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前沿资讯

坚守阵地2安卓(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导读坚守阵地2安卓文章列表:1、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1956年,长影再出王炸,新片上映好评如潮,观众:打败美帝野心狼3、左玮|上甘岭战

坚守阵地2安卓文章列表:

坚守阵地2安卓(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李书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和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我们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从历史长河中看待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功能,在时代大潮中把握文化引领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从民族危亡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也正是中华文化焕发活力、走向复兴的历程。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在百年奋斗中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今天,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越需要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在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时代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要求我们把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看重,文化需求高品质、个性化的特点更加明显。同时,我国发展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人民群众改善生活品质、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期待,对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要求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我们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这些理念和实践的贡献,从深层来说渊源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自信开放包容的鲜明特质。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中国人民不仅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且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我们越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越是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就越需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并共享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从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发展路径,指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正确方向,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长期坚持。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撑,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力保障。要把这一根本制度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体现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要坚定不移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地用以统领新时代文化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根本,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要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夯实全民族全社会休戚与共、团结奋进的思想道德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贯穿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使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三)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是决定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文化建设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立场,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鼓励人民参与文化创新创造,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和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针。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不断焕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要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四)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创新发展,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三、在文化强国建设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落实好报告部署的重点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压紧各级党委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摄地位,必须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更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掌握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主战场的主动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力量之源。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必须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着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要以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为抓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

(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要把发展文艺事业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着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五)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5000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既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过程,又是吸纳外来文化文明精华、推动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的过程。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要深入开展同各国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来源:人民日报

1956年,长影再出王炸,新片上映好评如潮,观众:打败美帝野心狼

1956年,地处东北吉林长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影厂),继推出《虎穴追踪》、《国庆十点钟》、《马兰花开》等好看又卖座的电影后,又再次打出一副“王炸”。新片《上甘岭》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后,观者如潮,好评如潮。

该片对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上甘岭战役”进行了高度概括,真实地再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热情讴歌了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成功地塑造了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志愿军英雄群像。影片中出现的《我的祖国》这首插曲,更加表达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向往和平的共同心声。

电影上映后,在全国各地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观众们看完电影后,备受鼓舞,迅速掀起了一股“向英雄的志愿军学习”的热潮。同时,影片中所表达的志愿军们舍生取大义的革命精神,更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敌人胆敢来侵犯,我们定会“打败美帝野心狼”。

正如郭兰英老师在《我的祖国》中所唱到的那样——“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当年的中国人民是这样。如今的我们,更是这样。

1953年,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上甘岭战役无疑是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涌现出了众多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如果拍成电影,一定会影响深远。

长春电影制片厂接下了这项光荣的任务。并经过慎重研究之后,将编导的任务,交到了沙蒙身上。然后在确定编剧人选时,沙蒙推荐了林杉,因为之前他们有过合作。沙蒙知道林杉曾创作了多部反映战争体裁的作品,他对林杉的才华颇为欣赏。

为了展现上甘岭战役的真实状况,沙蒙和林杉组成的创作者立即赶赴朝鲜,来到上甘岭深入生活。来到朝鲜后,又有几位志愿军作家加入到编剧的创作团队,比如在15军担任文艺科科长的曹欣,还有编剧肖予等,他们的加入,使得主创团队更加强大。

尽管这时已经是战后三年,但上甘岭高地依然是焦黑的一片,四周没有一棵存活的树木,整座山峰被炮火整个削低了两米。面对此情此景,创作者们感受着志愿军英雄们的不朽精神,纷纷落下了难以抑制的泪水。他们发誓要将电影拍好,让子孙后代都铭记英雄们的伟大壮举。

后来,沙蒙又两次率队到上甘岭考察。并不顾患有心脏衰弱的毛病,仍然坚持攀上了五圣山。他们一共采访了100多位当年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英雄,所搜集到的素材多达几十万字。最初,林衫提出用全景式的手法表现这次战役。但沙蒙认真思考之后觉得那样不容易打动人心。于是他决定将视线聚焦到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通过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来体现志愿军英雄们的伟大精神。

