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音乐盒2013免费下(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体验:好的耳机,就像一颗糖)
酷狗音乐盒2013免费下文章列表:
- 1、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体验:好的耳机,就像一颗糖
- 2、新一代安卓表皇OPPO Watch 3 系列正式开售:首发骁龙 W5
- 3、挑战4000元级别酷狗智能音响深度评测
- 4、体验哈弗酷狗:看着有点酷,听歌有点爽!
- 5、数字音乐播放器未来的形态
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体验:好的耳机,就像一颗糖
「怎样,才能算是一款好的真无线耳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想到了很多。
佩戴舒适,连接稳定,声音好听,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还有人需要更多的功能,降噪、自带智能助手甚至是即时翻译功能,这些功能也都曾经在真无线耳机上出现过。
但当我们在讨论真无线耳机这个话题时,我们经常忽略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那,就是外观。
在耳机已经进化成文化符号的今天,选一副好看真无线耳机已经成为了显示品味和个性的方式。但大部分真无线耳机的设计都比较简单,配色也只有黑、白、香槟色等相对商务的选择。
当大家都用固定的设计模式时,酷狗希望通过清新的颜色和特别的质感,给耳机外观带来一些新意。基于这个想法,他们推出了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
设计,像糖果般吸引
颜色,是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的主要特点。
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的充电盒用上了哑光处理,整体给人一种类似「糖衣」的视觉质感。充电盒的设计也很干净,表面除了 KUGOU Logo 和放在盒子侧面的 micro USB 充电口之外,就没有其他按键和开孔。
充电盒内部也设计得很简洁,里面除了放置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的挖槽之外,也没有开孔。耳机充电槽用上经典的摆放设计,用户只需要将耳机放下就能开始充电。摆放的动作也不需要太仔细,因为凹槽能做好限位,只要耳机能够放进凹槽内就能够对准触点并充电。
充电盒内没有给耳机做类似卡扣或磁吸设计,耳机可以坑槽和充电盒上盖的压力来固定。这样的设计能够降低卡扣损耗对耳机使用的影响,从而延长耳机的使用寿命。
耳机的质感处理,刚好跟哑光色的充电盒相反。耳机用上了亮光质感处理,搭配上清新的配色能够带出类似「彩虹糖」的感觉。
除了蓝色,酷狗还为彩虹糖真无线耳机准备了淡山茱萸粉、活力橙、柠檬黄、浅绿等配色,满足用户对于多个颜色的需求。要是你想把全部颜色都买回来,酷狗也能让你一周配色不重复。
机身方面,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也用上贴合人体耳朵结构的设计,佩戴的时候,耳机能够完全嵌入耳朵里面。耳机身上不需要外置耳挂、胶圈等固定结构,耳机戴上之后就能够通过耳朵结构的支撑力固定。而且,耳机能够适应耳朵轮廓,佩戴稳定的同时耳机也不会随意乱动。
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附属了大、中、小三个尺寸的硅胶耳帽,酷狗选用了较薄的硅胶,耳帽也做得比较短和平,佩戴的时候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调整,同时也能够提供较好的贴耳隔音效果。
现在已经有不少入耳式降噪耳机改用了这种耳帽,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跟上相信也是为了提升耳机的佩戴舒适性和隔音效果。
加上耳机仅重 4.6g,佩戴时能够完全塞进耳朵里面,佩戴重心向内,增加类佩戴的稳定性。要是用户像带着它去跑步或做一些简单的运动,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也能轻松应付。
还有,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支持 IPX4 的防水防汗,平时生活防水和运动出汗也没有问题。只要你不在大雨中跑步,耳机还是能满足你的运动和基本防水需求。
