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破解qq空间相册密码(iOS 16测试版体验:普通用户有必要尝鲜吗?)
怎么破解qq空间相册密码文章列表:
- 1、iOS 16测试版体验:普通用户有必要尝鲜吗?
- 2、QQ大面积盗号背后的黑产链条:谁在威胁我们的账号安全
- 3、近期频发!大连警方公布案件详情
- 4、QQ大面积盗号背后的黑产链:谁在威胁我们的账号安全
- 5、卧底网课爆破群:入侵一节网课仅需1.5元,初中生被轮番谩骂……
iOS 16测试版体验:普通用户有必要尝鲜吗?
昨日凌晨,苹果正式召开了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不仅推出了多款全新的操作系统,还带来了采用新一代的M2芯片的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
相信不少朋友和我一样,最关心的莫过于此次的iOS 16更新了哪些新东西,我们也第一时间将手中的iPhone 13 Pro升级到了iOS 16开发者预览版,对比了目前的iOS 15,看看带来了哪些新东西?
01 锁屏界面
升级完iOS 16后,最先感受到的就是锁屏界面的变化。
可以看到,对比iOS 15,iOS 16的在锁屏界面的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变化。在全新的锁屏上,不仅可以更换字体、壁纸,甚至还可以把桌面小组件放置在锁屏界面上。
因此,我们在使用iOS 16时,只需点亮屏幕,就能看到小组件上所呈现的信息。能够有效提升手机的使用效率。
另外,锁屏壁纸界面除了可以自定义图片,也新增了一个墙纸图库,类似于Apple Watch上的表盘系统,帮助用户打造更具有个性的锁屏界面。
MIUI:这个天文图库(超级壁纸)我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iOS 16锁屏界面的通知图标被统一移动到了屏幕底部,并且不再铺开,将会全部叠放在一起。这个可能还需要大家适应一段时间。个人分析可能是为了照顾Max系列的大屏用户,方便单手点击通知。
可以看到,不论是通知消息还是常驻的音乐小组件都被搁置在了屏幕最下方,根据苹果官方描述,锁屏界面还会显示网约车、外卖等进度,相信很快国内的应用开发者就会进行适配。
OriginOS:这个(原子组件)我熟
值得一提的是,在iOS 16中,你还可以为不同的专注模式来设置不同的壁纸和锁屏小组件,比如你在工作模式中就可以将邮件小组件放置在锁屏界面,运动模式中就可以放置你的健身记录小组件。
虽然放在国内手机厂商眼中,锁屏界面的升级不过是改个主题、改个UI的事儿,不过对于iOS来说,算得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升级了。
02 相机、图库系统
其实相机、图库系统并没有进行很大的升级,只有其中几个小功能的升级。
首先就是最实用的一键抠图功能,没错,就是字面上的抠图功能:
只需在图库中选择图片中的主体长按,即可将主体“抠下来”,随意粘贴在信息、备忘录等界面中,我们也尝试粘贴在QQ和微信中,暂时还并不支持。通过我们的实际体验,这个抠图抠得还是比较不错的,即使是猫咪这种毛发较为复杂的主体,也能将毛发细节处理得很好,这应该也算得上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了。
另外,在iOS 16中,你可以与家人通过 iCloud 来制作家庭照片集,类似于一个小型的共享网盘。不过你也可以在其中设计分享权限,比如你和对方的合影只有你俩才能看到。
而一直饱受诟病的隐藏相册就是个摆设的问题,也在iOS 16中得到了解决,现在想要访问最近删除和隐藏相册均需验证Face ID。
最后,iOS 15中广受好评的实况文本功能在iOS 16中也迎来了全新升级,你现在甚至可以直接使用相机查询商品的汇率。同时,你也可以直接识别视频中出现的文字,进行复制、翻译、查询等操作,不过这也依旧需要A12及以上芯片才能实现,也就是iPhone XS系列、iPhone XR及后续发布的产品。
总的来看,相机、图库在功能性上依旧没有什么较大幅度的变化,增加的新功能也只是帮助你的iPhone更加好用。
03 其他更新
信息和邮件
在iOS 16中,信息和邮件应用新增了撤回销、设置未读等功能:
不过需要注意,撤回内容有15分钟的时间限制,并且如果接收方的iOS版本低于iOS 16,对方则依旧可以看到你撤回的内容。
Face ID
在iOS 16中,支持横屏状态下解锁Face ID,不过根据测试,目前仅支持iPhone 13系列机型。
输入法
在iOS 16中,自带的输入法加入了键盘反馈的选项,原生键盘终于支持震动反馈了。并且根据测试,即使在静音模式下,键盘依旧支持震动反馈。
查看 Wi-Fi 密码
在 iOS 16 中,身份验证后即可查看iPhone正在连接的 Wi-Fi 密码,显示密码后也很贴心地添加了一键复制的功能。