林衫按照大家讨论确定的思路很快就写出了剧本。他以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某部8连官兵为切入点,描写了该连在连长张忠发的带领下接收阵地,并在缺粮断水的严峻考验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击退敌军进攻数十次,以顽强的意志坚守了阵地24天,直到迎来主力部队胜利反攻的全过程。

剧本写得细腻而动人,沙蒙也觉得很不错。但林衫却不甚满意,总觉得有所欠缺。直到有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志愿军女战士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表现,思路大开,一个名叫王兰的美丽温婉的女卫生员的形象,跃然纸上。

因为王兰的加入,为这部充满热血男儿阳刚之气的电影,增添了温柔清新的一笔,使整部电影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了许多。

也因为王兰的加入,所以片中需要一首抒情的插曲。于是那首打动几代人心的《我的祖国》应运而生。

剧本完成后,沙蒙邀请林衫和自己一起担任导演。而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演员。

他们对扮演张忠发、王兰和通讯员杨德才的几位演员的选择格外用心。

因为演员选对了,电影就成功一半了。

片中张忠发的原型是张计发。这是一位久经战争考验的战斗英雄。他1945年7月参加入伍,成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1951年,他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入朝作战。1952年10月30日,张计发在上甘岭迎来了战斗。他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带领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并最终坚守到了主力部队的到来。

张忠发的扮演者最初有好几位候选者。但导演沙蒙看过高保成主演的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后,决定启用他。当时剧组很多人持反对意见。理由是高保成的形象看上去太老成。但沙蒙却觉得,高保成的气质,有农民的质朴,又有士兵的刚毅,由他出演这个角色,再合适不过了。

事实证明,沙蒙的眼光非常独到,高保成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这次表演任务,而且还将张忠发塑造得性格鲜明,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形象十分生动。

王兰的扮演者,沙蒙最初考虑过当时正在辽宁人艺演话剧的金迪,但剧院不放人,于是他选了一位歌剧演员来饰演。但在实拍的过程中,却发现这位演员长得虽然漂亮,但气质却有些“软”,与坑道中的严酷环境很不相符,和其他志愿军战士站在一起同框,也显得很有“违和感”。于是无奈之下,只好中途换掉。

而正当沙蒙一筹莫展之际,他在长影大院看到了一位年轻姑娘。她就是年仅22岁的刘玉茹。当时刘玉茹刚刚从东北鲁艺毕业不久,前来长影看望姐姐和姐夫。刘玉茹容貌秀美,气质淳朴,令沙蒙喜出望外。

就这样,刚刚走出校门的刘玉茹就战战兢兢地站到了镜头前,并在沙蒙等人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将原型为王清珍的卫生员王兰,塑造得栩栩如生。

她的出现,宛如一股清泉,流进了万千观众的心田。

我想,看过电影《上甘岭》的观众,谁都无法忘记影片的最后,通讯员杨德才舍身堵抢眼的情景吧?这是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一个画面。杨德才的原型,就是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

1951年3月,20岁的黄继光,成为了四川省中江县发财垭村报名参加志愿军的第一人。同年7月,他作为志愿军第15军第135团2营6连的通讯员,进入朝鲜战场参战。

1952年10月19日晚,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攻击597.9高地,战斗中,在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时,黄继光为了给部队的冲锋扫清火力,在自己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忍着剧痛,艰难地爬向敌军的火力点,并纵身一跃,用年轻的胸膛,堵住了美军扫射的枪口。

影片《上甘岭》就再现了这一壮烈的场面。

片中杨德才的扮演者,沙蒙导演选中了年仅21岁的青年演员张亮。他前不久刚刚才在郑君里执导的《宋景诗》中出演了夏七一角,表现不俗。沙蒙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便选定他来出演杨德才这个战斗英雄。

张亮在《上甘岭》中的表演非常成功,无论是为连长“争水”时的倔强,还是要求上前线时的坚定,他都演绎得活灵活现。尤其是最后壮烈牺牲的那场戏,更是令所有观众为之泪崩。

一部电影的成功,除了编导的才华和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之外,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付出,也不容忽视。

