常见的鼠标测试软件。屏幕分辨率为2048*1152,用守望者分别500、1500、3000、5000四个DPI值在画下圆形曲线和直线。上图的圆形曲线都没有明显的锯齿感,说明鼠标还是比较平滑稳定的。不过直线画并不直,说明鼠标是没有直线修正功能。
作为一款电竞鼠标,自然得体验一下游戏。其实我并不是资深游戏玩家,属于那种偶尔才有机玩一玩游戏解压的苦逼小白领。平时玩得最多的就是《孤岛危机》系列游戏,最爱FPS类的多武器系统,当然里面也有“冒蓝火的哒哒哒”。测试几下,500太小,5000太飘,发现3000DPI最适合我。轻轻一摆,准星就能从左上飞到右下,快速的“哒哒哒”,十分爽快,很适合我解压发泄。当然,因为没有直线修正功能,预设位置,快速平移,一枪爆头,以我的水平就比较难实现了。不过96g的守望者十分轻巧,外形贴合度高,一个小时的紧张游戏下,也不觉得手累。
总结
守望者鼠标外形简单,略有一点个性。原相3310引擎,欧姆龙D2FC-F-7N(20M)左右微动,在同价位的鼠标中用料还算比较实在。守望者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免工具更换微动,并附赠了两枚TTC金微动。就算备用微动都损耗完(其实这是得好几年才能实现的),也能很容易找到很经济的备件,比如现在才2元一个。当然守望者也比较明显,RGB灯光玩法太单调了,真得配不上1680万色灯珠,希望钛度能尽快的更新驱动来补足这最大的短板。
35年的 Windows 系统界面设计是如何演变的?
在开始之前,先了解背景是很有帮助的。在大约五十年前,电脑有冰箱那么大,而且价格相当于一辆跑车。后来,硬件逐渐变得更小、更便宜,功能也变得更强大。并在 1974 年,第一台个人计算机 Altair 8800 被制造了出来。不久后,微型计算机的销售量迅速的增长( 当然,微型是相比于冰箱而言 )。而商用计算机 ( 主要是大型且昂贵的主机 )的制造商 “IBM” 也决定进入这个市场。但在当时他们没有适合新硬件的操作系统。在 1980 年 11 月 6 日,IBM 和 Microsoft 签订了合同。当时的微软大概有 30 名员工,并且已经因为他们的 BASIC 产品而闻名。该产品销售了超过五十万份。
在 80 年代初期,最著名的操作系统是 CP / M,它看起来像这样:
CP / M 操作系统接口
在当时,去开发一个功能相似的新操作系统 MS-DOS 是非常明显的一步。但很快,在 1984 年苹果发布了第一台 Macintosh 计算机。它证实了,图形用户界面对没有经验的用户更具有吸引力。
Apple Macintosh System V 界面
我也不知道 Microsoft 是什么时候决定开启第一个 Windows 项目的。但在一年后,也就是 1985 年,第一个版本 —— Windows 1.0 就发布了。
模拟系统
我不认为,现在大多数用户都拥有一台能够运行 MA-DOS 的计算机,我们大概率用不到它。测试任何老系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模拟器中运行它。而更好的办法是 “玩” 实际的磁盘映像并运行 “真实的” 软件。这会帮助你真正的理解它运行的方式。有两种方式可以做到这一点。
可以使用这个不错的网站: https://www.pcjs.org/software 。它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运行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的图像。
第二个办法是在你的电脑上安装 DOSBox 模拟器,它可以运行任何系统。从 Windows1.0 到 Windows95 它都可以。
标准 DOSBox 只有命令行支持,并且它还有点烦人,尤其是从 img 文件安装外部驱动器时。我使用的是 DOSBox SUV Daum 版本,它有一个更友好的用户界面:
DOSBox[1] 模拟器
( [1]DOSBox 是一个软件。它是当前在 Windows、Linux,macOS、Android 系统运行 DOS 游戏的较为完美的解决方案,该软件不仅能支持相当多的游戏实现正常运行,而且能将声音完美表现出来。)
现在,我们准备就绪。开始吧!