04 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在一天的体验后发现的所有iOS 16的新功能,可能还有一些需要深度体验到的内容,我们后续也会持续关注iOS 16的更新进度。
相较于iOS 15,iOS 16似乎又是一个小版本的迭代升级,没有看到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内容,甚至可以叫它iOS 15.6,而这种状态在去年iOS 15发布后我们也有同样的感触。iOS近几年显得格外“保守”,当然这里所说的“保守”也并不完全算得上贬义词,只是当我们习惯了国内厂商在系统设计上大刀阔斧的创新后,iOS不痛不痒的升级迭代似乎已经很难满足我们的胃口了。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iOS 16的值得升级吗?我的意见是普通用户暂时不要拿主力设备升级开发者预览版,目前已知有不少应用都存在闪退、不兼容的问题,待到9月秋季发布会后的正式版再升级也不迟。如果你有一款iPhone 8及后续机型的备用机,那么iOS 16是可以升级尝鲜的,就目前来看流畅性和稳定性都还不错,不过千万要记得升级前备份好机器数据,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7939946)
QQ大面积盗号背后的黑产链条:谁在威胁我们的账号安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江贤 王岳 广州报道
久未联系的QQ好友突然发来了一条消息,沉寂多年的老同学群有人贴出一张照片?别误会,不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要重拾往日情谊,而是登录和操纵社交账号的那根线,被不法网络黑产分子悄悄捏在了手中。
6月26日晚间,QQ平台出现大规模用户账号被盗事件,部分遭到黑客控制的账号开始向好友和所在群聊发送不良图片广告,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才逐渐得到控制。
受访网络安全专家表示,平台需要做好对用户新的加密处理,及时对暴露出的漏洞进行修复;而用户也需定期更换密码,不点击、浏览非官方渠道和存在风险的链接内容,做好网络账号安全防护。
问题出在哪个环节
据社交平台中被盗号用户的描述,在其账号被盗的过程中,盗号者曾多次向账号中的群聊和好友发送不良信息,包括不雅图片、不雅小视频、伪装成聊天记录的外部广告链接等多种形式。
值得关注的是,有部分用户甚至因为在被盗号期间发送大量不良信息而被系统封禁,再次登录时需签署“QQ个人账户合规使用承诺书”,承诺书中写道“我已认真阅读《QQ号码规则》,充分认识并承认我利用QQ实施了违规行为,对其他用户和平台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此外,还需本人签字并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方可解封。
针对以上用户遭遇的情况,上海某关注网络安全的法律从业者向记者表示,但从承诺书的内容来看,显然腾讯认为过错在用户,是用户没有保管好自己的账号密码,如若用户签署了该保证书,就可以理解为用户也承认了自己有泄露密码的过错。
“首先搞清楚到底是因为哪一方造成用户的账号密码泄露。”该法律从业者表示,用户和腾讯之间是服务合同关系,如果用户认为是腾讯方问题导致自己账户被盗,那就属于腾讯违约,导致其遭受了一些财产损失,或者用户对此承担一定法律责任,那其是可以根据用户协议的约定要求腾讯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赔偿损失,但需要用户进行举证。
那么,用户的登录信息究竟是如何被泄露的?这或许要从QQ提供的第三方接入相关协议说起。
21记者注意到,在腾讯官方开设的开放平台“QQ互联”中,提到了第三方的网站在接入QQ登录前,需申请获得对应参数,以通过“OAuth2.0”协议的认证。
(图说:“QQ互联”官网中对于OAuth2.0协议的说明)
上文中提到的“OAuth2.0”协议,其全称为“Open Authorization2.0”,是目前互联互通场景下,最常用的第三方授权协议之一。据悉,QQ所采用的OAuth2.0协议,允许用户授权第三方网站访问他们存储在另外的服务提供者上的信息,而不需要将用户名和密码提供给第三方网站或分享他们数据的所有内容。
一名技术专家向21记者分析指出,黑客很有可能是在OAuth2.0协议的认证过程中,通过假扮合法服务的方式,在用户和通讯目标之间进行信息劫持,从而远程登录用户的QQ账号,在用户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外发送信息。“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大概率是黑客在用户和第三方网站交互的过程中盗取了‘临时访问令牌’(Access Token),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并未直接泄露。”该专家表示。