看过《上甘岭》这部电影的观众都觉得,影片中的情景再现太真实。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于美工师刘学尧和特技设计师蔡光。他们为了寻找到与上甘岭相似的场景,跑了许多地方,最终是在安东附近,看到了一处相似的地形。然后通过挖阵地工事和修筑坑道的方式,重新造出了一个“上甘岭”。蔡光还特别加大了坑道高度,再填充进弹药箱、坑道柱子等道具,使其更具层次感。

而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我的祖国》,更为影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今66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首歌仍然久唱不衰。

我想,也正因为所有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所以才使得《上甘岭》成为了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口皆碑的佳作。

2020年,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修复而成的4K修复版《上甘岭》与观众见面后,再次引发观影热潮。老电影绽放出了新色彩,令我们感到耳目一新。但影片中所体现的主题,所表现的精神,却并未改变。

影片中,8连连长张忠发带来战士们与敌人浴血奋战,卫生员王兰嘴对嘴给伤员喂药片,医者大爱,通讯员杨德才舍生忘死,为最后的胜利献出了生命。他们所体现的,其实就是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我想,这应该就是《上甘岭》久映不衰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民族,它也再一次证明了,正义必定战胜强权。

这些天,佩洛西拟窜访台湾一事,引发海峡两岸民众群情激奋,也使得两岸紧张情势升温。对此,我国外交部多次向美方提出严正的交涉,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埋葬一切来犯之敌,向着联战胜战前进”。

70年前,抗美援朝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也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而现在,面对妖魔鬼怪,我们更加众志成城。谁也无法阻挡我们渴望和平统一的决心。

各位觉得是不是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发出声音。

左玮|上甘岭战役亲历者:在电话电线全断时,我接到一个重要任务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听了就热泪盈眶?”这是2019年,问答平台上一个很火的问题。

最终,《我的祖国》在众多歌曲中脱颖而出,它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而本文的主人公,正是在上甘岭597.9高地立下个人特等功、集体一等功,现年87岁的邓彰德老英雄。

邓彰德参加英模代表大会留念

“15军45师”与“597.9高地”

邓彰德所在部队,是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1营3连。1951年,为了参军而“谎报18岁”的邓彰德,奔赴上甘岭597.9高地。这位“一脸奶气”、被战友们爱称为“小鬼”的少年,在那时,还不知道自己驻扎的地方,将成为世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1952年10月初,种种迹象表明,志愿军已经越发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联合国军司令范弗里特为此感到焦虑。范弗里特和远东美军总司令克拉克商议,决定展开“摊牌计划”,对上甘岭发起“最强攻势”。

10月14日凌晨3点30分,敌军发起突袭。连天炮火覆盖了夜空,上甘岭地区瞬间笼罩在浓烟烈火之中。

“我们趴在坑道中,感觉像一片树叶在大海巨浪上颠。土地在摇晃、下沉,冲击波一波又一波地撞击过来,不少人嘴唇和舌头被磕破了,牙齿也磕掉了。还有一些内脏也震伤了……”邓爷爷回忆,“天崩地裂一样”。

战役激烈程度前所未见,其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整场战役,敌军共倾泻炮弹190余万发,最多时一天30余万发;共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投弹5000余枚。邓彰德所在的597.9高地主峰被削低了两米多,寸草不留。

“联合国军”在阵地留下的炮弹壳(图源中国军网)

出乎美军意料的是,“摊牌行动”一开始就走了样。美军王牌部队美七师31团的2营、3营,首日损失便超过了70%,一直打到黄昏,也未能攻下597.9高地。

10月14至20日,是上甘岭战役第一阶段。

邓彰德回忆:“597.9高地,美军称呼‘三角形山’。它由两条山梁组成(V型),阵地狭窄,双方只能分批派兵。”双方围绕“表面阵地的争夺”展开了殊死较量,战斗越来越惨烈,阵地一天之中几度易手,每次冲锋与防御都伴随着狂轰乱炸和血肉横飞,阵地上尸横遍野,鲜血浸透了高地。