因为这款耳机做得比较轻,佩戴时的负重感很低,并不会对耳朵产生太大的压力。在体验的过程中,我也长时间带着这副耳机,佩戴时也不会觉得有明显的疲劳感。用来通勤的话,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也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酷狗虽然把这副耳机做得很小很轻,但这也没有影响耳机的续航表现。
根据酷狗官方公布的数据,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的单机身续航时间有六小时。按照平时使用模式,上班前从家里出门开始佩戴,以 80% 音量在公车上使用 20 分钟,回到公司以 50%-60% 的音量播放,大概到了午休结束才需要放进充电盒充电。
按照耳机没电才会放进充电盒的模式去使用,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大概一天可能也只需要放进充电盒两次左右,单机身的续航表现还是能够满足都市办公族正常的使用需求。
使用,像剥开糖纸般简单
连接配置方面,酷狗还为彩虹糖真无线耳机用上了支持蓝牙 5.0 的 FPC 芯片。
蓝牙 5.0 能够提升耳机连接的稳定性,只有耳机在播放设备的 10 米范围内,它的稳定性也能够满足基本播放需求。
但就手机用户而言,听音乐只是其中一个需求。为了测试耳机的连接稳定性,我也体验了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看视频、玩游戏时的稳定性。
基本上,支持蓝牙 5.0 的真无线耳机在听音乐和看视频的时候都没有太大问题,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在这个时候也能保证足够的稳定性。
玩《和平精英》这种对于延时和连接稳定性要求高的游戏时,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也能够保证连接稳定。耳机定位感的还原也还不错,带着耳机能够听出脚步声的方位,开枪时音频也能够画面保持同步,控制角色跑动时也没有感觉出延迟,要用来吃鸡也没有太大问题,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连接 iOS 设备时的稳定性,也有接近初代 AirPods 的表现。
操控方面,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支持多手势的触控控制。耳机的触控面板还算灵敏,人只要轻触一下就能够作出响应,比起传统的实体按键设计,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确实要方便不少。至少,你在跑步的时候不需要为寻找按键苦恼,按压的时候也不用怕影响耳朵。
除了基础的手势操控,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还支持语音控制播放的功能。
打开酷狗音乐后,用户可以轻触耳机三下启动语音控制模式。只要按照固定的模式说出语音指令,酷狗音乐应用就能够按需求播放。组合的语音识别率也很高,用起来跟给 Siri 发语音指令差不多。
虽然这个功能只支持酷狗音乐,但酷狗的曲库已经足够大了,版权储备也很齐全。只要你是酷狗用户,那搭配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基本上能实现面语音播放控制,不管是搭载手机还是智能流媒体播放器都有完整的体验,用起来就像是剥开糖纸一样方便。
续航的话,上文已经提到了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单机能够实现 6 小时续航。而充电盒能够为耳机提供 4 次左右的充电时间,整体续航时间能达到 20 小时左右。按照正常的使用模式,一两天下来忘记充电也不会影响使用。
声音,也如「糖」吸引
声音方面,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搭载了进口 TPU 振膜单元,官方表示这种单元能够提升低频的下潜量,提升声音厚度。
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也用上了来自日本的大黑线音圈,提升声音传输质量,降低损失,提升耳机的响应表现。
作为一个拥有大量用户的互联网音乐服务供应商,酷狗在把握大众音频口味方面已经拥有足够的经验。要给彩虹糖真无线耳机调配出适合大众声音,也不是什么难事:
▲(歌手:AGA 江海迦 | 专辑:《Ginadoll》| 音乐服务:酷狗音乐)
▲(歌手:徐佳莹 | 专辑:《继续・理想人生演唱会实况录音》| 音乐服务:酷狗音乐)
听 Live 的话,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能够带出清爽的感觉。TPU 振膜单元能够增强低频下潜量,耳机的表现重点则放在了中高频上。