而针对本次事件,腾讯QQ在其官方微博中表示:“6月26日晚上10点左右,我们收到部分用户反馈QQ号码被盗。QQ安全团队高度重视并立即展开调查,发现主要原因系用户扫描过不法分子伪造的游戏登录二维码并授权登录,该登录行为被黑产团伙劫持并记录,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发送不良图片广告。”
腾讯方进一步指出,确认原因后,腾讯第一时间组织安全技术力量,积极对抗黑产作恶,目前受影响范围已得到控制,受此事件影响的用户帐号也于6月27日凌晨陆续恢复正常使用。
盗号背后的黑产链条
这并非国内社交媒体平台用户账号被盗首次获得广泛关注的案件。
2014年,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不久,网络上出现了一款利用该事件相关报道、图片压缩包伪装盗号木马,通过QQ和论坛等渠道传播的恶性盗号案件,仅杀毒软件有记录的拦截次数就超过2万次。2015年,扬州开发区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案件,本案所涉六名被告非法盗取16万余组QQ账号及密码,获利人民币157万余元。
除国内平台外,很多国外大型社交媒体用户也曾被盗号问题所困扰。
2020年7月,推特遭到大规模黑客入侵,多位名人政要和官方账号受到波及。包括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前总统奥巴马、特斯拉CEO马斯克、苹果官方在内的一大批账号全部被盗。且被入侵的名人账号都发布了一条内容类似的推文:给出一个诈骗链接,要求通过比特币捐款,自己将双倍返还捐款金额。
入侵大规模扩散后,推特官方回应称,已经获悉该平台出现安全事故,正在进行调查并逐步修复。
“盗号问题背后,其实是一条完整的黑产产业链。”数美科技黑产研究专家道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可划分为脱库、洗库和撞库三个阶段:
所谓脱库可以划分为技术和社工手段两类,技术手段是指黑产不法分子直接入侵目标服务器、数据库获取账号密码等信息;社工手段即社会工程,主要是通过钓鱼邮件等方式从用户处获取其相关信息。
洗库阶段则是不法分子根据信息类型进行分类,例如将账号划分为金融账号、游戏账号等等,在此阶段黑产团伙会建立社工库,即将盗取的各类信息按照用户进行归纳,其需要某个人的信息即可在库中调取。此外,其还会计算密码表,即根据用户的某一应用账户密码和生日、地址等个人信息推算其他应用账户可能使用的密码。
在撞库阶段,黑产团伙则会拿着相关个人信息和可能的密码尝试破解用户各类应用账号,例如社交账号、金融账户等等,破解账号后,其可以试图将其中便于变现的数据资产例如金融账户余额等直接转出,也可以结合其他个人信息进行电信诈骗等不法活动,也可能像本次QQ被盗事件一样用于散播不良内容。
“通过这样一条产业链,盗号问题不仅仅关乎单个账号的得失,其背后是用户很大一部分网络信息可能被黑产所利用的风险。”道然说。
如何防范?
那么,在发生盗号事件后,应如何尽可能缩减损失,降低风险呢?
道然表示,用户首先应当尽快修改账号密码,其次是和相关账号上的亲友进行沟通,告诉他们近期务必警惕有关于自己的诈骗信息;从平台层面,其需要尽快修复相关漏洞,同时对黑产传播的不良信息进行撤回或封禁处理,避免风险进一步蔓延。
面对庞大的盗号产业链,互联网平台与用户又该如何见招拆招?
上述技术专家则认为,为预防黑客通过窃取临时登录信息进行盗号行为,该类社交媒体平台应在授权过程中加大对第三方网站及应用合法经营资质的审核力度。同时,对于已经出现该类问题的第三方,平台应立即停止授权,切实保护用户的相关利益。
道然则指出,从基础安全层面而言,平台在对用户数据进行存储时要进行加密处理,一定不能做明文存储,否则被攻击后用户信息相当于直接被暴露给黑产;其次,平台服务器和数据库要及时做好漏洞修补和防火墙升级,可以在内部设置红蓝团队进行攻防演练;最后,从风控角度要对做好账户保护,提升平台对于撞库盗号的识别能力,并对内容生态中出现的钓鱼信息进行及时阻断。
而对于个人用户,道然则表示,一方面用户需要定期修改账号密码;其次就是注意将银行卡密码等关键密码设置于自己的生日信息等隔离开,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套密码,增大黑产“撞库”可能性。此外,非官方渠道的二维码、链接、网站、应用不要使用,避免信息泄漏。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近期频发!大连警方公布案件详情
冒充警察
冒充领导
……
近期这类诈骗案件频发
大连警方发布重要提醒
冒充警察
NO!