邓彰德投掷手榴弹

此时的邓彰德是3连通讯员,因联络需要多在我军坑道内活动。坚固精密、“地下长城”般的作战坑道,极大保护了我军有生力量。敌军在洞口用炸药包炸、烟熏、火焰喷射器喷,效果均未达预期。

但密集的火力封锁,使坑道内严重缺粮断水。“在坑道里,没有水喝,我们渴极了只能趴在坑道壁上,舔岩石上渗出的水珠。那水太苦了,全是炸药污染后硝的味道。我捡了一颗石子,把它想象成糖,放在嘴里帮助唾液分泌。喝不上水了,很少的一点尿液都是极其珍贵的,必须留给伤员。我们反复争夺了10天,敌军始终无法完全占领阵地,但我们3连只剩20余人了……”邓爷爷摆摆手说:“罢了,不想回忆了。”

被困在前沿坑道的伤员们,一瓶酒精、一卷绷带都没有,很多人只好任凭伤口发炎糜烂。为了不影响战友的情绪和士气,伤员们凭借意志力强忍着疼痛,一些伤员用嘴紧咬着衣物死去,至死一声不吭,整理遗容时,他们嘴里的衣物都没法取出。

黄继光的年轻生命,也永远定格在597.9高地。他在20日拂晓时的惊天一扑,助我军夺回了零号阵地。至此,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上的全部阵地被我军掌控,我军按照事先部署,转入防御。

在15军军史档案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

“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第一阶段结束后,秦基伟改变了策略。他发现“联合国军”一反常态,此前最害怕被成建制消灭的美军,此次“伤亡更大”但仍然“拉很大的架势”,秦基伟便提出“稳住阵脚,同敌人打持久战”。我军开始以坑道斗争与小分队反击为主,为主力调整部署,准备大规模反击争取时间。

邓彰德(左一)为战友讲解手雷的使用 出自志愿军政治部《上甘岭战役》一书

“400米的敌军火线”和“重机枪5秒的间歇”

上甘岭很快成为决定朝鲜局势的生死之战,新华社每天集中报道,而美国方面也向全世界宣称美军将“扭转战局”。一时间,上甘岭两个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高地,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

10月20至30日,是上甘岭“坚持坑道斗争”的第二阶段。

志愿军工事、坑道受损严重,多个阵地被敌军占领,战斗中,邓彰德冒着枪林弹雨将身负重伤的副连长背下火线,完成了重要文件的传达。后来,“电话、电线全部不通了”,此时,邓彰德接到一个重大任务。

“你把这封信,一定送到前沿主坑道里。告诉战士们,第一,坚持到底、把坑道守住!第二,部队不会放弃你们,明天凌晨展开反击,主坑道和外面里应外合,夺回阵地!”交代完任务后,上级郑重地对邓彰德说:“小鬼,就交给你了。”

晚上八九点,邓彰德带着一颗手榴弹独自上路了。“天已经开始黑了,美国鬼子知道我们擅长夜间作战,在阵地上密集地丢照明弹。照明弹落下的地方,四周如同白昼。幸运的是战场上散落着美军降落伞,我拿了一个降落伞披在身上,匍匐前进。”

每当照明弹熄灭,趁着下一颗发射前的短暂间隙,邓彰德就来一次扑跃,再躲进弹坑,盖上降落伞隐蔽。就这样,他艰难地穿过了400多米的火线。

“主坑道在地势更高的山坡上,到处是敌人。我好不容易爬到距离坑道口100余米处,忽然发现坑道口上方有敌人的工事,还有重机枪在把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老英雄依旧热血沸腾:“坑道口周围被土埋了,只剩一米多宽的一个小洞。就那么小一个口子,机枪还在上方‘哒哒哒哒哒’的对着洞口打,子弹把坑道口的泥土打得四溅飞起。”