中高频段的声音表现突出,能够突出耳机的声音风格。耳机的声音倾向虽然有偏冷的倾向,但 TPU 振膜单元能够稳住整把声线的表现,让耳机在突出中高频声音的同时不会让声音变得干涩,保证声音均衡。
整体而言,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这种声线很适合听流行乐。中高频段的突出为用户带来清爽的声音,同时也能成为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声音「抓耳」的重点。
重视低频下潜量的单元能够保证声音厚度,可以将耳机的表现稳固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让声音表现保持均衡。这样,才能做出适合广大用户的声音。
好的耳机,应该像一颗「糖」
总的来说,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是一款适合大众的真无线耳机,尤其是年轻人。
「抓住彩虹,听出色彩」这句口号能够诠释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的全部特点。抓住彩虹,说明了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在外观上有足够的吸引力,亮面质感搭配多彩设计,能满足用户对于精致外观和色彩的追求。
而听出色彩,则突出了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在声音方面的特色。醇厚的声音搭配突出的人声细节,最适合大众用户的品味,能够实现一听抓耳的效果 。
正如文章开篇所说:
「好的耳机,就像一颗糖。」外观要像糖果般吸引,操控要像剥开糖纸般简单,声音也要拥有类似糖果一样的甜度,这样才能够像糖一样黏住用户。
而且,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还如糖果般亲民。百元级的定价,让酷狗彩虹糖真无线耳机变成了一颗谁都能品尝的糖果。
新一代安卓表皇OPPO Watch 3 系列正式开售:首发骁龙 W5
8 月 10 日,OPPO Watch 3 系列智能手表正式发布,其首发了骁龙 W5 Apollo 4 Plus 旗舰双芯,具备 UDDE 双擎混动 2.0,也是国内首款搭载 LTPO 屏的全智能手表,续航能力全面提升。
8 月 19 日零点,OPPO Watch 3 系列正式开售,全系下单立省 100 元,最低到手价仅 1499 元,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关注一下。
腕上生长,开创智能手表第三形态
在外观上,OPPO Watch 3 Pro 采用了“腕上生长设计”,3D 曲面屏一直延伸至表带,不仅仅更加贴合手腕,也带来了极高的辨识度。
在表带配件上,OPPO Watch 3 系列还联合 ecco 定制真皮表带,其拥有 nappa 自然甩纹风格,保留高质量真皮质感与呼吸感,高端、经典且百搭;还有磁吸、编织、米兰尼斯等多种第三方表带支持,搭配不同场景,不同风格随心切换。在表盘上,OPPO Watch 3 系列加入了全新“经典表盘”与“视频表盘”,还支持 AOD 息屏显示。
屏幕方面,OPPO Watch 3 Pro 搭载一块四边等宽的 1.91 英寸 LTPO 全曲面柔性屏,这也是国内首款采用 LTPO 屏的安卓手表,它为 OPPO Watch 3 Pro 带来了 1000nit 超高亮度,屏幕分辨率为 378 × 496,PPI 高达 326。整体观感上,OPPO Watch 3 Pro 这块屏幕在日常佩戴角度下观看,色彩精细且通透,不会感受到任何颗粒感。屏幕支持亮度自动调节,即使在强光下浏览手表内容,也能看得很清楚。
LTPO 搭配旗舰双芯,结束你的“电量焦虑”
全新一代 LTPO 技术在常亮模式以 100% 像素显示,最低 1Hz 刷新率功耗降低 15%,表盘和运动监测数据随时查看,无需反复抬腕触发,结合全新旗舰双芯以及 UDDE 双擎混动 2.0 等技术,实现了常亮模式下 3.5 天的长续航体验。
不仅如此,OPPO Watch 3 Pro 还了首发高通骁龙 W5 和 OPPO 与 Ambiq 联合研发的 Apollo 4 Plus 低功耗小核心芯片。两枚芯片协同工作,一方面解决了手表在高负载场景下的流畅度问题,也让手表在低功耗使用环境中拥有更长续航。
新一代穿戴设备旗舰强芯骁龙 W5,是业内首款基于 4nm 制程工艺打造的可穿戴芯片,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同时功耗最多降低 40%。在 UDDE 双擎混动 2.0 技术的调度下,骁龙 W5 与 Apollo 4 Plus 芯片协同工作,Pro 版在全智能模式支持 5 天超长续航,相比上代提升 25%;轻智能模式下,更是提供了 15 天超长续航体验。
在充电方面,OPPO Watch 3 系列全系标配 VOOC 闪充,充电 10 分钟可使用 24 小时。