典型案例
2021年8月2日下午,我市市局反诈中心接到一条预警信息,家住高新园区的孙女士两次接到诈骗电话,正在和诈骗分子进行通话且通话时长超过半小时,情况十分紧急。但由于当事人手机无法打通,反诈中心民警在继续联系孙女士的同时,迅速联系属地高新园区分局及高家派出所上门劝阻。
高家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预警线索后,立即启动精准劝阻机制。民警杨冬岩和警员杨广庆第一时间赶赴孙女士的家中,同时副所长黄河不间断联系当事人孙女士,并连续发送提醒短信。
民警赶赴孙女士家中后得知孙女士已经离开,家属也不知道她的去向。民警立即驾车带领家属在周边查找,最后在孙女士儿子闲置的房屋内将其找到。
此时孙女士已对冒充“天津公安局”的诈骗分子深信不疑,对方谎称孙女士涉嫌“社保诈骗”,将孙女士“洗脑”,正在通过视频制作笔录,让孙女士拒接一切电话及短信。
民警找到孙女士后第一时间向其说明情况,拿到她的手机和屏幕对面的诈骗分子对峙,冒充警察的诈骗分子见到真的民警赶忙挂断电话,民警成功劝阻此次电信诈骗案件。孙女士及家属对公安机关及时果断的处置给予了赞扬和感谢。
诈骗形式
孙女士遭遇的是我市高发的冒充公检法类电信诈骗,这类诈骗中诈骗分子往往先自称是“社保局”、“通信管理局”、“工信部”等部门,取得当事人信任后将电话转接给冒充公安机关的诈骗分子,谎称市民涉嫌非法出入境、洗钱等罪名,要求市民配合调查,最后通过诱骗市民向安全账户转账,或通过钓鱼网站、屏幕共享盗取市民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盗刷市民银行卡来完成诈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的特征
一、通过虚拟号码或者境外号码拨打电话
——我国公检法机关的办公电话均为座机或者手机号,市民接到虚拟电话或境外电话自称公安机关的,一律都是诈骗。
二、添加市民微信或者QQ,发来警官证和法律文书
——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网络办案,所以添加当事人微信或QQ,还发来证件或文书照片的,都是诈骗分子!
三、不同部门之间内线转接
——除了市民主动拨打110之外,公安机关的不同部门之间不会进行电话转接,如遇内部转接,请提高警惕。
四、以案件涉密为由,要求当事人到隐秘无人处继续通话
——真正的公安机关不会提出这种要求,更不会通过网络办理涉密案件。
五、以调查账户为由要求当事人转账
——真正的公安机关不会要求核查账户资金和转账,也没有“安全账户”和“对接账户”这个说法。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一、防范电信诈骗要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切实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二、个人信息要保护好,特别是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U盾等信息,一定不能透露给任何陌生人,也不要在不明网站留下个人信息。
三、“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四、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五、广大市民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能够帮助甄别诈骗电话、非法网站,保护市民财产安全。
冒充领导实施诈骗近期在我市十分高发,诈骗分子制作和领导一模一样的微信号,冒充领导添加市民好友,并使用ps手段制作虚假转账截图,来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冒充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的领导,对这些领导的下属,或有工作往来的企业负责人实施精准诈骗,因诈骗分子提前掌握了这类人群的个人信息,致使这类诈骗手法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典型案例
我市市民王女士是我市某公司的负责人,7月27日,王女士收到一条微信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某政府机关的领导,添加微信后对方发来一张正在开会的照片,并询问其公司防疫工作情况,被害人因工作原因与该领导原本熟识并互有微信,且看到领导发来开会照片于是并未怀疑,随后对方提出让其帮忙给另一位领导转账,之后发来转账截图,显示给王女士的银行账户转账10万元,王女士查看后发现这笔钱并未到账,但领导称跨行转账有延迟,并以事情紧急为由催促王女士先行垫付,王女士想到既然领导已经把钱打给自己了,就用自己的个人账户向对方提供的“领导”账户转账10万元,之后发现自己被骗。
手法剖析
大部分市民对冒充领导的诈骗手法存在误解,认为冒充领导、熟人的诈骗仍是那种先盗号,后借钱的模式,实则不然,诈骗手段早已更新换代,当前这类诈骗中诈骗分子并非直接要钱,而是要求被害人帮忙转账,即“我先将钱转给你,你再帮我转给别人”,而后诈骗分子通过ps制作虚假的转账成功截图发给被害人,被害人出于敬畏领导不敢当面核实,且想到领导已经将钱转给自己,便提前垫付,结果遭受诈骗。
冒充领导诈骗步骤
第一步、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单位通讯信息,或使用微信小号潜入单位的各类工作群中,暗中观察领导的说话方式,之后创建“高仿号”来冒充领导,添加被害人微信好友。
第二步、添加好友后诈骗分子能准确说出被害人的姓名等信息,并在微信上与被害人探讨工作、“寒暄”“慰问”拉近关系,使被害人降低戒备之心,骗取信任。
第三步、取得信任后,诈骗分子提出让被害人帮忙转账,并要来被害人卡号,通过ps的手段制作虚假的转账截图发给被害人,并且声称银行系统维护导致资金延后到账,但事发紧急,催促被害人先行垫付。
第四步、被害人由于敬畏领导不敢跟通过电话或当面跟领导核实,或对领导的求助不好意思回绝,便进行转账,资金就这样落入诈骗分子的口袋。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1.领导或亲朋好友在网络上要求转账汇款的,无论事情多么紧急,务必先通过电话或视频等方式进行核实。
2.社交软件、通讯软件都可能被盗取或仿冒,收到好友申请时,要仔细核对对方身份,切勿盲目对号入座,切记不要随意相信新添加好友的身份。
3.如果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同时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配合公安机关工作。