邓彰德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地爬到了距离坑道口仅几米的地方。“我静下心来观察子弹射击的节奏和规律,没多久我发现敌人每换一个位置点射,中间会出现约5秒的间歇。”

邓彰德听着机枪的射击声、在心里默默地数着数,瞅准机枪手切换点位的一刹那,他猛地站起身把降落伞一抛,向坑道口跃去,就在他扑进坑道口的瞬间,一串子弹擦着他的头皮飞过。

“出发前为了更好隐蔽,我没有带枪,就带了一颗‘光荣弹’——如果我在路上被发现了,我就拉响‘光荣弹’和鬼子们同归于尽。”邓爷爷一拍大腿,遗憾地说道:“其实挺可惜的,当时没能把那个火力点干掉。”

邓彰德扑进坑道,坑道里的哨兵惊呼“敌人进来了!”,邓彰德急忙大声地说:“自己人!自己人!”回忆到此处,邓爷爷笑得调皮又开心:“完成这次任务后,战友们都打趣‘邓小鬼送信,比电话还快!’”

以10月30日开始的决定性大反击为标志,战役进入了“恢复巩固阵地”的第三阶段。

邓彰德传递的消息十分重要,反击开始时,战士们里应外合,很快炸掉了坑道口的敌军碉堡,他因此荣获特等功。之后几天,敌我双方对597.9高地展开殊死争夺。阵地的一面红旗上,留下了381个弹孔,一截不到1米的树干上,嵌进了100多个弹头和弹片。

大反击后,597.9高地除东北山梁上的2、8、11号阵地仍在敌军控制外,主峰及几个要点阵地均已掌握在第45师手中。

“5名战士、500敌军”和“1号阵地的24小时”

11月1日,秦基伟将12军调上597.9高地,接替15军45师。4日,45师奉命退出前沿阵地,进行休整。

此时,邓彰德却提出,他想“下班”。

“我去给我连长说,我要下班!”

邓彰德口中的下班,是从坑道“下”到战斗班,他说:“来朝鲜这么久了,我还没有真正上过战场,我想和美国鬼子面对面的干,我要给战友报仇!”

历经九死一生的邓彰德,竟认为自己“没有真正上过战场”,对此,我并不惊讶。家中同为志愿军的老人也曾自我评价“不算战士”,只因他是医疗兵种而“没能亲手歼敌”。很多老战士对自己的要求,严苛得惊人。

考虑到邓彰德的出色表现,连长同意了他的请求。

11月下旬某个清晨,敌军又开始炮击597.9高地。上级下令,不管敌军是否佯攻,1号阵地必须死守24小时。邓彰德所在5班仅剩五名战士,穿过炮火到达1号阵地时,阵地上仅剩两人坚守。一位是135团3营7连连长张计发,一位是他的通讯员。见到邓彰德五人,张计发又急又喜:“你们终于来了!我们已坚守阵地一整天了,光荣的完成了任务。希望5班也能完成任务,人在阵地在!”

回忆到此处,邓爷爷问我:“钢7连连长张计发,你知道吧?正是电影《上甘岭》中的‘英雄连长’。”

我连连点头,心想我何止知道——为了避免邓爷爷伤心,我并没有告诉他,2021年5月,在张爷爷去世之前,老英雄曾握着我们的手说:“只要你们年轻人想着为祖国、为人民,我就是死也安心了。”

邓彰德见到张计发时,敌人已经开始进攻了。5班每人胸前挂上一支苏制转盘枪,每人219发子弹,还有几颗手榴弹。班长对邓彰德说:“小鬼,你快去守住山梁口!”