拒绝大号手环,做真智能手表
OPPO Watch 3 系列拥有着安卓阵营数量第一的应用加持,80 App 让 OPPO Watch 3 系列成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智能手表。比如地图类 App 支持百度地图,可独立使用步行、骑行导航、语音播报,配合新增表冠设计缩放视图等;音乐方面,网易云音乐、酷我音乐、咪咕音乐、酷狗概念版等均能独立使用;支付宝在全智能模式下支持付款码、乘车码、蚂蚁森林收能量。此外,还支持微信、QQ 等常用通信类 App。
在互联体验方面,OPPO Watch 3 系列标配了 eSIM 独立通信,可以实现脱离手机进行独立通信等。此外还支持实时跨屏、电竞模式,还是安卓阵营接入车企数量最多的手表,可以实现远程车控、蓝牙车钥匙、无感蓝牙车钥匙、NFC 车钥匙等多种功能。硬件部分还支持 GPS、NFC、蓝牙 5.0、5ATM 防水等。
戴上手表,健康自然来
OPPO Watch 3 Pro 支持 24 小时全天候心率监测、全天候血氧监测、24 小时不规则心律监测等功能。全新升级 12 通道光学血氧监测传感器,结合 OPPO 独家自研算法,可实现单点血氧监测、睡眠间秒级连续血氧监测、全天候血氧监测。在高原场景,能够智能识别海拔,全天候开启血氧监测和低血氧预警,让高原登山、远足等运动增添一份保障。
此外,OPPO Watch 3 Pro 在健康监测方面引入全新 OPPO Sense® 自研算法,新增血管健康研究功能,30s 即可检测血管弹性程度,帮助用户及时发现血管硬化风险。
OPPO Watch 3 Pro 在睡眠监测方面,也进行了全面升级。比如入睡前培养健康作息,消息自动免打扰;睡眠中安静陪伴守护,智能暂停音乐、关闭电视,夜醒一键启用手电筒,带来贴心守护。除了简单的睡眠时长记录外,还增加睡眠质量评估、鼾症风险评估 2.0 及睡眠心率监测等功能。
不仅如此,OPPO Watch 3 系列还支持 7 × 24 小时实时自动压力监测、跌倒监测、紧急呼救、女性经期管理、喝水提醒、久坐提醒等健康安全功能。在欢太健康 App 绑带家人设备及账号后,还可实时查看家人健康状态。
运动方面,OPPO Watch 3 系列运动模式全新升级,加入了独家定制网球模式,以定制化的 5 大数据维度,全面精准跟踪网球爱好者和专业选手的运动表现;此外,跑步模式新增步频、步幅、最大摄氧量、有氧训练效果等 10 余种专业跑步数据记录。
目前,OPPO Watch 3 系列支持 100 种运动模式,可自动识别跑步、健走、户外骑行、游泳、划船机、椭圆机 6 种运动,并支持户外骑行、跑步、健走 3 类自动暂停功能,让运动记录更加智能精准。
小结:
临近开学季,对于当下的学生党来说,全新一代的 OPPO Watch 3 系列智能手表就是开学季最值得买的数码设备。好消息是,8 月 19 日,OPPO Watch 3 系列正式开售,全系下单立省 100 元,最低到手价仅 1499 元!此外还有京东下单还有 6 期分期免息;天猫 19 日当天联系客服报暗号“小黑盒”还有 30 天无忧试用及一年碎屏保~
挑战4000元级别酷狗智能音响深度评测
越级挑战近双倍身价的音响产品?小编你在做标题党吧?在使用酷狗出品的智能音响一个月后,我觉得这款国产品牌的良心作品确实有强大的潜力,确实可以和目前口碑很好的各大同类产品作正面交锋。下面看看小编对这款音响产品的全面评测,让大家看看他的表现
如贵重礼物一样的包装
酷狗智能音响采用黑色的双层纸盒。外层是全黑的纸皮套,没有采用彩色印刷,仅仅用亮光黑色漆料把音响的轮廓勾勒出来。留有悬念的手法,让人更加有拆开包装的欲望,会很想看看酷狗这款音响到底长啥样子的。
内盒是礼盒式的设计,纸板非常结实,这是保护音响的第一道屏障。礼盒的设计给人营造一种贵重感,在打开箱子的时候就会有收到礼物的感觉。和一般音响的数码产品包装,完全是两种风格。
盒子内部填充厚实的发泡海绵,海绵把产品牢牢的固定着,避免在运送过程损坏音响的外壳。音响的附件包含一个说明书,一个充电器,一个3.5mm音频线,附件简单直接,延续酷狗产品简洁的风格。
扭一下,质朴变奢华
酷狗智能音响外形如其盒子一样,方方正正,硬朗的线条让这款产品显得踏实稳重。这似乎没有什么特别?音响不就是方方正正的么?可是,当你把右侧那个旋转屏扭一下,四平八稳的气场瞬间被打破,这种另类的装置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可能这是酷狗设计师特意要为产品营造的一种,可动可静的氛围。
旋转屏这个设计确实让音响的逼格跃升了一个档次。不过在这段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现这个旋转屏可不只是为了提高逼格。例如旋转屏的倾斜角度,取22.5°和45°,如果站起来操作的话,45°的角度操作起来很舒服,如果坐着操作,就可以调节到22.5°的倾斜角度,如果把这款音响当作床头音响,那么保持屏幕垂直就最舒适了。
酷狗智能音响在人体工学这方面做得非常用心。