记者: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艺
来源: 大观新闻
QQ大面积盗号背后的黑产链:谁在威胁我们的账号安全
作 者丨江贤,王岳
编 辑丨陈磊
图 源丨图虫
久未联系的QQ好友突然发来了一条消息,沉寂多年的老同学群有人贴出一张照片?别误会,不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要重拾往日情谊,而是登录和操纵社交账号的那根线,被不法网络黑产分子悄悄捏在了手中。
6月26日晚间,QQ平台出现大规模用户账号被盗事件,部分遭到黑客控制的账号开始向好友和所在群聊发送不良图片广告,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才逐渐得到控制。
受访网络安全专家表示,平台需要做好对用户新的加密处理,及时对暴露出的漏洞进行修复;而用户也需定期更换密码,不点击、浏览非官方渠道和存在风险的链接内容,做好网络账号安全防护。
问题出在哪个环节
据社交平台中被盗号用户的描述,在其账号被盗的过程中,盗号者曾多次向账号中的群聊和好友发送不良信息,包括不雅图片、不雅小视频、伪装成聊天记录的外部广告链接等多种形式。
值得关注的是,有部分用户甚至因为在被盗号期间发送大量不良信息而被系统封禁,再次登录时需签署“QQ个人账户合规使用承诺书”,承诺书中写道“我已认真阅读《QQ号码规则》,充分认识并承认我利用QQ实施了违规行为,对其他用户和平台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此外,还需本人签字并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方可解封。
针对以上用户遭遇的情况,上海某关注网络安全的法律从业者向记者表示,但从承诺书的内容来看,显然腾讯认为过错在用户,是用户没有保管好自己的账号密码,如若用户签署了该保证书,就可以理解为用户也承认了自己有泄露密码的过错。
“首先搞清楚到底是因为哪一方造成用户的账号密码泄露。”该法律从业者表示,用户和腾讯之间是服务合同关系,如果用户认为是腾讯方问题导致自己账户被盗,那就属于腾讯违约,导致其遭受了一些财产损失,或者用户对此承担一定法律责任,那其是可以根据用户协议的约定要求腾讯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赔偿损失,但需要用户进行举证。
那么,用户的登录信息究竟是如何被泄露的?这或许要从QQ提供的第三方接入相关协议说起。
21记者注意到,在腾讯官方开设的开放平台“QQ互联”中,提到了第三方的网站在接入QQ登录前,需申请获得对应参数,以通过“OAuth2.0”协议的认证。
“QQ互联”官网中对于OAuth2.0协议的说明
上文中提到的“OAuth2.0”协议,其全称为“Open Authorization2.0”,是目前互联互通场景下,最常用的第三方授权协议之一。据悉,QQ所采用的OAuth2.0协议,允许用户授权第三方网站访问他们存储在另外的服务提供者上的信息,而不需要将用户名和密码提供给第三方网站或分享他们数据的所有内容。
一名技术专家向21记者分析指出,黑客很有可能是在OAuth2.0协议的认证过程中,通过假扮合法服务的方式,在用户和通讯目标之间进行信息劫持,从而远程登录用户的QQ账号,在用户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外发送信息。“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大概率是黑客在用户和第三方网站交互的过程中盗取了‘临时访问令牌’(Access Token),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并未直接泄露。”该专家表示。
而针对本次事件,腾讯QQ在其官方微博中表示:“6月26日晚上10点左右,我们收到部分用户反馈QQ号码被盗。QQ安全团队高度重视并立即展开调查,发现主要原因系用户扫描过不法分子伪造的游戏登录二维码并授权登录,该登录行为被黑产团伙劫持并记录,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发送不良图片广告。”
腾讯方进一步指出,确认原因后,腾讯第一时间组织安全技术力量,积极对抗黑产作恶,目前受影响范围已得到控制,受此事件影响的用户帐号也于6月27日凌晨陆续恢复正常使用。
盗号背后的黑产链条
这并非国内社交媒体平台用户账号被盗首次获得广泛关注的案件。
2014年,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不久,网络上出现了一款利用该事件相关报道、图片压缩包伪装盗号木马,通过QQ和论坛等渠道传播的恶性盗号案件,仅杀毒软件有记录的拦截次数就超过2万次。2015年,扬州开发区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案件,本案所涉六名被告非法盗取16万余组QQ账号及密码,获利人民币157万余元。
除国内平台外,很多国外大型社交媒体用户也曾被盗号问题所困扰。
2020年7月,推特遭到大规模黑客入侵,多位名人政要和官方账号受到波及。包括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前总统奥巴马、特斯拉CEO马斯克、苹果官方在内的一大批账号全部被盗。且被入侵的名人账号都发布了一条内容类似的推文:给出一个诈骗链接,要求通过比特币捐款,自己将双倍返还捐款金额。
入侵大规模扩散后,推特官方回应称,已经获悉该平台出现安全事故,正在进行调查并逐步修复。
“盗号问题背后,其实是一条完整的黑产产业链。”数美科技黑产研究专家道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可划分为脱库、洗库和撞库三个阶段:
所谓脱库可以划分为技术和社工手段两类,技术手段是指黑产不法分子直接入侵目标服务器、数据库获取账号密码等信息;社工手段即社会工程,主要是通过钓鱼邮件等方式从用户处获取其相关信息。
洗库阶段则是不法分子根据信息类型进行分类,例如将账号划分为金融账号、游戏账号等等,在此阶段黑产团伙会建立社工库,即将盗取的各类信息按照用户进行归纳,其需要某个人的信息即可在库中调取。此外,其还会计算密码表,即根据用户的某一应用账户密码和生日、地址等个人信息推算其他应用账户可能使用的密码。
在撞库阶段,黑产团伙则会拿着相关个人信息和可能的密码尝试破解用户各类应用账号,例如社交账号、金融账户等等,破解账号后,其可以试图将其中便于变现的数据资产例如金融账户余额等直接转出,也可以结合其他个人信息进行电信诈骗等不法活动,也可能像本次QQ被盗事件一样用于散播不良内容。
“通过这样一条产业链,盗号问题不仅仅关乎单个账号的得失,其背后是用户很大一部分网络信息可能被黑产所利用的风险。”道然说。
如何防范?