邓彰德到山梁口一看,“哎呀!全是炸弹坑,一点工事都不剩了!”邓彰德赶紧找了一个位置较好的炸弹坑,拉来旁边美国士兵的尸体,把枪架在上面,做了一个简易工事。

“要节约子弹,一定要靠近了再打。”邓彰德和4名战友在不同位置,每人坚守着50多米宽的阵地,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根据战后数据——此次进攻美军共派了5个连。这意味着,5班面临的是百倍于己的兵力。

“我胆子很大。一般会等到敌人离我只有十几米的时候,我才开枪,提高命中率。上午就不说了,大概打退了5、6次进攻,到了下午,最猛烈的一次进攻来了。”

邓彰德说,“那一次敌人数量特别多,我收集了附近的石块,一次次从高处向着下面的鬼子头上砸去。”

“有个美国鬼子冲了上来,距离我只有两三米。”邓彰德从隐蔽的弹坑里站起来,准备与敌人肉搏,“我还算灵活机动,没有被他擒住,反而趁他反应慢时掏枪把他击毙了。”之后,在战友的弹药支援下,邓彰德顺利地守住了阵地。

“在下午那次进攻后,敌人又发动了很多次进攻,但敌军士兵越来越像在‘应付差事’。”最后,5班坚守阵地24小时、歼敌500余名(邓彰德歼敌120余),竟无一人牺牲。邓爷爷笑着说:“真的是一个奇迹!战斗结束后,我们获得了集体一等功。”

“孤胆英雄”邓彰德坚守阵地 出自志愿军政治部《上甘岭战役》一书

“最漫长的43天”和“北纬38度线”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结束。这漫长的43天,天上没有一架我军飞机;我军火力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敌方的1/4,且几乎后期才投入使用。但此役狠狠地打痛了“联合国军”,之后,我方再没遭遇到美方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38度纬线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甘岭战役后期,伤亡惨重的美军,不得已派出了最后一支战略预备队——187空降兵团——这支只有在美国危急时刻才调动的精锐空降部队,竟在最后被当做普通步兵使用。然而,仅交锋3天,美187空降兵团就所剩无几。

颇为奇妙的是,曾打残了美空降团的15军,后改编为中国唯一一支应急机动空降部队,在汶川地震时惊天一跳的“空降兵15勇士”正是出自该光荣部队。

“惊天一跳”(刘应华摄)

上甘岭,成为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高地。而美军所谓“摊牌行动”,最后打瘫的是自己,成了他们至今想不通为什么会输的“伤心岭”和“东方凡尔登”。

上甘岭战役结束,邓彰德荣立“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志愿军釜山政治部《上甘岭战役》一书

1954年4月,邓彰德随部队回国,1982年退休。如今,邓彰德时常和老友们打打门球,侃侃大山,神采奕奕,行动自如。他生活朴素,多年来坚持向贫困地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

2021年7月,他拿出省吃俭用的1万元现金,交了一次特殊的党费。他开心地说:“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我的晚年生活非常幸福。我现在老了,不能为国家做啥事了,这党费是我对党的生日祝福……”

邓爷爷为笔者介绍每一枚章的含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揭秘上甘岭战役中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

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利用“无敌坑道”顶住了敌军的疯狂炸射,以较小的代价歼灭了大量敌人。这条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里,曾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一个残破的连不断补充,歼敌1700余人;每个战士时刻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坑道在,人就在,正是这种坚韧和互助,使志愿军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打不垮的钢铁防线

轰炸在继续。敌军的炮弹如雷霆一般,在山头频频炸响。硝烟散去后,敌人漫山遍野地搜寻过来,自以为占领了表面阵地,却扑了个空,寻觅不到志愿军的身影。

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一幕。在上甘岭战役中,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依靠“无敌坑道”,志愿军战士白天保存实力,夜间突袭反击,灵活作战。最终,这场敌人原计划“短期拿下”的战斗,整整打了43天,以失败告终。

70年后,英雄城丹东,鸭绿江畔。记者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探访“无敌坑道”复原场景,感受志愿军在上甘岭的战斗和生活。

洞口被岩石和山草遮蔽,黢黑一片,记者顺着光,摸索着岩壁缓缓进入。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洞,最高处不过1.7米,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志愿军战士就在这样的环境内备战和生活。

“上甘岭时期坑道口顶部厚度,大多在10到15米,能抵御飞机重磅炸弹。”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孙从益说,坑道多建在山的反斜面,每一个坑道一般有2到3个小口,有明有暗,方便隐蔽和作战,并能达到七防,即“防空、防炮、防雨、防潮、防毒、防火、防洪”。