不管你能不能接受酷狗这种突破性的设计,音响的整个外壳设计确实是值得点赞的。采用了目前比较高端的航空级铝合金材料,表面做了3D立体喷砂处理,所以质感方面很不错。哑光的灰色色泽就显得很高贵。
前网和外壳框架的连接处很紧密,缝隙很细并且不会有粗细不一的现象。屏幕转轴的阻尼感很好,不大不小恰到好处。旋钮做得很精致,转动手感很顺滑。可见在外壳做工、细节处理、按钮手感的调校方面,酷狗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如果从外观造工方面来看,酷狗智能音响确实要超过同价位级别的产品。
人性化很到位的UI
酷狗智能音响内置的智能系统其实是基于安卓系统的,不过经过了酷狗的深度定制,所以使用起来和一般的智能手机系统不同。发现很特别的地方是home按键放在顶部了,对于一款音箱,这样的设计很人性化,因为在顶部的位置触控起来更加方便了。
酷狗智能音响的UI首页就是一个播放器,当然这个播放器要比手机版的酷狗音乐简约,皮肤风格和音响也很一致。UI可以登录自己的酷狗账号,联网后就可以同步账号收藏的音乐。Vip账号还可以下载高保真的正版音乐,因为酷狗音乐库本身就拥有海量资源,超过1700万在线正版曲库涵盖了各种流派的音乐。基本上,不用手机、MP3等等音源,直接把音响连到网络,就可以获取并且播放音乐了。这就互联网音响的优势所在。
多种连接模式
当然,酷狗智能音响的连接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并不会纯粹的联网才能使用。可以使用蓝牙模式播放手机或者电脑里面的音乐。也可以简单粗暴的连个3.5mm接线,这样就能够兼容几乎所有的音乐前端了。
重点是WIFI模式,酷狗智能音响因为采用了DLNA共用无线协议,所以一旦连接到家庭网络,就可以把音响分享给同一网络下的各种设备。简单来说,无论使用苹果还是安卓手机,你都可以通过酷狗APP的DLNA功能,把手机中的音乐“投射”到音响中。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实现无损传输,音质要比蓝牙模式下好得多了。
6单元扬声器系统
那么,声学配置会怎样呢?芯片方面,采用了Ti的DSP AMP架构,搭配两个TAS5754M放大器。支持动态低频增强功能,能够实现DRC分段式动态功率控制,实现更高级功率控制效果。而配置程序的MiniDSP芯片,可以调用先进的音频算法,实现更好的音质。总的来说,酷狗这套方案是专门定制的,有很灵活的配置调试空间,能够充分发挥音响的性能。
扬声器单元方面,酷狗智能音响达到了6个。左右声道分别搭配一个0.75英寸高频单元,一个2.75英寸的全频单元,各一个负责低频被动单元。高、低频有做分频电路设计,让两种频段之间不相互干扰,提升声音的层次感。在扬声器方面,酷狗真是毫不吝啬。因为,左右声道的设计,加上分频电路,都是复杂结构,很考验设计师的功力。
听感平衡,人声表现我最喜欢
听感方面,主要测试曲目是:加州旅馆、邓丽君的一些作品、一些流行曲。
酷狗智能音响第一感觉是三频比较平衡,很符合国人追求中庸之道的口味。在细听之下,会发现音响中频部分尤为特出,中频解析力是最好的,人声通透,听感自然,密度很不错。结像的表现也超出我的预期,要知道这可是一款“小尺寸”的音响,要做到很好的立体声结像力,确实不容易。
层次感同样表现不错,在加州旅馆这个作品中,乐器和人声比较多,很考验系统的整体表现素质。通过音响,能够听得出乐器和人声之间有方位感,并不会糊在一起,当然,受限于箱体尺寸,大声场的效果不可能出现的。但如果和音响距离比较近,声音中各种乐器的轮廓可以清晰辨认,乐器并不会影响人声的表现力。
中高频方面,女声的感觉最好。其实酷狗这套系统的中高频解析力是最好的,所以在邓丽君的作品中可以听出来。人声醇厚不会发虚,齿音刚刚好,有一种切切私语的感受,不会因太多的高频而产生“刺耳”的效果。平衡的调音风格也比较耐听。
高频方面恰到好处,延伸顺滑稳定,解析力不错,细节很出色,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度,大声压的时候不会发虚。可见酷狗这套声学系统优化是很足的。当然,小尺寸的音响不可避免的声场窄,对空间感多少有所削弱。但整体来说,声音质感方面已经做得很到位了。
总结:
酷狗智能音响各方面都做得很到位,是一款全面兼顾的音频产品。有颜值,有好系统,有好声音,关键是互联网云端的功能要比同类产品做得更加全面,毕竟是酷狗音乐支持的产品。
如果只把它作为一款音响产品来看,酷狗智能音响凭借做工和声音已经可以挑战市面上同价位同类型的音响产品,包括外国品牌。要是加上互联网功能,那么,酷狗可以说没有敌手。因为传统做音响的品牌基本没有曲库的积累。而酷狗作为一个网络音乐资源大咖,把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打造了这款音响,其竞争力确实不小。
互联网功能是这款音响最大附加价值,整体来看酷狗智能音响,如果要挑战4000元级别的同类产品,绝对不是梦话。
体验哈弗酷狗:看着有点酷,听歌有点爽!