Windows 1.01(1985)
版本 1.01 是 Windows 的第一个公开版本。让我们看看 Windows 的第一版安装程序是什么样子。
Windows 1.01 安装程序
开机标志:
Windows 1.01 启动标志
启动后的用户界面:
Windows 1.01 界面
Windows 1.01 显然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基础的设计,大多数的 UI 组件 —— 窗口,滚动条,菜单都已经存在。“复制” 和 “粘贴” 功能也可以适用于应用程序之间。但此操作仅限于文本,还并不能复制和粘贴文件或文件夹。鼠标的功能也是有限的,就和 MAC 的一样,第一个鼠标只有一个按键。还有另一个有趣的功能 —— 窗口可以最大化或调整大小,但只能在一个垂直维度上操作。并且,很明显,应用程序之间还没有 Alt Tab 切换,也没有桌面壁纸等等的功能。
当然,还可以进行某种可视化文本的编辑:
Windows 1.01 文本编辑器
其他的一些应用,如计算器 / 日历,都是可以使用的。但可以使用的应用是有限的。
Windows 1.01 日历
这是 Windows 中所有可执行文件的清单。如我们所见,它不是很长。
Windows 1.01 文件夹中的可执行文件
我经常会读到一些 “初代 Windows 只是一个基于 MS-DOS 的外壳” 的观点。但它其实只有 50% 是正确的。在 Windows 中运行 MS-DOS 的应用确实可行。而且我相信,很多人确实这样使用过它。但全新的 GUI API —— 图形用户界面被制造了出来。这个 API (应用程序接口)允许其他开发者去制作新软件,不仅可以在 Windows 本地运行,还可以使用很多新类型的控件 —— 按钮、滚动条、字体和其他元素。当然,这个新的 GUI(图形用户界面)和 MS-DOS 不兼容。开发者必须完全重写旧代码或从头开始制作新的应用程序。如果我们尝试在 MS-DOS 中去运行 Windows1.0 的应用程序,我们会看到一个错误反馈:
MS-DOS[2] 模式下的错误信息
( [2]MS-DOS(微软磁盘操作系统),是美国微软公司提供的磁盘操作系统。在美国微软公司推出 Windows1.0、Windows3.0、Windows 95 以前,磁盘操作系统是 IBM PC 及兼容机中的最基本配备,而 MS-DOS 则是个人电脑中最普遍使用的磁盘操作系统之一。)
因此,Windows 不仅是像 Norton Commander[ 3 ] 一样,是基于 MS-DOS 的一个外壳,它也拥有自己的 API 和 UI 库。这也算是一种 “鸡与蛋” 的问题:因为,当新的操作系统发布时,它是没有应用程序的。而且,我也不知道,第一个 Windows 1.0 API 是公开的,还是之后为第三方开发者发布的。
( [3]Norton Conmmander 4.0 是美国 Symantec 公司推出的一套 DOS 下的 SHELL 软件,它的功能极其强大,界面快捷友好,是用户必备的工具软件。)
与 Apple 的 Macintosh 相比,第一版 Windows 的功能很有限。但至少,它是 MS 开发者的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IBM PC 比 MAC 便宜将近 30%。并且,在 640*840 分辨率的 9-12 英寸显示器上,屏幕上有多个窗口并没有那么重要。对于许多应用程序,就算使用全屏文本模式的界面设计也足够了。
为了展示一下基于文本的 UI 的外观,让我们来看看 Lotus 1-2-3:
Lotus 1-2-3 的用户界面
这是用于 MS-DOS 的 Microsoft Word1.1,只是为了好玩:
用于 MS-DOS 的 Microsoft Word1.1
与此相比,即使是第一版 Windows UI,也是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也能想象到在那样短的时间内,从头开始制作一个全新的系统,应用程序和实用程序,是多么的艰难。最后但很重要的一点是,Windows 1.0 支持开箱即用的彩色屏幕。
Windows 2.1(1988)
我不知道有多少开发人员在 Windows 团队中工作。但我们可以看到几年内,界面设计就有了改进:
Windows 2.1 界面
它仍然没有桌面,没有开始按钮,也没有任务栏。如果一定要,也只有最小化应用程序的图标可以在屏幕上移动。实话说,这些改变看起来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巨大。我猜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当年微软的主要利润来源不是 Windows,大部分开发者忙于其他的项目。
很有趣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应用,如 Notepad,依旧没有改变太多。
Windows 2.1 Notepad[4]