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双方武器实力悬殊。最开始,为了减少伤亡,志愿军战士在阵地凿洞躲避,俗称“猫耳洞”。但随着炮弹越来越密集,洞越挖越深,两个“猫耳洞”连接在一起,变成了U形、Y形、H形等坑道。

这种坑道既可以用于躲避,也可以用作夜间反击,逐渐成为一种完善的防御体系。1952年,志愿军根据五圣山阵地特点,提出“破开山腹筑长城,挖空岭心安我家”的豪迈口号,开启了浩浩荡荡的“筑城”工程。

纪念馆内,一张照片记录了那时志愿军开挖坑道的身影:战士们手拿铁钎和凿子,在厚厚的岩壁上,一下下凿开一方矮矮的洞口。

孙从益说,那时战士们一边战斗、一边筑城,敌军在上面打炮,志愿军战士在下面爆破。阵地上,日日夜夜滚动着隆隆的爆炸声。即便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冬天,战士们也不畏寒冷,凿筑着新的坑道与战壕。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施工,阵地上建成了一套完整的能打、能藏、能生活、能机动的坑道防御体系,如同一条钢铁防线,神秘而不可侵犯。

截至1953年4月底,志愿军在朝鲜半岛构筑的坑道总长有1250余公里,挖堑壕和交通壕总长6240公里,一条条纵横的坑道组成的地下战线,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炸不烂的“血肉长城”

1952年10月21日,经历了几天的激战后,志愿军守备部队全部转入坑道作战。敌人为巩固已有的阵地,到处寻觅坑道口,用迫击炮射击,用毒气弹、硫磺弹熏,用巨石、铁丝网堵,无所不用其极。

断粮、缺水、空气稀薄……那段坑道里艰苦的日子,至今听来,仍让人潸然泪下。

志愿军战士张计发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顶壁厚度仅两三米的战斗坑道几乎都炸没了,部队只能退守顶壁达数十米厚的屯兵坑道。敌人一旦向坑道口里喷火或在附近打燃烧弹,坑道里的空气就会变得非常稀薄,油灯都点不起来,战士们不得不张大嘴巴呼吸。

比这更难受的,是缺少粮食和水。在电影《上甘岭》中,因为缺水,战士们嘴唇都干裂了,可当运输员送进苹果时,连长将苹果分给了重伤员,重伤员闻了闻,又让给了“可以战斗的同志”……

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说,狭小闭塞的空间内,战士们终日与屎尿及伤口腐烂的污浊气味为伴,却依然乐观。他们紧紧靠在一起,敌人来了就打,只要有口气,就绝不放弃,每到夜间依然主动出击。

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三营八连,是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坑道时间最长、伤亡最重的连队之一。14个昼夜内,他们击退敌人无数次进攻,最终将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插在了上甘岭主峰。

张校瑛说,实际上,战斗到最后,八连原有的战士已所剩无几,战斗力主要靠其他连队补充。很多人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留下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赖发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一跃而起,拉响了手雷,炸塌了敌人的碉堡;柴云振率3人,连续夺回3个山头,捣毁敌人营指挥所1个,歼敌200余人后,身负24处伤,昏倒在地……

一条条坑道蜿蜒曲折,隐蔽神秘,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用顽强的意志,用身体和鲜血,筑成了上甘岭战役中这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长城”。

攻不破的精神高地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卫生员王兰勇敢坚定的品格和她那悦耳的歌声。

坑道里,是什么让志愿军挨过一个个难熬的日夜?是什么让他们再饿再累,也要誓死夺回阵地,哪怕付出生命?