那么,在发生盗号事件后,应如何尽可能缩减损失,降低风险呢?
道然表示,用户首先应当尽快修改账号密码,其次是和相关账号上的亲友进行沟通,告诉他们近期务必警惕有关于自己的诈骗信息;从平台层面,其需要尽快修复相关漏洞,同时对黑产传播的不良信息进行撤回或封禁处理,避免风险进一步蔓延。
面对庞大的盗号产业链,互联网平台与用户又该如何见招拆招?
上述技术专家则认为,为预防黑客通过窃取临时登录信息进行盗号行为,该类社交媒体平台应在授权过程中加大对第三方网站及应用合法经营资质的审核力度。同时,对于已经出现该类问题的第三方,平台应立即停止授权,切实保护用户的相关利益。
道然则指出,从基础安全层面而言,平台在对用户数据进行存储时要进行加密处理,一定不能做明文存储,否则被攻击后用户信息相当于直接被暴露给黑产;其次,平台服务器和数据库要及时做好漏洞修补和防火墙升级,可以在内部设置红蓝团队进行攻防演练;最后,从风控角度要对做好账户保护,提升平台对于撞库盗号的识别能力,并对内容生态中出现的钓鱼信息进行及时阻断。
而对于个人用户,道然则表示,一方面用户需要定期修改账号密码;其次就是注意将银行卡密码等关键密码设置于自己的生日信息等隔离开,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套密码,增大黑产“撞库”可能性。此外,非官方渠道的二维码、链接、网站、应用不要使用,避免信息泄漏。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李凯琳
卧底网课爆破群:入侵一节网课仅需1.5元,初中生被轮番谩骂……
制图:张玉阶
视频制作:孙雯璟
今年9月,00后姑娘李雯雯(化名)在上网课时,线上课堂遭遇了两次入侵,第一次被入侵时,是在一天下午的英语课上,第二次是在次日上午的语文课上。
第一次入侵时间长达10分钟,入侵者准备离开课堂时报出了李雯雯的名字,这触动了李雯雯的神经,让她十分迷惑,也十分气愤。好在老师确认了入侵者不是她拉入课堂后,便继续上课了。
随后,李雯雯在线上联系到网课入侵者并询问“这么搞人有意思吗”?入侵者先是对李雯雯进行了言语辱骂,后又告诉李雯雯,“你们班有人让来的。”
“我们班也来了(网课入侵者)。”杨可(化名)班级的网课被入侵了很多次,网课管理员需要经常将这些人“踢”出去。
于是,杨可开始“卧底”入侵者所在的群。她向记者表示,他们入侵的模式是一个人先创建一个群,召集一批人,他们对群成员有审核制度,例如,新人进群或者QQ号没有等级都很容易被踢出去。随后,由进群学生在群中公布其课堂会议号甚至是密码,入侵者以“梦泪”等网名进入群聊或冒名顶替同学的名字发表不良言论,通过开麦、共享屏幕在视听两方面扰乱课堂秩序。这类行为也被称为“网课爆破”。
同样是在今年9月,00后女孩张敏敏(化名)的弟弟突然与网课入侵者有了关联,且弟弟的网课也被入侵了,张敏敏开始调查网课入侵事件,同步开启了“卧底”网课入侵群之旅。
他们是如何入侵的?