( [4]notepad(记事本)是一种代码编辑器,也是 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程序,用于文本编辑,在文字编辑方面与 Windows 写字板,Office 功能相当。)
连接功能非常有限,互联网还没有被发明。该终端的应用程序,被允许在使用调制解调器[5] 拨打电话。
( [5]调制解调器,是调制器和解调器的缩写 ,一种计算机硬件,它能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翻译成可沿普通电话线传送的模拟信号,而这些模拟信号又可被线路另一端的另一个调制解调器接收,并译成计算机可懂的语言。)
Windows 2.1 通讯终端
有趣的是,使用每秒 1200 位的连接速度,可能需要十分钟才能加载出这篇文章。但是,当时 HTML 还没有被发明。
Windows 3.0(1990)
Windows 3.0 比它的前辈还成功,第一年就卖出了 400 万份。
Windows 3.0 启动标志
有趣的是,界面设计的趋势 “回归” 到了扁平化和低饱和颜色,即使在今天,它的界面看起来依旧很不错。
Windows 3.0 界面
文件管理器和程序管理器变成了独立应用程序。最后,文件可以被缩放(顺便一提,MAC 在几年前就可以使用了)。但它仍然无法使用长文件名 —— 这种 DOS 遗留和所谓的 “8.3 文件名” 在 Windows95 之前一直存在着。
Microsoft Word 2.0C 安装程序
编辑器本身是有足够的文本处理功能
Microsoft Word 2.0C 界面
MS Word 安装程序只有 8MB 的大小。
Windows 3.1(1992)和 3.11(1993)
这是我们评论中的最后一个版本:
Windows 3.1 界面
从 UI 的角度看,仍是有许多不同的。最值得提的点有三个:
添加了 TrueType 字体支持。这些是使用贝塞尔曲线的矢量字体,并且可以在不损伤质量的情况下轻松的缩放。TTF 格式的文件直到今天也仍在使用。
就像我们在这张照片上看到的那样,该版本添加了媒体播放器和录音机应用。多媒体的新时代开始了。第三方开发者也开始制作音频处理程序。
Creative WaveStudio 编辑器
该版本还添加了 TCP / IP 支持。最后,电脑获得了连接互联网的能力。(尽管当时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词。)
Windows 3.11 TCP/IP 设置
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Photoshop 在 1992 年第一次发布适用于 Windows 的版本 —— Photoshop2.5。
当时还不支持使用图层,并且打开这张 8 万像素的图像大概需要 5 秒(这对当时来说是个巨大的尺寸)。令人惊讶的是,它的界面并没有太大改变。总的来说,这个版本可以进行基本的图像操作(裁剪、层次、曲线、添加文本、应用简单的过滤器:如模糊或锐度。)
Photoshop2.5 界面
编程
最后一件必须要提的事 —— 编程中的新概念。它于 1991 年,在微软的 Visual Basic 1.0 版本中发布,并成为了一个新兴的 IDE(我也不知这个词在 1991 年是否存在)。它可以使应用程序资源和事件处理程序进行可视化编辑,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Microsoft Visual Basic 1.0 界面
我们可以创建一个项目并编辑它(我不确定 Basic 是否真的是一个编译器)。之后就可以获得在 Windows 本地运行的 exe 文件。
使用 VB 制作的 Hello World 应用程序
我不知道 Windows 各版本之间的兼容性如何,但遗憾的是,我不能在 Windows10 中运行这个项目。
Windows 10 中的错误提示
Windows10 的文件属性中有一个 “兼容模式” 选项,但可选择的最低版本是 Windows95。并没有 Windows3.1 的程序使用支持。
对了,Visual Basic.NET 今天依旧存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看,看看是否可以打开 20 年前制作的 1.0 版本的项目。
结论
很开心可以了解 Windows 的演变。在不到十年间,Windows 从一个只有 1.5MB 大小的超简版演变成了一个成熟的系统。
TTC金粉轴与金微动,才75g重的鼠标 达尔优EM910
最近家里要增加一位小成员,生活重心都放在她身上,超前开始的双十一活动屯了不少小衣服和尿不湿,家里已经满满当当都快塞不下。与此同时个人爱好就要被暂且搁置一旁,战网已许久未点开,相机上落了不少灰尘,上月到的手办还未来得及拆封,键盘鼠标也许久未换新。