“在战场上,不管流多少血,战士们只要有口气,就要誓死战斗到最后一刻。只因为我们的背后是祖国和人民,身边是最亲爱的战友。”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老兵唐章洪说。

张校瑛说,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团结互助,这种深厚的战友情谊,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电影《上甘岭》中,卫生员王兰坐在战士们中间,轻轻哼唱起那首歌:“一条大河波浪宽……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王兰的原型,是志愿军战士王清珍。1951年初,年仅15岁的她跟随部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在上甘岭战役中,战场战斗激烈,坑道中挤满了伤病员。王清珍一个人要负责3个坑道的20多个重伤员,打针、换药、喂饭……

一次,一名刚动完腹部手术的重伤员想要小便,可因伤口痛,怎么也尿不出来。王清珍便要给伤员排尿,伤员看她是个女孩,不让她动手。“战场上连死都不怕,还怕羞吗?”王清珍说完,便把导尿管插了进去,终于帮他把尿排出。

坑道中,支撑起一个个年轻战士信念的,不仅是战友情,还有对祖国深沉的爱。

1952年10月30日,志愿军在上甘岭经历了艰难的斗争后开始反击。31日晚,志愿军战士林炳远所在部队奉命夺回597.9高地2号阵地。“2号阵地战略位置重要。敌人不肯善罢甘休,在密集的进攻和火力打击下,我军伤亡惨重。”林炳远回忆说,“11月4号晚上,坑道里就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与其死守在这,不如冲出去杀个痛快。”林炳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当时全身绑满弹药,在战友的掩护下跃出弹坑,发起突袭,光荣完成任务。

隐蔽、争夺、炮火对抗,43天的战斗里,志愿军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飞机274架。

在上甘岭战役中,坚守阵地的志愿军战士,依托横纵贯通的坑道工事,用血肉之躯在上甘岭筑造起一个攻不破的堡垒。一个个年轻又顽强的身躯,挺起了祖国最坚硬的脊梁。(记者于也童、武江民)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点赞,通信女兵的美

来源:中国军网-青海武警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练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女兵的青春年华在军营里绽放

女兵,“女”字意味着秀气和端庄

“兵”字则意味着刚毅和英猛

女兵的美,是不一样的美

不是花裙,不是浓妆,不是艳抹

是巾帼不让须眉的万般豪气

让我们一起走近

青海总队参谋部通信大队的女兵们

聆听她们放飞青春之梦

勇担强军之责的最美旋律!

精武强能的训练之美

青春花季,你剪去长发,携笔从戎,从此,军绿色便是你别样的美丽。娇小的身躯,不惧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柔弱的双肩,照样能扛起护卫国旗的荣誉;整齐划一,英姿飒爽,爱军精武,书写最美芳华。

我自巾帼建功,不输男儿郎。

砥砺筑梦强体魄,不负韶华铸精兵。

铿锵有力,整齐划一。

在国旗下书写无悔青春。

爱岗敬业的职责之美

银线虽短,连系千军万马;机台虽小,洞见时代风云。将三尺机台当做主战场,昼夜坚守战斗岗位,精于工,匠于心,绽放别样美丽。

三尺机台,用微笑架起沟通桥梁。

手把手传经验,面对面授绝活。

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

努力奋斗的拼搏之美

多少次挥汗如雨,奋斗曾填满记忆,只因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在知识竞赛场上用雄厚的理论功底、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角逐桂冠,在速度与激情的赛场上与男兵同台竞技,钢枪在手,使命肩扛,你努力拼搏的样子真美!

知识竞赛展风采。

比赛场上燃激情。

顽强拼搏不言弃,同心协力创佳绩。

钢枪在手,使命肩扛

优秀军中花,部队铁脊梁。

文武双全的才艺之美

巾帼不让须眉志,能文善舞多才艺,通信大队的女兵常年处于幕后工作,每当节日来临,她们便走入官兵的视野当中,用她们甜美的歌声、优雅的舞姿为军营增添了独特的美丽!

军营好声音,一起嗨起来。

金牌解说员,有颜值更有实力。

文艺演出,风采绰然。

团结友爱的情谊之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豪迈军旅,一路相伴,风雨同舟,一起坚守主阵地,携手以年华为桨,涉强军征程。

话真情,共叙官兵情深。

五湖四海聚军营,同甘共苦战友情。

最暖班长,春风十里不如你。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