“急救”“请求支援”“下午两点,求爆破”……这是一些学生把网课会议号发到网课入侵群里时说的话,有人称:“我不想上课,你们快过来帮我入侵网课。”
随后,“网课爆破手”便准备“进攻”课堂,施展一系列“网课爆破”动作。初级“爆破”可能只是通过播放音乐扰乱课堂;中级“爆破”则加上频繁共享屏幕等行为,他们在屏幕上乱涂乱画,更有甚者写文字辱骂老师,或是播放违禁片段等;更高阶的操作还会直接夺走老师的“话语权”,再用污言秽语辱骂老师等。
今年9月7日,群里组织了一场“网课爆破”,张敏敏跟着入课并录了屏。起初,7人放了一些音乐,一些嗨歌让学生听不见老师讲课。随后,入侵者持续加入,在课堂上闲聊了起来,占用频道后,一度中断了老师的提问。
一些年长的老师由于不太能熟练操作这些软件,就直接退出课堂了。有些老师便通过设置密码来拦截入侵者。但一些网课入侵者进入课堂仍然犹如进无人之境。
初中生被“网络爆破手”轮番谩骂
张敏敏“卧底”的群,正是组织入侵李雯雯所上网课的那伙人。
张敏敏隐约记得在骚扰网课后,他们还在群里讨论如何骚扰李雯雯,其中有人说,“搞她,把她微信发出来。”
在众多入侵者中,一个昵称叫“周健”的在群里发出了李雯雯的微信号。第一次网课被入侵时,“周健”辱骂李雯雯后,又表示可以向她道歉,前提是她把微信号给他,李雯雯想过可能会有更多人来骚扰她,但她还是给了他。
“全是在骂我的。”之后,就有五六个陌生人来加李雯雯的微信,轮番对她进行言语辱骂。李雯雯说,好在自己心态不错,“只是觉得这种人简直厚颜无耻。”
第二天早上,李雯雯学校不少班级的网课都被入侵了。当天,李雯雯的语文课也被入侵了,入侵者还报了同班另一名同学的名字。
当前,李雯雯正值初三的关键阶段,耽误不得。据李雯雯透露,班里确有同学在这个网课入侵者群中,但她不相信同学会因为不想上课而邀请网课入侵者。
“这样的情况出现过很多次。”张敏敏看到,冒名顶替学生是“网课爆破手”的常规操作之一,这样导致老师无法辨认,误将学生本人“踢”出课堂,这些人则继续扰乱课堂。张敏敏说,那些人在群里表现得很兴奋,他们觉得“自己拯救了这些学生。”
“网课爆破”为何屡次出现?
在看到新郑三中教师网课后意外离世的消息后,张敏敏十分气愤,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现象怎么又发生了?”
“我的妈妈结束网络直播课后独自倒在了家里,两天后被发现并确认死亡,然而凶手们至今仍隐藏于茫茫网络之中,请大家帮帮我!”11月2日凌晨,新郑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历史教师刘韩博的大女儿在网络上发出求救信息,请网友帮忙寻找在网课上网暴母亲的元凶。
正在上大二的00后女孩周盈颖(化名)是刘韩博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几天前,她就刷到了新郑三中教师网课后意外离世的消息,却没想到出事的正是自己曾经的历史老师。周盈颖向记者表示,刘韩博讲课时温文尔雅,人也像她的名字一样博学多识,每当同学去问题时,她都会十分耐心地解答。
高一上学期,周盈颖的历史单科成绩在所有科目中最差,刘韩博从未给过她压力。期末考试前,刘韩博曾找周盈颖谈话,只是十分温柔地对她说,不要有压力,“把字练好,或许还能多得几分。”
“(捣乱者)口音也不是我们这里的本地人。”周盈颖看了刘韩博最后一堂网课的录屏,她猜测,可能有学生不想上课,引入了“网课爆破手”。“我不知道为啥要那样对她,用这样的方式去伤害老师,然后停止上课。”
从刘韩博的大女儿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10月28日晚,刘韩博在给同学们上网课时,突然进来几人播放音乐,扰乱课堂。“谁呀?”当刘韩博询问情况时,此人开始共享屏幕,并在屏幕上打出“你瞅啥,我是梦泪。感谢发来的会议号。都给我低调点。”
在上课期间,此人多次共享屏幕,在共享屏幕上可以看到“你在狗叫什么”等字眼,期间,也曾多次对刘韩博进行言语辱骂。刘韩博的大女儿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母亲情绪激动落泪,退出了直播课堂。2天后被发现在家中去世。
把未成年身份当成“保护伞”
张敏敏“卧底”时,根据群里登记的用户基本信息显示,群里的人可能是00后居多。9月6日,群信息显示,该群日常较为活跃的人数为137人,活跃率达到97%,其中00后有86人,占比61%。
刚进群时,她查看了群主的资料,上面标注的年龄才十几岁,在群里,她感觉年纪较大的人可能也才21-22岁,但无法确定此人是否使用了变声器。
9月初,有媒体报道了网课入侵事件,该群成员判断“风声紧了”。一些群成员表示,“小心一点,注意一点,不要后面被查了。”
在群里,他们开始探讨入侵网课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一个群备注为“ML刘子玉”的人表示,“14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者,应该减轻刑事处罚或免除刑事处罚,不要慌。”一个群备注为“ML风(周健)”的人则表示,“一个小学生,他能顺着网线找到你家?”