酷狗,哈弗一款全新紧凑SUV,目前预售价为12.58万元-14.98万元,我们也第一时间对新车进行了体验。
其实哈弗旗下已经有很多紧凑SUV,H6、初恋、神兽、大狗等等,酷狗虽然也是这个定位,但有所细分,前者都是城市SUV的定位 城市SUV的外形,酷狗也是城市SUV,但是外形看着像硬派SUV。
新车看起来硬汉味十足,线条直来直去,前脸造型也和哈弗以往车型不同,圆形的头灯够个性,侧面前后轮拱上方线条被特意突显,力量感十足,加上比较小的侧窗面积,甚至会给你一种小机甲车的感觉。
它的车尾背了个“小书包”,起初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储物盒或者内置备胎所引起的,实际上都不是,就单纯装饰,尾门也是比较常规的向上开启,并且配备了电动尾门。
走进它的驾驶室,有种开坦克300的感觉,主要是这种视野比较相似,坐姿也比一般的城市SUV高,中控台线条也是直来直去,有些硬派SUV的感觉,酷狗也使用了比较主流的悬浮屏,同时配有全液晶表盘。
用料只能说对得起价格,中控台都是大面积的软性材质,下方还有类似碳纤维饰板,座椅为双拼颜色,包括亮色的安全带,可能都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元素。
这台车最大的一个配置亮点就是带有18个扬声器,音响品牌是JVC,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车门、第二排、后备厢包括前排座椅都有扬声器,听歌这种效果自然是不错,说同级最好也没毛病。
更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听歌的时候,座椅也会产生震动随着音乐律动,并且这种震动有5级强弱可调,以此来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配置上像无线充电、氛围灯、全景天窗等等这些也都有。
这台酷狗将很多功能都集成在了屏幕内,包括天窗、天幕都可以通过屏幕来开启,全车找不到电子手刹按键,其实它也被集成在屏幕内,这种个人觉得有些不妥,第一比较麻烦,经常用,没有按键那么直接;第二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可能也来不及去操作。
酷狗也是一台紧凑SUV,和大家熟知的H6比较,长度和轴距其实都要比H6略短一些,但是整体空间表现不差,和H6空间相当,作为家用来说,这样的身材有这样的空间表现完全足够了。
酷狗使用的是1.5T 7速湿式双离合的动力总成,最大功率135kW(184马力),悬架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结构,同时还带有4种驾驶模式以及3种方向盘轻重可调。我们体验的是两驱版本,未来酷狗还会带来四驱版本供消费者选择。
酷狗就是为年轻人而来的一款车,它能保证足够实用性的同时,又通过个性的外形以及一些年轻人喜欢的配置来取悦消费者。该车应该很快就会正式上市,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数字音乐播放器未来的形态
玩数字音乐档案的朋友应该会发现,疫情两年间,国内音响市场涌现了不少先进的数字讯源为“前端”的国产器材,从性价比、发烧性、可玩性和音质上都有超越进口品牌的自信和态势。同时它们更有着适合国人思维的操作方式,自然而然对传统的SACD或CD播放器有着极强的竞争力(Nei Juan),甚至起到极大的威胁性。
当然,不少拥趸依然坚持传统SACD/CD唱片播放器声音模拟性和音质细腻度绝对不是数字播放器能媲美,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探讨未来数字播放器的形态,我以个人对这类产品的接触,进行一些基本的划分和介绍。
我按功能把这类产品笼统分为三大类:数字音乐转盘(数字输出)、串流/流媒体数字界面(数字输出)或播放器(模拟输出)、纯音乐播放器(模拟输出)。
数字音乐转盘
首先,数字音乐转盘其实是一个旧理念的产物,其从SACD/CD转盘理念演化而来,区别在于存储数字音乐的载体形式不同,CD转盘通过激光读取CD唱片上的数字音乐信号。而我们常说的数字音乐转盘,则以硬盘作为存储数字音乐的数字输出设备。
如果从CD/SACD/蓝光机的角度来看,90年代以日系各大品牌推出的“黑盒子”CD播放器就最能说明问题。尽管这些“古董”器材均有着齐全的模拟接口,但光纤和同轴数字输出则较少被使用。
SONY NS999ES电子管CD播放器
KENWOOD DPF-2010 CD播放器
随着独立PCM解码器的风靡,不少喜欢钻研和发掘高玩性的发烧玩家,开始充分利用这些“古董”CD播放器的数字输出(一般规格仅在16Bit/44.1kHz),通过唱片数字码流输出到外置式的分体解码器,实现更加发烧的声音还原。而事实上,这种玩法一直延续到现在,我所接触的发烧圈子中就有不少发烧玩家依然沿袭这种分体式的播放方案所津津乐道。