忙里偷闲又在网订了一只鼠标,把玩了两天,挺有意思,于是打开了电脑想和大家分享一番。许久未动笔,尚且些许生疏,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初看到荆棘版这个名字的时候,一个疑问从头顶冒出,确定不是竞技版吗? 作为一款游戏定位向鼠标,竞技无疑更为贴切,以荆棘为主题让我首先联想到就是一款浑身长满了刺的鼠标。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牧马人系列第一款荆棘款,而这次两款荆棘版经过再次进化,配色更加大胆和年轻化。
依旧是七年前标志性的牧马人对称外形,全塑料机身,外形尺寸:128mm*66.3mm*42mm,重量只有75g,这是本次牧马人最大的看点。
即便最近两年对于游戏鼠标讯息关注不多,轻量化的风潮也有所耳闻,这款EM910无疑是搭上了轻量化的顺风车。
皮肤的加持下鼠标外壳自然不是祖传磨砂,水转印表面更加细腻磨砂感稍平淡,与传统表面拉不开太大差距,唯一让人疑虑的是表面涂层耐磨性,如果真的在按键上磨出两个洞洞,那这鼠标就真心不想用。
非常标准的七键布局,分体式按键。其实牧马人系列鼠标左右按键之间的间隙已经延伸到中后段,即便是一体式结构相互影响也很小,早前的牧马人就是一体式按键,如今的分体式是所搭载KBS按键系统的结果。
对我来说这KBS按键相比75g重量更具吸引力,各家对于按键结构的优化一直没有一套完美的方案,即便是罗技老大哥也在其按键预压系统上吃过不少亏,诸多玩家的无限续杯都得益于鼠标双击。
达尔优这套KBS按键衡力系统作用相对含蓄,旨在保证按键手感的一致性,不会对按键刻度感,按压力度,行程有任何影响。
微动方面,荆棘版系列一大亮点是采用拥有3000W次寿命的TTC金微动,让人一下想到了在客制化全大热的TTC金粉轴,其实两者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只是都是出自TTC家,外形以及手感相比普通款有所差异。
正巧手上有一把搭载TTC金微动的键盘,过来凑凑热闹一起拍个照。
TTC金粉轴的更为轻盈,内壁经过润滑拥有极好的顺畅性,不存在cherry红轴那拉胯的弹簧音,外观也较为清新,配色采用时下流行的猛男粉,由于成本较高价格昂贵早前只在客制化领域流行,相传搭载这款轴体的量产键盘不久就会面世,挺期待普通玩家的反馈如何。
除了键盘轴体开关,在鼠标微动甚至编码器领域TTC都有着深厚的沉淀,实力不容小觑。再说回到TTC金微动,因为舍不得拆开鼠标一看究竟,于是只能通过按压以及对比来进行说明。对比手上搭载欧姆龙50M的鼠标,TTC金微动要细腻缓和,刻度感停顿没有50M直接。虽说初上手感受不出太多差别,经过几天感受下来还是能感受这TTC金微动的温和,KBS按键系统的另一个特色是保留微动最原始点击感,这样结构下金微动表面很是平稳,清脆无黏连。
金属橡胶滚轮
防滑性兼具质感
DPI切换按键,出厂自带500/1000/1500(默认)/2000/4000/8000六档DPI,对于习惯800DPI的我来说拿到鼠标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载驱动调到习惯的档位。
灯光方面,其实这款鼠标是带有灯光的,而且透光面积还不小,只是都集中在鼠标侧面。一圈灯带环绕,与现在小而美的灯效概念略显冲突,从灯光素质来看倒不至于拖气质的后腿,更何况设计者在底部放置有一枚灯控按键,可以自行切换灯光。
握持手感,牧马人鼠标作为在鼠标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结构进过不断优化,尤其是最近又搭上了轻量化的顺风车,手感还是挺值得期待的。
牧马人系列讲究的是对称对手长和握法的兼容性,不管是长手短手还是趴握抓握甚至少见的指握流玩家,都能兼顾到,这是这样万金油才能让其在广大网咖市场大杀四方。
机身结构上有着多条棱角,这些生硬的转角让鼠标更具立体感,在鼠标上实则比较忌讳。硬朗的转折线条会硌手,主流鼠标都会尽力避免,这款EM910牧马人特殊之处在于这些线条有意避开手接触区域。
初上手发现牧马人的模具很容易就能够找到一个相对舒适的握持姿势,不需要做什么调整,这与机身机构上诸多引导槽有关。
按键槽引导手指往中间放置,左右侧面向内凹陷的弧度一侧给大拇指的凹弧,一侧方便无名指与小拇指紧贴。论手感舒适性我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要说易用性和上手性牧马人算得上鼠标圈数一数二的老师傅。
75g重量在与健身器材G502对比之后被进一步放大,对比主流一百出头重量游戏鼠标也不遑多让,不过综合体验下来感觉轻量化机身也不值得过多吹嘘,最核心价值是在你两三个小时之后手不酸,至于什么提升游戏水平,定位更为精准都是虾扯蛋。
整体看来EM910牧马人是对前代系列的全面升级,无论是从外观配色还是轻量化结构,尤其是荆棘版极具说服力的皮肤,完全不见了当初混光少年杀马特气质。此外还有冰晶蓝清新路线,与黑色都是普通款,不是TTC金微动。
达尔优几乎将自己压箱底的手艺都毫不吝啬用在这款鼠标上,除了因为售价和定位限制的中端传感器不够旗舰的性能,再很难找出什么缺点。
结合日常169日常售价,149的活动价性价比更出色,普通款的售价应该是目前轻量化鼠标的最低门槛,基本是最便宜、颜值最能打手感最均衡的轻量化游戏鼠标,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