未成年的身份被他们当成了另类“保护伞”。张敏敏说,在他们看来,这是很小的一件事,警察一般不会来抓他们,即使被抓了,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他们也只需要认个错,写个检讨书,更严重一点也只是背上个处分。
群里一些人把入侵网课称为“欢乐”。“ML刘子玉”表示,“我们单纯解救学生”,也有入侵者甚至将自己称为“城市之光”。ML刘子玉表示,“早晚我们都成为历史……咱们必须这几天给他发扬光大,今天欢乐今天干。”
“网课爆破手”
或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湖南理曜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苑芳军表示,多部法律都对这一行为进行了规定,其中,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拘留或者罚款。根据《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对网上恶意抹黑、言语攻击他人的侵权者,将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从民事角度而言,苑芳军指出,根据《民法典》规定,在网课课堂公然辱骂他人,贬损他人人格,涉嫌侵犯名誉权,受害者有权要求“网课爆破手”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如果给对方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还要赔偿精神损失费。
苑芳军指出,学生邀请“网课爆破手”入侵网课课堂,一旦事发,邀请入侵课堂的学生可能由于是未成年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对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也无需进行行政处罚,但是其依然逃脱不了民事责任。
在新郑三中事件中,刘韩博的女儿表示,母亲因被辱骂而引发心梗,最终导致死亡。
苑芳军指出,如果是因为网暴直接导致老师突发心梗,会涉嫌构成刑法上的侮辱罪。目前,这位老师的离世也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按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意味着,“网课爆破手”或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未成年人亦不能免责。苑芳军谈到,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若涉及刑法层面,如果不满十六周岁,根据刑法规定,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所以如果涉事是未成年人,直接负刑事责任有点困难,但民事侵权责任是不可避免的。
入侵一节网课仅需1.5元?
网课入侵并不是最近才冒出的。张敏敏发现,此前,就有老师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上网课时被入侵的经历。
杨可指出,她所在的网课爆破群还有一个群规,即不进初三和高三群。但有的初三学生并没有幸免于难。10月13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求助,初三学生上网课时被入侵,老师根本讲不了课,学校已经报警了,但是没什么用,该怎么办?这位网友排除了同学泄漏会议号的可能性,“毕竟大家都初三了,没人不想上高中。”
与此同时,网课入侵者的群体也在壮大。张敏敏所在的网课入侵群中,不断有新手加入,他们进入后询问如何在入侵时共享屏幕等问题。目前,张敏敏所在的网课入侵群已经扩大到了二群。
另外,也有人把入侵网课变成了一门“生意”。张敏敏曾在群里看到,新人进群后询问,“你们要入侵网课吗,给钱,我帮你弄。”群主骂了他一顿,那个人便退了群。
在社交平台,记者看到,一位昵称为“网课爆破手(有意思私聊)”的备注为:网课爆破手,一节课1.5元。
“我是网课入侵者之一。”11月3日,在微博上,一名自称网课入侵者的网民表示,“朋友说骂人就有钱拿才进去的,抱歉啦,我只是开玩笑骂了几句而已,没想到会有人死哈哈哈。”之后,这一账号被平台封禁。
谁来保障“网课安全”?
目前,杨可所在的“拯救受害者Q群”已经解散。在杨可看来,“这是一个有组织的乌合之众,但是也没有想到造成这么大悲剧。”新郑三中事件发生后,张敏敏所在群里的人不敢说话,罕见地回复了安静。
“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得有人去管教他们,因为其中一些人仍然不知悔改。”在张敏敏看来,网课入侵的根源还是在于这个群体的管教和整治。她进入这个群时,群名为“顶针避难二群”,当前,群名改为了“ml聚集地重回巅峰”,似乎还在等待“风声”过去后,继续入侵网课。
同时,张敏敏也建议,加大对老师在网课软件使用上的培训力度。并且,必须要给学生讲清楚可能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
网课安全已经成为学生和老师安全的新课题。去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2亿。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正在发力。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其中提出, 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优先处理涉未成年人网暴举报。
“当前,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像一张白纸容易被‘墨水’渲染。”苑芳军表示,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还需要各方努力。
苑芳军还指出,平台具有相应的监管责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平台除了需要打击恶意入侵网课者,还需要加强漏洞的补修。
如何防范类似现象发生?苑芳军认为,学生和老师也要注意不要泄漏网课链接及密码,以免引来“害群之马”。如果在上网课过程中,出现被攻击或其它异常情况,需要第一时间向学校上报或者向相关平台举报。
网课平台企业也应当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加快反应速度,迅速处理情况,及时修复相关漏洞。
另外,网课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上注册的官方账号,向用户发布如遇到此类情况时应当如何操作软件的文章或者视频,以供使用软件不熟练的老师或学生了解应对措施。此外,他也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对企业、平台严格监管。
制图:樊琦
综合整理自微博@共青团中央,抖音@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来源: 共青团中央