CD规格和CD转盘都是PCM数字信号,而随着SACD规格的推出,事情就变得有点复杂了。因为SACD唱片是针对DSD数字信号,从制式来看与PCM并不一样,因此在解码方案上自然不一样。关于PCM和DSD之间的区别,在此省略万字。
但SACD和当中的iSO数字音乐档案由于涉及到SONY音乐版权和协议等问题,很多研发SACD播放器的厂家都非常谨慎地推出“一体化”的SACD播放器而非独立的转盘,从而绕开当中DSD数字码流被破解输出的风险。
保加利亚的APL Audio DSD-SRMK2解码器,可以清晰看到专用的DTR接口(属于厂家自行定义),为DTR-MR SACD(如下图)转盘提供独立的解码播放。据了解,APL Audio设计师Alex Peychev曾经任职SONY广播和专业集团的首席工程师,对DSD技术和音频工作站等技术也应该有不少的掌握。
Playback Designs创办人Andreas Koch大家应该很有印象,他被称为DSD之父,他同样具备在SONY任职的背景和光环,曾经参与SONY公司单比特录音音频工作站(One-Bit Mastering Audio Station,简称Sonoma)的研发和设计。为表个人纪念,Andreas把Playback Designs当下的一款系列命名为Sonoma。
Playback Designs梦幻系列的MPD-8解码器上,具备专供MPT-8使用的特殊接口PlayLink(光纤)
Playback Designs早前也推出OPPO改装方案,实现SACD码流的输出,但该方案属于非标接口,即上述的PlayLink(光纤),只供Playback Designs自家解码器进行解码播放。
不过也有部分厂家为了得到更发烧的表现而推出SACD转盘和DSD解码器套装,但技术前提是必须使用专用接口和连接线材才来实现这种分体方案。不过早前国内圈子就通过蓝光机(标准HDMI输出)和相应的超级解码器(及转换器),实现了SACD中的DSD码流进行破解输出,通过同轴DSD/Dop的制式进行传输,以对应市面广泛的音频解码器设备。
OPPO UDP-203
其实国内烧友玩家也发现不少蓝光机(宇宙全能型播放器)都拥有着十分强大的功能,不但被充分玩透,更针对不同机型推出破解固件,令这些蓝光机堪称无敌。不但能播放SACD和蓝光碟片,更能作为强大的播放器读取不同位置路径(本地/NAS)的高规格音乐档案(DSD128-256,甚至是iOS原盘镜像档案)。
串流/流媒体数字界面(或播放器)
大家都知道,实体数字唱片只是数字音乐发展的一个过渡和载体,数字音乐的终极传播必然会甩掉唱片这个载体环节。为了实现这种终极化理想,不少有实力的海内外厂家开始研发内置硬盘的设备,我们称之为“数字音乐转盘”。而我们可以粗暴地把这类设备理解为以硬盘代替传统的数字唱片拾取模式,其所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苗头到兴盛的状态,数字音乐转盘最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MP3/MP4横行的年代,但对于音响发烧友来说这些设备当然不够发烧,于是专业和高保真的数字音乐转盘设备便应运而生。它们内置大容量的硬盘,机背配置丰富的数字输出接口,玩家需要通过前面板屏幕进行播放操作(类似MP4播放器的思路),而随后更通过远程的方式(网络和软件)进行操作。需要强调的是,数字音乐转盘由于输出只是数字信号,因此需要另外搭配解码器来构成一个播放组合。
不过,数字音乐播放器在商业运作上困难重重,甚至难以打开大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这类产品受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声音效果总是为人诟病,什么声音干薄(数码声),缺模拟感等等(当然也有传统烧友的旧观念成份)。其次是来自传统数字唱片播放器的实力碾压,毕竟当年的对手“如日中天”,市场接受度和认可度都十分高。最后,来自音乐版权方的压力,不管音乐的类型是PCM还是DSD档案,逐渐触碰到版权红线,尤其欧美地区对知识产权上的高度保护等,因此具备存储式的音乐播放器一般都很难打进海外音响市场。
串流/流媒体数字播放器
关于数字音乐以何种形式进入大众消费领域,既要保护版权问题,又要实现可持续的盈利方案,在国内音乐产业领域中备受探讨。不过好消息的是,我们逐渐发现了流媒体形式的可行性。在海外大家都非常熟悉Spotify、Tidal和Qobuz等等大流媒体平台以及近年“跑步进场”的Apple Music,而国内有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等等。大家发现这些平台对音乐数字码流的保护都非常强,不会让你轻易拿到数字音乐档案,你唯一可以得到就是在线播放的形式来聆听音乐。当然,这一切都是以今天的网络带宽和海量的数据流为前提。
而近年,这些平台开始逐渐需要付费才能听到你想要的高清音乐资源,部分专辑也因为版权方的要求进行“下架”处理等。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很多音频解决方案的厂家都抓住了这个方向,在能读取本地大容量硬盘存储设备以及DLNA网络硬盘功能的基础上,内嵌了丰富的音乐服务器平台“接口”,让解码器的功能大大得到了扩展,从而令串流/解码器成为一个重要并看似是未来趋势的数字音乐播放平台。当然,也有厂家实现“一体化”的结合,在上述基础上内置解码模块,直接让玩家得到模拟信号输出,便于实现直接接入传统模式的发烧音响系统当中。
Bricasti M5
AURALiC ALTAiR G2.1
dCS Bartók
Silent Angel M1
在我的观察中,这一类播放器一直在目前市场中占据主导的地位,也就是说你会逐渐发现这类播放器放弃了内置硬盘的音乐存储方式,从而也规避了储存非授权正版数字音乐的嫌疑。
纯音乐播放器
纯音乐播放器可以说属于上述数字转盘和串流/流媒体数字播放器两者功能的大结合体,也将会是市场发展的真正趋势和需求。这些厂商以“一体化”为设计思路,在音乐播放器中内置“独立且强悍”的解码和时钟模块,满足“购买即顶端”的发烧新享受。
ROSE RS150
这种纯音乐播放器就如同一个更全面的平台,把不同渠道的数字音乐资源集合到一起进行分类管理和播放,譬如通过开发的系统和软件能轻松读取本地(机内和机外)和局域网中其他存储设备的数字音乐档案,并加以分类管理,最后通过内置的高端解码模块实现最终的模拟音乐信号的输出。同时,其内嵌丰富的音乐服务平台,通过软件操作即可高保真地播放音乐服务平台上的音乐。
Cary Audio DMS-700
NAD M33
当然,在我的观察中,这类产品不但只针对纯音乐的播放器,更可以播放高清的4K视频码流,只要通过预留的HDMI接口,即可把视频信号传输到大屏电视上进行播放,令音乐资源的整合就更具实力了。由于其内置了硬盘,因此用户可以把授权的高规格音乐档案存储在硬盘当中,并通过机内的播放界面进行读取。
Roon CORE核心
当你使用过Roon之后,你就发现没有网上介绍的内容这么艰涩难懂。Roon属于一个系统,由三个环节来组成,包括Roon Core核心、Roon软件和Roon Output设备。Core就是Roon核心,Roon系统以Roon Core核心开始,核心就是安装Roon OS的电脑或者NAS主机(支持Roon OS硬件运行要求的计算机),属于数字音乐资源的源。
核心(CORE)管理你的音乐收藏(Data Library),从众多的信息来源提取并建立一个Roon的信息中心——从互联网控制数据库,所有信息的交换都是在核心进行,包括软件与硬件的关联,硬件与软硬之间交换,互联网数据更新等等。是一个需要较强运算能力的设备,最常见的载体可以是:Roon官方定制的NUC(Roon Nucleus)。
目前用户使用比较多的是苹果Macbook电脑作为Roon Core音乐存储以及作为流媒体平台播放的硬件设备。用户可以通过共网的装有Roon的iPad进行远程控制播放,但前提是Roon Output“输出”设备必须具备Roon Ready认证。这样就能实现从源头到下游放大都能在Roon的控制之中。
超强整合的播放器
如果再贪心一点,我希望能有一款设备能支持上述的功能,即数字音乐转盘(内含硬盘)、支持DLNA网络硬盘音乐资源播放、支持串流/流媒体、以及能兼容Roon Core角色。不知道是否存在?目前据我了解这么神的产品国外还真不多,甚至可能没有。
Pureaudio AirCore
而国内这边已经有所涌现,例如Pureaudio AirCore和Soundwave AMC D1,这些产品刚推出在极高端的数字音乐档案玩家中大受欢迎,但鉴于面对的市场非常小众,因此这些产品在音响圈子覆盖面上也不会很大。另外,一般情况下,只有拥有大量高规格数字音乐资源的用户,才会有购置这类超级器材的需求。
Soundwave AMC D1
但不管怎样,这些全新的理念,必定是未来数字音乐播放器最巅峰和终极的发展方向,不但能让数字音乐超高保真地无损输出,同时更能把本地、局域网和网络资源实现高度的整合,并对你的音乐资源实现高度管理,让你手中极其丰富的海量音乐资源得到充分的掌握、利用和发挥!
总 结
不管使用何种设备,数字音乐的天花板确实很高,发展至今依然有很多新的突破,但如果突破了这个阶段,低端的SACD/CD等播放器确实会面临市场残酷的淘汰。另外,随着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很多产品逐渐模糊了类属边界,甚至可以把它们直接归类于数字播放器的大范畴。同时再次强调的是,目前海外芯片供应也是制约这类产品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如果要实现这类产品从里到外完全自主研发,只能依仗国内芯片行业的崛起了,这可谓路漫漫长修远兮。而相对模拟制式的黑胶领域,我相信将会与数字音乐播放器得到恒久的平行发展,但最终结局怎样,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